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一、課題:《濟南的冬天》教案
二、教學目標: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美的語言。
3、仔細揣摩作者對平凡景物的獨特感受,寄予的深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教學重點:1、朗讀、品讀課文,發現並感悟濟南的冬之美。
2、培養學生“細緻觀察事物,抓住特點描述”的能力
四、教學難點:借鑑語言大師老舍用心體驗美、用筆表現美的技藝。
五、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本文爲一篇美文,語言樸實清新,作爲感知,感悟文章內容與風采的朗讀形式是多樣的,如配樂朗讀、教師範讀、學生齊讀、散讀。
2.問題式教學法。教師依據教學目標 設計富有啓發性的問題,在學生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嚴密思維、拓展想像。
3.比較閱讀法。通過與前一篇課文《春》的比較,進一步掌握寫景散文的一般閱讀方法。
六、教具:多媒體教學
七、課時安排:兩課時
八、課型:講讀課
九、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本節課在整體感知、理清文脈的基礎上重點研讀第3語段,鑑賞景物描述方法。
教學步驟:
1.導語設計: 春天是昂揚向上的,她不僅帶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還帶來希望和力量。冬天帶給我們的則是刺骨的寒冷,滿目蕭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後的美景、無限的生機和令人嚮往的溫暖。今天,我們就來追隨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跡,去感受“濟南的冬天”。
2.作者與課文:
作者老舍,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傑出的語言大師
老舍是滿族人,1899年出生在北京一個貧民的家庭。1918年從師範學校畢業,先後做過小學教員、中學教員;1924年,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教漢文;1930年回國後,曾在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擔任中國文學系教授。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他積極參加進步文藝界的各項工作。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老舍正在美國講學,他接到了周恩來邀請他回國的信,便立即動身,於同年12月回國。
老舍自1924年開始創作,發表了不少極有影響的作品。北京市人民政府在1951年12月,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他在1966年不幸逝世。
課文是作者在濟南齊魯大學教書時寫的。出生在北京,又剛從英國回來的老舍,十分喜歡濟南。他曾經這樣說:“從民國十九年七月到二十三年秋初(按:1930~1934年),我整整在濟南住過四載。在那裏,我有了第一個小孩,即起名爲‘濟’。在那裏,我交了不少朋友……,在那裏我努力地創作,快樂地休息……時短情長,濟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鄉。”
3.解題 :《濟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寫的一篇情辭並茂的寫景散文。題目明確交待了描寫的地方和時令。
關於濟南的山和水:(多媒體課件顯示畫面背景音樂:《高山流水》)解說:
在濟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歷山,傳說帝舜耕稼於此,又名舜耕山。隋開皇間因岩石鐫佛,遍佈山崖,遂稱千佛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峯也只有海拔285米。
濟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稱,所謂“家家聽泉,戶戶插柳”。大致爲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羣。趵突泉爲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噴涌如沸,隆冬季節依然水霧繚繞,四周的亭臺樓閣都罩上一層輕紗,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還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劉鳳誥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詠湖名句。
4.整體感知、理清文脈
⑴朗讀課文,體味流暢朗讀中的語氣、語調傳達出的文章內容與風采。然後思考一下問題。
濟南冬天的獨具一格的風貌是什麼?(濟南冬天的“溫晴”。)
⑵課文是從什麼角度,用什麼手法來表現這一特點的?
(寫“溫晴”是從自身感受的角度來寫的,採用“曲折行文”的對比方式。北平、倫敦、濟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個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擁有評判對比的資格。通過和北平冬天多風、倫敦多霧、熱帶日光的毒和響亮(根據語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蹟”“怪事”,突出它獨有的“溫晴”美景,讚賞它是個“寶地”。畫面中“寒”與“暖”、“暗”與“明”、“熱”與“溫”的色調烘托出濟南冬令陽光和煦、天朗地秀的總體形象。在結構上是全文的總起,爲下文具體描述作鋪墊。 )
⑶文中老舍先生採用中國山水畫“以大觀小”的構圖取景方法,請分析作者順着主線抓住哪些富有特徵的景物來展示濟南冬天的。
(順着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這一主線,作者具體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用擬人化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給人以濟南冬天的總體感覺,然後分寫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和城外遠山。第5段文字寫冬天的水色,先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爲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充滿讚美之情。
緊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鋪展出三幅畫面:小山搖籃圖、雪霽初晴圖和空靈水晶圖。
文章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
5.精彩語段研習,鑑賞景物描述方法
⑴齊聲誦讀第3語段,就如下內容品析研討。
①全段的中心句是:(最妙是下點小雪呀。)
②給這段文字劃分層次。(全段分爲三層: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③全段寫“小雪”之美妙,主要通過哪些景物來烘托出來的?(矮鬆 山尖 草色 陽光)
④找出這一段哪些動詞用得比較好?(樹尖用“頂”,山尖用“鑲”,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幾個字各得其所。)
⑤找出這一段哪些色彩詞用得比較好?(青黑,白,藍,銀,暗黃,微黃,粉色。)
⑥這一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
⑦說說你對全段朗讀上的體會?(朗讀中不僅要讀好文中的描寫部分,而且要讀好首尾兩句,其中的“最”“呀”“就”“吧”“太”是充分凝聚了作者情感的。)
6.濟南的雪一點也沒抹殺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溫晴”越發顯露了出來,請學生歸結本段的寫景特色。
(歸納:作者從色彩和變化兩個角度描寫了山上的矮鬆、黃草和薄雪等景色。“看護婦”是對雪後矮鬆秀美形態的比喻,借矮鬆寫出雪的形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肌膚”,這是雪色和草色相間的美景引人產生的聯想。“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用擬人描繪了雪色嬌美的情態。寫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間順序,有層次地把各個細部雪的光、色、態展現出來,讓讀者感受到的不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韻。畫面色彩的鮮明悅目來自映襯的妙筆:矮鬆的青黑映襯一髻兒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襯藍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兒白,映襯一道兒暗黃;以微黃的斜陽,映襯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
7.整體朗讀第三語段,體味作者的寫作語言。
8.小結:濟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更美。掩卷細味那淡雅的水墨畫浸蘊的“溫晴”,更覺神韻。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對文章有了整體的感知,初步瞭解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獨特感受。
9. 佈置作業
摘抄文中的精彩語句,積累語言材料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體會文中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對突出事物形神特點的作用,如揣摩喻體選用的精妙。與《春》在寫法上的對比閱讀。
教學步驟:
1.導語設計:上節課我們一起探究了這篇課文的朗誦方法,瞭解了大致內容,今天這節課我們再一起去品位、體悟“濟南的冬天”。
2. 揣摩優美語句,品析寫景藝術,領悟思想感情
⑴默讀全文,畫出文中貼切且給人以美感的比喻、擬人句,並小組討論、分析是如何寫意情狀、傳達情韻的。
①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搖籃”,寫出山景的小巧秀麗,又用擬人顯出感人的脈脈溫晴。躺在搖籃裏承受母親體貼入微的撫愛,那當然是最暖和不過的了,而況山們還“低聲地”哼着搖籃曲,秀美的睡態再現了這個“理想境界”的溫暖、舒適的特點。而乙句的直白敘述則傳達不出寄寓的讚美深情。 )
②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爲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嬌美和小山的秀麗,情態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黃斜陽相映襯,色彩鮮豔悅目。比擬把本來沒有生命的、靜止的東西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
③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愛。用“不忍得”寫水不僅有生命的質感,而且還有一副和善心腸,爲了水藻的綠,爲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滿着春意。雖沒直接寫天氣暖和,卻讓人感受到了溫暖。)
3.訓練聯想能力,練習使用比喻、擬人句寫形神。
(提示:文學需要聯想,聯想對於散文尤爲重要,本文不僅聯想豐富,而且貴在自然、取譬精當。給學生設定熟悉的情境,如落日、鄉野清晨、海濱夏夜等,讓學生抓住情境特徵,展開豐富的聯想,以優美傳神的手法狀景達意。 )
4.本文語言樸實清新,娓娓道來,情懇辭切,除體現在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同時在遣詞造句上還非常講究,值得仔細玩味。 請思考以下問題:
(1)“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去掉“聲”字可以嗎?爲什麼?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不可以。“沒有風聲”並不是沒有風,濟南的冬天只是沒有那種令人戰慄的呼嘯的北風而已,如果去掉“聲”就說成了“沒有風”,那是不切合實際情況的。 )
(2)“山坡上臥着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着點雪”這裏爲什麼用“臥”字?和文章什麼地方相呼應?(學生回答,教師明確:用“臥”字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文章基調相調諧,有一字傳神之效。和前文“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相呼應。)
5.對文章的把握:
⑴誦讀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樣轉入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景。
(討論並歸納:用過渡句“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轉到寫冬天的山。 )
⑵濟南的這些小山有什麼地理特徵?’
( 討論並歸納:小山把整個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寫出濟南小山圍城
的地理環境。)
⑶作者怎樣寫出陽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別可愛?
(l)用擬人手法: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用一“曬”、-“睡”、-“醒”,一連串相關的擬人手法,烘托舒適溫暖的環境。
(2)用比喻、擬人手法: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用“小搖籃”比喻小山圍城的地理環境,用“看護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溫存體貼的撫慰,寫出這一圈小山的特別可愛。
(3)從人們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覺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 們的幻想,不僅描繪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動。
⑷朗讀或背誦第3自然段,文章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後的山景。
(討論並歸納:按照空間順序,從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層次地寫出秀美的山景。 )
⑸“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後山景“妙”在何處?
( 討論並歸納: (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鬆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着一髻兒 白花”,鬆的翠與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根 邊”,如洗的藍天與似銀的雪相映生輝;“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白雪與暗黃的草色,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態:“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 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哪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
⑹這段文字用什麼修辭手法寫雪後的山景?
(討論並歸納:(1)比喻:用“日本看護婦”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
(2)擬人:“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
羞”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寫出動人的雪態。 )
(7)朗讀第4自然段,想想這一段怎樣寫城外的遠山。
(討論並歸納:用城內的“狹窄”映襯城外的“寬敞”,用兩個“臥”字,傳神、形象地照應了
上文“暖和安適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畫的小水墨畫”比喻城外的遠山。三筆兩筆就勾畫了濟南冬天城外遠山的特點。)
⑻朗讀第5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寫濟南冬天的水有什麼特點。
( 討論並歸納:(l)水的綠:作者描寫綠萍的綠、水藻的綠、水面柳影的綠,襯托出水
綠。由水的綠聯想到綠的精神,聯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機。
(2)水的清、亮:作者描寫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
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⑼提問:這段文字運用什麼修辭手法?
( 討論並歸納:(1)擬人:“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就憑這些
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突出水的綠的特徵。
(2)比喻:“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徵。)
⑽提問:本文的寫景抒情有什麼特點?
( 討論並歸納: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文章在描寫濟南的冬景時,處處流
露出作者的讚美之情。
(l)直接抒發感情。如開頭寫“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通過對比,得出“濟南真得算個寶地”的結論,既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又顯得情真意切。”
(2)創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請閉上眼睛想:一個老協…??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是張小水墨畫”。在優美的意境中,表達作者讚美的真情。
(3)虛實結合,展開想象,抒發熱愛之情。如“樹尖上頂着一會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了一道銀邊”等,不但寫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飽含喜愛的心情。)
6. 拓展延伸 ,對比閱讀。
⑴《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麼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篇?說出理由。
(提示:兩篇散文都通過幾幅具體生動的畫面來表現特徵。《春》一文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等五幅畫面,體現了春的“新、美、力”的特點。而《濟南的冬天》同樣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描繪了陽光下的濟南全景、雪後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畫圖,表現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7.小結
本文佈局謀篇層次井然、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所寫時間、地點的範圍,接着文章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通過三組對比,讚譽濟南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再接着寫濟南冬天的山景和水景。篇末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爲全文的結束語,抒發了作者對“冬天”這個特定時令裏的濟南的總的觀感。這樣結尾,既和開頭“濟南其得算個寶地”相呼應,又點了題,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給人以回味的餘地。文章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此外,情景交融也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從語言上看,作者老舍是語言大師,在詞語的選用上十分講究。
8.板書
地形(小山、圍、圈兒、搖籃)
天氣: 溫晴(對比)
暖和舒適
陽光朗照下的山 可愛溫晴
慈善
山 薄雪覆蓋下得山 :嬌美秀麗(時間順序) 溫晴
(寶地)
城外的遠山 :(小水墨畫)素淡雅緻
“綠”:冬水溫暖多情,富於生機

“清亮”:冬水清澈通透

9.佈置作業
我們學習了朱自清的《春》,今天又學習了老舍的《濟南的冬天》,相信你一定也想寫點什麼。請你用500字左右寫一篇描寫校園或家鄉秋色的文章,題目自擬。

小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