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淺議經典文化教育短文

淺議經典文化教育短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語文這門學科,已經伴隨着我們走過太多年。至少的,小學六年,中學六年。整整十二個春夏秋冬。人生有多少個十二年?當我們學了十二年的語文之後,細細想一想,用這麼多年去學的東西,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淺議經典文化教育短文

我並不想說小學語文和初中語文,因爲這兩個階段語文的作用是無法替代的。從小老師就教導我們,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的確,如果連字都不認識,如何能涉獵其餘的學科?正是語文培養的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分析能力,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從高中語文開始,其學科意義逐漸變小。甚至可以說可有可無。因爲 它形成的只是一種模式。說好聽是在強化,說難聽則是在修補。

高中語文,不過一下幾個模塊:字音識記、字詞搭配、病句剖析、文言閱讀、古詩鑑賞、詩詞默寫、文本閱讀、語言表達以及寫作。然而逐一學習下來。感覺像是被戲耍了一般。毫無樂趣可言,簡直浪費時間。且是越學頭越大。還不如小學背《靜夜思》來的實在。

先說字音識記,這一項,在我讀高二那年強化了n遍,每日上早讀,必然見到課代表拿着複印好的字音識記的資料,然後皮笑肉不笑地帶領我們朗讀。真的讀久了會把人讀傻。熟了以後,甚至能揹着念出來。但這是老師所要的效果。我不明白,爲什麼小學初中老師都跟我們講“說服”的“說”要讀成“shui”,而到了高中老師卻跟我們講要讀成“shuo”,以前的“shui”是錯的。而我往往會記起一個片段,小學老師在課堂上跟我們講,那些電視上的人真沒文化,“說服”的“說”都讀成“shuo”,那麼一來,教我的高中老師們,全部都是沒文化的人了。這樣的教育,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去接受,到底什麼學問是可以相信的,應該相信的。依稀記得高三那年,英語老師春哥跟我們說的:“到了大學,你們會發現,你們以前所學的東西都是錯的。比如英語,現在教你的語法儘管正確,然而到了大學,統統變成錯的。”聽了這些,真是差點吐血。崩潰啊同志們,既然知道是錯的,爲何又要教給我們?然後等到大學纔來告訴我們:“孩子,你以前學的那些全都是錯的,現在從頭再來。”這不是浪費時間又是什麼?如果越往上學就越要否定以前的學問的話,還不如從一開始就學習你那所謂的最正確的吧?

再者,字詞搭配,更是一個狗血的模塊。純粹誤導青少年的思維判斷。有些話,不用講的太深,人都可以聽得明白,爲何還要分什麼同義近義詞!比如“居然”與“竟然”的區別,完全是口氣輕重的問題,非要在考卷上問考生要用哪個,出題人不是吃飽了撐的就是腦子一半米粉一半水,搖起來一腦袋漿糊!

病句剖析更是令人頭疼,明明一句很通順的句子,硬要說有病。好比“我家有養貓”和“養貓的是我家”並沒有什麼區別,那些吃飽了沒事幹的人專門鑽研這些,要挑毛病,中國之大,方言之多,挑不死你!

最令人不爽的就是所謂的“古詩鑑賞”,這種題目,似乎沒有而能夠滿分,不是似乎,是根本沒有!因爲他們的答案,不可能與所謂的標準答案相同。只要不同,便不可能滿分。說更確切點,是與出題人的理解不同,你和我想的不一樣,因此,你不能滿分。這就是出題人的權威解釋。

大家可以發現,這種所謂的解釋簡直是在搪塞。除非你有看穿他人內心的本事,不然誰會知道你想的跟我想的有什麼不一樣?就算一樣了,可能還會被以作弊論處。這種說法,各位專家權威們,不覺得很矛盾麼?

都說“一千個人會有一千部《紅樓夢》”,每個人的見解都有所不同,只要是你真情流露,都可以是滿分。而這些古詩,作者本人的想法,只有他自己知道,更何況他本人已作古,其心思又有誰人揣測的透?真佩服某些人,可以從一首詩裏看出什麼是平淡,質樸,飄逸,典雅。我自認沒有這種能力,只能盡心盡力的學習了。

最後想說作文,這是很多學生頭痛的問題,一篇作文,說句實在話,沒有優劣好壞之分,只有見解不同的區別。而現今的制度是,與要求不符者,確切的說,是與出題人口味不同者,一律低分。我們不論寫的再好,命運只在閱卷老師手中,作文在語文試卷中佔了60分,可謂“半壁江山”,不得不重視。然而其要求者,說好聽是“自舒胸臆”,但凡涉及政治等敏感問題,一律零分。閱盡高考零分作文無數,只有一種感覺,這些所謂的零分作文,恐怕比那些滿分作文好的太多太多,因爲大多數說的是實話而不是無病呻吟。天朝自稱是個言論自由社會,然而卻不允許學生在作文中議論時政,這種說法的矛盾程度,不得而知。

現今的文章,但凡爲國家、社會歌功頌德,大吹特吹者,必定得上級青睞,獎勵少不了。若有抨擊時政,產生對社會不滿的言論者,一律紅燈。這是一個很公平的社會,能說好聽話,溜鬚拍馬的,平步青雲。忠言進諫說話逆耳的,對不起,你只能收拾東西走人了。

真的不想說太多了,對語文這一科,本來是很有感情的,但隨着學習的深入,帶給我更多的是失望。只寄望於往後的歲月,我們的學生可以帶着濃厚的興趣去學習這一門學科。也希望未來這種糟糕的情況能夠有所改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