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七年級語文上冊《金色花》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七年級語文上冊《金色花》教學設計(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3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上冊《金色花》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語文上冊《金色花》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七年級語文上冊《金色花》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分析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但其文體與本單元的另兩篇講讀課文《秋天的懷念》及《散步》不一致。這是一篇散文詩,應作爲詩歌來上。而詩歌的特點,《毛詩序》稱“情動於中而形於言”,鍾嶸《詩品序》中則稱“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天地的陰陽之氣摧動了萬物,而這萬物的變化就感動了你內心的性情,表現出來就形成了詩)。簡言之,就是自然感動了詩人,詩人去描繪自己內心映照下的自然。具體到《金色花》,那就是孩子對母親的愛是如何在金色花中體現出來。

這首散文詩也有着與其它兩篇課文相似的地方,就是文中的親情都有着缺憾。史鐵生是在母親去世後才真正明白了母親的犧牲,從而決定改變自己的生命來報答母親;莫懷戚是感覺到了母親陪同自己的時日已短才決定委屈兒子。同樣,在文中,孩子在大半時間內都躲藏起來,但他的愛卻沒有消退過。學習前兩篇文章,有助於學生迅速把握文本的主題。要理解本文的獨特之處,還應當瞭解泰戈爾有些悲涼的人生經歷。他自少年時代起,母親、五嫂、妻子、次女等摯愛的親人逐一離世,這對他的情感有着重要的影響。但無論他經歷過多大的痛苦,但這份愛不會消失,這就構成了這篇文章乃至《新月集》最核心的主題。同時,泰戈爾特殊的文化背景也讓這首散文詩有了更加深厚的內涵。母親的沐浴、閱讀《羅摩衍那》以及到牛棚裏去,乃至金色花自身,都有着宗教的神聖色彩。因此,這種愛同樣也超越了母子之愛,有了博愛的情懷。

教學這篇文章,主要讓學生圍繞兩個問題展現自學——“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我會在媽媽________時,__________”,“孩子如何體現對母親的愛”。接着再補充泰戈爾的生平、文化背景,讓學生能夠深入體會詩中的文化內涵及情懷。不過,我始終以泰戈爾的一首詩貫穿教學中,以便學生進行比較閱讀:“你離我有多遠呢,果實呀?”“我是藏在你的心裏呢,花呀”。通過對這首詩的品讀,去理解文本、理解泰戈爾。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自讀文本,體會文本中表現出的母子之愛。

2、結合補充材料,體會文本中蘊含的偉大情懷。

三、教學設計:

1、導入:

本文選自《新月集》,它的意思就是把兒童比作新月,其主題是讚頌童真及母愛。但作爲東方第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泰戈爾筆下的童真與母愛又有哪些獨特之處呢?

比較閱讀①

請大家先讀讀這首選自他的《飛鳥集》的短詩:“你離我有多遠呢,果實呀?”“我是藏在你的心裏呢,花呀。”

大家讀懂了嗎?

提示:花與果永遠不可能相見,但什麼將它們聯繫在一起?

2、自讀活動1把握內容

文中的孩子也自己的母親分離的,請大家填寫表格:

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我會在媽媽______________時,__________

尋找“我”躲在一邊

沐浴後散發香氣

讀《羅摩衍那》投下影子

到牛棚回到媽媽身邊

提示:

在上面的活動中,哪些是對孩子活動的總寫?

雖然“我”在媽媽尋找時調皮地躲起來,但“我”離開媽媽了嗎?

3、自讀活動2體會親情

當孩子與母親玩耍時,他如何表現對母親的愛?(小組討論,老師提示,讓學生歸納細節中的描寫併發言,學生再朗讀相關段落

提示:

1、母親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肯定時刻都有花相伴,那麼“我”在散發香氣時,就在這花中。說明“我”的愛什麼樣?(無處不在)

2、母親在讀《羅摩衍那》時,“我”爲什麼知道她讀到了哪裏?(無時無刻不在關注着母親)

3、爲什麼回到母親身邊時就要求她講故事?(與母親撒嬌,分離得太久,渴望得到母親的愛)

比較閱讀②:

再讀上面《飛鳥集》的詩篇,你發現,永遠不能相見的花與果之間有什麼相聯繫?(愛與期盼)

4、自讀活動2體會情懷(結合補充材料,思考內涵並朗讀)

既然有着如此深沉的愛,爲什麼要分離呢?我給大家補充泰戈爾的一張年表:

補充材料①:

1861年,泰戈爾誕生

1875年,母親沙羅達去世。

1884年,五嫂自殺,詩人承受了巨大哀傷。

1902年,妻子病逝,寫哀悼詩。

1903年,次女病死。

泰戈爾還是個少年時,母親就去世了。當時的他直到從火葬場回來,才意識到母親永遠不會回來了。後來,與他年齡相仿的五嫂就成爲了他心中的母親、姐姐甚至暗暗愛慕的對象,但五嫂後來也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在家中自盡。泰戈爾的妻子因爲文化水平較低,因此從沒有在他的心中引起重視,兩人生育了幾個子女,卻缺少感情的交流,泰戈爾也從沒有在作品中提及妻子。可是,當妻子猝然離世時,他才發現了妻子的珍貴,第二年他的愛女也去世了。

從這些材料中,我們大家發現他的人生充滿了悲劇。但是,他並沒有因爲這些悲劇而沉淪。大家細讀文本,在文中金色花在哪些地方出現?(母親沐浴回來的道路上、書房外、牛棚上,幾乎無處不在)從中我們體會到什麼?(雖然他與母親、與自己所愛的人早早永離,但在他的心中,這種愛是無處不在的)

補充材料②

泰戈爾是印度人,這是一個詩的國度,在印度人心中,神明無處不在。他們一日一浴,因爲他們相信恆河水是神聖的銀河水經過大神的頭顱流下的,在其中沐浴直至死亡就能最終與神明相融。《羅摩衍那》是他們最喜歡閱讀的史詩,他們相信死前唸誦“羅摩”的名字就能讓身體解脫。牛棚在印度家庭中很常見,因爲他們認爲牛是大神的坐騎,被稱爲“聖牛”,他們將牛當作神明的化身來照料。而金色花是印度的聖樹,因此它的色彩也被認爲具有神聖的色彩。

請大家思考一下,詩人筆下的情感還僅僅只是母子之間的親情嗎?(神聖的博愛)

比較閱讀③

再讀《飛鳥集》中的這首詩,你能體會出什麼樣的愛?(學生自由回答)

教後記:

比較閱讀是自讀課文的一項重要學習方法,但如何使用比較閱讀需要重視。我在教學中,將《飛鳥集》中的那首小詩貫穿其中,學生們從開始的似懂非懂到最後的逐漸體會,也情不自禁地融入到了課文所創設的情境之中。當然,我在教學中,也引用了《秋天的懷念》及《散步》中那些帶有無奈的情感,學生感覺到了這篇看似只是童話的故事背後所蘊含的深厚內涵。

教學本文,其實主題很容易把握,但如何讓學生看到主題在文中的體現並最終能讀出主題的深刻內涵是關鍵。從學生的反應來看,他們大體上認識到了這一點,我覺得這樣的設計還是有作用的。

七年級語文上冊《金色花》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有感情地朗讀,把握詩文情感基調,品味精美語言。

2.初步感知印度文化和泰戈爾的詩歌特點。

3.學習和借鑑本詩藉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真情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法感知課文內容。

2.用品析討論法領會語句的深刻含義。

3.用合作探究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童真童趣,感受人間至愛真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途徑,感悟詩歌優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摯淳樸的情感。

教學難點:

1.通過想象,鑑賞詩歌,學習和借鑑本詩藉助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真情的寫法。

2.學習本文託物寄情的寫法。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朗讀、品析、討論;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學方法並配合多媒體課件,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本課設置了情境導入、感知學習、品讀欣賞、想象練習、活動學習、佈置作業等幾個環節。

2.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欣賞視頻課件和反覆朗讀課文完成的。

3.通過引導學生品賞語言,感受泰戈爾散文詩的魅力。

4.利用本課特點,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想象力。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導入語:

同學們,你們剛剛告別了童年,冰心有一句寫童年的詩句:“童年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童年是如夢如幻的,童年是天真爛漫的,童年時期的孩子有無窮的想象力。偉大詩人泰戈爾筆下有這樣一個印度孩子,他突發奇想,用純真的童心和奇特的方法表現對母親的依戀。讓我們一起來品讀《金色花》,認識這個天真爛漫的孩童形象。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感知學習

播放情境課文窗前花影、情境課文庭院花香、情境課文牛棚驚喜,指導學生熟讀課文並設計相關問題:

1.文章共描繪了幾幅畫面?請用簡潔的語言給每幅畫面加一個小標題。

2.你能各找一個詞形容文中孩子和母親的特點嗎?

(答案見PPT批註)

【設計意圖】

1.營造情境,引導整體感知文章內容,訓練概括能力。

2.引導學生感知人物特點。

(三)品讀欣賞

1.教師出示設計好的問題,引導班級小組內討論:

(1)作者爲什麼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

(2)作者是如何表現孩子對母親的依戀與愛的?畫出相關的詞語。

(3)金色花是印度聖樹上的花,它給本文蒙上了宗教色彩,烙上了印度文化的印記。找出課文中其他體現宗教色彩的地方,畫出相關的詞語。

(問題分析總結見PPT批註)

2.通過視頻,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播放課文解析巧妙的抒情角度。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領會作者巧妙的藝術構思和神奇的想象力;引導學生體會語言的準確性;引導學生走近偉大詩人泰戈爾。

(四)表達練習

1.教師引導:本文藉助“金色花”的形象表達了純真的母子之愛,這種通過想象,藉助具體形象來抒情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鑑。同學們,你想借助什麼表達對媽媽的愛呢?讓我們也來借用這種方法比賽說說心裏話。

請以“媽媽,我想變成……,當你……的時候,我……”的句式說一句話。

2.通過以下步驟組織訓練:

(1)學生仿寫。

(2)小組交流。

(3)全班評議。

【設計意圖】通過訓練,既提高想象能力,又提高表達能力。

(五)語文活動

1.展開活動

(1)教師:同學們,心動不如行動!用行動去愛自己的父母、親人!愛周圍的人乃至一切可愛之人吧!

(2)組織《牛棚的故事》主題活動。

2.參考金色花活動設計。(牛棚的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實現能力遷移和情感內化。

(六)佈置作業

1.佈置檢測練習。

參考金色花同步檢測。

2.課外活動安排。

①讀書活動:閱讀《新月集》,做讀書筆記。

②實踐活動:回家做一件事讓父母感受你對他們的愛。

【設計意圖】

1.基礎檢測練習。

2.引導走近偉大詩人泰戈爾。

3.讓學生感受親情並用行動和語言表達情感。

七年級語文上冊《金色花》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1、掌握匿笑、禱告、嗅、摩、衍等字詞,積累語言。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詩歌情感。

3、能抓住關鍵語句分析情感,並以深情並茂的語言表達。

教學重點:

1、指導關鍵句的朗讀,並體會其情感。

2、挖掘關鍵句深層次的含義,體會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

教學難點:

如何將課本中的情感自然過渡到現實生活中的情感教育,讓學生髮自內心體會寶貴的親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講關於母愛的故事。

師: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說些什麼?

導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首優美的散文詩,講述的也是有關於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故事。

二、瞭解作者及金色花

泰戈爾(1861—1941),印度詩人、作家、社會活動家,他一生創作豐富,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吉檀伽利》等,長篇小說有《小沙子》、《沉船》等。曾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爲“詩聖”。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爲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裏可以處處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金色花》選自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

三、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朗讀課文時,老師有兩個要求,一是我們要讀準字音;二是用“我讀這句,讀出了孩子的,讀出了母親的”。

2、請思考:

“我”爲什麼要變成金色花?

“我”變成金色花後幹了什麼事?(三次嬉戲)

3、想一想:(1)這首詩表達了母子之間什麼樣的感情?(母子情深:媽媽關愛孩子,孩子熱愛媽媽。)

(2)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活潑、可愛、頑皮、天真、熱愛母親)和一個怎樣的母親(善良、慈愛、關愛孩子)?

四、美讀,感受語言美。

1、用舒緩、溫馨、深情的讀這首散文

2、我們怎樣用不同的朗讀方法來讀不同的地方?

(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爲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調皮,想象,快樂)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裏呀?”我暗暗的在那裏匿笑,卻一聲兒不響。(母親焦急,我調皮)

(3)“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欣喜,責怪)

(4)“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調皮,撒嬌)

五、拓展延伸

1在中國,我們一般用花兒來比喻什麼?(兒童、成人、老人?)

2金色花是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體現了詩人對孩子一種怎樣的感情?(喜愛、憎惡?讚美、貶抑?)

3人們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在詩中有什麼象徵意義?人們←→花兒母親←→孩子)

4、如果你忽然具備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準備變作什麼來表達你對母親的滿懷愛意?

學生自由想象,用“假如我變成了……”說話。

師小結: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依依小草怎回報得了春日陽光的恩澤?我們也愛母親,卻和母親愛我們不一樣,我們的愛是溪流,母親的愛是海洋,儘管如此,我們仍要用小草的芳馨、用溪流的歡歌來努力回報我們的'母親。

七年級語文上冊《金色花》教學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1、培養吟誦詩歌的能力。

2、感悟世間至愛親情。

3、學習詩歌借用具體意象表達感情的方法。

重點:

通過朗讀在簡單清新的語言中感悟至愛親情

難點:

借具體意象表達感情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課前學生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同學們,我想大家大都是歌唱着《世上只有媽媽好》,吟誦着《遊子吟》長大的,今天當我們翻到母愛這一頁的時候,讓我們再次深情背誦孟郊的《遊子吟》(背誦)。是啊!母愛是世間最純潔最真摯的的感情,它如山間的一泓清泉,是那樣清澈明亮,在我們身邊淙淙流淌,在世界文學史上淙淙流淌。然而,我覺得已經長大的我們,不僅僅應該享受母愛,更應該懂得怎樣熱愛母親,今天就讓學習印度文學巨匠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傾聽他對母親真傾訴?

首先讓我們走近文學巨匠泰戈爾,瞭解金色花。

【我朗讀,我感悟】:

金色花是美麗而神聖的,泰戈爾筆下的《金色花》比它更美麗更聖潔,下面讓我們朗讀這首美麗的散文詩,感悟泰戈爾對母親的深情。

1、自由朗讀,遇到讀不準的字音用“△”標出,遇到不理解的詞語用“?”號標出。

2、聽錄音

一邊正音一邊揣摩詩歌的感情以及朗讀的語氣語調語速,作好學習朗讀準備。

3、自由的有感情的大聲朗讀。(提示)注意:一首好詩,往往就如一首悠揚的樂曲,比如本文的三個“當你”和“我便要”便如一首歌曲每段的起始句一樣,唱響了詩歌的主旋律,所以讀的時候尤其注意重讀與停頓。

4、指名朗讀(配樂)、評價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通過以上朗讀,你能讀出以下內容嗎?請用以下句式回答。

我讀出了一個(調皮淘氣、天真純潔、活潑可愛)的孩子。你看(你聽)……

朗讀指導:找出能表現兒童調皮淘氣的詞語,重讀,明確語調:兒童特有的調皮,

我讀出了一個(慈愛、溫和、)的媽媽,你看(你聽)……

我讀出了一份(真摯、純潔的熱愛媽媽,依戀媽媽的)感情。

朗讀指導;明確語氣:舒緩、深情;語速:中速。朗讀的時候可以想象成這是自己對母親的深情傾訴。

詩歌抒發感情時往往藉助具體的事物(意象),這首詩歌也是一樣,主要藉助了什麼具體事物呢?(明確:詩中我就是那朵金色花,那朵金色花就是我,這在寫法上叫以物喻人,金色花這種具體的事物在詩中叫意象。)

詩中我變成金色花後是靠一種什麼方式來表現對媽媽的愛和依戀的呢?)嬉戲?

泰戈爾多才多藝,不但擅長作詩,還擅長作曲和繪畫,他所寫的三次嬉戲,就像三幅圖畫,而且是三幅優美的圖畫,請挑出你喜歡的一幅,深情朗讀並簡要說說你看到的是怎樣的一幅畫。

【我質疑、我探究】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現代科學表明:好奇與疑問是研究性學習的開端,現在請同學們提出你的疑問,開始我們的研究性學習吧!

歸納問題如下:

1、我爲什麼要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不是別的?

孩子總想爲媽媽做點事,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媽媽工作,可以讓媽媽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媽媽讀書讀到的地方。

泰戈爾把兒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讚美孩子可愛,象徵孩子回報母愛的心願。

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着母愛的光輝。

用金色花表現了母子之愛的美好與聖潔

2、我爲什麼一直不告訴媽媽,不讓媽媽知道我所幹的事?

孩子覺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

這樣會給媽媽帶來驚喜,媽媽生活得更加溫馨。給媽媽帶來快樂……所以他只是撒嬌,總是瞞着媽媽。

3、爲什麼媽媽讀的書是《羅摩衍那》而不是別的書?

《羅摩衍那》爲印度敘事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是印度歷史上最有名的兩部史詩。這兩部史詩之恢弘磅礴,足堪和荷馬史詩相媲美。至今仍在印度人民中廣爲流傳,成爲他們思想行爲、道德觀念的準則和生活的楷模。

從內容上看,作品也是表現了家庭的天倫之愛,

【我傾訴、我創作】

但丁說:“全世界的母親是多麼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爲純真的赤子之心。”母愛就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時時刻刻地滋潤着我們,誰不應該感謝母親、報答母親呢?如果你忽然具備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準備變作什麼來表達你對母親的滿懷愛意?

媽媽,假如我變成了……

你還想變成什麼美好的事物來表達對媽媽的愛呢?趕快寫出來吧。

同學們,我不想再說母愛似海深像山高,但已作爲媽媽的我現在懂得了,母親們常常把心掰成兩半,把一半留在自己的軀體裏,另一半貼在我們的身上,隨時感受着我們的冷暖,就像歌詞裏的“歡樂着你的歡樂,痛苦着你的痛苦”。孩子們,把我們剛纔說的話寫下來讀給媽媽聽吧!哪怕只給母親的心靈增添一絲溫暖、一絲欣慰,也不枉母親養了我們十來年,也告訴母親我們懂事了,也見證我們也有一顆赤子之心。

請欣賞:《告別》

佈置作業:

1、背誦《金色花》並用學習《金色花》的方法學習。

2、課外閱讀泰戈爾的《飛鳥集》、《新月集》。

3、課外收集歌頌母愛的詩歌和名言。

七年級語文上冊《金色花》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作者及作品;

2.品讀詩歌精美的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親情;

3.正確、流利、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以培養語感。

能力目標:

1.通過各種朗讀方法,使學生把握詩歌基調;

2.通過自主與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投入真情,反覆朗讀,感知詩歌優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摯淳樸的情感。

教學難點:

利用想象,鑑賞詩歌,並嘗試藉助具體的形象或事物來抒寫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教學法、感悟思考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由“花”和“媽媽”這兩個詞展開聯想和想象,由此導入課文。

二.走近作者

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多媒體顯示泰戈爾的介紹。

多媒體顯示:印度詩人泰戈爾是亞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有詩集《吉檀(tán)伽(jiā)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和許多中短篇小說。他的作品《人民的意志》被定爲印度國歌。

在中國新文化運動時代,泰戈爾及其著作被大量介紹到中國(1924年訪問中國),曾影響了我國幾代讀者。徐志摩、冰心等都深受其影響。

三.品讀《金色花》

1.齊讀,教師指出朗讀要求:準確流利;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讀出感情。

2.同學評價齊讀情況,並試讀,教師引導學生把握本文朗讀基調:歡快、舒緩、深情。

3.請一位同學朗讀,再次感受詩歌美的意蘊。

4.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並用“從詩中,我讀出了一個的媽媽,我讀出了一個的孩子”的句式來交流自己的朗讀感受,體會詩歌中的形象美。

學生自由朗讀,回答,教師及時給予肯定與引導。

多媒體顯示:從詩中,我讀出了一個慈愛、溫和、愛孩子的媽媽,我讀出了一個活潑、調皮、愛媽媽的孩子。

5.詩中這個調皮可愛的孩子是怎樣與媽媽嬉戲逗樂的?請用“當媽媽的時候,我就”的句式來說話。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畫面美。

學生思考,回答。

板書:當媽媽時,我就。

做禱告時散發花香

讀書時投影書頁

拿燈去牛棚時恢復原形

6.追問:孩子爲什麼這麼做?爲了回報媽媽的愛。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情感美。

多媒體顯示:媽媽愛孩子孩子回報媽媽

7.分角色朗讀,再次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濃濃的親情。

8.朗讀過後,請同學們說說喜歡這首詩的理由,可此從詞、句、段等角度談,品讀詩歌。

四.探究《金色花》

學生質疑探究,將自己不能理解的內容提出,交流解決。

多媒體顯示:泰戈爾爲什麼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象徵孩子對媽媽的愛聖潔而美麗。

五.體驗《金色花》

如果此時哈利波特來到了課堂,賜給你魔法,那麼你最想變成什麼來表達你對自己母親的滿懷愛意呢?請你以“假如我變成了…”開頭說一句話。

四人小組活動交流,看哪個小組反映最快,說得最好。

六.師生深情齊讀《金色花》,配樂。

七.親情作業

1.永遠愛你的媽媽!

2.回家後爲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來回報媽媽對你的愛。

七年級語文上冊《金色花》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2、學習和借鑑詩中借鑑一種具體的形象抒發感情的寫法。

3、感悟母愛,領悟母子深情,嘗試抒寫自己對母親的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感情。

2、抒寫自己對母親的愛。

三、教學流程:

1、視頻導課——誦讀悟詩——創造形象

2、讀詩——悟詩——寫詩——獻詩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深情歌唱引“金花”

教師使用多媒體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學生觀看。(醞釀感情,趁學生沉浸其中,教師導課)有一種愛,一生一世不求回報,那便是母愛!有一個人,一生一世值得你去愛,那便是母親!母親,是一個偉大的名字!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關於母愛的散文詩—泰戈爾的《金色花》,讓我們期待一次美的洗禮!

二、原汁原味讀“金花”

(一).泰戈爾簡介:(以學生介紹爲主)

印度的“詩聖”,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1913年《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詩集《新月集》、《飛鳥集》,小說《還債》,散文《中國的談話》。

(二)美讀﹝學會朗讀,感知內容﹞

1、學生裸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確,讀流利。

2、多媒體展示生字詞。(要求學生做到會讀、會寫、知意、會用。)

3多媒體出示一組句子,學生照樣子說話,感知課文內容。

句式:我讀出了一個____________的孩子和一個____________的媽媽。

示例:我讀出了一個淘氣的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愛讀書的媽媽。

過渡:孩子,貪玩、淘氣又可愛;母親,焦急、生氣又嗔怒。讓我們在精彩生動的朗讀中感悟這種至情真愛。

三、精彩紛呈說“金花”

(一)多媒體播放《金色花》視頻朗讀。

1.學生聽讀,感悟、體會,學會有感情地讀。

2.多媒體出示一組句子,教師指明學生有感情地讀。(師指導讀的不好的學生;讓讀的好的學生做示範領讀。)

句子:

(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爲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裏呀?”

(3)“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

(4)“我不告訴你,媽媽。”

3、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有感情朗讀課文。教師巡迴指導。

4.多媒體展示問題,學生合作,探究問題。

問題:(1)散文詩中的孩子是以什麼方式來表達出對母親的愛的?

(2)頑皮可愛的孩子變成一朵盛開的金色花,與慈愛的媽媽逗樂嬉戲,他是怎樣和媽媽逗樂嬉戲的呢?

請用“當媽媽的時候,我就”說一說。

示例:母親做禱告時,我就開放花瓣散發香氣沁入媽媽的心脾。

過渡:

四掩卷沉思悟“金花”

1.多媒體播放背景音樂,營造氛圍,渲染感情。學生置身環境,大聲朗讀課文。

教師多媒體出示問題2、3,學生思考。

2.“我”通過什麼方式來表達對媽媽的愛?怎樣表現的?

3.“我”變成金色花爲什麼不願讓媽媽知道?

指明程度各異的學生回答,教師點評,指導。

過度:如果把父愛比作高山,那母愛則是一條小河,一片大海,她溫柔、清澈、博大、源遠而流長。孟郊在《遊子吟》中寫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依依小草怎回報得了春日陽光的恩澤呢?汪國真說“我們也愛母親,卻和母親愛我們不一樣,我們的愛是溪流,母親的愛是海洋。”無論如何,請用小草的芳馨,請用溪流的歡歌來回報我們的母親。

五、至情表白寫“金花”

1.多媒體出示一下內容:

如果有一天你忽然有了小男孩的神力,你準備變作什麼來表達你對母親的滿懷愛意?來!孩子,照樣子,拿起筆述說對媽媽的愛意。

示例1:我要變成一股清風撫摸着你;我要變成水中的漣

漪,當你沐浴時,把你吻了又吻。(泰戈爾《告別》

示例2:假如我是一片雲

當媽媽在田間勞作時

我會飄到他的頭頂

爲她遮擋如火的驕陽

當媽媽流下汗珠時

我會灑下濛濛細雨

爲媽媽送上一陣清爽

2.學生思考,寫詩句,表達對媽媽的深情。

學生佳句欣賞:

我要變作一串珍珠項鍊,掛在媽媽脖子上,讓媽媽更美麗。

我要變作小鳥,時刻飛在媽媽身邊,唱出美妙的歌給媽媽聽。

假如我變成了一個美麗的髮卡,我要別在媽媽的秀髮上,讓媽媽更加年輕漂亮。

假如我變成了一把傘,我要爲媽媽遮風擋雨……

假如我變成了一條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媽媽工作累時,讓媽媽來到我身邊,聽我唱一支歡快的歌曲,抖落滿身的疲憊;我要在媽媽口渴時,讓媽媽品嚐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變得容光煥發!

小結:

無論對誰來說,母親都是靈魂的故鄉,生命的綠洲,不管我們能走多遠,劃不出的永遠是母親的海洋。爲了她的兒女,母親的操勞是毫無代價而言的,讓我們也擁有一顆孝心,來回報那份無私的母愛。

教師出示詩歌,學生齊讀。

六、感恩母親獻“金花”()作業

將收集到的表達母愛的詩歌、名言,也可是剛纔的即興創作,製作成卡片,回家送給媽媽。

七年級語文上冊《金色花》教學設計 篇7

【設計思想】

本篇是一首清新自然、親切溫馨的散文詩,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了對母親的依戀,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濃濃的母子情。而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可能更多地只在母愛中沐浴,卻很少有回報,所以要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感悟到母愛的無私,並且意識到該將自己對母親的愛轉化到行動上。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多讀,在反覆朗讀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讓學生感受美的薰陶,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這首散文詩以“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生髮聯想和想象,讓學生感受到想象的美妙新奇,激發想象力和創作潛能。

【教學目標】

1.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在朗讀中體會濃濃的母子情,讓學生感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

2.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作潛能。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流程】

課前播放周杰倫《聽媽媽的話》渲染氣氛。

一、小故事導入

有一個嬰兒即將降臨人世,他問上帝:“他們說明天就要把我帶到地球上去了,可是,我是那麼弱小,那麼無助,我該怎麼辦呢?”上帝慈祥地說:“放心吧,孩子,我已經選定了一位天使,她正滿心歡喜地等待着你的降臨,並且,她會用一生一世的愛無微不至地關心你,照顧你,直到生命的終結。”

這位天使是誰呢?對,是母親。這是我們發自內心的深情的呼喚。孩子又該怎樣回報母親呢?就讓我們走進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詩聖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感知

首先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散文詩,畫出你要爲大家提醒的生疏字詞,力求讀準讀順。然後告訴大家,這首散文詩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你的感受如何?

1.詞語積累:笑嘻嘻匿笑沐浴林陰禱告衍

2.初讀感受:講了一個孩子變成金色花與母親嬉戲的故事。親密,母子情深,童真童趣。

三、研讀品味

下面想請幾位同學合作讀這首散文詩,(放背景音樂)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感受一下溫馨的氛圍。

(生1)1、2、3/(生2)4/(生3)5、6/(師)7、8、9

有人說,一首詩就是一幅畫,相信大家還沉浸在孩子與媽媽嬉戲的畫面中,孩子看似失蹤了一天,卻始終與媽媽在一起。

那麼在這一幅幅畫面中,孩子與媽媽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以這樣的句式回答:

我看到了一個________的孩子,我是從……看出的;

我看到了一個________的媽媽,我是從……看出的。

七年級語文上冊《金色花》教學設計 篇8

教學設想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文學作品,要重視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並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的啓示。語文課還要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金色花》出自印度詩人泰戈爾的《新月集》。它通過敘述一個孩子與母親嬉戲的過程,表達孩子對母親的愛。這種感情學生容易理解,教學中應採用恰當的方法,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體驗,去感受生活中易被忽略的親情,喚起學生對母親、親人的深沉的愛,並懂得去珍惜、回報這份親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課件投影母子親暱、和諧的畫面,同時播放歌曲《媽媽的吻》,讓學生邊聽歌曲邊欣賞畫面。

師述:多麼熟悉的畫面,多麼動聽的歌曲!這不正是我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嗎?我們的成長凝聚了父母多少愛呀。母愛是人們永遠詠頌的主題。今天讓我們走進印度詩人泰戈爾的《金色花》隨他一起去吟唱母愛的讚歌。

[點評:用多媒體課件和教師優美的語言來創設情境,有兩個作用,一是激發學習興趣,二是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爲後面的朗讀、寫作做好鋪墊。]

二、吟讀情致

1、師述:我們先看看相關資料。(以吟讀輕音樂爲背景音樂,投影金色花圖片,顯示金色花的資料。)

2、簡介泰戈爾。

3、師述:學詩主要靠朗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詩歌,說說你初讀的感受。

生;這首詩寫一個孩子假想變成金色花,與母親遊戲的故事。

生:這詩充滿童趣,讀來令人開懷。

生:這詩也體現了“我”與母親和諧的關係。

師述:對!這首詩既體現了孩童的情趣,又體現了母子深情。那麼是從哪些詩句看出來的?怎樣讀才能讀出這種感情?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愛的句子自由朗讀,把你體會到的感情融進去。(顯示:吟讀情致)

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巡視、傾聽、指點。

4、展示朗讀效果,教師相機點撥。

生:讀“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很用心,很動情,贏得陣陣掌聲

師:我聽出來了,你將“笑嘻嘻”一詞用心讀了,說說你爲什麼這樣讀?

生:我用輕快活潑的語調讀的,這樣讀就突出“我”可愛好玩的個性。

老師表揚了他。

生:讀“孩子,你在哪裏呀?”,要讀出急切、焦急的情緒——媽媽不見了孩子,心裏着急。

生:讀“你會嗅到這花香,卻不知道這花香是從我身上來的。”要把“我”這個字拖長讀重,還要上揚,這樣就強調了“我”散發花香而媽媽不知道的興奮、得意的心理。

師:讀得很好,說得也在理,我們就應該這樣,通過詩句,去體會人物感情。這樣讀,纔是用心讀。

5、生讀最後兩節,不太理想。教師指導。

師:不知同學們注意到沒有,課文句子排列有什麼特點?與我們平時說話有什麼不同?

多媒體顯示:比較句式

①“你這壞孩子,你到哪裏去了?“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

②“媽媽,我不告訴你。”“我不告訴你,媽媽。”

生:強調的內容不一樣。(沉思片刻)原文是強調“你到哪裏去了?”突出對孩子的關心,還有見到孩子的驚喜。改後變成責怪孩子“壞”。

生:第二句,原文是強調“我不告訴你”能表現“我”調皮、自得的孩子氣。

師:非常好,帶着這樣的感情再讀讀看。

學生認真地反覆讀。然後交流、展示。

6、師述:同學們讀得很認真,對感情的揣摩也很到位。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也想讀一讀。(老師感情飽滿的朗讀課文1-2節,同學們報以掌聲)接着,全體同學齊聲朗讀全詩。

師生朗讀的同時,點擊課件,隨機播放音樂、畫面。

[點評:這是教學的第一個板塊,緊扣“朗讀”進行學習和指導。重視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通過學生試讀、展讀、說讀,強化了朗讀效果;在學生朗讀的基礎上,教師評讀、範讀,讓學生在讀中懂得了如何去讀,掌握了朗讀的技巧。]

三、解讀形象

1、剛纔我們在朗讀的時候,頭腦中一定會浮現孩子和他母親的形象。再仔細讀一讀,說說看,詩中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他母親是個怎樣的人。以“這是一個……的孩子(或媽媽)”說話。(屏顯:解讀形象)

2、學生朗讀課文,作圈點和批註。教師巡視、指點。

3、學生交流學習所得。

生:這是個天真活潑的孩子。你看他“爲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

師:是呀。這個“笑嘻嘻”多形象!我彷彿看見孩子的笑臉了。

生:這是個機靈調皮的孩子。你看他“暗暗地在那裏匿笑,卻一聲兒不響。”多可愛呀,跟我們小時侯玩捉迷藏一樣。

師:“暗暗地”、“匿笑”寫出了他的調皮可愛,是吧?捉迷藏——我們也有這樣的體驗吧。

生:這是個深愛媽媽的孩子。你看他“我便要將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我”爲媽媽遮擋陽光,不讓陽光傷了媽媽的眼睛。

生:這是個慈愛、安詳、愛孩子的媽媽。孩子不見了,她急切地叫喊;黃昏時還拿了燈到牛棚裏去尋找;它虔誠地禱告、靜靜地讀書,給人沉靜、安詳、溫和的感覺。

師:真不錯,你分析非常全面。(師結合多媒體小結。)

4、師述:孩子爲什麼要變成金色花呢?僅僅是爲了好玩嗎?請再讀讀課文,在文中找句子說說。

生:開放花瓣,散發花香,讓媽媽感受到生活好美。

生:投影書上,爲媽媽遮擋陽光。是因爲他愛媽媽,爲媽媽着想。

生:黃昏時恢復原狀,回到媽媽身邊,不讓媽媽着急。

師:總之,是因爲愛媽媽,心甘情願地爲媽媽做事而不讓媽媽知道。他變成金色花,開放花瓣,看媽媽工作;散發花香,讓媽媽嗅到花香;投影書上,爲媽媽遮擋陽光。因爲孩子懂得,媽媽深情地愛着自己,自己也應用真誠的愛回報她。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體會到父母對你愛了嗎?你有過回報這種愛的想法和行動嗎?(靜默片刻,讓學生思考回想。)

[點評:這是教學的第二個板塊,是分三步進行“解讀”的:第一步提出瞭解讀要求,用“這是——的孩子(媽媽)”的句式說話;第二步進行解讀訓練。採用句式訓練說話降低了難度,學生說話踊躍,氣氛熱烈;教師適時評點,語言簡短,既是對學生的讚賞,又是對學生的誘導。果然,後來同學們就學會了如何解讀。這樣借用評點進行學法滲透,自然、實用。]

四、比讀寫作

1、師:我們再來讀讀下面兩首詩,看看與課文相比有何異同。(屏顯詩歌原文,有配樂朗誦)

小小的花/也想擡起頭來/感謝春光的愛——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終於沉默/

母親啊/你是那春光嗎/(我就是那小小的花)

——選自冰心的《繁星》

假如我變成一朵金色花/我要是那最香的一朵/在你經過時芳香你的衣袖/

假如我變成一朵金色花/我要是那最豔的一朵/在你休息時賞悅你的雙目/

假如我變成一朵金色花/我要是那最盛的一朵/在你工作時做你遮陽的傘/

媽媽,其實我最想的/還是依偎在你膝頭上/聽那永遠新鮮的老歌。

——教者根據課文改寫

2、學生興致頗高,紛紛點評。比較一致的意見歸納如下:

①三首詩主旨相同,都表達了對母親感激的真摯的感情。

②課文還表現了兒童的天真可愛的情趣。語言口語化強,突出一個“趣”字。

③冰心的詩和改寫的詩情更濃,突出一個“情”字

3、師:請同學們在感悟詩歌的基礎上,聯繫生活體驗,寫幾句話,抒發對母親、對親人的感恩情懷。

4、學生自由寫作。(配以背景音樂)

5、學生展示作品,教師激勵性點評。

[點評:這是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這也是一種拓展創新思維訓練。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評比幾首主題相近的詩,訓練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同時也是在寫作前幫學生打開思路,另外,教師下水寫作,爲學生提供寫作範例,也可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

五、總結

有首歌說得好,世上只有媽媽好。是呀,母愛就是那冬日的陽光,讓我們生活溫暖祥和;母愛是那明亮的燈塔,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母愛是摔到後的攙扶,是失敗後的安慰,是危險時的安全帶……這種感情是我們生活中的長流細水,平平淡淡,又真真切切。只有我們用心去體察,纔會感覺到它綿綿不絕的真情滋潤。讓我們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去感受人世間聖潔美好的感情吧。

教後反思

這節課在學校語文研討課上,受到同學們的歡迎,也贏得了評委的一致好評。總結成功之處,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強化了誦讀,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這節課我以“讀”爲核心,設計了“吟讀情趣”——“解讀形象”——“比讀寫作”幾個板塊,讓學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理解,在讀中評析。在教學中,既鼓勵學生讀,又讓學生明白應怎樣讀、爲什麼要這樣讀,使學生在充分體會詩歌蘊涵的感情的同時,還掌握了朗讀技巧,不僅讀懂了詩,也學會了怎樣讀詩。

二是簡化了教學環節。以前教詩歌時,總是將“語言賞析”單獨安排一個環節。這次我嘗試將“朗讀”、“理解”、“品析”結合起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在“吟讀”環節中,爲讀好最後兩節,指導學生分析語言的句式排列;在“解讀”環節中充分利用點評,指引學生在解讀中賞析語言。這樣的安排簡化頭緒,爲學生贏得更多朗讀和思考的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是美化課堂。恰當的運用多媒體,或創設氛圍,或激發興趣,或配樂朗誦,或畫面點綴等,爲課堂添色不少。另外,教師優美的語言也讓課堂富有情韻。

七年級語文上冊《金色花》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掌握“匿笑、羅摩衍那”等字詞。

2.品讀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親情。

3.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投入真情,反覆誦讀,感知詩歌優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摯淳樸的情感。

2.利用想象,鑑賞詩歌,並嘗試藉助具體的形象或事物來抒寫自己的感情。

一、導入課文

學生齊誦《遊子吟》,問:這首詩誰寫的?(我國唐代詩人孟郊),這首詩的主題是什麼?(歌頌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也表達了詩人對母愛的感激和深深的愛和尊敬)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一種最動聽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聲音;世界上只有一個最美麗的身影,那就是母親的身影。母愛是是人類共同歌頌的永恆主題,因爲她是人類社會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首同樣以母愛爲主題的散文詩--泰戈爾的《金色花》,讓我們共同期待這一次美的洗禮!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泰戈爾

泰戈爾是印度著名詩人、作家、文學家,代表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園丁集》《吉檀迦利》。因作品《吉檀迦利》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二、我朗讀,我感悟

1.自由的大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試着把握停頓,讀出情感。

正字正音(可在課前預習完成)

嗅( ) 羅摩衍那( ) ( ) 匿笑( )

禱告( ) 沐浴( )( ) 花瓣( )

2.齊讀,注意字音停頓,體會情感。(配樂:相約卡農)

3.抽讀或者指定學生朗讀課文(提醒注意聽,讀完以後,要點評讀得怎麼樣)

4.教師指導朗讀

你認爲應該用什麼樣的語速和情感來讀?

語速:輕快、跳躍

情感:喜悅、母子之愛和兒童特有的頑皮

當你吃過中飯,

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

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髮與膝上時,

我便要,把我的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書頁上,

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嗎?

“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了。

5.分小組(分角色)朗讀

聲音大聲一點,吐字清楚一點,感情飽滿一點。希望你們能用自己的朗讀來表達母愛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

6.這首詩寫了什麼事情?表達了什麼情感?

這首詩寫了孩子變成一朵金色花,然後與媽媽一起嬉戲玩耍,表現了純真的母子之情。

七年級語文上冊《金色花》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設計簡說】

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是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富有童趣,也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母子情。這首詩以孩子的口吻抒發對母親的愛,是獻給母親的一曲深情的頌歌,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感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2、揣摩品位,學會鑑賞詩歌的方法,並嘗試藉助意象寫詩文

3、學習過程中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感知詩歌優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摯淳樸的情感。

【教學難點】

利用想象嘗試藉助具體的形象或事物來寫詩抒情。

【教學方法】

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同學們,我們現在來欣賞一首歌曲,閻維文的《母親》(錄音機播放歌曲),這是一首獻給母親的深情的讚歌,的確,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我們將如何報答這摯愛親情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泰戈爾的《金色花》去感受這至愛親情吧。(板書文題)

二、學習《金色花》

師:哪位同學能大聲的、有感情的朗讀一下課文?

生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讀完)

師:你們覺得他讀得怎麼樣?

生2:我覺得他在讀的時候沒有讀出小男孩那種調皮的語氣,還有媽媽生氣的語氣。

師:那你能有感情的給我們讀一句嗎?

生2: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

師:有點意思,但是好像味道還有點不對,媽媽在孩子“失蹤”一天之後,終於發現孩子又回來了,她僅僅生氣嗎?

生3:她還會很高興

師:對,又驚喜又生氣,下面我來給同學們讀一下,同學們請注意小男孩和媽媽不同的語氣。

(師配樂朗讀,生鼓掌)

師:謝謝,誰來評價一下老師讀的怎麼樣?

生:老師讀的很好,讀出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的形象。

師:下面我們再來朗讀。(生齊讀)

師:這次好多了,學習詩歌一定要多讀。那麼你從文中讀出了了一個什麼樣的小男孩,讀出了一個什麼樣的媽媽,用“我從中讀出了一個________小男孩(媽媽),從___________看出。”句式說話。

(學生思考片刻)

生1:我從中讀出了一個調皮的小男孩,從“我”變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出。

生2:我從文中讀出了一個孝順的小男孩,從“我”讓媽媽嗅到花香,投影在媽媽讀書的地方可以看出。

生3:我從文中讀出了一個撒嬌的小男孩,從“我不告訴你,媽媽。”可以看出。

師:不錯,咱們一起讀讀這幾句話,注意讀出撒嬌、調皮、歡快的語氣。 (生齊讀)

師:還有嗎?

生4:我從中讀出了一個勤勞的媽媽,從文中“黃昏時,你拿着燈到牛棚幹活”可以看出。

生5:我從文中讀出了一個關愛孩子的媽媽,從文中“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可以看出。

師:同學們,學了這篇關於母愛的文章,大家一定還有不少的感觸。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都有關愛我們的父母,回憶一下生活中有沒有令你感動的能體現母愛(父愛)的細節?

生1:小時候,我生病住院了,媽媽整天陪着我,餵我吃的,晚上就在我的腳邊睡一會兒,很辛苦。

生2;有一次,我在公園和媽媽走散了。我很害怕,媽媽通過廣播找到我時,眼睛都哭腫了。媽媽緊緊的抱住我,那時我很感動。

師:是啊,父母是天底下最關心我們的人,如果你想回報這份愛,你願意變成什麼呢?仿照《金色花》,用“假如我變成了__________,我會__________”說幾句話。

生1:假如我變成了一架飛機,我會載着媽媽到世界各國去旅遊。

生2:假如我變成了一隻蝴蝶,我會跳出最美的舞蹈,讓媽媽欣賞。

師:很富有詩意。

生3:假如我變成了一雙手套,我會戴在媽媽的手上,讓她的手冬天不再生凍瘡。

師:真是個細心孝順的孩子。

生4:我會變成一隻百靈鳥,每天唱出動聽的曲子,使媽媽不再煩惱,永遠年輕。

……

師:大家說的很好,都能通過想象,藉助一種具體形象表達對母親的愛。剛纔我們說了幾句話,能不能再具體點,把它擴展成幾段話呢?把文章寫具體的法寶還是想象。比如想象你變成百靈鳥後你看到母親在做什麼?聽到百靈鳥的歌聲,母親會怎樣,然後你又怎麼變回來,明白了嗎?課後,大家仿照《金色花》,寫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題目自擬。

【教學反思】

一、注重朗讀的指導與訓練:

“新課標”明確提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所以我在教讀本詩時,也注意了以下幾個問題:

1、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朗讀方法和技巧,如掌握重音、控制速度、運用語調等,讓學生有基本的獨立朗讀詩歌的能力。在本詩的教學中,我配樂範讀,讓學生在書上標明重音、停頓的地方,讓學生自由朗讀,將所學知識與實際運用結合起來,在朗讀中獲得優美的意境,得到美的薰陶。

2、將朗讀和評點適時結合。我在教學時就採用了這樣的模式,將讀和評相結合,先由學生點評,這既培養了良好的傾聽習慣,也訓練了學生辨析評價的能力,這樣教師在抓住時機適時給予補充、提升,使學生既能認識不足,又有成就感,學習的積極性會很高。

3、將朗讀和感知內容,理解意象,品位語言結合起來,這樣做,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文章內涵。在品讀詩的語言時,我引導學生邊讀邊品,在品讀的過程中既感受到了濃濃的母子情,又鍛鍊了自己的朗讀水平。

二、調動學生的聯想與想象

我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很多問題不是隻有一個答案,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本文圍繞母愛,圍繞親情來寫,可啓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說一說。要想抒寫出自己心中獨特的感受,就需要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他們的聯想想象能力。在本課拓展延伸的教學環節中我讓學生談談自己與父母相處的幾個感人的細節,引導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變成什麼”去回報母親的愛,學生的發言精彩紛呈,課堂氣憤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

三、進行模仿寫作

我讓學生仿照《金色花》寫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用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模仿寫作環節成了這一課的亮點,這也是教學環節中最有時效的方法——創造。

總之,語文課永遠是一門藝術課,還需要我們把它完善成自然而實用的藝術品。我將不斷努力,辛勤耕耘,勇於探索,做一個新課標的真正實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