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秋聲賦》教學設計(附學案)

《秋聲賦》教學設計(附學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秋聲賦》教學設計

《秋聲賦》教學設計(附學案)

 【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把握文言知識點。

2、文初步感知課文,理解作者摹寫秋聲的方法。

3、通過文本研習,瞭解文章結構,體會作者情感,提高文學素養。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研讀文本,理解作者摹寫秋聲、化抽象爲形象的方法。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1、三上讀書法(PPT1)

2、瞭解歐陽修、寫作背景(PPT2-3)

 二、聽錄音,整體感知

1、聽錄音(PPT4)

2、生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3、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段寫作者夜讀時聽到秋聲,從而展開了對秋聲的描繪。

第二段是對秋聲的描繪和對秋氣的議論。

第三段是全文的題旨所在,作者由感慨自然而嘆人生,百感交集,黯然神傷。

第四段是全篇的結束,作者從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過來,重新面對靜夜,只有秋蟲和嗚,襯托着作者悲涼的心境。

 三、研讀課文第一節

1、指讀

2、點撥重點字詞(PPT5)

3、生對照註解,疏通文意。(PPT6-7)

4、投影翻譯,明確重點語句。

5、齊讀本節思考:清人吳楚材、吳調侯在《古文觀止》中評價《秋聲賦》說:“秋聲,無形者也,卻寫得形色宛然,變態百出。”請談談在第一節中,歐陽修是如何將無形的秋聲寫得具體可感的。(PPT8)

生髮言後,師評點明確:(PPT9)

比喻。一連串的比喻把秋聲比作“波濤夜驚”“風雨驟至”“鏦鏦錚錚,金鐵皆鳴”“銜枚疾走”的人馬聲,通過這些比喻把難以捉摸的秋聲變得具體可感,寫出了由遠而近、由小到大的秋聲,突出了秋聲變化的急劇和來勢的猛烈,引發讀者豐富的聯想。

(強調答題規範手法+分析+作用)

 四、研習第二節

1、齊讀

2、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3、代表質疑,他生釋疑,師明確。

4、自由閱讀譯文,記錄重要句子。

5、第2段前半部分寫什麼?從哪幾個方面寫的?(PPT13)

明確:秋之爲狀

秋色 秋容 秋氣 秋意

6、作者從時令、五行、音律等方面生髮議論,點明瞭秋怎樣的特性?

明確:肅殺 悲傷 衰敗(PPT16)

 五、小結

第一段寫秋之聲,突出其悲的特點,第二段寫秋之聲,交代悲切的原因,後半部分議秋之心,突出肅殺之氣。

 六、做學案上隨堂演練

  七、佈置作業

1、完善學案

2、預習三四節

 第二課時

  一、複習回顧

1、解釋詞語

2、翻譯句子

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此秋聲也。胡爲而來哉?

二、研讀課文第三小節

1、齊讀

2、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3、代表質疑,他生釋疑,師明確。

4、自由閱讀譯文,記錄重要句子。(PPT16-17)

5、面對充滿肅殺之氣的自然之秋,作者又會產生怎樣的人生感悟呢,下面我們一起來齊讀文章第三小節。(PPT18)

對於這篇文章的主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爲這是一篇典型的悲秋之作,如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所說的“這是一篇以悲秋爲主題的賦體散文,抒發了作者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爲的鬱悶心情。”另一種認爲“同以往的許多‘悲秋’之作相比,本文既無失意的惆悵,又無身世的感傷,體現了作者豁達超然的情懷。”

你認爲哪一種觀點能夠成立。也可以結合我們以前學過的歐陽修的作品來談一談。討論三分鐘,然後告訴我你的觀點和理由。

剛纔同學們各抒己見,談得都非常好,那麼大家想不想聽聽我的看法呢?

我從這篇文章中讀到的是歐陽修的一種超然情懷,但這種超然不同於那種從容地面對現實,襟懷曠達的人生態度,而是歷盡滄桑之後的一種透悟一種淡泊的心境。爲什麼這麼說呢,下面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歐陽修的生平。

投影:歐陽修爲人剛正,敢於直言,但他的一生歷盡艱辛,宦海升沉20多年,29歲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主張被貶夷陵;39歲再度因參與“慶曆新政”被貶滁州;48歲那一年,又被宦官誣陷,幾乎出知同州。他本來體弱多病,40歲就白髮蕭疏了。雖然自至和元年開始結束貶謫外放的生活,重新獲得朝廷重用,官職也一路升遷,但長年的政治鬥爭使他感到心力交瘁,所以在這篇53歲時寫成的《秋聲賦》流露出了這種希望與世無爭,修身養性的思想。(PPT19)

  三、學習第四節

1、齊讀

2、說說結尾的作用。(PPT21)

明確:第四段是全文的結束,作者從這些沉思冥想中清醒過來,重新面對靜夜,只有秋蟲和鳴,襯托着作者悲涼的心境。結尾處秋蟲的和鳴,更襯出作者的感慨與孤獨。戛然而止的結尾,給文章增添了不少的感染力,在秋蟲唧唧中,讀者也似乎也要同嘆一聲了。

 四、隨堂演練

  五、小結

《秋聲賦》寫秋以立意新穎著稱,從題材上講,悲秋是中國古典文學的永恆題材,但歐陽修選擇了新的角度人手,雖然承襲了寫秋天肅殺蕭條的傳統,但卻烘托出人事憂勞更甚於秋的肅殺這一主題,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創新。

 六、作業

1、完善學案2

2、背誦名句

  附《秋聲賦》學案

【知識鏈接】

1、走近作者:歐陽修,北宋文學家,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著有《歐陽文忠公集》。

2、文題背景:本文寫於作者五十三歲時。作者晚年雖身居高位,但回首往事,屢次遭貶內心隱痛難消,面對朝廷內外的污濁、黑暗,眼見國家日益衰弱,改革又無望,不免產生鬱悶心情。對政治和社會時局心情鬱結,對人生短暫、大化無情感傷於懷,讓作者此時處於不知如何作爲的苦悶時期。所以他對秋天的季節感受特別敏感,《秋聲賦》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

3、賦:賦是介於詩歌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語言上多鋪張藻飾,講究文采韻律;內容上多側重於通過極力描繪景物抒發作者的主觀感情。我們學過的有杜牧的《阿房宮賦》和蘇軾的《赤壁賦》。

 【自主學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悚然( ) 蕭颯( ) 砭人肌骨( ) 戕賊( ) 淅瀝( )( )慄冽( )( ) 渥然( ) 黟然( )

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歐陽子方夜讀書 悚然而聽之 忽奔騰而砰湃 銜枚疾走 但聞人馬之行聲 天高日晶 砭人肌骨 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春生秋實

 【合作探究】

1、清人吳楚材、吳調侯在《古文觀止》中評價《秋聲賦》說:“秋聲,無形者也,卻寫得形色宛然,變態百出。”請談談在第一節中,歐陽修是如何將無形的秋聲寫得具體可感的。

2、第2段前半部分寫什麼?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3、第二段中作者從時令、五行、音律等方面生髮議論,點明瞭秋怎樣的特性?

【隨堂演練】

1、加點字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歐陽子方夜讀書

B、雄州霧列

C、俊採星馳

D、春生秋實

2、翻譯下列句子

此秋聲也。胡爲而來哉?

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學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