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說課稿模板(精)

說課稿模板(精)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作爲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是說課取得成功的前提。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課稿模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說課稿模板(精)

說課稿模板1

  一、說教材

詩中的李白和汪倫,桃花潭水和踏歌聲,將欲行和送我情,組成了一幅聲色並茂,景象俱佳的滿意畫。輕舟欲行,踏歌聲起,主客兩依依。這是何等誠摯而感人的送別!我想孩子們在讀這首詩的時間,肯定會表現出本身能感觸到的畫面或場景,肯定會與李白一起偕行……孩子們在讀詩時,大概,會被這份千古絕唱的情誼所衝動。大概,孩子們會對“桃花潭水深千尺”滿盈嚮往,卻對“不及汪倫送我情”感觸難以置信。但作爲新世紀的門生對付李白汪倫情誼的明白和感悟一定是差另外。因而,怎樣讓這時空交織的昔人和今人在“情誼”這個主題上,捉住情緒這個切入點是本課的要害。

  二、說教學目標、重難點

《新課標》對第一學段的詩詞教學的要求是“誦讀兒歌、童謠或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古代詩詞語言精美,生動,教學時切忌逐字逐句串講支解。本設計有效利用音樂、誦讀、想象、媒體教學等手段,抓住“情感”這一主線,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藉助想象、入境悟情,從而領悟詩意,體驗詩情,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1、知識能力:

學會“贈、汪、倫、乘、舟、欲、踏、潭”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方法:

學會想象詩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3、情感態度:

咀嚼和體悟重點詩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情味,在反覆誦讀與融情想象中,感受李白和汪倫分別時的情景,體會詩人與朋友之間聚散依依的濃濃情誼,激發學生珍惜人間友誼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詩句,並能展開想象,體會詩人的感情。

三、說教學方法。

古詩是小學語文教材中一類特殊的課文,它含蓄、凝鍊、節奏強、跳躍大;離我們的時代較久遠。因此,在古詩教學中,以層次性的朗讀、吟誦爲重點,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這節課我運用下面的教學方法:

1、想象入境法。

語文課堂教學應該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讓學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體察中悟情、在展開想象中融情。促使學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2、熟讀成誦法。

“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古詩教學是閱讀教學的'一部分,因此古詩教學讀是基礎,悟是關鍵,要以讀爲本,重在悟情、傳情。從這個意義上講,古詩教學就是讀悟教學,就是知識的理解,情感的共鳴,審美的感悟。

3、聯繫擴充法。

教材定位從題材走向素材。精讀一首,帶讀幾篇,豐富其文化底蘊。我在學生學會《贈汪倫》一詩的基礎上,出示了一組送別詩形成了一個知識組塊,再一次體會古人對友情的重視,對朋友的珍視。同時也讓孩子們對古詩有一個新的認識,激起他們對古詩的興趣。

四、說教學過程

1、由詩導入,更進一步瞭解李白,引發學詩熱情。

2、初讀古詩,整體感知。故事──十里桃花萬家酒家等的生動內容,使學生知背景,臨其境,讀準字音、熟記生字,感知古詩大意。

3、品詩情,明畫意。讀悟的基本思路應是語感——文感——情感——美感。在這個過程中,關注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在帶有情境的讀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的心靈直接對話,感受和再現作者的情思。

4、遷移延伸,拓展誦讀。

通過一篇帶動多篇,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挖掘了詩的文化底蘊。

反思課堂:

我所盼望的是孩子們能與文真相擁相融,但講授後看來那是一廂甘心。一是受我的本領技能制約:缺少李白乘舟將欲行的畫面,缺少踏歌的視頻圖像,如允許以讓汪倫和我們平凡的相送方法有個直觀的比力,也能讓孩子們明白李白爲何而衝動。別的大概是時隔太甚長遠,大概如今的門生養尊處優慣了,沒法體驗,大概說很難了解比山高,比海深的交誼(這些也是我給本身找的捏詞)。只能說是門生們淺條理地感覺到了墨客李白其時的心境,朗讀乍聽之下還可以,但細品下,流於情勢,沒能有感而發。

說課稿模板2

內容分析:

勃拉姆斯(1833——1897)德國作曲家。13歲就爲生活而奔波。20歲到各地演出,結識了李斯特、舒曼等藝術家。舒曼稱他爲“有重要意義的後起之秀”。1862年,他遷居維也納,擔任合唱指揮、樂隊指揮。

勃拉姆斯一生寫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有四部交響曲,多部協奏曲及管絃樂曲等。

他的音樂內斂、深刻、智慧。他的音樂創作風格繼承了衆多古典音樂大師(如貝多芬、巴赫)的傳統,人們常把勃拉姆斯與貝多芬、巴赫總稱爲德國音樂中的“三B”。

關於這首《搖籃曲》的創作背景,勃拉姆斯與一位奧地利姑娘一見鍾情,但是他們的戀情受到了不可抗拒的阻礙,最終沒能在一起,這個姑娘另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在生第二個女兒的時候,勃拉姆斯寫下了這首優美的搖籃曲,作爲禮物送給她,只希望,自己曾經深愛的人在哄寶寶入睡時感到溫馨與幸福。

這首歌曲,表達了母親對孩子深深的愛以及親切的的祝福,曲調徐緩、優美、寧靜,令人感到溫馨。

教學目標:

1、能夠用自然圓潤的聲音和優美抒情的情緒演唱《搖籃曲》

2、能夠通過聆聽不同表現形式的搖籃曲,悟出搖籃曲這種體裁在情感表達方面的共性,受到美的薰陶。

3、能夠從體驗搖籃曲情感的過程中感受到父母的愛偉大與無私,並懂得用實際行動去珍惜。

教學重難點:

感受音樂的情感,用連貫、柔和的聲音演唱,尤其是八度大跳的部分。

一、導入

1、展示一組寶寶熟睡的圖片,背景音樂爲勃拉姆斯《搖籃曲》,創設優美的意境。

2、學生談聽後感受

二、主題呈現1、顯示標題“勃拉姆斯的《搖籃曲》”;2、作者背景介紹。(1)學生介紹勃拉姆斯生平;(2)介紹歌曲創作背景

三、走進音樂 1、欣賞勃拉姆斯的《搖籃曲》,思考問題。教師範唱,回答問題:聽了之後有什麼樣的.感受?2、教唱(1)感受三拍子的強弱;(2)教唱譜(講解弱起、休止、裝飾音);

(3)帶着情感,用“u”模唱旋律;(4)填歌詞;(5)處理情感;(6)集體完整的演唱。

四、聆聽與感受不同表演形式的搖籃曲

五、感悟 1、 展示一副汶川地震中關於母親捨身救子的圖片,學生圍繞圖片談自己的想象。(背景音樂爲勃拉姆斯搖籃曲器樂版);2、 陳述這張圖片背後的真實故事。

這是發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真實故事,災難來臨的那一刻,母親雙膝跪地,身體匍匐着,她用瘦弱的背脊擋住了轟然塌下的房屋,爲孩子撐起一片生的天地。孩子被救出來的時候,毫髮未傷,甜甜的睡着,他熟睡的臉讓在場所有人感到溫暖。在包裹他的被子裏,我們發現了一部手機,屏幕上有一條未發出去的信息: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記得,我愛你!

2、學生表達想對父母說的話

七、表達情感,結束課堂

對父母說出感恩與愛的語言:爸爸媽媽,我愛你們,永遠愛你們!

說課稿模板3

我說課的題目是國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二課《木蘭從軍》。(板書:木蘭從軍)《木蘭從軍》一課是一篇歷史傳說故事。講的是古代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事,讚揚了花木蘭尊老愛幼、熱愛祖國的優秀品質。我個人認爲本文情節生動、形象鮮明,是一篇培養學生閱讀、思考及想象能力,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好教材。但因爲學生對花木蘭瞭解甚少,要讓學生通過故事中三件小事的簡述感悟到花木蘭的優秀品質,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基於以上認識,針對教材特點與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爲: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和兩條綠線裏的6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運用多種手段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掌握邊讀邊想象的讀書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花木蘭愛家愛國的優秀品質。

進行簡單的句式訓練和語言實踐活動,內化文本語言,提高語文素養。

其中,目標1、2是教學重點,目標3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安排兩課時來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爲: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上課尹始,我首先通過一幅花木蘭一身戎裝馳騁沙場的課文插圖,讓學生初步感受木蘭的颯爽英姿。隨即出示課題,理解“從軍”一詞,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文本的興趣。

二、自讀課文,瞭解大意。在這一環節中,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讀課文,在自讀中自學生字,瞭解課文大意。

三、檢查反饋,整體感知。在檢查朗讀的過程中,對文中“徵兵”、“燕山”、“年齡”、“將士”“將軍”等易讀錯的字詞予以關注指導,並指導學生讀好長句的自然停頓。在朗讀的`同時,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理解部分詞義。

四、自主識字,指導書寫。本課有10個生字,這節課上我將指導學生書寫五個筆畫較少的字,寫時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字型結構和筆畫位置。其中重點板書“弟”,強調書寫筆順。最後預留5—6分鐘讓學生當堂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這一課時,我安排了三個教學環節: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課。

二、精讀課文,想象拓展。

三、認讀生字,指導書寫。

其中第二環節是本課的訓練重點。

具體過程是: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課。

上課尹始,教師以簡煉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新課的學習,認讀課題,並指導學生正確認讀上節課學習的新詞,夯實基礎。

二、精讀課文,想象拓展

本文共有四個小節,二、三小節是教學的重點。

說課稿模板4

  一、說教材

《在家裏》是山東教育出版社一年級語文教科書第一冊識字1第3課的內容,本課由一幅插圖,一組詞語和一篇簡短易懂的課文組成,本課通過插圖和文字創設了一個真實的生活情景,與兒童的生活密切結合,反映了學生的家庭生活,拉近了識字與孩子生活的距離,更容易讓孩子喜歡識字,願意運用漢字。本課涉及的8個詞語爲插圖中事物的名稱,多爲家庭陳設用品。短文和圖畫描繪的是晚上爸爸看報、媽媽看電視時,“我”給他們送上水果,家庭氣氛溫馨和睦,處處洋溢着幸福的喜悅,也說明“我”是一個尊敬長輩,會做事的好孩子。

二、說教學目標

依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相關要求,我結合教材,在綜合分析本班學情的基礎上,我設定本課目標如下:

1、學會“沙、發、報、紙、電、視、臺、燈”8個漢字,會寫兩個字。

2、認識“氵火扌”3個偏旁。

3、認識一些簡單的家庭陳設用品,並能將它們與對應的詞語聯繫起來。

4、在識字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讀表示家庭陳設和用品的8個詞語,認識其中的8個生字,學寫2個字。

識字是閱讀、寫作的基礎,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新課標提倡多渠道的識字途徑,多認少寫,及早閱讀。我本着課內識字與課外識字相結合的理念,充分運用教材的插圖,結合學生的已有認知,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讓識字源於生活,用於生活。

同時,在識字教學中,對那些認讀的字只要求能用於閱讀就可以了,既不要求書寫,也不用對字形作過多分析,可以適當滲透一些識字知識和識字方法。

四、說教學、學法

(一)教法:採用情景教學法,開發課程資源,走向生活大課堂。

(二)學法

1、觀察法、自學嘗試法願意表現自己是孩子們的天性,因此在我在課前鼓勵他們回家觀察自己家裏的擺設,並和爸爸媽媽一起給這些物品準備好標籤,我還鼓動他們儘可能多的認識這些物品名稱,或給這些物品編一個小謎語,然後讓他們帶到課堂上互相交流介紹,在交流的過程中孩子們的表現天性展露無疑,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充分的表現着自己,而其他學生也會在他們的帶動下爭先恐後的交流。這樣以先進帶後進,以表現促發展,孩子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了,他們學習課文的勁頭自然而然地也就高漲起來了。

2、興趣激勵法培養低年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新課標中低年級段口語交際的目標之一,在本課中我運用“小紅的家裏有……有……還有……”的句型以及“我的家裏有……有……還有……”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1、課前鼓舞興致高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的外延就有多大。複雜繁多的漢字僅在課內學習是不夠的,還可以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在課前我給孩子們佈置了一個嘗試性作業“說說我的家”,要求孩子們回家觀察自己家裏的擺設,然後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給這些物品準備好標籤,同時我鼓勵學生儘可能多的地認識這些物品名稱,或者給這些物品編一個小謎語,請其他同學猜一猜。雖然這只是一個嘗試性作業,但一年級孩子好表現的天性卻讓他們在準備的同時,給了他們一個在生活中識字的絕佳鍛鍊機會,同時讓他們樹立“生活中處處皆語文”的意識,引導他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不斷認識漢字,豐富詞彙,並不斷積累語言材料。

2、課始交流促發展。

上課伊始,我採用了集體交流、小組交流等方法給孩子們搭建了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讓每一個孩子都有表現的機會。這時,有一些孩子就迫不及待地向周圍的同學介紹起自己的家來,而有些不太願意說話的同學在他們的帶動下也興致勃勃的介紹了自己的家,有的孩子甚至還得意洋洋的舉着自己準備的物品標籤,向別的同學介紹自己認識的物品名稱,有的還指導其他學生認識這些物品名稱。而我只是在做好一個傾聽者的同時指導學生運用“我的家裏有……有……還有……”的句式來介紹自己的家。

3、課中創情境悟字形。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知的語言因素作爲主要材料,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並且要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因此在接下來的這個環節中,我創設了一個字物搭配的情境,引出了小紅的家,並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小紅的家,讓學生看圖來說說小紅的家裏有哪些東西,由於一年級的孩子年齡還小,對他們的說話訓練不可忽視。所以此時我穿插了說話訓練。如看圖:家裏有些什麼?你怎麼把它介紹給大家?可以按照方位順序、可以從左到右,也可以按照傢俱類和電器類等等,只要說清楚、說流暢就行。

這種說話訓練,能幫助學生逐漸把話說得具體,有條理,不但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進一步理解課文思想內容。

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我隨機出示了詞語,並引導學生交流一下自己是用什麼好辦法記住,談一談識字方法。如果學生講到了好的識字方法,就大力表揚。但由於孩子剛剛認字,有些方法還不知道,所以我們這時要結合學生及時滲透一些簡單的`識字方法。如:。加一加的方法、換一換的方法等。

《課程標準》中提出識字教學要力求識用結合,因此教學時通過亂字排列、組詞使學生得到詞語的拓展練習。如用生字找找朋友或說一句話。如學習“報紙”一詞時,我問學生:你家裏有什麼報紙?你知道哪些報紙?學習“電視”一詞時,我又提問:你喜歡看電視嗎?最喜歡看什麼電視節目?看電視時,不要忘記保護視力等,讓學生在組詞時、瞭解一些相關知識時,也加深對生字的記憶。然後我又採用“小組讀”、“同桌讀”、“自由讀”、“個別讀”等形式加以正音,確保面向全體學生。最後將課件中的物品變成不帶拼音的生字再進行認讀。

4、課終遊戲記生字。

孩子年齡還小,直觀意識佔主要,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也不長。在前面好長時間的學習後,學生可能已疲倦,注意力也易分散。此時我們一定要把握並運用好剩餘的時間,向這最後的幾分鐘再要效率。此時,我們可以採用課件動畫的形式,讓學到的傢俱和電器一個個跳躍出來,來進行鞏固訓練。一則吸引孩子的眼球,提高他們的注意力,二則也在孩子高呼傢俱和電器名字時鞏固剛纔所學的知識,一舉兩得。

最後一個環節是生字的書寫。本節課重點學習“上下”的寫法,先學習筆畫點的書寫。起筆輕輕,落筆重。本課的生字比較簡單,“下”這個字寫的時候就要注意一下它的筆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這些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說,然後再寫,再評,互相促進。

總之,本節課我力求給學生一個充分發揮的空間,充分實現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有充分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利,在選擇中主動體驗學習,同時以識字爲基點,引導學生髮現詞與事物間的聯繫,使學生在感受識字之樂的同時,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說課稿模板5

一、說教材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組的一篇課文,位於教材第11課。講述了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仗着國勢強盛三次侮辱晏子,晏子針鋒相對進行反駁,維護了自己和齊國的尊嚴。文章按事情的發展順序,層次清晰,結構明瞭。第一部分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第二部分詳細記敘了事情的經過,第三部分交代了事情的結果。用三個小故事展示了晏子的一身正氣和過人的智慧,語言通俗易懂、淺顯樸實,適合積累,能有效的豐富學生的語言世界。閱讀楚王和晏子的對話,品味晏子語言的精妙之處,感受晏子的魅力是本文語言學習。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新課程標準》中指出的“讓學生主動地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發展學生的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我確定的教學目標爲:

1. 會認8個漢字;美觀書寫由11個左右結構的生字構成的 “盤點詞語”,感受漢字的形體美;積累“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這三個拓展成語

2. 瞭解文章的表達順序,明晰課文是由開頭、中間、結尾這三個部分組成的;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人物對話中問句的不同語氣。

3. 從故事二中感受晏子語言委婉含蓄的表達特色,體會晏子維護國家尊嚴的精神。

4. 根據提供的情境,嘗試用委婉含蓄的表達方式化解矛盾或擺脫困境。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的表達順序;有感情地讀對話部分,體會晏子的委婉表達。

教學難點:

體會晏子語言的精妙之處。

三、說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的'表達順序;有感情地讀對話部分,體會晏子的委婉表達。

教學難點:

體會晏子語言的精妙之處。

四、說學情

1、學生對歷史性故事的文章一般還是比較有興趣的,但往往也只注意精彩的故事情節,而忽略句子詞語的深刻解讀,教師要循循善誘,讓學生細細品讀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詞語。同時,由於該年齡段的學生依然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正向着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因而學生對本文幾處晏子迴應楚王的侮辱的話的理解還存在一定困難。我們應幫助學生建構感性的認知世界,品味語言的精妙之處,從而達到積累。

2、文學是用文字塑造形象的,學生已有較好的形象思維能力,同時也缺乏文學中的抽象思維能力,教師要很好的利用這類具有思辯之美的文章,讓學生認真解讀,把握重點,努力突破,以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五、說教法學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十二個字;書聲琅琅、議論紛紛、高潮迭起,本節課,我採用推導法,誦讀法,表演課本劇等手段,通過讓學生讀、思、議、演等活動,使學生合作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六、說教學理念

1、以新的學習方式,還學生主體地位。

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課教學意在通過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還學生以真正的主體地位。在教學時,讓學生以“小記者”的身份,隨同晏子一同岀使楚國,讓學生置身於文本之中。

2、開放學生的學習空間

第斯多惠說過:“知識是不應該灌輸給學生的,而應引導學生去發現他們,獨立掌握他們。”本課教學能放開讓學生自瀆自悟,最大限度的還給學生較多的質疑問難,交流討論,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時間。採用“學當晏子”,“報道晏子”,“朗讀表演”等形式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老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和朗讀,巧妙指導,把學生帶入課文描寫的故事情境中去。學生的智慧需要老師的智慧去點燃,智慧的教師,智慧的學生才能走進智慧的晏子。

七、說教學流程

現在我談一下我的教學設計:

一、簡介背景,瞭解晏子

⑴ 揭題(板書:晏子)

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國曆史上曾出現過一個羣雄紛爭的春秋戰國時代,這就是當時的形勢圖。(課件)其中有五個國家比較強大:齊. 宋. 晉. 秦. 楚。而齊國的強大離不開一個人,此人雖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辯,口才極好,常被派到其他國家執行外交任務,幫助齊國解決了許多外交上的爭端,他就是晏子。“子”是古時候對男人的尊稱,其實晏子名叫“晏嬰”。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就是晏子岀使楚國的故事。(板書:使楚)“岀使”就是一個人代表一個國家去訪問另一個國家。本文是寫晏子代表齊國去訪問楚國。

⑵ 晏子受齊王的派遣隻身岀使楚國,爲了能及時瞭解他出訪的情況,同學們想不想當一回齊國的小記者,隨大夫晏子岀使楚國?現在,老師說一下對小記者的要求:一個優秀的小記者必須耳聰.目明.嘴勤.手快。

(我這樣設計:把學生身份變成小記者身份,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習過程變得有趣起來。)

二、初讀感知,走近晏子

1、岀使前我先來考考小記者對這些詞語的理解:侮辱 尊重 國勢,目的是爲了使學生能更好的把握課文內容。現在我們就出發,跟隨晏子岀使楚國。

2、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檢查交流

學生彙報:課文講了晏子挫敗楚王的三次侮辱,維護齊國尊嚴的事。

三、潛心體悟,研讀晏子

我們來看晏子與楚王的第一回合較量,請同學們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思考:(課件出示)

1、楚王是如何侮辱晏子的?

2、晏子是如何反駁的?

3、請自由朗讀晏子反駁的幾句話,你認爲晏子反駁的話中那句最巧妙。

學生彙報,然後,讓學生明確推理過程。(課件出示)

A 推理性填空:

只有訪問狗國才鑽狗洞,現在楚國要晏子鑽狗洞,那麼( )。

B. 面對楚王的侮辱,如果晏子不採用這種反駁方式,而採用最直接的回答方式該怎麼說?想一想這兩種反駁方式哪一種好?爲什麼?(討論悟理)這一環節,我採用比較的方式進行教學,能進一步體會晏子反駁的巧妙。

小結:是啊,面對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靜的反駁,不卑不亢的把侮辱還給楚王,才能維護自己和齊國的尊嚴,又不傷了兩國的和氣,讓我們一起冷靜的來讀讀晏子的反駁。(課件)

4接待的人把話傳給了楚王,楚王聽了只好——(指導引讀)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麼?

5、讓我們齊聲朗讀第三自然段,再次認識一下充滿智慧和勇氣的晏子!

楚王本想侮辱晏子,結果還沒見面,就吃了一個敗仗,他會心甘嗎?讓我們接着來看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二回合較量:

1請大家推選出一位既勇敢,朗讀水平又高的同學來讀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二回合較量。同學們邊認真聽邊想象當時的場面。

學生讀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課件出示)

閱讀提示: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楚王與晏子第二回合的較量。

(2).在文中用“ ” 畫出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用“ ~~~”畫出晏子是怎樣反駁的?

(3).體會一下他們的對話,你能不能聽出他們的弦外之音。

2、根據句子的意思想象成語

大夥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雲(舉袖成雲)

大夥都甩一把汗,就像下一陣雨(揮汗如雨)

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腳尖碰着腳跟(摩肩接踵)

這個環節我之所以這樣設計,是爲了達到讓學生運用成語和積累成語的目的。

3、面對楚王的再次侮辱,晏子針鋒相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巧妙反駁,這樣的場面真是既緊張又精彩。各位岀使楚國的小記者,你們下去要試着表演來再現當時的情景?

(讓學生組成四人小組,下去把觀察到的晏子和楚王等人的動作. 神態. 語氣通過表演體現出來)

下節課彙報並表演。

這個環節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表演,再現當時的情景,使教學更直觀、更形象、更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晏子真是好口才,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又一次挫敗了楚王。那麼,

晏子和楚王之間的第三回合較量又是怎樣的呢?

請同學們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 自讀自悟,自由交流學習體會。課件出示: 柑橘在淮南 ( ),可是在淮北( ),原因是( )。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 ),可是一到楚國( ),原因是( )。

五、回顧文本,齊誇晏子

各位小記者,我們的隨訪任務已經圓滿完成。齊王和人民正焦急地等待着大家的消息,你能用簡短的幾句話來誇誇我們的晏子大夫嗎?(以新聞報道的方式說說,出示課件:記者XXX齊國報道…….)

文章至此,可以說水到渠成,同學們已經充分認識了晏子的能言善辯,處變不驚,又運用這種新穎的報道方式,定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六、拓展延伸(作業)

爲了更多的瞭解晏子,請同學們把下面這道題完成。

充分發揮你的想象,楚王后來是怎樣對待晏子的?兩國之間的關係會怎麼樣?請你把想到的寫下來。

九、說板書設計

11晏子使楚

晏子受到侮辱 巧妙反擊 挫敗楚王

鑽狗洞 鑽狗洞=是狗國 只好開城門

沒人才 下等人──訪下等國 只好陪着笑

沒出息 水土不同 只好賠不是

結果: 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這個板書設計,既板書了文中的主要人物,又板書了他們之間的三次較量,突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說課稿模板6

《與朱元思書》,是蘇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文言文。

一、說教材

本單元是文言文教學單元,所選的課文都是歷來傳誦的名家名篇,其中《與朱元思書》是一篇描寫山水景物的精品,不僅讓我們體味到作者高雅的志趣,同時還帶給我們無窮無盡的美的享受。新教材入選次文,意在繼續學習名家描繪山水景物的名篇,繼續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繼續欣賞山水遊記的優美意境,繼續提高審美情趣,提高鑑賞能力。

二、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設定:

根據新課標指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和閱讀文言文的要求,以及結合本課的內容和地位、學生的認知實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以下幾點:

1、瞭解吳均的作家作品常識,能正確有感情朗讀、誦讀課文,能借助工具書和註釋疏通文意,進一步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體會文中多層次多角度描繪景物的特點和駢散結合的寫法。

3、體會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懷和把握文章的主旨。

4、品味優美的寫景語言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大好河山的熱愛,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本文是一篇山水小品文,需重點介紹多層次、多角度描寫景物的寫法(入微的觀察,抓住景物的特點寫景、借景抒情的寫法,熟讀成誦感受文中優美的意境確立爲教學重點)。

由於本文語言表達含蓄,寓意深刻,對九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上還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確立理解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懷把握課文的主旨爲教學難點,同時也是教學重點。

三、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

爲了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依據新課標提出的“充分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徵以及學生以有的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朗讀、誦讀教學法、資料收集信息整合法、師生立體交流討論法、啓發式教學法。

又依據新課標提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理念,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適應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十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學習,指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質疑,自主合作,發揮想象,養成自主勾畫圈點批註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手段

藉助多媒體等電教手段,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彌補傳統教學設備的不足,達到快速信息整合。

五、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伴隨着一曲〈高山流水〉,以多媒體展示一幅杭州富春江//一組充滿大自然魅力的山間圖片,讓學生就圖片談感受,初步審美之後設計如下導語進入:富春江的美景堪稱“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南朝吳均早有鑑賞,下面就讓我們一同閱覽吳均寫給朱元思的信。

2、熟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首先,教師範讀指導。然後學生反覆朗讀,達成誦讀的效果之後,再讓學生以四人爲一小組自主參照註釋和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互相監督補充。然後歸結難以解決的問題,提交到課堂,師生再共同討論解決。這一設計實現師生平等對話。

3、研讀賞析,解決重點

我提出二道問題讓學生思考:(1)文章的結構美在哪?(2)文章是如何抓住“異”和“奇”兩個字來寫水和山的?在寫法上有哪些特點?

作以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究,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理解,只要理由切近就加以肯定,重在讓學生掌握作者是如何通過動靜結合、聲色融合、詳略得當、遠近互補來寫景的。進而解決了教學重點。

4、通過質疑,突破難點

我設計這樣的問題:作者寫給朱元思信的目的是什麼?

引導學生辨疑,說出自己的體驗,這既訓練學生對課前收集到的信息資料進行整合,又需要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進行深入挖掘賞析,經過討論,教師點撥,最終達成學生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志趣之美(主旨),得到了情感教育,突破了難點。

5、課堂隨機問答檢測可以是詞句釋義,也可以是背誦課文。

6、師生共同總結本課內容

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作引導:這堂課你學到了哪些內容和掌握了哪些知識?

重在讓學生自我評價,自我總結,,以反饋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然後再教師強調重點。

7、佈置作業

以“給朱元思的一封信”爲題,用現代書信的格式完成一篇習作。

讓學生在文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處景觀設計一段導遊詞。

(這樣的設計意在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雙語表達能力,進一步欣賞山水寫景的特點,一舉多得。)

六、板書設計:

與朱元思書

總(天下獨絕)分 {水異(水之清 水之急)

山奇(樹之奇 山之勢

說課稿模板7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計算機主機的祕密》。今天我跟大家彙報的內容分爲以下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初中信息技術第二冊《探索計算機硬件系統的祕密—————計算機主機的祕密》這一節中的內容。學習的對象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計算機的硬件知識有更清晰的認識,爲以後構建完整計算機系統概念,瞭解計算機工作原理做好鋪墊。

第二部分: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1)在觀察實物及動手實踐的基礎上,使學生對計算機主機的組成有直觀的認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現概念與實物的正確對接。

(2)通過瀏覽教學資源專題及相應的教學視頻剪輯,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加工整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綜合素養。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生交流,師生交流,人機交流等形式,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和概括表達的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3.通過小組協作和競賽研究活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競爭參與意識和研究探索的精神,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由於我校大多數學生都來自水果湖地區省直機關的子弟,對計算機接觸較早,對計算機硬件的瞭解已有一定的基礎。所以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設置爲計算機主機的組成及各部件的名稱與實物的對接,教學難點設置爲主機中各部件的`作用。第三部分:教學方法分析

信息技術教學要遵循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以訓練爲主線的教學原則。

1、教法:以啓發式教學爲指導思想,引導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由於初二年級學生個性活潑,思維活躍,好奇心強,我首先採用創設情景法激發他們主動求知的欲,然後用演示觀察法來豐富學生的感性知識,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積極性,培養觀察能力和對信息的思維、理解能力。以任務驅動貫穿整節課堂內容,使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問題有了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出發,又採用了絡資源學習法和分層教學法及競爭激勵法,使得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和提高。

2、學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帶着任務實踐操作、自主探究學習和小組協作等學習方式逐步完成任務,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第四部分:教學媒體手段分析

1、多媒體絡教學系統

2、自行設計的專題站

3、輔助教學的視頻剪輯

第五部分:教學過程分析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首先以展示實物、回答問題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再通過不斷答問、質疑、總結的過程向大家說明現今計算機主機的組成。

2、競賽分組,協作學習

以4—6個同學爲一個小組,將全班同學分成10個小組。每個小組分發一臺事先打開了機箱蓋的主機。讓學生邊觀察邊動手邊思考,進一步瞭解各部件的名稱與實物的對應。經過小組的合作學習、認真討論,每個小組推選一名同學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計算機主機的祕密。看哪個小組表達得更準確、更詳細。 3、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引導學生看書、瀏覽專題站和教師機上共享的視頻剪輯進一步學習主機各部件的作用。教師巡視檢查學習情況,輔導少數學習困難的同學。

4、談收穫,自由學習

讓學生自己小結這節這節課獲取了哪些知識,掌握了哪些學習信息技術的方法,在學習上還存在哪些困惑和疑點?可以與旁邊的同學交流,也可以向老師舉手提問。

5、總結歸納

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檢查和了解,教師再對學生普遍比較容易混淆的地方加以着重講解,理清學生思路。比如說“內存與外存有什麼區別,它們的服務對象分別是什麼?”在授課時我重點突出內存的“中轉站”作用。總結內存的服務對象是計算機本身,而外存的服務對象是用戶。第六部分: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認爲在教學流程設計上符合認知規律,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利用專題和視頻剪輯進行自主學習,分組競賽答題,體現了分層次教學,完成了教學任務,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的。課後經過認真分析,我感覺這節課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這兩個方面:

1、在學生分組和任務佈置上仍顯粗糙,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對評價重視不夠,學生沒有得到充分的肯定或鼓勵。我的說課完了,感謝各位專家和同仁能給我今天鍛鍊和學習的機會,這對我今後的工作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不足之處請多多指教!

說課稿模板8

交響音樂是音樂中的高級形式,也是人們難以接近的高雅音樂,小學生更是如此。但是小學生的心理卻更具幻想和憧憬。如何正確地引導學生欣賞交響音樂,消除"高雅音樂高高在上"的心理障礙,輕輕鬆鬆地接近交響音樂,步入音樂的殿堂,感悟音樂的無窮魅力,正是本堂課的教學定位。

一、教材分析

童話交響詩《魔法師的弟子》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九年一貫制教科書試用版,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神奇的童話"中的一首欣賞曲目。是法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笛卡斯創作於1897年。樂曲以德國文學家歌德(1749-1832)的敘事詩《魔法師的弟子》爲題材。

《魔法師的弟子》全曲分爲序奏、諧謔曲、和結尾三部分。序奏部速度較慢,9/8拍。由小提琴和單簧管先後奏出兩個動機,描寫了魔法師輕聲咕噥,誦唸咒語的情景。

第二部分是由諧謔曲組成的主體部分,詼諧、跳躍的主題,生動的描繪了掃帚拎水的情景,同時也使人聯想到魔法師的弟子得意洋洋的神態。在這一部分裏,拎水的主題不斷的展開、昇華,氣氛越來越熱烈,使人彷彿看到沒有學會解除魔法咒語的弟子在滔滔不絕的流水面前,手足無措的慌張神情。

結束部分由銅管奏出的號角性的音調,表示魔法師回來了。於是,樂曲又恢復到平靜。

二、學情分析

小學六年級的孩子正處在小學向中學的過渡階段,接受了近六年的音樂學習,有一定的音樂鑑賞能力,能聽辨部分樂器的音色,能聽辨簡單的多聲部音樂,而且小學生的心理卻更具幻想,具有欣賞交響音樂的基礎,是本堂課的一個有利因素,但是對音樂的理解還需要進一步的引導。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從而確立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三、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1.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交響樂的興趣,感悟音樂魅力,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

2.能力目標:初步學習欣賞交響樂的方法,提高對音樂的感受與鑑賞能力。

3.認知目標:要求學生能夠熟悉和聽辨各種樂器的音色以及在樂曲中的'表現作用。

教學重難點是:能聽辨《魔法師的弟子》的主題以及主奏樂器的音色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

四、障礙分析及突破策略

在本堂課的學習過程中有兩個可能出現的阻礙學生欣賞音樂的障礙:

(一)由於學生對高雅,嚴肅的交響音樂非常陌生,加上對西洋樂器也不熟悉,學生不容易聽辨各種樂器的音色以及主奏樂器的音色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因此在介紹音樂的結構時,我分別展示各種主奏樂器的圖片和音色,爲後面的聽辨打基礎。這一點將在後面的教學流程中詳細說明。

(二)由於音樂主題在整個樂曲中出現的次數非常多,並且每次出現的速度、力度、和情緒都不同,甚至有時是主題的變化和展開,學生很難聽辨準確,爲此,我從兩個方面進行突破。一是我在介紹拎水的主題時,引導學生唱熟主題。二是結合視頻、圖片,我在影片中關鍵的地方加上提示性的字幕,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感受音樂,便於引導學生聽辨各次主題。並且將每次出現的主題進行對比,從而得出每一次主題的不同之處。

五、教學流程設計及教學理念

音樂新課標指出:感受與鑑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途徑。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鑑賞能力的形成,對於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可見,上好音樂欣賞課,對小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新課標同時指出:教學中應激發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養成聆聽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鑑賞音樂的經驗。應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鼓勵學生對音樂有獨立的感受與見解,幫助學生建立起音樂與人生的密切聯繫,爲終生學習和享受音樂奠定基礎。爲了落實和體現這一理念,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環節:

(一)童話激趣、引入新課

孩子們都喜歡童話故事,本堂課我以孩子們講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的方式引入新課,從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慾望。因爲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喜歡幻想進入神奇的童話世界,利用這一有利因素,將高雅的交響音樂與神奇的童話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加容易接近交響音樂,爲本課的學習創設一個活潑有趣的心理氛圍。

(二)介紹作品、作者、及時代背景。

主要讓學生知道:《魔法師的弟子》是一首童話交響詩,作者是迪卡斯,《魔法師的弟子》是他創作於1897年,樂曲以德國文學家歌德(1749——1832)的敘事詩《魔法師的弟子》爲題材。音樂有生動的節奏和絢麗的配器,是他最具獨創性的代表作品,被德彪西譽爲一部"作曲法講義".

然後,我給孩子們播放他們最喜歡的節目主持人董浩叔叔和金龜子姐姐講的故事,這樣,就能很快地將學生帶入樂曲表現的意境中,展開豐富的想象,提高進一步聆聽音樂的慾望。

(三)瞭解結構、認識樂器

聽完了故事,接下來就該介紹樂曲的結構:全曲分成序奏部、諧謔曲、和結尾三個部分。

1.序奏:小提琴和單簧管演奏,分別出示兩種樂器圖片及聲音,要求學生聽辨它們的音色。

2.諧謔曲:大管演奏,首先出示大管圖片及聲音。接着出示拎水的主題(演奏)。這個主題生動的描繪了掃帚取水的情景。由於音樂的主題在樂曲中出現的次數很多,學生不好把握。這裏,我引導學生唱熟音樂的主題,然後通過聆聽,在音樂中找出主題,使學生有重點地聆聽音樂。

3.結尾:銅管樂演奏,出示銅管樂家族成員。聽辨它們的音色。

(四)運用媒體、視聽結合

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不分國界,可以表達語言所不能表達的情感。音樂又是是聽覺的藝術,再複雜多變的花樣,到頭來,聆聽纔是欣賞音樂的最佳途徑和方法。這裏,我讓學生帶着問題觀看由中國交響樂團演奏的交響詩《魔法師的弟子》,做到視聽結合,既欣賞了音樂,又瞭解了交響樂隊的一些基本知識。

新課標指出: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重要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這裏,我要求同學們聽到每一次出現主題時,能否模仿一下掃帚拎水的動作?或者用其他的動作表現出來?這樣便將音樂語言和同學們的形體語言結合起來,更加便於理解音樂。

(五)合作學習、討論探究

在突破本課的難點時,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完成下面的問題:

(1)。拎水的主題在音樂中出現了幾次?

(2)。它主要由什麼樂器演奏?(3)。每次在力度、速度和情緒上有什麼變化?

從而得出答案:隨着音樂情緒的發展,拎水的主題力度一次比一次強,速度一次比一次快,音樂情緒越來越緊張,象徵着情況越來越危急!

(六)課堂小結

在這裏,我提出了一個思考題:欣賞了童話交響詩《魔法師的弟子》,你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通過這個思考題,將課內教學延伸到課外生活中,從而達到對學生的情感薰陶,品格陶冶。

六、教學特色

(一)充分利用視頻、字幕和圖片,結合故事情節將嚴肅、高雅、難以接近的交響音樂變得通俗、易懂,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厚。

(二)充分利用媒體,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視聽結合。學生在音樂審美的過程中能獲得愉悅的感受與積極的體驗。

總之,本節課,我將以生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將抽象的交響音樂變成易於接近的童話故事,喚起學生對交響音樂的熱情嚮往,提高對音樂藝術的強烈追求。

我相信:這將是一堂能讓孩子們得到充分享受的課,讓他們享受自由的空氣,感受音樂的激情;得到情感的薰陶,享受成功的喜悅,享受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說課稿模板9

各位評委老師:

午好,我是語文_______號,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_______》

(板書:課題、作者),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說明。

第一方面:教材

《_______》是省編教材 _______年級_______冊第_______單元中的第_______篇課文,該單元_______

《_______》是_______(文章體裁),主要寫了_______(主要內容),表達了_______(中心思想),語言簡煉、層次清晰;描寫生動、語言優美,是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教學這篇課文計劃安排_______課時,我今天說的是第一課時。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如下三項:

1。知識和能力目標: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瞭解本篇課文和作者的一些常識;

2。過程和方法目標: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脈絡,概括段義,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品味重要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由於(本課的一些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爲:_______

因爲 (學生的一些實際),我將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爲:_______。

第二方面: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因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講授法、談話法和探究法。講授法便於教師系統的傳授知識,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談話法和探究法,可以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主動性,更好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法上,我貫徹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的指導思想,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採用的學習方法是朗讀法、討論法和勾畫圈點讀書法,讓學生在閱讀中養成動手動腦的良好閱讀習慣。

★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

第三方面:教學程序

爲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七個環節展開。

環節1

導入新課,預計用時2分鐘。

我設計的導語是

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環節2

整體感知,預計用時15分鐘。

首先,教師請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指導,例如。這樣做,既爲學生閱讀課文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徵。

接下來,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註釋瞭解作者作品的有關常識。

然後請數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請其他學生邊聽邊圈畫出每段課文的關鍵詞語,概括段義,梳理文章脈絡,在此基礎上,教師邊引導學生集體歸納文章脈絡,邊完成如下板書。(教師板書)

環節3

研讀賞析,預計用時10分鐘。

新課程標準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是: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問題,或者在聽讀中思考問題,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聽說讀的能力和歸納概括要點的能力,解決教學重點。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爲引導學生開展獨立的閱讀實踐,教師以多媒體出示如下一組思考題:

環節4

質疑問難,預計用時5分鐘。

請學生先默讀再小組討論,之後班級交流。學生通過積極主動的思考和討論,做出答案,進一步加深對文章中心的理解,從而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啓迪,解決本課的教學難點。

教師啓發:這篇課文中,同學們還有哪些疑問,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待學生提出疑問後,師生合作探究,共同解決。

這一環節重在鼓勵學生踊躍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養成積極思考,大膽發言的良好習慣。

環節5

拓展延伸,預計用時8分鐘。

1、圍繞中心,補充材料。

好處: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和想像能力,提高學生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安排材料的意識,讓閱讀與寫作相互促進。

2、教師介紹相關材料,引導學生閱讀。

好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閱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閱讀期待,豐富同學們的知識儲備。

環節6

課堂總結,預計用時3分鐘。

通過教師的梳理總結,使本課知識要點化,系統化,給學生以強化記憶。

環節7

佈置作業 ,預計用時2分鐘。

1、選用5個本課所學詞語寫一段話,

好處: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又可以發揮學生想象力,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

第四方面: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在教學活動中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此板書清晰直觀,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各位評委老師: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說明,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說課稿模板10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組的第一篇課文《一次成功的實驗》,我將從設計理念、教材解讀、教學方法、教學預設等幾個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設計理念:

在新課標指導下,我本着“以人爲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真實基礎爲教學起點,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爲目標,力求爲學生創設愉悅、輕鬆、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境,引導學生立足文本語言,凸現語文本體,在濃濃的語文味中弘揚人文,積澱精神;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的教學理想。

下面,我就“以人爲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先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教學板書四方面來進行我的說課。

二、教材解讀

《一次成功的實驗》是以“愛是什麼”爲主題的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學讓三個小學生做“逃生”遊戲。這個實驗已經做過多次都沒有成功,而這一次卻獲得成功。實驗說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讚揚有了危險先爲別人着想的高尚品質。課文的對話樸實、簡潔,意味深長,最能表現人物品質。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我安排兩課時來完成:

下面,我就具體說說第一課時的目標和重難點:

1.會認3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成功、實驗、教育家、繩子、代表、茶杯、危險、順利、如實、不假思索、激動、獲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領悟小女孩有了危險,先爲別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養合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這次實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懂得要團結,心中要有他人定難點:能透過詞句感悟英子的內心,並感悟“掌聲”的內涵。

難點: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知道實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三、 教學方法

基於對教材這樣的理解,本課我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爲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主要採用品詞析句、品讀感悟法、移情體驗法、整體把握法、想象拓展、延伸生活等方法,具體結合教學過程展開闡述。

四、教學預設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學法,更爲了體現我的設計理念,我預設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第一、遊戲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遊戲嗎嗎?指名幾位學生做這個遊戲,並說說感受和體驗,之後又請沒有參加遊戲的同學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

今天我們就學一篇與剛纔遊戲有關的課文。文中也有三個小朋友參加了剛纔同樣的遊戲。他們是怎樣做的呢?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板書課題。(一次成功的實驗)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學習內容如果發生興趣,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和強烈的求知慾,學習就會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一開始,我就讓學生上來做遊戲,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馬上被調動起來了。

第二、初讀文本,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碰到生字詞多讀幾次,爭取把課文讀通讀順。教師巡視,讓學生充分地自由讀。

【豐厚初讀,能爲深入學習打下基礎。所以,在初讀環節上,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接觸文本,在與文本充分接觸中自主識字,走進文本,做到“不讀熟,不開講”。】

2、出示生字,檢查自學。逐個出示:“成功、實驗、教育家、繩子、代表、茶杯、危險、順利、如實、不假思索、激動、獲得 瓶子、鉛錘、繫着繩子”等詞語檢查讀,並隨機指導。錘:是翹舌音,系是多音字,本課中讀系。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並隨機正音。

4、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然後幫助學生理清的思路,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白課文分爲“實驗的準備,實驗的經過、實驗的成果的原因殺那個部分。

三、細讀文本,瞭解實驗的準備。

引語:一位外國教育家來到一所小學,請校長找來三個學生,讓他們做個遊戲。這個遊戲其實就是一個實驗。那麼遊戲前,外國教育家是怎麼做怎麼說的呢?1、請學生自由讀第1、2自然段,用橫線畫出第2自然段中表示動作的詞語。

2、交流並板書:拿出 取出 放在 分給 拿着

3、師生接讀再次瞭解外國教育家在實驗之前是這樣做的。

4、再請學生自由讀第3自然段,用橫線畫出教育家說的句子,並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在交流中,根據學生的反饋,隨時調整引導補充,使課堂內容在平等對話教學相長中動態生成。)通過朗讀讓學生明白:瓶子代表一口枯井 三個鉛錘代表三個學生,而且井口很小,一次只能讓一個上來。

5、課文運用動作的詞語把外國教育家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做得有條有理,讓學生用上“先……再……接着……然後……”連貫的說說教育家所做的準備工作。

四、課堂練習,寫字指導

1.讓學生說說哪些字難寫難記,教師小結,重點指導“育”“瓶”“系”“繩”4個生字的書寫與記憶。

2、教師範寫生字,學生臨摹,學生書寫時提醒他們注意寫字姿勢,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書寫是一項重要的語文能力,語文課堂要給學生充分書寫的機會,提高他們的書寫水平。)

五、說板書設計

(本課板書起着概括、建構的作用,體現的是真實的學習過程,記錄着學生學的過程,教師教的過程,這樣的板書是可取的,有效的。)

說課稿模板11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要說課的內容是,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和板書設計五個方面對本節課作如下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新課標人教版高中化學 ,第 章,第 節,第 課時的內容。這一

節 ,而這一節的學習會使學生 。因此教好 ,不僅能直接幫助學生掌握好本章中的 ,而且也爲以後進一步學習有關的計算打下基礎。所以,教學不僅是本章的重點,也是整個高中化學教學的重點之一。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2.教學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

B、

(2)過程與方法

A、

B、提高邏輯推理、抽象概括以及運用化學知識的能力。

c、通過以問題爲驅動的自主實驗探究過程,培養學生類比推測、分析解決問題和觀察的能力 、實驗綜合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通過師生雙邊活動,初步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加強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A、通過學習概念的推導及應用,形成相信科學、尊重科學、依靠科學的思想。

B、養成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及不斷進取、創新的優良品質。

c、培養學生抽象、聯想、想象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D.從生活出發學化學,體驗化學對生活、生產及科技發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教材的重,難點及確立依據:

通過仔細鑽研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A、

B、 重點的依據:只有掌握了 ,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學難點:

A、

B、 難點的依據: 較抽象,不容易理解和掌握。

爲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說教法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使之相互促進,協調發展。

那麼,結合本節知識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水平,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採用講授法、問題探究法、實驗探究法、知識遷移法、啓發式教學法、類比法、分析推理法、比較歸納法、分組討論法以及學生自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發現、對比、啓發、綜合)並藉助實驗教學,教學模具和多媒體教學等教學手段,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主動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思維過程,;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使知識的學習系統化,讓學生成爲真正的主體,感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學情分析:從知識層面看,在必修階段已經具備有機化學基本的類別概念,知道一些典型有機物的性質。在選修5第一、二章的學習過程中對官能團決定有機物的化學性質、基團的相互影響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有待完善。

從能力層面看,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分析簡單實驗的能力;對“結構決定性質”這一普遍規律比較熟悉,因此具有性質預測的知識基礎,知道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方法和流程,具備進行探究活動的能力。

因此在 學法指導上: 和教法相呼應,引導學生採用觀察、對比、,遷移、分析、和實驗探究等學習方法來完成學習任務。

(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是目的。因此,教師要啓發、引導、層層深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學習。本節課,學生通過“問題情景—實驗探究—質疑討論—f分析推理—整合運用”的學習方法。此外結合反饋補救法,通過學生的習題檢測,注意觀察學生的反饋情況,以實現“培優扶差,滿足每一位學生”。)

四、說教學程序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結合化學新教材的編寫特點,爲了完成本節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安排的:

第一環節:知識回顧,新課引入。“導入舊概念,提出新問題。”

(熟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密切聯繫實際,呈現給學生感興趣的學習素材,這將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第二環節:新課學習,全民總動員。

首先:

其次:

再次: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

適當的課堂練習一方面是學生對本節課學習情況的反饋,另一方面,能夠鞏固加深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使學習得到正遷移。

第四環節:學生小結,教師補充

請同學進行課堂小結,適當的課堂小結是必要的,它不僅僅是本節教學知識的回放,還可將本節知識貫穿聯繫起來,同時還鍛鍊了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不僅是本節課所學知識的概括,更重要是能突出重點、解決難點,使所學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因此十分重要。好的板書體現一個好老師的教學水平,也能夠幫助學生消化吸收課堂教學內容,順利達到教學目標。

說課稿模板12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機械波"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冊(必修)的第五章"機械振動和機械波"的第七節內容.

機械波是機械運動中比較複雜的運動形式.它作爲週期性變化的運動,廣泛地涉及物理學的各個領域.上好這節課不僅可以鞏固以前學過的有關運動學和動力學的知識,還可爲今後學習電磁振盪,電磁波和光的本性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初步認識到學習波動知識時重要的是要會確定波的總的運動情況,即由波長,頻率和波速等物理量來表徵運動情況,而不是確定單個質點在某一時刻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對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研究方法,發展學生智力有着特殊的意義.

(2) 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心理特徵及本節課教材大綱要求,擬定下列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明確機械波的產生條件;掌握機械波的形成過程及波動傳播過程的特

徵;瞭解機械波的種類及其傳播特徵;初步瞭解描述機械波的物理量.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邏輯思維及歸納總結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

的時空觀念.

3,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用辨證的觀點探究物理過程及其規律,對學生進行唯物主義世界觀和科學方法論的教育.

(2) 重點,難點分析

機械波的形成過程及描述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因爲波動過程的細節不容易體現出來,教學過程通過課件模擬物理過程的方法進行重點難點的突破,使學生獲得較直觀的信息,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以激發學生研究物理問題的濃厚興趣.

二,教法與學法

現代教育理論認爲,科學教學必須讓學生們參與以探究爲目標的研究活動,使他們同老師和學生一起在相互啓發相互促進.對從學生們所親歷的事物中產生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探究,是科學教學所要採取的主要做法.

基於這種理念,本節課主要採用指導——自主學習法,通過課件和實驗演示,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和討論,以期達到教學目標.有着豐富生活體會的學生往往對波動形成的物理過程有着濃厚的興趣.爲了使學生能認識機械波這一特殊的運動形式,教學中可以滲透"指導——自主學習"的教改思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突出學法指導,思維啓發,和師生的情感交流.通過學生小實驗和教師實驗演示及課件模擬物理過程,逐層深入,讓學生分成小組在教師創設的問題中進行分析探究,總結波動特徵.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從功和能的角度去探究波動過程,進而搞清波動的成因.引導學生在討論中互相問答或自問自答,進入思維的遷移,每觀察到一個現象都去想想幾個爲什麼.真正培養起抽象思維能力和獨立的思維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所有學生的各種不同見解,技能和經驗都有所尊重.逐步把全班學生培養成科學探究推理嚴謹縝密,思想方法與行爲方式以及社會價值觀念都有助於科學學習的科學學習者.

三,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引入

(課件)在生活中,我們是否見過此現象——向一滴水滴入平靜的水

面,會看到水面上蕩起圈圈漣漪,起伏不平的波紋向四周傳播出去,形成水波

(課件)曾記否,當進球后球迷此起彼伏所形成的波浪 (讓學生按順序逐個相繼站起,坐下,這時全班的同學都有機會親身體會到作爲波動中的一分子的運動情況,引導學生分組思考,討論波動的成因)

(課件)"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連綿起伏的山巒構築了

華夏民族的脊樑……

(小實驗:學生同桌兩人用手抖動課前準備好的繩子,會看到凹凸相間的波向繩的另一端傳播出去,形成繩波.)

上述現象,都是我們平時所見到的波的情形,那麼,波形成的條件

是什麼呢 波是什麼 前面我們學習過的機械振動是描述單個質點的運動形式.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由大量質點構成的彈性介質的整體的一種運動形式——機械波.

機械波的`概念和產生條件

機械波的概念:機械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就形成了機械波.上述的

水波和繩波都是機械波.

2,機械波的產生條件:振源和介質(引導學生思考探索所觀察的現象,歸納總結)

振源——產生機械振動的物質,如在繩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動.(如果沒有連續的振動,則質點很快停止下來.)

介質——傳播振動的媒質,如繩子,水.

機械波的形成過程

1,介質模型:把介質看成由無數個質點彈性連接而成,可以想象成

如右圖所示.

機械波的形成過程:

由於相鄰質點的力的作用,當介質中

某一質點發生振動時,就會帶動周圍的質

點振動起來,從而使振動向遠處傳播.(課件演示相鄰質點的相互作用)

(實驗和課件演示)繩波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分析)質點間有彈力聯繫着.開始時刻(t = 0),各質點都處在平衡位置.其中第一個質點受到外力作用將開始在垂直方向上做簡簡諧運動,設振動週期爲T,則經過T / 4,質點1已經達到最大位移,正要開始向下運動.質點2的振運動較質點1落後一些,仍向上運動;質點3更落後一些,此時振動剛傳到了質點9.經過T / 2時,質點1回到了平衡位置,並繼續向下運動,質點9剛到達最大位移處,此時振動傳到了質點17.依此推論,演示經3T / 4,T和5T / 4後各質點排列成的波形.

機械波的特點

1,介質中各點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作往復運動——振動.

2,各質點並不隨波向波的傳播方向遷移.

3,各質點在振動時有時間上的先後.

4,波是能量傳播的一種方式.

(小實驗:學生用手抖動繩子,形成繩波.如果不再抖動,則原位的質點很快平靜下來.它說明波動是伴隨着能量傳播的,要維持波的傳播,必須不斷地給振源提供能量.)

橫波與縱波

按波的傳播方向和質點的振動方向可以將波分爲兩類:橫波和縱波.

1,橫波

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凹凸相間的波形——波峯,波谷)

2,縱波

質點的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在一條直線上.(疏密相間的波形——

疏部,密部)

例:聲波是縱波.其中振源是聲帶,介質是空氣,固體,液體等.

(課件演示兩類波的形成及其波形)

說明:地震波既有橫波又有縱波.(拓展學生的認知層面)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的關係

課件演示機械振動和機械波的圖象,啓發學生思考兩者的區別與聯繫.

作爲課後思考題.爲下一節課作鋪墊.

課堂小結

1,只有振動纔有可能引起波動.

2,只有通過介質,才能由局部的振動引起全局的波動.

3,每一局部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住復運動——振動.

4,每一局部並不隨波向波的傳播方向遷移.

5,每一局部的振運動在時間上有先後.

6,機械波是機械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過程,它是一種振動形式,又是能量傳遞的一種方式.

(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並對問題研究的方法做出評價,思考描述波動與振動的物理量有什麼不同.)

說課稿模板13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科學活動《好聽的聲音》。

一、說教材

1、教材的選擇: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表現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更加喜歡直接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觸摸。他們學習、活動的特點是隻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的結果。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注意遊戲化、情景化。《綱要》中對教材的選擇有這樣的一段話:教材的內容應源於幼兒現實生活,符合幼兒的興趣與需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與視野。而應彩雲老師也曾說過:“真正的教育是生活與生活的摩擦,教育要回歸生活。”鑑於以上種種原由及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選擇了《好聽的聲音》這一題材作爲本次活動內容。

2、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以幼兒快樂情緒的激發、傾聽感受、操作體驗爲主要目的,在活動中滲透多種知識經驗與能力的培養,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快樂,在活動中獲得發展。本次活動目標定爲:

(1)體驗探索聲音的樂趣,樂於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2)能辨別生活中不同的聲音。

(3)在爲樂曲伴奏中,感受聲音的輕響。

重點:探索用各種辦法讓物體發出聲音。

難點:感受用力大小不同,發出的聲音輕響不同;裝的多少也影響瓶子發的聲響(太少聲音小,裝滿沒聲音,感受事物的相對性)根據以上三條目標定向作如下活動準備:

(1)寶寶生活中聲音的PPT。

(2)錄音帶:大鼓和小鼓音樂

(3)每人一隻塑料小瓶,小盆4個,黃豆若干,三瓶軟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個(圖片)。

二、說教法新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該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在本活動中,教師不僅僅要用生動的語言,神祕的動作來感染幼兒以外,還要積極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於是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操作法:它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索的基本方法,就是幼兒根據教師準備的物品進行操作,探索。本次活動在引起興趣後,採取了操作,讓幼兒在動一動,裝一裝,聽一聽中獲得感知,探索用各種辦法讓瓶子發出聲音。

2、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創造性、娛樂性、教育性。在品嚐遊戲的'環節中,讓幼兒嘗一嘗,咬一咬,區別糖果的軟硬,來猜測軟硬糖果分別能發出大鼓還是小鼓的聲音。

3、提問法:設計提問,引導幼兒聽聲音,回答問題。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演示法:通過多媒體,把生活中的聲音放給幼兒聽,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認識,多媒體的運用,引導幼兒去聽去猜去模仿,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考,使幼兒的理解和認識更加深刻。達到科學素質的提高和審美情趣的統一。

多種教學方法的整合,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以幼兒爲主體

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索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加升華了情感,在本活動中,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方位的參與:新〈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中明確的指出,“能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敲敲,打打,拍拍,聽聽,猜猜等多種方式的參與,對探索用不同辦法讓物體發出聲音產生興趣。

2、師幼合作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會明顯的提高。我採用自編的小兒歌“你的小瓶子,有聲音嗎?有有有”有節奏地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給幼兒提供了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積極對答教師的活動中,讓手中的瓶子發出有節奏的聲音。

說課稿模板14

一、說教學分析。

《海洋——21世紀的希望》是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有關海洋的說明文。課文告訴我們,海洋與人類有着密切的關係,21世紀人類已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海洋成了人類在新世紀的希望。行文簡潔流暢,綱舉目張,條理清楚。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探索與發現”。《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因此我的設計理念是:

1、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2、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4、教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參與者。

5、合理利用身邊的教學資源。

結合教材內容(我要上的是本課第二課時),設計理念及學生懂得蒐集信息但對生活關注不夠,對海洋瞭解也不多的特點,設計教學目標如下: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領悟“人類正在迎來開發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時代”一句在

文中的作用。

3、通過學習和交流,瞭解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係,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4、擁有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

5、養成積累語言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爲什麼說海洋是21世紀的希望教具:

多媒體

二、說學情。

學生養成了課前預習的習慣,懂得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能流利地朗讀課文,懂得蒐集信息但對生活關注不夠,對海洋瞭解也不多,因此注重師生間的交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利用生活資源學習。

三、說教法。

採用“讀讀——交流——感悟”教法。高年級要注重感悟能力的培養,引導他們關注生活,利用生活資源領悟課文,達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境界。

四、說學法。

採用“讀讀——自主交流——應用資源——領悟”學法。高年級學生應與教材對話過程中自主交流,應用身邊生活資源,去領悟課文,這樣學生會更關注生活,從生活中捕捉信息,從而提高能力。

五、說教學流程。

(一)、激情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十三課(齊讀課題)。現在回想一下,人類與海洋有哪些密切的關係呢?茫茫宇宙中的地球裹着一件水藍色的紗衣,那是廣袤無垠的海洋在奔騰不息。千百年來,人們熱愛海洋,敬畏海洋,但今天是什麼原因讓跨入21世紀的人類不再“望洋興嘆”?(出示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

2、你們明白了什麼?這段起到什麼作用?有感情地朗讀。(這一環節注重激起學生興趣,認識過渡段,認識科技發展帶來的好處。)

(二)、在讀中、在交流中領悟課文。

1、默讀第5至8自然段,你從中獲取哪些信息?思考:課文是抓住哪些要點來說明海洋是人類21世紀希望的?

2、交流:

(1)出示“目前陸地上的煤、石油等礦藏,由於長期開採,已越來越少,世界上許多地方都在鬧‘能源危機’”。指名讀。你們腦海出現什麼畫面?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人類便把目光轉向哪呢?出示“如今,一座座……大顯神威。”指名讀,交流。

(2)出示“由於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加上土地沙化等生態環境的惡化,人類正面臨着食物匱乏的威脅。”齊讀,你們想到什麼?如何解決呢?你從哪裏瞭解到的?

出示“科學家們早……來自海洋。”指名讀。你們瞭解海洋中哪些動物含有高蛋白,說一說?

(3)我們人類還將如何開發和利用海洋呢?你從哪裏瞭解到的?齊讀第7.8自然段,邊讀邊想象。

3、現在,誰來說說課文是抓住哪些要點來說明海洋是人類21世紀的希望的?

同學們請看資料庫: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美麗富饒,是巨大的資源寶庫。

(1)海水含80多種化學元素,其中60餘種可在海水中提取。

(2)海洋是天然蛋白質倉庫,擁有海洋生物20多萬種。據估計,世界海洋爲人類提供的食物要比陸人全部耕地所提供的食物多1000倍。

(3)礦產的儲存庫:廣闊的海洋沉積盆地儲油1500多億噸,佔全球總儲量的70%以上,天然氣140億立方米。海洋底還富集了大量錳結核、磷礦石和重金屬軟泥等礦藏。

(4)鹽類的故鄉:一立方千米海水中含3000萬噸鹽。

(5)能量的源泉:海洋的波浪、潮汐蘊藏着巨大的動力能,加上海水熱能和鹽度差能等能量,約70億千瓦以上。

(6)水資源的`寶庫:海水本身就是人類一筆巨大財富,它集中了地球97%的水,利用海水淡化技術,將海水淡化,用於農業灌溉前景十分廣闊。

此外,廣袤的海洋還爲人類提供了遼闊的生存空間。我們海南四周環海,物產豐富,將來需要大家去探索和開發,好好加油哦!(喚起學生探索海洋的心靈,去熱愛海洋,熱愛大自然。)

4、是啊,曾經海洋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將解救人類於危難之中;可是,現代人類又是怎樣對待這個藍色希望的呢?這張照片展現的是漂浮在海面的石油!由於油船泄漏、油井發生井噴,大量石油隨波逐流,生靈遭塗炭,海鳥的屍體不時被拋向海灘。這是赤潮爆發是的海水。隨着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趨嚴重,魚、蝦、蟹等大量死亡,數萬公里的海洋成爲死海。除此之外,人類的亂捕亂殺,在全球近乎100的水域內捕魚,已造成海洋中很多物種的消失。

5、同學們,心情沉重嗎?想說些什麼呢?

6、是啊,正如我們書上所說,人類要開發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須(生讀“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只有這樣(生讀“海洋纔會樂於做出奉獻”)

7、

同學們,海洋存亡,匹夫有責。痛定思痛後只有一句話———————(齊讀:海洋—————21世紀的希望);萬語千言只爲大家謹記(齊讀:海洋—————21世紀的希望)。

(這一環節採用“讀讀——交流——感悟”教法和採用“讀讀——自主交流——應用資源——領悟”學法,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利用課件展示有關海洋的圖片和資料,又通過交流,同時利用最近汽油缺少和報紙報道在南海發現儲量最大的天然氣這些信息,學生不僅領悟課文,而且更關注生活,在生活學習語文。)

(三)、拓展延伸,自主創新。

學完了這篇課文,在頭腦中產生了保護海洋的意識,在此基礎上請同學們設計一條保護海洋的宣傳口號,號召全社會、全世界人們保護海洋。

(學完課文,學生強烈感受到海洋與人類社會的密切關係,意識到了保護海洋的迫在眉睫。抓住這個關鍵時刻,請學生爲保護海洋設計宣傳口號,對海洋的情感得以昇華。學生用獨特的體驗寫出了豐滿的口號,振奮人心!)(四)、作業。

你心目中未來的海洋是什麼樣子的?結合課文內容,蒐集相關資料,寫一篇短文。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爲重要。這一環節有力地激發學生想象,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去遨遊。學生情感得到昇華,更熱愛大自然。)

六、說板書設計。

學生能從板書中清晰地瞭解課文主要講述的內容,明白海洋的21世紀的希望,更激發內心的情感。海洋——21世紀的希望

能源危機———開發海洋礦產資源食物匱乏———向海洋索取食物能量浪費———利用海水發電

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間狹小———建設海底城市

說課稿模板15

一次函數說課稿各位老師,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一次函數》,現在給大家說一說當初我是如何跟學生一起學習這節內容的,希望各位多加指導!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大家做一詳細介紹:

一、 說教材

(一)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4章第2節第2課時,就是課本115到116頁的內容。在許多方面與正比例函數的圖象和性質有着緊密聯繫,是本章中的重點。本節課安排在正比例函數的圖象與一次函數的概念之後。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一次函數圖象的畫法和一次函數的性質。它既是正比例函數的圖象和性質的拓展,又是今後繼續學習“用函數觀點看方程(組)與不等式”的基礎,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啓下的作用。本節教學內容還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形結合”這一數學思想方法的很好素材。作爲一種數學模型,一次函數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極其廣泛的應用。

(二)說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的教材分析,結合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確立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理解直線y=kx+b與y=kx之間的位置關係;

2、會利用兩個合適的點畫出一次函數的圖象;

3、掌握一次函數的性質.

數學思考:

1、通過研究圖象,經歷知識的歸納、探究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概括、推理的能力;

2、通過一次函數的圖象總結函數的性質,體驗數形結合法的應用,培養推理及抽象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

1、通過畫函數圖象並藉助圖象研究函數的性質,體驗數與形的內在聯繫,感受函數圖象的簡潔美;

2、在探究一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的活動中,通過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問題,滲透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探究精神。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一次函數的圖象和性質。

教學難點:由一次函數的圖象歸納得出一次函數的性質及對性質的理解。

二、說教法學法

1、教學方法

依據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以人爲本,以學生爲主體,讓教最大限度的服務與學。因此我選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自學體驗法——利用學生描點作圖經歷體驗並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一步歸納總結。

目的: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

2、直觀教學法——利用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

目的:通過圖片和材料的展示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把抽象的知識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逐步將他們的感性認識引領到理性的思考。

2、學法指導

作爲一名合格的老師,不止侷限於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學會如何去學。本着這樣的原則,課上指導學生採用以下學習方法。

1、應用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閱讀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

2、指導學生觀察圖象,分析材料。培養觀察總結能力。

三、 說教學程序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活動1:觀察:

展示學生作圖作品(書P28例2),強調列表及圖象上的點的對應關係。

課前一兩分鐘對學生上交的作圖作品進行快速篩選,進量多選出一部分,課上多肯定多表揚多鼓勵。再從中選取一兩幅優秀的作品上課爲示例。

目的有四: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都具有強烈的表現自我的心理。大部分學生盼望在課上教師能展示自己的作品,這樣將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作圖會比平時更規範更準確;也可以說完成了變教師課上被動講爲學生課外主動學習的過程,這樣以來學生的所獲更多,印象更深;

2、課上展示學生作品本身就是對學生完成作業情況的肯定,這又恰好給予了學生足夠的'成功感和榮譽感,這便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樂意學習數學,激發了學習熱情,聽課更加專心。

3、學生經歷畫圖象進而感悟它的形狀及與正比例函數圖象的異同,爲後面的發現規律作了準備。

4、令教師對學生有了更深層次的瞭解,能更好地把握課堂。

(二)嘗試探索、體驗新知:

活動1、觀察探索:

比較兩個函數圖象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第一步;根據你的觀察結果回答問題。(書中原問題1、2、3)

目的:這樣在學生已經知道正比例函數的圖象是一條直線的基礎上,通過對應描點法來畫出了圖象,讓學生通過操作體驗感悟兩者之間的關係,問題變得直觀形象,學生們非常容易地完成平移。

第二步:在學生作出的兩條平行直線中,教師先引導學生觀察正比例函數圖象的交點情況,引用兩點法(兩點確定線);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髮現“直線y=--6x+5與座標軸交點”並思考:一次函數y=--6x+5又如何作出圖象?

目的:這樣通過啓發學生視覺見到的兩點,即與座標軸的交點{(0,b),和(-b/k,0)兩點};此交點的求法(學生易從填表中的數據發現),再反之引導學生抓住這兩點畫圖象。就此題體驗一次函數圖象的兩點確定;同時也教會了學生用兩點法畫一次函數圖象。

活動2:知識再體驗:在同一直角座標系中畫出四個K值不同的一次函數圖象,並觀察分析。

目的:進一步鞏固兩點作圖法,爲探究一次函數的性質作準備。

活動3:展示“上下坡”材料,解決象限問題。(多媒體展示)

目的:讓學生觸發漫畫中“上下坡”的情景,引導思考k、b對圖象的影響——設置化抽象爲形象,化枯燥爲生動,同時學生對這種直觀的知識易接受,易理解,記憶深刻。從而突出了重點,攻破了難點。

活動4:師生互動(師生角色互換),提高拓展。(多媒體展出內容)

目的:通過這種師生互動角色轉換形式,不但能儘快烘起課堂氣憤,而且複習了本課的重點內容,對一次函數的性質理解的更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