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鬥牛圖》文言文翻譯

《鬥牛圖》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鬥牛圖》縱44釐米,橫40.8釐米,絹本冊頁,墨色,選自宋代曾敏行《獨醒雜誌》。下面是《鬥牛圖》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了解。

《鬥牛圖》文言文翻譯

原文:

馬正惠公嘗珍其所藏戴嵩《鬥牛圖》,暇日展曝於廳前,有輸租氓見而竊笑,公疑之,問其故。對曰:“農非識畫,乃識真牛。方其鬥時,夾尾於髀間,雖壯夫膂力不能出之。此圖皆舉其尾,似不類矣。”公爲之嘆服。

譯文:

馬正惠先生曾經珍藏戴嵩《鬥牛圖》,閒暇的日子就在廳前展開曬太陽。有一個繳納田租的農民看見後偷着笑。馬正惠公對他的舉動感到疑惑,問他偷笑的原因。農民回答說:“我不懂得畫,可是認識真牛。在它們爭鬥時,要把尾巴夾在大腿之間,即使是強壯的漢子用盡全力也不能將它們的尾巴從大腿之間拉出來。這個圖上的牛都是豎着尾巴的,不像是鬥牛時的樣子。”馬正惠被他所說服。

賞析:

牛在中國人心目中,是十二個命運守護神(生肖)之一。而對於牛圖騰的崇拜,則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大禹治水時期。傳說大禹每治好一處水患,就要鑄鐵牛投入水底,以示鎮壓。到了唐代,就將鎮水的鐵牛改設岸上了。在老百姓的眼中,牛更多的美德是埋頭苦幹而從無怨言。然而,野牛的彪悍好鬥卻也是人所共知的。世界上不少民族都有“鬥牛”的傳統風俗。而我國的鬥牛習俗,則要溯源至公元前二百年春秋戰國時期。據《水經注》記載:秦李冰治蜀,爲根治水患而修建“都江堰”,觸怒了江神,兩者化作了兩頭公牛激烈搏鬥,李冰在下屬的幫助下刺殺了江神,從此蜀地再無水患。蜀人敬仰李冰的勇敢果決,遂將體格健壯的青年稱作“冰兒”,而鬥牛也就成爲蜀人歷史悠久的習俗。宋初編纂的《太平廣記》就記載漢晉之後蜀地已流行《鬥牛》之戲,李冰甚至被尊爲川劇的“戲神”。

明乎此,我們似乎已經有點理解唐代畫家戴嵩的《鬥牛圖》了。戴嵩是韓滉的學生。韓滉的《五牛圖》影響深遠,被尊爲傳世的紙本中國畫的第一件。而戴嵩則擅長畫水墨的水牛。《鬥牛圖》縱44釐米,橫40.8釐米,絹本冊頁,墨色。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圖繪兩條碩壯的公牛相鬥,一牛低頭而以兩角尖頂向對方的肚子,肌肉鼓脹,四蹄撒開,急奔而來,可以設想這一頂的力量之猛;而另一牛則掉頭離去,目光驚恐,氣喘吁吁,落荒而逃。全圖純用水墨,雖也勾線,但已漸漸淡去。牛身通體染墨色,而以墨色的深淡變化,體現出牛身的結構以及運動時肌肉的緊張。用濃墨勾畫牛的角、蹄,點出眼睛、鬃毛。看似色彩單純,但仍能感覺到墨生“五彩”,極其優雅。這樣的畫法,在戴嵩之前似無,但也正是唐代畫家王維倡導的“水墨渲淡”的手法。兩頭牛的形象、動態,無論是頭、身體和四肢,以及彼此間相互協調,都畫得非常準確,神態生動,場景激烈。傳說他曾畫飲水中的牛,水中倒影,脣鼻相連,可以見得戴嵩在寫生上下功夫之精微。重寫生、重情景,這是唐、宋時期的中國畫的一大特點,也是中國畫的一大寶貴歷史傳統。

在這張畫中,雖然只畫了兩頭牛,沒有什麼背景,但我們似乎仍能感受到二千年前李冰與江神化作兩牛惡鬥的激烈場景。中國畫在構景上有其獨特的虛、實處理手法。歷史上將戴嵩與韓幹並稱“韓馬戴牛”,這些唐、宋間以寫實著稱的畫家給我們留下了無可估量的精神財富。同樣是用勾線和墨染,他們的作品卻呈現不同的風格,或重勾勒,洗練灑脫,或重墨法,凝重典雅。其要點在於以形傳神,氣韻生動。中國畫所呈現的美感,是一種民族文化的昇華,點點滴滴,溶化於華夏子孫的血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