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司馬光》語文教學反思 15篇

《司馬光》語文教學反思 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司馬光》語文教學反思 ,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司馬光》語文教學反思 15篇

《司馬光》語文教學反思 1

教學《司馬光》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用逆向思維的方法探索古代司馬光幼年砸缸破水救小孩的故事,他爲什麼能取得成功,或者說司馬光聰明在何處呢?就在於他的思維方法獨特,即緊緊抓住了使水離開人這個問題的中心,用石頭破缸。

如果學生有逆向思維的能力,採取這種形式來分析問題,就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恰當路徑,或許會創造出更新更好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本質就逐步縮小,利用逆向思維來分析將是很有效的'。爲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解題能力,有必要逐步在教學中向學生灌輸這種逆向思維的思想方法。

教學本課還採用了比較的方法。具體步驟是:

1、分組討論。你認爲救小朋友可以採用哪些辦法?

2、學生彙報小組討論情況。有的說可以用抽水機把水抽乾;有的說可以用梯子讓小朋友爬上來;有的說跑去喊大人;有的說一起用力把水缸掀倒;有的說用繩子把小朋友拉上來……(這些學生的彙報都是常用的辦法,有可能危及落水孩子的生命。而司馬光采用逆向思維的方法,迅速用石頭砸缸。)

3、這些辦法中,你認爲誰的辦法?同學們一致認爲司馬光的辦法。這樣同學們對司馬光機智聰明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而,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司馬光》語文教學反思 2

經過前輩們的悉心指導,自己的反覆修改,較爲順利地結束了市新教師培訓彙報課的教學。現就此次的彙報課談一談教學設計上的得與失。

試講後,安主任,張老師、謝老師就提出一些改進意見:內容太多,不符合課時的安排;另外低年級教學,在第一課時中,還是要以識字教學爲主等,做了大量的改動與調整。在做大改動時,我便集中精力把重點放在識字教學部分,採取了多種形式進行識字教學,並把課文理解刪減到一半。

在識字教學中,我聽取了各位前輩的建議,採用多種形式進行識字訓練。教學上我追求識字的科學性,環環相扣,力求完美。從自學生字,到反饋生字;從音節的認讀到無音節的識記,再到遊戲鞏固,最後讓其交流識字方法,自認爲在安排上比較客觀,完整。但整個教學過程下來,卻總覺得有欠缺,沒有落實到位。我百思不得其解,爲什麼周全的考慮,精巧的設計卻沒有訓練到位呢?我反覆看自己的教案,回想上課的情景,沉思許久才意識到在是細節上的閃失。如何讓這些環節在教學過程中展示得淋漓盡致,收到應有的成效,其實這裏大有文章所做。也讓我思忖這樣的一個問題,精彩的環節,周密的設計,也必須要有精確的打算與細節到位的處理,真正做到有聲有色,有形有味地呈現在教學中。

最後,我考慮最多的就是閱讀的`指導。在平時的教學中,我都非常重視閱讀指導,但是學生總不能透徹感悟,往往在自己的朗讀基礎上,他們只是按步造車,收效甚微。通過此次教學,首先讓我自己的感悟有了一個質上的跨躍,讓學生有聲有色地閱讀,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拔苗助長,而是營造一個情景,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理解。涓涓激情擲地有聲,在感受中讀,在讀中品味,在品味中昇華,這應該是我此次公開課的一大收穫!

《司馬光》語文教學反思 3

《司馬光》是一篇看圖學文的課文,寫的是司馬光和幾位小朋友在花園裏玩,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盛滿水的缸裏,別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馬光卻沒有慌,他急中生智,舉起石頭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通過對這個故事的學習,啓發學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並學習司馬光這種逆向思維的方法——別人想的是人趕緊離開缸,而司馬光光想到的是缸裏的.水離開人。是一篇比較好的開拓學生思維的文章,目的在於教育孩子們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着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如果能夠發揮想象空間的內容太少,學生的想象力發展會受到嚴重影響。錯過了機會,以後再彌補會事倍功半,甚至不可能。在這篇課文中,不僅蘊涵着思維發展的無限空間,而且還爲學生感受和體驗豐富多樣的情感提供了機會。我通過引導學生用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朗讀。如:自由讀、齊讀、賽讀、師生合作讀等。激發學生的情感。可以看出,學生真正理解了課文,在閱讀中會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變化。

作爲語文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語文教材蘊含的創新教育因素,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爲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特地在課前安排了兩則腦筋急轉彎。在結尾處設計了發散思維的訓練“如果你是這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怎樣做?”爲了證明的聰明,都踊躍發言。聽完學生們天真的想法,儘管小朋友想的辦法在當時當地不一定奏效,但是我仍微笑着點頭鼓勵他們,使他們感受到回答的快樂。這閃爍着求異思維的火花,我們教師一定要讓它燃燒起來。倘若用批評、訓斥來澆滅它,簡直是一種犯罪。雖然有些辦法行不通。最後我又問:你們的方法與司馬光的方法比較,哪種方法好呢?通過比較,學生體會到了司馬光的機智、聰明,從而使他們對司馬光有了深刻的瞭解。

我覺得這課時我做的不夠好的是缺少了寫的環節,雖然第一課時裏沒有安排寫字教學,但我在讀完課文後安排了一個“我會填”的訓練環節:一( )假山,一( )缸,一( )( ),我只要求口頭填,其實後來纔想到應給學生一個動筆寫的機會,我們班有的小朋友課前準備裏總少了課堂練習本。課堂上,能讓學生動手就儘量讓他們動手訓練,無形中督促了孩子們在課前準備好課堂練習本。

通過這一課時的教學與學習,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多一點沉着、冷靜,對待孩子們的回答要多一份心思,儘量讓課堂上不留下遺憾。

《司馬光》語文教學反思 4

文本分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象,領悟內容。”本文是小學階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講述了一個廣爲流傳的小故事:有一次,司馬光和一羣孩子在庭院嬉戲。一個小孩爬上甕,失足落入水中。大家都嚇跑了,只有司馬光拿石頭砸甕。甕破了,水一下子噴涌出來,落水的小孩得救了。故事表現了司馬光的聰明機智與沉着冷靜。本文非常簡短,雖然是文言文,但很多詞語的意思與現代文基本一致,再加上故事本身流傳甚廣,學生學習起來並不會感到困難,反而比較容易找到文言文與現代文的共通之處,初步體會文言文言簡義豐的文體特點,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教學時,教師要着重引導學生通過誦讀感受文言文的語言表達特色,通過註釋、查閱工具書及以往的閱讀經驗瞭解文言文的大意,在此基礎上展開想象,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講故事,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會寫“司、庭”等7個生字。

2.正確跟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借助註釋瞭解課文大意,並用自己的話講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簡單說出文言文與現代文的區別。

教學重點:1.能按照文言文的節奏朗讀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背誦課文。

2.結合註釋,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簡約的特點。

教學難點:

抓住文中的動詞,瞭解事情的經過,體會司馬光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愛護同伴的美好品質。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資料,初識古文

導語:同學們,上新課之前,老師想請同學們先看這樣一組句子。

1.出示組句,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文言文與現代文的區別。

(1)學而不思則罔(wǎnɡ),思而不學則殆(dài)。

(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xǐnɡ)也。

2.學生試讀句子,相互交流說說以上句子和現代漢語有什麼不同。

預設:不太好讀;分開每個字都認識,組成句子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跟我們平時說話的方式不太一樣……

3.教師範讀,學生跟讀。

4.教師簡要說說句子的含義,歸納小結。

(1)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爲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思而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

(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出自《論語·里仁》。意思是幾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學習的能者,選擇他的長處學習;看見沒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樣的錯誤。

小結:像這樣的語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是我們祖國語言文字寶庫中一筆巨大的財富。

5.出示課題,引導學生回顧知道的傳說故事。

過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司馬光》。你們誰聽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學生舉手發言)宋朝時,一個小孩與小朋友一起玩耍時,其中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了水缸裏。這個小孩急中生智,搬起石頭砸破了水缸,救下了落水的小朋友。這個小孩就是司馬光。這個故事就是《司馬光砸缸》。這是一則歷史故事,記錄在古代史書中。由於古代書面語與我們現代的語言有一些不同,所以,大家可能看過的故事都是用現代漢語翻譯出來的。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用古代的書面語講述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那麼,古代的書面語與我們現代漢語有什麼不同呢?讓我們一起去課文學習中體會一下吧。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學生齊讀課題,認識複姓“司馬”。

思考:你還知道哪些複姓呢?(相機出示課件,介紹古代名人)

預設:東方朔、歐陽修、司馬遷、司馬相如、諸葛亮、納蘭性德、尉遲恭、皇甫嵩、上官婉兒……

2.出示課件,簡介司馬光。

司馬光(1019—1086) 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sù)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在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都擔任過高官,死後獲贈太師、溫國公封號,諡號爲文正。司馬光爲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其人格堪稱踐行儒學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

宋神宗時,司馬光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就離開了朝廷。花十五年時間,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

3.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過渡:偉大的人物總是在童年時就顯現出他的與衆不同來。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小時候的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小孩。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試着把句子讀通順。

4.教師檢查自讀效果,引導學生識記生字,朗讀課文。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生詞,教師指導正音辨形。

馬 院 落 人 丟 有 裂

(2)指導歸類識字。

◆部首歸類:

廣:庭(家庭)——應(應該)——座(座位)——牀(牀單)

足:跌(跌倒)——跑(跑步)——跳(跳高)——路(小路)

(3)詞語去拼音,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4)指名學生試讀課文,挑戰一字不差讀課文,指導多音字認讀。

◆多音字:

沒 mò淹沒 沉沒 沒收 méi沒有 沒人 沒空

得 dé得到 得知 得意 děi得虧 就得你去

de要得 了不得

(5)教師範讀,學生跟讀,讀準節奏。

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衆/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6)聽音頻朗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學習要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1)參考註釋,自讀自悟。藉助工具書和書上的註釋,把關鍵字的意思放到句子裏,揣摩句子的意思。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待下一步與同學一起研討。

(2)小組合作,互助學習。一句一句研討,各自說一說對每句話的理解,有疑惑或分歧的地方,留待集體探討。

2.彙報展示,全班交流。

(1)各小組推選代表彙報課文的意思。全班同學邊聽邊思考,看哪個小組理解得更好。

(2)指名學生說說自己喜歡哪個小組的說法,教師相機點撥,明確:每句的意思說法不求完全一致,只要主要意思不變,能說出重要詞語的意思即可。

3.引導學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劃分層次。

起因: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經過:衆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

結果:水迸,兒得活。

4.全班齊讀,注意節奏、停頓。

小結:這短短的兩句話卻寫了一個精彩的故事,你讀懂了嗎?結合註釋再來讀一讀。

四、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過渡:文言文中的用詞寫句,跟我們現在的說話習慣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除了註釋中的字詞,還有一些字詞,我們應該怎麼理解呢?下面我們就來一句一句地讀一讀、說一說。

1.課件出示:羣兒戲於庭。

(1)指名讀。思考:這句話中你有不理解的詞語嗎?

(2)引導理解字詞。(“於”就是在的意思。“戲”就是做遊戲、玩耍的意思。“庭”指庭院。“羣兒戲於庭”就是一羣小孩在庭院玩耍、嬉戲。)

方法拓展:文言文中的一些單音節詞語,如“戲”“庭”等,可以用現代漢語中的雙音節詞語“遊戲”“庭院”來代替。運用這一方法,可以把下文的“沒”“衆”“石”等字組成“淹沒”“衆人”“石頭”等詞語來理解。

小結:結合註釋,再朗讀句子,融入我們的生活經驗,就能很容易地弄懂古文的意思了。古文的語序跟我們的說話習慣(課件出示:什麼人+在哪兒+幹什麼)有一點不太一樣,你們發現了嗎?

(3)想象說話:古人的庭院裏有花有草,最適合孩子們玩兒了,想想看他們在玩什麼呢?

(4)指導朗讀,讀出高興、喜悅之情。

2.課件出示: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過渡:孩子們玩玩這個,玩玩那個,多開心啊!突然,意外發生了。怎麼回事呢?我們趕緊去看看。

(1)出示“甕”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

預設:“甕”指口小肚大的陶器,用來儲水或是儲藏別的東西的,類似於現在的大缸。只不過甕是收口的,缸是敞口的。

(2)出示小孩兒和甕的對比圖,做動作理解“登”。

預設:“登”是爬的意思,登山、登梯子,也是這個“登”。水缸這麼大,孩子這麼小,難怪要用“登”。

(3)理解“足跌沒水中”。

預設:小孩兒爬上了水甕,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足跌沒水中”。撲通一聲,有人落水了。“足”通常我們說的是“腳”,腳跌落了,也就是“失足跌落”的意思。“沒”是淹沒、沉下去的意思。小孩兒失足掉進了甕裏,甕裏盛滿了水,他一掉進去就沉沒了。

(4)指導朗讀,讀出焦急、緊迫的感覺。

(5)指名說說整句話的意思。(一個孩子爬到甕上去玩,一不小心失足掉進甕中被水淹沒了。)

3.課件出示:衆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

過渡:意外發生以後,別人是怎麼做的呢,司馬光又是怎麼做的呢?

(1)指名回答,朗讀句子。

(2)理解“衆皆棄去”。

預設:“衆”指的是誰?除司馬光以外的其他孩子。“皆”是全、都的意思。在我們現代漢語中,“皆”也是這個意思,如“比比皆是”等。“棄”是拋棄、放棄、丟下的意思。“去”是逃開、離開的意思。

(3)想象一下這羣孩子們當時的表情、心理、動作,描述一下當時的場面。

預設:一看到有人落水了,孩子們臉都嚇白了,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有人哇哇大哭,有人慌慌張張地跑去找大人。

(4)理解“光持石擊甕破之”。

預設:所有的孩子都驚慌失措,只有一個人不這麼慌亂。是誰呢?(司馬光。)他是怎麼做的?(持石擊甕破之。)誰來表演一下?(學生表演,教師相機點撥指導,要雙手用力,狠狠地砸)“持”,用手拿;“擊”,敲擊,擊打;“之”指代甕;“破之”,使甕破碎。

方法拓展:“破”在句中是“使……破碎”的意思,這是文言文中的使動用法,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文言詞語用法。“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很多種,如“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之”是“到”的意思。對這種詞,我們可以有意識地進行摘抄、積累,有時間多讀讀,培養語感。

(5)想象一下,司馬光持石擊甕時,他心裏會怎麼想?(我不能慌,我要趕緊想辦法,快點把他救出來。否則,他會有生命危險的。)

(6)教師引讀。

引讀:撲通一聲,一個小孩掉進了甕裏,衆皆棄去,光——(學生接讀)持石擊甕破之。

引讀:小孩在甕裏浮浮沉沉,伸出小手求救,衆皆棄去,光——(學生接讀)持石擊甕破之。

引讀:情況越來越危急,小孩的動作越來越弱,衆皆棄去,光——(學生接讀)持石擊甕破之。

4.課件出示:水迸,兒得活。

過渡:幸虧司馬光急中生智,持石擊甕破之,結果怎麼樣?

(1)指名朗讀並說說句意。

(2)理解“迸”“得活”。(“迸”是涌出的意思。甕被砸破了,水一下子涌出來了,甕裏的孩子得救了。)

(3)危機解除了,此時你的心情怎樣?(慶幸,如釋重負……)

(4)帶着這樣的心情讀這句話。

5.連起來說說全文的意思。

五、感悟形象,複述故事

1.引導學生感悟人物形象。

過渡:在同伴命懸一線而其他孩子驚慌失措、四散逃離的時候,司馬光選擇留下來,並想到用石塊砸破甕的辦法,救出了同伴。你覺得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沉着冷靜、機智勇敢、善良友愛。)

2.想象說話:如果這個時候大人們來了,會對司馬光說些什麼?同伴們又會對他說些什麼?

3.指導感情朗讀,讀出對司馬光的讚賞。

4.出示故事圖片,引導學生看圖講故事。

過渡:《司馬光》這篇古文我們學完了,下面我們要用自己的話來講一講這個故事。講故事不是翻譯課文,如果只說意思,那故事就太枯燥無趣了。想一想,我們該怎樣把故事講得更具體、更生動呢?

(1)學生自由交流後,教師歸納小結。

要用比較通俗的語言,代替古時候的書面語言。

要按照一定的順序講,說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要有場面,把人物的神態、動作、心理等描述出來。有細節,故事才更生動。

還可以補充想象的內容。

在講述故事的時候,要通過語調的變化和一定的肢體語言,把故事講得有聲有色。

(2)同桌互助學習,互相練習講述故事,互相補充完善講述的內容,教師巡迴指導。

(3)指名或是自由上臺講述故事,評選“故事大王”。

5.播放司馬光砸缸的動畫故事,引導學生欣賞總結,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故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