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淺談新教材教學心得的教育理論論文

淺談新教材教學心得的教育理論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6W 次

現代教育的目標就是要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主動掌握知識,發展學習能力,即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又要培養學生能力,即既教書又育人。根據本人的一點教學實踐,就《新課標》的數學課堂教學淺談如下幾點體會:

淺談新教材教學心得的教育理論論文

新課程標準的觀念強調我們教師要變“教教材”爲用“教材教”。原來的教材注重知識編寫,其邏輯嚴密、題量大,抽象概括,容易使學生覺得數學枯燥難學大大打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而在新課標的觀念下所編寫的新教材相對改簡單了,例題少了練習也少了,老師輕鬆了。不過新課標給了我們新理念,新的探究.例題少了是減輕了老師的負擔,課堂教學老師就有了發展與創新的餘地;練習少了是減輕了學生的負擔,課堂上學生就有交流討論的時間;課外又給了學生髮展個性,自由探究的天地。這就要求教師的教學從設計到實施,再到反思都必須“以學生爲本”,以激發其潛能,促其主動、獨立地學習。

一、要讓學生覺得數學很有用

我曾看見過這樣的一個報道:一個教授問一羣外國學生:“12點到1點之間,分針和時針會重合幾次?”那些學生都拿出手表,開始撥錶針;而這位教授在給中國學生講到同樣一個問題時,學生們就會用數學公式來計算。由此可見,中國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的太呆板,不能靈活運用,很少想到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掌握數學知識。其實學數學就是爲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比如說,上街買東西自然要用到運算,蓋房子總要畫圖紙。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用以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二、教師應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新的教材中,許多小標題都是以疑問的方式出現的,如:“數怎麼不夠用了?”“能追上小明嗎?”“媽媽爲你辦教育儲蓄”等等,非常有趣,很貼近生活,很適合學生的胃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認真閱讀教材,理解教材意圖,在情景創設時,目的性要強,要選取有特色,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慾的素材來創設情景,這樣才能達到創設情景的目的。

三、教師成爲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數學既是一種知識形式,又是一種活動,數學教學就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活動,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通過課堂的交流、合作、探討獲得對數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例如:我在講解“有理數的乘方”時,將“有理數的乘方”的“讀一讀”中一個有趣的故事“棋盤上的學問”讓學生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時,教師提出問題:你認爲“國王的國庫裏有這麼多米嗎?”,問題一提出,同學們三三兩兩在討論,有的說“有”、有的說“沒有”,這時教師抓住時機進行引導,給學生指明探討方向,精心爲學生設計探討路標,既讓學生有自由想象的空間,又引導學生朝着預定的目標進行探討,而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不斷提醒和糾正,及時發現學生真實的思維過程,有利於學生的思考和理解知識,有利於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在倡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今天,更要重視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問起於疑,疑源於思,課堂上教師要爲學生質疑創造足夠的空間和時間。每一章節基本上都安排了“想一想”、“議一議”、“做一做”的內容。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的安排,把學生引進探索、創新的空間,徹底改變在教學中教師包辦代替,講到底的教學方式。

四、教材課後編排了大量的“讀一讀”環節,教師充分利用這一點延伸課堂教學,豐富學生的知識面

“讀一讀”的內容有的只是介紹知識的由來,有的是以提問的形式出現,這不僅開闊了學生的知識面,還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如在“矩形、正方形”這一節的課後,“讀一讀”的內容是“偵察兵密碼通信遊戲”,它是正方形性質應用的遊戲,非常有趣,能充分調動學生自學、閱讀的情感和興趣。要是學生弄不明白又想知道其因由,可以利用課間討論交流,教師也可以與學生一起探究,和學生一起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並發展良好的師生關係。

五、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爲學生提供更爲廣闊的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提供更爲豐富的數學學習資源。例如對“展開與摺疊”、“截一個幾何體”的教學,我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以豐富學生感知認識的途徑,促使他們更加樂意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成功。

以上幾點,是我在近幾年的教學中對新課標教學的一些體會。當然我還要不斷的總結經驗,完善自我,揚長避短,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