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8W 次

《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二十四課《詩兩首》中其中的一首詩,它是詩人泰戈爾創作的一篇優美的詩歌,其篇幅短小,意蘊豐富。由假象“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髮想象——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構成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表現了家庭之愛和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歡迎閱讀。

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金色花》教案設計

  一、文章簡析

《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二十四課《詩兩首》中其中的一首詩,它是詩人泰戈爾創作的一篇優美的詩歌,其篇幅短小,意蘊豐富。由假象“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髮想象——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構成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表現了家庭之愛和人類天性的美好與聖潔。

  二、總體目標:培養學生感悟散文詩的能力。

具體目標:

1、培養吟誦詩歌的能力。(詩的情感、詩的語境、詩的意象無一不是讀出來的,讀的過程其實也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另一種形式;而且在指導朗讀的過程中,也能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一些有價值的問題。)

2、感悟世間至愛親情。

教學策略:引領學生一塊去感悟詩歌。藉助音樂、圖片,通過朗讀、理解、想象來逐步感悟。先感悟《金色花》的美,然後引導學生運用比較感悟來學習《荷葉 母親》。

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朗讀、理解、感悟。

2、引導學生尋找比較點,進行比較學習。

  三、詩歌的主要特點及審美特徵決定了“感悟“是培養學生詩歌鑑賞能力的重要途徑。

唐代詩論家司空圖說過:“辨於味而後可言詩”。“辨味”就是在形象感受的基礎上,進入作品的特定情境,特定角色之中,去感受生活,體驗情感------這就是要品嚐語言的滋味,揣摩形象的意味。古人所說“披文、入情、討源、受用”與此相同。這些提法其實都可以說成是“感悟”。

1、強烈的抒情性,是詩歌的重要特徵。詩歌的感情可以直接抒發,還可以借景抒情,託物言志。

2、豐富的想象性,這是由詩歌形象的間接性決定的,它給人創造了無比廣闊的思維空間。

3、鮮明的音樂性,這主要表現在節奏和韻律兩個方面。

4、兼有散文自然、清新、飄逸的特點。

  四、對“感悟”的理解

所謂“感悟”其實可以分爲“感”和“悟”兩個心理過程。“感”即“感觸” “接觸”。這個過程是以文本的細節局部爲對象的。這個過程是過渡性的,引發性的,讀者的心理流向即刻向“悟”的方向發展。所謂“悟”就是由表及裏,見微知著。可以說“感”是“悟”的基礎,“悟”是“感”的目的。兩者雖然不能截然分開,卻還是有區別的。一方面,“感”着眼於文本的組成部分,“悟”着眼於文本的整體;另一方面,“悟”比“感”具有更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感”強調的是審美客體,“悟”強調的是欣賞主體自身的認知和經驗。

  五、學習資料

  1、【作家介紹】

泰戈爾(1861-1941),印度詩人、小說家、戲劇家、散文家、社會活動家。他生長於一個文學藝術氣氛極濃的家庭,從小受到較好薰陶。1878年留學英國倫敦大學,攻讀法律,但致力於研究英國文學和西洋音樂。1924年曾來中國,並著書、撰文,表達對中國人人民的情誼。一生寫有詩集五十多部,中長篇小說十二部,短篇小說百餘篇,戲劇二十餘種。主要作品有詩歌《暮歌》、《晨歌》、《吉檀迦利》、《飛鳥集》、《園丁集》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爲印度國歌。在印度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但在輝煌的背後卻是他不幸的一生。他在很小的時候失去了母親,在他三十五歲前後,親愛的妻子死了,一雙可愛的兒女也都相繼夭亡。這些不幸籠罩在他身上,卻使他做出世界上最柔和甜美的愛的頌歌。他想通過歌聲,把愛的光輝撒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這首散文詩表現的其實是一種理想中的母子之愛,甜蜜、默契,歡樂而神奇,甚至帶有一種宗教色彩。

泰戈爾的想像多麼的新奇而美妙,但沒有人看了這首詩會想到20世紀初,也就是泰戈爾寫這首詩歌的時候,是他個人最不幸的時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對兒女相繼夭亡,可是他仍然能寫出如此充滿童趣,充滿母愛的文章。可見,他心中有多少的愛,對生命的愛,對孩子的愛,對自然的愛,對所有一切的愛,他是一個何其博愛的人啊!是愛支撐他寫出偉大的關於愛的作品,愛的力量真的偉大,超越一切。

  2、【作家介紹】

冰心,女,原名謝婉瑩,1900年生,福建長樂人,現代著名文學家。1923年燕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同年去美國留學,獲威爾斯女子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26年回國,曾在燕京大學、北平女子大學、清華大學等任教。1938年參加中國文藝家協會,系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第三屆理事。1946年後,到日本東京大學任教。1951年回國後,歷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全國人大一至五屆代表,中國作協第五屆名譽主席。1919年開始發表文章。1923年她的第一個詩集《繁星》出版,這是中國小詩最初之作,也是影響最大之作。著有散文集《寄小讀者》;詩集《繁星》、《春水》;兒童文學集《小桔燈》等,此外還有一組關於婦女問題的小說,影響很大。她的著作收集在《冰心文集》6卷本里。

  3、【相關鏈接】-----泰戈爾與中國

泰戈爾是中國人民的朋友。早在1881年,他就寫了著名的論文《死亡的交易》,譴責英國對中國的鴉片貿易。1916年,泰戈爾譴責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他預言:“中國這種巨大的力量一旦能夠在現代化的道路上運行 ,那就是說掌握現代化科學,那時候,在世界上恐怕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攔阻他們向前邁進。”1924年,泰戈爾訪問中國。1937年,他在自己創辦的國際大學裏開辦了中國學院。

  4、冰心遙寄印度哲人泰戈爾

泰戈爾!美麗莊嚴的泰戈爾!當我超過“無限之生”的一條界線——生——的時候,你也已經越過了這條界線,爲人類放了無限的光明瞭。

只是我竟不知道世界上有你——

在去年秋風蕭瑟,月明星稀的一個晚上,一本書無意中將你介紹給我,我讀完了你的傳略和詩文…心中不作別想,只深深的覺得澄澈——悽美。

你的極端信仰——你的“宇宙和個人的心靈中間有一大調和”的信仰;你的存蓄“天然的美感”,發揮“天然的美感”的詩詞;都滲入我的腦海中,和我原來的“不能言說”的思想,一縷縷的合成琴絃,奏出縹緲神奇無調無聲的音樂。

泰戈爾!謝謝你以快美的詩情,救治我天賦的悲哀;謝謝你以超卓的哲理,慰籍我心靈的寂寞。

這時我把筆深宵,追寫了這篇讚歎感謝的文字,只不過傾吐我的心思,何嘗求你知道!然而我們既在“梵”中合一了,我也寫了,你也看見了。

1920年8月30日夜

  5、泰戈爾對冰心的影響

泰戈爾和冰心生活在兩個不同的國度,年齡相差近40歲,泰戈爾出生於1861年,冰心出生於1900年。但是泰戈爾的《飛鳥集》對冰心的文學創作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沒有看到《飛鳥集》之前,冰心初期的詩作只是平時隨便記下的“隨時

時隨地的感想和回憶”。後來受到《飛鳥集》的影響,覺得自己那些三言兩語的小雜感裏也有着詩的因子,這才整理起來,而成爲兩本小詩集,這就是《繁星》、《春水》。《繁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本小詩集。這兩本含蓄雋永,富於哲理的小詩集的出版,促使“五四”以來的新詩,進入了一個小詩流行的時代。

冰心受泰戈爾的影響其實不是偶然的,有着必然的因素。兩人都長在優裕而溫暖的家庭裏。泰戈爾說“我小的時候,得益最大的便是文學與藝術的空氣瀰漫於我的家庭”。冰心的母親也是有文化的人,喜歡看書,冰心說:“我母親是世界上最好的母親中最好的一個”。幼年的冰心深受家庭的薰陶,五六歲便開始走進書的天地。泰戈爾哲學思想的核心是泛神論。“愛”又成爲他解決一切紛爭和實現理想的基本力量。冰心從小進入教會學校讀書接受了“愛一切人”的基督教義,這與泰戈爾的“愛的哲學”是契合的。因此冰心很容易就接受了泰戈爾的哲學思想。把“歌頌母愛、歌頌童真、歌頌自然”,作爲她早期詩歌散文創作的主題。《飛鳥集》是寫兒童心理的小詩集。它寫了兒童對母親的愛,兒童眼裏奇幻的世界。冰心由此得到啓發。不僅從思想上,而且從藝術形式上,《繁星》、《春水》都可謂是中國版的《飛鳥集》。

而惟獨冰心最得泰戈爾思想和藝術的精髓,成了“最有名神形畢肖的泰戈爾的私淑弟子”(徐志摩《泰戈爾來華》)。

  6、印度佛教聖物——金色花:印度聖樹,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譯名亦作“瞻波伽”或“佔博伽” 。

  7、關於《羅摩衍那》:古代印度人不注意自己的歷史,尤其不注意系統地記錄自己的歷史,而是以神話故事形式述說古代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或英雄人物事蹟。《羅摩衍那》爲印度敘事詩,相傳系蟻垤所作。今傳本形式約爲公元二世紀間所形成。全書分爲七卷,共二萬四千頌,皆系敘述羅摩生平之作,《羅摩衍那》又叫《羅摩傳》,是印度歷史上最有名的兩部史詩之一。印度教的神祗多如繁星,一些歌頌大衆神的事蹟仍深入民心。《羅摩衍那》和另外一部《摩訶婆羅多(Mahabarata)》就是代表。在印度不記錄歷史的中世紀,它甚至就是歷史。這兩部史詩之恢弘磅礴,足堪和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比美。這些傳說,往往和宗教聯繫在一起,至今仍在印度人民中廣爲流傳,成爲他們思想行爲、道德觀念的準則和生活的楷模。

  8、關於文中的禱告:在宗教盛行的印度,絕大部分印度人篤信宗教。印度人認爲,信仰宗教是天經地義的,不信仰宗教倒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宗教在印度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部分的印度家庭都設有祭壇或禱告室。禱告就是人與上帝傾談,讀聖經是聆聽上帝對人說話。許多人把禱告比喻作屬靈的呼吸,聖經則是屬靈的糧食,這兩項都是靈命中必不可缺少的要素。

  9、意象-----詩歌的意象是詩歌中藉以表現思想感情的物象,可以是一種事物,也可以是幾種事物一同來表現感情.都叫做意象.。

意境-----所謂“意境”,就是作者在詩歌與散文中,通過形象描寫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是抒情作品中呈現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形象。同時也包括作者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

中國古詩詞意境的特點:① 虛實相生 ② 情景交融

中國古代詩詞情景交融的方式:

①觸景生情(先景後情) ②寓情於景

③緣情造景(先情後景) ④借景抒情

①觸景生情,情由景生。②緣情造景,景由情生

③景語情語,情景交融。④景略情在,直抒胸懷。

  六、教學過程

  (一)用飽含感情的語句導入(劉勰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而入情。”)

1、20世紀初期的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壓迫,經濟上受到剝削,使這個古老國家的人民陷入貧窮、愚昧之中。爲了喚醒這個沉睡的巨人,兩位偉人應運而生了。一位是民族解放運動的領袖“聖雄”甘地,另外一位就是印度近代史上最偉大的文化巨匠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在人們的印象中,泰戈爾是以偉大的“歌手與哲人”的雙重身份出現的。他的作品本世紀初就已開始與中國讀者見面,對中國現代作家如冰心、鄭振鐸、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早期創作產生過巨大的影響,幾十年來,泰戈爾一直是我國讀者最喜愛的外國作家之一。今天,就讓我們共同領略泰戈爾詩歌的藝術魅力。

2、同學們:世上有一部書是永遠也讀不完、寫不完的,那就是母愛!

母愛就象一首田園詩,幽遠純淨,和雅清淡;

母愛就是一幅山水畫,洗去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

母愛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吟淺唱;

母愛就是一陣和煦的風,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這個世界上,我們什麼都可以忘記,但不能忘記母親給予我們的一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通過泰戈爾的詩歌來感受着偉大的母愛吧。

3、用歌曲《媽媽的吻》導入,讓歌中深摯的傾訴撥動學生的心絃。

這是流行於上世紀80年代的一首歌曲,歷經20年淘洗,唱在今天,仍是分外動人,恐怕就是因爲它表現了母親對兒女無私的愛,更唱出了兒女對母親的深摯的傾訴。這種情感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這種情感也不會有地域的界限,這是人類共同歌詠的永恆主題。

有人曾用飽蘸童心之筆,盡情描繪了這種情感,抒寫了一首首純真詩篇,這個便是泰戈爾。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以母愛爲主題的散文詩——泰戈爾的《金色花》,讓我們期待一次美的洗禮!

4、(播放歌曲《魯冰花》導入新課)大家知道這首歌曲的歌名嗎?誰能說說這首歌曲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呢?學生回答。(教師導入)是啊!母愛是人類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母子之情是全人類的共同情感,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表達母親和子女之間親密情感的散文詩——《金色花》。

  (二)朗讀感悟----從整體上把握詩歌所表達的主要內容與感情。

葉聖陶先生說:“吟誦就是心、眼、口、耳並用的一種學習方法,……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爲讀者自己的東西,這是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纔會終身受用不盡。”

朗讀,既是語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學的,又是審美的。朗讀中要做到:

(1)循序漸進。朗讀詩歌時,要使學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與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使學生朗讀真正做到流暢自如,感情豐富。因此,在朗讀教學中絕不可急於求成,應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深入。

(2)把握基調。一篇詩歌反映的總的感情傾向即感情基調,朗讀一篇詩歌的主要語調就是朗讀基調。要朗讀好一篇詩歌,領會中心,首先就要把握好基調。所以開始階段,老師要指導學生朗讀,把握詩歌大意及朗讀基調,爲理解詩歌作基礎。

(3)體驗情感。在理解詩歌時,要注意講解和朗讀的有機結合,讓學生用情的讀,深入的理解。感受、體會其節奏和音韻的優美,體驗其思想和藝術、

情感的魅力,增強詩歌語感。

(4)教學中可以採用集體讀,分組讀,男女聲輪讀的方法,讀出詩的氣韻。

1、由一個學生讀詩,然後師生一起來朗讀體會。(讀音、節奏、停頓、輕重緩急等)

① 讀準字音

嗅( xiù ) 聞(氣味) 花瓣( bàn )

羅摩衍那( mó ,yǎn)------印度長篇敘事詩。

匿笑( nì )------匿,隱藏,不讓人知道;匿笑,偷笑。

禱告( dǎo )-------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 mùyù )----------洗澡。比喻承受潤澤、培育。

②“我“爲什麼要變成一朵金色花?

明確:與母親嬉戲,爲媽媽做事。

③ 頑皮可愛的孩子變成一朵盛開的金色花,與慈愛的媽媽逗樂嬉戲,他是怎樣和媽媽逗樂嬉戲的呢?請用“當媽媽 的時候,我就 ”說一說。

示例:母親做禱告時,我就開放花瓣散發香氣(沁入媽媽的心脾)。

母親讀書時,我就將影子投在書頁上(陽光太刺眼,這樣可以保護母親的視力)。

母親去牛棚時,我就恢復原形求她講故事。

④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和一個怎樣的媽媽?請你用“我讀出了一個____________的孩子和一個____________的媽媽”的句式來回答。請說說你的理由。

示例:我讀出了一個淘氣的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愛讀書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伶俐可愛的孩子,一位溫柔善良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活潑機靈的孩子,一位勤勞美麗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愛媽媽的孩子,一位愛孩子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聰明的孩子,一位聖潔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神奇的孩子,一位篤信宗教的媽媽。

2、學生散讀,把握整首詩的朗讀基調。

你認爲該用什麼樣的語速和感情基調來朗讀?

(明確:稍快,喜悅、舒緩、溫馨、深情,讀出母子之愛和兒童特有的調皮)

3、學生朗讀,深入理解,體驗情感。

以下詩句應讀出怎樣的語氣:

①、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爲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要讀出孩子的調皮,得意,驕傲。)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裏呀?”

(要讀出母親的焦急惦念。)

③、“我不告訴你,媽媽。”

(要讀出孩子的淘氣、機靈、撒嬌、調皮和對母親的愛戀。)

④、“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爲什麼媽媽見了面,說“你這壞孩子”?

(要讀出母親的嗔怪、擔憂、焦慮和欣喜。)

  (三)意境感悟(3個步驟)

1、音樂感悟(配樂朗誦-----步驟1)

(1)選取與詩歌意境或感情表達相一致的音樂。例如,《燭光裏的媽媽》《春野》《鄉村小路引我回家》。使選用的樂曲能夠起到營造氛圍,把握基調的作用。

(2)配樂朗誦,在音樂與詩歌的整合中醞釀相應的情感、豐富詩歌的表現力。

(3)欣賞後放音樂,可以強化感情,提升詩歌感染力。既與詩人情感達成共鳴,又在另一方面領悟到詩歌音樂美的特點。

2、意象感悟(求解意象,體會感情-----步驟2)

①以詩解詩

告 別

是我走的時候了,媽媽,我走了。

當清寂的黎明,你在暗中伸出雙臂,要抱你睡在牀上的孩子時,我要說道:“孩子不在那裏呀!”——媽媽,我走了。

我要變成一股清風撫摸着你;我要變成水的漣漪,當你浴時,把你吻了又吻。

大風之夜,當雨點在樹葉中淅瀝時,你在牀上,會聽見我的微語,當電光從開着的窗口閃進你的屋裏時,我的笑聲也偕了它一同閃進了。

如果你醒着躺在牀上,想你的孩子到深夜,我便要從星空向你唱道:“睡呀!媽媽,睡呀。”

我要坐在各處遊蕩的月光上,偷偷地來到你的牀上,乘你睡着時,躺在你的胸上。

我要變成一個夢兒,從你的眼皮的微縫中,鑽到你睡眠的深處。當你醒來吃驚地四望時,我便如閃耀的螢火似地熠熠地向暗中飛去了。

當普耶節日①,鄰舍家的孩子們來屋裏遊玩時,我便要融化在笛聲裏,整日價在你心頭震盪。

親愛的阿姨帶了普耶禮②來,問道:“我們的孩子在哪裏,姊姊?”媽媽,你將要柔聲地告訴她:“他呀,他現在是在我的瞳仁裏,他現在是在我的身體裏,在我的靈魂裏。”

--------

①普耶(puja),意爲“祭神大典”,這裏的“普耶節”,是指印度十月間的“難近母祭日”。

②普耶禮就是指這個節日親友相互饋送的禮物。

雲與波

媽媽,住在雲端的人對我喚道——

“我們從醒的時候遊戲到白日終止。

“我們與黃金色的曙光遊戲,我們與銀白色的月亮遊戲。”

我問道:“但是,我怎麼能夠上你那裏去呢?”

他們答道:“你到地球的邊上來,舉手向天,就可以被接到雲端裏來了。”

“我媽媽在家裏等我呢,”我說,“我怎麼能離開她而來呢?”

於是他們微笑着浮游而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這個更好的遊戲,媽媽。

我做雲,你做月亮。

我用兩隻手遮蓋你,我們的屋頂就是青碧的天空。

住在波浪上的人對我喚道——

“我們從早晨唱歌到晚上;我們前進又前進地旅行,也不知我們所經過的是什麼地方。”

我問道:“但是,我怎麼能加入你們隊伍裏去呢?”

他們告訴我說:“來到岸旁,站在那裏,緊閉你的兩眼,你就被帶到波浪上來了。”

我說:“傍晚的時候,我媽媽常要我在家裏——我怎麼能離開她而去呢!”

於是他們微笑着,跳舞着奔流過去。

但是我知道一件比這個更好的遊戲。

我是波浪,你是陌生的岸。

我奔流而進,進,進,笑哈哈地撞碎在你的膝上。

世界上就沒有一個人會知道我們倆在什麼地方。

②這首詩表達了什麼感情?你發現詩歌美在哪裏?

明確:表現了家庭的天倫之愛,表現了人性的美好與聖潔。親情美,人性美。

③《金色花》用怎樣的手法抒寫愛的情懷呢?

“奇妙的想象”、“真摯的情感”、“質樸的語言”

3、圖畫感悟

人們常將“詩”與“畫”對舉。如“詩情畫意”、“如詩如畫”等,足見兩者間的淵源之深。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僅僅提供與詩歌題材相關的圖畫作品是不夠的,更爲重要的是在圖畫之外的聯想和想象。

(1)、藉助對畫面的聯想和想象,可以把再現與表現兩種功能結合起來,通過圖畫直接作用於人的感覺,使人產生與之相協調的情感體驗。

(2)、藉助聯想和想象,可以感受古詩畫面的意境氛圍。詩歌的手法與繪畫的手法在表現動與靜、虛與實等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

(3)、品味畫面美。(藉助圖畫、想象聯想深情描述-----步驟3)

我們先閉上眼,聽老師描述的畫面是否來自於這一首詩?

清晨朝露未晞,在鋪滿金色花的林蔭中,飄出一個修長的身影,她的溼發披在兩肩,髮絲間的水滴輕輕飄落,親吻着林間綠色的小草。媽媽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小庭院裏,她緩緩地把雙手放在胸口。媽媽在祈禱了,空氣中瀰漫着媽媽輕柔的話語。突然媽媽的雙眉微微揚起,這香氣從何而來?我屏住氣息,一聲不響……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詩中的畫面,可以用“我感受到這樣的畫面……”來做恰當描述。

  (四) 創造新境

母愛就在我們身邊,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時時刻刻地滋潤着我們。誰不應該感謝母親、報答母親呢?如果你忽然具備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準備變作什麼來表達你對母親的滿懷愛意?

示例:我要變成一股清風撫摸着你;我要變成水中的漣漪,當你浴時,把你吻了又吻。(泰戈爾《告別》)

我要變作一串珍珠項鍊,掛在媽媽脖子上,讓媽媽更美麗。

我要變作小鳥,時刻飛在媽媽身邊,唱出美妙的歌給媽媽聽。

我要變作影子,她到哪裏我到哪裏,永不分離。

我要變作手,代替她做煩瑣的家務勞動。

假如我變成了一個美麗的髮卡,我要別在媽媽的秀髮上,讓媽媽更加年輕漂亮。

假如我變成了媽媽的手,我要幫媽媽分擔家務,讓她不再那麼操勞。

假如我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小丑,我要表演很多有趣的節目,逗媽媽開心,讓她笑口常開。

假如我變成了一盞燈,我要爲媽媽照亮夜行的路……

假如我變成了一把傘,我要爲媽媽遮風當雨……

假如我變成了一把椅子,我要讓媽媽下班後坐在椅子上消除一天的疲勞……

假如我變成了一株綠色植物,我要在媽媽工作時深情地望着媽媽,就像我小時侯媽媽望着我一樣,眼神裏充滿了愛的信息,我還要通過光合作用製造出大量的氧氣,讓整個房間空氣溫馨,讓媽媽更加輕鬆快樂。

假如我變成了一輛自行車,我要讓媽媽騎在我的身上,讓我護送着媽媽去上班,讓媽媽既省力又平安……

我要變作…………

假如我變成了一條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媽媽工作累時,讓媽媽來到我身邊,聽我唱一支歡快的歌曲,抖落滿身的疲憊;我要在媽媽口渴時,讓媽媽品嚐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變得容光煥發!

假如我變成了一朵小小的白雲,我要緊緊跟隨着媽媽,使媽媽不管走到哪兒,都免受烈日無情地炙烤。

  (五)過渡環節

《金色花》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濃濃的母子之情,正是因爲母親無私的愛,纔會引發“我”奇妙的想象,把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來回報母親的愛,從而也體現出“我”對母親最聖潔、最美麗的愛。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徐志摩在《泰戈爾來華》中說冰心是“最有名神形畢肖的泰戈爾的私淑弟子”。下面,我們一起來朗讀冰心的《荷葉 母親》,感悟她所受到的泰戈爾的影響。

  (六)比較感悟-----學習《荷葉 母親》

1、朗讀《荷葉 母親》,感知文章內容。

① 一寫看紅蓮——

心情:煩悶;

環境:繁雜的雨聲濃陰的天;

紅蓮:開滿、亭亭。

② 二寫看紅蓮——

心情:不適意,徘徊;

環境:雷聲作了雨越下越大;

紅蓮:左右倚斜,無依無靠。

③ 三寫看紅蓮——

心情:不寧的心緒散盡感動;

環境:雨肆意地下着;在大荷葉的覆蓋下;

紅蓮:不動搖。

2、比較《金色花》《荷葉 母親》

相同點:

① 讚美母愛的偉大神聖。-----思想感情

② 圖畫美。------想象

不同點:

① 《金色花》語言質樸秀麗。《荷葉 母親》語言淡雅清婉。------語言

② 《金色花》是緣情造景。《荷葉 母親》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方式

③ 《金色花》中既有母愛的光輝,還有孩子的愛心。《荷葉 母親》更多的是讚美母愛。-----思想感情

④ 《金色花》是明朗聖潔的美。《荷葉 母親》是悽清含蓄的美。----整體氛圍

⑤ 《金色花》寫一天時間裏孩子三次與媽媽嬉戲,《荷葉 母親》則是由雨中荷葉護蓮的情景聯想到偉大的母愛。----內容

  (七)小結

如果把父愛比作高山,那是因爲他高大、挺拔;而母愛則是一條小河,一片大海,她溫柔、清澈、博大、源遠而流長。孟郊在《遊子吟》中寫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依依小草怎回報得了春日陽光的恩澤呢?汪國真說“我們也愛母親/卻和母親愛我們不一樣/我們的愛是溪流/母親的愛是海洋”,無論如何,請用小草的芳馨,請用溪流的歡歌來回報我們的母親。從現在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

  (八)作業

1、課外閱讀《飛鳥集》《新月集》《繁星》《春水》等詩集。

2、將收集到的表達母愛的詩歌、名言,也可是剛纔的即興創作,製作成卡片,回家送給媽媽。

  (九)板書

  第一課時

一個____________的孩子和一個____________的媽媽

假如我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