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論衡.自紀篇》閱讀理解

《論衡.自紀篇》閱讀理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論衡.自紀篇》閱讀理解

論衡.自紀篇

【東漢】王充

充書既成,或稽合於古,不類前人。或曰:謂之飾文偶辭,或徑或迂,或屈或舒。謂之論道,實事委瑣,文給甘酸①,諧於經不驗,集於傳不合,稽之子長不當,內之子云②不入。文不與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稱工巧?答曰:飾貌以強類者失形,調辭以務似者失情。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類而生,不必相似,各以所稟,自爲佳好。文士之務,各有所從,或調辭以巧文,或辯僞以實事,必謀慮有合,文辭相襲,是則五帝不異事,三王不殊業也。美色不同面,皆佳於目;悲音不共聲,皆快於耳。酒醴異氣,飲之皆醉;百穀殊味,食之皆飽。謂文當與前合,是謂舜眉當復八採③,禹目當復重瞳④。

充書文重。或曰:文貴約而指通,言尚省而趨明,辯士之言要而達,文人之辭寡而章。今所作新書,出萬言,繁不省,則讀者不能盡;篇非一,則傳者不能領。被躁人之名。

以多爲不善。語約易言,文重難得。玉少石多,多者不爲珍;龍少魚衆,少者固爲神。

答曰:有是言也。蓋寡言無多,而華文無寡。爲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爲用者:一章無補。如皆爲用,則多者爲上,少者爲下。累積千金,比於一百,孰爲富者?蓋文多勝寡,財寡愈貧。世無一卷,吾有百篇;人無一字,吾有萬言,孰者爲賢?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領,斯蓋吾書所以不得省也。今失實之事多,華虛之語衆,指實定宜,辯爭之言,安得約徑?夫形大,衣不得褊;事衆,文不得褊。事衆文饒,水大魚多;帝都谷多,王市肩磨。書雖文重,所論百種。按古太公望,近董仲舒,傳作書篇百有餘,吾書亦纔出百,而云泰多,蓋謂所以出者微,觀讀之者不能不譴呵也。

(選自《論衡·自紀篇》有刪節)

註釋】①文給甘酸:此處疑有脫誤,大意是:文章中盡是雜七雜八的東西。 ②子長、子云:司馬遷,字子長;揚雄,字子云。 ③八採:傳說堯的眉毛有八種顏色。參見《白虎通義·聖人》。 ④重瞳:傳說舜的每隻眼中有兩個瞳仁。

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飾貌以強類者失形 強:強求

B.文人之辭寡而章 章:同彰,鮮明

C.被躁人之名,以多爲不善 被:遭受

D.按古太公望 按:根據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都屬於王充闡述自己寫作主張的一組是(3分)

①文不與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稱工巧 ④文貴約而指通,言尚省而趨明

②調辭以務似者失情 ⑤爲世用者,百篇無害

③文辭相襲,是則五帝不異事⑥今失實之事多,華虛之語衆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王充的書寫成後,世人予以否定,因爲世人認爲王充的書不符合前人的經驗,既不像司馬遷的文章,也不像楊雄的文章。

B.面對世人對自己文章不似前人的指責,王充運用飾貌、稟賦、美色、悲音、酒醴、百穀等形象的比喻批駁了世人,把深奧的理論說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C.世人勸王充文貴約言尚省,而王充則認爲寫書就像積累財富一樣,多比少好,他所出的新書多達萬言,且篇幅長分量很大。

D.本文在寫作上的確不類前人。作者用或曰摸擬世人的不解與質疑,通過對比辨別,更加充分地論述了自己的寫作主張。

12.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美色不同面,皆佳於目;悲音不共聲,皆快於耳。(3分)

(2)爲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爲用者,一章無補。(3分)

(3)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領,斯蓋吾書所以不得省也。(3分)

13.請用斜線(/)給下面短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斷句不超過6處)(3分)

叔孫武叔①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②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③牆賜④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⑤之富。

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

【註釋】①叔孫武叔:魯國大夫。②子服景伯:魯國大夫,據說也是孔子的學生。③宮:古代對房屋、居室的通稱。④賜,即子貢,名端木賜。孔門七十二賢之一。⑤官: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