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龍應臺的目送讀書心得

龍應臺的目送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龍應臺的目送讀書心得

龍應臺的目送讀書心得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心得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書心得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龍應臺的目送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龍應臺的目送讀書心得1

我慢慢地,慢慢得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會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目送》是龍應臺女士在書名爲《目送》的散文集中收錄的第一篇散文,打開書看到這句話,我就有些淡淡的憂傷和傷感,也許同是母親的緣故,又也許同是女兒的原因吧。

每個人都要經歷從年輕時候挺拔的身姿到年邁佝僂的腰桿。這期間,我們看着兒女長大,看着親人離開,無疑都是一場又一場的目送,只有自己在目送的過程中才能體會無奈和惆悵。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可是每個父母都會認爲自己的孩子是天使中最特別,最可愛的一個寶貝。我是個比較自我的人,在沒有孩子之前,我總是無法領會做父母的心情,我無法體會責任這個詞的含義。直到我自己的兒子出生,看着母親抱着兒子,眼睛裏流露出無限的疼愛時,我頓時明白了愛和責任的含義。我有責任去愛,去教育這個剛出生的寶寶,我更有義務去照顧年邁的父母。我漸漸明白了,生命原來就是一場延續,孩子就是人生的分水嶺,有了孩子,生活就有了牽掛,有了責任和目標。我們願意用盡所有的力量去保護他,去疼愛他。當我們把所有的愛和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同時,我們忽略了另一個人,那就是父母,爲了孩子健康茁壯成長,可以每天提前起牀一小時,爲他準備早餐,做他愛吃的飯菜,可是在父母那裏,寧願多睡一小時,我也不會起牀準備早飯,總是想有媽媽呢,這些事情不需要我操心。媽媽在,我就覺得安心。我覺得我可以理所當然晚起,我所有的懶惰都可以歸咎爲這是我媽媽家,我可以肆意的懶。直到有一天,我突然發現她有白頭髮了,我還驚奇的說,媽你有白髮了。媽媽淡然的說,年紀大了肯定有白髮了。聽到這句話有點心酸,我以爲她不會老,我以爲他永遠30歲,我以爲她還是我心中無所不能的超人。孰不知,她也會老去,也會變的更囉嗦,帶她出去吃飯,他總是嫌飯菜太貴,和老闆討價還價,弄得我覺得很是反感和沒面子,給她說了許多遍下次不許這樣,她像個犯錯誤的孩子一樣低頭低聲說,在家多好,我做給你吃啊,又不花錢,又幹淨。我一下子覺得自己是多麼的不懂母親的心。那是一顆多麼柔軟而又脆弱的心。包含着多少不爲人知的愛,那是何等的深沉和無言。

指尖的年輪,年華的記憶,當年輪一層一層的覆蓋那曾經佈滿烏黑的髮絲,我們應該趁着年輕,趁着歲月靜好,大聲的說出:媽媽,我愛你!

龍應臺的目送讀書心得2

人生是由一場又一場的別離與相聚組成的,而孩子與父母盡爲前者。

十三年前,父母的面孔在我的腦海中一直是淺淺的存在。我與大多數人盡同,生活在一個古樸的小鎮,伴隨着年邁的長者們靜靜地生長在這片土地,在槐樹底下聽盡“南柯一夢,精衛填海”,踏盡小鎮的每一寸土地,尋遍每一處花的存在。這樣的我很幸福,很幸福……但一直有個深深的期盼,去往那光芒萬丈的大城市。並不爲了那份繁華的誘惑,只因那份來自父母,從那遙寄過來的愛。

每當那輛從遠方緩緩歸來的車停在那棵槐樹旁時,心中的'喜悅就如蜜一般溢出,停滯在我那紅撲撲的小臉上。而這一次我深深地明白他們的歸來是因爲有一份離別,一份與“南柯一夢,精衛填海”的離別。深深記着那一天,只有靜與黑籠罩在病房內,每一次機器正常運作的轟鳴聲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份慶幸,只是……

當讀完《目送》後的那個晚上,我的腦海就一直顯現着這個場景久久不見散去。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的拐角處。他那背影彷彿正在說:不必追。”這段話伴隨着燈光打下,我回憶了許久。爺爺奶奶與父母的離別是這般無奈。我們每個人都站在時光軸上,而時光卻把至親的人推開直到我們無法再去眺望……

而真應當“不必追”嗎?我不欣賞這股淒涼,終有一天我與父母也會站在那個十字路口,而我會勇敢回頭站在父母身後,靜靜訴說:你養我長大,我陪你到老!

評語:整篇文章,作者通過閱讀《目送》深有感觸,從而聯想到了自己,不禁發出感慨:時光把真摯的親情給越抹越淡。“不必追”實則是“要追”,作者運用反問加深了自身的情感,也給予讀者以思考。最後作者用“你養我長大,我陪你到老”這簡短的幾個字作爲文章結尾,不僅有力地總結了全文,更昇華了文章主題。

龍應臺的目送讀書心得3

今天,我在家裏讀完了《目送》這本書,感覺對我的寫作文有很大的幫助。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講的是龍應臺目送她的孩子——華安小學到大學,然後作者的父親住院還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段文字讓我得到了感悟:當大家長大了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學會放手,讓我們自己闖出一片新空間,而不能扼殺在對孩子的溺愛的搖籃裏。和她父親的去世,在火葬場最後一次目送他父親的時候,明擺她和他的緣分也就終止了。

原來,龍應臺的“落寞”與兒子、父親有關。兒子逐漸得長大,離“我”愈來愈遠,機場龍應臺目送兒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直到消失。兒子都不願意回頭看“我”一眼,感到非常失落。當龍應臺大學教授的那一天,父親開車送“我”,但是父親並沒有把“我”送到大學的大門口,而停在側門的巷邊,因爲他認爲,這種廉價的小貨車不是送大學教授的的車子。父親生病住院,“我”每個禮拜都去看父親。有一次,龍應臺幫父親清理排泄物,結果讓自己的裙子也沾上了糞便。父親對“我”對我的愛和“我”對父親的愧歉都告訴了“我”:不必追。

最讓人感動的是最後一篇文章《魂歸》,它說了龍應臺的父親死了,村民們說,根據家鄉的習俗,兒女不能親手埋了父母,但是,但是作者和她的母親卻說:“最後一次接觸父親的機會,我們不會以任何理由給任何別人代勞。”這一天清晨,“父親”上山了,當司儀長長地唱“拜”時,他深深跪下,眼淚決提。讀到這裏時,我不禁發現,全國各地的人們,對自己的長輩都是無比的孝順,因爲,沒有了他們,就等於沒有了他們自己。這也是都長輩的一種尊敬。

雖然我可能還沒有真正的讀透這本書,但,它卻深深的留在了我的心裏,一輩子也不可能忘記。

龍應臺的目送讀書心得4

作爲父母的子女,作爲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化,只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是永別。大概這就是生命和生活的本真

《目送》一書中寫了父親的牽掛,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朋友兄弟的牽掛。其中主打篇《目送》給我的感受最深。這篇文章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作爲母親,龍應臺敘述了兒子華安從小學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幾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他一次一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遠去,一次一次目送他成長。第二部分,龍應臺作爲女兒,追憶自己成長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消逝。所以她說:"我慢慢的、慢慢的瞭解到,所爲父母子女一場,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冥冥之中,緣分將一個個孩子送到父母身旁,讓魚兒親吻大海,讓鳥兒擁抱天空。可是既然有相遇,也就避免不了別離。我們始終無法阻止自然規律的輪迴,父母牽着孩子的小手一步步從時光深處走來,一個身影漸漸挺拔,兩個身影漸漸彎曲。最後無論誰先放手,孩子也免不了獨自成長的命運,有些路最終只能一個人走。龍應臺說:"所謂父母,就是那些不斷對着背影既歡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卻又不敢伸張的人。”子女離開家時是歡快的,因爲他們對未來世界有着憧憬與期待,然而他們的父母卻是難過的,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要離開家的時候,父母心裏滿是對孩子的不捨、牽掛和擔憂,時光最終將父母和孩子隔成兩岸。作爲子女,不應該讓父母和自己漸行漸遠;作爲父母,也應該給孩子自己體會人生百態。

身爲子女的我們,總是在顧着自己飛,總是顧不上回頭看看爸媽目送我們的深切眼神,總是來不及停下腳步等等他們。在我們的忽視中,他們的腰身不再那麼挺拔,他們的鬢角早已生出白髮,他們的手邊多了那些瓶瓶罐罐的各種藥......而我們好像已經對被愛與接受習以爲常。這本書也體現了關愛與孝順,父母是我們這輩子最親近的人,也是無論我們變成什麼樣子也不會放棄我們的人。我們應該感恩父母,他們用青春養育了我們,帶着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爲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父母生日時獻上一句祝福和一張卡片,在父母勞累後爲他們揉揉肩,捶捶背。幫母親洗碗、掃地、疊衣服。與父母多說說知心話,多交流,有事就要讓父母知道,不要讓他們擔心。要用心去體會父母的艱辛和不易,爲了我們他們多麼辛苦,要用心去傾聽。

目送,當我們目送時光的背影漸行漸遠,只要我們曾經踏實走過,即使有遺憾,也不必苛責。

龍應臺的目送讀書心得5

取一杯清茶,在靜謐的的午後或夜晚翻開書本細細品讀,如同品一杯香茗一般,感受書中的寧靜或洶涌,感受它帶給我們的震撼……我想《目送》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值得我們慢慢地品讀。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個世界如此匆忙,我們好像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看風景,沒有時間去悲春傷秋,但好像又缺了些什麼。生活在“快餐時代”,我們所缺的是內心的“寧靜”。所謂“寧靜”並非大張旗鼓地去參觀旅遊景點,那樣走馬觀花的旅行除了“到此地一遊”什麼都沒有留下。真正的“寧靜”是沉澱下浮躁的心,用心去看世界。因爲每一個用心“看”到瞬間的剎那,都被你所記錄,每一次記錄都彌足珍貴,因爲它稍縱即逝。作爲學生的我們何嘗又不該學會靜下心去學習,去沉澱自己呢?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像而求,咫尺千里”,我們所相信的,所不相信的,都將成爲老生常談,很多永恆不滅的東西也都不一定會長存不滅,就像地球和太陽終會歸於塵埃一樣。我們能做的只是在變化的世界中堅持自己所認爲對的東西。相信於不相信,其實是我們人生中最私密的東西,也是我們爲之困惑的東西,在行走的路上,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唯心而已。是否相信也僅僅取決於你自己而已。但溫暖的世界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不是嗎?希望我們不要再僅僅將信任的基礎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之上,而是對這個世界多一點信任。

每一代子女和父母之間也許都在尋找更好的溝通和相處方式,像安德烈和龍應臺之間,像龍應臺和她媽媽之間,也許像龍應臺所說的,“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但,我們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越來越少,矛盾缺越來越多總想着離開他們的視野範圍,可同時我們陪伴他們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何妨不多和他們溝通一下。而不是等到他們老了才後悔。莫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才後悔。

金門的地雷,中東的戰亂,……有時候,時代太殘酷了。你閉上眼,不忍注視。那些愛好和平的人們,無論犧牲了多少生命也換喚不醒爲了權勢而製造戰亂的人。我們常說熱愛和平,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對生命不漠視呢?是倒地的老人,落水的小孩,還是待宰的珍稀動物,生命,需要的不是喊聲如雷的口號,而是真正的關注和行動。讓我們行動起來用雙手和可見的行動去踐行這個願望。

每一本書都能引起我們的思考,也能給我們以啓迪。但願你如品一杯清茶一般,擁有澄淨的心靈。用心去感受世界的美好與不美好,去感受人性的真實。

龍應臺的目送讀書心得6

讀了龍應臺的這篇“目送”,心裏有一陣酸楚。雖然文章在述說着自己的故事,但我卻覺得裏面寫的那兒子就是我的影子。從小到大,從上學到上班,從欲走還留到不再回首,諸不知每一次的啓程,都有一對關切的眼神在背後凝視着。是因爲越來越獨立了,還是越來越忙碌了,甚至有時連再見都沒說就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景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在書的前半部分看到這句的時候,對於“目送”這個詞,對於此間深意,原來並沒有完全瞭解透徹。

原來,人生就是一場目送的過程。少時,是父母看你漸漸長大,羽翼漸豐,目送着你的背影,無論從距離上還是心理上,都離他們越來越遠。等到自己有了家,有了孩子,等到自己也慢慢年歲漸老,父母一天天皺紋和白髮增多,牙齒慢慢掉完,聽力和視力變壞,脊背慢慢佝僂起來,力氣越來越小,卻越來越小心翼翼地渴望你的細心注視的時候,你纔會發現,“目送”的角色換了過來。你在他們生命的後期,看着他們慢慢與周圍的人變得陌生,慢慢不敢再走入人羣,甚至慢慢遺忘了你的樣子卻還記得你少時的名字;你看着他們一天天變得衰弱,連站也站不穩,手不再靈活,什麼都拿不起來,回到需要照顧的嬰兒時的狀態。再想想他們操勞一生,如今變成這個樣子,你會是怎樣的心酸?

你會開始在打電話的時候,想竭力地聽清楚從他們嘴裏喃喃而出的不甚流利、不甚清晰的話語;你會想看到他們喊你的名字,對着你笑;你會希望他們在長久呆坐、不發一語的時候,跟你說一句完整的話;你會想看到他們直直地站在陽光下,如以前那般大聲念着曾經最喜歡的那首詩。可是,你明知道,他們一天天衰弱下去,就像將要燃盡的蠟燭,只剩最後的一簇小火苗在風裏飄忽,而你卻無能爲力,只能看着它在你面前慢慢熄滅,看着那最後一抹青煙就這麼消散在空氣裏,再也觸摸不到。

蠟燭燃盡了,彷彿你這大半生心理上的依靠就不見了。那盞燭光,清晰地留在心裏,讓你有勇氣,繼續自己的旅程。袖說,不要感悟這樣深吧,看得人難受。是的,當我看完這書的時候,也是那樣揪心得難受。可是,我們不也一樣要看着他們變老麼?那麼,就在還能夠的時候,多給他們一些注視吧。因爲,總有一天,我們也得要有勇氣象他們一樣,看着自己慢慢變老。

雞痤,咋樣,老郭真。

龍應臺的目送讀書心得7

第一次讀《目送》,是在初中時的語文卷子上,似乎給我留下的印象只是那句“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當時只不過是略有一些傷感,卻從未真正的去想過它的含義。

後來再讀《目送》,便多了幾分感悟,也多了幾分憂傷。

翻開那本書,我第一眼看到的是扉頁“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人生百態,盡在其中吧。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小時候我們總是跟着媽媽的後面,生怕自己被她落下,不知何時開始,媽媽手中的小手開始變得執拗起來,拼命的想逃出去,想長大。漸漸地,我們大了一些,走起路來不想讓媽媽牽,走在她的前面,時不時的回頭看一眼,媽媽是不是在後面,彷彿看一眼便安心了一樣。再後來,我們大步流星的往前走,有時分別都忘記回頭看一眼,似乎我與母親的緣分是這背影,而我逐漸長大的背影,也告訴她,不必追。

很多人在散了之後就開始終身流浪。

家,是什麼。家是小時候放學心心念唸的地方,那裏有着數不盡的零食、玩具、和歡笑;家是十幾歲年齡時想着外面的世界會更加美好,然後渴望遠離的地方;家也是你長大後真正留戀的地方,因爲你知道,無論你在外面經歷了什麼,那裏總是有着一桌熱氣騰騰的飯在等着你回來,還有那一顆顆渴望你歸來的心。

“天還沒亮就起來做早點,把熱騰騰的豆漿放上餐桌,一定要親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總不願拿傘,因爲拿傘有損形象,於是你苦口婆心幾近哀求地請他帶傘…孩子在哪裏,哪裏就是家”父母眼中的家就是我們,我們卻慢慢的長大,離這個家漸行漸遠,而身後是父母一次次的“目送”,他們渴望着你回頭去看上一眼,只需一眼,便可安心。

家,也會變質。我們一路成長,一路得到,也一路失去着。家裏的人會一個個走掉,會走的很遠很久,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我們會想念過去,似乎生活中充滿了回憶,卻又不得不轉過頭來獨自一人繼續前行。成長亦是如此。

牽掛你的人會慷慨給予你的時光和情感。

“她穿着黑衣白領,像一箇中學的女生。”每次讀到這句時,心裏總是有一種失落感。“我就是你的雨兒啊”,母親的記憶越來越差了,不知重複了多少遍的雨兒,母親還是轉瞬就忘。即便記憶不是那麼的'清晰,她依舊還是心心念着她的雨兒,女兒是她最掛念的人吧。

有人說《目送》這本書太過零散,堆了73篇散文在裏面,可我卻認爲,這73篇散文缺一不可,是它們零零散散拼成了生活,無法將其中任何一篇抽離。我記得孟買的鐵軌邊,做手工布風箏的人爲死者捐布的善良,也記得金門裏遍地都是的地雷,那些可憐的孩子們都沒見過球。這些文章都是龍應臺用細膩的筆觸爲我們描繪出的一幅幅畫面啊!

我忽的想起楊絳先生的一本書,《我們仨》,那是一本充滿愛的書,楊絳和龍應檯筆下的愛略有不同,前者寫的是一家三口的點滴,而後者是描述着生活中平平淡淡的事例,有親情有愛情,還有友情。我以爲他們的情感是一樣的,可仔細品讀後才發覺,楊絳寫的是過去和懷念,而龍應臺所寫的是現在與珍惜。

時光這臺大機器不停地運轉,我們卻無法讓它倒轉或停止,所以我們只能做的是活在當下,珍惜好眼前的事物,珍惜對你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