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文言文《桃花源記》評課稿

文言文《桃花源記》評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桃花源記》評課稿第1篇

文言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語文文言文教學中擯棄陳舊思想,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呢?作爲一名一線的語文骨幹教師,我也在不斷的探索。能夠作爲骨幹教師參與黨員教師示範課活動,感慨的確很多。下面我把《桃花源記》的教學過程總結如下:

文言文《桃花源記》評課稿

我在設計《桃花源記》第二課時的時候,主要從這幾方面入手:

1、課前營造氛圍,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了《夢入桃花源》的歌曲。看着同學們入神的表情,應該是效果不錯;

2、檢查預習的環節中,我讓學生查找作者的相關資料,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並且本篇文章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陶淵明,查找作者的相關資料是很有必要的;

3、加強文言文學習的語感,是文言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的示範朗讀、學生自己的大聲朗讀、學生的示範讀教師加以指導,這些環節我認爲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4、整體感知內容的環節老師設計了幾個簡單的問題,如時間?地點?人物?身份?最概括的語言概括事件?

5、文言文教學中學生最感枯燥的往往是疏通文意環節,對於基礎相對較弱的學生更甚。若老師指定學生翻譯,要麼啞口無言,要麼不動腦筋拿着參考書照念;若以老師串講爲主,學生便無所事事,亦不願主動記筆記。對於這一問題,我一直在苦苦思索,想法走出困境。我就充分利用小組學習的優勢,以小組爲單位,結合課下注釋翻譯第1、2段,然後各小組在質疑相關的字詞句,教師加以點撥,設置此環節的目的就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但效果沒有我想象的那樣好,學生活動還不夠積極。

6、本文的重點就是感悟桃花源的環境美、生活美,體會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我先讓學生感悟桃林美景,出乎我的意料,學生居然沒有舉手,出示了桃林的圖片,纔有一個同學妙語連珠,描繪了桃林美景。再次感悟桃源的美及感情時,我認爲這是較難的,並且是教學的重點,就設置了合作探究的環節。但學生的掌握情況看,桃花源的美這個問題可以不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個問題偏難,可以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爲了進一步的啓發引導,我也出示了相關的圖片,但這些圖片所起到作用不大,我又在黑板上畫了桃源美景圖,但由於水平有限,畫畫的效果並不是很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時,啓發引導她們結合作者的時代背景去分析理解。還沒用我去啓發,學生就很順利的回答出來。

7、在拓展遷移的環節我讓學生暢談現在美好的生活,但由於講課剩下的時間已經很短,只讓一個學生來回答,這裏缺少過渡語,“我們已經過上了桃源般和平寧靜幸福美滿的生活”。

8、由於課堂時間後半節課比較緊張,學生配合又不是很好,複習鞏固的環節丟掉了,這也是本節課最大的失誤!

總之,我想這節課突出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但由於對課堂生成性問題的處理能力還不強,顯得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教師各環節的銜接語言、教師心理素質,如當學生不配合時,我有些慌張、啓發引導還不夠到位。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把課堂的細節做好,在平時的教學中,調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

  《桃花源記》評課稿第2篇

聽了#老師執教的《桃花源記》,看到了原來文言語也可以這樣上,感覺新鮮而清晰。

一、教師搭擡,學生唱戲

在這堂課裏,江老師充分發揮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以成語“桃花源記”導入課文,引起學生興趣與討論。隨後江老師出示了學習目標,主要是對字詞的理解,以課文的三、四兩節爲例,聽學生翻譯,老師糾正,中間以小組討論與單獨思考相互補充的教學方式來讓學生髮言、歸納、總結。主要通過:(1)古今異義詞的辨析;(2)同義詞,近義詞角度歸納;(3)再從一詞多義的角度講析等多種形式來歸納字詞,整堂課上氣氛活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得益彰,整堂課看來,學生樂於學,學得開心,學得有信心。而且從課堂中學生的反映可以看出,學生對於預習做得相當充分!

二、引導與備課:從大處着眼小處入手。

對於文言文,我們黨規的方式是逐字逐句進行翻譯,但在這節課上江老師突破傳統的文言文教學,以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來啓發學生,最明顯的改變是通過不同的形式來教學字詞,既可以鍛鍊學生的思維,又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

在課件處理上,運用PPT的超級鏈接形式,感覺教學思路相當清晰。

三、值得商榷的地方

這種新穎的文言文教學形式適用的班級應該是程度比較好的,所以有一定侷限性。在一開始的朗讀上,學生的讀與課文的字詞沒有合拍,整堂課朗讀比較少。

談文言文教學的課堂效率問題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問題,隨着新課程改革試驗的推開而提上了教學的議事日程,語文課也不例外。

筆者認爲,課堂教學效率是否提高,不在於教師講了多少,而在於學生接受、掌握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