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核舟記》教案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核舟記》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新的學期新的開始,同學們又回到課堂了,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核舟記》教案,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祝大家學習愉快!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核舟記》教案

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文從總到分、從分到總,按照事物各部分的位置和人、物的主次,突出重點,作具體細緻的描述的方法。

二、瞭解我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巨大成就和勞動人民的卓越才智。

三、領會和掌握本文一些實詞的意思,比較少數語句在詞序上與現代漢語的異同。

教學設想:

一、安排3教時

二、爲了逐步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師可以在講完《石壕吏》以後佈置預習,要求學生能參看註釋。

查閱工具書,試作書面翻釋;上課時,抽查上、中、下三類學生的預習筆記,瞭解預習情況,確定難點。

三、描述介紹核舟的順序和詳略是教學重點,古今詞義的異同、詞序和少數幾個句子是教學的難點。

四、佈置預習,解答下列問題:

(一)“思考和練習”第一題。

(二)劃分本文段落,概括段意。

(三)本文重點在哪裏?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安排重點?

(四)正音和正形(戌、戍;鉤、釣;椎、推;楫、緝、揖)。

五、作背誦指導。

  教學要點:

解題:檢查預習筆記;指導學習課文第一、二節。

  教學步驟:

一、作者簡介和解題。

解題:核舟記,即用文字記敘用桃核雕刻成的一隻小船。標題醒目,它概括了全文所寫的內容,是一篇描寫具體物象的文章。

作者魏學(約公元1596—1625年),字子敬,明末嘉善(現浙江省嘉興縣)人。小時候就刻苦學習,好寫文章,著有《茅檐集》。

本文通過對古代一件工藝美術品──核舟的介紹和說明,熱情讚揚了我國明代民間藝人王叔遠高超的雕刻技巧和才能。

王叔遠,名毅,明代虞山(現在是江蘇省省熟縣)人。

二、檢查預習。

(一)正音和正形:

正音:軒()、糝()、詘()、屬()、罔()、黍()、袒()、髯()、爲()、髻()、虞()、篆()、嘯()、褶()、壬()、彌()。

(二)教師巡迴檢查學生預習筆記,瞭解預習情況,確定難點;對預習情況加以簡要講評,表揚好的,幫助差的,並且再次強調預習的作用。

三、指導學習新課。

(一)教師範讀全文,要求學生注意字的讀音。

(二)提問:本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明確:本文是從整體到部分,又從部分到整體,按照核舟各部分的位置和人、物的主次,依次加以描述的。文章以概述起頭,用歸納作結,中間主體部分的描述,按船倉、船頭、船尾、船背的順序加以描述。

(三)提問:本文重點在哪裏?作者爲什麼要以這個作爲重點?明確:重點在第二段的第二層(第3節),這一層中,又以蘇東坡爲中心,因爲這是核舟雕刻的主題所在,這說明,寫文章一定要緊扣題目,圍繞中心,突出重點。

(四)提問:本文篇幅較長,怎樣才能較快地背誦出來?

明確:理解記憶比機械記憶的效果更好。就本文來說,應當先抓整體,即首尾兩段爲總說,中間四段爲分說。至於每一節,也有背誦的規律可循,掌握了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快地背誦出來。這一點,放到講每一節時再來提示。

(五)指名學生翻釋第1節(要求分三步完成:先朗讀一句,然後逐字解譯,最後將該句直譯成現代漢語。下同)

教師補充:明:明朝。“有”:後面可以加上數詞“一”。奇巧:(手藝)奇妙精巧。曰:在這裏是活用,釋成“名叫”、“叫做”,不能釋成“說”。以:介詞,用。徑寸:直徑一寸。之:結構助詞,的。爲:,動詞,做,在這裏是“雕刻”的意思。罔:否定副詞,沒有;罔不:沒有不,無不。因:動詞,順着、按照。勢(木頭的);樣子。象:動詞,模仿。形:名詞,(雕刻物體的)形狀。具:動詞,備、有。“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譯成現代漢語是:沒有不順着木料原來的樣子,模仿所雕物象的形狀來雕刻,使雕刻出來的藝術品各有各的神情姿態,嘗:時間副詞,曾經。餘;人稱代詞第一人稱單數,我。核舟一:一隻核舟,數詞放在名詞之後,表數量。蓋:句首發語詞。表示肯定語氣,譯成“原來是”。雲:句末語氣助詞,表示陳述語氣,不必譯出。這一節是總敘,先介紹王叔遠是一位精於雕刻的手藝人,接着引出他送給作者的核舟,最後點明核舟的主題,注意這一節小層次的安排,有助於背誦。

(六)指名學生翻譯第2節,教師補充。

開頭一句總寫核舟的概貌。有:同“又”,讀。奇:零數。黍:古代制尺以一個黍粒的'縱長作一分的長度。這一句給人以整體感,並與上節“徑寸之木”相照應。接着分四層描述核舟的各部分。

第一層(第2節)先寫船倉。者:代詞,與形容詞“軒敞”組成名詞性詞組。爲:,是。之:代詞,指倉。這裏先寫船倉中部的外觀。然後隨着觀察視線的移動,依次分寫船窗、船欄、對聯。“旁開小窗……共八扇”點明窗的位置和數目。以上都寫舟外。

“啓窗而觀,雕欄相望焉”。啓:開。用一“啓”字又引導讀者從舟外到舟內。觀:集中目力看。

“閉之……石青糝之”。“閉”與上文的“啓”相應。用一“閉”字又從舟內回到舟外,上面寫窗,只概括點明它的位置和數目,這裏寫窗,卻細緻地介紹了窗上的文字。

提問:上面兩個“之”,意思相同麼?

明確:不相同。前一個“之”代小窗,後一個“之”代窗上刻的字。

提問:窗上的對聯爲什麼要刻這十六個字,而不刻別的字?

明確:這十六個字是前、後《赤壁賦》中的名句:摘錄下來組成對聯,刻在小窗上,不僅與上節“大蘇泛赤壁”相應,非常切題,而且也可以啓發讀者聯想到核舟外的赤壁景色。同時,作者真切地將它們描述出來,足以見他對核舟觀察的精細。

歸納:第2節主要寫船倉。作者是按觀察順序依次來寫。以寫船倉爲主。其次序是先寫倉,次寫篛篷、小窗,再寫欄杆,後寫對聯,其中又以寫窗和對聯爲主。同學們按上述順序加以理解記憶,有助於背誦(這點也可視具體情況,啓發提問,讓學生思考回答)。

板書;概貌;首尾長分八有奇,高可二黍許。

船倉:篛篷、小窗、欄杆、對聯。

(七)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引導學生回憶第1.2節的層次(不看書),然後教師念一句譯文,學生朗讀一句原文(反覆兩到三次),再要學生合上課本,教師譯一句譯文,學生背誦一句原文。

課堂作業。

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以、曰、嘗、貽、蓋、雲、有、許、覆之、閉之、糝之。教師巡迴檢查以後加以補充糾正,要求學生課後謄正到《文言詞語積累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