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司馬光教學反思大綱

司馬光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通過此篇文言文,我們能夠學習到司馬光身上的哪些品質。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司馬光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司馬光教學反思

  司馬光教學反思1

本單元的課文主要都是圍繞“只要動腦筋,就會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的主題來編排的。《司馬光》這一課是很傳統的課文,文中講述司馬光和小朋友在花園裏玩的時候,有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裏,在這危急時刻,司馬光沉着冷靜,用水缸旁邊的大石頭砸破了缸,救出了落水的孩子。結合低年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特點,以及課前對我班學生的瞭解,設計了三個主要的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2個字,會寫“嚇、叫”兩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課文或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能借助課文插圖學習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爲了達成目標,我在教學時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自己感悟文本、理解文本。並在朗讀的過程中隨文識字,提高學生的認字能力和水平。在朗讀組織形式上,有學生個別讀,分小組競賽讀,齊讀,加上動作朗讀等,學生在朗讀中理解了課文,當堂背誦了課文,也感悟到了司馬光的機智勇敢,明白在緊急情況下,不能慌張,只有沉着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整堂課我利用手勢、表情、語氣感染學生,讓學生身臨其境,引着學生完全沉浸在故事當中,隨着情節的推動,學生們一會兒體會到緊急,一會兒體會到緊張和慌亂。當課文進行到最後“落水的孩子得救了”,很多孩子長吁了一口氣,高興地笑容綻放在臉上。爲了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故事,我在“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這裏進行了重點引讀,烘托當時緊急的氣氛。然後讓學生自學四、五兩段,找出其他小朋友和司馬光分別是怎樣做的,進行了比較,並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閱讀

能力,讓學生自己找出他們的不同反應。學生帶着感受再讀,整節課,明顯地感覺到學生學生一次比一次讀得好,達成了朗讀的目標。

  司馬光教學反思2

《司馬光》是小學階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文章篇幅短小,但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學習有難度,因爲這是他們與文言文的正式相遇。在做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的時候,第一個立足點便是立足三年級,關注學情。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認爲學生第一次與文言文接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解決朗讀,通過教師的兩次範讀,示範正音以及詞句間的停頓,幫助學生熟悉古文的語感,讓學生感覺自己可以從容面對,感覺舒服,從而願意去親近古文。之後通過自由讀、指名讀、男女生賽讀等方式,經歷多次朗讀後,幾乎可以背誦,至此,完成課後的第一題要求。一方面,學生在獲得初步讀懂文言文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語言感受力,另一方面也通過文言文的學習,弘揚人文精神,激發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知興趣。所以在課堂上推薦了一篇簡短的小古文《孔融讓梨》,同樣也是學生熟悉的故事,讓學生學以致用,保護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在課後推薦了兩篇帶有故事色彩的小古文,一是司馬光的另外一則小故事,一是稍微長一點的學生熟悉的古文,讓學生自讀自賞,體驗閱讀的樂趣,激活繼續深入瞭解的願望。

反思這節課還存在着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從教學的方面上,第一個環節——朗讀,本班學生從低年級就有進行經典誦讀,如《論語》、還有本學期的《道德經》,學生對於古文並不是一張白紙,若是可以讓學生先自由試讀,隨後再是老師的範讀、帶讀,給學生較爲充分的自學自悟的空間會,學生學習獲得知識的效果會更好;其二,在於課文的講解上,比較零碎,講解過程中缺乏對學生朗讀的指導,做到以讀代講。若是換爲一個問題“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讓學生小組討論交流,進行彙報,抓住學生的課堂生成進行學習,學生的學習收穫會更大,對於課文的理解會深刻;其三,在板書設計方面缺少故事“結果”的呈現,板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用簡潔的語言、符號等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在本節課上缺少司馬光破甕的結果,簡單的故事情節呈現,再分析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有助於學生藉助註釋,用自己的話講一講故事,從而達到本節課的另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有味、學有所獲,但如何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能力,如何培養質疑的'能力,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尋找出預設與生成的關係,這方面還需要在以後的實踐中不斷努力。

  司馬光教學反思3

司馬光是我國宋代偉大的史學家。這篇課文講的是他七歲的時候砸缸救人的故事。全文情節生動,敘事性強,有利於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課文淺顯的語言,爲我們展現了一個沉着、機智、勇敢、聰明的小司馬光形象,對學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樣感召作用。

這篇課文對於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課文內容相對熟悉,在教學中我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抓住課文故事性強的特點,突出以讀爲主的線索,促使學生在讀中熟悉,讀中感悟,讀中思考。在課文學完,我設計讓學生討論:

1、從司馬光身上你明白了什麼?請你對司馬光或那個被救的小朋友說句話。

2、如果你在場,你還會有什麼好辦法救那個小朋友嗎?

3、假如你身邊發生了意外的事,你會怎麼辦?

設計這樣幾個問題,從課內走向課外,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想象,並結合生活實際開發課程資源,對學生生活適應能力的形成起到指引作用。在這個環節中,我注意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注意引導學生把句子說通順,把意思表達清楚,進而體會司馬光的機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