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對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思索論文

對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思索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朗讀是把書面語言轉化爲發音規範的有聲語言的再創作活動,是語文學習中從文字到語音語義,從表層意思到潛在情味的全面感知。《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在學習目標中明確指出,要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恰當地表達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閱讀感受。新課標還特別強調,應在教學中加強詩文的朗讀和誦讀,在朗讀和誦讀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精神的陶冶。

對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思索論文

文言文作爲高中語文教學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朗讀更是其入門之徑。朱熹說:“大抵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得爾。”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道理雖是如此,在現實中學生不重視文言文閱讀、教師以講代讀的現象仍然存在。面對文言文,學生讀個兩三遍就沒有了勁頭,教師往往爲了趕進度也很少在課堂中誦讀,而佈置的課前誦讀預習因多種原因又很難真正落實。這種狀況直接造成了一節文言文課程上完之後,教師認爲各要點都已落到實處,學生卻收效甚微,甚至還會因感覺文言文難學而逐漸產生牴觸情緒。可以說,這種狀況完全是與新課標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馳的。爲改變這一狀況,身處一線的語文教師所要做的就是結合新課改的能力要求與文言文教學目的,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學習古人讀書之法,鼓勵學生多誦讀,以讀帶學,以讀帶講,使教學方式生動起來,多變起來,真正讓學生在課堂中“活”起來,使學生由厭學到願學到樂學,養成良好的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下面就結合教學中的經驗,談談關於新課改下文言文朗讀教學的一些設想。

  1要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

葉聖陶先生在《精讀指導舉隅?前言》中說:“令學生吟誦,要使他們看作一種享受,而不是看作一種負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學生有了朗讀的興趣,文言文朗讀教學必然會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語文教師要在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上注意三點:一是要讓學生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要通過反覆強調使學生明白,只有朗讀才能學到較完整的、有系統性、有感情的表達生活的生動語言,也只有在琅琅的書聲中,課文的傳神描繪、縝密思路、觀點主張、情調韻味,才能躍出紙面、滲入心田。二是要幫助學生消除畏難情緒。學生不願朗讀也可能是因爲不會朗讀。不會朗讀自然就懶於朗讀,進而演化爲厭於朗讀。爲此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精心引導,通過範讀、帶讀、名家朗讀欣賞等方式,讓學生意識到朗讀是件簡單而快樂的事情,從而逐漸培養起朗讀的習慣。三是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剛開始進行朗讀訓練時,只要求學生讀準字音,不漏字、不加字、不倒字就可以了。在此基礎上,再提出讀得流利的要求。等學生讀得正確、流利了,再要求有感情地朗讀。經過這樣訓練,學生的朗讀水平逐步提高,對朗讀的信心就會增強,興趣也會提高。

  2要訓練學生的朗讀技巧

正確的朗讀能給人美的感受,不正確的朗讀只會變成刺耳的聒噪。因此朗讀並不是簡單地將文章大聲地讀一遍,而是必須綜合地運用諸如語音、語速、語調、語頓、重音、節奏等多種技巧。在文言文朗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在文章情感基調把握、朗讀方法技巧等方面給學生予以必要的指導。在開始朗讀之前,要引導學生分析並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一篇文章的情感基調究竟是莊重還是詼諧,是歡快還是悲哀,是沉鬱還是從容,是親切還是嚴肅,是頌揚還是貶斥,如此等等,要先確定下來。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握朗讀時應有的語氣、節奏、情感,從而對課文進行感知、熟悉、記憶和理解。在朗讀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教授學生處理好停頓、重音、語氣、節奏等朗讀技巧,同時還要注意把文言文的誦讀同文言基礎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這其中包括正字正音、辨詞析句、層次疏理、文意理解等多項文言基礎知識的學習,而這些枯燥的易令學生疲乏的文言文基礎知識則可在形式多樣有層次有目標的誦讀中讓學生能動的掌握,進而形成良好的文言語感,爲學習古代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打好基礎。

  3要善於運用多種朗讀方法

讀,重在調動學生的情緒,激起學生讀的興趣,因而方式可以靈活多變。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經常用到的朗讀方法有以下四種:一是自由朗讀。讓學生在寬鬆條件下無任何顧慮地讀課文,初步感受課文,發現並及時掃清文言文學習中存在的字詞句障礙,學習正音和斷句。二是教師範讀。結合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正確示範朗讀,矯正字音,規範斷句,強調感情,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將學生帶入預設的情境,和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三是小組誦讀。小組誦讀時,可以由小組長負責,由一至三位同學輪流朗讀,學生互評。與此同時,朗讀者在醞釀朗讀情緒的過程中便需要結合課文註釋理解課文,而評價者也必須通過各種方式瞭解感受文章,才能進行評價,因此這一種誦讀方式可以很好地引導同學們掃清學習中的障礙,有意識地進行自主學習,他們還能從中獲得通過自主學習而掌握知識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四是比賽競讀。比賽競讀可以在小組與小組之間,也可以在每個學生之間進行。比賽競讀所創設的氛圍可大大提高學生背誦熱情,而文言文背誦是實現積累的最好手段,文言文的語言感知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培養,這無疑是新課標在文言文學習中最好的達成方式。

  4要堅持讀中求知、讀後出新

學生自己探究得來的知識是最牢固的.。因爲探究的過程中體現的不僅僅是知識,更爲重要的是體現了一種方法、一種思想。學生通過熟讀課文,就會對文章的內容產生訴求。這時候,教師可以以問題爲導引,讓學生進行質疑問讀。在質疑問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針對較爲熟悉的課文將自己仍無法理解的疑點向老師和其他同學發問,這樣學生就能有開放的思維空間,邊讀邊想,進入主動的積極的學習狀態,不僅掃清了理解上的障礙,也較好地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環節中,教師可就學生未提及的重點基礎知識向學生髮問,充分營造一種民主平等互動的學習探究氛圍。在學生基本掌握文言知識及基本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再進行分組復讀。通過小組成員複述課文進一步落實對文章的內容地理解,儘量從各個方面提出問題,提問的對象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其他同學,但前提是自己要先對問題進行思考。這一環節讓學生在輕鬆而熱烈的氣氛中鞏固了文言文的基礎知識學習,在共同學習中明白合作與自主探究學習的意義。

  5要注意講解與朗讀的協調

講解和朗讀都是文言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講解,可以使學生了解課文的思想和脈絡,幫助學生朗讀、熟記;朗讀,可以帶領學生躍出紙外,促進想象,並加深對文章的感受。在文言文教學中,一定要協調好講解和朗讀的關係,既不能只講不讀、重講少讀,也不能完全依賴於讀而拋開講解,而應當在讀中講,在講中讀,或者講前讀,讀後講,講後再讀。在實際教學中,一般採用後一種方法。先引導學生朗讀,讓學生在朗讀過程中理解課文內容並梳理自己的疑惑。學生朗讀之後,再根據教學重點作適當的講解,並引導學生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消解朗讀過程中的疑惑。在這之後,我再讓學生朗讀,以期學生能鞏固所學知識並且獲得豁然開朗的喜悅。這樣既有利於提高朗讀的質量和效率,也有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記得當初上《種樹郭橐駝傳》一文時,通過講前讀、讀後講和討論、講後再讀這種方法,不僅課堂氣氛熱烈,學生也普遍表示歡迎,連一位平時最不愛學習的學生都說:“老師,我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這不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功嗎?總之,對語文教學而言,沒有琅琅書聲的課堂會是沉悶的課堂,沒有教好學生讀好課文的語文課也很難說是成功的語文課。在文言文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多思考,多探索,多總結,用足用好朗讀這一教學方法,給學生足夠的朗讀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在讀中開竅,在讀中明理,在讀中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