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送元二使安西》教學設計範文

《送元二使安西》教學設計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護邊疆的詩。接下來小編整理了《送元二使安西》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閱讀。

《送元二使安西》教學設計範文

  《送元二使安西》教學設計範文1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20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古詩。本單元的文章以人與人之間的愛和真情爲主題,體會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引導學生去關心幫助他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詩人、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王維的好友元二將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爲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別情緒,而是別巨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和祝福。這首詩洗盡雕飾、明朗自然的語言,抒發誠摯、深厚的惜別之情,以情意殷切、韻味深永獨樹一幟。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會寫2個生字,明確多音字“舍”的兩個讀音,明白“使”、“浥”、“更盡”幾個詞語的意思,理解整首詩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古詩。

過程方法目標: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詩的意思,採用層進式引讀法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離別之情。

情感態度目標: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1、收集描寫友情方面的名詩名句。

2、安西指的是現在哪個地方?

3、王維和元二在分別的時候可能說些什麼?

A、元二要去安西了,他心裏最牽掛的是誰?

B、王維來送元二,朋友要去安西建功立業,他最想對朋友說些什麼?

教師準備:

自制幻燈片一套。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注意:

“三分詩,七分讀”。這堂課應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當堂會背。

教學過程

一、激情入境,導入新課

1、師: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誰有知心朋友?

指名談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感覺。

師:朋友在一起時間久了,情投意合就產生了深厚的友誼。假如,有一天,由於轉學、升學等原因兩人要分開了,你的心裏會怎麼想?

指名回答。

2、師:是啊!我們現代人是這樣,古人,也是這樣。在古時候啊,由於交通不方便,朋友分離之後就很難有再相見的時候,送行餞別就成爲表達深厚情誼的一種習俗。於是,在和朋友分離之時,人們就會寫一些詩或文章來送給朋友。回憶一下,你都知道哪些描寫朋友之間友情的名言或名句?

生根據自己的積累回答。

3、師:這濃濃的友情,這難以割捨的友情,就這樣在人們之間一直傳遞着。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唐朝,來到長安城,來到咸陽,來到距離咸陽二十里外的渭城。那裏,有兩位朋友,正在惜惜離別。今天我們學習20課《古詩兩首》的第二首詩《送元二使安西》(板書課題)。

4、師:看課題,同學們課前已經預習過了課文。老師檢查一下預習情況。誰知道使是什麼意思?(指名回答)安西是個什麼地方?

師補充:安西都護府是唐朝在西域設立的最高軍政機構,元二是要去安西赴任。

5、師:這是我國盛唐時期著名詩人王維所寫的一首送別詩。打開書,結合課後註釋和插圖,反覆的讀一直讀到自己滿意爲止。

二、情讀古詩,想象畫面,走入詩境

(一)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理解前兩句詩的意思。

1、 師:讀完了嗎?我們來看這兩個字“朝”、“舍”(板書)它們在詩中怎麼念?指名認讀。

師指導學生讀好這兩個字的發音,並提醒學生注意它們是多音字。

師:好,把這兩個字放回詩中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讀着讀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3、指名回答。

估計:生:小雨,柳樹,客舍,酒宴。

4、師:嗯,讓我們閉着眼睛想一想,這景真美。你再來讀讀前兩句。(學生讀詩)結合課下注釋,你能把前兩句的意思講講嗎?(學生講詩意)

師:這是你自己理解的,真了不起。

5、師:誰還想讀?

指名美讀。

6、師:渭城,清晨,一場如酥小雨,溼潤了路上的塵埃。旅店旁的棵棵綠柳,被雨水沖洗的更加蒼翠欲滴,你覺得這景美嗎?讓我們帶着這感覺一起美美的讀一下。

生齊讀。

7、引導學生背這兩句。指名背誦。

(二)瞭解西去的背景,明白西去路途的遙遠及艱辛。

1、就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間,詩人卻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別了。從課題我們知道元二要去安西,也就是現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師:我們來看地圖,從地圖上看,只有這麼短,而實際距離呢?大概有3000多裏。我們來看這段文字

那時火車只通到西安,從西安到新疆,我們有時搭車,有時還步行,整整走了二個多月,終於來到了新疆,一路的辛苦自不必說。

──《母親和我們》韓天航

這是我國當代作家協會會員韓天航描寫他小時候去新疆的情景。而在古代是沒有火車、汽車的。可以想象在古時那得需要更長的時間,在旅途中元二可能會經過……(師拖長聲音引學生說出重重山,萬條河)還可能要經受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氣候、路上遇到什麼意想不到的事等等……

3、師問:元二啊元二,既然去安西這麼艱辛、危險,你爲什麼還要去安西?估計:皇帝下的命令誰敢不從?

4、師講解:唐代國勢強盛,內地與西域往來頻繁,經常有關於貿易或外交活動。從軍或出使陽關(唐出使西域的必經之路)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嚮往的壯舉。朋友“西出陽關”,雖是壯舉,但作爲好友的王唯,他想到好友要經歷萬里長途的跋涉,想到好友要備嘗獨行窮荒的艱辛寂寞,於是,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送他的朋友。這份情可謂重矣!

此時,他們來到了一家小客棧裏。正在惜惜相別。讓我們來看詩的後兩句。一起讀一下。

5、生齊讀。(注意聽學生的發音是否正確。尤其是“故人”)

(三)抓“勸”、“更”想象當時情景,師生互動談話,進行多元感悟

1、師:“好一個“勸”字啊!(板書“勸”)我們想一下這是誰在勸?(副板書:誰在勸)說說你的理由。

生回答(估計:詩人在勸元二)師:只是王唯在勸嗎?先放到這,讓我們來想一下,詩人可能在和元二說些什麼?師引導學生說課前準備的話。(指名叫五位學生,當堂師生對話,生生對話。)

2、師:我們來演一演當時的情景。(師拿道具酒杯。)

師生對話。

師:王兄,多謝你從長安趕來送我,你的這份情,我元二領了,來讓我們乾了這杯酒。

師:皇上此次派我去安西,我一定會不辱使命,揚我大唐雄威。只是,家中老母年紀已大,想到不能在娘身前盡孝,心中又平添幾許惆悵,還望王兄,常去看看她老人家。兄弟在這裏謝你了!

師:我實在捨不得你們啊,還有家中犬子尚還年幼,就請王兄,多加指點。

……

3、師:這是他們在互相勸。是啊!朋友之間有多少知心話要說啊!又有多少說不完的話啊!而現在兩位情深意重的好友就要分手了。讓我們帶着這份痛心,這份難過,這份不捨,這份依戀,一起讀這兩句。

生齊讀

3、師:就這麼喝啊說啊,說啊喝啊,不知不覺,分離的時刻到了,不得不分開了。什麼也不說了,什麼也不能說了,就讓所有的情都化在這杯酒裏吧。那就更進一杯酒吧!(板書“更”字)。讀。

4、師:窗外,柳枝上那掛着的雨滴正悄然滑落,你覺得這還是雨嗎?這哪是雨啊!那分明就是點點離人淚啊!古人有折柳贈別的習俗,看到柳樹就想到分別。此時,他們還有心看窗外的美景嗎?讓我們再讀這一句。

5、一個“勸”字,一個“更”字,生動的描繪出朋友之間那種難捨難分的情。(板書:友情)

6、師:這兩句中有一個生字:君。(師板書)誰能組詞?(多組幾個。)

三、音樂渲染,品味詩境,情讀古詩。

1、讓我們在靜靜的讀古詩,體會一下詩的意境。

師放音樂生默讀古詩。

2、學生展示讀古詩。

四、走出文本,迴歸現實,練習寫話

1、這首詩是描寫友情的極品,當時曾被人們編成樂曲,這就是著名的《陽關三疊》(師板書)廣爲傳唱。尤其後兩句“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更是著名。想一下,我們在什麼情況下也可以用這兩句。

2、生:……

3、師:對,學過的好詩、好句、好詞要學會運用。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可以爲你的文章添色。

4、老師和你們一樣也有朋友,在和朋友分別之時,那份傷感,那份痛心,在很長時間也很難恢復,讓我們來看這首詩。

5、(出示幻燈片)師深情地讀:

在清音雅聲中

邂逅了你

把美好的感覺

深藏在心靈的一隅

用歌聲散一路的芬芳

待驀然回首時

卻不管是怎樣的曾經

認識你的日子裏

我心快樂過

不奢望天長地久的永恆

只想說

認識你真好……

師:誰能聽出這首詩表達了什麼感情?

(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記得有人說過能讀懂詩的孩子是一個超常的孩子。希望你長大後也成爲一名詩人。)

6、師:此時,可能你也有些話想對朋友說,或者你也有一個和你分開很久的朋友,拿出你的筆和紙,把它寫出來。

(提醒學生用上我們以前學過的古詩名句爲文章添色。一句兩句即可。)

8、放音樂。學生寫,師巡視。

9、展示讀。

五、總結昇華

師:人間自有真情在,人間自有知音人。除了友情,還有親情,鄉情,師生情等等,等等。用你的心去感受人間真情吧!課下同學們可以找一下王維的其他詩篇進行閱讀積累。

六、板書設計:

20、古詩兩首

送元二使安西

勸更

友情

  《送元二使安西》教學設計範文2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本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閱讀實踐中批文入境,“讀”佔螯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體察中悟情,在展開想象中融情,在參讀品位中升情。

學習目標:

1、藉助教材,結合課外資料,正確理解古詩的大概意思。

2、體味“景語皆情語”,知道“折柳送別”、“客中送客”。

3、有感情地誦讀和背誦這首詩,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厚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預設流程:

一、 創設情境,由歌引入

1、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曲《送別》,在這樣的一種音樂聲中,能不能激起情感的浪花,想起送別的古詩。

2、學生交流。

3、師:他們之間的情誼深嗎?其實,友情是每個人心中永久的歌。在古人眼裏,友情是江上一葉舟,友情是月夜獨登樓,友情是庭深小徑幽……那麼,在詩人王維眼裏,友情是什麼呢?

4、課件出示古詩。讀詩先讀題,指名讀題。從這個題目你獲取了哪些信息?

二、自主讀詩,讀準讀通,粗知大意

1、自讀:

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朗讀《送元二使安西》,注意仔仔細細地讀上四遍,讀前兩遍的時候注意詩

中的生字和多音字,爭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圓;後兩遍爭取念通順,注意節奏。

2、交流:

⑴指名讀,重在讀準字音。

⑵注意詩的節奏。

3、讀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覺來。

三、賞讀詩句,感悟意象,漸入詩境

1、研讀前兩句,感悟詩情畫意。宋代大詩人蘇軾曾經說過,王維的詩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詩中有畫”。所以讀他的詩一定要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讀出詩中的詩情和畫意。

2、師範讀詩的前兩句,學生邊聽邊想象,你的頭腦中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3、交流: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4、如煙如霧的濛濛細雨,瓦楞青青的旅舍,清新嫩綠的楊柳,這樣的畫面帶給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麼?怎樣讀出它的美?指名讀,自由練讀。

5、從這幅畫面中你還品出了別的滋味嗎?你是如何體會的?

6、是啊,其實細雨也好,客舍也罷,總能勾起離人心中淡淡的愁緒,特別是這依依楊柳更是讓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7、課件出示折柳送別的古詩。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8、交流:這兩首詩裏出現了相同的景物——柳樹,表達了同樣的情感——離別。再次指導讀這兩首折柳送別的古詩。可是作者爲什麼都不約而同地選擇“柳”來表達離別之情呢?(課件出示“折柳送別”的典故)

9、詩人王維也正是借柳惜別,借景抒情啊!明白了詩人筆下暗藏着的如此深意,我們再來讀讀一、二句,該怎麼讀?配樂讀。

四、品讀詩句,以讀悟情,強化情感

1、在這樣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清晨,詩人王維要送自己的朋友元二到哪裏去?

2、當這一路上有的是什麼呀?出示課件。滿眼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是那無盡的荒草,沙塵滾滾,前塵漫漫,除了沙漠還是沙漠,除了戈壁還是戈壁。對比品讀。

3、元二這一路要經歷三千多公里的跋涉,如果用當時最好的交通工具,騎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時間。再說,元二去安西是幹什麼的呀?“古來征戰幾人回?”這一去也許……

4、此時此刻,你有什麼話想對元二說?學生暢談自己的想法。

5、但此時的王維縱有千言萬語,也只是將這說不完的離別愁緒,道不完的深情厚意化做手中的這杯濃濃的酒。這是一杯怎樣的酒?(播放課件)“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連心的酒,“爲此春酒,以介眉壽”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的酒是澆愁的酒,那,“勸君更盡一杯酒”,是一杯怎樣的酒?

6、僅僅是一杯傷感離別的酒嗎?師介紹有關資料。

7、小練筆:面對手中的這杯酒,王維想:——————————————。

8、指導讀:

說不完的離別愁緒,道不完的深情厚意,千言萬語化做(再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今日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所有的牽掛化做(再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相見時難別亦難,舉杯消愁愁更愁。來,舉起酒杯,把所有的情意融進這酒中(再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五、一唱三嘆,拓展延伸,昇華主題

1、幾年以後,王維就去世了,這首詩也就成了王維送元二的千古絕唱。(播放《陽關三疊》)

2、師: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時空雖然把生死相隔,但是那千古不變的友情去打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讓我們再次朗讀這首詩,記住這美好的情意吧!

3、對於我們,友情究竟是什麼?要靠我們用一生去品味,用一生去守侯!

4、課外拓展:王維的《山中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