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小巷深處》教學設(語文版八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

《小巷深處》教學設(語文版八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2W 次
《小巷深處》教學設(語文版八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
《 小巷深處》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學習課文,體會母愛,體會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增強對親情的理解。
2、 初步掌握如何通過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來刻畫人物的方法。
3、學習如何選取生活瑣事來表達情感。
教學重點:
從鑑賞課文中,體驗母愛,體會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增強對親情的理解。
教學難點 :
體會本文通過寫生活中的小事來刻畫人物,突出中心的特點,並指導學生寫作。
教法選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預習引導:熟讀課文。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體會母愛的深沉與無私,體會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感情,增強對親情的理解。
2、質疑課文,培養學生髮現溫暖問題的能力。
3、鑑賞課文,瞭解課文的亮點,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親情。
2、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學難點: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大屏幕播放歌曲<燭光裏的媽媽>,導入新課。
二、自主學習
1、聽錄音,在預習熟讀的基楚上進一步感知課文。
2、學生自主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的資料。
3、 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中寫了母親的哪些事件?表現了她的什麼感情?哪裏讓你感動?(在書中圈點勾畫,旁批註記,寫下自己的鑑賞、評價、感受之類的文
字,在閱讀中還有哪些疑難問題也要計下來。)
4、學生自主發表對課文的理解和發現的意見,教師只作適當引導。
5、以小組爲單位讀課文,討論下邊問題(小組長負責組織討論,書記員將問題、結果規範地記錄下來,教師適時參與各組討論):
① 課文中的哪些具體描述表現了盲母對養女的愛?其中哪一處最讓你感動?說說理由。
②作者描寫母親主要雲用了哪些方法?找出相關的句子來讀一讀,體味其中蘊涵的思想感情。③你覺得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談談你個人看法和態度。
④“我”對母親的思想感情經歷過怎樣的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你認爲“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6、學生髮表見解,評議先進小組。
7、教師歸納總結,提高學生雲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質疑
1、質疑閱讀課文時沒有解決的問題:如:①她對母親厭惡的原因是什麼?②母親有一段好長好長的沉默,當時母親的感情是怎樣的?③十三段中的“我”爲何用雙引號?等。
2、質疑教師引導的問題:①文中小巷和竹棒的描寫,起了什麼作用?②母親雖然看不見,但她的心卻是非常細膩的,課文9─13段通過哪些細節寫出了母親的內心痛苦?她是怎樣對待“我”的感情變化的?
四、鑑賞課文,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學生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選一名學生當主持,以記者採訪形式對同學進行採訪:你對文中的某些段落是怎樣理解的?有什麼感受?
3、分組讀課文,合作賞析某些文段或句子。(喜歡相同文段的同學可以聚在一起,共同朗讀,交流對文段的理解和感受。)
4、教師指導賞析課文。
問:課文寫母親最感人的情節在哪裏?文中哪幾個段落最讓人感動?
反覆朗讀這些段落,體會字裏行間所蘊涵的深厚感情。
五、簡結轉新。
1、同學們說出生活中一個表現母愛的生活小情節,並對媽媽說幾句話,來表達你對她的感情。
2、播放歌曲,同學們朗讀“我們共同的心聲”。
六、拓展閱讀。
課外查找歌頌親情的故事,再次體會親情的偉大。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積累知識,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探究能力。
2、寫作訓練,培羊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學難點:如何選取生活瑣事來表達情感。
教學過程:
一、 積累知識
1、 將你認爲好的句子抄到筆記本上,並把它們讀一讀。
2、 交流:課文中或生活中哪些人物的言行值得你學習,說出理由。
二、學生討論並小結本文的寫作特色,教再作點撥。
1、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來刻畫人物。
2、選取生活瑣事來表達情感。
三、仿寫:
你的母親(或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把她(他)的外貌描寫出來。
2、仿照課文5─8自然段的寫法(選取生活瑣事來表達情感)。寫出你的母親(或父親)關心你的幾件小事。
3、展示、評議、交流仿寫成果。
四、創作練習
寫一篇作文,試通過記一兩件事把你熟悉的一個人寫出來,題目自擬,字數不限。
1、審題、構思。
2、列結構提綱。
3、小組交流評議結構提綱。
4、在班上交流寫作思路。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按結構提綱完成作業。
附板書:
小巷深處
林莉
母親┈ “我”
理解
↓ ↓
收養、撫育 → 滿足、自豪
平靜面對、默默承受 ← 沉默、厭惡
↓ ↓
無私、深沉的愛 →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