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上冊《石壕吏》教學設

七年級上冊《石壕吏》教學設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教學目標

七年級上冊《石壕吏》教學設

1.瞭解本詩的創作背景,以及詩中所體現出來的戰亂年代人民的悲慘遭遇。

2.理解古代詩歌“藏問於答”的手法,並應用於平時作文當中。

3、理解杜甫矛盾心理,揭露官吏的橫暴,同情人民的苦難,憂國憂民的情懷。

教學重點:

重點分析老婦人的話對錶達中心的作用。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方法:

引導教授 設計問題情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及文學常識接受:

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亂”吧?公元758年郭子儀、李光弼等九位節度使率二十萬大軍圍攻鄴城。但由於內部矛盾重重,唐軍始終不能攻下鄴城。到了第二年3月,反而被史思明援軍擊敗,全軍潰退,郭子儀退守洛陽,洛陽一帶告急。唐王朝爲了挽回敗局,便在洛陽至潼關,特別在臨近前線的石壕、新安一帶,不擇手段地大量拉夫,不管男女老少,都被抓去服兵役。這時候,杜甫正在回華州任所途中,親眼看見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災難。通過前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杜甫是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見到這種情景,他十分的憂慮和憤慨,於是創造了兩組組詩,這兩組組詩是“三吏”、“三別”: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其中,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石壕吏》,因爲構思巧妙,情節生動而流傳最廣。

二、下面請同學們集體朗誦一遍。

  三、整體感知:(在學生朗誦期間完成)。

1、本詩是一首敘事詩,體裁爲五言古詩(插問:五言古詩是幾個字一句?五言就是五個字)

2、題目解析:

關於“石壕吏”這個“吏”字,做一點補充。我們常說“官吏、官吏”,好像就是指當官的人,但是在中國古代,作官的制度等級森嚴,“官”和“吏”其實是兩個級別的人。他們的不同點在於:

由國家直接任免的叫“官”,官職和級別較高。比如說“縣官”,一個州的“州官”,柳宗元到我們永州上任,他就是一個官。

而地方上的公職人員叫“吏”,官職和級別較低。比如我們經常看到電視裏面縣官升堂的時候站在兩旁的差役,就可以叫做“吏”。

一般而言,“官”到一個地方去上任,他有一定的任期,四年或者五年的樣

子,時間一到,他又要聽皇帝的調遣,派到其他的地方去做官;而“吏”呢,一般由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擔任,沒有規定的任期,但可以長期幹下去。

結合本文,我們知道石壕村的這個“吏”,他是專門管抓人去充軍的,所以他是石壕村的一個“捕吏”,具體到我們這篇課文,也可以理解爲“捉人的差役”。

  四、引讀(下面由老師老朗讀一遍,請同學們對照自己剛纔的朗誦,仔細體會。)

  五、理通全文。

(採取引導學生通譯全文的方式,在翻譯過程中講解本文的重點字詞,以教科書爲準,適當自由發揮,排除學生通讀全文的障礙。)

——結尾,這首詩,我們就這樣翻譯了,如果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下課後問老師,好嗎?

  六、鞏固和提高:

《石壕吏》這首詩中,老婦人的“致詞”是全詩的主體,它對揭示主題有重要的作用。

憑我們的直覺,差役跑來捉人肯定是要問話的,不可能就要老太太一個人說下去,但是作者杜甫卻巧妙地將問話的部分隱去了。我們把官吏的問話補充完整,大概的故事情節就是這樣的,請同學注意聽,等下我會要一個同學來演示一下。

等老婦出門看的時候,差役早撲了進來,四處搜索,卻找不到一個男人。於是怒吼:“你家的男人到哪裏去了?快交出來!”老婦哭訴起來,說:“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不料差役仍然大發雷霆:“難道你家裏再也沒有別人了?快交出來!”老婦說:“室中更無人!”家裏再沒人了。

而在這個時候,屋內抱在兒媳婦懷裏的小孫子,受到了怒吼的驚嚇,哭了起來,捂住嘴也不頂用。於是縣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謊!不是有個孩子哭嗎?”老婦不得已,這才說:“惟有乳下孫!”只有個孫子呢!還在吃奶,小得很。

差役又吼起來,“總有個母親吧!還不把她交出來!”並且就要往屋內衝,老婦只得硬着頭皮解釋:“孫兒是有個母親,因爲要給孩子餵奶,還沒有離開這個家,可憐她衣服破破爛爛,怎麼見人呀!還是放過她吧!”但縣吏不肯罷手。

老婦生怕兒媳婦被抓,餓死孫子,只好犧牲自己,對差役說:“我這老太婆雖然已經年老力衰,但請讓我連夜跟你們回去,趕緊去河陽的話,也許還來得及爲將士們做早飯。”

——大家看,在原文中,差役的問題一個也沒有出現,但是我們可以從老婦人的回答中,大致推斷出差役問了那些問題;這種把問的內容巧妙的隱含在回答中的表現手法,就是“藏問於答”。它的使用能夠使內容更加的集中,精煉,並且跳出俗套,“石壕吏”之所以情節生動巧妙,它也就體現在這裏。

再舉個例子,同學們寫作文的時候喜歡用很多的對話,比如:

小紅早上遇到我,問我:你吃了早餐嗎?

我說:我吃了兩個包子,兩個饅頭,一杯豆奶。

小紅說:那你胃口很好。

我說:不是我胃口很好,而是我真的很餓。

小紅問:吃完早餐準備去那兒?

我說:昨天我去圖書館遲了,今天想早點去借《杜甫詩集》。

這樣記流水賬,顯得很囉嗦,同學們再聽聽老師按照“藏問於答”手法改寫後的內容,仔細比較一下:

——改寫:

早上,我告訴小紅,早餐我吃了兩個包子,兩個饅頭,一杯豆奶;不是我胃口很好,而是我真的很餓;吃完早餐呢,我想去圖書館借《杜甫詩集》,因爲,昨天我去晚了,沒有借到。

這樣寫是不是通順多了?以後大家也可以試試。

好了,現在請人上臺來演示一下。我來演差役,上臺的同學演老婦人,用自己的話回答,其他在下面的同學演杜甫,在一旁靜靜的聽着。如果上臺來的這個同學進行不下去了,就幫幫忙,好吧?!

(叫人)

  七、(假如還剩餘時間則要學生背誦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