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有關勤奮的議論文3篇大綱

有關勤奮的議論文3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導語】勤奮是打開成功大門的鑰匙,勤奮是撐起生命燈塔的基石,勤奮是點燃希望之燈的星火。任何一個成功的人都離不開勤奮,離不開付出。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有關勤奮的議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勤奮的議論文3篇

  【有關勤奮的議論文篇一】

勤奮其實是來自內心的一種動力,沒有刻苦是不可能有好成績、成爲天才的。

勤奮學習,就是在成績面前永不滿足,不斷追求更進一步的指示,擴展更廣泛的課外積累,不斷對自己提出更高的學習目標。勤奮學習就是面對學習作業,能一絲不苟的完成面對學習中的困難,能積極找出困難的原因,勇於克服,不解決困難時不罷休。卡萊爾說的對,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努力。是啊,如果你想成爲有用的人,就一定要立起自己生活的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間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個人只有心中有了目標,纔會朝這個方向努力,最終才能取得成功。

有些人並不真正懂得勤奮是怎麼回事,如在學習上,他們總想走捷徑,希望有什麼祕訣、或作弊等來幫助他們。他們誇誇具談,卻不能靜下心來讀點書,他們總幻想着成功,坐等着明天,希望有一天從天上掉下一塊餡餅來,這又怎麼可能呢?不學開車就不會開車,沒有勤奮就開不了好車,這是再好明白不過的道理。只要你盡力了,無論你最總的結果如何。你都是勝利者。因爲你已經戰勝你自己了。

海倫·凱勒有一本書,名字就叫做《勤奮好學的故事》。這本書裏面記載着許多名人刻苦學習的故事,其中就有海倫凱特她是美國的着名的女作家,她小的時候生了一場大病,弄得她雙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聽覺。當海倫七歲時,她的父母爲她請來了一位教師,幫助她學習。可是,海倫看不見,也聽不見,怎麼學呢?所以這位教師想了一個辦法:先拿一個洋娃娃給她玩,然後在她的手心上,寫上洋娃娃這個詞兒,這樣海倫就知道了什麼叫洋娃娃了。因此,海倫很快就喜歡上這種學習的方法。從此以後,海倫就用這個辦法學習,她一個一個地記,日積月累,她學會了不少的詞。在困難面前,她以驚人的毅力在學習、在生活,終於成爲一個舉世聞名的作家。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好多了,不必再“鑿壁偷光”,更不必模仿“刺股懸梁”的做法,但古人那種勤奮好學的精神卻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我們都是健康人,比海倫·凱勒強多了,只要我們學會不怕困難,不半途而廢,刻苦學習,立志成才,就一定會成功。

學習必須勤奮!

  【有關勤奮的議論文篇二】

俗話說:“一勤天下無難事。”唐代文學家韓愈說:“業精於勤。”學業的精深造詣來源於勤。

勤,就是要珍惜時間,勤於學習,勤于思考,勤於探索,勤於實踐。古今凡有建樹者,無不成功於勤。

勤出成果。馬克思寫《資本論》,辛勤勞動40年,閱讀了數量驚人的書籍,其中作過筆記的`就有1500種以上。司馬遷著《史記》,從20歲起就開始周遊,足跡遍及黃河、長江流域,彙集了大量的社會素材和歷史素材,爲《史記》的創作奠定了基礎。歌德花了58年時間,蒐集了大量材料,寫出了對世界文學界和思想界產生很大影響的詩劇《浮士德》。我國當代數學家陳景潤,在攀登數學高峯的道路上,翻閱了國內外的上千本有關資料,通宵達旦地看書學習,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成就。上海一個女青年堅持自學,十年如一日,終於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見,任何一項成就的取得都是與勤分不開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智慧。傳說古希臘有一個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說家,因小時口吃,登臺演講時,聲音含混,發音不準,常常被雄辯的對手所壓倒。可是他氣不餒,心不灰,爲克服這個弱點,戰勝雄辯的對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對大海朗誦,不管春夏秋冬,堅持五十年如一日,連爬山、跑步也堅持練習演說,終於成爲全希臘一個最有名氣的演說家。宋代學者朱熹講過一個故事:福州有一個叫陳正之的人,反應相當遲鈍,讀書每次只能讀50個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讀一二百遍才能熟。但他不懶不怠,勤學苦練,別人讀一遍,他就讀三遍四遍,天長日久,知識與日俱增,後來讀書很多,成了博學之士。這表明,即使天資比較差,反應比較遲鈍,只要勤,同樣也是可以變拙爲巧的。

實踐證明,一個人知識的多寡,關鍵在於勤的程度如何。懶惰者,永遠不會在事業上有所建樹,永遠不會使自己聰明。唯有勤奮者,才能在無限的知識海洋裏獵取到真智實才,開拓知識領域,使自己聰明。高爾基說:“天才出於勤奮。”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艱苦的勞動中贏得事業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個渴望得到真知的人,是一定能夠體會到“勤”的深刻含義的。

  【有關勤奮的議論文篇三】

我們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要做到兩個字?勤奮。

你知道嗎?一隻蜜蜂要釀造1千克的蜜,必須採集100萬朵花的花蜜,假若採蜜的花叢同蜂房間的平均距離爲15千米,它們就得飛45萬千米,差不多等於11個地球赤道長。蜜蜂的精神不就體現在“勤奮”二字上嗎?

蜜蜂這麼勤奮,難道我們人做不到嗎?

你知道美國盲人作家海倫?凱勒嗎?她從小就又聾又盲,生活在沒有聲音,沒有光明的世界裏。但是她的老師恩師——安妮?莎莉文來到了她身邊,給了她生命的希望,並且教她如何說話。海倫又聾又盲,如何說話呢?答案就是?觸覺,她是靠觸覺來了解別人的意思;是靠觸覺來了解如何發音;是靠觸覺來學習舌頭應怎樣動。她每天都十分勤奮地練幾個小時,有時每天竟十幾個小時在練。最終她完成了常人認爲不可能的事。

其實,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要勤奮,“勤能補拙”這一成語就是一些人的寫照。

司馬光在睡覺時圓木做了個枕頭,睡覺時只要一動,枕頭就會滾開,他醒後就又開始學習、寫作,就在這種情況下,他完成了《資治通鑑》的編纂。古時還有懸樑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借光等等這樣的故事,難道不是激勵我們後人勤勉的好例子嗎?

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加百分之一的天賦”。

細小的石子雖不顯眼,卻能鋪出千里路,平凡的努力雖不驚人,卻能攀登萬仞峯。勤奮是成功之本。然而勤奮意味着不怕苦,不畏難,勤奮還須持之以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曝十寒的做法是一時頭腦發熱,不能算是勤奮,真正的勤奮是耐得住寂寞,在寂寞中苦苦鑽研。

每一個人只要在學習上刻苦勤奮,鍥而不捨,就一定能成爲有用的人才。我相信,我也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