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蘇武牧羊教學設計大綱

蘇武牧羊教學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蘇武牧羊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蘇武牧羊教學設計

  蘇武牧羊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的10個生字,會寫本課的8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給課文加小標題。

2.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

教學準備

歌曲伴奏帶、錄音機,投影儀,學生蒐集的材料,掛圖,視頻材料(《漢武大帝》中李陵去北海勸解蘇武段)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欣賞歌曲《蘇武牧羊》

這是一首廣爲流傳的民歌,歌曲裏歌唱的蘇武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漢武帝時,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蘇武歷盡艱辛,持節不屈,成爲中華民族歷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現在,就讓我們走近蘇武,走進他充滿血淚而又輝煌無比的人生。(板書課題:蘇武牧羊)

二、預習檢查,初讀課文

1.學生分小組在課前預習基礎上自由讀課文,疏通字詞。

(1)字

①會認的字:匈、(單)、郎、刑、玷、污、窖、氈、羔、昭

②會寫的字:匈、奴、臣、郎、污、羔、忠、貞

要求:讀準字音;會寫的字,上下結構的字要注意下下緊湊,下面稍大;左右結構的字,要注意左右的寬窄。

(2)詞

匈奴單于旌節曠無人煙

2.想想課文主要說了什麼事?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蘇武是怎樣的一個人?把描寫蘇武言行的句子找出來細讀,指名讀、分組讀、齊讀,體會蘇武的品格。

2.結合自己找出的句子,說說自己的感悟,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獨特的理解。(把找出的句子讀一讀,談談自己的理解,教師適時指導點撥)重點句子、詞語的指導:

(1)“我身爲漢朝使者,讓我投降,就是玷污了我的使命,絕對辦不到。”

(在言語上感悟蘇武維護民族尊嚴寧死不屈,大義凜然的英雄氣概)

(2)渴了,就用手接着從門縫裏飄落進來的雪花止渴,餓了,就撕下身上的羊皮氈片充飢。

(在行動上感悟蘇武爲守節而表現的貧賤不能移的民族氣節和堅強的意志)

(3)蘇武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漢朝的使臣,念念不忘沒有完成的使命,盼望着有一天能夠帶着旌節返回到故鄉。

(在情感上感悟蘇武熱愛自己的國家,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和職責)

3.擬小標題,理清脈絡

本文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下面請同學們給文章的情節添加小標題,以此把握文章的脈絡。

(1)學生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標題。

(2)全班進行討論篩選,評選出最佳小標題。

要求:小標題要準確概括情節變化,並儘量展現人物性格特點,同時注意語言的通順凝練。

參考小標題:

1.互派使者,釋放使臣。

2.出使匈奴,禍及漢使。

3.含雪吞氈,矢志不渝。

4.北海牧羊,忠貞如一。

5.漢匈和好,請還蘇武。

6.歷盡艱難,發白歸漢。

第二課時

一、導入

讓學生講《蘇武牧羊》的故事。讓學生思考蘇武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過渡)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蘇武牧羊》。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本文講的是漢朝蘇武出使匈奴,面對威脅利誘堅守節操,歷盡艱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蹟,生動刻畫了一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

作者是怎樣寫這個人物的呢?

(以順敘爲主,按時間的先後進行敘述,脈絡清晰,故事完整)

二、明確教學目標

1.分析人物性格,重點剖析蘇武的性格特徵,體會蘇武的人格魅力。

2.體會蘇武身上表現出來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

三、分析人物,總結手法

1.學生初步總結蘇武的人物性格。

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忠貞不渝、堅韌不拔

2.教師引導學生從細節描寫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徵。

3.學生討論:文章並不具體描述蘇武的每一事蹟,而是有詳有略,詳略得當。對單于勸降和北海牧羊的生活部分就描寫得特別詳細。爲什麼作者要這樣處理,用意是什麼?

參考答案:這兩部分最能表現蘇武的氣節,所謂“真金不怕火煉”,面對威逼利誘,面對死亡威脅,多少所謂的英雄好漢都經受不住考驗而變節投降,而蘇武始終如磐石般堅定,寧死不屈,忠貞不渝。

4.學生仔細研讀單于勸降蘇武這部分內容。

(1)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個性化的語言。

(2)學生分別總結蘇武的性格特徵,再次感受蘇武的人格魅力。(分組討論、探究、總結)

四、學生總結文章塑造人物的藝術手法

1.詳略得當的情節安排。

2.用個性化的語言表現人物。(前面的總結中已經談及)

3.次要人物的對比、襯托。

文章裏個性鮮明的各種人物對蘇武也起了對比映襯的作用,請同學們把文章裏各種人物的性格和蘇武作一個對比,看看他們的映襯分別凸現了蘇武怎樣的性格特徵。

3.學生討論、分析、總結。

(1)張勝投降。

(2)蘇武面對匈奴的勸降始終以國家的利益爲先、保持着可貴的民族氣節。

4.教師小結:在各種人物的對比映襯下,我們看到了一個豐滿立體的蘇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識,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對威逼利誘忠貞不二。蘇武的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對比下,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

5.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重點分析了蘇武的性格特徵,我們爲這樣一個不卑不亢、忠貞不渝的蘇武而深深感動。同時我們還點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藝術手法:詳略得當的情節、個性化的'人物語言、次要人物的對比映襯。

五、課後作業(任選一項)

1.蒐集一些外交官(古今中外皆可)的資料,爲他們寫一篇小傳,要求兼顧歷史真實性和文學性,可適當運用《蘇武牧羊》裏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法。字數在600字以上。

2.“假如我是蘇武”

假如你是蘇武,作爲漢使出使匈奴,匈奴有驕橫的單于,你的一個部下參與了匈奴親王的謀反,身爲漢使的你會怎麼做?你會怎樣處理這種複雜的外交局面?

  蘇武牧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自學生字,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語境理解“恭恭敬敬、怒目圓睜、置之度外、屈指計算”等詞。

2、嘗試抓住重點詞句體會蘇武的思想品質,知道可以根據句子間的聯繫來體會句意。

3、感受蘇武在困境中寧死不屈、維護國家尊嚴的崇高品質。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歌曲《蘇武牧羊》

1、這是一首廣爲流傳的民歌,歌曲裏歌唱的蘇武是我國曆的民族英雄。漢武帝時,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蘇武歷盡艱辛,堅貞不屈,成爲中華民族歷光耀千古的英雄。現在,就讓我們走近蘇武,走進他充滿血淚而又輝煌無比的人生。(板書課題:蘇武牧羊)

2、故事發生在2000多年前,西漢時期,那時漢朝和匈奴經常發生戰爭。有一年,匈奴派使者來求和。漢武帝爲了答覆匈奴的善意表示,派蘇武出使匈奴。爲了和平,漢武帝派蘇武爲使者出使匈奴。那一年,蘇武恭恭敬敬地接過漢武帝手中的旌節,離開長安——出示課文的第1小節;19年後,他懷揣着旌節又回了故里——出示課文的第6節。

二、研讀課文,體會人物形象

比較第1和第6小節內容,發現“變化”。

1、認真讀這兩小節,你發現寫蘇武出使前後內容有些什麼變化?(滿頭白髮,旌節脫光了毛)(學生交流時,出示媒體,相機介紹“旌節”——古代用彩色羽毛裝飾的旗子。)

2、19年裏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因而產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快速讀課文思考。(受了很多折磨)

3、在第一節裏,我們瞭解到,蘇武是代表漢朝的使者啊,怎麼會受折磨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瞭解蘇武牧羊的內容,感受蘇武“心堅如鐵,毫不動搖”的愛國評價之心。

自由讀課文,簡單交流“變化”的原因。

學習第4節和第5小節出示:課文第四、五小節。指名讀。

心堅如鐵具體表現在哪裏?

1、指名讀課文第四小節,思考,匈奴王的“計”是什麼?

2、匈奴王借這件事想告訴蘇武什麼?(要麼投降,要麼就老死在異國他鄉,無法回去)北海:現在俄羅斯的貝爾加湖

3、蘇武明白了一切,指的是蘇武明白了,但是他。積累詞語:和心堅如鐵相似的詞語:揮金如土鐵證如山身輕如燕恩重如山健步如飛堅硬如鐵堅強如鋼潔白如雪粉紅如霞

4、讀讀課文第五小節,從哪些地方能看出蘇武心堅如鐵?(野草遍地、沒有人煙、渴了、餓了、冷了)

5、想象蘇武還會面臨哪些困難?(生理上的,精神上的)

6、面對種種磨難,蘇武心堅如鐵,頑強地忍受着種種折磨(配合讀)

理解“生死置之度外”的意思。

1、“蘇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置:放;度外:部放在心上。“置之度外”連起來是什麼意思呢?

2、是什麼使蘇武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迴歸祖國)

3、師生配合讀

4、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中哪些具體的事例告訴了我們蘇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學習第2和第3小節

1、交流事例。匈奴王硬說蘇武參與匈奴內亂,要他認罪。蘇武抽刀自盡,寧死不受辱。匈奴王早已投降漢使衛律勸蘇武投降,蘇武痛斥衛律。

2、當匈奴王要蘇武認罪的時候,蘇武的表現是怎樣的?蘇武手握旌節,氣憤地說:“我是代表國家的,寧死也不能受侮辱!”蘇武當時是怎麼想的?(我是漢朝的使者,誣陷我,讓我認罪就是對漢朝的侮辱,作爲代表國家的使者,不能讓國家蒙羞)師生配合齊讀:蘇武手握旌節,氣憤地說:“我是代表國家的,寧死也不能受侮辱!”蘇武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他說完話就“抽刀自盡。頓時鮮血直流,幸好被人救下。”蘇武是怎樣接過旌節的?教師補充資料:當時出使的使者或被除死,或倒在途中,無一人能生還。那蘇武爲什麼還要接過旌節?(避免戰爭,國家的安寧,義無反顧)因此當蘇武接過旌節時,就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過渡:一計不成,匈奴王又生一計,他派了已經投降的漢使衛律來勸降。蘇武又是怎樣表現的呢?

3、蘇武不等衛律說完,怒目圓睜,手舉旌節大聲喝道:“衛律!你是漢人的兒子,漢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負義,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還有什麼臉來和我說話!”蘇武是國家的使者,見了衛律似乎應該這樣說:“我是漢人的兒子,我不會背叛,不會”比較兩種說法,有何不同?後一句中“還有什麼臉來和我說話”,這裏的“我”指誰?(通過變換說話的角度,體悟蘇武對背叛國家的叛徒的憎恨。)過渡:看來,這兩次鬥爭無論匈奴王是威逼還是利誘,都無法使蘇武屈服。在這種情況下,他又生出了一計。那便是——讓蘇武到北海牧羊,匈奴王明白蘇武的決心,知道威權、富貴無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毀蘇武肉體的方式來征服其意志。所以蘇武採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變成以後的求生,他要在各種艱難困苦中堅強地活下去。

感受蘇武堅貞不屈的氣節。

1、(師生配合讀):北海是一個“野草遍地,沒有人煙”的地方,自然環境非常惡劣,陪伴蘇武的,“就是那支旌節”。蘇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卻始終手持那支旌節”,因爲這個時候,旌節已經成爲了他精神上的寄託,所以他不論“白天放羊,晚上睡覺總不離手”。他經常仰望着南飛的大雁,屈指計算日子,盼望有一天能舉着旌節回到祖國。

2、漢朝在南方,南方代表祖國,蘇武多想成爲一隻自由的大雁,早日回到祖國。所以他“屈指計算日子”:真是歸心似箭啊。“盼望有一天能舉着旌節回到祖國”真是望眼欲穿,歸國心切。

3、小結:在文章的字字句句中,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蘇武就是這樣一個堅貞不屈,堅決維護國家尊嚴的人。他的氣節令人敬佩。

4、過渡:整整19年啊,這19所使蘇武變成了滿頭白髮的老人,這19年讓旌節脫光了羽毛,一切都變了,然而蘇武那種堅強不屈,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氣節卻沒有變。看到蘇武含着熱淚坐在車上,懷裏緊緊地揣着那支脫光了毛的舊旌節,人們沒有一個不感動,沒有一個不落淚的。“揣”是什麼意思?(塞、抱)表現出了蘇武對旌節的重視,對能回到祖國的激動。看到滿頭白髮的蘇武,聽着他在匈奴年的艱辛歷程,人們被蘇武的精神所感動了,他們會說些什麼呢?(相機板書)

5、小結:兩千多年來,蘇武崇高的氣節,成爲中國倫理人格的榜樣,成爲一種民族文化的心理要素。他不愧爲中國曆的一位愛國志士。後人是這樣評價他的。牧羊十九年,留胡節不辱。任海枯石爛,心如鐵石堅。

三、總結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還有許多像蘇武那樣的民族英雄,有收復臺灣的鄭成功,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有血戰吳淞口的陳化成,還有誓死不投降的文天祥,我們不僅要敬佩他們,而且要學習他們,熱愛祖國,忠誠祖國,報效祖國。

附板書:

蘇武牧羊

氣節、堅強不屈、貧賤不移、堅忍不拔

  蘇武牧羊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積累詞彙;

2、熟讀課文,學會抓住重要線索複述故事;

3、理清蘇武出使匈奴遭遇的三個故事之間的關係,重點解讀“牧羊”部分,體會語言,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感染,內化語言。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樂於將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過程:

一、交流預習資料,進入課程

1、自我介紹,一兩句話,既簡潔,又能引發學生對你的好感。

2、導入: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歷涌現了無數傑出的愛國英雄,你幅圖畫的是我國曆史文化長河中的一個經典的故事——板書課題。這個故事廣爲傳誦,人們根據它創作了戲劇、歌曲、古典樂曲等藝術作品,爲什麼蘇武牧羊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讀課文,走進故事。

3、學生自讀課文。分兩步走;

1)讀第一遍,練習將課文讀通順,做到響亮正確流利。

2)同學們讀得很認真,鱸鄉小學的的同學讀書的習慣真好。課文哪幾節具體寫了蘇武牧羊的?還有幾節分別寫了什麼?再讀課文。

3)議論以下課文還寫了寫什麼?出使、受辱、拒降、牧羊、回國。

4)分節讀課文,隨機指導。

4、簡單介紹西漢與匈奴的情況(有地圖,歷史書上肯定有)及蘇武出使的意義,讀好第一小節;介紹旌節(字形範寫,介紹含義)

二、指導自學,複述課文內容。

1、出示兩組詞語(組):突然翻臉寧死不受辱抽刀自盡派人翻臉怒目圓睜痛罵叛逆——提示:有的詞是老師根據課文概括出來的。——讀課文2、3節,練習運用這些詞組簡要複述故事部分——提示方法:讀故事性的文章,我們可以找出重點詞語(或者根據課文內容概括幾個重要詞語),抓住他們之間的聯繫,就可以將故事複述清楚。

2、生練習抓重點詞語,複述蘇武牧羊的內容。

1)學生讀課文,摘抄詞語(提示格式),告訴學生蘇武的表現的詞語可以不止兩個,教師巡視指導。

2)展示學生的作業,引導學生討論確定重點詞語,表揚優點。參考:又生一計心堅如鐵毫不動搖忍受折磨生死置之度外盼望回國

3)學生再讀課文,練習複述。

4)交流複述,評價鼓勵爲主。(學生講到“心生一計”要學生將“計”講明等,注意連貫,但不能簡單讀書)

三、重點讀懂“蘇武牧羊”,受到感染,發展語言。

1、教師導語引入:匈奴王十分狡猾,先說蘇武參與內亂威逼蘇武,不成;後用勸降利誘蘇武依然不成;最後又生毒計(激情一點)

2、你知道荒漠是怎樣的?學生想象說話,激活學生的生活積累。教師介紹文中“荒漠”的情況,突出該處氣候惡劣,人很難在那裏生存那麼蘇武是怎樣生存下來的呢?

3、學生讀課文:要求學生一句一句認真讀,體會,想想你能體會到什麼?(學生讀,教師巡導)

四、小組交流

——蘇武以旌節爲伴,(兩處),體會到什麼?——句子:蘇武頑強地忍受取暖——幻燈突出來(換色)——感情朗讀——想象他還遭遇了哪些折磨?——聯繫“旌節”,練習朗讀。——最後一句:——出示插圖,觀察大雁,理解對中國人的文化意義。——理解蘇武的內心;聯繫“毒計”體會蘇武的痛苦與頑強。——朗讀句子——整體朗讀第五節。

五、情景練筆,拓展知識。

1、過渡:教師朗讀最後一節。

2、穿插一副回國的插圖,看圖觀察。

3、蘇武的內心在說些什麼?如果你是迎接隊伍中的一個,你會在心裏說些什麼?選擇一個寫幾句話。

4、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