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愛蓮說》教學反思彙編三篇

《愛蓮說》教學反思彙編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愛蓮說》教學反思一

過去,在教《愛蓮說》一課時,我從講解課題,作者入手,然後一句一句領讀,一字一字翻譯,直到文章中心,寫作方法,所有該講的,一句話也不漏掉,所有該做的課後練習,一道題也不放過。我那時所擔心的,是考試時千萬別因爲自己沒講到,而使學生不會做。至於對學生,我那時所關心的,是他們上課記不記筆記,下課複習不復習。有時候考完,自己也納悶:這道題明明在課堂上已經講過了,還反覆強調,這是星級題,一定得注意。結果還是錯得一塌糊塗。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當時更多的是責怪學生,並沒有從自身去找原因。後來,我換了一個思路: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自己去發現。用這種方法上完課後我才真正明白了教與學的真諦。

《愛蓮說》教學反思彙編三篇

那一課我是這樣上的。

開始,我從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入手,很隨便地和同學們展開了漫談:蓮有哪幾部分 各有什麼特點 你喜歡蓮嗎 爲什麼 我把這稱之爲"漫談入課"。說是漫談,其實是我的精心設計。我必須從這一過程中,首先發現學生在學這一課前,哪些已經會了,哪些還不會,從而確定下一步如何去"引導"。

接着是第二步驟:學習課文。先由學生自由朗讀,發現不認識的字和拗口難讀的句子,提出來。學生提出有兩個字音讀不準:"滌","鮮"。當堂有學生予以正讀。一個句子難讀:"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老師稍加朗讀,大家就明白了。然後是對照註釋翻譯課文,不懂的先畫下來,待會兒提問。這一步用的時間稍長,學生的提問也較多。但絕大部分問題,學生能自己解決,極少數問題,老師點撥一下即可。翻譯完後,我提了兩個問題:作者寫蓮有哪些特點 爲什麼要寫這些特點 對於第二問,我原先以爲學生回答不出來。結果,學生不僅正確地回答了出來,而且還聯繫到以前學過的《白楊禮讚》。這不禁使我有些自慚,以前太低估了學生。?

再接下來是第三步驟:評價課文。這裏有兩層含義:課文裏值得學習的地方和對課文有疑問的地方。這是讓學生髮現問題的最關鍵之處。一開始,學生由於習慣了老師的滿堂灌,沒人發言。我就引導大家:你自己認爲課文哪裏寫得最好 於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對《愛蓮說》的主旨,結構和寫法,一點一點地全"拼"了出來。老師該講的,學生都講到了;老師沒講的,有些地方學生也講到了。比如以前作爲難點分析的,是作者以蓮自況,追求高尚情操,諷刺污濁世風的觀點。學生在分析的時候,不僅讚揚了作者的高尚情操,而且還結合社會實際,批判了一些高官利用手中的權力貪污受賄的醜行,說他們連古代的周敦頤還不如,真該要他們好好讀讀這篇文章。?

至於對課文有疑問的地方,一開始,學生確實想不到。選入課本的文章,都是典範文章,哪裏敢懷疑 靜場片刻以後,我啓發大家:作者所處的年代,距離現在近一千年,難道到了現在,大家的思想觀念還沒有發生變化,還完全同作者的觀點一樣 這幾句話激起了同學們的不滿,於是立刻有人反駁:陶淵明反對追求富貴,我認爲不對,追求富貴有什麼不好,難道應該追求貧困 在文章的結構上,有的同學提出:作者三次寫到三種花,前兩次的順序都是"菊—牡丹—蓮",而到了第三次,卻變成了"菊—蓮—牡丹"。因此,應該把"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調到文章最後。這引起了激烈的爭論:有同意的,有不同意的。大家爭得面紅耳赤。由於課堂時間有限,又由於是初次上這樣的課,非常遺憾,我沒敢讓學生再繼續爭論下去。 最後一個步驟:遷移能力。讓學生以自己所喜歡的植物爲題,口述一篇託物言志的短文。由於整堂課都是以學生爲主,以自學爲主,以學生的.發現爲主,所以,學生作起這樣的作文來,並不犯難。

這堂課,學生學得輕鬆自如,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揮:不僅把老師該教的知識自己學習了,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頭腦去思索,去發現問題,去決定吸取或捨棄。這堂課也使我認識到,只有老師爲學生服務,纔是教學思想根本的轉變。以前的課堂教學,老師教,學生學,老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跟着老師的指揮棒走,光記筆記都來不及,哪裏還有什麼主動性 哪裏還有什麼發現 ?有了這樣的嘗試,其他的課文,我也適當採用了這種方法,不僅使學生成績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收到了較好的效。

  《愛蓮說》教學反思二

第一:在教學模式上,我們一貫採用的傳統教授文言文教學的固定模式,即:朗讀---疏通---理解---積累,在議課過程中許小豔老師提出怎樣突出重點,我覺得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一節課僅僅是爲了追求某種形式上的完美,還是要讓學生真正有所收穫,更讓我受益的是陳教授的做法,他也是以讀來帶動、促進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但陳教授絕不拘泥於讀的形式,而要求學生應讀出作者,讀出自我。與陳教授的課相比,本節課中我設計的朗讀在某些地方就顯得很浪費時間。爲了這個環節,即使教學內容很簡單,即使學生已經會讀,仍要按模式照舊進行。所以教無定法,不可按一定的模式因循守舊。

第二:在導入新課時,孔令宏老師建議以古往今來讚美蓮的詩句或學生談蓮的形象等方式來導入,以此來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是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節課用什麼方式調動起學生內在的熱情,激發起活躍的思維,積極地去參與應該是我們關注的問題,同時我覺得孔老師這個提法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去挖掘文本,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這樣做也未嘗不可。不過,我也不推翻我的觀點,我覺得學生的課前三分鐘演講也是一種很好的調動方式,它是學生參與課堂的一個極好的手段。

第三:對於自主、合作、探究這種教學模式在議課中我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的課堂一直採取的模式就是以調動學生髮現問題爲突破口,我仍然認爲學生髮現一個問題比老師講授十個問題都可貴。今天王坤娟老師的建議說在探究時老師是不是該適當點撥,這一點我是認同的。同時,陳教授的課也給我同樣的啓示:應該從學生實際出發,對於學生挖掘不出來的問題,教師應該給以適時的引導,然後給他們以時間去體會,從而成爲自己的收穫。相比較而言,我的學生在課堂上雖然說了、問了,但是真正在思想上收穫的同學不多,語文課堂應該是和生活聯繫在一起的,而生活這個外延如此廣大,如何讓學生學會在其中採擷珍珠,爲師者應該爲學生指引。

第四:我想再談一點,就是觀了陳教授這節課以及通過我們的議課,我覺得我們在備課時忽略了語文與生活的聯繫。比如:三種花喻三種人,三種人的處世態度,我們如何看待等。

改進設想:

說實在話,今天心情非常激動,因爲我覺得自己發現了許多問題,也看到了陳教授的課堂。覺得從明天開始自己的課堂就該改變,雖然我知道這有難度,但是那種急於改變、探討、改進的衝動卻真實涌動在心中,但我知道有些改進很難:比如如何讓語文更提高貼近生活,如何讓學生學會關注課堂、關注同伴,如何讓自己的課也有散文般隨意而有深度,散而不亂並有神,都是我的思考。

  《愛蓮說》教學反思三

爲了完成教研組分派的 “同課異構”課堂教學公開課的任務,展示一下這兩個學期來“先學後教”這種模式的教學效果。由166班全體學生的強烈要求,班主任的積極支持,最終決定在166班上公開課。根據學情分析,166班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差,但同學們喜歡我上的課,我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的關鍵在於每個學生是否參與和學起來了,讓他們在課堂中想學,愛學。學生們最喜歡分小組學習,於是,我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用小組競爭形式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愛蓮說》這堂課我的教學思路是:突破傳統文言教學由教師逐字逐句串講的模式,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用多媒體手段突破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因此在整堂課中我採用多種教學方法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使這堂課有了以下亮點:

一、運用多媒體手段,調動學生各方面感知能力,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鍛鍊觀察說話能力,並直接從愛蓮原因入手設疑,吸引學生主動求知

二、本堂課我以創設高效課堂爲理念,以學定教,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討論的機會,促進學生自主發展,並做到當堂掌握教學內容。

三、通過分小組學習,學生課前的預習做得比較到位,小組長要求本組學生反覆讀課文,在讀課文後再理解生字詞及翻譯句子,並做好老師佈置的導學題。

四、在教學中,學生學得輕鬆自如,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揮:不僅把老師該教的知識自己學習了,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頭腦去思索、去發現問題,去決定吸取或捨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

五、在本節課中,我採用用多種形引導學生讀,讓學生讀得有情有趣,通過讀,培養了學生的語感,讓他們感受到語言的美,並從讀中體會作者情感。

六、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如:學了本文後你有什麼做人的啓示:讓學生討論後知道:學會做人!堅決抵制不良誘惑,做一個端莊、正直,積極向上的有爲青年!

但這堂課也有不足之處:

一、如對學生的發言點評力量綿薄。加強在以學生爲主導的課堂上,課堂時間應該還給學生,這是無可厚非,但是,教師的時間少了,是否意味着教師的主要任務在備課,在怎樣把課堂連綴起來?或者,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就輕描淡寫了呢?當然不是。我以爲,課堂上教師的時間少了,就意味着教師的語言要更精細了。學生髮言之後教師的點評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在這方面以後還得加強。

二、由於時間把握不恰當,教學任務不是完成得很好,學習運用託物言志的手法,有點操之過急,特別是拓展環節沒完成。(學習運用託物言志的手法,聯繫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說說你最喜愛哪些有寓意的植物,並用一句話來概括原因。)

但是,我自己還是比較滿意這堂課的,正如學校一領導給我評課說的一句話:“學生學得輕鬆,學得愉快,學得滿意,就連平時上課不認真的林星宇都能積極參與,我想這就是小組學習的效果,也是這堂課最大成功。”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得不斷創新,吸取教學經驗,用心上好我的每一堂課,當好引路人,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