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優化》教學設計

《優化》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作爲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優化》教學設計

《優化》教學設計1

【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81-82頁。

【學習目標的設置】

(一)設置學習目標的依據

1、基於標準的思考,是通過應用和反思,進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識和方法,瞭解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繫,獲得數學活動經驗,掌握數學思想、方法。

2、教材分析

《優化》這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數學好玩”中的第三節課。本節課以“沏茶”和“烙餅”的生活素材爲背景,鼓勵學生嘗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關於“沏茶”,教科書提出了三個問題:

問題1是讓學生嘗試解決沏茶如何省時的問題;

問題2是通過對可以同時來做的事情的探討,引導學生優化

程序節省時間;問題3是通過計算不同程序所需的時間,進一步體會優化的思想。“烙餅”,教科書也提出了3個問題:問題1是讓學生嘗試解決如何儘快吃上餅的問題;問題2是通過解讀媽媽的做法,理解學習難度較大的方法;

問題3是運用方法繼續解決數量較多的烙餅問題。

3、學情分析

這部分知識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不易理解的,雖然學生在生活中接觸過沏茶、烙餅,但對於烙餅問題而言,缺乏實際經驗。但是四年級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基礎,所以,在本節課中,我設計了演繹、觀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對比等方法,有直觀到抽象,幫助學生理解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並從中選出最優方案,提高優化意識。

(二)學習目標:

1、經歷解決沏茶、烙餅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問題中

的應用。

2、嘗試從優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合理的方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合理安排時間的好習慣。

【學習重、難點】

重點:嘗試合理安排時間的'過程,體會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

難點:掌握合理安排時間的方法。

【學習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老師這兒有一個好玩兒的腦筋急轉彎,比一比,看誰最善於思考:一個人吃一個蘋果用5分鐘,那十個人吃十個蘋果要用幾分鐘呢?(設計意圖: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設計了“吃蘋果”這樣一個學生常見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蘊涵着數學知識,拉近數學與生活的距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

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初步探究,感悟體會

同學們會沏茶嗎?誰來說說怎麼沏茶?

1、問題一:

淘氣想爲媽媽沏杯茶,請同學們認真看一看,淘氣沏茶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設計意圖:通過看圖,培養學生讀取信息的能力。讓學生更好地瞭解沏茶的各項工作,以利於學生最優方案的探索。)

2、問題二:

(1)做事情要按一定的順序,沏茶的這些工作,哪些要先做?哪些要後做?

(2)按照這樣的順序,一項一項的來做,需要多長時間?怎麼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問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沏茶的流程,一項一項的完成,。沒有節省時間,進而,促使學生髮現有些事能同時做,就省時了。)

3、問題三:

要燒水爲媽媽沏茶,怎樣安排可以節省時間呢?

1、請同學們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動手寫一寫、畫一畫,

2、然後和同桌交流各自的想法。

3、彙報:

從沏茶這個問題中,你得到什麼啓示?

(設計意圖:旨在引發學生對沏茶這件事的回顧與反思,在此過程中,明確如何用優化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小結:

看來,要完成沏茶這件事,不僅要考慮做事的先後順序,還要考慮哪些事是可以同時來做的,通過合理安排,就能節省時間了!像這樣,在衆多的方案中尋找最佳方案,也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內容——優化。(板書:優化)

《優化》教學設計2

一、自主學習階段

自主學習階段包括複習、導入、檢查預習等內容。複習時教師設計好知識點,有檢查,有鞏固提高,又有對本節知識的聯繫鋪墊。新課引入要自然新穎,布魯納說過:“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對學生來說,興趣是學生們學習的原動力,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創造力的形成。因此,一節課當中,巧妙設計導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例如,在教學《燕子》一課時,可以這樣設計導語:“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中有很多景物都來爭着報春,誰來說說,你都知道有哪些景物都來爭着報春?”“小河開化”“小草發芽”“楊柳泛青”,等等,一個個答案呼之欲出,正在同學們興趣來潮時,緊接着再問:“還有一位從南方遠道而來的好朋友,你們猜猜看,它是誰?”同學們都異口同聲地說:“燕子”。這樣,同學們帶着滿腔熱情和求知慾投入到了學習當中。

另外,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針對新課提出學生自主學習目標,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出,共性問題共同引導。其中抓好課前預習十分重要。預習時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理解新詞,讀通句子。瞭解課文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查資料,收集與課文有關的知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課堂上就能節省時間,組織學生交流時,學生們也能各抒己見,這樣,學生學的輕鬆,課堂效果良好。

二、啓發交流階段

啓發交流階段包括知識要點、應用舉例、問題探究等內容。針對學生自主學習反映的情況,教師啓發學生自己對知識點進行剖析,通過應用舉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及運用知識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和創新精神,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講解必須改變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要把關注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作爲課堂教學的核心。使學生樂學、善學、會學。學起于思,思起於疑。課堂上教師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得以充分發揮。在教學中教師只要抓住可疑點,就會促進學生的思維,帶來求知上的創新。

例如,在講《月光曲》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首先對課題進行質疑,這樣既有利於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出示課題後,可以問學生看到課題後你想知道什麼?學生回答之後,又引導學生質疑,同學們知道《月光曲》是誰創作的?是在什麼情況下創作的?這時就讓同學們帶着疑問去閱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正確的答案。在講解課文時,教師要抓住重點段落,含義深刻的句子進行不斷的提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體驗。

三、練習反饋階段

練習反饋階段包括練習檢查和歸納總結等內容。教師可採用課後練習、同步訓練等不同方法檢查反饋學生對本節知識的掌握情況,目的是瞭解學生本節基本學習目標是否達到。教師要及時點撥、簡要總結,站在本學科的高度,站在教學全局的高度,讓學生理清思路,掌握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使學生感到有明顯收穫。

四、拓展提高階段

本階段包括知識拓展深化和延伸提高等內容。教學可通過典型題目進行重點點撥,加深學生對問題的理解,體現通性通法,引領學生思維向縱深發展。教師是在“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吃透文本,把文本作爲載體,走進生活,培養學生的技能。愛因斯坦也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動着社會的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展的源泉。”一課結束後,對學生提出想象性的問題,做到課外延伸,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例如,在結束《跳水》一課後,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當孩子被救上來以後,請同學們想一想船長、水手會對孩子說些什麼?孩子會對船長、水手說些什麼?學生們懷着極大的興趣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着孩子被救以後的場面:

(1)船長會說:“你爲了逞強完全不顧後果,差一點失去了生命,你應該吸取這次的教訓。”

(2)水手會說:“幸虧你爸爸出來的及時才挽救了你的生命,要不後果真不敢想象。”

(3)孩子會對船長說:“爸爸,這次經歷太驚險了,爲了一頂破帽子,我使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以後我再也不做這樣的傻事了。”

(4)孩子會對水手說:“謝謝你們救了我。”這樣,在拓展練習中,展現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個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讓學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這種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教師首先要爲學生創設一個自主學習的環境,然後將啓發、閱讀、探究、點評、總結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發展探究思維爲目標、以學科的基本結構爲內容、以再發現爲學習方法,通過學生自己探索和學習,經歷一個提出問題(研究專題)――探索研討――總結提高過程,去發現學習規律,掌握科學學習方法。另外,還體現了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原則,在前三個環節基本知識和技能充分掌握的基礎上,最後有拓展、有提高,體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總之,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它的內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

《優化》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P120旅遊費

用的預算

【知識要點】

1.在解決旅遊問題時,要利用生活經驗正確理解旅遊人數、出發地和目的地、起止日期、交通工具及在旅遊目的地可能產生的開支情況等有關旅遊活動的基本信息,弄清它們所表達的實際含義。

2.根據所要解決的問題合理靈活地選擇和組合信息,根據實際需要認真比較,精確計算,制定合理的旅遊方案,最優化地處理信息。

3.增強學生收集信息、利用信息,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全面性和創造性。

【新舊教材差異】

1.新教材把這一生活問題作爲一個專題進行探討研究,把數學和生活真正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更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更加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有一種迫切想學好解決問題的願望。

2.新教材安排這一專題讓學生真正懂得什麼叫最優化策略,深刻理解了解題策略的可變性、多樣性。

【教學目標】

1.閱讀分析教材提供的各種信息,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說說對這些信息的理解。

2.能獨立收集信息,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和實際需要,通過計算、比較,有序思考,解決一些與旅遊費用的預算有關的實際問題。

3.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4.體驗與同學合作交流以及獲取知識的樂趣,增進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評價和反思自己學習數學的收穫與存在的不足,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5.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解題策略的多樣性。

二、教學建議

主要讓學生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解決一些與旅遊費用的預算有關的實際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可以先讓學生閱讀教材提供的各種信息,並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說說對這些信息的理解。要注意設計一些提問來啓發學生思考。例如,小芳一家打算在北京玩幾天?身高1.1~1.4米的兒童乘坐火車時享受半價票是什麼意思?已滿2週歲未滿12週歲的兒童乘坐飛機時享受半價票又是什麼意思?如果一個同學身高1.5米,年齡11週歲,那麼他乘坐哪種交通工具時可以享受半價票?住宿費“每日120元”、伙食費“每日80元”、市內交通費“每日50元”,這些錢數是指一個人的花費,還是一家三口的花費?旅遊景點門票每人250元,是指一個景點,還是指所有景點?在學生初步理解教材的各種信息後,可以指導學生解答教材提出的第一個問題。要引導學生按項目逐項進行計算,其中,計算交通費用時,要提醒學生先想一想:按規定,小芳能否享受半價的火車票?每天需要50元的市內交通費,4天一共需要多少元的市內交通費?計算食宿費時,也要提醒學生按4天算出總的食宿費用。計算門票費時,要提醒學生按人數算出總的門票費用。第二個問題,一要提醒學生注意各人可以享受的機票折扣;二要提醒學生合理使用解決第一個問題時的一些計算結果。第三個問題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通過交流進一步明確方法,並作出相應的判斷。最後一個問題要讓學生在課後完成。要提醒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利用不同途徑收集信息,也要選擇合適的機會組織交流。

三、教學過程

一、觀察信息、分析信息

1、課前談話:同學們都去過哪些地方旅遊?

在旅遊時我們會有哪些費用?

2、出示情境:小芳和爸爸、媽媽8月5日從南京出發,6日到9日在北京旅遊,8月10日返回到南京。

南京與北京間的火車和飛機票價如下。

交通工具票價說明

火車(硬臥)274元身高1.1m~1.4m的兒童乘坐火車時享受半價票

飛機(普通艙)1010元已滿2週歲未滿12週歲的兒童乘坐飛機時享受半價票

(1)指導學生觀察教材表一中提供的信息

(2)提問:通過觀察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說出旅遊的天數,交通工具情況。

(3)討論:⑴身高1.1m~1.4m的兒童乘坐火車時享受半價票

是什麼意思?

⑵已滿2週歲未滿12週歲的兒童乘坐飛機時享受半價票

又是什麼意思?

⑶如果一個同學身高1.5米,年齡11週歲,那麼他乘

坐哪種交通工具時可以享受半價票?

(4)出示表二中提供的信息

住宿伙食市內交通旅遊景點門票

每日120元每日80元每日50元每人250元

指導學生觀察表二中提供的信息

提問:從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組織小組討論:

⑴住宿費、伙食費、市內交通費是指一個人的花費還是一

家三口的花費?

⑵旅遊景點門票每人250元是指一個景點還是所有景點?

二、根據信息填寫表格

1、指導完成第一問題:

(1)分別算出各項費用,再算出合計數

提問:在計算數據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計算交通費時注意:小芳能否享受半價火車票?一天需要50元的市內交通費,4天一共需要多少元的市內交通費?計算食宿費時,要算出4天總的食宿費用。計算門票時要按人數算出總的門票費用。)

(2)組織計算,集體校對。

如果往返都乘火車,則買火車票一共需要274×3×2=1644元,各項費用合計3394元。

三、分析信息解決問題

1、指導完成第二個問題:

如果往返都乘坐飛機(成人票打六五折,兒童半價票不打折)至少要準備多少元?

提醒學生注意各人可以享受機票的折扣,合理地使用第一問題中的一些計算結果。

如果往返都乘坐飛機,買飛機票一共需要1010×4×65%+1010×2×50%=3636(元),各項費用合計爲5386元。

2、指導學生獨立完成第三個問題

如果去時乘火車,買火車票一共需要274×3=822(元);返回時乘飛機,買飛機票共需要1010×2×65%+1010×50%=1818(元)。各項費用合計爲822+1818+1750=4390(元)

四、小組合作、實踐運用

課後完成最後一個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利用上網、報紙等途徑收集信息。制定出全家的旅遊計劃,並選擇合適的機會進行交流

《優化》教學設計4

爲進一步落實“雙減”政策,全面貫徹“以生爲本”的教育理念,實驗中學準確把握作業的性質與功能,探索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有機結合,促使學生養成預習、整理、鞏固和糾錯反思的好習慣,提升學習效率,形成具有實驗特色的作業體系。從“作業完成時間、校本作業、分層作業、實踐作業”四方面改變學生作業,整體規劃並控制各學科的校內校外作業量,保持學生可持續學習的能力和水平。

作業完成時間

如何合理地佈置作業,控制作業完成時間,這對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讓學生每天的作業少而精,訓練目標明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對此,實驗中學設計了一塊“實驗中學作業公示欄”放置在黑板上方,每日統計展示各科作業內容與完成時間,合理把控每日作業量與所用時間。

校本作業

學生是完成作業的主體,教師是設計和評價作業的主要負責人。教師要研究作業設計和佈置的適切性,提高運用作業改進教學、保持學習興趣和促進學生學習的能力。

獨特的校本作業,一直是實驗中學的特色教學形式。在調查分析學生學習現狀的基礎上,針對當天課堂教學內容設計適合的作業,並要求各教研組長給予指導、組織研討不斷提高校本作業的質量。這樣的作業形式也要求教師要做到多讀多看多學,用最有用的'素材,立足於學校大多數學生的總體學習水平選擇最具代表性的題型提供給學生,做到精講精練。教師也可以在設計校本作業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真正達到教學相長。

實驗中學校本作業設計流程圖

分層作業

在教學中,作業佈置是爲了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掌握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但由於學生個體之間有差異,教師在佈置作業中簡單地使用同一種作業,難以兼顧到學生在學習中形成的差異性,沒有做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因此,學校積極倡導根據學生掌握情況佈置分層作業,從校本作業出發,根據每位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與能力,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供學生自由自願選擇完成,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學生保質保量地完成作業,培養學生的毅力,使學生可以成爲學習路上的主導者。

實踐作業

在國家“雙減”政策的推進下,學生擁有了更多可支配的課餘時間,參與各類活動。爲了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進一步的瞭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能力,想象力等,各學科設計了與課堂相關的實踐作業以動態的形式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自主地選擇作業完成方式,時間,方法,呈現形式等,獨立動腦動手完成任務。

語文名著閱讀注重過程指導,老師根據整本書的閱讀規劃佈置相應的閱讀任務,設計學習活動,並給予支架和指導,同時定期開設閱讀指導課、交流課、彙報課,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名著閱讀的意義,讓閱讀真正地發生,從而提高作業效率,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以知識鏈接和遷移爲依託的思維導圖,在歷史的聯繫中感受歷史的進步與發展;以鄉土資源的挖掘和設計爲支撐的文創設計,在對家鄉的讚歎中領略家國之美。

《優化》教學設計5

論文摘要:從“人一制度一執行機制”三個重要方面,提出了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的整體思路,根據整體思路對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進行了方案設計,同時闡述了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優化的具體措施。

論文關鍵詞:教學資源 整合 優化 方案設計

我國高校教學資源的利益效率與發達國家大學有很大差距,這不僅制約了高校創新能力提升的步伐,也不符合高等教育爲建設創新型國家服務的時代要求。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教學資源配置角度出發,審視教學資源優化配置問題,即將各種資源分配到各個組成部分中去,保證高等教育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行和教學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對高校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進行研究對提高我國高校整體教育水平有重要意義。

1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的思路

首先,實行高校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化要有學校管理層的全力支持,這是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化的前提。同時全校教職工的配合也至關重要,推進教學資源整合和優化要動員全校的力量,由學校管理層倡導,全校教職工全力配合才能使整合優化工作開展起來。其次是建立和完善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的相關制度。最後是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制度的執行和反饋,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制度的執行和反饋就是對整合優化的過程和結果進行控制的活動。

2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的原則

2.1目標導向原則

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與優化,要有一定的目標導向,這個目標導向爲整合與優化提供了方向和考覈的標準。把目標導向轉換爲具體的行動方案就是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充分發揮教學資源的主觀能動性,組成多功能團隊,提高科技攻關能力。因此在設計評價指標時也是以此爲目標,重點考覈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益和效率,並採取相應優化措施使物力資源和教師資源得到整合與優化。

2.2人人蔘與原則

人人蔘與原則是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化得以順利實施的前提。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化不是靠一兩個人就能完成的,這需要高校內部各個成員共同努力,嚴格貫徹執行,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上到學校領導,下到學校教職工,都要參與到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化的各個環節,將整合與優化的觀念融人到工作當中,使整合與優化相關制度、政策得到有效實施。

2.3效益原則

效益是衡量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結果的最直接的指標。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優化是爲了提高教學資源的投人產出效益和利用率,提高學校的辦學效益,處處體現了效益原則。通過採取一系列的措施、手段,使得教學資源的產出效益或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就可以認爲教學資源得到了一定的優化。因此,效益原則是衡量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結果的最佳標準。

3學資源整合與優化方案設計

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的方案設計是在教學資源整合優化整體思路得到正常運行的前提下設計的,只有總體上有制度上的保證才能使整合優化方案順利實施。

3.1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的步驟

首先,由學校管理部門對全校教學資源進行清查,通過投人產出效益評價和利用率狀態評價對教學資源進行狀態分析。其次,根據分析結果將教學資源進行初級分類,分爲:可優化資源和不可優化資源,然後對可優化資源中投人產出存在問題或利用率較低的資源細分爲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再次,根據資源的性質採取相應優化措施進行優化。最後,對優化後的資源再次進行效益評價和利用率評價,回到最初狀態。這個方案是一個循環的過程,直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爲止。 3.2教師資源的整合和優化

首先,樹立“以人爲本,以教師爲本”的教師資源優化配置的觀念,其核心是要確立廣大教師在辦學治校中的主體性地位,加快高校傳統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的轉變。把“爲教師提供一流服務”作爲學校機關職能部門和全體管理人員以及後勤服務人員工作的出發點,在考慮問題、計劃工作時要以爲教學、科研人員服務爲重、爲先。急教師所急,想教師所想,全心全意地爲教師服務,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總而言之,“以人爲本,以教師爲本”意味着必須提高廣大教師參與學校內部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使學校的管理工作進一步規範化、科學化、民主化。在學校管理中,必須牢固樹立以教師爲中心的管理思想,着眼於人才資源的開發,致力於人才的合理利用,做到人力資源管理方法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要始終堅持尊重教師的意願、瞭解教師的需求、激發教師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使教師的潛能和積極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轉變高校管理和服務部門的職能,建立以教師爲中心的現代師資管理模式。實現從傳統人事管理到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積極轉變.

其次,完善學術團隊的激勵考覈制度。鼓勵教師加人科研團隊,必然要在學校政策和考覈機制中體現出來,對科研成果的考覈要將個人業績與團隊價值結合起來進行考覈,構建學術團隊考覈指標要將能學術團隊的組成和效益進行細分,使其反映學術團隊的價值。

3.3物力資源的整合和優化

物力資源的.整合和優化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打破部門界限,深化共享意識。二是共享資源IR的公開傳播。

肖先.打破部門界限,深化共享意識。資源共享是提高資源利用率最有效的辦法,資源共享可以促進創新、提高辦學效益。而日前學校中大多數教學資源分屬於各學院或部門,如大型儀器設備分配後通常歸各學院的實驗室所有,即使在閒置期間也不能由他人使用,甚至出現單人專用的現象,儀器設備的使用封鎖在小團體或個人的小圈子裏,導致了其利用率低和重複購置的現象。實現資源共享是提高物力資源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徑,首先必須更新‘僞我所有、爲我所用、於己方便”的舊觀念,從全局的層面上看待物力資源共享機制的建設。從某種意義上說,物力資源共享及其管理機制的建立不是大學領導和某一部門的行爲,而應是從領導到教職工的普遍行爲,而這種行爲的實現,必須以更新舊觀念爲先導。另外,建立共享機制不是簡單地將物力資源集中起來,而是管理方式的改變和使用上的開放。

其次,共享資源信息的公開傳播。物力資源不僅可以實現校內各部門共享,也可實行對外開放,收取一定的費用來補貼物力資源的成本。而採取這些措施的前提是使共享信息得到傳播,包括校內公開通知和社會宣傳。共享資源信息的公開傳播是實現資源共享的基本前提,若信息沒有流通,沒有人瞭解有哪些資源可以共享,就不會有人來提出共享要求,使共享無法實現,最終使資源共享變成了一種口號。

4結論

首先從“人一制度一執行機制”三個重要方面,提出了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的整體思路;其次對教學資源整合與優化進行方案設計,整合與優化的整體思路是整合與優化方案設計的前提,只有在各方面配合的情況才能實施具體的優化方案;再次,闡述了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優化的具體措施。通過對高校教學資源整合優化的研究,使教學資源從低效益的環節向整合與優化後的高效益的環節流動,把有限的教學資源配置到能產生高效益的部門,提高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

《優化》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能初步體會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二)過程與方法

在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經歷探索“最佳對策”的過程。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最佳對策”的原理。

三、教學準備

課件、撲克牌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揭示課題

師:你們平時都玩哪些遊戲?

1.玩撲克牌,比大小。

遊戲規則:雙方每次各出一張牌比大小,由學生先出第一張牌,比大小採用三局兩勝制。

(1)教師出示兩組撲克牌,分別是3、5、7和4、6、8。

師:你選擇哪一組牌和老師比大小?

學生選4、6、8這組牌時:

(生先出,教師根據學生的出法一一對應出牌:4—5、6—7、8—3)

學生選3、5、7這組牌時:

(生先出,教師根據學生的出法一一對應出牌:4—5、6—7、8—3)

師:爲什麼老師總能贏呢?這就是老師應用了數學中的對策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對策問題”。

板書課題:對策問題。

【設計意圖】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進入新課的學習,還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爲例3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可以使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二)提出問題,探索新知

師:古時候的人們就懂得運用對策使自己取勝了,“田忌賽馬”的故事就蘊涵了這樣的問題。

1.講田忌賽馬的故事。(課件播放)

師:你知道孫臏用了什麼對策讓田忌轉敗爲勝的嗎?

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2.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師:是不是田忌一定要用孫臏這種策略才能贏齊威王呢?想驗證一下嗎?

師:表格驗證,介紹填表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填表驗證的活動來得出最優策略完成學習任務,在活動中把對策論的思想方法滲透給學生。在情境中“學”,在解決問題中“悟”,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使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師:同學們,齊威王的三個等級的馬都要比田忌的略強一些,田忌的上、中、下三個等級的馬分別於齊威王的進行搭配,三局兩勝。搭配時,要有順序,做到不重複、不遺漏。

(1)學生填表,探討田忌所有可能採取的策略。

(2)彙報交流,驗證田忌賽馬最優策略的唯一性。

師:填完表格,你發現齊威王一共贏了幾次,田忌又贏了幾次,田忌只有怎樣才能贏?

(3)小結:田忌要想獲勝要有什麼條件?

①要讓齊威王先出。

② 用齊上――田下,齊中――田上,齊下――田下這樣的策略才能贏。

【設計意圖】在活動中讓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思維有序了。

(三)鞏固練習

(一)基本練習:

1.P106做一做

2.解決實際問題

我們學校下個星期舉行跳繩比賽,我們班和四(2)班對陣:比賽規則是每班選派3名選手,三局兩勝。

師:你們覺得我們班在比賽之前應該做些什麼?利用怎樣的策略獲勝的可能性大?

(必須知道每位選手的大致成績,這樣才能合理的利用對策獲取勝利)

課件出示資料:

四(3)班代表隊 四(2)班代表隊

李明 105個/分 齊航 110個/分

徐青 90個/分 王娜 95個/分

賈夢婷 60個/分 李萌 75個/分

師:請同學們幫助我排兵佈陣,如何才能戰勝四(2)班?

師:現在你明白剛開始時咱們玩牌時,老師總能贏的祕密嗎?(將最大的牌對對方最小的牌,從而獲取另兩場比賽的勝利。)

【設計意圖】讓學生排兵佈陣暢談自己的經驗,使學生更加深刻體會到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從而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很好地培養了學生全面思考問題的習慣。

(四)總結收穫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優化》教學設計7

隨着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那種依靠增加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做法,顯然是違背了教學規律,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妨礙提高全民族素質這一總目標的實現。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必須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爲中心。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核心,課堂教學應該抓好每一個環節。

一、教學目的、任務明確具體

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啓蒙階段。要貫徹全面發展的方針,着眼於提高全民族的素質,要以化學基礎知識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爲學生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和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化學與社會生活、生產有着廣泛的聯繫,對於我國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師組織一堂課,首先要根據教學大綱,教材和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的和任務。教學目的任務是教學的綱,教學目的、任務一要具體明確,二要全面恰當,在知識技能方面明確哪些應該理解,哪些應該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通過哪些內容、活動或練習,培養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課,一方面有主要的一兩項目的。如學習新知識,或進行某種技能訓練。同時,要全面考慮發展雙基和教育的各項任務以及能力的培養,如何貫穿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

二、知識教學優化

現行的化學教材是面向全國的。它只是根據教學大綱提出一般的教學內容。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地傳授,是收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的。每一位教師都應該認真學習大綱,鑽研教材。鑽研教材不僅是對教材的理解、領會、還包括對教材的加工處理。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教學條件,(實驗設備、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學經驗駕馭教材。注意知識、技能、能力的相互聯繫和前後照應,並根據學習遷移的原理把新舊知識聯繫起來。一方面從舊知識引出新知識,促進新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學習新知識時,還要注意爲以後學習作好輔墊。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重點概念要使學生透徹理解,重點的技能要讓學生熟練掌握。要形成一個有主有次,有詳有略,前後有序,張馳適宜的知識結構。

課堂知識教學是由教師的語言和板書表現出來的。教師能否掌握語言藝術,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師的語言修養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語言規範準確能使學生得到嚴格的訓練,形成一絲不苟的學風。反之,講課模棱兩可,實驗結論似是而非,將使知識的本來面目全非。因此教學語言應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學科知識,不允許有半點疏漏。此外教師語言還要求既精練、豐富、生動活潑,又有幽默感,同時還要速度適中,這樣可以增添課堂活躍氣氛,減少疲勞,激發興趣。

三、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手段,是使教學過程達到優化的一種推動力。

化學教學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學科的特點出發。初中生學習化學,往往反映內容多,雜亂,理不出頭緒,要記的東西多,容易忘。學生剛剛開始學習化學時,對實驗現象興趣很濃,但並沒有因此形成穩定發展的內在動機,也不曉得應該怎樣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地想問題,更不會聯繫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現象去想問題,不重視記憶、理解重要的事實、述語和原理、造成知識上的脫節,甚至學習水平分化,所以教師要有針對性地下功夫,爲學生創設更好的學習情境,針對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徵,最主要的`是激發和發展學生探索、求知的內在動機。

比如,在緒言課教學中,演示鎂帶燃燒,鹼式碳酸銅受熱分解,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生動的實驗現象,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共同點?表明了什麼道理?應當得出什麼結論?並在這一認識過程中,從學習方法上給學生以啓迪,初中學生關於化學的準備知識是薄弱的,加以化學運動形態較物理運動形態更復雜、更抽象、一般難以直接地、簡明地重現,這就給學生化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再加上初中階段的學習內容,因受學習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識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隨時向學生指明需要記憶的內容,記憶的方法,要努力化難爲易,多聯繫學生熟悉的常識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多設計一些生動形象化的教學方式,多引導學生議論、討論和練習。在學生認識水平的基礎上,引導得出結論,上升爲概念和理論。初中學生一般不大講究學習方法,或習慣於按照學語文、數學的方法來學習化學,這就需要化學教師從一開始就運用典型實例,給學生以指導,要結合實驗或實物來記憶物質的性質,變化的條件,以及反應後的產物。要注意聯繫對比,從個別中概括出一般,從個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學習過氧氣的物理性質以後,要給學生點明,學習和記憶的順序,即按色、態、味、嗅、溶解性、密度、熔沸點的順序,雖然不一定求全,但有個記憶和再現的順序,就便於聯想和回憶;當學習氫氣的物理性質時可以提示學生聯繫氧氣的物理性質來學習、記憶。再比如,當學習到有關溶解度和溶質質量分數濃度的計算時,學生往往習慣於按數學計算的思路,急於代公式求解,這時教師要把住方向,要引導學生把注意力先集中到充分理解概念或原理上,在明確了計算依據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找準相關項(量)的關係後,再求解。在這裏的關鍵是明確正確的解題思路,掌握符合邏輯的解題格式和方法。

四、加強實驗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獲得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因此,一定要重視實驗教學,教師的演示實驗一定要直觀、顯明、省時、準確、安全。學生實驗一定要課前準備好,課上教師組織、指導好。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和指導者,學生是教育的客體,又是學習與發展的主體。教師的教要落實到學生的學上。課堂教學是一種教學形式,教師的一堂課不能只滿足合乎科學性、系統性,還必須看到學生是否有了獲得知識的動力,學生是否帶着一種高漲的情緒,進行思考和學習,是否處在積極的智力活動中。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優化》教學設計8

課堂教學的關鍵是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除教師本身的素質,還取決於教學設計的優劣。教學和學習過程中,如何設計和優化雙邊活動?我的幾點體會如下:

一、堅持教學目標的多元化

課程目標是學習活動的準繩,是教學質量的度量。明確的目標、具體的教學設計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制定教學目標時,應考慮以下幾個問題:(1)知識的學習,學到什麼程度?(2)鞏固哪些知識?要哪些知識準備?(3)什麼內容和目前的生產和生活相結合?(4)培養學生的什麼技能?到什麼程度?等等。

二、堅持教學過程的科學化

科學的教學過程是指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來獲得在課堂教學中的最好成績。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需要做的是精心的設計課堂教學。一開始上課,學生應明確學習目標和課程的要求,使他們瞭解要學什麼和做好心理準備是很重要的。學習的核心部分是如何完成該課程的主要學習目標,這部分關係到教學質量的高低,學習過程要緊密圍繞這個中心。一個有意義的問題將發揮教學效果事半功倍。設計一系列的問題,可以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由於學生帶着問題去學習,他們學習什麼,必然產生強大的動力,其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課程目標”中明確規定:“在教學中,教師必須是深思熟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佈置不同類型、適當數量的練習以鞏固所學知識。”強化解決問題的方法,嚴格要求學生完成好練習。對於課堂練習的設計,研究的重點主要是學生如何學會理解知識,起到及時反饋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作用。因此,與教學緊密合作,及時穿插安排練習,做起來並不難,大部分學生通過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可以滿足學生的知識學習,增進理解和綜合運用,並逐漸形成知識網絡的作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個好的'板書設計,應該有一定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板書設計應體現以下原則:

(1)反映學習目標,一節課的重點、難點,以及重要的知識點。

(2)教授知識的完整性,可以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

(3)反映整個過程教學,成爲學生關注課堂的中心。

三、堅持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由於教學對象的不同,根據不同年齡階段,教學方法會相應不同。教學方法,教無定法,保證教學的順利實施。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數學教學設計是一項複雜的任務,這是值得我們不斷探索的,教師在這方面不斷的努力,以使學生得到更良好的教育。

《優化》教學設計9

1 房屋建築結構優化方法的重要性

如何儘量降低投入資金,並保證房屋建築的結構設計的質量乃時代發展的需求,這也是許多建築企業以及投資人員愈發注重的問題。施工人員必須將確保建築質量安全當作前提與基礎,精細劃分設計方案裏的所有細節,並通過相對先進的設計理念以及技術,掌控好工程造價。通過相關的數據體現的狀況而論,同沒有通過設計優化的建築對比來講,進行房屋結構設計優化以後,經費能夠降低 8% ~22%.可是,對於實際操控而言,由於被多種環境束縛,想要完全施展,則面臨較多困境,並且也無法令優越性較好地發揮出來。

對於優化房屋建築結構設計而言,可以令建材的性能以及機械設施的性能完全展現出來。如此,與之前的建築結構設計對比,更具優勢。優化建築結構設計以後,工程造價的資金便能有效降低,進而令企業可以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並且優化建築結構設計之後,能夠完成房屋結構裏所有單元的有機結合,進而提高了建築的質量,對人們的居住安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所以,想要令房屋結構更加具有實用性與經濟性,就要進行優化房屋的結構設計[1].

2 建築結構優化在房屋建設應用中的步驟

2. 1 創建結構優化的模型

在進行房屋結構整體必要優化設計當中,要對設計變量採取有效選擇,確定目標函數,並確定束縛的條件,以便展現最佳設計。

2. 2 對優化設計的核算方案進行設定

通過可靠度進行的房屋結構優化設計遇到較多束縛,且非線性優化問題和繁瑣的多變量,在執行相應分析和核算時要將存在束縛的優化問題轉變成無束縛。通常會通過Powell 法、拉氏乘子法以及複合形法進行覈算。

2. 3 執行程序的相應設計

通過可靠度執行的房屋結構優化設計的基礎模型乃至所運用的優化設計的核算方式,能夠編排一個運算速度較快並功能完善的綜合應用程序。

2. 4 結果分析

對於此過程而言,需要從全面角度進行分析,並對問題採取多方面考慮,這一步驟在建築結構優化中特別關鍵。合理選擇設計方案,不僅可以保障結構的安全性、實用性、美觀性以及合理性,還可以對資金投入具有較大的節約作用。只在結構設計優化中注重經濟節約而忽視技術要求,是錯誤的。同理,只注重技術要求而忽略經濟要求,也不正確。我們一定要對兩者採取合理配置,纔可以符合相應準則[2].

3 結構設計優化技術的實踐應用

3. 1 房屋建築的總體性和局部性優化

由層次來講,包括了建築的總體設計體系、結構相關體系、安裝體系等,所有獨立的體系又具備了許多下屬體系。在進行房屋設計時,設計人員要對所有下屬系統採取優化,打破關聯的.橫向性,完成疊加型工程。所以,在執行結構優化時要由總體入手,纔可以完成整體設計優化。

3. 2 建築壽命優化及階段性優化

在工程使用年限裏,對所有階段都要執行相應的方案優化。房屋設計人員要考量所有階段的特徵,通過真實結論採取優化方式的確定,進而對工程的總體壽命進行科學優化。如此,不僅能保障建築質量,還可以提升建築企業經濟效益。

3. 3 樁基礎具體優化

建築裏的樁基礎可以分成灌注樁以及預製樁。灌注樁對於總體施工的質量較難把握,並且操作技巧繁瑣,時間較長。所以在符合沉降標準的前提下,要採用預製樁的施工,進而降低相應的工序。而且隨着樁基的持續加深,土壤自身對樁基的摩擦逐步加大,一定要選取較長的預製樁。

3. 4 對建築主體上部結構採取科學性優化

房屋建築上部結構設計應當創建相應的模型且進行系統優化。應當先進行剪力牆設置,確保剪力牆總體質量的均衡,如此可以令樓層中平面剛度的核心點與樓層總體的結構重心重合,來降低地震或風力造成的破壞。剪力牆的暗柱採用普通型鋼材而成,一旦使用較大的剪力牆,就能夠降低相對的鋼筋使用數量,降低對應的成本。如果建築物的自身不具有相應環境,就不可設置過大的剪力牆。

3. 5 結構優化和建築優化保障協調

針對結構的設計而言,只有確保建築的整體結構以及平面設計相配合,纔可以完成建築自身的美觀以及結構的匹配效果。針對建築系統而言只需要確保自身的風格。進行樓體結構設計時,結構本身受力較大的轉角範圍,要選擇高強度建築材料來當作承重材料,以便更好的降低結構自重。總體而言,要確保正確的疊加,防止結構扭轉的狀況出現。

3. 6 結構優化和排水系統優化保持協調

要將房屋建築中排水系統設定在地下室並且確保管道的預留尺寸以及預留深度要與實際標準相符,針對樓板自身的鑽孔位置進行加固。並且,要加強水平方向管線貫穿柱或樑的調整,要儘量壓低此類現象的發生概率。一旦管道在建設中超出承重牆,就一定要對牆體進行加固[3].

3. 7 結構優化和電氣優化確保協調

電氣管線安裝是通過導線方式設定於金屬管體外端或牆體、樓板之處,如此設定或許爲預製結構施工形成較大困難。因此,如果想要管線穿過樑體,就要事先在樑體上段保留相應的空洞,且確保樑體寬度與相符的牆體寬度相同。

4 結束語

想要進行好房屋結構優化設計,工程師就要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並且要真正掌握房屋結構優化設計的相應規範。通過不懈的努力,房屋結構設計優化技術將更爲成熟,從而爲房屋安全性、實用性進行確保,以保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 考 文 獻

[1] 鄒俊。 建築結構設計優化方法在房屋結構設計中的現實應用[J]. 科技傳播,2010( 19) : 37.

[2] 孫大偉。 淺析建築結構中的優化設計與應用[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 23) : 49 -50.

[3] 鄢皓。 試談結構設計優化技術在房屋結構設計[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 4) : 75 -80.

《優化》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優化問題是人們經常會遇到的問題。教材是以“沏茶”和“烙餅”的生活素材爲背景,鼓勵學生嘗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求最優方案。本課時所授的是第一課時內容---“沏茶”。教科書首先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了沏茶需要做的事情以及所需的時間。這樣的設計是爲了讓學生更好地瞭解沏茶的各項工作,以便於學生對最優方案的探索,同時也可幫助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問題1是讓學生嘗試解決沏茶如何省時的問題;問題2是通過對可以同時做的.事情的探討,引導學生優化程序節省時間;問題3是通過計算不同程序所需的時間,進一步體會優化思想。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優化問題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初步感受統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嘗試用統籌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和養成科學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嘗試合理安排時間的過程,體會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

難點:學會根據具體事件的狀況,通過調整事件順序,合理安排時間。

教學具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沏茶的工序圖片、磁塊

學具準備:沏茶的工序圖片、紙張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創設情境。

課件出示一段小視頻,讓學生觀看,師質疑導入新課。

二、探究“沏茶”問題。

1.說一說。

(1)課件出示主題圖,讓學生仔細觀察並說一說沏茶要做些什麼事?明確沏茶的大致順序。

(2)出示每件事的時間,說說完成每件事各需要多長時間?

(3)根據以上沏茶要做的幾件事,想一想怎樣沏茶?進一步明確沏茶的先後順序。找生說一說。

2.擺一擺,畫一畫。

(1)引導學生思考:要燒水爲客人沏杯茶,怎樣安排可以節省時間?沏茶的過程中什麼事情可以同時做?需要多長時間?

(2)學生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設計方案。如用工序圖片擺一擺,或者在紙上畫一畫。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收集學生的作品。找學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設計方案。

3.比一比。

(1)師生探討,羅列出正確的設計方案。

學生可能出現的方案有:方案A:

洗茶杯2分鐘→找茶葉1分鐘→洗水壺1分鐘→接水1分鐘→燒水8分鐘→沏茶1分鐘

2+1+1+1+8+1=14(分鐘)方案B:

洗水壺1分鐘→接水1分鐘→燒水8分鐘

洗茶杯2分鐘

找茶葉1分鐘

沏茶1分鐘

1+1+8=10(分鐘)方案C:

洗水壺1分鐘→接水1分鐘→燒水8分鐘→沏茶1分鐘

洗茶杯2分鐘

找茶葉1分鐘

1+1+8+1=11(分鐘)

以上這些方案,你認爲哪些方案是正確的?哪些方案是錯誤的?

(2)比較中選擇最合理的設計方案。

在正確的方案中哪種方案最合理,又省時間?爲什麼?(強調同時完成)

(3)展示沏茶流程圖。

師強調:爲了更清楚地把沏茶的過程表示出來,一般畫上箭頭。

4.小結,引出課題,板書:優化。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小紅幫媽媽做以下幾件家務,至少需要()分鐘。

洗衣機洗衣服掃地擦傢俱晾衣服20分鐘10分鐘10分鐘5分鐘2.奇思清早起牀後需完成以下幾件事。請幫他安排下事情的順序,要想喝到牛奶,最少需要多少分?

洗臉、刷牙、疊被子做眼保

健操洗杯子

拿奶粉衝牛奶燒開水8分鐘6分鐘2分鐘2分鐘15分鐘四、暢談收穫,全課小結。

1.師質疑: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2.師生共同總結。

五、佈置作業。

聯繫自己的實際生活,設計一個合理安排時間的活動方案

板書設計:

優化

沏茶:洗水壺 →接水 →燒水→ 沏茶

同洗茶杯

時找茶葉

1+1+8+1=11(分鐘)

《優化》教學設計11

在提高生物課堂效益的衆多途徑中,生物教學設計的優化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具體可從課題導人、課堂提問、實驗教學這幾個方面來體現優化生物教學的重要性。

1 、精心設計生物教學課題的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生動有趣的生物教學課題的導入方法,能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凝聚學生的注意力,啓迪學生的思維。如高中生物(必修1)的《分子與細胞》中的“物質跨膜運輸的事例”教學課題的導入,教師可以從演示實驗入手:在密封一層玻璃紙的長頸漏斗裏注入蔗糖溶液,將之放入盛有清水的燒杯中,使漏斗管內外的液麪高度相等,一段時間後,長頸漏斗裏的液麪上升了。然後用紗布代替玻璃紙,讓學生仔細觀察,液麪是否上升了,再將蔗糖溶液換成清水,液麪將會怎樣變化呢?

通過演示實驗的方法導人生物教學課題,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對後面的生物演示實驗格外有興趣,同時也真正理解了細胞確實通過滲透作用吸水的原理,這樣使生物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性,在生動的演示與講解中進行生物課堂教學,就會做到事半功倍之效。

2、設計好生物課堂提問內容,靈活運用提問方式。

疑問是思維的導火索,它是溝通教師、教材、學生三者之間的橋樑和媒介,也是師生進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切入點。生物課堂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提問,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還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生物課堂教學。教師在進行生物課堂教學設計時,應針對生物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設計出具有啓發性的層層遞進式的提問內容,由淺入深,由表及裏,使學生“跳一跳摘得到果子”,處於不斷的積極思維狀態。這樣的啓發式教學,以主動啓發,步步引入的方法來吸引學生,學生在積極思考中推導出正確的`結論,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還要注意被提問的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教師要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問題,以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都能夠體驗成功的喜悅。課堂教學中,還要避免成績較差的學生因回答不出難題而產生自卑的心理,要及時鼓勵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產生的“思維火花”,爲學生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內在動力。

3、認真設計生物學實驗的教學。

生物實驗教學是生物課堂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的生物教案都是要求教師按照生物教科書上給定的操作程序和藥品種類進行實驗。在高一開設的生物實驗選修課中,教師可以試行改變方法,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水平、實驗技能,自主地設計生物實驗報告,設計實驗操作程序,預見實驗的操作結果。如學生在自制泡菜的實驗中,很多學生過去很少知曉或沒有接觸,在進行這一實驗時,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操作程序,使他們感受到在灌輸式教學模式中無法體驗到的生活樂趣。在生物實驗選修課中,實驗專題的選擇多數也是來自學生的現實生活。這些生物實驗既能鍛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4、教學設計時應注重生物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繫。

生物學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生物學。在生物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要更多地關注與生物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生物學的重要性。使學生了解生物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逐步學會運用生物學的方法,來分析和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生物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從內心萌發出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比如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緊密聯繫當今社會生活中水資源短缺、能源危機、以及工業化生產造成的環境污染等問題,從生物學的角度用最、科學、經濟的方法加以探討。讓學生提出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的辦法,使學生切實感到學好生物學對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有現實的意義。這樣,不僅可以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效果,而且培養了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對學生將來研究更高層次的生物學問題具有深遠的意義。

總之,從課題的精心導入,提問方式的靈活運用、以及實驗教學的創新這幾個方面人手,注重生物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這樣才能優化生物課堂教學結構,更高地提高課堂效益。

《優化》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優化問題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初步感受統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嘗試用統籌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逐漸養成科學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主題:合理安排時間

重點:嘗試合理安排時間的過程,體會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

難點:掌握合理安排時間的方法。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具

四、教學過程

1、聯繫生活,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平常在家你們會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嗎?誰來說說你在家都會做哪些家務?(學生髮言)

(課件出示)週末小強和妹妹主動輪流幫媽媽做家務:

拖地:8分鐘 燒開水:10分鐘

師:勤勞的小強和妹妹每個週末主動幫助媽媽做家務,一天,媽媽問:你倆都幫媽媽做了家務,你們分別用了多長時間呀?小明說用了18分鐘。妹妹卻只用了10分鐘。小明摸摸了頭感到很奇怪。做的是完全一樣的兩件事,爲什麼時間會不一樣呢?

請同學們幫助分析,小明是怎樣完成這幾件事,妹妹是怎樣完成這幾件事的?

反饋:

生1:小明一件件做,妹妹是同時做。

(學生中可能說出同時一詞,師相繼出示課件)

師:不錯,說的`很好。我們知道有的事情可以同時進行,而有的事情有先後順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到數學廣角里通過學習沏茶問題,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吧!

關鍵:要考慮到同時做的幾件事,不能互相影響,點出合理。

2、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a沏茶問題

(1)又是一個星期天,小明家來客人了(出示課件),你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小明要沏茶、媽媽在陪客人聊天、李阿姨來家做客、小明想怎樣讓客人儘快喝上茶?

師:哦,那在我們生活裏,父母要陪客人的時候,我們也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喲!

師:想一想,你平時沏茶的時候都需要做哪些事?估一估,做這些事情各需多少時間?(指名說)

(2)看一看,小明沏茶做了哪些事情?分別需要多長時間?(出示課件)(齊說)

師:①沏茶的工序這麼多,小明應該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哪些又可以同時做,我們一起來設計沏茶方案,儘快讓客人喝上茶,好嗎?(可用序號標出)

②在練習紙上設計出沏茶的過程,環節間可藉助箭頭連接,並計算出一共用了多少時間?

③設計後,同桌交流合作,比比誰的設計方案即合理又省時。

(3)學生展示、解說設計方案,學生集體觀察。

方案A:洗水壺1分鐘→接水1分鐘→燒水8分鐘(洗茶杯2分鐘找茶葉1分鐘)→沏茶1分鐘

1+1+8+1=11(分鐘)

方案B:洗水壺分鐘→接水1分鐘→燒水8分鐘→找茶葉1分鐘→洗茶杯2分鐘→沏茶1分鐘

1+1+8+1+2+1=14(分鐘)

師:(出示課件,老師設計的方案)比小明節省了多少時間?

對這些方案,你認爲哪種方案最合理,又省時間?爲什麼(同時)?合理安排就是節省時間,考慮做哪件事有空閒時,同時做哪些事,這樣才能做到合理安排時間,節省時間。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14頁“做一做”第2題。

(1)師:幫完小明,我們再來幫助小紅,小紅感冒了,她想吃完藥趕快休息,小紅在休息之前要做這些事:(出示圖表後,理解水變溫的意思),應如何安排才能讓她儘快休息呢?請同學們獨立思考,設計出流程圖,並算出至少需要多長時間?(要求書寫格式規範)

(2)展示學生的流程圖,生評議。(課件顯示結果)

找被子倒水1分鐘→等開水變溫6分鐘(同時量體溫5分鐘找感冒藥1分鐘)

1+6=7分鐘

師:單獨完成需要幾分鐘?看經過我們合理安排順序,比單獨完成節省了6分鐘,這樣小紅就可以儘快的休息了。

五、暢談收穫,全課小結。

《優化》教學設計13

《系統優化》教學設計

20xx年,符良接受了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香料飲料研究所專家的建議,在檳榔林下套種了20畝香草蘭種苗,通過對香草蘭的水肥管理,使檳榔的產量較純檳榔林提高15-20%。經過精心培育,現在棵棵香草蘭上掛滿了沉甸甸的豆莢。預計20畝香草蘭到11月份總收入可達285000元。現場一位管理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帳,40畝檳榔園年收入72萬元左右,間種可使檳榔增收8萬,再加上香草蘭的收入,每畝土地較單純種檳榔增收約9000元!經發酵生香的商品香草蘭豆莢含有250多種發揮性芳香族成分及有機酸、糖、樹脂、礦物質等豐富成分,香氣獨特,留香時間長達2~3年,被廣泛用於高檔食品和飲料的配香原料,在發酵業、化妝及醫藥等領域均有應用,具有用途廣、經濟價值高的特點。目前國內售價爲1000~1200元人民幣/千克。

教師提問:這裏,系統需要進行最優化的目標是什麼?

學生:獲得利潤最大值。

教師提問:利潤受到哪些人爲可調節的因素影響?

學生:每週生產桌子和椅子的數目。

教師提問:在這個利潤問題的系統中,又存在哪些不能人爲解決的約束條件呢?

學生:製作一張桌子需4平方木板及20小時工時,製作一張椅子需6平方木板及18小時工時;每張桌子利潤50元,每隻椅子利潤60元。

教師:若把利潤最大值用 表示,變量每週生產桌子數用 表示,每週生產椅子數用 表示,請你根據已知條件,列出求解最優化問題的有關數學式子。

教師:數學思維很清晰!下面就請大家算一算 的解,找出最大利潤值。

學生:算不出來!

教師引導:仔細觀察這四個約束條件的式子,找出數據中體現出受限最大的約束條件是哪個?

學生:工時!

教師:好,請你將最主要的約束條件(3)與目標函數式(1)聯繫起來,看看你能不能發現影響因素 與最優值 的關係。

學生:生產椅子所需工時少利潤大,生產桌子所需工時多利潤反而小!生產的椅子越多利潤越大。

教師:那我們乾脆不生產桌子了,專門生產椅子,可不可以?

學生:不行,至少要生產8張桌子!

教師:哦,原來還有約束條件(3)的限制。那好我們就生產8張桌子,算一算意義子最多可以生產多少張?

學生:13張!

教師:8張桌子,13張椅子。把你們經過一番分析計算選擇的這兩個變量的解代入約束條件看看是否超出了約束條件的限制範圍。

學生:都在約束條件範圍內。

教師:再利用這兩個變量的解,算一算利潤最大值是多少?

學生:1180元。

教師:我們再隨意找幾對滿足約束條件的 的解帶入目標函數檢驗一下,1180是不是利潤最大值。如: (每個小組分別用一對計算)

學生交流:

這種用數學公式、圖表等描述客觀事物的特徵模型的思想就是建模思想,建立的模型就叫數學模型。數學模型是研究和掌握系統運動規律的有力工具,它是分析、設計、預報或預測、控制實際系統的基礎。是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常用的.一種方法。

2.應用:學生探究(2人一個小組)

要求學生分組利用提供的大、中、小三個大小不同的齒輪將上節課完成的旋轉木馬進行系統優化,看誰的木馬轉的又快又穩。

學生進行探究……

A組:將傳送帶傳送改爲大齒輪帶動,三個齒輪傳送;

B組:將傳送帶傳送改爲中齒輪帶動,三個齒輪傳送;

C組:將傳送帶傳送改爲小齒輪傳送,三個齒輪傳送;

D組:齒輪與傳送帶一起贊成傳送系統……

小組比賽交流。

學生體會:皮帶傳送系統在木馬旋轉時,皮帶容易出軌,同時因爲速度太大使系統容易散架。針對這個問題,利用有限的資源,將皮帶傳送換成齒輪傳送後,發現齒輪傳送比皮帶傳送速度更快更牢固;再更換三種齒輪的帶動比較,又發現大齒輪帶動時,動力更足速度加大了穩固性能也增強了。

(四)課後探究

我們學校有2個學生食堂,正常情況下每個食堂能容納500人就餐,近兩年,學校規模擴大,就餐人數增加,每個食堂就餐人數達670人,每到就餐高峯期,學生就排着長隊等待就餐。

如何減少學生就餐排隊時間?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幾種途徑,並選擇最經濟、最有效可行、最容易實現的方案。運用系統分析方法,分步驟說明你的思考過程。

七、教學反思

蘇教版教材的案例選擇切題,但是有部分案例離我們海南的實際甚遠。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選用了教材中技術類的案例,拓展了我們對技術的視野;但是生活案例我傾向於改用我們身邊的例子,大家熟悉,分析起來有親切感、簡單易懂又激發了學生自主參與的樂趣,剛好我校種有香草蘭。故在本案例中將“麥、棉、瓜、玉米套種”案例換成“檳榔與香草蘭套種”,實踐證明效果很好,學生很感興趣。本節課內容較多,學生探究活動時間就比較緊。

《優化》教學設計14

素質教育下,課堂教學時間逐漸減少,怎樣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課堂效率成爲當務之急。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校從20xx年9月起開始推行學案教學。爲此,我校三十餘名教師在李校長的帶領下,前往南京取經。意在吸取他們在學案教學的經驗,避免我們自己在推行過程中走彎路。另外,學校還給全體教師贈閱趙加琛、張成菊著的《學案教學設計》一書,學習如何編制學案、如何開展學案教學和管理。讀後受益良多。

一、學案的實施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在學案的編寫上。

學案不同於原先的以我們爲中心爲我們上好課而準備的教案,它更多的是以學生爲中心、爲學生自學提供指導爲意圖。所以學案的編寫是重要的環節,要求老師對教材要有很深層次的理解、對知識點要正確地把握、對學生的“學情”即“認知程度”要有足夠的瞭解。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我們才能進行學案的編寫。在突破某個知識點時,以往“教案”無非就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然後“灌”給學生。而“學案”的不同點就在於,把新知識點“問題化”,就是把新知識點拆解成學生可以通過思考來解決的“小”問題,讓學生積極主動去探究,這樣有利於學生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主體地位得到真正的體現。由此可見,學案的實施,看似老師在課堂上變“懶”了、講得少了,實則不然,課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達到目的!

2、加強了教師之間的合作意識、提高業務水平

學案教學要求在制定學案之前由各學科備課組長組織組內教師集思廣益,在全面把握教材標準和考綱要求的基礎上,根據每個人的教學經驗,精心制定教學案,把授課的重點、難點、教學思路都集中體現在教學案上,使教學案能集衆家之長。同時,這也要求教師們要致力於鑽研教材、瞭解學情,更要致力於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3、課堂中我們的教學觀念需要改變。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拋棄以往那種“不講不放心的心理;老師在講臺上自我陶醉,學生在下面渾渾噩噩的情況”等種.種傳統做法,不要再認爲課堂上多講幾個題就是課堂容量大了!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容量”、“思維活躍度”。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給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成功的機會。特別要在課堂教學中抓好“識標、學習討論、精講、驗標、小結”等幾個環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學案爲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一個高效的平臺。

1、教師在“學案”的輔助下,在教學中激勵、喚醒全體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創設寬鬆氛圍、表揚閃光點、小組競爭等多種方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層面有所提高。老師要引導學生樹立“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參與,我快樂,我提高”“我的課堂我做主”等思想,實施“三先”:題目讓學生先做,問題讓學生先想,答案讓學生先說。變“要我學”爲“我要學”,讓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讓每位學生真正參與其中,放開而去積極獲取新知。

2、“學案”教學將課堂教學中心由“教”轉到“學”上來。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他們在課堂上通過討論、小結得到教師的肯定和讚揚,從而激發了他們學習的動機,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學生也學會了交流,提高了學生之間合作能力。

三、重視師生課後反思

學生要學會做“學後記”,就是學生要把對課堂學習的經歷,體驗進行總結,包括本節課所獲得的收穫,學到哪些知識、技能,解決了哪些問題,還要哪些問題有待解決,學習方法上有何收穫,哪些方面需進一步改進等。同時老師也要寫下教學反思日記,就是要把自己完成每一次教學活動後,對實施教學活動的自我感覺記錄下來,反思應包括對本節課教學目標,實現程度,教學效果的好壞進行自我評價和原因分析,在教學過程中,哪些問題的討論還不夠深入,有待下一級課或課後繼續進行探討和研究,特別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表現,以便通過溝通交流,提出個別指導方案與補效措施,並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的.質量。

四、做好學案反饋,瞭解學生學情

1.下課時收齊學案,看學生是否用紅筆把錯誤標記,改正。

2.查找學生共性問題並及時收集整理,爲下節課學案設計做好鋪墊。

五、學案中應包含的內容

就我參加學案教學一年多而言,我認爲學案裏應該有學生自己的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應該有教師的引領(體現教師的主導性);應該有教師的板塊式問題(引領學生從知識的此岸走向知識的彼岸);應該有學生產生對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獲得知識的一個形成過程);有學生自己提出有思考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因爲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們要培養學生這樣的能力);最後還要有有價值的練習題(旨在檢查學生學習是否達標)。我校學案的編寫還要精細化,還要多一些個性化。

六、學案使用中的幾點反思

1、問題的設計要有啓發性,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領悟到知識的奧妙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慾,這是關鍵之所在。

2、在練習的設計上要有層次性,梯度性,題目由簡到難,層層推進,不但便於理解運用,還能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3、問題的設計要有針對性,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能力限度來提升鞏固知識點,想方設法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入手。

4、小組討論合作後,我們要靈活機智應對學生討論中的問題,對學生討論結果進行到位的評點、總結。

5、實施學案教學來,常常出現學習目標不能按時完成造成拖拉現象。

6、學案教學中要通過二次開發備課,才能更好的體現學生的差異性和個性化學習方法。

7、探究問題時,收放有時會失控。怎麼才能組織學生進行高效小組交流?

學案教學任重而道遠,還需要我們努力探索,不斷實踐,在探索與實踐中不斷尋求改進和完善。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體會,有不當之處懇請各位老師指正、幫助。希望我校的“學案“教學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績效。

《優化》教學設計15

國務院關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勞動者的素質。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又基於紮實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讓其全面發展的教育。只有全面發展的人,纔是對社會最有用的人”。

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依據一定的教學理論,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學情對教學方案進行設想和編制的系統規劃。課堂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程序的預設狀態,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依據一定的教學理論,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學情對教學方案進行設想和編制的系統規劃。課堂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程序的預設狀態,具有超前性,尤如文章的“謀篇”。好的教學設計應具有如下的特點:有一定教學理論支撐,體現科學性;把握和權衡教材特點、學生學習狀況,預設教師引導、學生主體活動程序和教學效果,力爭全面性;將教學理論轉化爲教學技術,注重實用性;集教學改革成果和素質教育精髓,突出創造性。

電大開放教育的課程輔導教師,與一般學校的教師不同。它不僅需要教師具備一般教師所具有的素質,而且還具有以下特點:(1)需要教師學習、熟悉信息技術,要求教師把通過網絡採集到的最新的活的信息補充到課程教學中。(2)教學演示工具從黑板、粉筆轉換成計算機媒體。(3)要求教師熟悉國際上的相關網站,並能在授課的適當時機進行鏈接。近幾年來,我一直擔任開放教育會計(本)課程教學任務,這些課程不論是中央電大的電大在線,還是寧波電大的網上課堂都有相當豐富的教學資源,如何適當地利用這些資源,並對其進行整合,爲我所用,這是課程輔導教師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和必備的技能。

基於上述認識,筆者認爲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應着重抓好以下幾個主要環節。

一、合理駕馭教材是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的基礎環節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教師主要通過對教材的“處理”,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完成教學任務。隨着國家一系列財經制度的修訂和課程教學的改革,許多會計類專業的教材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呈現出單位課時容量大、層次多、重理性、深分析等特點。教材體系的改革對傳統的教材處理方法提出了挑戰性的課題。 在如何合理駕馭新教材的設計方面,我主要嘗試採取了兩種做法:第一,對老內容、但業務處理不同的較常用知識結合實際,予以重點講解,對新增加的又不太常用的業務採用簡單介紹或忽略。 第二,按整體性原則合理取捨教材。傳統的取捨教材原則是確定重點、難點,然後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體現了以知識點爲核心取捨教材的痕跡。現代教育觀強調教學中從整體觀念出發,以能力爲核心重新聚合配置知識,以“線面體”的結構整合,取捨教材。按照整體性原則取捨教材要旨是確定一節課的教學主題和教學主線。主題、主線確定後,圍繞主線配置主次知識,設計能力目標,這樣便於形成明確的知識鏈、能力鏈,這種設計可以使師生在課堂上共同培育“智能之樹”,遠比攀折“智能之枝”和摘取“智能之葉”要好。而且主題和主線的確定,也便於教學雙邊活動思路明晰地將教學時間和教學手段向主線傾斜,做到節時增效。

在啓發思維能力的課堂教學設計上,第一,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層次性原則 。第二,在教學三大目標的設計中,要突出能力培養目標的設計,並要把能力目標具體落實在教學主線和相關的重要內容上。如財務報表分析課程,重點要求學生從網上公佈的網上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該企業的資金運轉能力、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等。着重突出培養學員的分析能力。第三,啓發學生思維能力的設計。我在這方面進行的嘗試是:1)讓學生在問題“異境”中發揮創見。如講授資金的時間價值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今天你手裏的100元和一年後今天你手裏的100元,相等嗎?”“ 你手裏的100元怎樣才能使它們增加?”第四、重視學法指導是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的關鍵環節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爲主,所以只重視教法的設計,很少留心學法的指導。隨着素質教育的推進和教學改革的深入進行,在教學雙邊活動中,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已成爲教育教學界的一種共識。一個人一生中接受學校教育的時間不過短短十幾年,掌握終身學習的本領是一個人適應社會和生存下去的內在需求,因而在學校教育中,學生“會學”遠比“學會”意義重大,這就要求教師的職能必須由過去的“教學生學會”轉變爲“教學生會學”,亦即通常所說的“授之以漁”,給學生通往智慧之門的“鑰匙”。

學生在自主化學習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難題,自己解決不了的。我告訴他們可用以下方法來解決:(1)小組內學生進行自我討論。因爲有時有些學生認爲難的,其他學生可能不一定感覺到難。(2)通過E-mail或電話與我進行聯繫,我會幫助他們。但因我平時課程任務較多,可能一時聯繫不上,則可用以下措施。(3)進入我們的學校網站課程討論區,學校爲校內教師的每一門課程都設了課程討論區,我會及時回答。如上學期,《高級財務會計》的學生在課程討論區發貼30多個;《財務報表分析》的學生髮貼30次,我都給予及時回答,學生點擊約900多次。(4)進入寧波電大的BBS討論區,寧波電大有課程責任教師會及時給予回答,當然學生也可以看其他學生提的問題,說不定你提的問題別人早就提過了,你就直接可以獲得信息。(5)進入中央電大——電大在線,進行課程討論,但一般得到主講教師回覆的時間較長,除非有較難問題,否則採用其他方式,速度較快。

強調個別化自主學習、小組學習。開放教育的核心內容就是“以學生和學生自主學習爲中心”,爲此,我非常強調學生的個別化自主學習及小組學習。對學生的個別化自主學習,經常予以檢查,特別是寧波電大網上課堂的學習記錄、BBS討論、以及學生的發貼情況經常查看,以隨時掌握學生的動態。有時我也會佈置一些作業,來要求學生。比如:上學期的《財務報表分析》,我要求學生用所學知識對某一企業作報表分析,案例可用寧波電大網上課堂公佈的內容,也可自己在網站上找一企業來分析,以增強學生應用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開闊學生的思路。

二、改進教學手段是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環節

素質教育要求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的根本轉變,這一根本轉變體現在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教學手段的改進和新設計,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各種教學資源,激發學生主體參與,增強課堂教學的容量和質量,最終提高教學效益。

在這方面我的具體設想和做法是: 1、展示網上資源信息。“人才培養模式及開放教育試點”突出“以學生和學生自主學習爲中心”的改革設計思想,重視學生的個別化自主學習、小組協同學習,要求教師從知識的'傳輸者變爲指導者,學生要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爲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基於這個出發點,在學期初第一次上課時,我就把和這二門課程有關的,在電大在線、網上課堂等所有教學資源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心中有數,網上資源有多少,有些什麼資源,以便要自主學習時能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我所講授的《高級財務會計》及《財務報表分析》中央電大在線有各章教學輔導、IP課件、網上教研活動及期末視頻複習課件;寧波電大的網上課堂有各章的要點、作業、BBS討論、歷年試卷;另外,在期末時學校網站上,我會補充一些相關內容,綜上所述,這二門課程的教學資源相當豐富,基本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2、在面授時,改變過去教師一味滿堂灌、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面授輔導突出“少而精”的特點,“少”指的是上課時間安排的少,“精”指的是教師講課要體現課程的重點、難點及學生自學有困難的地方;探索以學生能動學習爲主,合理安排學生的學習課時。在教學時,主要解決學生在自主學習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如《高級財務會計》的合併報表問題、物價變動會計等;在教學內容上,結合書本的知識,但又不拘泥於書本上內容,如通過對有關知名企業的財務報表分析來縮小理論與實踐的差距,嘗試實行“案例式”教學。

在期末時,安排學生看中央電大的網上視頻直播——期末複習,直接瞭解考試的最新信息。不過,有時因網絡關係,信號較差,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讓學生回去再看網上教學活動文本。

三、啓發思維能力是優化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環節

思維是人腦藉助於語言實現的,以已有知識經驗爲中介的,對客觀事物概括間接的反映。思維能力便是人在思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能力。歷史思維能力是運用“思維”學習研究歷史的能力。有人說:“思維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不是背書和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思維活動對於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思維能力的高下更是體現人的素質的高下。由此可見,注意啓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是歷史教學的核心和根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