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一年級語文下冊《該怎麼做》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多篇

一年級語文下冊《該怎麼做》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多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該怎麼做》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多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語文下冊《該怎麼做》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多篇

口語交際是小學語文教學圍繞全面提高同學的語文綜合素養所設置的一項新的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中,存在不能針對實際,偏離教學實質;忽視弱勢羣體,互動生成缺乏兩大問題。本文通過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並提出相對應的教學戰略,以改進口語交際教學,提高教學的效果。

口語交際是小學語文教學圍繞全面提高同學的語文綜合素養所設置的一項教學內容。《語文課程規範》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培養同學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同學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交流的素養。通過分析解讀,我認爲口語交際課有以下三個主要特點:

一是語文性,因爲口語交際是語文教學的一局部,它是以口語爲物質資料,以聽和說爲主要練訓形式,要求同學學會傾聽,學會說,說得規範、說得得體。所謂言之有物、有言之序、有言之理、有言之情。

二是交際性,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交際雙方互爲主客體關係。比“聽”、“說”更多地體現“對象“意識,提示更多的注意交際過程中的情感方面的要求,注意到交際中的文明素養,通過敘述、提問、討論、評議等交互性的語言活動實踐提高同學的口語交際能力。

三是情境性,口語交際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圍繞某一話題而展開的,因而也特別注重內容的生活性和趣味性。

基於以上的認識,通過分析我們的口語交際的課堂教學,我認爲主要存在兩大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策,以供參考。

問題一:不能針對實際,偏離教學實質。

一、具體表示:

1、學科特點模糊。

口語交際教學是追求語言與精神共構共生、同步發展的。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爲了同學的發展”,落實到我們的習作與口語交際教學中,就是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當然它也應融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因掌握不準教學的實質,非語文或與語文關係不大的東西還充滿着課堂。口語交際教學不像閱讀教學那樣有具體的文本載體,只是上些情境、話題。第一,掌握不準學科區別。如《我想這樣做》、《該怎麼做》這樣的口語交際課過分注重明理就容易混淆與品德的區別;像《維護有益的動物》、《我們身邊的垃圾》太注重傳授知識就容易混淆與科學課的區別等。第二,“非語文”充滿課堂。如教學中過分強調文明禮貌,太注重情境、扮演,忽視語言本體等。第三,缺乏交際性。教學中雖重視以語言爲本體,但沒注意口語交際要注意與聽說訓練的不同,使本該多向交流的信息單一化。

2、偏離預定目標。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因同學因思維活躍,教師又不能充沛發揮主導作用,在交際過程中經常出現掌握不住話題,偏離目標的現象。如教學《該怎麼做》時,老師請同學扮演了小松不小心打碎花瓶的片斷,然後讓同學討論:假如你是小松,打碎花瓶以後,你該怎麼做呢?有的認真地出主意說:“把打碎的花瓶藏起來。”有的說:“可以用自身的零花錢再買一個一模一樣的花瓶。”這時,有個同學馬上說:“沒錢怎麼辦?”“先問叔叔借一點,以後再還給他。”“可以和賣花瓶的阿姨商量一下,先把花瓶拿回家,等爸爸忘了這件事,再問爸爸要錢還給阿姨。”同學把討論的目標轉移到了幫小松借錢的問題上。在教學《維護有益的動物》這一課中,當老師讓同學們談談如何維護動物時,同學的話題也經常會轉向如何去對付傷害動物有人。這顯然是偏離了交際的預定目標。

3、忽視語言提升。

培養同學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口語交際課的教學任務之一。但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對同學在口語交際過程中出現的語言不規範、表述不清楚等情況,沒有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或是交際練習在同一層面徘徊,原地踏步,沒有推進和提升,沒有提供同學改進的機會。

二、對應戰略:

1、堅守實質,凸現本性。

在教學中應堅持語言本體,讓同學的每一次活動與展示都成爲語文能力生成點,生長點。如課前談話時,我們老師要意識到這就是交際,要讓同學說好每一句話。教師教學活動應充體分體現語文教學這一實際,並能和時改正同學的語言缺陷,讓同學有改進的機會。同時在口語交際的實踐活動中落實三維目標。

2、加強示範,規範語言。

當同學口語表達出現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親身示範,讓同學在感悟、模仿的過程中,逐步規範他們的口語。如教學《該怎麼做》時,我讓同學就小松打碎花瓶後告訴爸爸,卻被爸爸打了一頓進行設身處地的討論。有的同學說:“我覺得爸爸打我是不對的。假如他打了我,對我的身體不好。”我說:“把後面改爲‘對我的身體會造成傷害’就更清楚了。”另一個同學說:“我覺得爸爸不應該打我。假如打我,我就不說了。”我說:“改爲‘假如打我,下次犯了錯誤就不再主動供認了更好’,請你這樣再說一說,好嗎?”

通過教師的示範,同學當場就把話說清楚了。所以後面同學勸說爸爸時,他們都注意到怎樣把要說的意思表達清楚。

爲了加強示範性,教師還可以參與到同學的互動小組中去進行個別輔導。對於口語交際比較好的小組,可以推薦到全班,向全體同學展示,以使同學能夠有一個可以模仿、學習的對象。這樣就改變了那種籠統的指導。

3、緊繞目標,隨機引導

如上文提到的《該怎麼做》教學中同學把討論的目標轉移到了幫小松借錢的問題上,教學中,我隨機轉換了角色說:“假如我是小松,我就老老實實地告訴爸爸,你們看我這樣做好嗎?”“好!我們應該如實地告訴爸爸,做一個老實的小朋友。”同學紛紛回答。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由於教師轉變了角色,進入了交際情境,就可以自然地引導、調控交際過程,使同學和時回到預定的目標中去,從而更好地實現交際的目的。同樣,在上文《維護有益的動物》的教例中,我們教師也可以轉變了角色,通過隨機引導使同學和時回到預定的目標中去。

4、和時反饋,注重提升。

⑴引導評議,發展語言。

在交際過程中,教師要經常引導同學根據口語交際的要求進行評議,聽聽同學是否把話說清楚、明白了。假如不清楚,那該怎麼說。讓同學在同伴的評議過程中規範語言,學會如何把話講得更清楚、更明白。

同學參與評議,會促使他們更認真地傾聽他人的發言,並判斷正誤、優劣,或肯定讚揚,欣賞他人的優點,或質疑爭論,對他人提出建議和批評;也能促進同學思維的發展和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同時,教師對同學在口語交際過程中出現的語言不規範、表述不清楚等情況,應進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使同學的交際練習有推進和提升,並提供同學改進的機會。

⑵以生助說,引導表達。

對口語交際能力特別差的同學,我經常採用以生助說的方式,引導他們把話清楚。教學《該怎麼做》時,同學討論爸爸該不該打我,有個同學說:“我覺得爸爸打我是應該的。”老師追問:“爲什麼呢?”同學想說但又不知該怎麼說。這時,我叫一個表達能力強的同學協助他說:“我覺得爸爸打我是應該的。因爲他打我是爲了教育我,讓我下次不要再犯錯誤。”我問:“你說的`是這個意思嗎?”他點頭說是。“好,那麼你就照這樣再說一遍好嗎?”

這樣,教師以提問的方式,爲同學鋪設一條思維的通道,讓同學順着思維通道去考慮,組織語言進行表達,同時請口語表達能力強的同學示範,協助同學逐步把話說清楚。

問題二:忽視弱勢羣體,互動生成缺乏。

一、具體表示:

1、參與面不廣。

口語交際課的教學中,往往是少數喜歡錶示的同學樂於侃侃而談,而多數同學特別是一些性格內向的同學總是處於“傾聽者”的角色。使口語交際只侷限於優等生,缺乏參與的全體性。缺乏參與的全體性,口語交際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追求。

2、交互性缺乏。

口語交際處於單向活動,缺乏交互性,並且同學的交際技能較弱。口語交際課有很濃的說話訓練課的色彩。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說話訓練都以個體、單向交流爲主,即便有一些外表看似雙向的交流,如教師提問,同學回答;這人說一句,那人說一句等,由於沒有建立在傾聽的基礎上,同學的語言都沒有內在的聯繫,並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言語交互。沒有互動和合作,口語交際就喪失了它的實質屬性。

3、主導性缺乏。

隨着民主、平等的教學理念不時形成,課堂中的師生關係發生了根本的轉變。教師作爲言語交際的積極參與者,已被廣爲認同。師生互動的學習方式也比比皆是。可是教師只是言語交際的參與者,忽視了其在課堂中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因此喪失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只是言語交際的參與者,缺乏教學過程中的主導性。從而使課堂缺乏縱深延伸,出現散而亂的現象,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對應戰略:

1、豐富互動,承當具體任務。

⑴豐富互動形式。

豐富互動形式,是擴大參與面,提高訓練實效性的有效手段。互動形式主要有同桌互動、好友互動、小組互動、師生互動等等。特別要注意的是小組互動。我們不難發現,在一些口語交際課上,有些小組互動看起來熱熱鬧鬧,實際效果卻很低。所以在進行小組互動時,教師要做好組織協調工作。同樣是小組互動,假如教師有意進行優生和學困生搭配,取得的效果往往比前後四人小組或讓同學自由組合要好得多。

⑵承當具體的交際任務。

教師要創設條件讓同學都有訓練的機會。教學《未來的橋》時,我讓同學們自由組合小組,每個同學都要在小組裏介紹自身設計的橋,還要評一評誰設計的橋最好。這樣,人人都有交際的具體任務,人人都能參與到口語交際中去。

這種同學參與面不廣的問題,需要教師在交際過程中通過和時、靈活的調控與指導來解決。我從以下兩個方面作了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注重評議,加強技能指導。

⑴指導方法,明確要求。

在口語交際中,要求同學儘量做到以下幾點:

①交際雙方在談話時,表情要自然、放鬆,不東張西望,不伸舌頭,不做鬼臉,始終堅持專注的神情和入神的姿態。

②發生感情共鳴時,作適當的點頭、微笑,表示接受、同意、讚賞。

③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場所和不同的談話內容,說恰當、得體的話。

④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禮貌用語,還可適當運用手勢語加強表達的效果。

以上幾個方面的要求,需要教師在同學饒有興趣的口語交際中,在同學最需要時,相機切實、精當地提示有關方法與要求,點撥語言習慣、交際方式與態度上的偏差,使之受到正確的訓練,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如教學《猜謎遊戲》時,教師請一位同學走上講臺說謎面,要求他大大方方地說,然後由他自身請同學猜謎。同學猜完後,要求他用上“祝賀你,猜對了”“對不起,你猜錯了。誰能協助他”之類的話進行評價。假如同學在說猜謎的依據時說得不充沛,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後,要求其對那位同學致謝。在整個遊戲的過程中,教師都要求同學們與說話者堅持目光的交流。

⑵案例引領,領悟技能。

案例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口語交際訓練方法。它既可以描述正確的做法讓同學仿效,也可以提一些問題讓同學去發現、探索正確的口語交際方法。比方教學《該怎麼做》,小松不小心把家裏的花瓶打碎了。爸爸回來發現後就責備他,還要打他。小松怎麼做纔是最恰當的,請同學們評一評。

①小松馬上大聲爭辯道:“我不是故意的,你不該打我,花瓶原本就沒有放好。”

②小松馬上輕聲說:“爸爸,我不是故意的。我畫畫時不小心碰到了花瓶,它掉到地上就碎了。對不起!”通過案例比較,讓同學領悟到在解釋原因時不但要說清理由,而且要講文明,態度要溫和,語氣要合適等。

⑶加強評議,提高技能。

前面提到的那些交際要求,要通過評價,落實到同學的交際行爲中去。如評一評聲音是否響亮,舉止是否大方,表情是否自然,交際方式是否文明、禮貌等等。綜上所述,口語交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適時地進行調控與指導,以使同學能夠和時矯正自身的交際行爲,從而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3、精心預設,關注學習狀態。

首先,我們要在教學上精心設計,在有序的訓練中讓同學學會口語交際,善於口語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