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蘇武牧羊》教學反思大綱

《蘇武牧羊》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6W 次

蘇武牧羊的故事爲很多人所熟悉,但並不是每一個熟悉的人都明白它對自己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蘇武牧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蘇武牧羊》教學反思

  《蘇武牧羊》教學反思(一)

一、學生的表現

1、在自主理解句子交流中,學生普遍出現的問題在於表達的語句上很單一,無論是詞彙量、句式,學生只是模仿老師的引語進行再複述,不能給老師一種新鮮亮眼的感受。

2、表達題抓不住重點。在課練捲上有一題:19年後蘇武抱着旌節回到祖國,當時會有哪些人來歡迎他?他們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對於這道題目的理解,學生只停留在把句子補充完整上,做到了最基本的語通句順,但所填寫的內容則不是很符合課文所要表達的含義。

二、老師的反思

1、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每一個年級段都有說話要求,從能說完整清楚的話,到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很明顯要求是一步步提高和深入的。但表達能力非一朝一夕能搓就,所以利用每堂課做好表達能力的訓練,讓學生有條理有感受地說好每一句話,日積月累,養成會讀會理解會思考會表達的學習習慣。

  《蘇武牧羊》教學反思(二)

《蘇武牧羊》一課記敘了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但寧死不屈、維護國家尊嚴的感人事蹟。這是一篇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的好教材。

教學本課,我先引導學生認真讀第1和第6小節內容,說說發現寫蘇武出使前後內容有些什麼變化。

然後自由讀課文思考:19年裏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因而產生如此巨大的變化。進而瞭解蘇武牧羊的內容,感受蘇武"心堅如鐵,毫不動搖"的愛國之心。特別是以領會課文中哪些具體的事例告訴了我們蘇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引導學生自由讀文。

爲使學生更好地瞭解蘇武,受到他偉大精神的感染。我還及時補充有關的學習資料。

總之,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我們充分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和討論,整堂課才顯得生動有趣,富有活力。

  《蘇武牧羊》教學反思(三)

《蘇武牧羊》一課記敘了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押,但寧死不屈、維護國家尊嚴的感人事蹟。課後反思教學過程,覺得自己在以下兩方面做得較爲成功。

一、有扶有放,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蘇武牧羊》一課中第二部分是課文的重點,共有4節,這四節從三個方面來描述蘇武的有氣節。根據這三方面的共性,在教授這一部分的“蘇武與匈奴王的第一次交鋒”時,我邊分析邊歸納了三個學習步驟:一、讀、思(寫什麼)。二、讀、劃(找出描寫蘇武言行的詞句)。三、交流、體會。根據這三個步驟學完後,我就讓學生體會後幾節在敘述上的相同之處,引導學生借鑑黑板上剛剛歸納的方法自主學習後幾節。這樣,就給了每一位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使學生既讀懂文章,又增添了了學習興趣。

不僅如此,在課文的朗讀指導上我也採用了類似的方法。課文的第3節主要以人物的語言描述爲主,通過人物的語言很容易理解其內在心理活動,從而更利於體會人物品質。由於有了第2節學法的鋪墊及對蘇武這個人物的初步感知,所以在學習第3節時,學生很容易抓詞、句來體會人物感情。有了這樣一個情境的渲染,第二節已經爲學生營造了一個朗讀的氛圍。當我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3節時,學生自然就流露出憤慨的情感,聲音有力,力度有加,把蘇武不受利誘、威武不屈的好漢氣概表現得淋漓盡致。

二、合理想象,引導學生領會中心;交流信息,延伸課外閱讀

合理的想象易於文章中心的.領會。在學習課文第四節時,我問道:“你知道荒漠是怎樣的?”通過讓學生想象說話,激活學生的生活積累。緊接着教師介紹文中“荒漠”的情況,突出該處氣候惡劣,人很難在那裏生存……其後,我又問道:“那麼蘇武是怎樣生存下來的呢?”從而再一次讓學生體會到蘇武的堅強品質,體會到了蘇武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

對於歷史人物,學生由於未學過歷史,還是知之甚少的。爲此除了課本內容外,我還讓學生把收集到的有關蘇武的資料進行交流。例如:蘇武的母親去世,蘇武的孩子下落不明等。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蘇武的意志力之強,所承受的打擊之大,從而進一步感受到蘇武那不屈不撓的崇高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