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關於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精選24篇)

關於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精選2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精選24篇)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1

冬至過後,家住績溪縣伏嶺鎮湖村的章X便開始光顧當地的肉鋪,訂購豬後腿,他要爲在杭城安家的女兒醃火腿。今年,他將採購12只,每隻豬(後)腿重約15斤,並且豬要養10個月以上,未吃過飼料。

這一天,他訂好豬腿後,挑着竹箕來到登源河尋找鵝卵石,登源河是績溪境內最長的河,是新安江的主要源頭之一,北宋沈括在《夢溪筆淡》中,認爲登源河是新安江的正源,河水以清澈著名。章X要的鵝卵石表面光滑,材質爲花崗岩(當地稱麻石),每個重約20—30斤。將鵝卵石搬回家後,他開始洗缸,醃火腿的缸是特製的,是扁圓形,長度1M,寬0.6M,高0.7M。

一週後,章X訂購的豬腿第一批到貨了,章X帶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豬腿中靜脈中的血擠幹靜,然後攤涼,儘管已是寒冬季節,章X還是讓豬腿涼了一天。第二天上午,章X開始醃製火腿,先用焙炒過的鹽將豬腿搓了遍,然後將豬腿放在缸裏碼齊,最後將鵝卵石壓在豬腿上,蓋上缸蓋,醃火腿的初道工序基本結束。五天後,第二批六隻豬腿同樣處理放在另一隻缸裏。

半個月後,章X揭開缸蓋,搬開鵝卵石,將每一隻豬腿用鹽又搓了一遍,然後碼齊,壓上鵝卵石,蓋上缸蓋。此時已是臘月,年味越來越濃,遠在杭城的女兒來了電話,告訴了歸期,詢問父親能否在她回杭城時帶走火腿。

四十天後,章X將豬腿起缸,到河中洗乾淨,然後一隻一隻地晾曬,此時的太陽暖烘烘,由於天氣寒冷看不見蒼蠅,這天氣晾曬的火腿存放幾年都不會生蟲子,幾天後火腿不再晾曬而懸掛在廂房中讓其表面黴變,這個過程時間很長需要幾個月,好在火腿要到夏天才吃因此不必擔心。

臘月二十八,在杭城的女兒一家如約而至,女兒回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看父親醃製的火腿,在杭州拼搏的這些年,她每年都要帶家鄉的火腿給同事,儘管在杭城的超市裏有金華火腿,但敵不過績溪火腿,因爲績溪火腿有家的味道和父愛。而按她父親的說法則是績溪火腿是金華火腿的鼻祖,並且原料正宗,加工時節適宜,存放時間長,口感好。

俗話說:金華火腿在東陽,東陽火腿在績溪。公元1121年岳飛到績溪拜訪胡陟舜,臨別時胡陟舜送岳飛的禮物就是績溪火腿,後來東陽人在績溪的木雕師父,將績溪火腿加工方法帶回東陽併發揚光大造就了金華火腿的輝煌,而績溪因地理位置,再加上績溪人的憨厚,因此績溪火腿不溫不火,但只要有績溪人的角落和巷陌總有績溪火腿的肉香飄過。

五個月後,一羣同事來杭城女兒家做客吃飯,桌上擺的是清蒸火腿片、火腿冬瓜湯、火腿炒辣椒、火腿馬蹄鱉。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2

相信來過徽州的人,一定不會過徽州的特產。如果沒來過的,也不要着急,讓我來給你介紹介紹徽州的特產吧!

臭豆腐

唉呀!不好啦,媽媽給我買我最喜歡的臭豆腐了!也許你會問,臭豆腐有多臭,肯定很臭,你爲什麼還喜歡吃呢?哈哈!那你就大錯特錯了,臭豆腐聞起來很臭,但吃起來十分的香,每當聽到臭豆腐的叫賣聲,我就會口水直流,催媽媽快去買。

澆頭面

隨着時代的變化,大多數人都吃着泡麪、乾脆面、方便麪……都快忘記咱們的特產——澆頭面了!製作澆頭面最重要的就是製作澆頭。用豆腐乾、豬肉,以及我們徽州特產的筍乾,炒制而成。在煮好的面上放上澆頭,就這樣,一碗澆頭面就做好了,每當我回老家,總能吃到一碗香噴噴的澆頭面。

徽州的特產可真多啊!說也說不完,有機會請來徽州玩,自己來感受一番吧!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3

假期裏,我和爸爸媽媽坐高鐵去美麗的徽州古城歙縣遊玩。徽州古城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歙縣縣城中心,千年徽州府所在地。是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聚集地,著名的徽墨歙硯就是由歙縣出產的。

我們來到徽州古城的大門口,就看見古老的城牆上整齊地掛着一串串紅紅的大燈籠,特別的喜氣。城門外站着的兩隻威武的石獅子,好像正歡迎着我們的到來。走進城門就看見古色古香的甕城,左邊是徽州府府堂,右邊是陽和門。走過陽和門,一座高大雄偉的許國石坊矗立在我們眼前,這座牌坊四門八柱,呈囗字形,俗稱八腳牌樓。爲什麼會有八腳呢?

那是因爲朝廷爲了嘉賞許國的功勳,讓他回老家歙縣,建一座千古留名的大石坊。當時一般的人只能建四腳牌坊,許國覺得建一座四腳牌坊根本無法體現自己的與衆不同和顯赫的地位,於是就建了這座八腳牌坊。整座牌坊全都用質地堅硬的青石料建成,雕刻着許多精美的圖案,特別的漂亮。

牌坊前面就是陶行知紀念館,紀念館是陶行知先生小時候上學的崇一學堂。走進大門就能看到一座高大的陶行知先生雕像,兩側的對聯上寫着“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副對聯是陶行知一生的光輝寫照。紀念館裏還陳列着許多陶行知的著作、報刊圖片,讓我對陶行知先生有了更多的瞭解。

再向前就到了著名的古民居斗山街,這條街因背靠斗山而得名。整條街上有許多徽州特色的民宅大院,我們沿着青石板鋪成的小路向前走,只見兩旁都是高高的馬頭牆,黑黑的青瓦頂,每家每戶都有精美的磚雕門樓,木雕門窗,而且每個圖案都不重樣。我不由佩服古代的工匠們,是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和驚人的智慧,雕刻出這麼多精妙的藝術品,創造了這座美麗的徽州古城。

這次徽州古城之旅,讓我收穫頗多——不僅欣賞了美麗的風景,而且對徽州歷史文化也有了更多的瞭解。下次有機會我一定還會再來的。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4

天地之美在黃山,生命在萌萌惠州。今天來到西遞村,被稱爲桃花園裏的一家人。

經過漫長顛簸的早晨,我們終於到達了遊行的目的地。一下車就被眼前的美景驚呆了。藍天白雲黑牆白瓦青山綠水就像一幅水墨畫。玩的遊客是水墨畫的“畫中仙”。

根據歷史記載,西遞的祖先是唐昭宗葉莉的兒子。因謀反,逃出民間,改姓胡,興盛,形成聚落村落。因爲這裏河水向西流,所以最初叫“淅川”,政府在這裏設立了一個驛站,供送公文的官員休息,因此得名“西遞”。

村前牌樓古樸典雅,黑白灰融爲一體,帶有濃濃的徽派氣息。遊客們紛紛在此駐足,拍照留念,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形成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

這時已經是中午1點了,每日的太陽也收斂了,似乎不想打破平靜。巷子裏三三兩兩的遊人,拋下工作學習的疲憊,在巷子裏漫步。有的人在茅舍裏做桂花燒餅,飄來一股獨特的香味。路人會和主人聊天,順便買一些桂花芝麻餅。一個大叔拿出自己釀的米酒讓路人品嚐挑選。人一說話就壓低聲音,導遊就把音箱關小,怕失去這個和諧美好的畫面。

看着看着,已經是黃昏,遠處有淡淡的茶香。我聞了聞就走了,看到一家人在炒茶。當主人看到我們時,他熱情地邀請我們進屋,併爲我們每個人泡了一杯新鮮的煎茶。茶特有的香味滲入我的內心,茶的香味沁人心脾。茶,很熱很濃,像一股暖流,迅速溝通主人和遊客的心。主持人臉上簡單的笑容讓我們忘記了玩了一天的累,讓我們覺得很開心。

孩子們在這裏玩耍、追逐、玩耍,笑聲驚動了樹上棲息的鳥兒。他們飛了起來,悄悄地落回到遠處。西遞寧靜祥和的畫面一直陪着我回到住處。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5

俗話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每當我在電視機前目睹黃山的雄偉景觀時,心裏就會想:要是我能登上黃山頂,那該多好啊!沒想到這個願望就在今年暑假實現了,我們參加了“徽州五日遊”。

汽車在高速公路上一路飛馳,經過四個多小時的奔波,終於到達了目的地——黃山翡翠谷。這五天就安排我們住在這翡翠谷的翡翠人家裏,那裏的樹很綠,水很清,空氣溼溼的,地也溼漉漉的,景色非常怡人。在那裏即使不用草蓆,不用電風扇,也感覺非常涼爽,就好像有個天然空調在不停地製冷。

五天的行程安排的很輕鬆,前幾天我們就在黃山附近的“翡翠谷”、“九龍瀑”、“西遞、宏村”等景點遊玩。其中世界文化遺產: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給我的印象很深。在這兩個古村裏,讓我們見證了古代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那高超精巧的古宅老牆、層樓疊院與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動靜相宜,空靈蘊藉,處處是景,步步入畫,真是美不勝收,真不愧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譽。我還在那裏的“狀元堂”拍了照,呵呵,沾點狀元的福氣,希望長大後有出息。

第四天我們終於要去雄偉的黃山了,在去的路上導遊一再關照我們:“看景時不走路,走路時不看景。”他還說,“退一步海闊天空,用在這裏就是退一步無影無蹤。”意思是指大家爬山時千萬要小心。黃山真有這麼險峻嗎?我有點迫不及待了。

當我坐進索道往外看時,天哪!四面環山,巖壁陡峭,我感覺整個人就是凌空的,不由自主心裏產生一種莫有的恐慌。出了索道,將是我們徒步的行程。黃山的路很窄,大家只能一個一個挨着走。今天天空很是作美,沒有下雨,一會兒雲霧繚繞,一會兒撥雲見日,以往都是從電視上看到的壯景,如今我卻親眼目睹了,真是大開眼見!黃山四絕之一的怪石果然名不虛傳,看“豬八戒照鏡子”,“烏龜拜佛”,“觀音送子”,還有“鯉魚跳龍門”……這些石頭是如此逼真,而且都是天然形成的,老天造物真是神奇啊!我們每到一處都很乾淨,經“蓮花峯”——“光明頂”——“始信峯”——“迎客鬆”,轉眼從這個山頭已在另一個山頭,回頭望去好有成就感!我站在山頂,背後有一種空空的感覺,好像踏着雲霧,翱翔於藍天,心中充滿了自豪感,我終於登上了黃山頂!

黃山實在有太多美好的東西了……五天的行程好快,當我還留戀在景色中的時候,回程的時間已經到了,竟有很多的不捨,但是沒有辦法,只有等待、期待下一次的行程,我會永遠記住這五天的美好時光!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6

徽州二絕———臭鱖魚、毛豆腐。“人生如夢到徽州。”湯顯祖說得好!徽州景美——宏村、西遞;徽州美食——毛豆腐、醃鮮桂魚。說到這豆腐和魚,本人有親口品嚐過,現在回想起來甚是美味。

走在西遞風景區裏,只聽到處都在喊:“毛豆腐!現吃、現炸的毛豆腐!”我當時雖然很想用我的舌尖去撫摸那徽菜毛豆腐,可是我早上吃的太飽了,無法一睹它的容顏,本人甚是惋惜!

到了中午,我們餓了,找到一家餐館坐了下來。定睛一看,有“毛豆腐”,頓時心花怒放!於是便點了這道美味佳餚。一開始上來的都是一些哪哪都有的菜,突然一道黃裏有紅的菜登上了桌。只見酥黃的的豆腐配上小米辣,撒上一把蔥花,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毛豆腐啊!我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塊放入口中,它雖然油炸過了,但咬開來還有一股濃濃的豆腐味。豆腐十分的嫩,只要輕輕一夾就碎,入口即化。再搭上一點點小米辣,那味道就如同到了人間天堂一樣!據說這道菜還有一段故事呢。

元末明初時,朱元璋起義反抗元朝的統治。打敗仗時一路逃亡到徽州一帶。朱元璋飢餓難忍,口糧又都吃完了,此時他的隨從找到了一點長毛的豆腐,用明火烤給他吃。朱元璋吃後感嘆道:“吾吃時,自當不了之味!”於是人們稱——毛豆腐。毛豆腐的說法便由此流傳開來。這上面的毛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十分有利於健康。

關於醃鮮鱖魚,我曾經在書上看過這樣一個片段:屯溪人吃魚十分挑剔,不吃本地的小魚,而是吃長江裏面的魚。魚販子在運輸過程中,防止魚變質,魚販子們會用淡鹽水泡魚。等運到時,魚有一股臭味,但沒有變質。人們回家把魚燒好後,聞着臭吃着香。“醃鮮”在徽州的土話中是臭的意思,因此這道菜又叫“臭鱖魚”。接下來關於臭鱖魚的事情就交給你們去探索吧!

徽州不但風景好,毛豆腐還獨領風騷!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7

徽州,農耕社會的美麗天堂;徽州,傳統文明的經典縮影。

——題記

一步入這個寂靜的城鎮,你的眼球就會嫣然被美妙的大自然所吸引。春之潤,夏之熱,秋之爽,冬之寒,瞬間得之於心。

這裏青山環峙,秀峯疊翠。曾有古詩云“山繞清溪水繞城,白雲碧嶂畫難成”,生動地勾勒出了這一片水土的清幽。

徽州還懷抱着清澈的徽州人的母親河――新安江,她以中國獨特的徽文化和自然風光等美妙結合,宛如一位神祕而又風韻楚楚的佳人。淺灘水清,深潭水綠,盤山繞嶺,穿峽出谷的新安江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曾讚歎其清澈――“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南宋沈約也曾以詩賦勝――“洞徹隨深淺,較勁無冬春。千仞寫喬樹,百丈見遊鱗”;宋代詩人楊萬里更是把她刻畫的活靈活現,秀/媚動人“皺底玻璃還解凍,瑩然透綠卻消醒。泉從山谷無泥氣,玉漱花汀作珮聲”……可見古時的新安江,無論深淺都清澈見底;無論春夏都皎潔如鏡。現如今,那江,那水,仍是四季澄碧,生機盎然。

徽州不僅有如畫的風景,更有那獨特的徽派建築!粉牆黛瓦,飛檐天井,馬頭高牆,錯落有致,這就是徽派建築的經典與特色。每一棟徽派建築,都是一幅立體的生活畫卷;都是一段社會文明經典縮影;都是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

站立在漁梁壩上;駐足於新安江的碼頭;徉徜於佈滿滄桑的斗山街上,我們十分不解:徽州先民是如何建成這巧奪天工的建築的?

徽州,就是那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讓我們一起走進徽州,在這裏,感悟那青山,那綠水;在這裏,尋找那文人墨客的蹤跡,那古街古巷的韻味;在這裏,呼吸那空氣中的嫋嫋餘香和古老氣息!

徽州圓夢,夢圓徽州!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8

三月走到盡頭,四月伊始。牆角的桃花紅色又豔麗了幾分。池塘中的小魚一擺尾,盪漾了一池的春色,攪亂了這人間的桃源。青石沿上生着野花和青草,淡淡的歡喜。微風掠過衣角,帶來遠處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桃花在風中搖擺不定,清清淺淺,於無聲處攪碎一地風雅。

桃花輕輕地落下,正如我輕輕地來到徽州。那年春天,真好。巷口撒開的一片濃密的綠意,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躍動在嫩綠的枝梢,撒下一地的光斑。樹下是賣歙硯的老店,店主穿着米白的長衫,蓄着鬍子,在竹椅上晃呀晃,竹椅吱呀作響,細細碎碎的雜音被風從巷口捲到巷尾。對面是家車載音樂的小店,禪樂從門檻上溢了出來,和着竹椅的聲響,在小巷一線碧藍的天上輾轉。一杯清酒一杯茶,偷得浮生半日閒。

出了小巷,漫步在池塘邊。惠風搖着碧柳,春意漫至人家,徽州古村標配的墨瓦白牆。斑駁的裂痕從牆角蔓延進爬山虎的領地。被時光帶走了青春容顏的老太太,坐在牆邊的板凳上,眯着眼睛享受這春日和煦的陽光,數着幾十載的滄桑歲月。

陽光漸漸漫向遠方。不知何時,風裹着雨款款而來。細細密密的雨簾,切割着整片視野,彷彿大大小小的破碎的棱鏡。一切的景物都那麼朦朧,好一幅水墨江南煙雨圖。綠意在雨水中變得模糊,濃濃淺淺連成一片,綿綿延延直到天邊。

是春雨慣有的溫柔,大家閨秀般,不驕不躁。畢竟是天邊的春意凝成的雨滴墜落,怎能沒有春的歡喜和溫婉。躲進傘下,窺探着這雨中的仙境桃源。樹葉平白又綠了幾分,黛瓦無故又濃了些許,青石板不經意間帶出古村的古樸氣息。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人行路上,恰似畫中,步步隨心,翩翩少年。燕雀歸巢,劃過天空,聲聲啼叫,句句入耳。

一場猝不及防的春雨,也在眨眼間落下帷幕。只有這一地的水光和鼻尖殘留的雨味,提醒着這場春雨的蒞臨。天空碧藍如洗,雲朵層層疊疊。陽光又奪回了自己的領地,從牆頭的這邊踱到另一邊。不久,夕陽款款而來。

落日熔金,暮色漸沉,餘暉染紅窗櫺。斜斜的高壓線上錯錯落落的鳥鵲唱着夕陽的輓歌,牆邊掉下的綠葉和花瓣被風籠到一旁。窗外有青石,小橋,桃花和晚風。

孩童歸家的腳步在石板上噠噠地響,縷縷炊煙裊裊婷婷,鑽入雲層間消失不見。夕陽的暖黃色,渲染了整片天地。回到暫住的民宿,放空大腦,眼前仍是綠水人家和徽州春色。天空變得煙藍,星河浮現。

清風朗月,天空通透疏朗,零散的星子結實而明亮。月光下,民宿女主人的女兒在玩耍,孩童澄澈的雙眸映照着同樣澄澈的夜色,月光如水,盪漾了一庭的寂靜。恍然間,感動於這如此真實而美麗的煙火人間。

孩子的歡聲笑語溢滿了整個院子,清脆的童音,百靈鳥似的純粹。民宿女主人那雙盛滿愛意的眼不曾挪移過視線,那是母親的雙眼。再推開窗,耳邊是聲聲笑意,夜風拂面,池中泛着粼粼水光,心緒好像飄到了很遠的地方,那裏溫暖而又明亮。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9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有幸來徽州研學。

今天,我們早早起了牀,吃過飯,便乘上開往茶園的大巴。不知道繞了多少路,過了多長時間,當茶香飄過來的時候,都知道茶園到了。放眼一望,綠油油的茶樹已在眼前。

進了茶園,戴上草帽,提着小竹籃便開始採茶。可是,走進茶田卻眼花繚亂,不知該採哪一個了。詢問老師才明白該如何採摘。

下了茶田,我把茶樹上頂尖的嫩葉和嫩芽摘下來,成功摘了一次,便有了自豪感。不過,距離老師給我們定下的任務還差29個,又繼續小心翼翼採摘。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任務完成了!不一會兒,所有同伴都完成了任務。我們步行到了一個房子,有位老師傅在那裏等着我們。我看着他熟練地把做茶的工序一道道完成,不禁佩服他!

不一會兒,我們又到另一處房子。上了二樓,老師發給我們每桌兩個水壺,教我們如何泡茶。我們這一桌雖然只有五個人,但我們泡茶的速度並不比別桌慢。大家學着老師示範的動作衝好了紅茶和綠茶,喝得那叫一個開心呀,我喝的很飽!老師還教我們徽州的敬茶禮呢!大家學着用右手的兩個指頭握住茶杯,左手托杯底向老師敬茶,行茶禮。

今天的午飯格外香甜,可能是早上太勞累的緣故吧。

下午我們到了博物館,博物館的展品真多,琳琅滿目,數不勝數。

愉快的一天結束了,如果以後還有機會,我一定會再來一次,並細細遊賞。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10

讀罷一本厚厚的《江南小鎮》,立起身,回想餘秋雨那精彩的筆墨,一邊望着窗外,窗外正下着濛濛細雨。

眼前不免浮現出典型的江南小鎮的圖景來:煙雨籠罩着精緻的小橋,橋下水流潺潺;油紙傘下遠遠的身影,滴水的屋檐下一行深淺不一的小坑,空氣中瀰漫着悠遠而寧靜的文化氣息。

我的老家在徽州,黃山腳下一個古老的小鎮,以徽商聞名於世。古色古香的徽州,已是世界文化遺產,白牆黑瓦青石板,簡潔的線條勾勒出古鎮的質樸與純正。

江南小鎮有着它特有的安詳與寧靜,這斷不是在喧譁吵鬧中所能找到的。遊人的.腳步總是無意中打亂了它,要欣賞與品味真正的徽州,只有在遊人稀少之時。

讓我們先用耳朵來感受這古老的徽州,去仔細聽。最大的動靜當然是流水敲擊兩岸的聲音,叮叮咚咚奏出一首永不停息的舞曲。水是江南小鎮的特色,沒有水,就失去了它的精髓。徽州小鎮水網縱橫,水串起了徽州的精氣神。水聲背後,你也許還會聽到織布機發出的有節奏的沙沙聲,院中劈柴的啪啪聲,而最有趣也最吸引人的聲響莫過於那“噹噹”的彈棉花聲,棉匠熟練地給這一單調的工作增添了音樂的魅力。棉絮在空中飛舞,彷彿正在跟隨那明快的節奏翩翩起舞。

再讓我們睜開眼睛,用我們最具欣賞力的器官來領略徽州的風情。走在青石板鋪成的不足5米寬的小道上,兩邊是高高的石灰牆,腳下發出的咯噔聲不停地被反射,被折射,讓人禁不住想用雙腳創作音樂。古建築的風韻讓人過目不忘,早年徽商斥巨資建成的那座小樓,室室相通,廳廳相對,雕窗畫棟,讓人不由讚歎先人創造的建築典範。

雨中的徽州古鎮更是別有風味,鎮上又是另一幅詩情畫意,雨的滋潤讓古鎮平添了幾分生氣。雨點溫柔地落在百年的老屋上,輕輕地拍打着青瓦,白色的牆被雨打溼後,一塊是灰,一塊是白,中間和諧地過渡,每一面牆似乎都成了幅大寫意風格的潑墨山水畫。雨水順着一塊塊瓦向下流,落在青石板上早已形成的小洞中,擊起的水花四下濺開,如果將畫面定格,濺起的水花就像一頂晶瑩、剔透、鑲滿鑽石的水晶皇冠。濺起的水珠落在周圍已溼透的石板上,擊起更小的水花。

我喜歡生活在小鎮上,享受古鎮的每分每秒,古鎮總給入一種感覺'一種只有小鎮居民纔有的感覺,靜謐而幽遠!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11

茶的魅力,不僅在其形,在其色,在其味,還在於行敬茶之禮時展現出的美德。

——題記

來到謝裕大茶文化博物館,瞭解製茶過程,學習敬茶禮儀,方知那一杯清茗背後的深重。

一片片茶田借地勢任意鋪展,綠油油惹人喜愛。我們在這裏開始了製茶的第一步——採茶。在一株株茶樹上,總能尋得冒出的新芽,這就是我們要採摘的目標。烈日當空,大家都頂着強光仔細“掃描”每一茶樹,將每個嫩芽與一片新葉一併摘出,放進竹簍。尖尖的嫩芽,柔軟的新葉,並在一起恰似一槍一旗。每個人精挑細選,把直冒的“一槍一旗”收入簍中。不一會兒,簍裏已裝滿大家的勞動果實。

接着是茶葉加工。在把摘好的茶葉倒入筐中後,汪師傅幫我們攤平、挑揀,此稱“攤茶”,然後是最關鍵的“殺青”。汪師傅將茶葉倒進鍋中,再抓起、撈過、掏出、抖落,如同飛濺的翡翠。茶葉經過殺青,散發縷縷清香,形狀也變得更加美麗。我們還體驗了揉捻、烘焙。然後就是等待綠茶新鮮出爐了。

之後學習的是泡茶和敬茶。每種茶都有不同的泡法,也有不同的口感。在老師的指引下,我們成功泡出了黃山毛峯與祁門紅茶。深紅與淡黃的茶湯倒入杯中,十分誘人。

使我受益匪淺的,則是最後的敬茶禮。

敬茶時,先以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杯口,其餘三指緊貼杯身,將茶杯底部置於左手指尖處,右手指遮擋住左手指。手肘直,姿勢端正,態度恭敬,將茶獻給對方時鞠上一躬,整個敬茶禮就完成了。禮節並不繁瑣,卻處處顯敬意,細微之處見真情。徽州茶禮講究“敬和儉靜”。敬茶,表現的是茶性的虔誠與高雅。來客敬茶,尊重別人的同時也尊重了自己。一杯清茗凝聚了尊敬、誠心和善意,蘊含了禮貌、平和與優雅。

此刻,便借這一杯香茶,表達對老師最真摯的敬意。

品茶,品的不僅是茶味,更是深情。

茶濃,情更濃。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12

歙縣古稱徽州,位於皖南新安江上游的黃山風景區南麓,是一座山川秀麗、文風昌盛的文化名城和徽文化發源地,是明清時期曾盛極一時的徽商的發祥地。

我來到那一看,只見徽州古城的大門像以前皇宮裏的紅色城門,又高又大,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那城牆上面的牌子‘徽州’,那字很像甲骨文,我看也看不懂,結果還是被爸爸識破了,它的下面有着一條橫幅,上面寫着:歙縣歡迎您——來自海內外的中外遊客!門外站着兩隻石獅子,他們站在方方石塊上,瞧!挺拔的身體,好像是在保護着徽州古城。房子上插着中國的國旗——五星紅旗,樓臺的窗使用古老的木材和布製作而成的,樓臺上的瓦片到旁邊都翹了起來,樓臺下掛着喜氣洋洋的紅燈籠。

我爬上去眺望,“哇!”禁不住呼喊起來,那古城牆長長的,圍住了中間三四層的樓房,那一些房子都是白牆黑瓦建成的,裏面的人們不像外面街道那樣人山人海,十分熱鬧,而是安安靜靜的。

美麗的徽州古城,真誠歡迎您走進徽山徽水,欣賞這“無聲的詩,立體的畫”。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13

高牆深巷小窗口,白牆黑瓦馬頭牆。行在這小巷深處,擡頭,是高高的牆框住的一片墨藍色的氤氳着的雨氣;耳邊,是雨打石磚的聲音。門樓向上高高翹起,好像還在訴說着當年舊主的光輝顯赫;牌坊依然矗立,上面所記人物之生平依然清晰。時光似乎在這曲折的小巷中迷了路,讓這裏在世界日新月異的紛繁變換中依舊保持着千百年都不曾變過的從容與寧靜。

但誰又會想到,這個四面山水隔絕的桃花源——徽州,曾鑄就了一個名揚天下的商幫。賈而好儒,這是徽州商人所展現出來的共性。“百年人家全因積善,一等善事唯有讀書”,不論是在商宦之家,還是尋常百姓,“詩書繼世”這一古樸的思想都已深入人心,它被寫在楹聯上,見於行動中——創辦書院,結交文人,都傳爲千古之美談。古時有“士官農商”之說,商人地位並不高,但在那個天下之民寄命於農的時代裏,迫於人口之多,土地資源之少,徽州人不得不選擇了寄命於商。“前世不修,生在徽州”,也許,正是這份對於文化的尊崇與渴求,才鑄就了徽州代代儒商。

徽州常見祠堂,無論是宗祠還是家祠。推開大門,邁過門檻,你目所能及的是一片空曠,天井處於正中心的位置,或飄着微雨,或泄露着陽光。徽商重宗族血親,重道德觀念,所謂家風祖訓,所謂人倫孝道,便借各種形式傳後世,教子孫。

徽州看似崇文尚儒,極爲古舊,卻不陳腐。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胡適、胡蘭畦等徽州的英雄兒女們譜寫着徽州歷史上又一頁輝煌的新篇章,在徽派建築的清幽之下,在新安畫派的陰柔之中,展示着徽州不爲人知的剛強一面。

走在老街上,撐着傘,嘴裏含着桂花糖,聽着雨聲瀟瀟,聽着那店主人清亮動人的吆喝,心情便明媚起來了。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14

10月1日國慶節,爸爸媽媽帶我去安徽旅遊。我別提有多開心了。

我們是開車去的,我們去了徽州古城、關麓、雄村等地,體驗了古徽州的歷史文化。印象最深的是關麓。導遊講這個村是汪家建造起來的,汪家是著名的徽商,現在這個村裏還住着汪家的後人。我們在古村裏還看到了安徽著名的三雕,分別是磚雕、木雕、石雕。

第二天,我們去看了一場演出。演出可好看了,共五個篇章,分別是:《四季黃山》、《天上人間》、《癡夢徽州》、《徽班進京》、《皖風徽韻》。

《四季黃山》體現了黃山一年四季的景色;《天上人間》講了董永和七仙女的神話故事;《癡夢徽州》講了古徽州的男人外出經商,女人在家留守,聚少離多的艱苦生活;《徽班進京》講了京劇的由來,今天的京劇就是由徽州的戲班創造出來的;《皖風徽韻》講了徽州秀麗的景色和別樣的風土人情。通過精彩的表演,我對這座古城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

來到這座古城,印象最深的是這兩句: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意思是:安徽古時候很窮,十三四歲就要被父母趕到外面去,就是因爲這樣艱苦的環境,所以成就的了後來歷史上著名的徽商。

國慶節真是一個愉快的節日。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15

遠處夕陽的輝芒還未散亂,這滄桑的古道中,卻早顯得庸闇。委委屈屈的巷子像是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紗,即使在近處,也變得混沌起來。向較遠的深處投去目光,一種深邃和無法觸及的虛幻倏地漫過來。不知不覺中自己便被其虜獲,邁起腳尖很是衝動的闖入……

腳下的石板是湛青色的。蹲下身去,仔細的端詳一番,才發現青中混了些或深或淺的黑色紋理,構成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畫圖。石板兩邊的棱角在歲月的打磨下,早已變得圓滑光亮,用手輕輕的貼上去,就像是撫摸嬰孩雪一般肌膚的舒適。

轉個彎,眼前是一戶牆院頹圮的人家。門前微微的的小石獅早已變了模樣,一尊面部的輪廓已經龜裂,陰暗的一面竟悄悄地爬上了冷清的苔;另一尊的獅首卻不知蹤跡了,光禿禿的只留下略顯臃腫的身體,往昔的威嚴肅穆已蕩然無存。

巷的兩邊是高大的牆,擡頭仰望,留出了兩米不到的藍。如果運氣好的話,可能會有一隻路過的鴿子在牆檐上駐足休憩。機靈的腦袋下與黑的嘴啄着瓦上的茅草,然後向四周張望,窺探着什麼。

牆面的石灰往往會裂成一道道細長的口子,像是閃電沿着裂縫剝落出如古老圖般神祕的紋樣,順着裂紋往上看,最明顯的就是那窄小的窗子了。窗子是從裏面範栓着的,窗的下沿留着道道淡黃的痕跡,是當年新婦盼夫歸的淚,還是詩人抑鬱不志的時候從杯盞中溢出的酒?終究,種種思緒也無從詮釋這個窗戶上發生了什麼。

順着潮溼的巷子,心中總會涌出一段段支離破碎的莫名畫面。或異地他鄉的相思淚;或懷才不遇的仕途戲;或生離死別的紅塵夢,就像是在攪海一樣在腦中若有若無的沉浮。讓你的腳漸漸不清自己的方向,只是隨着心中戲存的一絲一縷的情愫,做無我的探索……

兀的,已至橋頭,望天色漸晚,唯不捨離去。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16

來到徽州,不如去看看遠近聞名的徽州民居。

徽州民居在徽州文化中佔有相當中有的地位。提起徽州文化,人們就自然的聯想到高高的碼頭牆,青色的蝴蝶瓦。這裏的每一個村落都依山傍水,十里蒼翠入眼,四周山色連天,真是如“仙境”一般!這麼大的村落一定少不了樹吧!可走進一看,這裏樹極少,即便是有,也是一些供觀賞的灌木或花草,古木大樹往往再村外較遠的路口或山腳,並不影響村中的視線。讓我們再說說村裏獨特的民居,徽州民居的突出特徵是:高高的白牆、青瓦、碼頭山牆、磚雕門樓、門罩、木構架、木門窗。說完外形再說說室內的結構,內部牆都是木結構圍以高牆,高低起伏、錯落有致、黑白輝映,增加了空間的層次和韻美。外牆無牆或開小窗。方正的外形,碼頭牆內落水,形如“一顆印”爲徽州民居的獨特風格。方便取柴火做飯取暖,又給人以美感。村落建於水旁,既可以方便飲用、洗漱、又可以灌溉農田,美化環境。徽居的古村落,街道較窄,白色的山牆寬厚、高;灰色的碼頭牆造型別致。這種結構節約土地,便於防火、防盜、降溫、防潮,是個家嚴格區別,防止的白牆灰瓦,在青山路水中,十分美觀。徽居的天井,可通風透光,四水歸堂,又適應了肥水不流外人家田的樸素心理!

獨特的徽州、獨特的民居,如果我三身有幸也能去,該多好啊!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17

上週六,我們三個一起去惠州玩。

我們來到了羅浮山,嶺南四大名山,惠州西湖,惠東平海古鎮,還去了惠來神泉游泳。

我記憶猶新的是乘纜車去羅浮山。只見羅浮山滿是森林,鬱鬱蔥蔥,隨着纜車越升越高,我們漸漸看到了羅浮山的全景,一個接一個,在藍天白雲下顯得更綠更美。坐纜車到羅浮山大約需要20分鐘。這是我坐過的最長的纜車。感覺很奇怪。擡頭看了好幾次,當纜車要過一座山時,我總覺得它離山頂很近,但我經常看到另一座更高的山。

在惠來神泉游泳也很有趣。我們儘可能快地跑進海里,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我們迎着風暴在海里游泳。在海里,有一圈繩子提醒人們不要遊得太遠。我和父親抓住繩子,泡在水裏。暴風雨中海浪越來越大。當我們看到從遠處傳來的海浪時,我們準備好了跳躍。近了,近了,又近了,當海浪向我們襲來時,我們用力一推,跳出了水面。海浪仍然濺滿我們的臉。海浪一個接一個地涌來,我們大喊大叫,跳來跳去。雨越來越少了,我們已經厭倦了在沙灘上玩耍和躺着,感受着夏天難得的涼爽,真的很舒服!

多麼愉快的旅行啊!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18

7月,我到黃山去了一趟。徽州的人文風情令我難以忘記。這次,我就寫一些徽州的食品吧!

徽州的茶中外聞名。有代表性的有:祁門紅茶、黃山毛峯、太平猴魁。他們的香氣至今我的鼻子還記得。其中,屬太平猴魁最廣爲人知。這種茶葉中的“特級”用來給外賓品嚐,喝了它的人對它是讚不絕口。那淡綠色的茶水,長條似的茶葉,一看就讓人身心舒暢,喝下這杯熱氣騰騰的茶,苦中帶甜,味道更是美。媽媽給我買了一盒茶,我天天喝,對身體很有幫助。啊,茶好了,我去喝茶嘍!

下面的食品可是獨一無二的。徽州人很是聰明,他們將茶中的精華提取到糕點中來,使這裏的糕點也很受人喜愛。祁門紅茶糕就很好吃。祁門紅茶的獨特的紅茶香融入了糕點裏,味道和祁門紅茶差不多。徽州的糕點好吃還因爲製作糕點的師傅們技藝高超。糕點一般只有4種配料,一種麪粉,其餘的就是很普通的配料了。將它們和得粘粘的,又加固成糕點,師傅們的手藝真是“呱呱叫”。“頂市酥”“徽墨酥”,就都出自這些技藝高超的師傅們手中,都很好吃。

如果你有機會到徽州,別忘了買一些徽州食品,保證你吃了還想吃喲!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19

趁着暑期的空閒,我隨家人來到了安徽的老村,在這裏感受了一週的徽州的雨。

徽州的雨不大,像一根根髮絲,柔和而細膩,不似長沙的夏雨,下得潑潑辣辣。在空中,被風簇擁着,飄落在屋頂,匯聚,沿着屋檐,輕盈地跳在被洗得青翠的草芽上,又躍入一旁的水窪中,水窪上冒出幾個泡泡,轉瞬即逝。

小雨一連下了三兩天,此時,你若去湖邊走走,又是一番別樣的景緻。湖中大大小小的蓮葉上,處處滾滿了銀珠,時隱時現地泛着白光。若細細凝視,湖中一羣羣魚兒都躲在荷葉之下,倘有人走過,忽而似受驚了似地衝出來,瞬間又消失得無影無蹤,滿是漣漪的水面上被劃出的一道道淺淺的水紋,輕輕地漾開。

老街的雨卻與湖中的截然不同。在徽州狹長的古老的鄉鎮街道中,雨水把青石小路浸潤得發黑,踩上去滑溜溜的。撐一把透明的傘,在幽深的街上漫步,看着細嫩的雨飄在傘上,慢慢匯成滴,看着傘外的雨綿綿下着,但絕不會淋溼傘內的你,又何嘗不是一件美妙的事呢?

與別處不同,徽州的雨天是有鳥的,還不是三兩隻。它們或立在牌坊上,一聲不吭,低頭俯視着來往的遊客;亦或在房檐上蹦躂,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演奏着清脆的樂曲,與雨聲混合着,在徽州的古街老巷迴響……

村子裏,處處能尋覓見持傘的行人,他們不慌不忙,在雨中走着。他們臉上絲毫沒有陰雨天的哀傷、幽怨。碰見了熟人,停下來閒聊幾句,又繼續慢慢走向歸家的路。湖邊雨中,還有垂釣的人,戴一頂草帽,任雨在頭頂斜織着,只一心靜靜等着那上鉤的魚兒。那悠然自得的神情,跟這不急不緩下着的徽州的雨,正是兩相宜。

徽州的雨,徽州的老街,徽州的老村,徽州的人,似乎是一幅緩慢流動的山水畫,時光也靜止。這樣閒適的節奏,讓人的心也寧靜下來,洗去浮躁,忘掉煩惱,只沉浸在這靜謐的、慢慢細細下着的雨中。

在鳥鳴聲中,連續一週的雨停了,路上的水窪也漸漸幹去。

我離開了徽州,但那寧靜的雨,仍在我心中絲絲地下,悠遠而綿長……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20

週六清晨,天邊剛魚肚白我們一行四人就踏上了前往徽州的旅途。天公不作美,剛上車就開始下雨了,而且越下越大,嘩嘩的雨聲使我和表哥煩燥起來,心想:這麼大的雨到了徽州如何玩呢?

經過五個小時的車程,我們終於到達目的地,簡單的午餐後我們直衝第一個景點——九龍瀑。九龍瀑是位於黃山東南部的一道大峽谷,谷中自然龍景衆多,是黃山人間仙境中自然龍景大觀,除自然景色外還建有“儒、釋、道”於一體的軒轅宮。九龍瀑全長600多米,落差360米,九瀑九折,一折一瀑,一頓一潭,形成九瀑九潭,瀑潭一體,兼有飛瀑和彩潭雙勝,是天下第一奇瀑。景區外就聽到了“轟轟”的水聲,聽導遊說,平常的水並沒有那麼大,多虧上午這場雨,讓水變的如此壯觀,看來我們還得感謝上午的那場雨啊!景區裏有一座龍女潭,潭邊圍滿了人,原來潭中“盤有一條龍”,據說幣中龍頭到老不愁、幣中龍身……我和表哥立即試試運氣,結果都中了龍頭,這下我們都可以“到老不愁”了!

第二天,我們欣賞徽派建築,領略徽州文化。來到西遞,一下子就能看出徽派建築的風格:白牆、黑瓦、馬頭牆……再說明一下,馬頭牆除體現徽派建築特色外,最重要的是它有防火功能。西遞村處處體現主人對教育、孝道的重視,讀書爲第一,百善孝爲先,家家戶戶都掛着寓意深刻的楹聯。在此我瞭解到徽州有四大雕:竹雕、木雕、石雕、磚雕,這也是徽州的一大特色。在西遞,這四大雕你都能找到,可見它的厲害,西遞成了徽州建築徽州文化的縮影。到了宏村,那也了不起,它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最重要的特點是爲了防火,整個村的水系統是按照着牛的消化系統來建的,有“牛腸”、“牛胃”,水通過渠道流到各家各戶,用水有嚴格的規定:8點之前用來喝、8點之後用來洗。精巧的設計幾百年來依然爲宏村服務着,值得我們現代建築好好汲取經驗。期間,我們這幾個“終極吃貨”品嚐了徽州的特色美食,如:徽州毛豆腐、臭鱖魚、壓板菜、臘八豆腐等。

兩天瞬間過去了,我和表哥開闊了眼界,增長了閱歷,歡聲笑語中結束了這次短暫而快樂的旅行。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21

予於正旦遊歙縣。觀之繁華,源於古徽州。夫徽州北有中原之便利,四通八達;東據江南之富庶,家給人足;南通千越之瘴夷,以待開闢;西隨九江之雅緻,可以怡情。之於此地銜天塹、過淮瀆;十里不同景,百里異江河,謂之吞吐日月,氣象萬千。觀之如此,焉能不興旺乎?

今應春時而來,已有一番景象。不同夏秋之陰雨綿綿、數月不開,亦不同隆冬之寒風凜冽、數九冰天,卻可與湖北之岳陽、山東之泰山並提。雖無仲淹評註、始皇封禪,以至於顯不如二者,然則景更勝一籌。

若至徽州周邊,則一馬平川,三江並流。悠悠溪水者,蜿蜒曲折,色如翡翠,形似蛟龍。天光雲影徘徊,單椒秀澤呼應。兩岸偶有猿獸啼鳴、獐鹿奔馳。獨坐一舟而順江直下,令人心曠神怡,豈不爲漫漫人生之一快事哉?真喜洋洋矣!

亦可在州內漫步,則能望白牆灰瓦,軟紅香土。數年村落兮,飽經歲月,樑承百世,柱載千秋。炊煙裊裊而上,阡陌縱橫棋佈。街間或生山民擔水、廛售衣服。孤把酒而伶仃大醉,使君寵辱皆忘,豈非是端正韶華之一縱情乎!倍樂淘淘矣!

吾嘗試將古今之“理”者釋與“心”。今觀徽州之風景人文,有所感觸。理與心者,起於邵雍、周敦頤等人之陰、陽氣,至朱熹、陸九淵時有分。吾曾拘泥於理、心之狀態,然恰如觀景以冶心、陶情,而景出於理,以知觀理則爲冶心,理即是心,亦可得物即爲吾。古人云:“乾坤之道月印萬川”,可謂“不論何處而先憂天下,不論何時而後計個人”者。

嗟乎!夫古人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雖其心志已苦、筋骨已疲、體膚已飢,然亦可試問九鼎之重,手持正氣牧羊,後人竟割地賠款,委曲求全。“以結列強之歡心”,全無古人之節氣!而今欲重燃華夏之“死灰”,復卷炎黃之“舊土”,有所成效。若不於此,卻可成何道統?

噫!斯人已,豈不爲恥?微兮!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22

山上高峯,山間奇鬆,山下便是山水恢宏。這次研學遊帶我領會了黃山腳下徽州古城的無限魅力每位徽商共同搭建起的繽紛世界,並瞭解了每一座徽派建築背後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當我剛來到這座遠離世外喧囂的古城,映入眼簾的就只有山、水、樹和房屋,這些事物雖稀疏而狹小,但拼湊起來卻猶如一幅隨手勾勒出的山水畫一般恬靜、愜意。一座座清新素雅的徽派建築整齊的排闥成列,四周縈繞着秀麗的青山,一股清流在橋下緩緩流淌,讓人看得心馳神往,大飽眼福。

而那徽派建築,是這山河畫卷的主體物:樸實簡單的黑白牆,鮮豔而不花哨的紅燈籠點綴其中,不像城市裏的高樓大廈那樣宏偉華麗,卻有種與高樓大廈截然不同的美。這些房屋規模即是同樣淳樸的商人多年在外經商生活寬裕的見證。

有句話叫: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講的不就是徽商通過正規渠道與辛勞努力獲得財富的優良品質嗎?他們不論是賣茶葉、賣米、賣布匹,都保持着無尖不商的誠信銷售,而那點兒贈給顧客的添頭,則成了商業勁旅中徽商在茫茫商海中成功的關鍵,也就是因爲這一點誠信,顧客和徽商彼此間的相互信任才根深蒂固。

而現在,無尖不商逐漸演變成了無商不奸,商人的社會身份也就隨着這個成語變爲一個奸詐貪婪的反面角色。多年過去,徽商依然不忘初心,一直堅持無尖不商的說法實事求是。因此,眼前單調的古老房屋才顯得那麼有生命力,徽商憑靠汗水和實力讓歷史悠久的徽派建築無形中牢牢的佇立在了每一個安徽人的心中,也是其他商人不可跨越的門檻。徽商從古至今以義爲利的誠信更是給歷史悠久的徽派建築灑上了一層耀眼的光彩。

有時候,美景不一定只是美景,也許背後的故事會更吸引你,而徽商創造的徽商精神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精妙絕倫的徽派建築,還有他們對徽商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23

今天,陽光明媚,正是適合出遊的日子。媽媽說:“今天我們去安徽省的徽州古城玩吧。”我聽了,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一路上,我坐在車裏一邊欣賞着沿途的風景一邊遐想着古城美麗的樣子,真恨不得馬上飛到那兒。

幾個小時之後,終於來到了徽州古城。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車,展現在我眼前的只是一座很小的城牆,我不禁感到一陣失望。可是走進徽州府裏一看,卻令我大吃一驚。哇!小小城牆裏圍着好多古老的建築啊!有古時候判案的府衙,裏面陳列着各種擺設,還有許多的展覽廳。我有點納悶了,古時候的人們在這麼大的府裏走動,難道不會迷路嗎?

徽州府的後院有個大大的池塘,裏面有許許多多的小魚。它們的顏色各不相同,有紅的、白的、金的,還有紫的。水中央還有一個大亭子,池塘的兩邊各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往亭子。左邊的小路是用一塊塊長方形的石頭砌成的,右邊是用一塊塊形狀各異的石頭鋪成的,真有趣!

我想古時候的人們可能總是坐在水中央的亭子裏賞魚吧!

走出後院,我又走進了一個石門,這裏面是一條古街。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各種各樣的小吃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我真想一家一家地品嚐,留下來吃個夠。媽媽買來了這裏非常有名的小吃“毛豆腐”,這“毛豆腐”真有趣,每塊豆腐的中間有絲連着,就像幾對小朋友手牽着手,形影不離。

徽州古城的最神奇之處是當地的許多民居。它們的門樑上、大門上、窗子上、天花板上、牆上以及所有的傢俱上,都雕刻着各式各樣的圖案。房子裏,木雕、石雕隨處可見;門樑上,磚雕精緻美麗。這些雕刻物上,雕刻着人物、花鳥、走獸,栩栩如生。看到這些,我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創造出了這麼多珍貴的藝術品。

一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徽州古城古老的面貌,美味的小吃,精美的雕刻,還有純樸、智慧的人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舌尖上的徽州的作文 篇24

“無徽不成鎮”,古老的徽州,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我最喜歡隨媽媽回她的故鄉——徽州歙縣,一走進城門彷彿穿越了千年,巍巍城牆,守護着徽州的成年舊事。

端坐在徽州的深宅大院,粉牆黛瓦,馬頭牆是徽派建築的代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天井設置更是體現了徽州人的儒家思想。堂前的八仙桌是家家的標配,一家人團坐在桌前用餐,和和睦睦。而條几上的文房四寶徽墨、歙硯更是徽州文化的傳承,孕育出獨居風格的新安山水畫派。徽州號稱“東南鄒魯”,更是人才輩出,“萬世師表”的陶行知便生於此長於此。

行走在徽州的山水之間,黃山景色秀麗,新安江蜿蜒流過。春天,金黃的油菜花滿山遍野,秋天,潔白的貢菊清香撲鼻。不經意間會在鄉間看見一兩座佇立了幾百年的牌坊,徽州號稱牌坊之鄉,我雖沒有一一探尋,但最欣賞的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八腳牌坊,八根石柱直插雲霄,十二隻獅子生態各異、活靈活現,牌坊上的“大學士”彷彿在告訴我們他曾經的輝煌。每當我環繞它時,一次次被先人的石雕技藝所折服。

漫步在徽州的古街小巷,常常會被陣陣香氣所吸引,那是瀰漫在燒餅鋪子的香味,爐子裏紅紅的炭火,烤得爐壁上的燒餅泛着金黃的顏色,餅子裏包裹着的梅乾菜扣肉被烤出了一種特殊的焦香。那香氣也是家家戶戶傳出的飯菜之香,徽菜作爲八大菜系,其烹調講究“三重”,即重油,重色,重火功。我最喜歡吃外婆做的徽菜,特別是毛豆腐,只在徽州才能品嚐到此人間美味,將金黃的菜籽油燒熱,把一塊塊長菌絲的毛豆腐放入油鍋中煎,一邊欣賞着白色菌毛在油鍋中變成金色外衣,一邊聽着滋滋的聲音,配以紅紅的辣醬,入口即化,美不勝哉!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徽州的味道源遠流長,等你來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