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有的人》優質教學設計

《有的人》優質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有的人》優質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有的人》優質教學設計

  (一)知識目標

1.指導朗讀,體會該詩強烈鮮明的愛憎之情,

2.瞭解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並體會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二)能力目標

1.體會詩歌語言的精煉,理解詩句的含義。

2.體會該濤融情於詩、融理於詩的特點,說一說該詩的情與理。

 (三)情感目標

1.教育學生正確認識人生的價值,樹立高尚的人生觀。

2.在學習中培養學生美的情操,明白“爲人民服務的人在人民中“永生”的道理,塑造自已美好的人生”。

  二、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對比的手法及前後對照的結構。

  (二)難點

深刻理解詩歌豐富的思想性。

 三、課時按排

1課時

 四、教學用具

錄音機、朗讀磁帶。

 五、教學過程

 (一)、以介紹詩歌的一般特點導入本文學習。

1.詩歌作爲文學的一大樣式,其特點有:高度集中、高度概括地反映社會生活,飽和着感情,想象豐富,語言凝練、形象,音調和諧,有鮮明的節奏和韻律,新詩—般分行排列:這是詩歌的一般特點。具體到某一詩歌裏,其特點又是:豐富多彩的,各不相同。

2.引導學生閱讀“預習提示”:看第一段作者介紹,要抓住姓名、出生時間、什麼地方人、評價、作品五個方面去了解作者。看其他各段,主要了解本詩的特點、背景。提示概括本詩特點有四:(1)富有哲理性。(2)語言凝練有力。(3)採用對比手法。(4)用形象的語言發議論講道理。

  (二)、學習正文,通過反覆朗讀體會和理解詩歌的深刻內涵和特點。

1.教師範讀,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體會詩歌朗誦的輕重、緩急、分節、節奏處理及本文思想內容。範瀆後,要求學生將詩中八處“有的人”分別改換成具體的某種人、某類人,提醒改時,要注意結合上下文,儘量準確。

明確:改換要具體、明確,注意措詞,有—定的概括性;可改成:被人民憎惡的人,被人民愛戴的人,殘酷剝削人民的人,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人,妄想流芳千古的人,處處爲他人着想的人,魚肉人民的人,造福人民的人等。

2.學生改後,抽學生根據自己所改朗誦全濤,朗誦後學生一起評議。然後,再分組齊讀,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出感情。

3.分析對比寫法,引導更深入地鑽研課文

(1)提問:文中八處“有的人”可以分爲幾種類型?

明確:兩種人,對人民有利的人和對人民有害的人;

(2)提問並引入討論:①前四節是從哪四個方面寫出了兩種人的不同?②後三節與前四節是什麼關係?在內容—上後三節對全詩起什麼作用?③爲了說明兩種人的不同通篇作者採用了什麼樣的寫法?(對比)④“到處是青青的野草”這句是什麼意思?⑤最後—句中“擡舉”一詞是什麼意思?⑥本詩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明確:①從生死、言行、追求、作用四個方面。

②因果關係,不但呼應前文,形象地反出兩種人截然不同的結局,而且使全詩內涵昇華到讚頌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高尚的人生觀的高度,詩的'內涵容量增大了。

③這裏“到處是青青的野草”指的是像魯迅這樣爲人民服務的人將會得到人民廣泛的紀念,

④“擡舉”表示稱讚和提拔的意思。

⑤主題思想是通過鮮明的對比,歌頌魯迅先生以及像先生一樣的人,號召我們要像魯迅先生那樣:做一個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人。

  (三)、總結、擴展。

這首詩雖然是爲紀念魯迅先生而作,便沒有停留於一般的紀念性文章,而是更深層次地探討了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觀念。那麼,在今天什麼纔是有價值的人生呢?

 (四)、佈置作業。

1.熟讀並理解魯迅的《自嘲》。

2.唐代詩人杜甫有—句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雖然只有10個字,但它通過對比手法把不平等社會現象揭露得人木三分,同學課外查閱這首詩,寫一篇二百字左右的讀後感

 (五)、板書設計:

20、有的人

——紀念魯迅有感

雖生猶死 騎 人民恨

對比

雖死猶生 俯 人民愛

  《有的人》優質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的】

1.領會作者對魯迅先生崇敬、懷念的思想感情。

2.學習對比寫法。

3.瞭解詩中的議論,認識詩歌哲理性的深刻內涵。

  【教學重點、難點】

對比寫法,詩中議論的作用。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指導

1.摘錄臧克家《關於短詩〈右肘人〉》:

在舊社會裏,我們看慣了這樣的事情:大至官僚,小到鄉紳,殘害壓迫人民,壞事做 絕,罪孽深重,卻妄想“流芳百世”,到處豎起“澤被鄉梓”“德高望重”一類的“功 德”碑,把自己升爲萬古不朽的“偉人”。

《有的人》寫於……抒發自己由紀念魯迅所引起的無限感慨。

2.看“學習重點”“預習提示”,明確學習本課的重點及內容。

3.讀課文(定條件的由男女生結合,兩人一組,每節詩由男讀1—2行,女讀3—4行,用 磁帶錄上音待評)

  (二)課堂教學(以讀帶講)

l.導入 新課(可借鑑吳玉章同志1961年 6月11日爲《革命烈士詩抄》題詞“言炳丹青,德配天 地,功昭日月,行作楷模”引入)

2.板書課題,配樂,範讀全文(放錄音磁帶或教師朗讀。要求學生標出詩中對比句)

3.抽讀課文並正音:臧(zāng)摔(shuāi) (老師對朗讀速度、節奏、語調的諷刺與讚頌,情感的愛與憎予以指導)

4.預習檢測

(l)放兩組錄音作業 ,第一盤放1—4節,第二盤放—一7節,同學評。

(2)填空

a.《有的人》是作者在新中國成立後,爲____,懷着的情感而寫的。 (紀念魯迅逝世13週年,對魯迅先生崇敬)

b.題目不直接寫作“紀念魯迅”,而叫做《有的人》,其理由是____ (課題更含蓄,便於對比突出主題,將魯迅精神加以提煉、引伸,讓讀者獲得深刻的教 益。)

C.用詩句填空。“有的人”在詩中一指____的人,一指的人。你喜____歡一種人。魯迅 屬於____一種人。 (最佳選擇是第二節中的2、4行。)

d.“紀念魯迅有感”中的“有”是意思,“感”是____的意思。詩中表達感慨用的表達 方式是(引起、感受、感慨,議論)

e.通篇採用手法,褒貶鮮明,但重在____。作者從魯迅生前____,故後____這兩點來表現 他的偉大。 (對比,讚頌,爲人民奮鬥犧牲而從不想到個人,人民熱烈紀念他)

5.閱讀研討

(1)限時默讀。找出:哪些詩句寫出了詩人對魯迅的紀念?(讀每節詩的後兩行)

(2)同桌互相聽讀。(針對以上問題互議,互談)

(3)表情朗讀。一人領全班合,齊讀上面板書的有關內容。(注意激發頌揚情感) 問: ①爲什麼說有的人死了還活着? ②誰以“野草”自比?有何含義?“地火”又指什麼?“等着地下的火燒”表現出一種 什麼精神? ③怎樣理解“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④上面已經寫出了對魯迅的紀念,如果就以此成篇行嗎?

(4)個別讀。(帶着下列問題)讀每一節詩的前兩行。 問;①詩中給我們刻畫了另一類鮮明的形象,與前一種人有強烈的反差,這叫什麼寫 法?其作用是什麼? ②這首詩從哪幾方面把兩種人進行了對比?詩的2—4節同5—7節在內容上是怎樣呼應 的? (學生搶答,教師歸納)

(5)讓男生(或女生)帶着譏諷、詛咒的語調朗讀以上 有關詩行。

(6)精讀2—4節,再次體會對比的作用。 問。 1.你怎樣理解活着的人已經死了這一句中的“活”和“死”字?它指現實生活中的哪些 人? 2.爲什麼說“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3.(展開聯想)請聯繫中國近(現)代史,舉一例說明“他活着別人就不能活的人”下 場如何? 再舉一例說明“他活着爲了多數人更好的活着的人”得到人民怎樣的擁戴和回報?

(7)背誦全詩。參看板書。

6.揣摩運用 (l)處理課堂練習第五題。 (2)第八題與第四題比較練習。 (3)第七題在課前或課後閱讀體會。不作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