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古詩 > 《渡荊門送別》古詩賞析

《渡荊門送別》古詩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荊門送別》古詩賞析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荊門:山名,在湖北省宜都縣西北。戰國時屬於楚國。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渡遠,是“遠渡”的倒寫。來從,是“來作”之意。這兩句的意思是說,詩人乘船遠渡荊門,是來楚國做一次旅遊。

楚國:古楚國之地,泛指今湖北、湖南一帶。

江:長江。

大荒:廣闊無際的原野。

月下:月亮下移。

海樓:海市蜃樓。

仍憐故鄉水:仍,頻頻。憐,愛。故鄉水,指長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全句的意思是說,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之水。

自荊門之外的西蜀沿江東下,來到楚國境內旅遊。在旅途中,沿江兩岸的崇山隨着荒野的出現漸漸消失,奔騰的長江也就在無邊的野上浩浩蕩蕩地蔓延開去,變得開闊、舒緩了。皎潔的明月在空中流轉,如同凌空飛下的明鏡,雲氣蒸騰繚繞,在大江面上變幻莫測,如同海市蜃樓一般。我依然憐愛這來自故鄉流水,不遠萬里,送我的遠行。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其先世於隋末流徙中亞,他就誕生在中亞的碎葉(今俄羅斯托克馬克)。五歲時隨父親遷居綿州的彰明縣(今四川江油縣)清廉鄉。從李白自敘青年時代的闊綽生活來看,他的家庭原來可能是一個富商。幼年時,他的父親對他進行過傳統的文化教育,青年時曾接近過戴天山的道士和縱橫家趙蕤,也受過儒家的影響,思想比較複雜。總的說來,手縱橫家和道家的思想影響較深。這些思想支配着她的生活,使他沿着一條傳奇式的生活道路,度過了自己光彩而有坎坷的一生。

李白的詩歌以豪邁的氣魄歌唱自己的進步理想,抨擊權貴,藐視禮教,揭露封建社會的黑暗,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但也時時流露出懷才不遇、人生如夢等消極情緒。在藝術上,他的詩歌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運用大膽的誇張和深入淺出的語言,形成了豪爽的風格,是繼屈原之後我國古代雞雞浪漫主義詩歌的傑出代表。傳世作品有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較爲詳盡。

詩的標題是《渡荊門送別》,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寫詩人送別什麼人,看起來似乎令人費解。但是從作品的最後兩句我們不難看出,這裏的“送別”指的是“故鄉水”送別故鄉人,即載舟送別遠遊之詩人。李白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都是在蜀地度過的,他對家鄉的山山水早就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二十五歲時纔開始遠遊長江、黃河中下游各地,這首詩就是他出蜀遠遊時寫的。在這裏,詩人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表達了對故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深切留戀之情。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這兩句是在說詩人這次遠離養育自己多年的故鄉,乘船渡過千里之外的荊門,來到戰國時期的楚國屬地漫遊。這兩句詩沒有驚人之處,但它是總寫,起着統領全篇的作用,是作品的總起。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四句是回過頭來寫的,作品採用了倒敘的寫法,寫詩人乘船去楚國屬地荊門時一路上的所見所感。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寫的是詩人坐在船上延長江順流東下時一路上眼前景色的變化。這兩句詩容量特別大,詩人乘船從峯巒疊嶂的故鄉蜀地出發,穿過崇山峻嶺,一直來到遼闊的湖北平原,隨着船的前行,高山峻嶺逐漸消失了,奔騰咆哮的長江也漸漸地平靜下來,在無邊的曠野上蔓延開去,平緩東流。這兩句詩時間持續長,立體空間大,在讀者的頭腦中構建了一種具有行進感的動感畫面。有時間的變化,也有行進過程中地理位置的變化。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兩句寫的是夜空景觀。詩人坐在船上,遙看長空皓月,猶如天上飛旋而下的一團明鏡,那升騰飄蕩着的繚繞的雲霧,彷彿即刻幻化成了綺麗壯觀的海市蜃樓。比喻的形象既虛幻,又鮮明,這兩句都是用鮮明的形象作比,描繪太空的迷人景緻,表現了詩人超凡的想象力。

僅僅四句,詩人從高山寫到平川,從地下寫到天上,從白晝寫到黑夜,跨越了時間,也跨越了空間,容量大,內涵豐富。

最後兩句“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緊扣“送別”的作品主題,與開頭兩句寫詩人離蜀遠遊的詩意遙相呼應。前面說過,李白自記事起至二十五歲之前,都是在蜀度過的,他對故鄉的山山水水有着濃厚的感情,此時突然別離家鄉到異地遠遊,自然會產生惜別之情,這可能就是人們常說的“離情別緒”吧。這兩句詩的妙處就在於,明明是詩人有離鄉惜別的情思,卻反而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說“故鄉水”對自己懷有深情,不辭勞苦,從遙遠的故鄉四川一直送他到荊門外,即“萬里送行舟”,含蓄蘊藉,別有一番情趣。

這首詩在藝術上曲折含蓄,構思巧妙,層次清晰,脈絡井然,結構波瀾起伏。特別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寫得大氣,寫得出人意料,令人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