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龍應臺的《目送》讀後感

龍應臺的《目送》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龍應臺的《目送》讀後感1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的《目送》讀後感

這段文字在龍應臺的散文集《目送》中出現了兩次,開頭和結尾。

目送既是一篇文章的名字,也是一本書的名字。

小時候,我們是多麼依賴爸爸媽媽啊,他們就是我們的天下,他們那裏有溫暖的懷抱,甜蜜的乳汁,但這些隨着時光漸漸地被拋在了風中。

我們認爲自己長大了,當媽媽再次爲我們遞上毛巾,叮囑我們記得帶飯盒的時候,爸爸給我們講三個小仙女的故事的時候,我們會不耐煩地說:“我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媽媽!”“別再講那些騙人的故事啦,爸爸!”

他們會默默地點頭,一言不發。

有時候,他們硬要把我們送到校門口,我們會迫不及待地早早掙脫他們的懷抱,跑向校門,絲毫不去想背後那雙疲憊的眼睛。

再大一點,我們着急地想拍着自己剛剛長好的翅膀去飛翔,我們和朋友單獨逛街,我們與朋友偷偷地聊一些敏感的話題,因爲我們認爲自己長大了。

我們覺得父母落後了,不知道最紅的明星,不知道最火的遊戲,不知道最時尚的品牌。

我們想飛,但我們不知道,每次我們給爸爸媽媽留下一個背影的時候,他們是多麼的憂傷。

我們想飛,但我們不知道,背後有一雙眼睛,一雙溫柔地注視着我們的眼睛,一雙飽經風霜的眼睛。

我們遠沒有長大,我們還很小, 我們何曾知道,他們目送我們離去,一直滿心希望着我們回頭,滿心希望着我們給他們一個微笑,以此證明自己付出的愛是有回報的。

但我們匆匆忙忙,只給他們留下一個草率的背影。

龍應臺的《目送》讀後感2

她有一雙溫柔的眼,爲人母,慈愛地注視孩子,爲人子女,關懷地注視父母;她有一顆細緻的心,感受大千世界極致細微之處,尋找常人不曾想到的生活大道;她有一支淡如水的筆,卻一針見血道破世事百態。

龍應臺的文字就像上好的綠茶,初嘗有其苦澀感,但回味濃醇,令口舌生津。第一次讀她的書是在六年級,覺得內容着實生澀難懂,與我的生活相距甚遠,於是便將它束之高閣,庋藏焉。直到這個寒假重新將它取出,細讀後忽然覺得煙消雲散,眼前豁然開朗,讀至精彩處,還不住頷首以表贊同。所以,人對大義的理解能力與他的年齡、閱歷成正比。

全書裏令人影響最深的一句恐怕就是“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對其的理解是,每一代人都有他不同的思想,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就好像一條從寬闊的大道走進岔路。在大道上父母與孩子相濡以沫,互相扶持;一旦走到路口,父母、孩子就不得不選擇最合適自己的那條路。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那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裏,多陪陪父母,多分一些愛給他們,不要遠遠地望着他們的背影而心存愧疚。

還有一篇令我感想較深的是《狼來了》。在很多人的傳統觀念裏,狼是一種殘忍而機警的動物,它們總是捕食溫順的小綿羊和可愛的小豬;在故事“狼來了”中,狼羣引得全村人手持鍋碗瓢盆扛着鋤頭扁擔欲殺之;更有父母從小告誡孩子“你再不聽話,大灰狼就把你叼了去吃掉”云云。然而事實上,狼並非如此可惡。它們團結合作、共同進退、知恩圖報、堅強執着、鍥而不捨、和諧共生……由此可見,人從小被教授的觀念常常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不到特定的情況不會輕易改變自己的想法,這也是爲什麼早教如此重要。

《目送》共散文七十三篇,道盡子女與父母的牽絆,兄弟的攜手共形,朋友的牽掛,在脆弱的邊緣迷失,在失落的低谷徘徊。

可以說讀一本她的書,就是讀一遍人生。

龍應臺的《目送》讀後感3

最近,我讀了龍應臺的文章——《目送》,讀完之後,我深有感觸。

本文主要說“我”送兒子上學,希望他能回一次頭,看看“我”,對“我”說一聲再見。可是,十幾年他都沒有回一次頭,只有“我”在目送,渴求有一次回頭。多年後,兒子上大學了,“我”在窗子邊看着他,只是看一個高瘦的背影對“我”說不用追。

看完本文,我想起一件事,那是去六中上學的第一天,我騎着自行車上學,媽媽就跟在後面,遠遠地目送着我第一天上中學興奮的背影。讀後感·當我進入教室,與新同學新朋友談天說地,根本沒有注意到媽媽也在窗外看着我,默默地看着我,我也沒有回頭,而站在廊上的媽媽一定希望我回頭看他一眼吧!窗外的家長們,看着孩子們打鬧,恐怕也希望孩子們回頭對他們說一句再見……

是的,天下所有的父母不都是愛孩子的嗎?他們永遠對孩子充滿關心和愛護。就像龍應臺看着兒子轉過街才放心,就像母親不放心我第一天騎自行車上學,她一直跟着我到教室門口。後來,她還是放心不下,我們就搬到離學校比較近的房子去住,雖然這個房子又小又舊,但是裏面充滿了媽媽對我無限的關愛。

母愛如春風,如目送的深沉,有孩子的天真,有一顆最熱忱的心,滋潤着我!

龍應臺的《目送》讀後感4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這是寫在書的封底的話,也是我看這本書的初衷。

不喜歡離別,更不用說目送,無論是送與被。總覺得親友離別很難過,這個送別的形式更讓人傷感。所以我遠行是很少讓人來送的,我害怕在我的一個轉身會看到落淚的雙眸;我也很少去送別人,我恐懼自己那種無奈的不捨。但龍應臺讓我對目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龍應臺已經年過半百,她的閱歷要多過我很多。作爲一個媽媽,她在機場送兒子去美國做交換生。他在長長的行列裏,等候護照檢查;她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忽不見。其實這位媽媽一直在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也沒有。

這讓我想到我的媽媽,在我年少離家求學的時候,她是否也期待我遠去的背影能回頭看她;她是否會在我坐的汽車啓動的時候追過來,和我能多呆一會。但是我卻和龍應臺的兒子一樣,棄媽媽的感受不顧,做着一切我該做的並且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次去機場送我媽媽,我也是看着她排着長隊去安檢。我就這麼看着看着,希望她能一切順利,身上的化妝水不要因此被攔截。等她結束以後,微笑的回望了我一眼,彷彿是告訴我都OK了,我走了。原來目送中的一個回望會讓一個人心安。

龍應臺在經歷父親的去世時,是個雨天。她沒有想到可以站的那麼近,距離火葬場爐門也不過五米。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裏。她撩開雨失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他們父女的這一別,只有在下輩子才能再續前緣了。

這又讓我想到我的父輩們,我現在所經歷的目送,都是很簡單的凝望。雖然摻雜着不捨和無奈,至少我們都知道歸期,至少我們可以聚首,至少這都不是最後一次的目送。其實這也算是一種幸福吧。

看着龍應臺的一次次目送,想着自己的一次次目送。突然發現,自己對父母有着如此之多的虧欠,只有珍惜纔不枉他們對我們的一次次目送。。。

龍應臺的《目送》讀後感5

從《孩子,你慢慢來》到《親愛的'安德烈》再到《目送》,基本上三本書是連續着看完的,所以書評就在一塊寫吧。

這三本書被稱爲是龍應臺的“人生三書”,也確實是這樣。

《孩子……》中華飛、華安的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母親眼裏都透露着殷切的愛意,無限寵溺。就像龍自己說:“你們兩個本來都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別送給媽媽做女人的禮物。”看完後覺得很溫暖,整本書中有着濃濃的“愛”,深深的“情”。

而《親愛的安德烈》全書是由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的互通書信集結而成,曾經蹣跚學步的孩童卻已成長爲風度翩翩的少年。但更多的卻是母子之間思想上的碰撞,一邊是叛逆期的少年,思想開放、自由不羈;另一邊是有名的作家母親,重視家庭親情、倫理觀念。雖是母子,在很多方面彼此卻是很陌生。爲了重新認識彼此,纔有了這本書,只爲了在母子之間的鴻溝上搭建一座橋樑。

至於《目送》,不得不羞愧的承認自己真沒大讀懂。文章很散,記錄了很多東西,但大多都是關乎親情。印象最深的是龍父的病故,那種悲痛和感悟都能透過文字摻滲出來。“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這句話在這裏,你會突然發現是如此的切合實景實情。

“人生三書”——這三本散文書籍,細膩而溫柔,看似淡淡的,實際上卻是深刻又真實。還是那句話,在別人的故事裏,過好自己的生活。

龍應臺的《目送》讀後感6

輕輕地,我合上了這本封面猶如綠色水粉肆意潑墨的水彩畫的書。心中留下的,卻是一份沉重。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一個三代人的故事。

那是在倫敦,她拿着傘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等待着紅色巴士上的兒子。兒子拒絕了他的傘,任憑雨絲打溼頭髮。她驚奇於康河裏飄着的白襯衫一般的東西竟是一隻天鵝時,兒子淡淡的說:“小孩。”當她指着三一學院的蘋果樹時,兒子叫他不要用手指,好丟人。當她驚奇於反對津巴布韋獨裁的牌子時,兒子說:“你不知道啊。”並加以了講解。那是在爲兒子做的晚飯上,兒子教她做一道菜,兒子演示完畢,她說:“好,我以後做給你吃。”兒子卻說:“你還不明白嗎,我不是要你做給我吃,我是要你做給自己吃。”孩子們長大了,獨立了。唯有她,心中記得的,仍是那圓潤微胖的可愛臉頰,清晰見底的歡愉的眼睛。孩子們如今高挺的背影告訴她,不要追。剩下的,是幼稚的,無知的,不會照料自己的她。

那年,她12歲,那是個有座右銘的年代,那是個對未來充滿着光明的憧憬的年代。56歲的同學會,告別了清純的童年,燦爛的青春的一些人,中年人,他們經歷過了生活的起伏成敗,有的人輝煌的走下去,更多人默默地走下去,還有人不再走下去。生活是由淡淡的悲傷和淡淡的幸福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爾的興奮和沉默的失望中度過每一天,然後帶着一種想說又說不出來的“懂”,做最後的轉身離開。兄弟,她爲他們眼神中不經意流露出的風霜感到心疼,想必他們也曾爲她的流離覺得不捨。他們不會彼此互訴衷腸,他們各有各的家庭,各有各的路。只是,他們記得,記得你的乳名,記得曾經美好的共同的歲月。同齡人滄桑的背影告訴他,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還記得,母親那樣愛美。她去屏東看母親,離前24小時她就要開始做工作。“我要走了,要上班。”母親是以一種被打敗的小學生的神情望着我的,她兩手交握,放在腿上,聽話的坐着。我給她塗指甲油,像給殭屍塗腮紅,我爲她塗口紅,抹胭脂,我們聽着周璇的老歌,曾幾何時,母親是一個那樣耽溺於美的女人。化好妝後,我說:“我要走了哦,要上班,但馬上會回來看你的。”從廣州到衡陽,五百里路,是1949年父母顛沛南下的路。在這穿越五百里的火車上,母親抗拒地抱着被子,不肯睡覺。母親不住的說:“帶我回家”,明明在回家的路上,眼前明明是兒女,母親卻認不出了,母親只是要求,回家。那個家,是一段時光,過去的時光。母親蒼老的背影告訴她:不必追。

龍應臺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着時間的前行。她的文字就像清涼的涓涓細流流過心上,帶給人淡淡的感動與憂傷。

我原以爲親人在這世間是永不變更的。但很奇怪,隨着時間的流逝,年幼的晚輩像是變做了“大人”,而曾一手將這些“大人”養大的人們,卻退成了孩子。設想三十年後,人到中年,孩子大了,不再依賴你了,他們展翅飛去,獨留你一人。孩子會把你當作無知的“孩子”,會認爲你麻煩可笑。父母已然老去,他們會變得遲鈍退化,變得像孩子般需要細心照料,甚至忘記了你是誰。兄弟姐妹們各在各的道路上懷着滄桑低頭前行。親人們都仍在那裏,但你不確定他們是否真的在那裏。每個人的世界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時間似乎是顛倒了過來。孩子們獨立的世界,父母的留在過去的世界,而你自己的世界,流離,迷茫。這是個多麼奇妙的循環啊!你只能注視着親人們一點點變化,發現自己,正在遠離他們的世界。於是,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目送着他們漸行漸遠的背影。

我的印象中,小時候,總喜歡依偎着父母,我享受把我的小手放入他們厚重或是細膩的大手裏,這總讓我覺得踏實幸福。不知從何時起,我不再去拉父母的手了,大衣上的兜成了我的手的安放處。不知何時起,我爲父母在同學面前叫我的小名感到臉紅。

而媽媽呢,她看着姥姥,姥爺生命漸漸枯萎,逝去。她與兄弟很少聯繫,只是在節日時問候一句。

時間是會前進的,我們在屬於自己的路上獨自前行。與身邊的人的路只是存在一些交集。而處在這瞬息萬變的世界上,我想,我們能做的,應該是珍惜現在,珍惜身邊的人,然後不留遺憾地目送,放手。

龍應臺的《目送》讀後感7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題記

第一次讀《目送》,是在初中時的語文卷子上,似乎給我留下的印象只是那句“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當時只不過是略有一些傷感,卻從未真正的去想過它的含義。

後來再讀《目送》,便多了幾分感悟,也多了幾分憂傷。

翻開那本書,我第一眼看到的是扉頁“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人生百態,盡在其中吧。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小時候我們總是跟着媽媽的後面,生怕自己被她落下,不知何時開始,媽媽手中的小手開始變得執拗起來,拼命的想逃出去,想長大。漸漸地,我們大了一些,走起路來不想讓媽媽牽,走在她的前面,時不時的回頭看一眼,媽媽是不是在後面,彷彿看一眼便安心了一樣。再後來,我們大步流星的往前走,有時分別都忘記回頭看一眼,似乎我與母親的緣分是這背影,而我逐漸長大的背影,也告訴她,不必追。

很多人在散了之後就開始終身流浪。

家,是什麼。家是小時候放學心心念唸的地方,那裏有着數不盡的零食、玩具、和歡笑;家是十幾歲年齡時想着外面的世界會更加美好,然後渴望遠離的地方;家也是你長大後真正留戀的地方,因爲你知道,無論你在外面經歷了什麼,那裏總是有着一桌熱氣騰騰的飯在等着你回來,還有那一顆顆渴望你歸來的心。

“天還沒亮就起來做早點,把熱騰騰的豆漿放上餐桌,一定要親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總不願拿傘,因爲拿傘有損形象,於是你苦口婆心幾近哀求地請他帶傘…孩子在哪裏,哪裏就是家”父母眼中的家就是我們,我們卻慢慢的長大,離這個家漸行漸遠,而身後是父母一次次的“目送”,他們渴望着你回頭去看上一眼,只需一眼,便可安心。

家,也會變質。我們一路成長,一路得到,也一路失去着。家裏的人會一個個走掉,會走的很遠很久,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我們會想念過去,似乎生活中充滿了回憶,卻又不得不轉過頭來獨自一人繼續前行。成長亦是如此。

牽掛你的人會慷慨給予你的時光和情感。

“她穿着黑衣白領,像一箇中學的女生。”每次讀到這句時,心裏總是有一種失落感。“我就是你的雨兒啊”,母親的記憶越來越差了,不知重複了多少遍的雨兒,母親還是轉瞬就忘。即便記憶不是那麼的清晰,她依舊還是心心念着她的雨兒,女兒是她最掛念的人吧。

有人說《目送》這本書太過零散,堆了73篇散文在裏面,可我卻認爲,這73篇散文缺一不可,是它們零零散散拼成了生活,無法將其中任何一篇抽離。我記得孟買的鐵軌邊,做手工布風箏的人爲死者捐布的善良,也記得金門裏遍地都是的地雷,那些可憐的孩子們都沒見過球。這些文章都是龍應臺用細膩的筆觸爲我們描繪出的一幅幅畫面啊!

我忽的想起楊絳先生的一本書,《我們仨》,那是一本充滿愛的書,楊絳和龍應檯筆下的愛略有不同,前者寫的是一家三口的點滴,而後者是描述着生活中平平淡淡的事例,有親情有愛情,還有友情。我以爲他們的情感是一樣的,可仔細品讀後才發覺,楊絳寫的是過去和懷念,而龍應臺所寫的是現在與珍惜。

時光這臺大機器不停地運轉,我們卻無法讓它倒轉或停止,所以我們只能做的是活在當下,珍惜好眼前的事物,珍惜對你好的人。

龍應臺的《目送》讀後感8

初識這本書是在網上淘的,拿到這本書,心裏狂喜,因爲我喜歡新書,喜歡新書所散發的那種氣息。封面的顏色給人一種視覺衝擊,我喜歡的很,那是綠色和綠色的交融和搭配,在這裏非常讚賞封面設計師,他給了讀者一個良好的的綠色的心情。

我爲什麼要說這些呢,讀目送,我不僅僅是在讀龍應臺的文字,而是沉浸在一個讀書的過程,我要從整體到局部,從外在到內在,從心情到心靈,逐一的去感受。我喜歡把書當成人,當成一個朋友去談心。讀書是一件快樂的事,你也許會感覺它第一次給現世浮躁的你帶來不同的心情。

文章結構分爲六十八篇散文,三部分。“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滿山遍野茶樹開花”。分別寫了父親的逝去、母親的年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失敗和脆弱、失意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茫然的虛無。

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哀傷,美麗。最犀利的筆也有最難以言盡的時候,在《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後龍應臺再推出的最強新作《目送》。

書的前言這樣寫道:此書,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讀到這裏我的心裏一顫,龍應臺對親情,朋友的愛是沒有修飾的,沒有華麗的詞藻;是那麼的直抒情懷,是那麼的情感真實,她給了我們一個簡單的開始,一個真摯的開始。我想大部分的讀者都會被這句話打動,那是因爲它深深觸動了我們心底的那根親情的弦,然後引發出錚錚的轟鳴聲,經久不息。

文中的許多文字都能讓人想起朱自清那篇膾炙人口的《背影》。不同的是,《背影》講述的是父子兩代人的情感,而《目送》牽繫三代:不僅往上看,也往下看,看到兒子們的青春,回憶自己的少年時光;看爹孃的年老,自己也將邁入的老年。這是龍應臺的三代情懷。

對於她而言,這本書寫了人生的一個階段:寫父親時,父親已經逝去;寫母親時,也即將目送母親離開;寫與孩子的瑣事關係時,看到的是他們永遠用背影對着自己。人生走到這樣的年齡階段,是四顧蒼茫,失落無望,唯有目送。

想想二十多年前讀龍應臺《野火集》長大的那一代人,現在也都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對他們而言,從牽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綿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着年老的母親如同帶着幼小的孩子一般,想到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目送》處處是感同身受的親情滋味。

讀完後,我發現自己的年齡與心智是那麼的不協調。現在在學校住宿,幾個月都在學校,很少回家了。每次節假日回校,我不曉得母親在我背後是否流過淚,但我明白她在我的背後永遠默默地愛我。在學校裏我從來都不會主動打電話給她,只是放假了,給她報個信我要回家了。

話語不多,媽媽在家裏一定很急切的等待着她的女兒的電話吧,每一天。看完這本書後,想到母親看到背影,只是目送背影的心情,越發覺得自己不懂事了。

人生,可不就是一個目送的過程。父母目送子女走向教室,走向離境的通道,走向成長的未來,走得離自己越來越遠。孩子目送長輩走向街道的的拐角,走向久別的故鄉,走向生命的盡頭。兄弟間的目送,愛人間的目送……我目送着別人,同時也被別人目送。

親情,就像一種特別的酵母,把生命中的溫暖漸漸詩意化開來。於是,我就在她的文字中,讀到了感動和慈悲,擁有慈悲心懷,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龍應臺的《目送》讀後感9

《目送》裏包羅萬象,龍應臺女士用她溫婉細膩的筆觸將每一篇文章刻畫地十分完美。在人生的不同的階段,我們總會有不同的感悟,會面臨各種各樣這樣年齡段所要觸碰的事情。 《目送》一共有七十三篇文章,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龍應臺的文章給人的感覺是十分的細膩的。其中《目送》這篇文章帶給我很深的觸感。

《目送》講述的是讀後感目送兒子的背影漸漸遠去,目送父親的背影漸漸遠去。當我們長大後,對子女的關切可能會勝於對父母的,而當子女長大後,他們也依然會對自己的子女的關切勝於父母。這種愛會一代一代的延續。我們在生活中總是在不斷的目送他人的背影,有時會體會到很多。

當我們的父母也漸漸變老的時候,變成一個雙目渾濁,滿頭銀絲,全身佈滿老人斑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像父母對待年幼的我們一樣去細心照顧他們呢。

當我們無所事事,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時候,那就去父母吧。因爲孝順父母永遠不是壞事。

龍應臺說父母的背影告訴我們不必追,但我認爲應該拼命的追,用自己的愛使他們的心溫暖,像小時候那樣整天黏在他們身邊也許就是每個作爲父母最大的願望。孝順並不一定是讓父母過上特別好的日子,而是多陪伴父母,多照顧父母,多與父母聊天。因爲有你時候他們會覺得很開心。所以請不要說自己今生來不及孝順父母,想孝順父母什麼時候都行。

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無法言喻那種情感。

龍應臺的《目送》讀後感10

  篇一:目送讀後感

父女母子之間的緣分,是將你和他手上繫了一根線,他的漸行漸遠不能拉動你,卻有了一絲痛楚,是牽掛,是回憶,是生的意義。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得,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一個人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

記憶最深的一次,每次回老家,出去玩的時候:總會看見奶奶一臉不捨的神情,雙手急促纏着圍裙,那時的我總以爲:

又不是不會回來,擔心什麼。便一臉不耐煩走開了。卻不曾想這卻是最後一次見面。奶奶因爲摔了一跤,不幸走了。我十分傷心當生命裏最關心的人走了,我們才知道我們失去了最珍貴的東西,再也找不回來了都不再會有人爲你留戀,爲你掛牽,爲你等待。就算有千萬次的回頭,會有誰人在一直目送着我的離開,哪怕轉了彎仍捨不得收回目光。

再多的遺憾都只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與釋懷與生命的和解。

小時候,每當遇到兩難時候。我們總是喜歡問爸爸媽媽:你說我選哪一個好?我們總是喜歡把問題丟給父母,當我們長大了,父母老了。我們必須學會一個人面對,然後去解決。

昨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裏,讓他們的眼睛多落點在我們的臉龐上,而不是含淚看我們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知道,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有些路,只能一人走,你給孩子的只是些精神上安慰與支持,讓他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些事,只能一人過。有些關,只能一人過。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見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篇二:目送讀後感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龍應臺在她最近出版的一部書《目送》中的一段。龍應臺,這支亞洲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會有最柔軟和難以言盡的時候。在此之前我讀過她的《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都是用盡了深沉和喜悅的筆鋒,寫盡了一個母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滴驚歎和感慨。而《目送》卻是思考着生與死的人生大問題,在寫父親的逝去、母親的垂老、兒子的遠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進的同時還寫失意、失敗、脆弱和放手,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

其實,《目送》只是這本書中的開篇。開頭作者是寫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學時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頭地走進校門,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中;再到孩子十六歲時在機場目送他離開;當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願意和父母齊頭並進的時候,這個做母親的人,慢慢地獨自咀嚼着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現了另一個背影,這個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淚水溼潤而模糊了的視線裏,我們都看到了那個背影,是被長大了的我們無意時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們從不打攪我們,總是在離我們十步之遙的地方緩慢前行,是爲了看我們是否安全,是確保我們在無助的時候能第一個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是在看到我們歡樂時他們也能偷着樂是的,養兒方知父母恩。在我們目送着孩子遠離了自己的視野時,才知道這樣的滋味父母已經嘗過了很多遍。

於是,我讀到了那段驚心動魄的話。一下子,眼淚就像決堤了一樣再也不能收住。我一遍一遍地讀着這段話,那“不必追”三個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眼睛。孩子所去的方向是燦爛的未來,而那個背影要去的地方卻是無盡的黑暗。我知道,花開總有花落的時候,但,真到了那天,情何以堪?熟悉的老屋卻沒有了最親的人,庭前花開卻失去了駐足欣賞的人,你的喜悅再也無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會有人知道你額前的傷疤出自何時來自何處,你,可以這樣想象嗎?

感謝龍應臺的《目送》,讓我們下定決心再對父母好一點,再好一點。窮盡我所有,愛他們,因爲我們是爸媽最親愛最疼愛的孩子!

  篇三:目送讀後感

龍應臺的《目送》是一部對親情和周邊人物的感悟散文。特別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併爲之深深感動。《目送》是全書的首篇,描寫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第二篇《雨兒》寫患老年癡呆症的年邁母親,母女情感真心實意,讓人感動,第三篇《十七歲》寫的是青春期兒子的“獨立”,還有《愛情》、《明白》、《胭脂》、《爲誰》等等,這些都是寫父親的逝,寫母親的老,寫兒子的離,把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銘刻在心,訴諸文字,處處是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

古人云:四十不惑。人過四十後,經歷過許多次的生老病死的場面,再讀《目送》這類親情散文,感悟很多,特別是《目送》中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人在生命的路途中,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平靜中透露着的哀痛,讓人不甘又無奈。永遠記得兒子在第一次拿到學習成績單時的情景,手拿獎狀,在人羣中急切地尋找我地樣子,那時的我就是他的天;大學四年,每次打電話時,即便是在腳骨折臥牀時,他的聲音是歡快的語調,第一句話永遠都是“媽媽,我很好!”我很感謝兒子的孝順,但心裏也明白,兒子長大了,能自己擔待所有的傷痛,對父母的依戀會越來越少,每每想到這,那種酸楚而又心存喜悅的無奈,瞬間會填滿我整個胸膛。

讀《目送》會我又一次地感受到送父親走時的那種撕心裂肺的哀痛,也會想到了每次回家看母親時,母親那歡愉的目光和不停叨嘮的話語。世間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後還是沉寂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目送》所描寫的都是人們所經歷的,所以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讀《目送》總有想流淚的感覺,爲逝去的或正在遠去的親情,挽留不住的是匆匆的生命腳步,能留下的就是記憶;讀《目送》懂得了對於生命,最好的態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

讀《目送》有些更深的感悟: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