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選高考作文八篇

精選高考作文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9W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高考作文八篇

高考作文 篇1

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材料一:誰年輕的時候沒有過夢想,誰年少的時候沒有過榜樣?好的偶像能夠成就一代人的志向、理想和美好的精神家園,而不好的偶像則會誤人志向、毀人前程。在引導崇拜偶像時,我們要大力呼喚和推出“英雄偶像”,逐漸將那些“反面偶像”逐出舞臺。

材料二:影視歌明星,總是引領着一個時代的流行潮流。無論是曇花一現的輝煌還是常青藤般的經久不衰,他們帶給人們的震撼與激情,是可以穿透歲月和記憶的。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有過類似的偶像情結,只不過因所處的時代不同,意義與價值觀也隨之大相徑庭。

請根據你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體會,選準角度,寫一篇作文。要求: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少於800字。

[審題指導]

此作文題由兩則材料構成,即我們平常所說的多材料作文。多材料作文一般由兩則或兩則以上的材料構成,比單則材料要複雜,不但需要弄清每則材料的大旨,還需要從整體上掌控材料與材料之間的關係。材料之間的關係主要有兩類:一是幾則材料並列,互爲補充,對同一問題作多層面的描畫與論說;二是對立統一,對同一問題提供相反相成的事例。

仔細閱讀這兩則材料,我們發現,材料一所表述的內含是:好偶像與壞偶像對於人所起的不同的作用以及如何引導偶像崇拜的問題;材料二所表述的內含則是:每個人成長中都有偶像情結,且這個情結是隨着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

通過對這兩則材料的分析與對比後,我們可以看出這兩則材料都是圍繞“偶像”來說的,其內容上互爲補充,共同闡述了偶像情結的內涵以及如何崇拜偶像的問題。寫作時,我們如能緊扣“偶像”來寫,並突出“情結”一詞,就會很容易地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來。

[寫作提示]

“偶像”在很久以前就已經存在,“偶像情結”也是一個既年輕與古老的話題。仔細一想,我們便會發現這個文題所蘊含的思想底蘊與文化內涵極爲深遠。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信息化與個性化並存的年代,幾乎每一個人都會有自我的“擇偶”標準,有人敬仰革命領袖毛澤東,有人欣賞文壇巨匠高爾基,有人崇拜籃球之王喬丹,有人迷戀影壇明星劉德華等。選擇偶像,關鍵在於背後的精神風貌與價值取向,這是同學們要着重思考的問題。

具體寫作時,我們可以用提供的材料打開自己的思路。比如材料中說“誰年輕的時候沒有過夢想,誰年少的時候沒有過榜樣?“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有過類似的偶像情結”等話語中可以展開聯想和想象的雙翅,進而在古今中外的現實或文學藝術之中尋找創作的靈感,像屈原、李白、李清照、蘇軾、魯迅、海子以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這些對中國文化或中國歷史有着深遠影響的作家、學者、英雄豪傑,也可以是藝術世界中的人或物。如維納斯雕像、《老人與海》中的桑提亞哥、《簡愛》中的簡愛、《復活》中的瑪絲洛娃等,都可以進入到你的視野。這樣,寫作素材一下子就多了起來。

有了素材之後,我們就要精心構思了——寫出虧“我想得出來”的作文。如下面的一些寫作角度就比較好:(1)偶像情結折射出時代和大衆文化的烙印;(2)偶像崇拜是人們精神的一種寄託;(3)偶像的言行舉止會影響一代人或一個時期,不可小視;(4)崇拜偶像不能迷失了自己;(5)偶像能起到榜樣的作用,成爲偶像,需要巨大的人格魅力;(6)青少年更容易成爲偶像的崇拜者,成爲偶像也需付出努力和艱辛;(7)偶像是一把雙刃劍等。

另外,需要向同學們提醒的一點是,文章表現手法要力求新穎,別具匠心。如果僅僅拘泥於材料中所給的信息,是不大可能寫出好文章來的,需要我們思接千載,神遊萬里!可以用心靈遊歷的方式尋找偶像,在尋找過程中,表達自己的心得和感受;也可以用偶像獨白的形式或“陌生化”手法來揭示“僞偶像”的真實世界等。

2、[文題展示]

雪龍”號完成第四次考察北極任務

20xx年9月20日,中國第四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出色完成了科學考察任務,乘坐“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載譽凱旋,順利返回位於上海浦東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

此次科考關注北極海冰的快速變化對中國環境和氣象的影響,以便我國在全球氣候變化中採取更好的行動和策略。科考人員發現,北極海冰融化現象嚴重。科考專家餘興光稱,中國處在北半球,北極的快速變化對中國的氣候、生態、環境影響非常大。

在“雪龍”號向北挺進時,隊員們發現北緯84度以北海域的海冰出現大量的冰間水道或水塘。由此可見,北極海冰加速融化已是不爭的事實。應該說,北冰洋的變化令人震驚,如果任由這種局面發展下去,可能產生很多的環境問題,對中國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這次北極科考圍繞國際北極研究的熱點科學問題,獲取了多學科立體實測數據,不僅對深入瞭解北極變化及其對我國氣候環境影響起到積極作用,也爲國際北極科學研究提供了極有價值的現場資料。

[運用指導]

近來年,圍繞北極的國際紛爭日漸增多,甚至大有兵戎相見之勢,許多國家看中的是北極的資源,很少有從科學的角度審視這片寂靜而熱鬧的寒冷極地。此次中國科考隊,從北極氣候角度考察,無疑具有人類價值。

[適合話題]

北極與環境變化,科學與生活,自然資源與人類發展,表層與深層,遠與近等。

3、垃圾場旁的高病人羣

近年來,大型垃圾填埋場周圍大多形成了高發病區。環境糾紛案件不斷增多,已經成爲國內外重大環境問題的焦點之一。

北京六裏屯垃圾填埋場附近一居民區,患腫瘤類病和呼吸系統類疾病的發病率已明顯增多。在民衆提供的一份名單中,七年來僅患有腫瘤類病及其死亡人數就多達70人。以北京阿蘇衛垃圾填埋場附近村莊爲例,牲畜死亡、植物怪長,阿蘇衛附近成了枯樹、傻羊和病人的村莊。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患有呼吸系統類疾病、腦血栓、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的人數和死亡人數比以前明顯增多;村民家中自備吸氧裝置的戶數超過半數;三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患有腦血栓的人數比例達60%以上。

國際上,以焚燒爲主要處理方式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同樣威脅到附近居民的健康。據綠色和平組織《焚化爐與人類健康》研究報告,焚燒爐潛在地損害人類健康,主要表現在誘發突變、癌症、呼吸疾病、性別比例失調、先天性缺陷、多胎妊娠、心臟病、皮膚病、泌尿科疾病、甲狀腺激素變化等10個方面。

在英國、西班牙和日本,老式和現代化的焚燒廠僱員,均發現體內二噁英總毒性當量水平升高,影響健康;在意大利,市區接近垃圾焚燒的居民,患癌率大大增加,肺癌死亡率上升6.7倍;1962年至1992年,一垃圾焚燒廠的工人,胃癌死亡率增加2.79倍。在英國,一份涉及70個城市的焚燒爐和307個醫院醫療物焚燒爐研究報告表明,居住在附近的兒童癌症死亡概率增加兩倍;在比利時,維爾賴克兩座焚燒爐附近居民新生兒先天性畸形增加了1.26倍。

[運用指導]

社會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垃圾。垃圾的貯存、處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如果沒有統一的規劃和科學的方法,將很難找到解決垃圾問題的根本途徑。如今,人人都是垃圾的製造者,也是受害者,而那些住在垃圾場附近的人羣,無疑受害更深。

[適合話題]

環保與生活,垃圾與健康,垃圾與文明,環境與生存等。

4、黃河開河魚成稀有珍品

據中國之聲報道,每年3月下旬,隨着黃河冰融河開,吃開河魚就成了包頭市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然而現在,由於生態環境惡劣,真正的黃河開河魚在包頭市場上十分少見。開河魚主要的生存環境就是在黃河。然而,隨着近年來黃河兩岸人口和工廠的增加,黃河水體污染非常嚴重。在20xx年,黃河包頭段就遭遇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水源污染事件,黃河水體揮發酚超標92倍,高錳酸鉀指數超標12倍。這種生態環境導致黃河段內80%的黃河獨有野生魚類死亡。黃河開河魚更是一年比一年少,享譽全國的包頭黃河鯉魚現在已經難覓蹤影。目前在包頭市場上大家吃到的開河魚絕大多數都是由黃河水飼養的,真正從黃河裏打撈出來的開河魚已成稀有珍品。

[運用指導]

昔日普通百姓家餐桌上常見的黃河開河魚,由於生態環境惡化,水質下降,已成稀有珍品。孕育華夏文明的母親河,如今卻正在遭受無情的摧殘,文明的搖籃正慘遭破壞。這個令人痛心的話題,具有極大的諷刺意味!

[適合話題]

環境與生活,母親河危機,生物危機,人類危機等。

5、產水比產油貴

迪拜不只是一個財政上沒能量入爲出的城市,在生態上它也極度透支。被修剪得整齊的草坪上,滿是噴水的噴頭。在一個像小山一樣大的冷室裏,人們用天然雪修建了一個滑雪場。然而,這裏卻是沙漠——世界上最缺水的地方。

有人在迪拜修建了一個有空調的海灘,冷氣管鋪設在沙子下面,這樣顯貴們的腳趾就不會被灼傷。新的泰格伍茲黃金高爾夫球場每天需要大量的水灌溉其場地。沙塵暴經常席捲這個城市,塵土漫天飛揚,天際一片模糊。沙塵過後,酷熱登場,所有沒有得到人工加溼的地方都會被烤個通透。

這裏沒有地表水,又是世界上降水量最低的地區之一。阿聯酋的水是由海灣地區的海水淡化廠淡化而來的,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水。生產淡水的費用超過了生產汽油的費用。即使待着不動,在迪拜,人們對水的需求量也相當高。在即將到來的水資源緊缺、能源從石油向其他資源過渡的時代,迪拜尤其脆弱。

水質越來越糟糕。遊客們常常可以看到未經過處理的污水以及漂浮在海上的污物。迪拜擴張得太快了,其污水處理設施卻沒有跟上步伐。海水變成了黑色,臭不可聞。遊客被告知:不要到海里去,那裏到處是排泄物和細菌,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遊客來這裏就是享受海灘生活的!

[運用指導]

迪拜人用石油換金錢,再用金錢破壞自然的生態平衡——在沙漠裏建起了天然雪場、空調海灘。迪拜人生產淡水的費用超過生產汽油的費用,他們卻用這些水去噴草坪。一個聞名於世的旅遊城市,卻有許多污水、污物、細菌充斥其間,這與人們心目中清澄、聖潔的形象如此悖離,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適合話題]

環境與文明,生命之源,金錢與環境,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等。

高考作文 篇2

每年高考都有許多考生因爲答題中的小疏忽、小失誤,而導致失分、丟分,甚至因此而痛失“金榜題名”的機會。作文是高考語文試卷中至關重要的部分,20xx年高考正向着我們越走越近了,考生們怎樣去迎接它呢?作爲一名語文教師,在此想作一點提醒。

一、 切莫疏忽限制性

高考作文總會有許多限制性:限意、限體、限時、限量,這些限制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考生切莫疏忽。

限意:這幾年高考作文命題的趨勢是在開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性,而限制主要是內容上的限制。對於開放性的話題作文,雖然內容的選擇相對自由,但也絕不是無邊無際,可以隨心所欲,我行我素。考生在寫作時必須仔細閱讀作文試題提供的材料、情景和命題者的指令性文字,明確命題意圖,寫作目的和表述重點,抓住實質,決不能望文生義,想當然,以致偏題。

限體:近年的高考作文雖然儘量淡化文體界限以利考生臨場發揮,但並不等於沒有限制。這種“限制性”在於要求考生首先要明確命題意圖,進行構思選材謀篇,再根據自己的擅長選定相應的表達方法及文體。

限時:高考作文雖然沒有明確規定完成的時間,但語文整卷的考試時間是確定的——2個半小時;因此,我們必須安排好作文的時間。一般來說,從讀題審題、立意選材、謀篇佈局、行文標點到檢查修改等全部程序在內,作文時間不應少於60分鐘,否則會捉襟見肘,丟三落四,肯定寫不出好。

限量:這幾年的高考作文對字數要求均是“不少於800字”,因此考生在正式落筆之前,至少應先有個“腹稿”,即在構思內容時,每個段落的大致字數要胸中有底,不能忽略了字數的規定。以800字爲標準,那麼全篇最少絕不得少於750字;當然也不宜太長。

二、切莫疏忽擬題目

題目是的眉目。一個好的題目往往是內容的高度概括,它可以總領全文,同時也可引起閱卷老師的興趣和注意力。但是,有相當一部分考生往往對此十分疏忽。特別是近幾年的高考作文少有命題作文,而多是自擬題目的作文。有些考生對擬題十分馬虎,不是把“話題”信手拈手來權當作文題目,就是乾脆漏掉作文題,結果被扣了分還不知道。

考生在高考中怎樣才能避免犯類似錯誤呢?首先要從思想上予以重視,其次要掌握一些擬題的技巧。擬題要從的具體內容和體裁出發,題目的含義和風格都要與正文絲絲相扣。既要注意題目的簡明、突出、醒目,又要具有獨創風格,力爭使文題確切鮮明,生動活潑,寓意深刻。爲達到這一目標,擬題時可考慮從以下方面入手:

高考作文 篇3

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作文。

印度古諺說:“人要吃些粗糧。”可是,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人不吃粗糧了,他們認爲粗糧口感差,吃起來費力,他們忽略了粗糧中含有細糧缺少的營養成分。其實,不吃粗糧,是導致現在很多人身體處在亞健康狀態的原因之一。當然,長期過食粗糧也不好。其實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事也與此相通。

請你聯繫自己的生活體驗與感受,寫一篇文章,不少於800字。

要求: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不得抄襲或套作。

範文:要吃些粗糧

今天,你吃粗糧了嗎?

這看似一個蹩腳的追問,其實細想真的對身體有益。生活好了,每日珍饈美味、佳餚美釀侍候,反倒腸胃吃不消,所以在營養師眼裏,粗糧和細糧的搭配,是一門必修課。細糧口感好、易吸收,吃起來是種享受;粗糧口感差、營養少,吃起來是種難受。但是身體不這樣認爲,身體說:細糧好,粗糧不可少,你們要吃些粗糧。

不光身體這樣說,心理也這樣說。現在90後、00後的青少年,別看他個子高高,一副成熟模樣,其實很多心理是亞健康或不健康的。爲什麼?因爲家庭條件好了,又是獨身子女,父母提供了一切包辦的“細糧”,對孩子的一切都精心呵護,把最易吃的、自認爲很有營養的“父母的義務”彰顯到最大,結果反倒傷了孩子的“胃”!孩子在心理上沒吃到什麼“粗糧”,對心理上必須絕決的“依靠”問題最終沒能解決,這樣,就不難理解網絡上盛行的“富二代”、“官二代”的令人憂慮的各種事件,就不難理解我們身邊的各種“腦殘”人士,其實,這些都是少了心理上的“粗糧”,是營養不良的生動體現!

不僅心理這樣說,連精力也這樣說。我們這樣一些青少年,處在和平時期,精力磨礪少了,精力上反而“缺鈣”了,供應我們成長的“細糧”,全是一些“積極的、榜樣的、正面的”的“細糧”,生活在一片“燈紅酒綠”、“歌舞昇平”中,這不是不好,只是總是吃這樣的“細糧”,很輕易讓我們忘記生活的殘酷,競爭的激烈,命運的不平;其實,精力上遭遇一些“挫折”、情感上遭遇一些“冷落”、學業上遭遇一些“打擊”,吃一吃生命本身的原汁原味,品一品生活的原生態,我們的“骨骼”可能更發達,精力可能更加鮮活。有句話是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還有句話說:自古寒門多俊傑。還有古人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想想,真是很有道理。

心理和精力不成熟,不健康,真的是當今青少年的成長瓶頸。粗糧好,好就好在能夠在“安逸”的生活面前提供一些“難啃”的“骨頭”,“難嚥”的“野菜”、“難聞”的“臭豆腐”、“難消化”的“黍米”。人的成長,不是靠一種單一的心理或者精力就能出類拔萃的,而是應該具備各種心理質量和精力元素的,在現實特殊注意個性和才氣的競爭中,幫助自己獲得成功的,經常取決於一個人全面的素質,而全面的素質,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吃“粗糧”的多少!

我們見面常說:今天,你吃了嗎?

我卻要說:今天,你吃粗糧了嗎?

高考作文 篇4

應試教育的“中國式”課堂探究

有調查者說:“探究作爲我國現行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常常出現在課堂、實驗室或課外學習過程中。”但我經歷的卻是另類的課堂探究,這是應試教育下流於形式的課堂探究,姑且套用“中國式過馬路”,稱之爲應試教育的“中國式”課堂探究,希望能引起學校領導、老師重視。

我來揭祕一堂探究性實驗課,帶你走進真實的“探究”課堂。高三學生面前,放着一道探究實驗題,你以爲老師會讓你動手做實驗、找數據、做分析、寫結論嗎?這是奢望,探究實驗與你無緣:老師讓你翻到某頁,看課本上的某一段話的提示,然後開始講解關於探究實驗的解題方法,指出易錯點。講完後,老師讓同學們“實踐”――做題目。“啊咧,老師,不做實驗嗎?”“都高三了,哪還有時間做實驗啊!你是小學生嗎?會做題就夠了。你不想考大學了?”

回想高一、高二,也就做過五次實驗,物理兩次,生物兩次,化學一次。其中探究性實驗做過兩次,都是事先老師就在黑板上“做過的”實驗,已經知道了實驗結論和操作扣分點了。做這樣的實驗能探究什麼?我無語。我只覺得這與刷題沒什麼區別,我們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小小鋼筆科學家,最大特長就是用筆做實驗。

教室裏的情況也不比實驗室好。有一次,學校聽說有外校老師來聽課,趕緊派人到班上通知大家做好準備,並安排聽課者到做了充分準備的班級聽課。結果他們發現課堂教學效果特別好:同學踊躍發言,對老師提出的探究性問題,發表了各具特色的看法,我們的老師一次又一次地帶頭鼓掌。我們只知很熱鬧,像演戲一樣,腦子裏空空的,不知道探了個什麼究。而聽課老師評價說:“這是一堂與國際接軌的課。”其實他們心裏也明白,這只是一堂精心導演的探究課,一件“皇帝的新衣”而已。

好一個“與國際接軌”的探究課。我不知道國外中小學探究課怎麼上,但我知道這樣的課是流於形式的探究課,是應試教育下“中國式”的探究課。我願做《皇帝新衣》裏的小孩,說一聲,這堂貌似穿着“探究”華服的`探究課,實在是赤裸裸的僞探究課。

高考作文 篇5

魚很神祕。它的神祕在於它老是藏在水裏——我不知道平靜或者不平靜的水面下到底有沒有魚,有多少魚,它們都住在哪個角落裏?

爲了弄個究竟,我總是將一段小水溝前後兩頭堵住,再將裏面的水弄乾,魚就現出了原形——在水將幹未乾的時候,一些魚露出了脊背,它們驚慌失措地亂竄,用尾巴把水打得啪啪作響,讓我既興奮,又着急,又得意——看你們還能跑到哪裏去?爲了抓到更多的魚,我必須在抓完了那些看得見的魚之後,再在稀泥裏慢慢地摸過去,因爲大一些的鯽魚會鑽到泥裏面,你如果不去摸索,正好就中了它的計。

儘管我很努力地做這種工作,儘管工作的效率也不低——每年家裏都有好多小魚乾,一年四季,不愁吃不到魚。但是,我仍然不能確定,在哪一片水面下,有魚,有多少魚,或是沒有魚。

這讓我很沒勁。好在我不是一個死心眼的人,弄不清就弄不清,沒有誰會因此說我什麼,也一點不妨礙我喜歡魚。

魚的味美,鮮嫩誘人,樣子也很順眼,一些魚甚至很漂亮,但它們卻算不上什麼珍品,因爲它太多了。從一開春,春雷一響,雨嘩嘩的一點點砸在水裏,魚就喜歡溯游而上,越是激流,魚越是高興。白天,它們還安靜的呆在河流或者小水塘裏,到了晚上,魚們,尤其是鯽魚,便爭先恐後地沿着水流向上,你只要找到一條通向水塘的小水溝,最好是水溝的某一段堵住了一些水流,造成一定落差,就像一道小瀑布,瀑布的落腳處,便是一個漁場。你只管用網一網一網地撈,這時的魚,是不怕你撈的,就算你把這一羣魚都撈走了,他們也不會罵你。而事實上,你是撈不光的,總有一些漏網之魚,幸運之魚,會繼續存活下去。

到了夏天,稻花盛開,魚事更甚。就連每一塊水塘裏,都有數不清的魚。如果願意,最主要的是你夠膽,不怕生產隊的人發現,你就可以把一塊稻田裏的水放幹,然後到稻田裏那些坑坑窪窪的小水坑中抓魚,一定先挑大些的抓,估計差不多了,就趕緊溜回家,這時千萬別貪心,萬一被人抓住,可不是鬧着玩兒的——水稻揚花期間,需要大量的水,而你放幹稻田裏的水,如果因此造成水稻減產,簡直就可以算是一種犯罪!恐怕要連累父母,開會時挨一頓批評,如果要抓去鬥爭一頓,看你後不後悔!

那個時候,只消一個夏天,家裏便可以儲存足夠一年吃的魚——因爲不可能頓頓吃魚,天天吃魚,更因爲媽媽說:不要去抓魚了,吃魚費油,哪有那麼多油讓你天天吃魚?就衝這一點,魚便要感謝我的母親,要不然,一年當中,光我一個就不知要抓多少魚。

當然,像我這樣抓魚,純粹是小孩子的遊戲,簡直不值一提。抓魚真正的高手,是大人。他們在秋天或者夏天水少的時候,到同江河裏去毒魚,將一種叫“翻江藤”的東西搗成汁,灑到河裏,魚即成片成片死去,水面上一大片魚的肚皮,大一些的魚抵抗力強一些,沿着河水向下遊飛速逃命,而大人們早就成羣結隊張網以待,要把暈乎乎的魚兒一條一條都攔在網裏。毒一次魚,撈上來都是幾百上千斤,撈不到的,不知還有多少魚。而最冤最無辜的,是那些小魚,死了都沒人理會——大魚都吃不完,誰還要這些小魚?

捕魚最過癮的,是捕贛江裏的一種魚,叫鰣魚。樣子有點像鰱魚,但嘴巴要尖一點,鱗片也要大一些,厚一些。這種魚,每年五月份準時來到贛江產卵。來的時候生怕別人不知道:它們成羣結隊的在水面上遊,攪起陣陣浪花,讓人看了怦然心動。本來人就喜歡魚,像我,以及我之流,這鰣魚來時,還這麼高調,難免遭人圍攻。這圍攻的結果,就是在街上擺滿了一堆堆待售的鰣魚。

奇怪的是,失去那麼多夥伴,鰣魚們仍不知悔改,每年每年,它們還是那樣高調行事——或許它們認爲,人也許會像我媽媽那樣,魚吃不完了,撈魚之事便會罷手不幹。可惜它們錯了——只要鰣魚一來,人們仍然照捕不誤,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在這件事情上,可氣的是那些鰣魚,它們只認一條死理,而將錯就錯的,沒有哪條魚,會想想怎麼樣去改正,以至於到了今天,我們再也見不到一條鰣魚。我的後代若想看一眼鰣魚,只能去博物館裏看看它的標本,動物志裏看看它的插圖,如此而已。

當鰣魚已經滅絕,奇怪的是彷彿怎麼撈也撈不完的別的魚,也漸漸少了蹤跡。爲了能吃到魚,人不得不像養豬似的養起了魚,如果人不養魚,總有一天,魚肯定會和我們斷絕關係,就像鰣魚,表面上很愚蠢,其實也許它是魚中的先知,早就知道人心難測,不能相信,所以早早的便棄我們而去。

高考作文 篇6

前不久,內地多家媒體聯合組織了一次“印象之十大香港名人”評選活動,並於日前公佈了投票結果:劉德華以1155票排名第一,票數佔總數的31.91%,排在第二至十位的分別爲李嘉誠、成龍、霍英東、董建華、麥兜、周星馳、曾蔭權、其他、金庸。此結果一經公佈立即引起社會上的廣泛爭議。文學評論家雷達指出:“劉德華說到底只是個唱歌跳舞演電影比較出色的藝人,何以就達到了千萬人景仰的地步,真是費解得很。”

許多網友認爲,比起更能代表香港草根文化的卡通形象麥兜、“喜劇之王”周星馳、號稱“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作家金庸和首任香港特首董建華,劉德華即便在內地的新聞更多、參與公益活動更多、參與的重量級演出更多,但最終奪魁仍未免有些牽強。

但是,對此評選結果的支持者同樣大有人在。有網友曾指出:“香港娛樂業在香港經濟中佔很大比例,劉德華在香港不單單代表娛樂明星,他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勤奮、堅毅等品質在華人圈很有號召力,香港人也願意把劉德華包裝成香港精神代表。”甚至還有網友擺出了一系列論據來證明劉德華奪魁的說服力:

“20xx年,劉德華躋身世界十大傑出青年,成爲香港人的驕傲;20xx年,劉德華榮獲‘21世紀傑出才俊’獎;20xx年,劉德華因其電影公司經營上的成就獲國際權威財經雜誌頒發的‘福布斯傑出領袖獎’;20xx年,劉德華成爲‘萬寶龍國際藝術贊助大獎’在香港地區的唯一得主;20xx年,劉德華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發的榮譽勳章……”

分析:雖然“劉德華奪魁香港名人”事件引發的口水戰目前仍未平息,但近年來類似爭議事件卻屢屢有發生:姚明被評爲全國勞模;周杰倫的《蝸牛》入選愛國主義歌曲目錄;金庸的《天龍八部》列入高中語文教材;羅大佑的《現象七十二變》落戶《大學語文》;韓寒、郭敬明、安妮寶貝在“當代讀者最喜歡的華語作家”中力壓李清照、朱自清、徐志摩……爭議的焦點,往往就是其人物身份是否與事件結果形成“價值匹配”。其實,隨着社會及人們觀念的變化,“價值匹配”更與人們的認同度有關。對此現象,我們沒必要大驚小怪。

高考作文 篇7

發明的錯誤?

發明雖無價格高低之分,卻有成敗與否之別。歷史上,DDT的發明,曾在消滅農業害蟲和居家殺蟲中發揮過神奇作用,並贏得了1948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但是DDT難降解、有劇毒,長期使用會造成環境污染,進入人體後會積累在肝臟及脂肪組織內,造成慢性中毒。更有甚者,已引發了嚴重的男性非男性化症。有人稱,把諾貝爾科學獎授予DDT的發明和推廣者,是一大錯誤,DDT是一項失敗的發明。有關資料顯示,一立方米木材只能生產一次性筷子28000雙。又據瞭解,1998年我國生產450億雙一次性筷子,因而消耗木材達160萬立方米。因此,肆無忌憚地濫用一次性筷子,等於毀壞森林、破壞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講,一次性筷子的發明也是錯誤和失敗的。

高考作文 篇8

一年高考作文題目是戰勝脆弱,一大批考生的作文中不是說爸爸撞車了,就是說奶奶、外公死了。那年是全國統一命題,據初步統計,在語文高考作文中,學生筆下寫脆弱一下就寫死了30多萬人!昨天,江蘇省寫作學會專家就社會不良學風問題召開座談會,其中不少專家就高考不良文風予以瞭解析。

不良文風1:

炒作起鬨造就全民織毛衣

難道一篇文章有三個以上名句就是文采了?江蘇省寫作學會會長凌煥新教授提出我覺得文風需要從小抓起,也就是作爲青少年的中小學生,這些最純正的文風要保留住。學生端正文風就要講自己的話、自己的事、自己的體驗。對於現在社會上的不良文風,凌教授指出了三個問題:第一是弄虛作假。比如現在的假廣告、假學歷、假論文;第二是炒作起鬨。現在炒大款、炒明星、甚至連炒藥、炒綠豆也出現了。第三就是寫作上的空洞冗長。南大文學院王繼志教授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就拿現在網上熱炒的織毛衣之歌來說,雖然歌詞充斥着髒話,但已經被有些媒體炒成了全民化娛樂。

藥方:妙手寫文章,鐵肩擔道義

對於目前的文風狀況,王繼志教授提出了妙手與鐵肩的關係。作爲一個學者,不光要有妙手去做文章,更要有一副鐵肩擔起社會的道義。他引用波茲曼的一本書名《娛樂至死》來做描述不在娛樂中爆發,就在娛樂中滅亡。當所有人都沉迷於表層的熱鬧,而失去了對精神和深層內涵的追求,那麼社會的歸宿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全民織毛衣!

不良文風2:

官樣文章長、空、假

受官場文風的影響,不少中小學生的文風也不正,長、空、假毛病普遍存在!每年高考,都充斥着大量這樣的文章,而這樣的文章都不會得到好的分數。研討會上,來自金陵中學的語文特級教師喻旭初解析道:首先說空,不少學生的作文空話連篇,缺乏實實在在的內容。寫議論文,好說豪言壯語,好說雄心壯志。實際上,這樣的文章他自己都不喜歡。我曾問學生:你們爲什麼要這麼寫?答:大家都這樣寫,我也這樣寫,習慣了。這無疑是可怕的習慣!喻老師解析說,再說假,故弄玄虛、感情失真、胡編亂造、譁衆取寵。假的具體表現有三點:一是太誇張,動不動就熱淚盈眶,眼淚嘩的流了下來。就拿98年高考作文舉例,題目爲戰勝脆弱,一大批考生的作文中不是說爸爸病了,就是說奶奶、外公死了。那年是全國統一命題,據初步統計,在語文高考作文中,學生筆下寫脆弱一下就寫死了30多萬人。這樣誇張失實的作文以犧牲親情爲代價真的令人震驚;二是故事缺乏過程,動不動突然、忽然,沒有自然的連貫性。第三就是太矯情,作文中寫到父子、母女情,動不動就說久久凝望,互相緊緊地擁抱,普通中國人會這樣嗎?閱卷老師也不會喜歡這樣的作文。

藥方:內容要實在,語言要簡明

學生長期的不良文風,如果變成了日後的生活方式就很危險了。喻老師舉例說,《說苑》中有一句君子言寡而實,小人言多而虛。這實際上是在提倡一種好文風。也就是:文章內容要實在,語言表達要簡明。長期用不良文風去寫作,當表達方式成爲生活方式,那就會影響做人了。對一箇中學生來說,必須堅持作文與做人的統一,想象能力要培養,虛構故事也允許,但不能脫離生活,一定要有真情實感,這也是高考作文應有的評判標準。

不良文風3:

不說常情,不寫常理

討論會上,語文特級教師、南京一中孫芳銘老師直言不諱地指出,現在學生的寫作已經不會說人之常情,不屑寫人之常理。比如學生記敘文中出現最多的就是親情,但卻也是現在的學生最寫不好的。因爲他們的作文無非是生病了父母如何送自己去醫院,如何喂藥,不會捕捉真情實感的東西。然而,孫老師分析道,學生寫作文寫不出真情實感,板子並不能打在學生身上。首先不少學生不願意寫作文,其實是不願意跟風寫文章,因爲這樣的文章並不是他們想寫的,是爲了應試或者迎合成人而作的。

藥方:私寫作公開化,讓學生說真話

爲了尋求情感的宣泄,一部分學生有自己的私寫作空間。南藝傳媒學院許永教授提到了新媒體的力量。所謂私寫作就是微博、博客等寫作方式。現在不少學生在真實身份下說的或許是假話,但在網上穿了個馬甲卻說了真話。這樣一種方式至少表示學生有說真話的可能,說真話的慾望,不過如何能讓學生把私寫作轉化爲公開還需要社會環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