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老師領進門》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下冊《老師領進門》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教學反思一】

六年級語文下冊《老師領進門》教學反思

《老師領進門》是一篇文質兼美、情感至深的課文。作者劉紹棠以清新的筆調講述了小時候教他國文的田老師,口才文筆皆好,在語文課堂上演繹了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培養了他豐富的想象力,引導他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表達了自己對師恩的難忘之情。

“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義”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更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因此在教學中我緊緊圍繞這個重點展開,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鞏固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例如:在學習重點語句:“我聽得入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這句話時,我首先通過屏幕出示句子,而後抓重點詞提問:“圈點一下這句話是圍繞句中的哪個詞語寫?”“入迷”學生紛紛作答。我又追問道:“‘入迷’是什麼意思?”“入迷就是着迷,完全被吸引,完全投入進去了。”有同學搶先答道。“那麼,接下去老師就請大家聯繫上文想想:“我”爲什麼會入迷?”我緊接着提出要求。片刻尋找思考後,學生紛紛發言,說:是因爲田老師那娓娓動聽的精彩故事深深吸引了我。

“那麼句中哪些詞語生動地表現了我入迷的樣子?請大家聯繫下文圈點。” 不一會兒,學生就從下文中找出了“身臨其境、仍在發呆、才驚醒”等詞語並一一談了自己的理解。經以上的圈劃理解,此時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已水到渠成,能非常簡潔地概括出這句話的句意,體會到是田老師的故事講得娓娓動聽,太精彩了,所以我完全被吸引住。此時我又出示了一個說話練習:

“ 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我好像( ),又好像( ),直到三年級大師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這一練習的目的是在於培養學生想象力的同時進一步地促進學生對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反思二】

《老師領進門》是六年級的一篇文質兼美、情感至深的閱讀課文。作者曾是老師國五十年代初,中國文壇上被譽爲“神童”的作家劉紹棠。

文中講述了小時候教他國文的田老師口才文筆皆好,田老師每講一課都要演繹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培養了他豐富的想象力,引導他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領進門”不僅僅是將學生領進文學藝術的殿堂,更是爲學生締造一個廣闊的學習空間。設計教學時,老師力求體現語文課所特有的體會語言、感悟語言、鑑賞語言的特點。試圖抓住課文關鍵的語句自主探究,以反覆朗讀爲主要手段,在讀中感知課文,讀中想象感悟,讀中探究思考,讀中習得語感,讀中接受情感的薰陶,讓學生的學習走向充分的個性化。.

對於這堂課老師認爲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一些遺憾的地方。

首先成功的地方我認爲有以下幾點:

1、這種在教師的指導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通過反覆誦讀感情自主地獲取知識和運用能力以解決問題,長此以往就能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質,這樣的課堂操作過程比之於以情節分析爲中心的封閉講問型閱讀教學課堂模式,無疑更注重課堂的開放性,可以這樣說,是把閱讀活動從教師的主宰下解放出來,還學生以主動權,而教師以對話式開放性的指導,使閱讀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

2、讓學生只選擇一般小內容或一個小問題進行研讀,這樣做學生不再未步亦趨,不折不扣地應命行事,有了充分的"自主選擇"也有了充分自主研究的時間和空間。選擇使研究的重點集中了,教學內容開放了,學生活動的空間擴大了,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權利。

3、研究要獲得結果,是離不開研究過程的,研究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學生研讀能力的提高是在具體的研究過程中獲得的,新的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這堂課中老師特別注重研讀過程開放自主學習,在課堂中增加了較多的夥伴活動的環節,即合作學習,如小組討論、大組交流、挑戰朗讀等這樣有利於:

(1)、培養學生的批判性的思維能力。因爲在小組討論中學生不管是提出自己的觀點,闡明自己的觀點,還是支持或反對他人的觀點都必須經過學生批判性的思考去存同求異,漸漸地也增強了學生批判性的思維能力。

(2)、有利於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因爲在討論中每個學生的發言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學生的表達言簡意賅,用詞恰當,把握重點,並具有說明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有利於培養學生積極的合作態度。由於小組討論,學生是在平等的基礎上發言,聽取他人意見的。問題的解決需要學生之間的交流,從交流中得到啓發。因此問題的解決是集體性的,在討論中能訓練學生傾聽他人的觀點,樂於把學習看作是一項合作性的活動,形成良好的交往,從而具備合作意識與態度。這樣也有利學生集思廣益,開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