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第16課《小溪流的歌》教案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第16課《小溪流的歌》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教學目標

語文版七年級上冊第16課《小溪流的歌》教案

1、誦讀課文,讀準字音,理清文章脈絡。

2、品味作品形象、生動、充滿童趣的語言。

3、理解“小溪流的歌”所體現的精神,領會作品的主題。

  【教學重點】

品味作品形象、生動、充滿童趣的語言。

  【教學難點】

理解“小溪流的歌”所體現的精神,領會作品的主題。

  【教學方法】

品讀賞析、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堂導入】

童話我們都很熟悉,《白雪公主》描述了嫉妒導致的殘忍的陰謀,《海的女兒》寫了一種自我犧牲的精神,《青蛙王子》體現了對承諾的態度……在這些優美的故事裏,不僅有豐富奇特的想象、幻想,它還蘊含着生活中許多深刻且耐人尋味的道理,它以最恰當、最輕靈的方式爲讀者打開一扇可以終身受益的大門——思考人生。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嚴文井先生的童話作品《小溪流的歌》,看看這篇文章會給我們怎樣的人生啓示?

  一、整體感知

1、作者介紹

嚴文井(1915~2005),原名嚴文錦,中國兒童文學作家。湖北武昌人。作品有:長篇小說《一個人的煩惱》;報告文學《一個農民的真實故事》;童話《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蚯蚓和蜜蜂的故事》、《三隻驕傲的小貓》、《唐小西在“下次開船”港》;童話集《南南和鬍子伯伯》、《小溪流的歌》。

2、自讀課文,正字正音

sāo mò diàn bó ài hè xù

牢 騷 水 磨 沉 澱 興致勃勃 阻礙 恐嚇 積蓄

xiōng mò yuàn náo xiǔ tiào

洶 涌 泡 沫 怨 恨 撓 撓 朽 爛 眺 望

3、分角色朗讀課文,感知形象

⑴全班分成四組,分別朗讀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四個部分。

⑵ 分組探究,培養學生想象力。

成長階段 歌聲特點 力量表現 勸阻者 主題

⑶分組討論剛纔分角色朗讀的優缺點,提出改進的意見。

⑷教師重點點評朗讀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所說的話的語氣要求。

附:朗讀時的語氣要求

(1)小溪流是快樂的、活潑的、同時又比較幼小,所以應讀得快樂、活潑,聲音清脆純淨,像一個可愛的兒童。

(2)小河比較壯大了,他精神旺盛,精力飽滿,所以應讀得洪亮、朝氣蓬勃,像個青少年。

(3)大江比小河更壯大了,他積蓄着巨大的精力,同時也變得有些深沉,所以應讀得洪亮,又略帶些深沉的聲音,像個成熟的青年。

(4)海洋無邊無際,歡樂地動盪着,他博大、複雜而又單純柔和,所以應讀得洪亮、飽滿,而又穩重、安詳,像個穩健成熟的中年人。

4、誦讀全文,理清結構:

第一部分:寫小溪由山間流經山谷漸漸長大成爲小河的歷程。

第二部分:寫小溪長成的小河壯大成大江的歷程。

第三部分:寫大江匯入大海,繼續生命的涌動、永不停息。

 二、探究主題

本文的主題,可從多個角度理解。

1、組織學生討論,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

2、分組討論,全班交流上述問題。

3、學生口述討論出的結論。

4、若學生討論不完整,教師可從不同的角度啓發學生進一步討論。

附:討論的角度

(1)本文讚揚了小溪流的什麼精神?

堅持到底或堅持前進,永不停步或反對掉隊。

(2)課文爲什麼以“小溪流的歌”爲題?小溪流經過哪幾個成長階段?每個階段力量是否有變化?

暗示“成長”或“發展”的主題。

(3)本文揭示了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嗎?這是一個怎樣的關係?

本文揭示了個人與集體的關係,即個人只有匯入到集體,才能積聚起巨大的力量,發揮巨大的作用。

5.教師小結討論的情況,引導學生歸納本文的主題。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通過朗讀整體感知了文章內容,積極主動地探究了課文的主題。這篇童話通過小溪成長爲小河、大江、大海的過程,點明瞭小溪流唱的歌是一首在永不止息的前進中不斷成長壯大的歌,表現了堅持前進,永不停步,在前進中不斷成長的主題思想。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學,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分角色朗讀了課文,探究了課文的主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本文的寫作特點。

  二、合作探究

1、討論思考

(1)小溪流的形象是什麼?

(2)“枯樹樁”、“烏鴉”、“泥沙”比喻社會生活中什麼樣的角色?他們與小溪流有什麼關係?

(3)閱讀文章第2段,討論思考本段的語言有何特點?

(4)“小溪流就這樣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小河就這樣奔流,不斷向前奔流”,“大江就這樣奔流,不斷向前奔流”,“他奔流着,奔流着,永遠向着前方。”這些相似的語句間隔地在文中反覆出現有何作用?

(5)首段“太陽出來了,太陽向他微笑。月亮出來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語序和詞語稍加變化後又出現在尾段有什麼作用?

2、學生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口述討論結果。

3、上述每個問題討論完之後,教師及時點評。

附:點評意見(僅供參考)

(1)小溪流在自然中,本是沒有性格,沒有理想,沒有語言的自然界的事物之一,但在本文中,作者卻賦予它這一切,使它成了一個性格鮮明、思想堅定、富有頑強生命力的形象。

(2)“枯樹樁”屬於社會生活中腐朽沒落的事物,他們即將走完生命的歷程,對於未來沒有信心,只有牢騷。“烏鴉”屬於社會生活中沒有上進心,不思進取的人,他們考慮的只是有沒有“好玩意”。“泥沙”是跟隨時代或潮流前進了一段之後,認爲“已經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頓,甘願掉隊的人。

他們都是作爲小溪流的陪襯者出現的。他們在不同階段從反面表現了小溪流堅持前進,堅持成長的可貴。

(3)作者有意識地把小溪流當作一個歡快活潑的兒童來寫,使文章充滿了童趣。這些詞語形象傳神,生動有趣,極大地增強了這篇童話的吸引力和可讀性。

(4)這些語句,既有力地串連着各部分內容,又反映事物的發展,暗示成長的主題。

(5)既拉緊了文章的結構,又表現了小溪流成長中的快樂之情。

4、歸納本文寫作特點:

(1)把自然界的事物社會化。

(2)詞語形象傳神,生動有趣,富有表現力。

(3)相似語句間隔反覆出現,語序和詞語稍加變化後的句子又出現,在寫作時值得借鑑。

 三、拓展延伸,突出主題

1、小溪流的精神給我們以怎樣的思考?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我們的人生也是在不斷地發展前進的,我們也應該以小溪流堅定執着的精神,勇往直前,在前進中不斷壯大自己,這就是小溪流給我們的啓示。

2、同學們想過沒有:並不是所有的小溪流都能在前進中與其他水流匯合,最終流入大海。許多小溪流在流淌的過程中,因爲種種原因,最後只能乾涸。同學們認爲,和流入大海的小溪流相比,他們的命運怎麼樣?是悲劇嗎?

明確:讓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教師可適當引導類似的人生當中去,讓學生思考這種人生價值。

 四、課堂小結

在這篇童話中,作者爲我們刻畫了一個頑皮、可愛而又奮鬥不息、勇往直前、持之以恆的小溪流的形象,通過小溪流成長成爲小河、大江,最後衝向海洋的歷程,讓我們深受啓發:人的一生也應該是一個不斷勇往直前、奮鬥不息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成功,贏得美好的前程。這就是我們應該向小溪流學習的。

  【板書】

18、小溪流的歌

衝過巨大石塊阻攔 奔流不息

小溪流

拒絕枯樹樁的勸止 匯成小河

托起沉重的木船 奔流不息

小 河 1

拒絕烏鴉的恐嚇 匯成大江

掀起洶涌的波濤 奔流不息

大 江

拒絕泥沙的勸止 匯成大海

不斷地涌起來

海 洋 永不休息

向上、向前

無盡無止

拒絕沉船的勸止

 【反思】

童話是一種兒童文學樣式,它通過豐富的想像、聯想,用擬人、誇張等藝術手法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對兒童進行思想和知識教育。童話教學要特別注意兒童的接受心理,切忌成人化、一律化和替代灌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