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八年級《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引導語:阿長與《山海經》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選自魯迅的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阿長與《山海經》》教案,歡迎參考閱讀!

【教學目標

1.通讀感知課文,把握文章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2.結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帶有感情色彩詞句的含義,把握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

3.瞭解長媽媽的性格,理解作者對長媽媽的懷念與尊敬,體會先抑後揚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難點】

整體感知文章,把握文章內容安排的詳略。

八年級《阿長與《山海經》》教案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在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魯迅先生除寫到自己的老師壽鏡吾先生之外,還寫到了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是長媽媽,她講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祕莫測,給百草園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那麼,長媽媽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二、學生自己查字典,掌握下列詞語。

驚詫、遷徙、敬佩、疊映、綿延悠長

率先、警醒、湍急、滋養、堅持不懈

三、認真閱讀課文,看看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哪些事,重點寫的是什麼。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並在紙上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請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其他同學可做補充。

教師歸納。

文章先介紹了人們對長媽媽的稱呼,稱呼的由來和她外形的特點,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如寫她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睡覺愛擺“大”字等;接着寫她懂得的許多“我聽不耐煩”的規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說“老掉了”等;最後寫了長媽媽爲“我”買《山海經》的事。

思考:課文對哪些內容詳寫?哪些內容寫得比較簡單?爲什麼這樣安排?

明確:略寫了阿長的稱呼的來歷、“切切察察”的毛病、擺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討厭的種種規矩、“長毛”的往事,詳寫了爲“我”買《山海經》一事。略寫的那些內容能使人對長媽媽有個初步瞭解,長媽媽的外貌黃胖而矮,而且她還有一些毛病,但這些並不能削弱對阿長媽媽的敬意,而詳寫買《山海經》一事,卻令人對長媽媽刮目相看,在作者看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卻能夠做成功”,我們可以想到幼小的魯迅對長媽媽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四、仔細研讀課文第1-5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l-5自然段。

2.提問:從這幾個自然段的描寫中,長媽媽有什麼特點?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引導學生研讀課文,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3.學生獨立思考後,與小組交流意見,然後回答。

4.教師總結式歸納。

明確:從這幾個自然段的描寫中,可以瞭解到長媽媽“生得黃胖而矮”;喜歡“切切察察”;對“我”管得很嚴,喜歡到母親那兒告“我”的狀;夏天睡覺喜歡在牀中間擺“大”字,擠得“我”無法翻身。這些描寫真切生動,作者採用戲謙謔的口吻來描寫,又顯得很風趣,刻畫出長媽媽饒舌多事而又不拘小節的性格特徵。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瞭解了課文的大致內容,並對長媽媽其人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作者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真實地再現了長媽媽吸引人的地方。

六、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複習、提問、導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學生分角色朗讀6-17自然段。其他學生思考:

長媽媽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煩的規矩?從對這些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元旦除夕吃福橘,說是吃了它,一年到頭,順順溜溜……

文中描寫了長媽媽塞給“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樣描寫的?她的這一舉動寄託了她怎樣的願望?

明確:文中寫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將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搖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態躍然紙上。而當“我”說:“阿媽,恭喜……”之後,“她於是十分歡喜似的,笑將起來,同時將一點冰冷的東西,塞在我的嘴裏。”欣喜之態溢於言表。作者雖然認爲這是“元旦闢頭的磨難”,但正是這“磨難”中,寄託着長媽媽怎樣善良真誠的願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頭,順順流流”,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爲並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裏”。

說人死了必須說“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裏,不應該走進去;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揀起來,最好是吃下去;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鑽過去的……。從對這些煩瑣的規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長媽媽是關心愛我的,不然她也不會這樣“切切察察”、不厭其煩地告誡“我”。

作者還用詼諧的筆墨敘述長媽媽講“長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時,又使人看到了長媽媽的無知、淳樸。這在一個孩子的眼中,她有“偉大的神力”,從此對於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然而,最讓“我”對她產生敬意的是什麼呢?

全班齊讀第18-28自然段。

作者詳細敘述了長媽媽爲“我”買《山海經》的經過。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遠房的叔祖那裏看到過,後來一直渴慕着繪圖的《山海經》。可遠房叔祖那兒已無處可尋,買吧,又沒有好機會。因此,“我”對《山海經》一直念念不忘。

經過:阿長向“我”問《山海經》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後的四五天,她將《山海經》給“我”買來了。

結果:“我”深受感動,從而不由得對長媽媽產生了新的敬意。

教師講述:在“我”渴慕得到繪圖的《山海經》,遠房叔祖找不到,別人又“不肯真實地回答我”,自己去買又沒有機會的時候,長媽媽卻神奇般地買到了。這是多麼令人驚喜的消息啊!她根本不識字,她連書名都說不準,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卻能夠做成,我們可以想象幼小的魯迅此時那種激動而又敬佩的心情,”新的敬意自然而然地在心底萌生。文中用一個“霹靂”的比喻和詞語“震驚”寫出了“我”十分震驚的心理,也表現了“我對長媽媽產生新的敬意”的原因。作者得到繪圖《山海經》的欣喜之態宛然可見。

她真誠、善良淳樸、關心孩子,儘自己的可能幫助孩子,這樣的一個人,怎能不讓魯迅深深地懷念呢?

提問:文中哪些地方抒寫了作者這種懷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讀出來。

學生髮表意見後,教師明確:最後兩個自然段,直接抒發了對長媽媽的深切懷念之情。文章最後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願在你的懷裏永安她的魂靈!”這正是作者深沉懷念的真實寫照。

請你說說:長媽媽是個什麼樣的人?

三、總結全文。

從整體說來,本文詼諧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莊重。“切切察察”的神態,睡相的描寫,吃福橘時的緊張心情,“長毛”的故事等,讀後令人捧腹開懷,忍俊不禁。可是,當長媽媽爲“我”買回《山海經》後,作者的感情變得深沉莊重,深切懷念之情流露於字裏行間,這種色彩的變化,使得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表達得更加真實感人。

四、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題三。

2.選擇一個你熟悉的人物,寫一兩件事,儘可能寫得真實、生動、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