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愛》教學反思大綱

《愛》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身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愛》教學反思

《愛》教學反思1

這首詩歌通過3件事情,讓我們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現在的孩子都過着皇帝公主般的生活,不要說關心父母,不惹父母生氣就算不錯了。還有不少孩子覺得父母就該這樣,根本體會不到父母無私的關心。在教學本課前,我有意識的讓學生介紹了自己的媽媽。許多學生從**的樣子、性格、工作等方面介紹了自己的媽媽。學生通過這項活動,開始關注起媽媽來。課上,我讓學生自己讀詩歌,說說讀完後你的感受或是說說哪些詩句讓你感動。學生開始說的僅侷限於書本上的事蹟。況且並沒有體會到無私的母愛。聯繫生活實際,我讓學生說說自己印象中難忘的事。配合着我充滿感情的渲染語,學生漸漸入境了,有的說的時候不笑了,有的聲音有些低沉,還有的眼裏閃着淚花。學生完全沉進去了。我適時引導,讓學生仿寫兒歌,寫寫自己的媽媽。不少孩子都抒發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有的說**的愛是那碗清涼可口的綠豆湯。有的說,**的愛是那溫暖的棉被。還有的說**的愛是那嚴厲的目光,伴隨着我一天天成長。不少學生還下了決心。有些家長來了之後說看到孩子寫的作文很感動,也給自己的孩子寫了寄語。到這裏,由課本到生活實際的擴展應該告一段落了。但我覺得還不夠。人不能只愛自己的家人,對別人還應抱有一顆愛心。我在課後讓學生收集了“愛的表現”,學生把自己看到的父母、朋友、陌生人愛的事蹟說了出來。相信他們在說的同時,已經感受到了愛。通過這些活動,我覺得語文課堂,不僅是教授學生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做人。

《愛》教學反思2

 一、一節課下來,覺得把握得比較好的有這樣幾方面:

1、一個大問題“從那些細節感受到了父母之間的真愛?”統領第二課時的教學,重點突出,思路清晰。

2、充分給足了學生自主默讀、交流探究、課堂練筆的時間。

3、析詞品句,體會了真情。李海林說:“語文課上出了多種味道,唯獨沒有語文味”,成了“沒有語文的語文課”。 字詞知冷暖,語言有溫度。執教時,我緊緊扣住文本的主旨,把情感的薰陶感染和語言的理解運用緊密結合起來,體現了“課標”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如引導學生理解“直奔”、“躡手躡腳”、“緊握”等詞的含義,從而體會父親對母親那份無微不至的關心;通過父母說的兩段話,感悟他們之間的彼此體貼、默默付出;透過“探”字體悟“人有情,景有語”……

 二、40分鐘的時間沒有完成教學任務,以致匆匆結束。反思這一教學行爲存在的原因主要有:

1、爲體現這節課情節的完整,我將第一課時理清文章的情感脈絡又提了出來。本想以複習的形式帶過,沒想到學生對這個問題顯得有點懵,可能是我提問的語調唬着他們了吧。

2、整節課的節奏有點鬆散,本想讓學生在寬鬆一點的氛圍中自主學習的,很顯然對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足。同時也給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何保證優等生的提高又要照顧到層次低一些的學生。在練筆環節就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好的學生早就寫好了,差的學生還在寫寫塗塗改改的……說實話,如果是賽課,我可能就“帶”過去了。

3、個人語言還需錘鍊,重要的是把很多的東西吸收、內化爲自己的東西。

4、讀寫結合的切入點把握的還不準。正如葉聖陶所說:讀是理解吸收,寫是理解表達。有理解性的吸收,纔會有理解性的表達。如何能讓讀寫“水到渠成”還需不斷研讀文本,教學研討,從實踐中摸索。

《愛》教學反思3

上完了實習的最後一次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心裏頓時感到輕鬆了不少。前一天在五班講課的時候,可能是前兩節課學生沒有精神,整個課堂顯得比較冷清。好多學生三心二意,要不停地重複問題,很細緻地引導他們才能進入狀態。當然,我的問題也很多。雖然是一個星期前就備好了課,因爲感覺是很精心設計的,還比較熟悉,等到老師讓我上課的前一天,才重新對教案進行修改,發現瞭如講課內容的次序還可以再調整,使各部分的層次更清晰等問題。在上課的時候,因爲之前沒有試講,兩節課連上下來,發現自己對課文的有些內容順序不是很熟悉,講課的時候語句不精練,口語比較多;還有一個問題,語速偏快,讓學生感覺到我很緊張。總之這次課的感覺不是很好。不過,當我上完課,學生們全都鼓起掌來,可能是一種歡送的形式吧。讓我的心裏有了點慰藉,同時也很慚愧,我紅着臉快速地離開了。

第二天在七班也上這門課,也是連着兩課時。一直擔心七班的孩子會很沉悶,可能是指導老師多次強調這是我實習最後的講課的緣故,學生們聽得都很認真,對於我的問題,也做思考狀。在七班,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語速放慢了些,顯得從容了些;在提問的時候對於比較難的問題進行提示點撥,以易於學生思考和回答。第一節課很平穩的過去了,我舒了一口氣。下課在班裏轉,一學生主動跟我說話:“老師,你不要失望啊,語文課是這樣的。胡老師上課也是這樣的。”他怕我傷心,所以安慰我。其實我對學生的表現已經很滿意了。他們的積極不是通過爭先恐後的回答問題,只要看到他們專注的眼神就能感受到。所以我不失望,相反很感動他的體諒。我希望第二節課也能順利結束。可是當學生認真起來,像我這種沒經驗的老師就要緊張了。在課堂上本來有一個問題,文章中作者認爲父愛是有條件的,母愛是無條件的。我讓他們談看法。其實我預設的是,父愛其實也可以具有無私性,母愛就也是有條件的。結果學生們的回答都傾向於父愛和母愛的本質是一樣的,都具有無私性。而我原先沒有將重點放在父愛上,而是想強調母愛也是有條件的。所以,這個問題對我來說很意外。對於這篇帶有哲學色彩的文章,很多同學不同意作者的觀點,這是我希望達到的。只是這個問題我還是要給出參考的答案,所以我絞盡腦汁說了一番,現在已經忘了是怎樣說的,反正還是說得不夠清楚。因爲兩者的角度不同,其實站在學生思考的角度,我是贊同他們的觀點的。但是文中,我還是要給他們解釋作者的看法。跨過了這個坎,後面就順暢多了,我的拓展部分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以至直到快下課學生都很安靜地聽。等到我說聲放學了,他們纔像想起來,向食堂衝去。

比較這兩次課,我在教態上有了提高,發音放慢也清晰了很多;對於文章和教案也很熟悉,講課較連貫;對於課文的設計,時間把握得很好。但是依然存在不足之處,主要是在我講課時語句銜接上還不能很流暢,一句話有時想不到一個貼切的詞去表達,在激動或緊張的時候,語速又不自覺變快,學生聽得不很清晰。另外就是在對課文設計上,沒有想得更深入,而且自己的反應也不夠靈活,出現了點意外。如果之前能考慮到,那麼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了。

總之,實習的課講完了。但真正的教師生涯也已經在眼前了,所以對於自己的不足還是要改進,爭取在講臺上展現最佳的風采。

《愛》教學反思4

《家人的愛》的教學目的之一就是“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體會家人對自己無私的愛,懂得家人對自己疼是愛,嚴也是愛”,而其中,“體會家長對自己嚴格要求背後深藏的愛”是本課的難點。如何突破這一難點呢?

在上課的過程中,我設計了一個“辨析”環節,通過“爸爸不幫我係鞋帶是不是對我不好?他爲什麼不幫我?”“媽媽爲什麼不給我買玩具?”“作業擦了重寫的”等生活中學生覺得“我的家人有時對我可好了,有時對我可不太好”的現象,讓學生去分析討論“家人到底對你好不好?到底愛不愛你呢?”

通過創設貼近兒童生活的情景來講述父母對兒女愛的故事。易於學生接受和理解。學生在自我的學習活動過程中,自然得出“家人疼我們是一種愛,對我們要求嚴格那更是一種愛”,順利突破了本課學習難點。

《愛》教學反思5

我在本課中主要體現人文教育,情感教育和感恩教育。在課堂教學中採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爲主的音樂活動,爲歌曲中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在音樂藝術中陶冶了情操,淨化了心靈,樹立起對自身,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通過具體事例如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舟曲的泥石流……。這些災難中,中國人是怎樣在黨的領導下,衆志成城,戰勝災難的?是團結。是愛心。這些事例更能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一下子激起了學生學習和歌唱的興趣。整堂課在一種積極主動。輕鬆優雅的氣氛中進行,在這種感覺中上課,對於老師真是一種享受。

《愛》教學反思6

課題:《父愛深深》 語文A版 第七冊第六單元第二課

作者:黎本清 江西奉新五小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說說教材。《父愛深深》這篇課文是語文版A版第七冊第六單元第二課。課文講述的是迷戀音樂的“我”想組建自己的樂隊,在缺錢買音箱的情況下,不得不請父親資助,但是父親說沒錢比並要和“我”自制音箱。雖然剛開始“我”對這件事不能理解,但經過比賽“我”才逐漸感受到父親對“我”的真愛。成年後的“我”對父親的一片苦心以及父親對親情的看法有了更深的理解。課文表現了一個善於教育孩子的父親對孩子深深的真愛,闡明瞭金錢難以替代真情的道理。文章語言樸實,娓娓道來,字裏行間流露着真情實感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深深父愛的懷念之情。

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結合句子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訓練學生傾聽、速讀、默讀、朗讀能力。

情感目標:理解不一般的父愛。

二.學情分析

《父愛深深》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它以第一人稱的寫法,以事情發展和“我”的心理活動爲線索,講述了一個觸動我們心靈的親情故事。很多孩子在新學期一拿到語文書後就已經迫不及待地讀了這個故事,所以這一課應該是每一個孩子盼望的學習內容,學習興趣在一開課就會高漲起來,組織教學的難度相對來說會降低一些。

但是,我班學生處在四年級上學期,年齡一般在十歲左右,一部分學生屬武大子弟,家庭條件優越,另一部分借讀的學生也都來自家庭條件優越的校外家庭,物質生活水平一般也都普遍較高。在平日的生活裏,父母基本能滿足孩子們的物質需要,他們基本上缺乏課文中作者的生活經歷,也很難體會這種用金錢難以替代的真情。本課教學的難點在於怎樣通過課文中父親愛的特殊方式來引發孩子們思考:我的父母是怎樣來愛我的?日常生活中我感受到父母的深愛了嗎?通過本課的教學,藉機給這羣無憂無慮的孩子上一堂難得的親情課,讓他們能理解父母給予他們無私的愛。

三.教學重點

理解真正的父愛,懂得感恩。

四.教學難點

理解真正的父愛

五.教學過程

一、欣賞畫面,談話導入。

1、 欣賞畫面談談:在你心目中父愛是什麼?(爲學習課文做

好感情鋪墊)

2、 板書課題(父愛深深),指導朗讀(讀出味道)。

二、聽課文錄音,掃清文字障礙,理清文脈。

1、邊聽錄音邊標段序,找生詞。(培養學生學習習慣)

2、通過完成關於課文主要內容的填空檢查學生初步聽文章的情況(帶着問題傾聽也是一種能力的表現,同時通過這一環節爲學習文章掃清障礙)。

三、細讀課文,感受父愛。(重點)

環節一:速讀課文第1---2自然段思考:

父親怎麼和我一起做音箱?當 時什麼心裏怎麼想的?找相關 句

子讀一讀.

環節二:默讀課文第3-4自然段,找出“我”心情前後變化的句子,說說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環節三:研讀課文第5自然段體會父愛。(重點)

花在材料上的錢足夠買一個音箱了,可爲什麼要辛辛苦苦的自

己去做呢?父親有什麼用意呢?長大後,我才解開這個揮之不去的疑團。(放手讓學生討論交流)

a、聯繫上下文體會,從那裏可以看出父親給了我他的時間。(抓重點詞體會)

b、抓住第六段,體會我對父親的愛的懷念。(讓學生知道真正的愛是分享)

C、配樂朗讀,加深體會。

備註:這一環節是文章的重點、難點,也是最能體現深深父愛的地方。在此要注意處理好“讀”這一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文字,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昇華感情。當然也要注意使用好“讀”的形式,可以考慮默讀思考,朗讀體會,也可以用上單個的讀,分男女讀,以及配樂朗讀這些方式。

四、拓展延伸,討論父愛。

1、事例分析,知道什麼是溺愛,什麼是真愛。

2、樹立正確的觀念。(作爲學生,應學會拒絕溺愛,接受真愛。)

3.再讀課題,領悟“父愛深深”和對父親說句:爸爸您辛苦了!我愛您!(昇華主題)

五、板書設計: 22、父愛深深

父親

六.教學反思

現在倡導“簡簡單單”上語文,可是怎樣在簡單的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卻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我一直追求一種樸實、真實,紮實的教學風格,在教學中也在向這個方向努力。

今天我執教的《父愛深深》這一課,充分表達了父親用實際行動關愛孩子的感情,教學中以讀爲主,想讓學生通過讀來體會父親的良苦用心。這是一篇充滿愛的文章,但在整個教學中我沒有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雖然我語言還算深情,可是學生的感情沒有被激發,參與課堂的意識不濃。這節課是真實的,課後我想

了很多,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有些提問方式讓學生感到難,應該換一種問法。如:讀了這一段,說一說你的理解和體會。學生的思維一下子還沒有達到這樣的理解程度,如果這樣問:你從這一段中知道了什麼?學生會更易於接受,然後再根據學生的回答慢慢引導,效果可能會更好。

二.個別朗讀體現太少,齊讀較多。個人展示的機會不充分,也是導致課堂氣氛不活躍的一個原因,應該讓一部分人帶動全班都能積極參與,真正達到師生,生生與文本的對話交流。討論交流的太少,學生的思維還處於沉寂。以後在課堂中要適時引導合作、討論,讓學生的思考更多元。這也體現了我平時的教學有些保守。

三.教學機智不夠強,不能及時地改變教學思路 ,板書有些草率、匆忙。 總之,上好一節課並不很容易,多方學習,多聽別人的課,取長補短,才能逐步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我會繼續努力。

《愛》教學反思7

在課前我先讓學生看了第21課《綠毛龜》的綠毛龜圖片,學生看到後發出了感嘆:“好可愛啊!”“你看全身都是綠毛!”直觀的圖片讓學生們對綠毛龜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

一上課,我先帶領學生複習了21課中描寫綠毛龜外貌及食態的段落,我始終認爲課本只是一個載體,一個傳播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的載體,讓學生再次朗讀這些內容,意在讓他們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以及領略作者字裏行間流露出的對綠毛龜的喜愛。 本課教學中,我採用直接切入課題的方式。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2課《無言的愛》。”板書課題,然後用紅粉筆在“愛”字下面進行了重點強調。 “愛,什麼是愛?” 王彥傑:“父母對孩子的關愛。” 林志豪:“朋友之間的友愛。” “這些都體現了愛!很好!” 這時,陳勝高高地舉起手來,我急忙叫他來回答。 “愛,是對一切人的愛!”他聲音非常響亮。 我爲他的這一回答感到驕傲。“陳勝真棒,他談到的是一種博愛。是的,愛是無私的,不僅是父母、朋友、老師等給予我們的.愛,還有我們給予他人、一切人的愛,還包括我們對小動物、大自然無盡的愛。”每一次我都將他的回答進行表揚,並放大,以激發他的學習興趣。(陳勝在四年級時成績一直不理想,甚至連作業也不寫。剛看到他時,發現他的成績只有20分。“不放棄一個學生”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也是激勵我去做的動力。) 課堂需要教師的靈動,需要學生的參與。看着全班都在認真地尋找着令他們感到“有趣”和“感動”的樣子,真得是一種幸福。有時,教師真得無需大動肝火,學生就能主動去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談到這裏,想到了《班主任兵法》中的一條策略:攻城不如攻心。是的,走進學生內心深處的愛,才能真正迎來學生的愛,這也是一種“無言的愛”。

《愛》教學反思8

感受音樂,體驗音樂“是本課教法的宗旨。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參與體驗,主動探索,積極實踐,培養了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爲強調音樂學科與其它藝術學科的橫向聯繫與溝通,課中設計了故事導入,創編音樂故事等音樂活動,讓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教學環境中獲取知識,並且使學生在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形體藝術和語言藝術等方面都得到培養。

針對本節課的教學,我感覺我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

一、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爲主線。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活潑好動的生理、年齡特徵,備課時,我着重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當作主線,讓他們主動來學習。比如從上課一開始,我就走到到孩子們的中間,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來到動物園,導入小烏鴉的出現。給孩子們講烏鴉反哺的故事,引導學生隨電子琴興致勃勃學唱歌曲。在學會的基礎上,有機地引導學生進行歌表演。再讓學生頭戴烏鴉頭飾表演情景劇……環環緊扣,動靜交替,學生們一直興趣高漲,其樂融融參與其中。輕輕鬆鬆的完成教學任務。也切實體現了”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理念。

二、注重科學知識的有機滲透。

我個人一直認爲,一節音樂課,不應該僅僅滿足於歌曲的學習,也應該重視學科整合與相關科學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知識的積累。比如:在小烏鴉歡迎同學們時,我順勢給學生們講解了相關的烏鴉種類、身體特點、生活習性、以及著名的”烏鴉反哺“等。學生們睜大眼睛,靜靜的聽着,這種講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也加深了學生們對歌曲的理解。歌曲學完之後,進一步深化了本節課小烏鴉愛媽媽的歌曲主題,達到從思想上讓學生重視孝順父母的德育滲透目的。

當然,我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說:節奏訓練有所忽視,課堂上不敢大膽放手給學生,教唱的形式和方法還有待改善。

《愛》教學反思9

《小烏鴉愛媽媽》這首歌曲採取敘事性手法,記敘了烏鴉反哺的感人故事。旋律多采用同音進行和三度、四度跳躍音程,並逐句下行,節奏由密漸疏。歌詞形象生動,寓意深刻。給人們以啓示:愛不僅僅是索取,更重要的付出和奉獻,教育孩子懂得愛並學會愛。

我認爲一堂好的音樂課選材非常重要。好的素材能激起孩子心靈的震撼,情感的共鳴。所以在這節課一開始我就讓孩子們觀看小烏鴉愛媽媽的動畫,用溫和的語氣與學生交流 , 拉近自己與學生間的距離,讓學生了解歌曲的內容同時也有情感上的共鳴。爲了避免枯燥乏味單一的節奏訓練,我用故事引出小鳥、小青蛙、小烏鴉,讓學生用動物的叫聲來模仿歌曲的節奏,學生們興趣高學得也快。在歌曲教學方面我請大家輕聲用 ” lu “ 音隨琴哼唱歌曲的旋律,這種輕聲哼唱可以讓學生的音唱得準一些,氣息平穩些,還可以渲染出這首歌曲 ” 愛 “ 的氣氛。然後再跟琴輕聲演唱,再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自己去說說小烏鴉如何表達對媽媽的愛,慢慢體會歌曲的情緒,學生們很快就學會了歌曲,並能正確表達歌曲的情感表現。接下來,帶着全班同學邊唱歌曲邊跟着老師學習表演,以小組形式討論分角色扮演小烏鴉、烏鴉媽媽、小花等來表現歌曲時,孩子的眼睛裏都是飽含着深情,動作輕而緩,符合歌曲中速、深情的要求。最後,我說 ” 小烏鴉作爲一種動物都能這麼愛自己的媽媽 , 那我們作爲人類能爲自己的媽媽做些什麼呢 ?“ 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孩子們都說的那麼好 , 好多孩子都能回答出爲自己的媽媽幹家務、洗腳等等。這正是給了學生能夠抒發情感的機會,給了學生創設情感的空間,豐富了音樂課堂,讓過去只唱不感受,重技能輕情感的音樂課,變得有血有肉,生動活潑。

這堂課是結束了,但孩子們在這堂課上流露出來的純真和善良卻久久不能隱去。作爲這堂課的組織者,引導者,我興奮着、回味着、也沉思着 …… 的確,愛讓孩子們多了些靈魂的觸動,而真正能打動人心的音樂課纔是我們每一位孩子所期盼的。在這節課中,正是抓住學生純潔質樸的愛,抓住了學生的動情之處,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演唱歌曲達到情感共鳴,我認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願在今後的教學中,通過我的不懈努力,讓我的音樂課堂變得越來越靈動和美好。

《愛》教學反思10

這堂課以學生爲主體,面向全體學生,注重人人蔘與。教學中緊緊圍繞“愛”爲主題,從學生的興趣爲出發點,這首歌曲採取敘事性手法,記敘了烏鴉反哺的感人故事。給孩子們以啓示:愛不僅僅是索取,更重要的是付出和奉獻,教育孩子懂得愛並學會愛。這首歌曲主要是喚起孩子心靈深處最真摯、最純潔的愛。本課重點是讓孩子們通過學習《小烏鴉愛媽媽》,讓學生體驗愛;讓學生髮現愛;讓學生奉獻愛。

在學唱歌曲中學生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但個別的樂句唱不準確,有一些同學唱的是跑掉的,還有最後一句高音的部分同學們沒有唱出來聲音特別小,這是專業性的問題,如果我在課上加以指導進行一下專門的訓練,讓同學們常準確就更好了。在今後的課堂上我應該多注重對孩子們唱歌進行更深入的專業性培養。

在學習完歌曲之後,我讓孩子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創編舞蹈動作,在練習的過程中同學們能夠團結合作認真的進行編排,這讓我很欣慰,同學們表演展示的過程中表現的也很好,在這個環節中也是很順利。我認爲如果在這個部分之前加以強調每個段落根據歌詞用什麼樣的情感什麼樣的動作什麼樣的表情,激發學生的想象空間,也許創編出來的作品會比這節課展示的更加的完美,所以在以後的課堂中遇到類似的問題我就知道怎樣引導孩子們了。

整節課上完之後,我覺得我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給了孩子創設情感的空間,演唱歌曲時達到情感共鳴,我認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孩子們在這堂課上流露出來的純真和善良,我們作爲孩子的指導者、引導者、合作者時時以孩子爲中心,願在今後的教學中,通過我的不懈努力,讓我的音樂課堂變得越來越靈動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