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小學語文《老師領進門》教學設計(通用11篇)

小學語文《老師領進門》教學設計(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老師領進門》的作者是國五十年代初,中國文壇上被譽爲“神童”的作家劉紹棠。課文講述了小時候教他國文的田老師口才文筆皆好,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演繹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培養了他豐富的想象力,引導他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今天小編就爲大家整理小學語文《老師領進門》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老師領進門》教學設計(通用11篇)

小學語文《老師領進門》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小學老師的深深的感激之情,從而加深對"師恩難忘"的認識。

2、在老師引導下,能聯繫上下理解並說出課文中部分句子的意思。

二、教學過程:

(一)過渡談話,引入新授內容

(二)閱讀理解課文

1、請三位同學朗讀課文

2、思考討論;出示投影畫面:此時"我"向老師表達了怎樣的感情?作者爲什麼有這樣的感情?

3、組織討論後讀課題:提問討論:老師把"我"領進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文中哪一節告訴了我們?

4、句子中的"這個方面"指什麼?("從事文學創作"、"豐富的想象力")

5、小結:

6、出示文中小詩:(投影)

7、談話:這首詩沒有故事情節,可是通過田老師合理豐富的想象,同時自然巧妙地用詩中1-10的數字,構成一個完美,有情趣,又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8、聽故事錄音。(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故事情節)

(三)重點理解句子含義。

1、投影出示句子:我聽得入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2、理解句子含義(提示談理解方法,出示小黑板)組織討論小結:理解這句話,應該抓住"入迷"、"身臨其境"、"發呆"、"驚醒"等詞語,體會"我"聽故事時入迷的程度。這個句子說明田老師的故事講得十分精彩,我聽得如癡如醉。

3、投影出示句子我在田老師門下受業四年,聽到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入地。組織討論小結。

4、過渡談話,全班齊讀13、14節。

5、出示投影句子: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身難忘。

6、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兩個"樹"和兩個數量詞:十年、百年。組織討論小結:說明培養人才比培養樹木更困難,需要的時間更長。作者之所以能夠成爲作家,是因爲田老師的培育,所以"插柳之恩,

7、提問加深理解:上文的"柳成蔭"是什麼意思?討論小結:這是一篇文憶錄,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在啓蒙教師的啓發引導下,從小受到文學感染,在心田裏播下了文學的種子,說明"師恩難忘",表達作者尊敬老師,熱愛老師,對老師懷有深深的感激之情。

8、老師領進門文學創作大門插柳之恩終身難忘培養豐富的想象力。

小學語文《老師領進門》教學設計 篇2

設計理念: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堂讓學生有限的生命充滿了無限的生命力,讓學生鮮活的生命之花散發出迷人的芳香。學生心中原本就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和火苗,教師的責任,就是在教學時間中不斷地去喚醒這種沉睡的人性,不斷地培植這種柔弱的人性,使之慢慢地滋生起來,強壯起來,挺立起來。曾經看過一篇文章給我感受頗深,作者在評析中有這樣一段話:“探究性閱讀教學難道只是爲了生硬、呆板地解決疑問嗎……不難想象,沒有情感的課肯定是死氣沉沉的。情感,讓語文教學充滿活力,它是語文教學的是生命……”。讀罷此文,我對自己要上的課《老師領進門》作了深刻的剖析,深深感到課文中作者隱匿於語言文字深處的感情必須通過朗讀、感悟使情感真正地在孩子的心中流淌。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小學老師的深深感激之情,從而加深對“深恩難忘”的認識。

2、學會9個生字,理解18個詞之意;用“身臨其境”、“引人入勝”造句。

3、在老師的指導下能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4、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田老師的形象,能說出田老師是怎樣一個老師,說說作者是通過哪些語言文字表達出對老師尊敬愛戴之情的。

5、摘錄描寫“我”聽課文入神的詞句和尊敬老師的詞句。

教學重點:文章人物形象鮮明,田老師循循善誘、博學多才,而且善於教學,深受學生喜愛,讓學生充分感知田老師的形象。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感謝之情。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介紹作者

1、出示課題:老師領進門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其實是一份埋藏在大作家記憶深處40年的真實表白,是一位著名學者對一個鄉村私塾老師的真情流露,讓我們一起深情地讀課題。

2、這位作家就是劉紹棠。(出示人物介紹)作家劉紹棠,1936年2月生,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文聯全國委員會委員。曾先後出版長篇小說11部,中篇、短篇小說集8部等。在他上中學的青少年時代,即發表文學作品。他上高中時,作品《青枝綠葉》就被選爲語文教材。劉紹棠四十餘年文學生涯,歷經坎坷,矢志不渝。長期致力於“中國氣派,民族風俗,地方特色,鄉土題材”的創作思想,是當代鄉土文學的舉旗人。

師:這是一位有名的大作家,他卻對一個普通的鄉村私塾老師念念不忘,這是爲什麼呢?請大家打開書本自由讀課文。

指名說一說在作者心中田老師是一個怎樣的老師?

二、細讀課文,感受文中情感

(一)作家劉紹棠走在家鄉的路上偶遇闊別40年的老師時心中除了那份激動還會有……(學生:尊敬、感謝)是的,“我”感謝老師的教育、培養。你從哪裏看出來?

出示句子: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級小學生那樣……播下文學的種子。

1、自由讀這句話。你是怎麼理解這句話的?爲什麼作者講這樣的話?

2、一起用激動、感謝的心情讀讀這句話。

(二)文學的種子你是怎麼理解的?爲什麼田老師在“我”年幼時能播下文學的種子?請大家讀課文,找到文中的語句來體會。

1、你從哪裏感受到田老師講的課娓娓動聽?理解詞語:娓娓動聽

出示小詩: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九十枝花。

問: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色?

來,我們一起有感情地朗讀這首小詩。

師:你看,簡簡單單的一首詩,在田老師的口中卻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田園美景。不僅讓我們學到10個數字,還把詩歌內容與故事情節巧妙結合起來。你說,這樣的創造怎能不使我們對文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呢?

讀故事內容。有幾處兒化音,是北方人講話的特點,要讀出韻味。

2、導入:對,田老師就是這樣用自己獨特的方法教育學生,儘管當時辦學條件差,老師年紀又輕。男同學來讀讀第一、二自然段。

3、師: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也可看出田老師的講課在“我”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學的種子?

重點理解句子:(出示)(根據學生感悟適時點撥)

①“我聽得入了迷,……我才驚醒。”

“戛然而止”什麼意思?田老師講得那麼好聽,爲什麼戛然而止?

“發呆”、“驚醒”是怎樣狀態?說明什麼?

“捅”是什麼動作?爲什麼要“捅”我一下?

朗讀指導。

②“我在田老師門下……春雨點點入土。”

“門下受業”什麼意思?

“聽到上千個故事”後會有什麼收穫?

(三)導入:在作者心裏,田老師是偉大的,像魔術師一樣,但老師卻說……

問:你覺得老師說這話是什麼意思?當時田老師心裏是怎麼想的?

(學生討論明白:老師不以爲然,無心的,隨意做做,平時就是這樣上課的,搖頭笑笑等等。意思是:你現在有這樣大的成就靠的是自己的努力。)

師:你看,田老師到現在還是那麼虛心,他從不居功自傲認爲學生的成就是靠他的教育,他認爲學生才能是靠自己的努力。一個多麼樸實的鄉村老師。

齊讀句子。

師:劉紹棠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成就,其中一條確實離不開田老師的教育。這次碰到老師,他就想起老師的教育,對他萬分感激。當田老師說“無心插柳柳成蔭”時,劉紹棠發出這樣的感嘆……

齊讀。說說含着的意思:田老師培養我、教育我的恩情,我終生難忘。

師:是啊,俗話說“一日爲師,終生爲父”。田老師的教育對學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學了課文,說說作者對老師是怎樣的感情?

(今天老師的要求不是用句號,而是冒號,請你結合文章內容,把作者對老師的那份深情寫成一段話。)(我覺得課文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的感謝之情。)

出示寫話練習寫話————交流

師:所以儘管時隔40年,作家還是這樣尊敬老師,感謝老師,感謝老師的桃李情。(板書:桃李情深)讓我們一起再來朗讀……

(出示句子:我仍然像40年前的一年級……)齊讀句子。

三、回到課題

師:課文以“老師領進門”爲題,你覺得“門”指什麼?

是的,老師領着學生走進了文學的大門,知識大門,人生大門,領着學生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成了一位著名的大作家。

小學語文《老師領進門》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老師引導下,發展學生的語言,能聯繫上下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小學老師的深深的感激之情,從而加深對“師恩難忘”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質疑

1、談話:“記得詩歌《爸爸的老師》嗎?”(出示這一課文,齊聲朗誦)是啊,無論多麼偉大的任務,都從學習識字、學習簡單的加法開始,都有啓蒙老師。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一位作家寫的,回憶了他的啓蒙老師。

2.板書課題:老師領進門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老師是誰?老師領誰進什麼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交流課題提出的問題

(隨機形成板書:)領進

田老師—————→(文學創作之門)

劉紹棠

2、“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介紹作者(課件)

3、引入:同學們,田老師真厲害!真有本事!培養了一名大作家,田老師到底是一位怎樣的老師,當年上課時到底用了什麼“絕招”使幼小的“我”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講故事)

三、研讀課文田老師講故事部分

1、找到田老師把一首小詩編講的故事部分(第5—10自然段),快速的輕輕讀一讀,想想,課文從哪些地方看出田老師是一位講故事高手?

2、交流:你覺得田老師講故事的本事怎樣?田老師編故事、講故事真可以說是“天下一絕”!你能用課文中的三個成語來形容一下嗎?(娓娓動聽、身臨其境、引人入勝)。

3、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出來?交流出示句子。

①我聽得入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組織討論:

A、問:這句話是圍繞句子中哪個詞語來寫的?(入迷)“入迷”是什麼意思?句中的哪些詞語生動的表現了“我”入迷的樣子?

B、聯繫上下文想想“我”爲什麼會入迷?

C、這句話作者想要表達什麼意思?(田老師講故事娓娓動聽、引人入深、身臨其境;我喜歡聽田老師講的故事,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我被田老師的文學藝術吸引了,感染了,從此我愛上了文學,形成了從事文學的願望。)

②小結過渡

一首小詩就有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一個故事就是一粒文學的種子,播入我幼小的心田。

出示句子:

我在田老師門下受業四年,聽到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入地。

A、“門下受業”是什麼意思?(跟老師學習)這是個什麼句子?從那裏看出的?(比喻)

(明確這是個比喻句,重點詞語是“春雨點點入地”)

B、都是些什麼故事?從動人的故事中讀懂了什麼?(田老師口才好,文筆好,想象力豐富。還教給我做人的道理。)

C、小組討論:田老師講故事和“春雨點點入地”有什麼聯繫?

(田老師那上千個故事不僅把作者引入令人神往的境地,而且大大激發了他的想象力,激發了他編故事的慾望,這樣也就把他領入了一扇文學創作之門。田老師的教學方法真高明!)

作者爲什麼要用“春雨”來比喻呢?閉上眼睛想象:當種子受到春雨的滋潤會是怎樣的情景?它會有怎樣的感受?

(引導學生髮散性思維,感受作者內心的舒暢、欣喜以及對田老師的感激之情。)

個別朗讀句子將作者的舒暢、欣喜、感激之情表達出來。

D、田老師像“春雨入地”般的教育悄然無聲地進入到了孩子的心田,這不禁讓我們想到了一首古詩(出示)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真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田老師就是這樣漸漸地把“我”領進文學創作之門的。

四、研讀課文感謝老師部分

1、正因爲這些,當我功名成就,衣錦還鄉的時候,看到我闊別四十年老師,我還像小學生一樣向老師鞠躬。來讀一讀(出示句子)

2.師:回到現在,作者再次看到田老師的時候,又是怎樣的心情?

生:感激之情

3.(師白):大作家深深感謝“老師領進門”,(指着課題)

同學們,這個“門”指的是什麼門?(文學的大門、文學殿堂的大門。田老師把“我”領進了文學殿堂的大門!田老師使幼小的“我”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文學的種子在“我”幼小的心田生根發芽了。)

2、面對學生的深深感謝,田老師是怎樣做的?

老人家搖搖頭,說:“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陰啊!”(出示)

(1)理解“無心插柳柳成陰”的意思。

(學生交流後出示):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陰

(2)田老師說的“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罷了”反映了什麼?

①田老師謙虛。

②當年只不過是講講故事而已,不必感謝。

③田老師當年並沒有刻意要去培養一名未來的作家。

④“你的成功並不是我的功勞,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

這四種理解都正確,如果要選擇一種最恰當、最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理解,應該是哪一個?(第四個,在課題後板書:修行靠自身)

齊讀課題:老師領進門,修行靠自身

3、出示,指名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身難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何理解?

(①比喻人才的培養是百年大計;②形容培養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終身難忘。”如何理解?

(①老師對“我”的教育、培養,我不能忘記;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記)

齊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終身難忘。

這句話大家來讀讀,你讀出了作者對田老師的什麼感情?

(培養一個人纔要花費很多的心血,即使田老師謙虛地認爲自己並沒有特別爲作者做過什麼,但作者仍舊對老師當年的栽培深懷感激。)

4、感情朗讀

——當作者回憶起自己的老師講述着那娓娓動聽的故事時,他不禁感慨萬千,情感流淌於筆端,寫下這樣一句話——(齊讀最後一段)

——當作者回到家鄉路遇恩師,感激之情涌上心頭時,他深情地寫下了這樣的話語——(齊讀最後一段)

——當作者功成名就,在文學上取得偉大的成就時,他還時時想起這句話——(齊讀最後一段)

真是“師恩難忘,難忘恩師”啊!(板書:插柳之恩,終身難忘)

5、劉紹棠認爲,田老師對自己的影響很大,所以一直以來在他的作品裏有很讚美老師的話,讓我們來輕輕吟誦吧——(大屏幕出示)(配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五、小練筆:寫幾句表示祝福和讚美老師的話。

幾十年過去了,作者對他的恩師念念不忘。六年的小學生活,你肯定也有難忘的老師,請你寫幾句話向老師表示祝福或讚美。

六、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真是師恩難忘啊!有一天,當你長大成人,面臨選擇自己職業的時候,你也許會發現正是由於當年的一位老師激發了你對於某一專業的興趣才決定了你今天的選擇。當然,有句話說得好,老師領進門,修行靠自身。走進門後,想開拓出一片更廣闊的天地,還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

七、朗誦詩歌:感謝您,老師!

板書設計

領進

田老師—————→文學創作之門)

劉紹棠

插終

柳生

之難

恩忘

上千個故事

小學語文《老師領進門》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2.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

3.聯繫生活實際,發揮想象,學寫隨感,合演課文劇,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

讀懂故事的內容,理解幸福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幸福的含義,發現身邊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或者別人給自己帶來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

【課前準備】:

ppt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板書“幸福”這個詞。

2、你覺得什麼是幸福?讀課題。

【設計圖意:把幸福提出來讓學生討論,引發對幸福的思考。這樣一開始就把文本的基本點——幸福提出來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檢查初讀,把握全文 。

1、(出示生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2、請學生把故事的主要內容講出來。

【設計意圖:四年級的孩子已經有較好的自學能力,通過導讀課上的初讀和預習,孩子們已基本掌握了字詞和課文的主要內容。在課上讓孩子再讀課文,老師作一個簡單的檢查,既鞏固了預習和初讀的成果,發現當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糾正,更是讓孩子再次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把握全文。】

三、突破難點,理解幸福的含義。

1、幸福是什麼?智慧姐姐怎呀說的?

2、誰能把“詫異”換個詞。(要求學生整句讀,並且讀出詫異的語氣)

【設計意圖:理解“詫異”,並通過換詞豐富孩子的詞彙。】

3、一個孩子說——另一個孩子說——第三個孩子說——(引讀)

4、(板書:靠勞動、盡義務,做有益的事)你怎麼理解?

【設計意圖:找出中心句,圍繞着中心句去理解課文。】

5、默讀課文,看看三位青年是怎樣理解的。劃出有關的句子,在旁邊寫上批註。生彙報。

【設計意圖:智慧姐姐對幸福的詮釋中,“義務”一詞對孩子來說是比較抽象,比較難理解的。突破了這個難點,孩子對這句話的理解就會水到渠成。在這裏把難點讓孩子提出來,並交給他們解決的方法,有利於下面的閱讀。】

6、小結,理解“義務”。(生說自己的理解,出示: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

7、醫生,你有不同的經歷嗎?(請其他孩子說)說完讀句子。

8、你們是怎樣弄明白幸福是什麼的?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個青年,想象一下他做了什麼,編一個故事,從而明白幸福的含義的。同桌互說。彙報。

9、你是怎麼理解的?(生說)

【設計意圖:文章重點寫了三個青年的對話,對三個青年人尋找幸福的具體過程卻省略。這個空白也正是學生的體驗所缺乏的,於是我便引導他們去想象這裏面具體的故事,從活生生的事例中獲得實實在在的感受。學生展開再想象,編出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在他們的腦海裏,“義務”“幸福”已不再抽象,而是一些活生生的,可以觸摸到的實體。】

10、(出示圖畫)從那些句子感受到他們的幸福?有感情讀有關句子。

【設計意圖:長文短教,突出重點、難點。三個孩子疏通泉眼,砌井加蓋這部分內容顯淺易懂,孩子一讀就懂,讓他們簡單來講講就可以了。並且有了前面對幸福的理解,孩子們更能感受三位青年重回樹林後幸福的.感覺。】

11、小結:

四、拓展訓練,抒寫幸福的感受。

1、學生講讓別人得到幫助的幸福呢?

【設計意圖:從實際生活發現幸福,感受到自己給別人帶來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

2、不同的人對幸福的理解有不同的答案,(投影小詩)來,一起讀。

對於老師來說,幸福是(投影出示有關老師的幸福的小詩,讀詩)

你覺得幸福是 (投影出示)

【設計意圖:深入拓展對幸福的理解,把生活中的給予別人的事情或者別人給予自己的事情寫成幸福小詩,讓學生明白幸福是多層次,多方面的,不同的人對幸福有不同的詮釋。我們應該珍惜幸福,更要付出和給予,讓別人獲得幸福自己會更幸福。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幸福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學到了詩歌的寫法,仿寫詩歌。】

五、佈置作業。

任選一題:

1、以幸福爲主題寫一篇隨感,把自己對課文的感悟與生活實際聯繫起來。

2、把課文改編爲課文劇,找幾個夥伴合作表演。

【設計意圖:這個童話的主題是幸福要靠勞動,要儘自己的職責,做對別人有益的事。但事實上幸福的確是多元的,有很多種含義,通過這節課,相信孩子能寫出有關幸福的感言。合演課文劇是課後也是本單元的要求,同時也是孩子們喜歡做的實踐作業,讓他們自由選擇,提高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讓作業成爲孩子們愛做、樂做的事情。】

六、板書設計。

幸福是什麼

勞動

幸福靠 盡義務

做有益的事

小學語文《老師領進門》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頸厲”等8個生字.會寫”頸,鄭”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高傲,鄭重,厲聲,京劇,倘若,侍侯,脾氣,供養,鄰近”等詞語.

2.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注意積累語言.

3.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對動物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4.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注意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對動物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媒體:

1.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

2.佈置學生預習,自學生字新詞.

3.生字詞卡片及白鵝的掛圖(或製作課件).

第一課時

一,單元導讀,梳理要點

1.閱讀單元導語.

2.讀後交流:你知道了什麼 (老師從三方面引導與梳理:學習內容,課文特點,學習要求.)

3.揭題,引入本課.(可結合出示掛圖或課件簡筆畫)

二,學習生字,初讀課文

1.學習小組檢查生字新詞的預習情況.(或同桌互教互查)

2.教師分類檢查生字詞的讀音.(如,8個認讀的生字,課文中注音的其他詞,”待”等容易讀錯的詞語.)

3.指名分自然段試讀.(注意正音,讀通讀準)

4.指導寫字.(引導觀察,發現,自主識記字形,重點指導筆畫多和字形複雜的字.)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是一隻什麼樣的白鵝 (用課文中的詞概括)

1.口頭填空:這是一隻—————–的白鵝.(高傲,傲慢,從容不迫,一絲不苟,架子十足,有着老爺脾氣,需要人侍候……)

2.你從哪裏知道這是一隻高傲的白鵝 (引導學生找相關段落,並完成如下板書.)

姿態:左顧右盼

叫聲:引吭大叫

步態:從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四,初識”高傲”

1.朗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你從哪裏看出白鵝的”高傲”.

2.品詞:伸長頭頸,左顧右盼.

3.表情朗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五,作業

1.寫生字.

2.朗讀課文,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引入新課

1.聽寫生字詞,訂正.

2.導入:你還從哪裏看出白鵝的”高傲”

二,學習第三,第四自然段,再識”高傲”

1.出示兩句話:

(1)鵝的叫聲很高傲.

(2)鵝的步態,更是傲慢.

2.討論:作者是怎樣把叫聲和步態寫具體的 找出重點詞句讀一讀,體會作者的寫法.

3.小練筆(填空)

(1)厲聲_______厲聲_________________大叫厲聲______________大叫(從這五個詞中你體會到什麼 )

(2)鵝的步調_______,_______的,頗像_______________出場.(從這句中你體會到什麼 )

三,研讀第五,六,七自然段,總結”高傲”

1.引導學生嘗試提出問題,並帶這問題研讀,交流.

如:(1)”鵝的吃飯,常常使我們發笑”,哪些地方使我們發笑 最可笑的是什麼

(2)鵝吃飯時爲什麼”非有人侍候不可” 是怎麼侍候的

(3)作者怎樣仔細觀察鵝的吃相 是怎樣具體描寫的

(4)鵝的吃相表現出它的高傲,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2.品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爲什麼喜歡

(1)食料簡單的句子.(一日三餐,三樣東西)

(2)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三眼一板,一絲不苟,從容不迫;先……再……然後……)

(3)鵝老爺脾氣的句子.(每逢……就……責備,架子十足)

(4)有人”侍候”的句子.(堂倌,非……不可)

(5)狗”揚長而去”的句子.

3.返顧全文:鵝的”高傲”,具體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四,體會情感,朗讀背誦

1.作者寫鵝的”高傲”,你有什麼看法 (透過字面體會作者對鵝深深的喜愛之情)

2.朗讀,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五,作業

1.抄寫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

2.觀察自己喜愛的一種動物,準備”園地四”的口語交際與習作.

小學語文《老師領進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2、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

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瞭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從中得到陶冶;在欣賞、品讀養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

一起看大屏幕。

視頻中的景色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齊讀課題,注意“頤”字的寫法。

二、檢查預習情況

出示“我會讀”指名領讀。去拼音再讀。

“我會填”指名回答。圖片出示理解“橫檻”“畫舫”。

三、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讀課文,看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2)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作者遊覽順序的句子。 用“~~”畫出。

2、學生按要求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3、完成問題(1)。

提問: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學生回答,師相機板書:長廊 萬壽山 昆明湖

4、完成自學提示(2)

提問: 哪些句子能夠體會作者的遊覽的順序?

指名回答,師相機出示句子。

從句子中找出寫遊覽過程的動詞,指名上臺畫一畫。

學習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5、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具體些頤和園的景色的?

給課文分段,明確(總分總)的結構。

三、精讀課文,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1、出示自學指導:

(1)、請大家讀一讀長廊這一部分,找出作者描寫的景物。

(2)、說說長廊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2、學生讀書。(大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3、說說作者描寫的景物。

4、這些景物作者是按什麼什麼順序觀察的。

5、指名說說長廊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6、學習3~~5自然段

自學指導

1、自讀3~5自然段,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麼景物。

2、選擇你最喜歡的景物,有感情地多讀幾遍,想想景物有什麼特點。

學生讀書。

3、彙報: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麼景物。

第三自然段 佛香閣 排雲殿

第四自然段 昆明湖

第五自然段 十七孔橋

4、我們先來到萬壽山上的佛香閣,誰喜歡“佛香閣”,讀讀句子

出示句子。說說佛香閣的特點。

5、誰喜歡“排雲殿” 讀讀句子,說說有什麼特點?

6、喜歡昆明湖的同學來讀讀句子,告訴我昆明湖有什麼特點?

這句話把什麼比着什麼?

還有哪一句也能看出昆明湖的靜? “滑”換成“劃”行不行?哪個更能突出昆明湖的靜?

7、美麗的昆明湖上有一座長長的石橋,叫十七孔橋。

喜歡十七孔橋的同學來讀讀描寫十七孔橋的句子,有什麼特點。從哪裏看出。

獅子多 橋洞多 柱子多

沒有哪兩隻是相同,同樣讓我們感受到勞動人們的智慧和雕刻的技藝高超。

齊讀這句話。

四、總結

我們隨着作者將頤和園游完了,那麼頤和園中,就這些景觀嗎?

齊讀最後一段。

課後拓展

頤和園還有哪些景點,課後查資料,下節課我們繼續交流。

板書設計

18頤和園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教學反思:

《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遊記。作者按照遊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彙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裏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爲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學習,在做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許多頤和園圖片,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

語文教學應以讀爲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課文語言優美,我引導學生多讀,通過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師生合作讀等形式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文章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雲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我指導學生抓住了重點語句讀,做到了整體感知到局部的重點朗讀。

小學語文《老師領進門》教學設計 篇7

一、教材分析

《長城》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篇課文作爲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讚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配有一幅是氣勢磅礴的長城鳥瞰圖,第二自然段配有一幅長城的近景,使學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長城的氣勢;第三自然段是由長城展開的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第四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讚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蹟”。可以說,它不僅是一篇狀物類的文章,更像一首動人心魄的中華歷史文化的讚美詩。

語文課程目標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以《語文課程標準》爲依據,擬訂“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爲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現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瞭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讚歎之情。

教學準備:長城遠、近景圖的課件

二、設計理念: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凸顯學生的感悟,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因此,本節課以悟爲強音,加深學生認識的深度;以情爲重點,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以讀爲主線,打開學生情感的閘門。

四、教學方法:

在閱讀教學中,方法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根據新課程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在本文教學中準備採用“讀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五、說教學流程:

(一)展示資料,在歷史情境中激情

於漪老師說過:“課的第一錘一定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他們思維的火

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課文教學我以交流資料爲起點。請各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課前蒐集的有關長城的資料與信息,交流完之後,把它貼在後黑板的讀書角。學生可能蒐集到的資料有:“盂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好漢坡上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碑刻、曾有宇航員說,從月球俯瞰地表,惟有兩處建築遙遙可見,其中之一就是我們中國的萬里長城!長城經過的省市、修長城的目的、時間……齊讀大屏幕長城背景圖上老師蒐集的國際名人對長城的讚譽之詞: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美國前總統尼克松);“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傑作!(俄羅斯原總統葉利欽)。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產生與文本對話的強烈期待,爲本堂課的學習打下情感和價值取向方面的鋪墊。激發學生探究氏城文化的興趣。

(二)品詞析句在文本語言中動情

學生們的讀書興趣被激發起來之後,讓他們帶着定的知識儲備進入讀書過程。首先讓學生帶着老師的溫馨提示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這一遍讀,重點放在讀正確、讀流利,有不認識的字,鼓勵學生藉助拼音多讀幾遍或解決,養成良好的利用工具書的習慣。接着,同桌互相檢查讀生詞,並將自己認爲需要給大家提醒字、詞交流交流。如“血汗”中血的讀音,“堡壘”的壘,3個撇着點要寫均勻,“屯兵”、“堡壘”的意思。然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展示讀,就是讓他讀自己最拿手的一段,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我能行的信心。最後要學生說說讀書知道了哪些內容,在學生的彙報中,我刪繁就簡,集中目標,理請課文的思路。

小學語文《老師領進門》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生通過學習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詩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並說說詩句的意思。瞭解作者生平事蹟。

2、能力目標:學生能憑藉詩歌語言文字,感受石灰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精神。結合作者生平及當時時代背景體會作者不同流合污、堅決同惡勢力鬥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標: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古詩的意境美,並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學重難點】

1、能說說詩句的意思,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詩美的意境,使學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走近古詩。

1、同學們,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着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在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文化長河中,詩歌朝氣蓬勃,彌久不衰。我們從小一直學古詩,請同學們回想一下,你還記得哪些詩?(指名吟誦兩至三首古詩)

2、賀知章寫了一首《詠柳》,大家會背嗎?(齊背),詩中的“剪刀”可以換成“菜刀”嗎?(學生說說理由,教師用“推敲”和“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典故引導學生體味詩歌語言的精煉及韻味)

二、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有名的詩——《石灰吟》(板書課題),齊讀詩題。

2、瞭解詩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詩人于謙。

于謙(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公元1421年,考中進士,歷任監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撫,兵部尚書等職。爲官清正,不畏強暴,深受人民愛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誣陷殺害,1465年,明朝政府爲于謙平反昭雪,並賜諡號爲“忠肅”

3、釋題:吟:吟誦,古代詩歌體裁的一種名稱,如孟郊的《遊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頭吟》等。

4、質疑:作者爲什麼要吟誦石灰呢?大家瞭解石灰嗎?

課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導學生了解石灰的相關知識。

三、初讀古詩,抓字眼,明詩意。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詩,要求讀正確。

2、指名讀,正音。學習生字“焚”,描紅。

3、範讀,明確節奏。

石灰吟

千錘/萬擊/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4、指名讀,要讀出韻律美。

5、默讀,想一想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集體交流:(預設)

(1)“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板書:千錘萬擊、烈火焚燒)

千錘萬擊:形容開採石灰原料非常艱難。錘,錘打。擊,擊打、開鑿。若等閒: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經受千錘萬擊纔出深山,烈火燒煉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寫開採石灰岩的艱難困苦,表明石灰從出世時就經受考驗。第二句寫了石灰在燒製過程中要經過烈火的煅燒。面對嚴峻的考驗,卻能夠從容自若,處之泰然。“烈火焚燒”與“若等閒”,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襯托出石灰的頑強。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板書:粉骨碎身、清白留世)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縱然粉身碎骨全不懼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間。這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四、再讀古詩,想意境,悟詩情。

1、討論交流:讀1、2兩句你想到了什麼樣的情景?“千、萬”說明次數多,這個詞說明了什麼?(抓住“千錘萬擊”引導學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錘萬擊以及烈火焚燒的情景)。見到此情此景,你體會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質?(不怕磨難、不畏艱險)齊讀1、2兩句。

2、過渡:石灰還受到了什麼磨難?讀3、4兩句,這時你看到了什麼畫面?這兩句寫出了石灰的什麼特點?(勇於獻身、清白留世、潔身自好)齊讀3、4兩句。

3、小結石灰的高貴品質並指導學生練讀全詩,讀出對石灰的尊敬。

4、由這樣的石灰你會想到什麼樣的人?(剛強勇敢、勇敢奉獻、勇於犧牲的英雄)于謙是不是這樣的人呢?

五、三讀古詩,融情感,練誦讀。

1、于謙僅僅是寫石灰嗎?他爲什麼要寫這首詩呢?(他要做個像石灰一樣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齊讀全詩,讀出讚揚之情。

小學語文《老師領進門》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的渲、勒等生字,明確文章分爲風光和人情這兩個部分,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採用小組合作探究法、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提高學生感悟理解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草原風光的美麗,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的兩個主要描寫方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草原風光的美麗,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播放關於草原風光的視頻,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眼中所看到景象,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這樣的大草原上,可能看到什麼、聽到什麼,順勢導入本課,跟隨作者老舍一起走進美麗的草原。

(二)整體感知

通讀全文,提問引導:

1.通過課題我們知道了本文主要是描寫草原的,那麼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對草原進行具體描寫的呢?梳理文章大意,標出不認識的生字詞。

明確:本文從風光和人情兩個方面展開描寫。講解生字“渲”字。板書:風光,人情,渲。

2.朗讀感悟:在學生了解本文是圍繞兩個部分展開描寫的之後,我會把全班分爲兩個小組,分別去朗讀相應的段落,體會散文的語言美。

3.賽讀感悟:男女生比賽從文中選取一些自己喜歡的句子,看看那組讀得更有感情。

(三)深入研讀

1.通過剛剛學生的朗讀比賽,我們已經體會了草原的風光美,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草原,看看草原的風光與我們平時所見的有什麼不同?

明確:文中描寫草原的句子,“四面都有小丘……輕輕流入雲際。”

2.這一句中說的“白色的大花”指的是什麼?

明確: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羊羣比喻爲白色的大花。板書:比喻。

3.結合課下注釋,理解“渲染”“勾勒”體會畫面感。

明確:草原風光的總特點是洋洋灑灑的,風過草原給我們呈現了一幅綠色的中國畫,而不是一幅描繪細緻的工筆畫,這裏從側面寫出了草原的意境美。

4.設置承上啓下的問題,在這樣的草原上生活着一個可愛的民族,他們對待客人是怎樣的呢?請你找到關於“人情”描寫的相關段落,勾畫出草原人們待客的句子和客人的表現。

明確:草原民族的熱情,迎客、吃飯、飯後載歌載舞。

5.客人與草原民族的語言是不相通的,我們爲什麼能如一家人一般其樂融融呢?

明確:草原人們的熱情,民族團結深入人心。

6.全班朗誦文中最後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明確:體會作者分別時的心情,總結全文。

(四)拓展延伸

蒐集與蒙古族相關的資料,思考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五)小結作業

畫出你心目中的草原,並且爲你的畫配上相應的文字。

小學語文《老師領進門》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讀通課文,品味重點詞句;瞭解童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自讀自悟,主動探究,瞭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麼;通過具體可感的形象指引學生的認識和行爲。

3.情感目標:理解幸福要靠勞動,要儘自己的義務,做對別人有益的事;發現身邊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幸福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每天能給你們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上課,我感到真幸福!你認爲什麼是幸福呢?

2.幸福有很多表達的方式,有位作家說,幸福是一個謎,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麼》,看看我們能從故事中找到什麼樣的答案。

二、自讀自悟

1.自由讀閱讀導航。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後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朗讀,交流彙報。

(1)認讀詞語

彼此疏通砌成清澈詫異強健痕跡耕地

(2)課文寫十年前三個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兒的祝福,並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以後,三個青年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三、閱讀感悟

1.理清起因。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的起因是什麼?(三個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

(2).默讀課文起因部分,思考三個牧童是怎麼幹的?指名幾個學生讀他們挖小水井的過程。

(3).他們挖小水井時心情怎麼樣?把表現他們心情的語句劃出來。說說他們爲什麼這麼快樂?

(4).三個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爲了讓別人喝。從而得到了祝福,又引出了一個問題是什麼?那麼幸福究竟是什麼呢?三個牧童爲了弄懂這個問題,真是各奔東西。

2、默讀全文,想想三個牧童分手後,各自都做了些什麼?畫出他們的幸福感悟。

3、學生彙報交流

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麼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感到幸福。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我在火車上、輪船上工作過,當過*員,做過花匠,還做過許多別的事。我勤勤懇懇地工作,我的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是幸福的。

我耕地。地上長出麥子來。麥子養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也沒有白費。我也感到很幸福。

4、朗讀全文,把智慧的女兒說的話劃下來

讀這兩段話,結合三個青年的體會說說幸福是什麼?

5.體會身邊的幸福

(1).三個青年在十年前有過幸福的感覺麼?(有)什麼時候?那個時候,他們疏通泉眼就像埋下了一顆幸福的種子,然而那時的他們意識到這就是幸福了麼?

(2).那他們是什麼時候意識到的呢?讀有關語句,說自己的理解。

過渡:幸福不一定要走很遠的路去尋找,也不一定要花很長時間去追尋,只要我們能用自己的雙手做出對別人有好處的事情,就會感到幸福的。

四、拓展延伸

1.對於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想知道徐老師的幸福感悟嗎?我們一起分享吧!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學生的一聲聲問候,

如一股暖流溫暖心窩。

幸福是看到學生燦爛的笑臉,

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幸福是和學生一起暢遊書海,

去尋找真善美的生活。

幸福就是快樂,

幸福是一種感覺,

找尋幸福更需要心的平和。

2.孩子們,你們的幸福感悟又是什麼呢?

聯繫你的生活實際,寫一寫自己對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詩,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3.師總結:作家畢淑敏這樣感悟幸福。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爲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說:我很幸福,因爲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爲我曾經生活過。

五、作業設計

排練課本劇《幸福是什麼》

六、板書設計

10幸福是什麼

十年前挖砌水井快樂興奮

學做醫生幫助別人

十年中辛勤工作對人有用對人有益快樂自己

耕地種麥養活多人

十年後再次相見暢談幸福

小學語文《老師領進門》教學設計 篇11

一、圖片激情,談話導入

2003年3月20日上午,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響起了巨大的爆炸聲。美國開始了軍事空襲!他們炸燬了公路、橋樑、學校和一切可以摧毀的地方,很多孩子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甚至被炸的遍體鱗傷!雙方士兵死亡上萬人,有1.9萬名無辜的伊拉克國民遇難。

同學們,看了這組照片之後,你想說些什麼?

是的,戰爭是殘酷的,它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是不可估量的。可是在保衛國家的戰場上,卻涌現出了很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讓我們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戰場上,去聆聽一個普通炮手的心聲。(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

課文我們已經讀過多遍,不過你真的用心去讀了麼?現在,請同學們進入到課文當中,把自己當成這位炮手,用心再讀課文,相信你會有新的發現和收穫。

同學們,你發現這篇文章的突出特點是什麼?(通過神態的變化和人物對話來突出中心的)

三、精心品讀:

1、那就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表現炮手神態變化的句子。畫下來。

誰來告訴我,是哪幾個詞?(蒼白、煞白、慘白)板書

2、那我要問了:好好的,炮手的臉色爲什麼突然蒼白起來了呢?你能在課文中聯繫上下文找到答案麼?把這句話上邊的幾段讀一讀。哦。你看到將軍用望遠鏡仔細的瞭望着河對岸的小村,你心裏想什麼?你心情怎樣?那你能把這種緊張的心情讀出來麼?

3、當你臉色轉爲煞白的時候你心裏又想些什麼?心情怎樣?我們試着把這種痛苦讀出來。我們男女合作讀。

4、當你臉色最後變爲慘白的時候,你心裏想的是什麼?我們讀9、10段。是的,這一炮下去,被毀的不僅僅是一座房子,更是陪我生長,陪我歡樂的家。《我愛我家》。

讓愛天天住你家

讓愛天天住我家

充滿快樂擁有平安

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

同學們,家裏有我們的爸爸和媽媽,有我們最親的人,沒有了家,便沒有了親人,沒有了以前美好的回憶。如果現在讓你瞄準自己唯一的家。你的心裏會想什麼呢?我們不想瞄準,是什麼讓我們不得不親手毀了自己的家?戰爭!他是多麼殘酷啊!(板書:殘酷)

可!炮手卻做出了什麼決定呢?——誰有話想說?(板書:舍小家,爲大家)的奉獻精神!

5、現在,再讓我們看看炮手的最後一句話,現在,你能不能體會到炮手說這句話的時候的心情?我們先練一練,

6、全篇通讀(分角色)

看來同學們對課文已經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下面我們就分角色朗讀,進一步走進將軍和炮手的內心。

在殘酷的戰爭中,炮手爲了國家的利益,爲了消滅侵略者,把僅有一點財產也奉獻了。其實,還有很多和炮手一樣的英雄。

四、課外延伸:

我們就來交流課外蒐集的故事。

現在,你想對炮手,對將軍,對這些英雄,或者對發動戰爭的侵略者說些什麼呢?是的。希望世界永遠和平。希望奉獻精神能永留人間。

五、推薦名言:

老師給大家推薦一組名言:

(103頁的名言)

《炮手》教學反思

課程改革的春風給原本機械、沉悶的課堂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在新課程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下,學生作爲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和多變性。在短短一學期的教學實踐中,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教師要"以人爲本,以學定教"。 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不同的學習個體,對同一事物的理解是千差萬別的,互動是促進學生深入思考,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讓互動走進我們的課堂,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煥發生命活力與創新精神。在《炮手》一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地體現着這一點。

一、創設互動情境,讓學生學生走進課堂。

"興趣"是求知慾的源泉,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可見,興趣是學生互動的起點,教者應想方設法,調動一切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迫切參與其中,都躍躍欲試,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動情境。在《炮手》的教學中,我主要用語言來渲染。飽含感情地讀,感情地說。這樣以情感打動情感,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很快把握住了文章的脈絡。

二、以讀爲本,體會感情。

首先我問學生怎麼樣才能讀好對話,在學生充分交流之後,讓他們帶着這些經驗來反覆朗讀,通過讀理解將軍以及炮手複雜的內心世界,從而理解到炮手身上所凝聚的奉獻精神。但在教學中由於操作上的欠缺,課堂效果不是很好,今後有待進一步提高。

總之,語文教學是多方面因素有機的統一。以後將根據不同的內容,用不同形式的教學來感染學生,讓課堂輕鬆一點,使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