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畫風》評課稿範文

《畫風》評課稿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畫風》評課稿1:

《畫風》評課稿範文

《畫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課 文。文中主要描寫了宋濤、陳丹、趙小藝三位小朋友在一起畫畫時遇到了一個共同的問題:“風,看不見,摸不着,怎樣才能把它畫出來呢?”他們三位開動腦筋, 互相啓發,共同合作,終於通過不同景物的變化表現出了無形的風。課文內容富 有童趣,語言親切自然,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袁老師在執教《畫風》這篇課文時, 以生爲本、以讀爲主、以拓展爲目標,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明白要注意觀察生活,積極動腦。 聽了袁老師的課,讓我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袁老師的課,談談自己的一點感受。

一、猜謎入題,興趣盎然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猜謎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也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遊 戲活動之一。袁老師在課堂一開始,便讓學生猜謎語:“雲兒見它讓路, 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看到這裏,孩子們都爭先恐後 地回答:“是風!”再讓學生聽風的聲音,誦讀有關風的詩句,讓他們走進了風的世界,整個課堂活起來、動起來了。這樣的開篇打開了學 生的思路,激發了他們繼續學習的興趣,真正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二、注重朗讀,善於引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 讀。”朗讀是一種記憶、積累、理解和體會,要了解一篇課文作者的思想和感 情,朗讀是最有效且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歷來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常用的方法。 要學好語文,會朗讀是基礎。葉聖陶說過:“我們讀一篇東西,無論詩歌詞 曲,總要像吃東西一樣,細細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來。”這種細細咀嚼、辨別滋味的過程,就是訓練朗讀、培養語感的過程。如果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朗讀的作用,反覆進行品味,那麼學生就能在讀中理清文章脈絡,掌握思想內容,記住 妙詞佳句,習得語言文字,感悟語言的意蘊。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了對學生朗讀的引導,如指導學生讀句子“誰能畫風?”陳丹又是怎麼回答的,是什麼語氣的?用無奈的語氣讀一讀,師生合作讀,男女生分角色讀,讀的形式多樣。

三、注重語言文字的積累。袁老師在閱讀教學中採用“風來了,風把( )吹( )了,風藏在 ( )裏”的句式,先是重點指導學生分析第一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 抓住哪些關鍵詞。學生通過自己的讀,交流,彙報,把這個問題弄懂,並用填詩的形式加深了課文內容的理解。 再如在課堂上進行了詞語積累,風車在呼呼地轉,嘩嘩地下等。

四、注重評價,激勵學習 課堂即時評價,是一種與教學過程緊密結合的“進行性”評價,貫穿於學生 的學習過程。它是學生最感興趣、最容易接受,也最能引發孩子思考的一種評價。 它也直接影響到課堂上學生學習的參與狀態。這堂課上,袁老師的集體評價具有 鼓勵性,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個別評價注重賞識性,調動了學生參與 學習的主動性。兩種評價相結合,使一幅師生和諧平等對話的`畫面呈現在我們面 前。

五、課外拓展,激發想象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 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袁老師在教學中,抓住兒童想象力豐富的特點,依據教材所提供的“畫風”這一支點作爲啓發想象的發 散點,提出問題“如果你也要畫風,你要畫什麼?”激發學生的想象,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較好地誘發了學生的內心體驗,所以在學習內容結束後,再讓學生 結合實際生活,談談自己想如何畫風,孩子們的積極性高漲,於是, 我們聽到了這樣的句子:“我要畫風把窗簾吹飄起來了!”“風把樹葉吹得動起來了。”教學中不斷激活學生豐富的想象,在想象的情境中爲孩子們的體驗插上騰飛的翅膀。此時,孩子們學會密切地關注自己的生活,從而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本內容,真可謂一舉多得。這樣的問題讓學生的思維空前活躍,因爲他們覺得老師真正地把自己當成了學習的主人,讓他們積極地思考起來,從文本里跳出來,又愉快地走向了生活 。

  《畫風》評課稿2:

《畫風》一課主要講了三個小朋友一起畫畫兒時遇到了一個共同的問題,即“誰能畫風”。是小藝首先動腦筋想出了辦法,最後還是三人合作,用不同景物的變化描繪出了風的樣子。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要勤於觀察生活,遇到問題要動腦筋,善於合作,敢於創新。

劉老師在執教《畫風》這篇課文時,以生爲本、以讀爲主、以拓展爲目標,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明白要注意觀察生活,積極動腦。聽了劉老師上的《畫風》一課,讓我們學到了不少,下面就談談自己聽課後的一點感受。

一、靈活運用三段六步的教學模式。

劉老師設計的目標明確,要求適當,面向全體。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以後,劉老師根據二年級學生年齡的特點,讓學生分三次自學課文,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明確學什麼,怎麼學。

首先,讓學生認識生字,自讀課文,畫出生詞,並標自然段序號。

識字是讀寫的基礎,人教版實驗教材對此十分重視。本課要求認識的7個生字中有6個出現在課文人物的姓名中。爲進一步鞏固對生字的識記,劉老師通過出示標有名字的三個小朋友的頭飾,讓學生與他們打招呼。如果喊對了,小夥伴就會迴應。就這樣,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過程中鞏固了對生字的記憶。在此基礎上,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共同正音。

學生讀通課文後,進行第二次自學。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在教學中,教師用朗讀錄音配以生動形象的多媒體畫面,激活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和錄音比賽讀,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用激勵的語言爲學生自主讀書學習注入了催化劑,學生從中體驗到了成就感,自我價值和成功的自豪感。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充分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讀悟結合”。《畫風》這篇課文的語言特點是人物的對話非常多,那麼如何讀好對話,如何從人物的對話中體會感情,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劉老師能根據二年級學生邏輯思維較差,對課文的感知主要通過朗讀的年齡特點,從“讀”字入手,以讀爲本。讀書的形式多樣,角度不同,層次分明:有“整體通讀”;有“重點細讀,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有“整體回讀,師生分角色朗讀1-8自然段”。學生親歷讀書的過程,在一遍遍的朗讀中感悟着語言的形象美、意境美。課堂上老師引導得巧妙,沒有一丁點兒朗讀技巧的指導,沒有一個個連環式的問答,只是不斷地用語言提示、引導,通過“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爲什麼?”引導學生根據三個小朋友不同性格,再次練讀,讀出特點。

二、老師能注重激勵性語言評價。

激勵性的恰當的評價,會使學生產生前進的動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爲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在劉老師的這堂課上,激勵性的語言會恰到好處地送給學生。  三、課內外結合,拓展延伸。

在課堂上,教師加強了知識與生活的聯繫,使學生明白要注意觀察生活,生活中有許多需要我們掌握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