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季氏將伐顓臾》優質教學設計(附反思)

《季氏將伐顓臾》優質教學設計(附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9W 次

【教學目標

《季氏將伐顓臾》優質教學設計(附反思)

1、 掌握基本文言知識點;

2、 理解師生對話的背景及過程;

3、 深入理解孔子的治國理念。

  【教學重點】

理解師生對話的背景及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孔子爲什麼要反對攻打顓臾,從而理解孔子的治國理念。

  【教學方法】

誦讀法 問題探究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詳見預習資料。

  二、課堂導入

最近國內娛樂界發生了一件很值得玩味的事情,據說著名導演胡玫正在籌備拍攝電影《孔子》,大家知道演孔子的是誰嗎?(周潤發)你覺得周潤發適合演孔子嗎?(七嘴八舌)孔子第75代直系孫孔健擔心:“周潤發最擅長的是江湖大哥之類的角色,而孔子是個哲人,需要的是沉穩和大度。”那麼,如果你是周潤發,即將排演《季氏將伐顓臾》這場戲,你會怎麼演孔子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幫助周潤發來揣摩一下這齣戲的臺詞

  三、整體把握

我建議先一起朗讀全文,找找感覺。(正音)

 四、揣摩臺詞

1、背景介紹。

這齣戲是孔子和他弟子之間的對話,對話的起因是什麼呢?(學生七嘴八舌)用原文中的話回答。(“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伐”,攻打,季氏將攻打顓臾。“有事”,指用兵。古代把祭祀和戰爭稱爲國家大事。冉有、季路向孔子彙報了這件事。)季氏是誰呢?(季孫氏,魯國貴族季友之後,這裏指季康子。)顓臾是什麼地方呢?(魯國的附屬國)季氏爲什麼要攻打顓臾呢?(當時季氏專制國政,與魯哀公矛盾很大。他擔憂顓臾會幫助魯哀公削弱自己的權勢,所以搶先攻打顓臾。)冉有、季路又是誰呢?(孔子的學生,當時都擔任季氏的家臣。冉有,即冉求,有是他的字,求是他的名。季路,即子路。有必要補充的是冉有是季氏的主要謀臣,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是季氏智囊團的核心成員,首席顧問,參謀長。)

2、第一次責備

孔子在聽了弟子的彙報後什麼態度?(責備)用原文中的話回答。(求!無乃而是過與?)爲什麼責備?(因爲孔子反對攻打顓臾,而冉有是季氏的首席顧問,在這件事情上肯定負有責任。)能翻譯一下這句話嗎?(冉求!恐怕應該責備你吧。)“爾”什麼意思呢?(你)“過”什麼意思呢?(責備)因此,“爾是過”就是“過爾”的意思。“是”是什麼意思呢?(課下注釋:“是”是“爾”的復指;另一種解釋,“爾”作爲“過”的賓語提前,因此這個“是”是提賓的標誌。記上去。)“無乃……與”又是什麼意思呢?(恐怕……吧,表示推測語氣)

那麼這句臺詞可以怎麼念呢?能試試看嗎?(指導:這是一句責備的話,但是語氣上帶有推測,可以稍微輕一點。重音放在“求”和“過”上。)

3、第二次責備

冉有在老師責備之後有沒有認錯?(沒有)他說:“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是那個季康子想要這麼做的,我們兩人都不想呢。這其實是在推卸責任。孔子原本以爲自己的責備應當會起到效果,不想冉有並未信服,所以這段話在語氣上和第一段相比有沒有變化呢?(有,語氣比前一次更嚴厲。老師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給大家時間揣摩這段臺詞,我建議把我們課前發下的參考譯文利用起來,原文和譯文各讀一遍,然後將不懂的字詞圈點出來,等下我們可以來交流。

有理解不了的字詞嗎?(重點引導到這麼幾個字詞上。1、“陳力就列,不能者止”。陳,展現;力,才能;就,擔任;列,職務。展現才能擔任職務,不能勝任就辭職。孔子爲什麼要引用這句話呢?這句話的潛臺詞是什麼呢?冉有,你和季路身爲季康子謀臣,他犯了過錯,就是你們的責任,應該辭職。2、“相”,攙扶盲人走路的人。“相”和冉有、季路有什麼關係呢?他爲什麼要做這樣的類比呢?“相”的責任是攙扶盲人走路,冉有和季路的責任是輔助季氏,別讓他走上歪路。在孔子看來做官不是爲了榮華富貴,而是爲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打了一個很生動的比喻,“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他用“虎兕”比喻誰?(季氏)對,季氏本來就像虎狼一樣,很有野心,我讓你們去做他的家臣,原本是想讓你們看住他,別讓他跑出來禍害人間,現在你們看不住,當然是你們的責任。他用“龜玉”來比喻什麼呢?(顓臾)顓臾即將像龜甲玉器一樣碎裂了,這是誰的責任呢?

有同學願意來嘗試下這段臺詞嗎?(朗讀指導:關鍵兩個反問句,“則將焉用彼相矣”和“是誰之過與?”重音放在“相”和“誰”上)

4、 第三次責備

冉有聽了老師孔子的責備後信服了嗎?(沒有)他第二次狡辯,推卸責任:顓臾城牆堅固而且靠近季氏的封地,擔憂它會幫助魯哀公削弱自己的權勢,所以先發制人。

因此孔子第三次責備他,怎麼責備的?(“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什麼意思呢?(君子厭惡那些不肯說自己想要那樣而偏要找藉口的人。)因此這句話斷句可以怎麼斷?中間該如何停頓?(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語氣應該怎樣把握呢?(稍許停頓)當中的一個詞可以給我們啓示,哪個詞(“疾”,痛恨,討厭)能來讀一下嗎?(指導:重音放在“疾”上。)

 五、文化提升

(一)問題探究

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一個問題:孔子爲什麼反對攻打顓臾,你能總結一下原因嗎?用文中的原話回答。

1、第一段中他提出“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爲東盟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這些理由從三個層次來闡述,一是從歷史上講的,先王冊封,不可伐;第二是從地理上講的,在邦域之中,不必伐;第三是從政治地位上講的,是社稷之臣,已經臣服於你,是你的附屬國了,不當伐。

2、最後一段中提出了自己的治國理念,對內“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怕人口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貧困而怕不安定;對外“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要以德服人,“來”,使動用法。然而,現在他的弟子冉有和季路卻無法做到,搞得國內雞飛狗跳,混亂不堪,對外也不能使別人歸順。最後他以敏銳的政治眼光指出:“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薔之內”。“蕭牆之內”即魯國國君,季康子想通過攻打顓臾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地位,最後取代魯國國君。

3、孔子是不是反對一切形式的戰爭呢?本文選自《論語》第十六章《季氏篇》的第一段,在這段文字背後緊接着有這麼一句話:

“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意思是:天下清明,那麼制禮作樂和出兵征伐都由天子做主;天下昏亂,那麼制禮作樂和出兵征伐都由諸侯做主。

能不能結合這一段資料思考下這個問題呢?

【明確】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要恢復周代的禮樂社會,所謂“禮”就是用以區別尊卑貴賤的社會制度及與之相應的禮節儀式。他強調: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要像個君,臣要像個臣,父親要像個父親,兒子要像個兒子,各自有各自的地位和責任,不可僭越。

在孔子看來,如果真到了有必要發動戰爭的時候,那麼只能由天子來決定,而季康子僅僅是一個魯國大夫,連諸侯都算不上,沒有資格攻打顓臾。

(二)分角色朗讀。(機動)

(三)課外延伸

兩千多年過去了,我們爲什麼還要學習孔子的思想,甚至把他拍成電影,搬上銀屏呢?孔子的思想對現今社會有什麼指導意義呢?或許我們可以做一些有關現實的思考:

孔子所竭力維持的等級制度在當今社會仍舊適用嗎?這種等級制度在當時是否有其先進性呢?“修文德以來之”是否對當今國際關係的處理有借鑑意義呢?“均無貧”是否等同於“均貧富”?“和”的概念和當今社會所提倡的“和諧”有區別嗎?

這些問題我們還須不斷探索,一堂課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季氏將伐顓臾》中體現的孔子的思想也僅僅是冰山一角。因此,我給大家列了一個書單,推薦大家閱讀,希望通過閱讀讓孔子的形象逐漸清晰和豐滿起來。只有走進了孔子的心靈世界,才能真正演好孔子。

1、《論語別裁》南懷瑾著,復旦大學出版社。普通讀者的入門功夫,上下幾千年盡在其中,百看不厭;

2、《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錢老夫子的畢生心血;

3、《<論語>鼓吹》金剛著,天津人民出版社。敲擊論語的磚頭。

4、《論語心得》于丹著,中華書局。美麗的心得;

5、論語別裁》(明)張居正講評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皇家讀本;

最後請允許我用伏爾泰評價孔子的話作爲本堂課的結尾:

他探索思想,一點也不狂妄,

併爲人類揭露了理性之光;

他是作爲哲人而立言,不是先知,

但也奇怪,他的國家奉他爲祖師。

 【教學反思】

“有效性”的落腳點在哪裏?

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落腳點是學生。這是我在課後的最大感悟。因此,我在充分聽取學生反饋意見之後,對照課前定下的三個標準——紮實(文字)、清晰(文章)、到位(文化),對本堂課進行了反思總結。

首先是文字落實不夠紮實。學生能基本讀懂文章大意,但對具體字詞等文言知識點的理解就顯得較爲吃力,這反映在句段翻譯的不流暢上。顯然,我在文字的落實上做的還不夠。我想,或許可以從四方面彌補:一是課前就提供參考譯文,二是在文章梳理中強調字詞落實,三是課後習題的鞏固練習,四是加強朗讀和背誦。

其次是文章解讀清晰明瞭。無論是學生還是聽課老師都認爲文章梳理的清晰是本堂課的亮點之一:從關鍵句“求!無乃爾是過與”入手帶動對全文的理解,問題的層層推進催化思維的運動,同時,整堂課都由一條主線貫穿——孔子爲什麼態度如此強硬地反對季康子攻打顓臾?或許,這可以成爲文言文文章梳理的一個模式。

最後是文化拓展定位準確。學生在文字落實和文章梳理的基礎上結合提供的課外資料,基本上能把握孔子的政治理想及人物形象,並通過課堂結尾的一系列帶有啓發式的問題(孔子所竭力維持的等級制度在當今社會仍舊適用嗎?這種等級制度在當時是否有其先進性呢?“修文德以來之”是否對當今國際關係的處理有借鑑意義呢?“均無貧”是否等同於“均貧富”?“和”的概念和當今社會所提倡的“和諧”有區別嗎?),對孔子及《論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爲學生提供的書單也成爲課外閱讀的熱門書目。

我想,讓學生在課前瞭解,在課內讀懂,在課外研究,是否可以說達到了有效性教學的基本要求?這是否也適用於除了文言文之外的其他文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