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3篇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說課稿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3篇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3篇1

導讀:樹木的多樣性、奇妙性給幼兒帶來無窮的遐想,像有些樹如麪包樹、紡錘樹、奶樹,極易吸引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興趣,從幼兒發展狀況看,大班幼兒探究慾望增強,能較好地用語言與同伴、成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

一、設計意圖:

時下,正是春光明媚、萬物復甦的季節,花開草綠,小樹苗發芽了,樹林裏一派鬱鬱蔥蔥的景象,令人心曠神怡。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樹,它們長得都不一樣,從外形上看有的粗、有的細、有的直、有的彎、有的高、有的矮。從葉片上觀察,也是千姿百態,樹的種類也有很多,有常綠樹、落葉樹等。樹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能夠美化、綠化環境,沒有樹就沒有人類完美的家園。所以,設計這一課題既貼合幼兒的現實需要――探究樹的各種各樣和奇妙性,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又有利於幼兒的長遠發展。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和熱愛大自然的完美情感。

本教材的重點、難點是:瞭解各種各樣的樹及樹木給動物、人類帶來的好處,教育幼兒愛護樹木。

二、幼兒狀況分析:

樹木的多樣性、奇妙性給幼兒帶來無窮的遐想,像有些樹如麪包樹、紡錘樹、奶樹,極易吸引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興趣,從幼兒發展狀況看,大班幼兒探究慾望增強,能較好地用語言與同伴、成人進行溝通與交流,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

三、活動目標

結合新綱要中教育要“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滿足幼兒的認知潛力和情感發展的需要,按照《綱要》涉及的五大教育目標,確定本次教學目標爲:

1、充分調動幼兒多種感官,感知各種各樣的樹,引導幼兒用完整、流暢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明白樹木與自然及人類的關係。

2、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繪畫、泥工、摺紙、製作等)合作建構“森林公園”,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創造力和動手潛力。

3、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科學的慾望,培養幼兒愛護樹木的情感,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四、活動準備:

爲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請家長帶領幼兒到樹林或公園觀看各種各樣的樹,家長與幼兒共同查閱樹木的相關知識(科學畫冊、網上)。

2、教具、學具準備:爲體現學具、教具是幼兒學習的教科書,在本次活動中,要求幼兒、家長、教師共同收集樹葉的標本、照片、圖片以供觀察。同時收集各色彩紙、花布等以供製作時用。

3、心理環境準備:爲讓幼兒在自然環境下學習,教師可選取附近的公園或樹林,讓幼兒在實地觀察各種各樣的樹,並在活動室內展示各種樹的照片、圖片。

五、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是以《新綱要》爲指導,結合玩中學、學中玩的思想,從尋找樹――感知樹的多種多樣――討論樹的相關話題――森林公園――綠色世界五大塊,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從感知到體驗到創造,使原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繫,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從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各環節的具體教法、學法及時間分配如下:

第一環節:播放碟片。原始森林裏,恐龍等多種野生動物在樹林裏在自由地玩耍,目的是將幼兒注意力吸引到這一活動中來。

第二環節: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樹各種各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相互談發現。

新綱要理念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幫忙孩子利用情景協商、對話等環境要素,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用心性,爲此,我讓幼兒在樹林裏,透過親自看、摸,充分感知樹的各種各樣,獲取樹的相關經驗,“你還見過哪些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好朋友。”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構成合作學習機制。

第三環節:播放碟片,由於原始森林的破壞,超多樹木被毀壞,恐龍及很多動物被滅絕了。此刻很大城市出現沙塵暴。

第四環節:幼兒討論:爲什麼說樹是人類的好朋友,樹木對人類有哪些幫忙,你喜歡樹嗎?爲什麼?

那裏,一方面充分調動幼兒原有經驗,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同時藉助現代教學媒介,解決難點,採用碟片彌補幼兒直接經驗的不足,透過真實、生動形象的畫面展示樹木與自然及人類的關係,從而讓幼兒感受到愛護樹木,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第五環節:結合植樹節,幼兒自選材料,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建構“森林”,新綱要提示我們,要發展幼兒的智能優勢,開發智能弱勢,要面向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有差異的孩子,採用不同的方式,適合不同的孩子,在那裏,我們讓孩子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摺紙、畫畫、泥工、拼搭――)選取自己喜歡的項目,做自己喜歡的事來表達自己對樹木的認識和愛護。教師始終參與幼兒的活動,及時地給予支持、引導、幫忙。

以上活動充分體現《新綱要》中“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使幼兒真正在玩中學,學中玩,相互交流,相互協商,培養了他們的創造性和動手潛力,環保意識由此增強。

結束部分:幼兒在“小樹苗快長大”的音樂聲中,載歌載舞,把自己想像成小樹苗,讓幼兒愛護樹木,熱愛大自然的完美情感進一步提高。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3篇2

一、說教材

《綱要》中提出:“教育資料的選取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必須的挑戰性;既要貼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取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和經驗”的精神。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紙,有彩色的臘光紙、有薄薄的毛邊紙、有光滑的紙、有粗糙的紙……它們有着自己不同的特性,也有着相同的特點:易燃、易撕、易溼、易皺等。正因爲紙的品種多樣、用處廣泛,所以它一向是幼兒最喜歡的物品之一。平常與幼兒的交流與觀察中收集到有關幼兒許多關於紙的疑問與話題,如:“爲什麼在臘光紙上不好畫畫呢?”“爲什麼皺紋紙放在水裏會退色?”“爲什麼宣紙放在顏料水會變顏色?”“你們瞧,紙會飛起來!”……這是幼兒的興趣點。因此這一課題有必須的教育價值,既貼合幼兒當前需要――探究紙的祕密,又有利於長遠發展,激發其創造的意識,且其教育資源豐富,有孩子們愛看的圖書、有爸爸媽媽愛看的報紙、有色彩鮮豔的包裝紙……孩子們喜歡用紙折飛機、做紙球、摺扇子、寫字、畫畫等,對紙充滿了好奇與探究。

根據《指南》科學領域水平目標中提出:“嘗試運用基本的科學方法探究問題,能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的意見,”以及本班幼兒探索慾望強,喜歡動手操作,能較好地運用語言與同伴進行溝通和交流,會喜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來看,我將《紙》定位爲一個系列活動,本次活動《神奇的紙》是系列活動之一,着重讓幼兒在玩中體驗、感知、發現各種紙的不同特性,寓抽象的知識於簡單、愉快的遊戲活動中,這與新的課程標準指出:“孩子的學習要來源於遊戲,來源於生活。”的狀況相吻合的。

根據以上分析及本班幼兒的已有知識經驗、潛力、發展水平與潛在潛力的差異,制定本次目標:

1、引導幼兒用心參與探索活動,發現紙的不同特性。

2、會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自己的操作過程及結果,樂意與同伴交流。

3、培養幼兒探究精神與分享經驗的願望。

活動中引導幼兒能用各種不同的方法探究紙的不同特性,既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

二、說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師生共同佈置時裝表演的舞臺

2、經驗準備:

(1)教育的整合就應把一日生活看着是一個教育整體,因此,活動前讓幼兒瞭解紙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並明白各種各樣紙的名稱、種類。開展了體育活動《扔紙球》《揪尾巴》,美術活動《染紙》《撕紙》等。

(2)幼兒有記錄、操作活動的經驗。

3、物質準備:

(1)時裝表演的VCD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紙、漿糊、釘書機、剪刀、水彩顏料及記錄用的筆、紙等。

三、說教法學法:

1、課件激趣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活動在這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我以看課件“時裝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觀察:“模特身上的服裝是用什麼做的?”再讓幼兒猜想“身上的服裝是怎樣做的?”透過形象生動、色彩鮮豔的紙服裝,讓幼兒瞭解紙時裝的材料及製作方法,從而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及進行時裝表演的慾望。

2、記錄比較法:

《綱要》中指出:“透過探索操作,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體驗和發現,在頭腦中有許多刺激、動覺的經驗和一些含糊的可能性,或者有一些處於半意識狀態東西,透過思考和適當的方式表達(如繪畫、記錄表等)構成想法。”因此我採用了記錄比較法,它可讓幼兒把在探索中的發現及時地記錄下來,並透過比較,發現它們之間的祕密。活動中,我向幼兒拋出這樣的問題“請你們用這些紙邊做邊比較,它們有什麼不同?”然後把發現記錄在紙上。同時,在幼兒操作過程中,我引導潛力強的幼兒能用2種以上的方法進行比較,而且依次記錄;幫忙潛力弱的幼兒用1―2種方法比較紙的特性,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記錄發現,在相互的分享中,師幼共同歸納出紙共同的特點與不同的特性,從而突破活動的重難點。

3、多感官觀察發現法:

《指南》的科學領域中提出“學習運用各種感官觀察、探索周圍的事物和現象”且大班幼兒已具備了必須的觀察潛力,在觀察中幼兒能主動參與,用心性高,能有效的發揮主體作用;因此我們在整個活動中注意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來觀察、探索、實踐,如:用眼看看“模特身上的服裝是用什麼做的?”用手摸一摸,感知紙材料存在着光滑、厚薄之間的不同,動手摺一折、撕一撕發現各種紙之間的差異等。這樣幼兒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因自己的成功發現而增強自信心,也激發了幼兒參與下一個活動環節的用心性,從而爲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打下鋪墊。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3篇3

以下是我自己寫的說課稿,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請各位同行提出寶貴的意見和推薦!尊敬的評委老師,你們好:這天我說課的資料是《說說我家的人》。

尊敬的評委老師,你們好:

這天我說課的資料是《說說我家的人》。下面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次活動來源於明天出版社《山東省幼兒園活動教材》第二個主題第一個活動。

家是每個人生活的港灣,家庭的溫暖和親情關係會影響幼兒對人和社會的態度,幼兒對家庭的感受也將影響其人生的道路。幼兒自己家裏的人,幼兒並不陌生,但是幼兒對家庭成員的生日、職業、愛好等並不是很瞭解。“說說我家的人”是透過幼兒熟悉的人物來激發幼兒對調查的興趣,並透過調查及記錄增進幼兒對家人和家庭的瞭解,幫忙幼兒樹立對家人、家庭的愛。正如《綱要》中所說,“既貼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取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幼兒生活,有服務於幼兒生活。所以我選取了本次活動。鑑於對以上資料的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標:

1、知識目標:激發幼兒調查的興趣,增進對家人的瞭解。

2、技能目標: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並能有條理地講述。

3、情感目標:培養幼兒對家人的愛。

根據《綱要》中教育目標及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激發幼兒調查的興趣,增進對家人的瞭解和愛作爲重點,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並能有條理地講述作爲難點。

爲了使活動呈現出綜合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中,特做以下準備:

1、知識準備:事先讓幼兒調查家人的生日、職業、愛好等並於活動前和幼兒討論調查的結果。

2、教具準備:

(1)請幼兒每人帶一張家庭成員較全的全家福照片;

(2)帶給擺放照片的版面;

(3)幼兒人手一份彩筆、畫紙;

二、說教法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活動採用的教學法有:

(1)啓發提問法:這種方法在各活動中是最常見的。透過啓發提問激發幼兒的調查興趣。

(2)討論法:透過師幼、幼幼之間的討論,使幼兒對家人有了一些瞭解,也讓幼兒在討論中解決問題,到達教學目標。此外還有繪畫法,透過繪畫製作小冊子,來增進幼兒對家人的瞭解和愛家庭的情感。

三、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幼兒能主動用心的參與活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圍繞目標,主要運用的方法有:

(1)調查法:透過對家人的調查,激發幼兒瞭解家人的用心性。

(2)記錄法:透過動手、動腦記錄家人的生日、職業、愛好等更直觀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還有動手操作法,用畫筆來記錄家人並做成小冊子,能進一步鞏固對家人的瞭解。

四、說活動過程

1、導入。老師那裏有一張我的全家福照片,上面有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我,小朋友有這樣的照片嗎?教師用一張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給幼兒介紹,從而引出幼兒自己的全家福,並讓幼兒分組交流。幼兒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的,幼兒透過對照片上的人的瞭解,激發幼兒主動調查的興趣,幼兒很快進入主題。

2、介紹家人。

(1)請部分幼兒展示照片和調查表,教師透過提問照片上的人是誰、做什麼的、喜歡什麼、生日是什麼時候啓發幼兒介紹對自己的家人的調查結果。此環節體現了幼兒對家人的初步瞭解。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記錄方式。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討論並得出結果。如:爸爸可畫男人的頭像、媽媽可畫女人的頭像;生日可用數字,能夠畫上蛋糕或蠟燭;喜歡的衣服、食物可直接畫出來;喜歡的顏色可用相應的彩色筆塗畫出來;職業能夠畫相應的標誌等。《綱要》中指出“寓教育於各種活動中”,這一環節主要是透過討論增進幼兒對家人的瞭解和愛以及記錄的方式,既鍛鍊了幼兒的思維潛力,動腦筋用心思考記錄的方法,又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潛力,一齊交流經驗、分享快樂,在說中學、聽中學、思考中學,以幼兒爲主體,幼兒纔是學習的真正主人。

3、製作家庭小檔案。

(1)請幼兒透過繪畫製作自己的家庭小檔案,必要時補充對其他家人的調查結果。本環節透過幼兒自己動手操作,進一步鞏固了對家人的瞭解。

(2)在家庭小檔案的首頁畫上自己的全家福,與補充的其他家人的調查結果裝訂成小冊子。

4、課堂小結,對幼兒製作的家庭小檔案進行展評。

5、延伸活動。

(1)將全家福照片佈置在牆面上,供幼兒自由欣賞、介紹和交流。

(2)家庭小檔案可根據幼兒需要隨時添畫資料。

延伸活動不是一個活動是結束,而是另一個活動的開始。因此,透過延伸活動可增進幼兒對家人的瞭解和愛,又能提高語言表達潛力及新知識新經驗的獲得。

以上活動過程環環相扣,循序漸進,既關注了幼兒原有的生活經驗,又有新經驗的獲得。

我說課的資料到此結束,其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