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七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七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七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詩歌結構 ,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

3理解重點語句,把握本文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

過程與方法:

通過查閱資料,瞭解化石、現代詩歌等;通過朗讀的方法,熟悉文章內容、掌握結構特別、品味詩歌語言;通過競賽、啓示點撥、討論等方法來相互充實古生物學方法的知識,增長見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學習重點

把握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豐富感情。

學習難點

認識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學習方法

誦讀教學法

資源利用

網絡資源

導學設計

師生自由空間

學習筆記、學法指導等

自主學習,秀出風采

一.水滴石穿,夯實基礎

1.你能給畫線的字註上拼音,或根據拼音寫出對應的漢字嗎?

潛( )行 檔( )案 軀殼( ) 卓( )越 幽( )雅 háī( )骨 猛mǎ( ) cōng( )蘢 思xù( ) guǒ( )藏

2.解釋詞語

(1)腐朽:

(2)化爲烏有:

(3)潛行:

(4)海枯石爛:

(5)蔥蘢:

(6)歎服:.

二.整體感知,成長心靈

3.用簡練的文字填寫課文的結構圖。

發問求答

揭示了真相

自然的'重現

合作探究,交流碰撞

吟哦諷誦

1.給下列詩句劃分朗讀節奏。

肉體雖早已腐朽化爲烏有,

生之靈火卻悄然潛行在地下。

黑色的軀殼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爲歷史留下一串珍貴的密碼。

脈格梳理

2.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容,並回答: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語言品析

3.“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中的“你”指代什麼?這一句在全文起什麼作用?

4.“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回答了什麼真理?

5.“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皺紋和化石是什麼關係?作者爲什麼要寫皺紋?

6.“長眠在地下剛甦醒的化石”一句中“甦醒”是什麼意思?

拓展延伸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讀了本詩,假如你是文中的一塊化石,你能向我們講述怎樣奇幻的神話?

當堂檢測

1.填空

(1)《化石吟》中的“吟”是古典詩歌的一種名稱,在這裏是 的意思。

(2)這首詩爲我們描繪了從 中窺見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語言,富於。

(3)“歎服大自然”,這是作者由衷的讚歎,大自然是 。

(4)全詩運用 的手法,將化石當作可以說話的人,並用第二人稱來稱呼,顯得 。

2.對下列修辭手法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比喻)

B.黑色的軀殼裹藏着沒有生命的信息。(擬人)

C.最早的魚兒怎麼沒下巴?最早的鳥兒怎麼嘴長牙?最早登陸的魚兒怎麼沒有腿?最早的樹兒怎麼不開花?(排比)

D.你——令人歎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術師,卓越的雕刻家!(對比)

3.根據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話說明什麼是“返祖現象”。(不超過35個字)

什麼是“返祖現象”?生物在綿長的歷史進程中,因爲客觀條件的影響,身上的器官逐漸發生了進化或退化的現象,這種變化也一代一代遺傳下去。但是,在千千萬萬次生育中,也可能有一次,本來已經退化了的器官卻突然重新出現;彷彿某種長期被掏了的微弱遺傳因素,突然又強化起來。這時,某個生物就出現了一部分不同於一般狀態的現象,這就叫“返祖現象”。

重讀課文“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高明的魔術師,卓越的雕刻家”這部分文字,回答問題。

4.所選這幾節緊承詩的第二小節中

,《化石吟》導學案

一句展開。

5.第一節中“造物主的存在”是什麼樣的理論?“平凡的真理”是什麼意思?

5.所選部分的第二小節是什麼意思?

7.從選文看,詩句發展到第 小節時詩人的感情達到了高潮,“ ”是詩人由衷的讚歎。

佈置

作業

1、課外作業:

2、書面作業:

七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品味語言 ,體會文章的精妙之處。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 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作者在詩中蘊含的感情。

2.培養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能力和感悟能力。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經過了一段時間學習,有了一定的語文根基。他們已經初 步具備了通過閱讀來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也有蒐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他們可以發揮主體作用,在平時的課堂中已養成“敢想、敢說、敢寫、敢評、敢合作、樂探究”的 習慣。本課的教學以人爲本,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夥伴, 注重課內外延伸,訓練學生對信息的搜 集與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學會學習;在讀中質疑,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讓學生學會讀書;讓學生讀議結合,讀寫結合,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表達機會,讓學生學會表達。

課時分配

2課時

教學設計 (設計者: )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出示大森林中各種鳥兒的畫面和叫聲)

你聽到了什麼?

從催人播種的布穀鳥那裏,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從報喜的喜鵲那裏,我明白了人逢喜事精神爽;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裏,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裏,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裏,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現在我們就和作者一起走進鳥的世界,傾聽鳥語,感受鳥的悲喜。

二、瀏覽課文,清清楚楚鳥類別

1.哪一句話點明瞭作者對鳥的感情和態度?

提示:開篇“我愛鳥”點明瞭作者對鳥的“愛”。一個“愛”字,表明了他對鳥的態度和情感,也構成了 整篇文章的基本線索:文章就是圍繞着“愛”的情感來展 開的,其字裏行間正飽含着“作者對日常生活和社會現象的透闢洞察”。

2.作者筆下分別描述了哪幾類鳥?

提示:籠中的鳥、四川野外的鳥、文學作品中的鳥、寒風中枝頭的鳥、現實中的鳥。

三、合作探究,明明白白作者心

1.對於筆下不同的鳥,作者流露的感情有什麼不同?

提示:對那“頭上蒙着一塊皮子,羽翮不整地蜷伏着不動”的“胳膊上架着的鷹”、那“常年地關在柵欄裏”的“籠子裏的鳥”,作者是哀憐的。作者所愛的,是當年在四川所聽到和看到的自然形態的鳥。對把自己的主觀意念強加於自然界的'鳥類 ,作者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不能容忍,所以偏要揭示其真相,還其真 實的面目,恢復其自然之本質。對寒風中枝頭的鳥,作者寄寓了同情。

2.作者最喜歡的是什麼鳥?作者通過這類鳥寄寓了什麼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喜愛的是當年在四川所聽到和看到的自然形態的鳥。表達自己對自由自在、瀟灑自信的美好生活狀態的嚮往和喜愛。

3.在開頭和結尾都寫到“籠中的鳥”,這對 於表達文章中心有什麼作用?

提示:通過對比,抒寫自己對那種自由自在、瀟灑自信的美好生活狀態的嚮往和喜愛。

總結:《鳥》這則散文。作者的 “愛” 鳥,“愛”的是鳥的自然形態,而“悲”鳥的失去自由自在,這已經超越了鳥本身。作者甚至對違背自然形態的關於鳥的典故產生質疑,更顯示出作者對日常生活和社會現象情僞的透闢洞察。尤其是由“悲”鳥到“ 悲”人的人生體味,更給了人們深深的啓迪。

四、遷移寫作,表達愛鳥之情

出示教學目標:學習作者的寫法,寫一種鳥,表達愛鳥之情。

本文寫了很多種的鳥, 作者都能抓住它們獨特的地方進行描寫,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或叫聲。要求語言準確、通順。

結束語:

我們生活在鳥語花香的世界中,鳥兒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人的存在,使鳥兒有了依託;鳥兒的存在,給我們的生活平添了很多的情趣。今天學了這節課,讓我們以後共同譜一曲人與鳥和睦相處的讚歌!

【板書設計】

我愛鳥籠中鳥:蜷伏 無法高飛——苦悶四川鳥清脆嘹亮——交響樂悽絕哀楚——哀 樂形體動作——俊俏輕靈喜悅枝頭鳥——孤苦伶仃現 狀擠在檐下、寒鴉鼓譟鴟梟怪叫、囚在籠裏悲苦對無拘無束生活嚮往對囚籠般的現實不滿

七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體味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

2、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3、瞭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過程與方法:

4、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與德育:

5、鼓勵學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生動形象的描寫,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準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將預習中發現的問題寫在作業本上。

3、查找有關的豐子愷的資料。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嗎

我們來猜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影子。)

請同學們再來聽首兒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每當我們唱起這樣的兒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兒時的夥伴玩影子、玩各種有趣的遊戲,從中獲得了對生活的美好體驗。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同學們有所啓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猜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充滿童稚的兒歌,更能激發他們對童年趣事的美好回憶,以此爲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學習本文的熱情,爲下面環節的展開作一個良好的心理準備。)

二、作者介紹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生活創作的故事。)

師:豐子愷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是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從閱讀作者的文章開始,走近豐子愷。(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的介紹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也檢驗了課前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配以輕音樂,學生輕聲朗讀。學生回答有因難,教師可提示,文題是“竹影”,它是以寫景爲主,還是以寫人物活動爲主)

明確:敘述幾個少年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遊戲。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從中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爲品讀課文作好鋪墊。)

四、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遊戲,卻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麼,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找出來,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找到後在小組內朗讀,然後教師點名朗讀得好的學生示範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