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共同記憶議論文作文高中示例

共同記憶議論文作文高中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作文真題】

2017年4月福建省高中語文質檢作文題

共同記憶議論文作文高中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不同的交往,會形成不同的“共同記憶”。角色不同,“共同記憶”的意義便不相同。 例如:

張爸爸:共同記憶是親情的紐帶。再忙,我都要多花些時間陪孩子,見證孩子的成長。

沈老師:共同記憶是精神的家園。我要做一名謙謙有愛、修己達人的園丁。

吳市長:共同記憶是城市的根和魂。我們需要高樓大廈,我們更需要文化底蘊。

上述三位長輩關於“共同記憶”的認識,對你有什麼啓發?你對“共同記憶”的意義有怎樣的思考和聯想?請從子女、學生、市民三種角色中任選其一,寫一篇文章。

  篇一:獨創城市文化,同築共同記憶

人自誕生伊始,就不可避免地在不同角色中轉變切換,與不同事物、不同人物在不同環境中接觸交往,產生聯繫。而“共同記憶”作爲過往時光給人留下的紀念,正是作爲一種人與他物聯繫的精神內核而存在。

從一個市民的角度,我認爲於城市而言,只有具備獨特的文化風格,才能給市民留下強有力的共同記憶,強化市民的連結感與歸屬感,從而推動城市更好的發展。

當今社會,隨着經濟的發展,城市的發展也同樣如阪上走丸一般。面對市民對於城市文化的日益高呼,不少城市的確開始重視文化的建設。然而,面對屢見不鮮的“仿造金字塔”、 “盜版小黃鴨”等城市抄襲現象,我們仍難掩“物質更濃,精神更淡”的憂思。確實,周有光先生曾以“文化似水,自上而下不可逆流”說明文化的繁榮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其傳播方向,但文化畢竟有其根植的社會土壤,生搬硬抄不但不能增進城市文化積澱,還易造成文化“水土不服”。而這樣的狀況一定不會給市民留下良好的共同記憶,更無法培養市民對城市的連結與情感。

一座城市發展所需要的,不僅是高樓大廈的物質外表,更需要獨創性的文化成爲其精神依託。唯有如此,才能給予市民美好的共同記憶,培育出帶有城市烙印的優秀市民。委內瑞拉以其“音樂救助體系”聞名世界。面對物質貧窮,委內瑞拉免費提供孩童精神扶持,不僅孕育出了其獨特的精神特質,更培育出了曾指揮2017維也納金色大廳新年音樂會的傑出指揮家古斯塔夫·杜達梅爾。委內瑞拉雖然是個國家,但其發展獨特文化的方法未必不能給城市發展提供借鑑。

更重要的是,城市文化建設也不應缺失市民本身的參與。唯有做到讓市民參與其中,才能更好地於城市血脈中培育出獨特的文化之樹。同時,這樣也能加深市民對城市的共同記憶,提高城市的凝聚力,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推而廣之,不僅城市文化,民族乃至國家更是如此。在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外來文化學習的同時,更應在時代土壤上培育出屬於數字時代的嶄新文化,同時定義其在文化譜系中的獨特定位。如是這般,才能形成國家共同記憶,讓國家長盛不衰。

貞下起元,利有攸往。願我們都能開創嶄新文化,收穫寶貴的共同記憶。

點評

文章角色定位明確,貫通始終,並能緊扣“共同記憶”、“文化底蘊”等關鍵詞,呼應材料內容。談文化不空泛,緊扣住城市文化建設的現狀和發展途徑,突出城市文化建設的獨創性,對材料的內涵加以深化。材料使用靈活巧妙,用委內瑞拉一例來分析城市文化建設,看到了國家與城市文化建設的內在一致性。作者以分析獨創城市文化、同築共同記憶爲重心,從建築特色,到藝術趣味、精神風貌,揭示了城市文化的豐富內涵,對共同記憶的意義闡述透徹。最後又順勢一點,由城到國,拓展了文章的內涵。

  篇二:留共同記憶,守文化底蘊

世道雖進,記憶不死。一座城市的共同記憶,不在於高樓大廈的雲譎波詭,不在於經濟發展的一時驚豔,而在於這座城市的“根”與“魂”——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

城市的人們,共同記憶着先祖在這片土地上的耕耘,共同記憶着這片土地培育出多少偉人,共同記憶着這些偉人如何改變着自己影響着世界,這便是“共同記憶”的價值所在了吧。

而現在有的人利用一地的.文化底蘊來謀取經濟或是政治上的利益。誠然,對一個城市底蘊的合理開發的確能對城市發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可過度的開發帶來的必然是功利化與商業化趨勢。名利帶來的快樂強烈衝擊着人們的神經,人們沐浴在先人留下的文化帶來的美好中,對其中精神的共同記憶卻如流水般遠去。一代又一代的沉醉與享受,沖淡了記憶,讓人們選擇性遺忘。

可中國卻有那麼多人在用自己的力量來維護一座城市的“根”與“魂”:樑思成和林徽因的呼籲讓老北京人的記憶得以保留;木心的堅持與懷念讓烏鎮人的記憶得以延續;曲阜人對孔子的景仰與尊敬讓全中國人的記憶得以永生。城市的記憶不僅是市民的,更是中國的,世界的。我們有何理由不對滋養我們精神的城市記憶不懷感激之心呢?

既然有如此多人在盡力使城市記憶得到保存,爲何仍有許多城市記憶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城市的商業化使市民之心日趨浮躁,市民往往更願意擁抱商業交流帶來的直接價值,而不願秉承城市文化中潛在價值更大的文化底蘊和城市記憶。

根本上說,這還是廣大市民缺乏文化自信的體現。光怪陸離的現代生活給現代市民帶來了過多的新奇與享受。淺層次的審美與文化交流使人更容易感受到舶來文化的優越輕鬆。長此以往,人們會逐漸喪失對自己城市文化的自信力,俯首甘爲外來文化影響下的犧牲品,沉淪於城市生活的淺層次,城市的共同記憶也難免逐漸消失。

作爲市民的我們,必須遏制住共同記憶不斷遠去的趨勢,始終對自己的城市文化抱有一份自信,讓文化底蘊的根越扎越深。

記憶不可丟,底蘊應猶存。守住城市的共同記憶,受益的將是世代人民。

 點評

本文角色意識較強,思路順暢,逐層推進,析因由淺入深,體現該生一定的思辨能力。開篇緊扣材料,亮出觀點:城市共同記憶是文化底蘊;接着闡明城市共同記憶的內涵;然後聯繫現實,分析城市文化底蘊在現代開發中受到衝擊的原因,顯現鍼砭現實之效;文筆一轉,橫向聯繫相關事例,論證保護城市共同記憶的意義;並由此深入思考城市共同記憶消失的真正根源是“市民缺乏文化自信”;呼籲作爲市民的我們需懷抱自信,留住文化底蘊;結尾回扣論點,結構完整。總的來說,是一篇規範而嚴謹的議論文。

  篇三:現代城市也需“共同記憶”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古人的美好願景在網絡通訊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已成現實,兩地相隔再遠,問候也可瞬發而至。通訊的發達,讓天涯成爲了比鄰,可你是否曾捫心自問過,自己真的瞭解身邊的這個城市嗎?對這個城市你又有着多少的“共同記憶”?

擁有市民的身份,便意味着自己是城市的一部分。或許有人會說,現代城市不過是一臺校準的精密機器,人與人的交往不過是冰冷齒輪間的齧合,真情實意尚且難以尋得,又何談什麼“共同記憶”。其實非也,依愚所見,“共同記憶”乃城市的根與魂,迫切需要我們自覺地去發掘、去創造。

“共同記憶”對於城市而言,能夠提升其知名度。它是一個城市的根與魂,倘若缺失,就不能很好的擔當傳承文化的重任,就會喪失人們難以割捨的鄉愁。綜觀古今,哪個著名城市不是給人們留下衆多的共同記憶呢?誰能忘記巴黎的艾非爾鐵塔、悉尼的歌劇院,誰能忘卻重慶的火鍋、蘭州的拉麪,誰能忘記西安的大雁塔、杭州的西子湖、南京的秦淮河、福州的三坊七巷……滄海桑田,城市變遷。北京的現代高樓,阻擋不了老城衚衕糖葫蘆的飄香;中外遊客雲集周莊、烏鎮,追尋的的是江南民居小巷的幽然。“共同記憶”早已存留於我們腦海之中,唯有如此情結,才得以夯實一座城市的文化根基,促進城市的和諧發展。

“共同記憶”對於個人而言,能夠密切人際關係。人作爲典型的社會性動物,離不開與他人的交流互動。一次難忘的踏青,一場精彩的報告,一次思想的交鋒,一件日常的小事……均能化作“共同記憶”,更勿論生老病死、婚喪之事,種種事件的發生和儀式的進行,是當代人“共同記憶”的起源。融洽的人際關係正是夯實城市文化的基礎,有助於人們更好地融入城市。

“共同記憶”不是一個人文噱頭,更不是一句空談,它蘊涵在每一座城市之中,鐫刻於每一位市民腦海。作爲龐大城市中渺小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我們市民所缺失的只是一顆發現與創造“共同記憶”的心。轉型期社會的人際關係湍流不僅弱化了網際關係的聯結,更讓我們在社會生活中變得冷漠而不願交際,造成“共同記憶”的時代性缺失。但人作爲一切精神文明和交際關係的直接載體,應主動擔起共同維護城市“共同記憶”的責任,不應將其歸爲“不治的時代病”而漠然視之。

“共同記憶”是城市的根與魂,人與人之間需要交流,社會才能和諧;新文化與舊文化也需碰撞,文化才能更好地被傳承與發展。身爲市民,我們都應出一己之力,與“共同記憶”相聯結,使城市的發展,向“大美”邁進。

 點評

文章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的古詩開篇,提出當代人對自己生活的城市到底擁有多少“共同記憶”的問題,新穎且切題。接着闡述了個人與城市的關係,有市民身份的自己是城市的一部分,進而提出了觀點:我們要自覺地去發掘,去創造城市的“共同記憶”。文章第三、四自然段從兩個方面來談擁有“共同記憶”的作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夠密切人際關係。第五自然段談“共同記憶”蘊藏在城市中,根植於人們腦海,同時也簡析了當前“共同記憶”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希望,最後總結全文。

綜觀全文,語句頗暢,思路清晰。但第四自然段闡述“共同記憶”對於個人的作用,有遊離於標題之嫌,或者說是理未說透徹。也許是考場時間有限、或囿於篇幅,如何自覺地去發掘、去創造“共同記憶”文中未論及,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