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小巷深處》教案設計「兩篇」

《小巷深處》教案設計「兩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小巷深處》教案設計【1】

 【教學目標

《小巷深處》教案設計「兩篇」

 1、 知識與技能:

  積累生字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通過人物的外貌、神態、心理等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

掌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爲線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情境教學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深沉、無私的母愛,增強對親情的理解。

  【教學重點】

1、學習通過人物的外貌、神態、心理等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

2、感受深沉、無私的母愛,增強對親情的理解。

  【教學難點】

1、 掌握以人物的思想感情變化爲線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 感受深沉、無私的母愛,增強對親情的理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佈置學生預習課文,找出生字詞,自己注音、釋義。

2、蒐集有母愛的詩詞、諺語。

3、準備錄音機、錄音帶。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解決生字詞,初通文意。

2、蒐集有關母愛的詩詞、諺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母愛是人世間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我們自從降臨到這大千世界,就無時無刻的感受到母愛。於是,在文人墨客的筆下,就產生了許多不朽的篇章,同學們,你們知道都有哪些關於母愛的詩詞諺語嗎?(兒行千里母擔憂”(諺語)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唐•孟郊)“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唐•韓愈)“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諺語)“長江能容百代客,寸草難報三春暉”(對聯)“難償世上兒女債,可憐天下父母心”(諺語)“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魯迅))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母親的形象,她雖是養母,卻勝過生母,她以一位母親的崇高無私的愛呵護着“我”長大,但“我”卻在長大後,對於撫育“我”長大的養母產生了隔閡,對養育“我”長大的貧困的家產生了厭惡之情,並且離開了它,養母與“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母女二人後來的生活又怎樣了?讓我們帶着對文中這母女二人的命運和情感的關切之情來閱讀這篇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板書課題、作者)

  二、 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通讀課文

1. 正字、正音

瘦癟 叩 擊 哽 咽 黝 黑 憧 憬 揶 揄 執著 名正言順

炫耀 葷菜 造孽 蹣跚 油膩 燻黑 斑駁 費解 落寞

2. 思考: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瞭解故事情節和內容)

一個雙目失明的婦女用賣冰棍的微薄收入,收養了“我”這個棄嬰,並含辛茹苦地養大了“我”,而“我”卻對貧困的家庭產生了厭惡,躲避母親,最後“我”被母親深深的愛所感動而悔悟流淚,回到母親身邊。

 三、 再讀課文,品味母愛

1. 學生交流文中最令人感動的地方,並說說理由。

同學們,在母親爲我無私付出和我情感發生變化的過程中,肯定會發生許多讓你感動的事來,請同學們討論交流一下自己對課文的感受。

參考:本文寫盲母對養女的愛質樸感人,偉大的母愛蘊含在平凡的事情之中:

(1) 用自己賣冰棍的微薄收入收養了“我”;

(2) 爲了“我”,她拿出了所有的積蓄換住處;

(3) 抱着“我”處處炫耀,爲“我”和別人吵架;

(4) 爲了“我”,她改變了以往潑辣的性格;

(5) 爲了“我”,她終年辛勤勞作,苦心經營;

(6) 把“我”調養得像個“千金小姐”,併爲“我”取得的每一點成績而驕傲;

(7) 當我爲家的貧困、母親的卑微而沉默,迴避同學甚至厭惡這個家,想離開這個家時,她抑制自己的感情,表現得很平靜;

(8) 她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每月進城給“我”送生活費和營養品,可是,爲了照顧我的情緒,每次都默默地讓別人帶到學校,自己孤零零的回家。

盲母在生活中對養女的深沉無私而又無微不至的愛,讀來感人至深。

2.討論:文章描寫盲母愛養女的生活片段的文字是按什麼順序寫的?文章以什麼爲線索?“我”對母親的感情有哪些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參考:本文寫盲母的幾個生活片段是按時間順序寫的,“我”對母親的感情變化是貫穿全篇的一條感情線索。按照這條線索,“我”對母親的感情變化可分爲4個階段:

(1) 對生活感到滿足,併爲有這樣的母親而自豪;

(2) 沉默、迴避同學,開始厭惡自己的家,不再與母親相伴而走;

(3) 淡忘了家、淡忘了母親殷殷的招呼聲,與家完全隔絕;

(4) 悔悟,爲自己的虛榮、無知而流淚。

變化的原因是:幼時純真,長大後虛榮心作祟,後來,老婆婆的一番話教育了“我”,打動了“我”,從而使我悔悟,情感迴歸。

  四、 討論:"我"是個壞女孩嗎?(學生各抒己見)

  五、 小結

文章用樸實無華的語言,通過生活瑣事表現養母對"我"的愛,一個善良、充滿愛心的母親躍然紙上,讓我們感受到母愛的偉大與無私。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我"隨着年齡的增長,對養母的感情變化了,最後被母親"深深的愛所感動而悔悟流淚,這平實的敘事申潛藏着一條深沉而真摯的感情之流。

 板書設計

小巷深處

林莉

盲母 (愛) 養女

(1)收養“我” 滿足、自豪

(2)搬家 時 感 p;時 感

(3)爲我吵架 沉默、迴避

(4)該脾氣 間 情

(5)終年辛勞 淡忘、隔絕

(6)爲“我”驕傲 順 線

(7)抑制感情 悔悟、感激

(8)送生活費、營養品 序 索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內容,導入新課

《小巷深處》這篇文章以“我”的感情變化發展爲主線,從“我”對生活的滿足,爲母親而驕傲,寫到“我”長大後對貧窮的家產生厭惡進而離開家,最後以“我”被母親深深的愛所感動而悔悟流淚結束。那麼,具體是母親的哪些地方感動了我呢?

  二、自由閱讀課文,品味母愛

1、邊閱讀邊思考:文中刻畫母親用了哪些描寫方法?表現了母親怎樣的性格特點?(學生思考討論)

參考:本文刻畫母親用了多種描寫方法:

外貌、神態描寫:

(1)“夏天,母親就如同一尊雕像……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來。”這段外貌描寫突出母親的辛勞、蒼老,寫出了“我”對母親無私的付出的敬佩和讚頌。

(2)“在風中,她無助地……又光又亮的竹棒。”這段外貌、神態描寫,抒發了“我”被母親無私偉大的愛深深感動之情,也流露出“我”對於自己無知、愛慕虛榮的深深自責。

(3).“在風中,她的臉……又彷彿在等候。”表現了母親終年勞動,飽嘗日曬的艱辛;母親痛苦又堅強的心情、神態。

(4)神態:“她依舊滿面春風”巧妙地掩飾因“我”不回家而引起的內心深深的失落與痛苦。

總結:以上幾處是對母親外貌、神情刻畫的句子,它表現了母親爲了養育“我”終年勞動、飽嘗日曬的艱辛,寫出“我”同家隔絕後,母親既痛苦又堅強的心情與神態,同時,也抒發出了“我”被母愛打動,有深深的自責的思想感情。

語言描寫(略)

動作描寫(略)

2、反覆閱讀末尾3節文字,體會字裏行間蘊含的深厚感情。

參考:形象是感情的寄託,“村旁那長長的路…長長的人影”,還有母親那黝黑的臉、粗糙的手、暗淡的眼睛和挺拔的身姿、充滿憧憬的神態,都是作者寄託感情的形象,作者借對這些形象的描寫,抒發了“我”對盲母的理解、感激和至愛之情。

 三、總結全文,理解主題

參考:本文用飽蘸深情的筆墨,抒寫了養母對“我”深切而無私的愛和“我”對養母的敬愛、感激之情。感情極爲真摯,富有感染力。

文題“小巷深處”是母女倆家的所在,是她們生活的場景,也是作者感情的寄託所在。

 四、 感悟母愛:母愛就在我們身邊,她像春雨一樣滋潤着我們,學習了這篇感人的散文,你從中感悟到了什麼?請大家結合自己的實際寫一段最想對媽媽說的話(教師也可以說說)。

媽媽,我想對您說……

(想想你的母親爲你付出了多少,你是怎麼回報的)

媽媽,我想對您說:“您三十年的風風雨雨,三十年的含辛茹苦,把我養大。今天,作爲人民教師的我-您的孩子,正在教育戰線上默默耕耘着,我對教育事業的奉獻不敢說像‘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一樣偉大,但我可以毫不猶豫的做到‘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將我們包圍.這個人就是母親,這種愛就是母愛!” (播放《燭光裏的媽媽》)

五、小結:同學們,母愛是孕育萬物的源泉,是推動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動力,母愛是最崇高、最美好的。母愛像陽光一樣,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只要你細心感受,你不難發現你生活在母愛之中,請珍惜這份濃濃的親情吧!

  六、佈置作業

以《親情》爲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

要求:(1)選取兩三個生活片段,圍繞一條線索組織材料,表現主題;

(2)運用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

(3)有適當的議論和抒情,寫出真情實感。

 板書設計

小巷深處

林莉

描寫方法 人物特徵

外貌、神態描寫 終日辛勞

語言描寫 無私付出

動作描寫 深沉的愛

  《小巷深處》教案設計【2】

  一、設計思想

體現語文的人文性,學生的主體性和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創設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注重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水平和審美情趣,使他們敢於說話,敢於質疑,這就是本節課的設計思想。

 二、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