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淺論小升初與教育公平短文

淺論小升初與教育公平短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5W 次

“電腦派位”本身無疑是很公平的,機會人人均等,但它的結果不公平有些人得到了機會,有些人失去了機會。如果教育資源能夠均衡分佈,每個人都享有同樣多的教育資源,“電腦派位”式的公平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淺論小升初與教育公平短文

近日,杭州市教育部門關於學校與居民區之間開通中巴的設想,在杭州教育界與家長之間引起熱議,而其背景,則是家長接送上下學孩子對杭州早晚高峯的嚴重影響。無獨有偶,爲緩解“首堵”,北京市同樣把目光投向了“校車”,並將在年內進行試點。據說北京的校車將“市場化運作”,簡單說就是要收費,理由是校車意味着龐大的資金投入,公共財政恐難以負擔。

其實我們缺錢嗎?不缺。我們都世界第二了,GDP總量都超過日本了。我們不缺錢,我們買得起校車。但問題是,校車能解決家長接送孩子的問題嗎?

當一所學校的學生集中分佈在少數幾個區域時,校車有意義;當一所學校的學生,有人住在錢江南岸,有人住在西湖區的轉塘,有人住在江干的下沙,並分散在數10個甚至數百個小區,校車恐怕就無能爲力了增加校車的數量?浪費不說,也讓“緩解交通”成爲一句空話。

討論校車,最後依然避不開一個老問題“教育資源不平衡”。

一個有趣的事實是,並不是所有學校都面臨“校車”問題那些只能直升一般中學的小學,沒有“校車”問題;那些一般的公辦中學,也沒有“校車”問題(因爲他們的學生就居住在學校周邊,家長即使要接送孩子也多是步行前往)。與此相映成趣的,是杭州的房價,杭州的房價有“學區房”與“非學區房”之分,“學區房”因爲意味着孩子可以上一所好的學校而受到追捧。“學區房”可說是中國城市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的一個標誌性符號,而早晚高峯時段各個“名校”門前堵成一團的場景,則是其另一個標誌性符號。當一個人受教育的機會與房子掛上鉤其實就是與財富掛上鉤時,很難說這樣的狀況是公平的。

近來“小升初”成爲當前最熱的社會話題,而追根溯源,同樣避不開“教育資源不平衡”這一現實。當家長們與孩子們面臨諸多選擇的時候,與其說他們擁有了更多選擇的權利,不如說是失去了“不需要選擇”的權利。

甚至也很難說“電腦派位”是公平的。“電腦派位”本身無疑是很公平的,機會人人均等,但它的結果不公平有些人得到了機會,有些人失去了機會。“電腦派位”式的公平,恰恰映照出受教育機會的不公平;如果教育資源能夠均衡分佈,每個人都享有同樣多的教育資源,“電腦派位”式的公平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毋庸諱言,“教育資源不平衡”問題很容易被一種假象所掩蓋民間辦學、市場化辦學導致民辦與公辦之間在教學力量以及教學質量上存在差異。這種差異當然是可以理解的,但當兩者之間的差異太過明顯,而又總是民辦比公辦更有優勢、更被家長與學生寄予更美好的未來,那麼有關部門就需要反思:我們的某些政策傾向是否需要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