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關於寬容的高中議論文三篇

關於寬容的高中議論文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導語】在生活中,人們難免會遇到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只有寬容之心才能化解。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寬容的高中議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寬容的高中議論文三篇

  【關於寬容的高中議論文篇一】

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了那踩扁了它的腳踝上,這就是寬容。——馬克吐溫

何爲寬容?度量寬宏,處處能容。史搢臣說:“容得幾個小人,耐得幾樁逆事,過後頗覺心胸開豁,眉目清揚。”他的這句話一語道破機關,言出寬容之益處。繼而仰望歷史的天空,頗有收益。

清朝張英在外做官,收到家人來信希望他動用關係打贏家中爭地官司。誰料張英淺笑而回信並附詩一首:

千里修書只爲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收到信的家人便按照信中所說退避三尺,鄰居見狀,也跟着做了。這便有了“六尺巷”,方便了後人。

“六尺巷”這個故事耐人尋味,而其中張英的所作所爲更值得我們學習。寬容方能成功。一個真正寬容的人不會因一點得失便怒目嗔視。這種精神在彭思永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彭思永應舉時,持金釵數只住在旅館。同考者數人來拜訪他,請他拿出金釵來玩。其中有一個悄悄將一隻金釵塞入自己的袖中,彭思永瞧在眼裏,卻不言語,別人都不知情,驚找失物。彭卻回答:“就這麼幾隻,並未丟失。”衆人離去時,偷金釵的人作揖告別,擡手不慎將金釵落在地上。衆人此刻都欽佩彭之大度,彭某不肯當衆出他人之醜,寧可自己在財利上損失,確是厚德大度之舉。當然他也絕不是想助成偷者之惡,這是不待多辯的。

尹榮方先生言道:“度量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關乎人的德行,也關乎人的見識,有德,有識者方能度量,德識則需不斷學習,修行才能獲得。”

那何爲修行?曰:“行習。”

一個有度量的人,必定是一個寬容他人的人;一個能站在他人角度去理解前因後果,用一種善意的方式處理人際關係的人,必定是一個個左右逢源,行爲得體的人。

負荊請罪的故事家喻戶曉。試問:若無藺相如的大度寬容,哪來的刎頸之交?哪來的趙國爭霸?藺相如對廉頗是人格上的尊重,即使廉頗有錯,藺相如仍是能讓則讓,不予與廉頗爭列和引車避匿,儘量不起紛爭。體現了真正的寬容精神。

想起那句話: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

做一個偉大的人,做一個寬容的人。

  【關於寬容的高中議論文篇二】

寬容是一種品德,是一種氣質;寬容他人,你是仁者。寬容自己你是知者,學會寬容,你的人生會從容,輕鬆,瀟灑。人性也得以昇華。

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裏,人,要活得瀟灑,就必須學會寬容。寬容,將使你活得更加輕鬆、更加有意義。擁有寬容,能使你擁有別人所不能擁的東西。當寬容成爲一種品性時,生活算是過到了極致。

寵辱不驚,坐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邊雲捲雲舒。擁有此種境界並非前世修來的福分,想要擁有寬容之度是需要學習的。本書正是是希望能拋磚引玉,讓更多的人藉由此書領略到寬容之妙,而後學會忍讓,學會寬容。寬容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是膽小無能,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寬容,更要學會寬容。

歷有個叫藺相如的臣相,由於護駕有功,所以官職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將廉頗的忌妒與不滿,便處處與藺相如作對。但是藺相如面對廉頗的無理取鬧,只是笑而避之,從而有了“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廉頗對於藺相如如此寬宏大量,深感慚愧,從此兩人便聯手,一起爲趙國奉命效勞。所以說,學會寬容,於人於已都有益處。

反觀歷那些善於妒忌的人,遇到一點不滿便怨天尤人,這些人縱然學問再好,也難成大器。周瑜是個卓越的軍事家,才能出衆,足智多謀,把龐大的東吳水師管理得井井有條。可是,當他得知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後,雖自知不如,但卻不甘落敗,於是整天心中盤算着如何打贏諸葛亮,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悽嘆後,最終落得個身亡的結局,唉,這又是何苦呢!倘若周瑜能像藺相如那樣寬容大量,我想,他的結局肯定不會是這樣!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別人發生摩擦,當別人不小心踩到你,你應該擺擺手,說聲沒關係;當別人弄壞了你的東西,向你道歉時,你也應該寬容地付之一笑。人生如此短暫匆忙,我們又何必把每天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些無謂的摩擦之中呢?天地如此寬廣,比天地更寬廣的應該是人的心啊!

  【關於寬容的高中議論文篇三】

大海因爲寬容,而變得浩瀚無邊;天空因爲寬容,雲彩綿綿而美麗動人;山峯因爲寬容,彙集細土塵沙而巍峨聳立。人——應該學會寬容,才能放出異彩。

法國大作家維克多雨果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有些人認爲,寬容是懦夫的行爲,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懦夫是自己的利益受到傷害而不敢隻言片語的人才是懦夫,貪生怕死,爲敵賣命的人才是懦夫。懂得寬容的人,是從大局出發,考慮全局利益的人。

清朝宰相張英與葉侍郎比鄰而局,因葉家無理霸佔張家三遲地方,張家就寫信給在外的張英,張英回覆到:千里家書只爲牆,再讓三遲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家按信中的意思退後三遲,葉家也慚愧地退後三遲。足以證明,寬容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恩怨。

如果兩家恩怨是小事,那國家安危就是大事了。

戰國時期,將軍廉頗一直對比自己地位高的藺相如很是不服,處處刁難,藺相如爲了不使兩人之間再有恩怨,不使敵國乘虛而入,危害國家,危害人民。總是處處忍讓,寬容。可見,寬容能使國家興旺。

寬容,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的恩怨;寬容,能是事業發達;寬容,能使國家繁榮昌盛。讓我們學會寬容,讓民族,讓國家更加興旺發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