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古代寓言二則》的教案

《古代寓言二則》的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4W 次

(1)口述作者及相關情況

《古代寓言二則》的教案

(2)弄懂寓言故事

(3)解釋默寫

(4)背誦課文,並能用自己的語言繪聲繪色地講述這兩個寓言故事(注意鄭人、楚人的神態和動作語言)

教材分析:

一、瞭解“寓言”

“寓”寄物,“言”講道理,寓言是一種具有深厚羣衆基礎和悠久歷史的文學樣式,它通常是通過短小精悍而又富於風趣的動物故事或人物故事,採用象徵、擬人等修辭手法寄寓一種思想、哲理或經驗教訓,優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給人美的享受的同時發揮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長人們的智慧和才幹。

二、主題思想

《鄭人買履》這篇寓言以簡潔生動的語言敘述了古代有個鄭國人去集市買鞋,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卻不相信自己的腳下,結果沒有買到鞋的故事,諷刺世上很多人不顧實際情況,只相信教條的做法。

《刻舟求劍》講的是這樣一個令人捧腹的故事,戰國時,楚國有個人乘船渡江,他佩帶的劍掉到了江裏,他馬上在船舷上刻了一個記號,船靠岸之後,他立即從刻下記號的地方跳進水裏去找自己的劍,結果當然是找不到的,這則寓言故事,用來調整那些辦事拘泥固執,不知變通的人。

三、思路結構

《鄭人買履》

第一層:鄭人買履的過程和結果。

第二層:通過人物對話,使故事的諷刺效果大大增強。

《刻舟求劍》

第一層:楚人丟劍和找劍的過程。

第二層:議論、譏笑這種找劍方法是糊塗的方法。

四、寫作特色

這兩則寓言故事篇幅都很短,但情節完整、敘事生動、語言明白如話,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教學設想:

第一課時教學安排

一、導入新課。(3分鐘)

你讀過哪些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麼樣的道理。

(1)龜兔賽跑:烏龜跟兔子賽跑,結果兔子失敗。

(2)守株待兔:種田人放棄勞作,想不勞而獲。

解答:寓意(1)驕傲使人落後、失敗。

(3)成果靠勞動取得,不勞而獲的僥倖心理是危害自己的。

學習《鄭人買履》

二、初讀課文。(6分鐘)

1、老師範讀(注意字音、朗讀節奏、重音、語調)。

學生找出應注意的字音和字型。

2、學生散讀(兩遍,體會朗讀節奏,瞭解大意)。

3、老師細讀(糾正字音和朗讀節奏、重音、語調。

4、學生齊讀(邊讀邊注意事物的發生和發展)

三、構建畫面。(6分鐘)

事情的起因,欲買履,度其足

事情的經過: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歸取之

結果:市罷,遂不得履

四、進一步瞭解課文內容。(15分鐘)

1、圈劃重點的文言詞(履、度、坐、之、操、反、及、遂、寧、無、其、以)

A、獨立學習,看課文註釋查工具書。

B、合作學習,四人小組疏通文字

C、老師巡迴釋疑。

D、小組彙報

E、教師講解重點、難點(師生討論)

(1)操、持、取的意義

(2)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3)寧信度、無自信也

五、把握寓意。(10分鐘)

(1)《鄭人買履》中那個買鞋者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寓意是怎樣刻畫這一形象的。

(2)說了寓言故事的寓意,並談了它的現實意義。

答案:(1)《鄭人買履》中的買履者是一個十分死板,固執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後,用“至”、“忘”、“反”、“取”等動詞,勾畫了買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腳的愚態,當別人問他“何不試之以足”時,他“寧信度,無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市罷,遂不得履“一句諷刺了死搬教條者徒勞無益的結局。

(2)寓意:諷刺那些做事不注意從實際出發,教條主義的人。

現實意義:我們在處理實際問題時,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現成的東西,而要注意一切從實際出發,以免出現不應該的失誤。

六、多形式背誦課文。(5分鐘)

第二課時教學安排

一、學生讀通課文,注意字音,斷句。(3分鐘)

楚人/有/涉江者,

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二、疏通全文,把握文章結構(3分鐘)

故事:劍自舟中墜於水。

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三、學習文言詞語句式

小組間討論,小組間比賽,採用一問一答。

涉:渡江遽:立刻、急忙契:雕刻

是:指示代詞,這兒止:停止

惑:迷惑、糊塗

老師補充講解:A、楚人有涉江者,定語後置,有涉江者之楚人

B、是吾劍之所從墜,這幾是是我的劍墜落之處。

C、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像這樣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注意強調B、C的肯定與委婉的反問語氣。

學生揣摩試讀。

四、閱讀討論(8分鐘)

A、《刻舟求劍》的故事爲什麼要詳寫“刻記號”這一細節?

答:“刻舟”時把握十足的神態和“求劍”時的茫然沒有結果的無奈相趣成趣“,這一細節生動刻畫了這個愚蠢不知變通的傢伙的心理狀態。想象“刻舟”時的神態和“求劍”時的茫然,用自己的話表述。

B、這個寓言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答:現實意義,當今社會是一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們在改革進程中,一定會碰到許多新的問題,但我們面對現實,思想不能僵化,而要善於變通,只有這樣才能搞好改革,才能將改革不斷的推向深入,我們的事業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五、多形式背誦課文(6分鐘)

六、選擇兩則寓言中你喜歡的一則,小組表演,注意豐富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

七、課後時文閱讀講義。

A、解釋下列詞語

置之其坐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之至之市其

試之以足遽契其舟

B、說出下列加點詞語古今意義的區別。

(1)舟已行矣,而劍不行。

(2)寧信度,無自信也。

(3)而置於其坐.

(4)是吾劍之所從墜。

C、說出兩則寓言的寓意。

D、閱讀下文,回答下面問題。

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爲不信!吾爲之先行,子隨我後,虎以爲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已而走也,以爲畏狐也。

1、這則寓言說明了什麼道理?

2、用“狐假虎威”造一個句子。

3、“獸見之皆走”中的“走”是什麼意思?請列舉出帶“走”字的成語三個。

4、口頭複述《狐假虎威》的故事大意,可以發揮聯想和想象,力求說得生動流暢。

參考答案:

A、

(1)量好的尺寸;到……去;履

(2)他的;那,那個,指示代詞

B、

(1)沒有行走;不可以,不能

(2)相信自己的腳;不相信自己

(3)坐同“座”,座位,名詞;動詞,坐下。

(4)這,這是,指示代詞;做判斷動詞。

C、不顧實際,只信教條的人可笑

拘泥固執,不知變通,是辦不成事的。

D、(1)略(2)略(3)走:逃跑的意思。走馬觀花,走投無路,飛沙走石(4)略。

拓展資料

1、韓非和《韓非子》

韓非(約前280——前233),出身韓國貴族,《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他“爲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著有《孤憤》、《內外儲說》、《說林》、《說難》。

《韓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論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全書屬於論辯文佔絕大部分,文風犀利,有很強的說服力。

2、呂不韋和《呂氏春秋》

呂不韋:戰國末年政治家,原爲大商人,在趙國首都,遇見做人質的秦公子異人,(後改名子楚),認爲奇貨可居,入秦爲之遊說,使之歸國繼位(即莊襄王)

《呂氏春秋》也稱《呂覽》,據《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呂不韋使其門客各著所聞,集論成書,全書二十六卷,內分十二記、八覽、六論,共一百六十篇,二十餘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