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範文(通用6篇)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範文(通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說課稿範文(通用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範文(通用6篇)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材《烏鴉喝水》這個題材原本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內容,孩子們對這個故事一定會很感興趣,在活動中,我把“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作爲課程的切入點,把“如何讓小烏鴉能最快喝到水”作爲幼兒探索的關鍵點。因爲大班孩子探索欲很強,故事又源於幼兒的生活,整個活動又有利於幼兒的操作,同時還可以進行幼兒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樣幾方面的結合讓我覺得選擇本次主題教學活動內容比較有意義。同時《綱要》中還指出,幼兒園教學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求“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幼兒的長遠發展;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我認爲本次活動來源於幼兒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2、目標定位: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指向性的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活動中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取向。

具體目標體現爲:

(1)喜歡實踐探索活動,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幫助烏鴉想辦法,探索如何讓瓶子裏的水位升高的方法,瞭解豆子的大小與水位上升快慢之間的關係。

(2)引發擴散性思維,能在同伴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並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3)萌發樂意幫助別人的情感,並從中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本活動的重難點是:探索如何讓水位升高以及讓水位快速升高的方法。

在整個活動中我主要是運用猜測、講述、動手操作、分類、記錄等方法,讓幼兒在猜一猜、做一做、記一記等自主、積極參與探索的過程中突破來重難點。

3、活動準備:《綱要》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依據《綱要》精神我做了如下三方面的準備。

(1)材料準備:小石子,廢舊報紙,棉花,玻璃球,毛巾,即時貼標記若干。每位幼兒多個裝有相同多水的瓶子(貼上黃色膠帶),烏鴉圖片,記錄紙、筆。

(2)經驗準備:認識幾種常見的豆子(黃豆、雲豆、蠶豆等)。

(3)教具準備:小烏鴉喝水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式的探究學習方式”,“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既要充分體現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性,也要體現幼兒個體的主動性,還要體現各領域的綜合性,爲此我採用了協商、交流、共同構建等方式,促進教師與幼兒通過活動共同學習與成長。我採用的教法有:

1、情景創設法:運用動畫片的故事形象貫穿於整個活動之中,將幼兒自然地引入到活動中來,並以此來極大地調動起幼兒探索的慾望。

2、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兒喜歡的形式,幼兒都願意把自己的想法通過操作材料充分表現出來,既可以活動,又可以與同伴進行交流、合作。

3、觀察指導法:這種方法是針對幼兒在操作活動過程中出現的情況,教師可以採取隨機指導的方法,它體現的是教師對活動的調控能力。

4、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既有幼兒講述的部分,也有幼兒的操作實踐,還有幼兒通過數數進行記錄的形式體現,整個過程以科學活動爲主線,同時整合了語言、數學等其他領域的活動內容,實現了多元化的教育目標。

  三、說學法

爲了體現“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的教育觀念,我們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積累了經驗,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幼兒具體學法有:

1、嘗試活動法:它是建構幼兒活動的基本方法,本活動有幾次嘗試,第一次是對“怎樣才能讓烏鴉喝到水”這個話題的探究,幼兒邊做標記邊運用老師爲其準備的玻璃瓶若干,石子,廢舊報紙,棉花,玻璃球等材料進行操作實踐,嘗試使瓶子裏的水升高的方法,有的孩子成功了,有的孩子會發現棉花,報紙扔瓶子後,水反而會變少,知道不是所有的東西放進瓶子裏水都會漲的道理。第二次操作是以“如何讓小烏鴉能快速喝到水?”爲關鍵點進行嘗試,讓幼兒在操作、數數、記錄中發現豆子的大小與水位升高快慢之間的關係。

2、多通道參與法。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爲幼兒創設探索的環境,引導幼兒在玩玩、做做、試試、想一想等活動中培養動手動腦的能力,鼓勵幼兒參與合作、交流與分享。因此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猜一猜、試一試、記一記、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3、體驗交流法:蘇霍姆林曾說過“幼兒的智慧是從指尖流出來的”。在活動中我們提供給幼兒充分活動空間和材料,爲幼兒提供足夠的選擇材料的機會,以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讓每個幼兒都承擔不同的探索職責,使每個幼兒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同時注重幼兒個體與小組之間,個體與老師之間的語言交流,體現生生互動、師幼互動。

  四、說活動流程

在活動中我從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學形式相整合,使師、幼能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探索狀態。

活動流程爲:導入課題(以課件引出)→猜測能讓烏鴉喝到水的方法→第一次探索(探索讓瓶子裏的水位升高的方法)→師生共同講述操作結果(完整看課件)→第二次操作(探索讓水位快速升高的方法)→老師進行活動小結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小朋友們最喜歡看動畫片了,現在呀,老師就要請小朋友們看一個非常有趣的動畫片。

2、欣賞動畫片第一段後,提問:

(1)剛纔動畫片裏有誰?

(2)這隻烏鴉口渴了,它在天空飛呀飛,發現了什麼?

(3)瓶子裏有水,但是瓶口又高又小,烏鴉喝不到水怎麼辦呢?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它想個好辦法吧。

二、幼兒猜測並講述能讓烏鴉喝到水的方法。

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猜猜、講講讓烏鴉喝到水的方法。

三、幼兒第一次探索:

我們小朋友積極動腦筋想了很多辦法,那這些辦法到底能不能幫助小烏鴉呢?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一些材料,現在請小朋友自己動手去試一試,看看怎樣才能使烏鴉喝到瓶子裏的水。

2、提出探索要求:

①請每個小朋友先觀察瓶子裏的水位標記在哪裏,等你操作完了再用即時貼做一個標記,看看瓶子裏水面的位置是升高了還是降低了。

②請小朋友在使用操作材料的時候注意安全。

四、師生共同小結:你用了什麼材料,水面的位置有沒有變化?

1、小結:當我們把一個個小石子、小玻璃球放進玻璃瓶裏的時候,小石子、玻璃球很霸道,搶了水娃娃的地方,水娃娃就被擠到了瓶口,水面的位置升高了,這樣烏鴉就喝到水了。可是當我們把棉花、報紙放進瓶裏的時候,棉花、報紙和水娃娃很友好,做了好朋友,棉花、報紙抱住水娃娃,水娃娃也鑽到它們的身體裏一起做遊戲。水面的位置沒有明顯變化。所以烏鴉還是喝不到瓶子裏的水。剛纔呀,小朋友幫烏鴉想了很多辦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敗了,但我們小朋友都積極動腦筋,並大膽進行了嘗試,你們都是最棒的。

2、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動畫片裏的小烏鴉是怎麼喝到水的?教師播放動畫,並完整欣賞。

五、第二次操作(讓水位快速升高的方法)

又飛來了很多的烏鴉,它們飛得又累又渴,真想馬上就能喝到水呀,我們怎樣能讓水升得再快一些呢?(幼兒討論、講述)

1、出示豆子和水瓶組織幼兒玩投豆子的遊戲。

(1)先請幼兒說說豆子的名稱,再向幼兒介紹遊戲規則。

老師這裏有一些豆子,它們能讓瓶子裏的水升高嗎?誰會讓水升得更快一點呢?瓶子上有一個黃色標記,是小烏鴉能喝到水的記號,請小朋友每人選擇兩種豆子,分別放入兩個瓶中,一邊放,一邊數,兩種豆子各放多少顆才能讓烏鴉喝到水呢?

提醒幼兒邊放豆子邊數數,並把數字記錄下來。

(2)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實驗結果。

實驗出現了兩種結果,引出下一個遊戲——豆子比賽:蠶豆和雲豆比賽,看看到底哪種豆子能最先讓小烏鴉喝到水?

遊戲規則:一組投蠶豆,一組投雲豆,每組每次投一個豆。兩組同時投豆子,當有一種豆子達到水位線時,遊戲結束。孩子們發現蠶豆能讓小烏鴉最先喝到水。

老師提出問題:爲什麼我們投了同樣多的豆子,有的能先讓小烏鴉喝到水,而有的卻沒能讓小烏鴉先喝到水呢?幼兒進行充分的討論。

老師進行簡單小結:原來豆子越大,水就升得越快,烏鴉也就越快能喝到水。

六、活動總結

我們幫助那麼多小烏鴉喝到了水,你覺得快樂嗎?對,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以後當我們小朋友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積極動腦筋,想出不同的好辦法來解決,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應該積極動腦,熱心地去幫助別人解決困難。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2

  一、說活動教材

長城,若將其從字面上翻譯成英文,應爲“longwall”,但稍懂英語知識的人都知道,“長城”在英文中用法爲“greatwall”——偉大的城牆。那是一種特定用法。是不可更改的。因爲長城這一概念已滲入國人心中、深人世界人民的心中,那是一道偉大的城牆,它在中國,它是中國的驕傲。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的國家軍事性防禦工程,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同時長城又是一座歷史的豐碑,記述着各代王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歷史,附會着雄略的將帥和聰明工匠的事蹟,也凝聚着無數戰士和百姓的血汗。

關於長城這一教材,至今爲止不知有多少幼教工作者曾經使用。對於這樣一個孩子們耳熟能詳,老得不能再老的教材,還有必要如此大張旗鼓地拿到教學中來嗎?那麼.讓我們先來挖掘一下這一教材所蘊含的教育價值吧。

教材《長城》中所蘊含的教育價值

科學領域:瞭解長城的構造、起止地等科學知識。

社會領域:通過學習長城的悠久文化歷史,激發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

藝術領域:欣賞長城的雄偉之類,開展再造想象繪畫活動。

健康領域:通過長城遊戲,鍛鍊幼兒的大肌肉,小肌肉動作。

語言領域:通過講述,表達“我見到的長城”,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現今。由於“四二一”家庭結構的普及,孩子成爲一家人的中心,他們遊戲、玩樂,去的地方多,獲取知識的媒介多,知識面也越來越廣。但是,家長們對孩子的關注更多的是成長方面的,真正意義上思想方面的教育(諸如關心愛護他人、愛集體、愛祖國等)可謂是少之少。但是,我們知道.要成爲一個社會人,爲社會所接受的人,思想道德素質是最重要的。只有具有良好素質的人,纔可以真正稱得上是一箇中國人。那麼,萬里長城這一中國瑰寶在新世紀的教育價值就顯而易見了——“通過學習,激發幼兒愛祖國的美好情感”,這是出發點,也是最終的歸宿。

鑑於幼兒情感發展的趨勢,我把“萬里長城”這一教學內容定在大班年齡段,因爲此時的孩子情感脈絡日益豐富起來,已經可以瞭解集體、國家這種寬泛的概念,所以在這一年齡段進行改教材的學習較爲合適。同時.“萬里長城”這一教材所蘊含的知識點豐富,並非一個活動就可以囊括其中,因此對這樣的教材應有目的地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本次活動選取的是主題網絡中的一個內容:大班科學——萬里長城。目標定位如下:

(1)引導幼兒瞭解長城是中國的代表性建築,初步掌握其在古時、現今的作用。

(2)知道長城是由勞動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建成的,激發幼兒對勞動人民的敬愛和愛國主義情感。

【分析】要激發孩子對一種事物的熱愛必須先要認識它、瞭解它長城這一建築的構造並不複雜,由烽火臺和城牆連接而成,孩子們也基本熟知。但長城存在於古時和現今的作用卻是離孩子們的生活較爲遙遠的,需要教師通過多種形式來達成。因此,將活動的重點定位在“瞭解長城是中國的代表性建築,初步掌握其在古時、現今的作用”。由萬里長城的學習,感受勞動人民的偉大和對祖國的熱愛需要幼兒情感的遷移。

而情感遷移對於該年齡階段的幼兒來說又是十分困難的,因爲獨生子女的盛行使這些孩子自主獨立意識過於強烈,情感的激發較難,因此將其定位爲活動的難點。

爲解決重難點,本次活動主要採用多媒體重現的手段,讓孩子們置身於當時的場景,讓他們的鮮血在場景中沸騰起來,從而達到情感遷移的目的。

  三、說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瞭解世界各國的標誌性建築。

2、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關於世界各國的標誌性建築、萬里長城的雄偉景象、古時人們建造長城的景象、古時抵禦外敵入侵打仗時的景象、現今長城作爲旅遊勝地的景象。

  四、說活動特色

首先是老教材與新媒介的完美結合。作爲被許多教育工作者曾經反覆使用的老教材,如何上出新意,如何挖掘其適合現今社會的教育價值至關重要。本次活動運用最新的教學媒介——多媒體課件,重現了古時人們的建造場面,古時長城抵禦外敵入侵時的場景,使孩子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該老教材的獨特魅力。原來長城是如此雄偉,它能發揮這麼大的作用,中國人是這麼偉大,這一切目標的達成都得歸功於新教學媒介帶來的感官享受。

其次.突出情感教育功能。活動始終圍繞着中國的萬里長城——人類的驕傲開展,包括長城在古時、現今的作用,都爲更好地抒發情感做了鋪墊。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材價值:

"鳥"是動物世界中的一個大的家族。在廈門,到處都可以看到鳥的身影,聽到鳥的叫聲。而且教育的資源也很豐富:家庭養鳥,花鳥市場,公園,廈門的白鷺洲有鴿子,鼓浪嶼上有"百鳥園"等。大班的孩子對鳥的認識有一定的經驗,他們喜歡給鳥餵食,還喜歡親近鳥。這些鳥有着不同的外表,不同的生活習性,不同的生活環境,對人類有不同的作用。那麼多的鳥也有相同的特徵:有羽毛,有翅膀,會飛……。新《綱要》告訴我們,"要與社區密切合作,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爲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我認爲,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鳥與人類的關係,探索不同鳥類的不同的生活環境有着一定的教育價值。

2、目標定位: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依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材本身的.特點,我從情感態度,能力,認知等方面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表達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和的一面。具體的目標爲: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在不同環境裏的多種鳥類及鳥類的共同特徵。

2,依據生活環境的不同進行分類並學習自我糾錯。

3,萌發愛護鳥類和大自然的情感。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於:瞭解生活在不同環境裏的多種鳥類及鳥類的共同特徵。難點爲依據生活環境的不同進行分類並學習自我糾錯。我們知道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我看了,聽了,都會忘的;只有我操作了,纔會記住。"因此身臨其境的學習定能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

爲此,我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認識過一些常見的鳥。

2、物質準備:"百鳥園"的場景,鳥類生活的不同的背景圖,各種鳥的圖片若干,磁帶,錄音機等。

  二、說教法:

根據活動的內容和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的教法主要有:

1、觀察法:觀察法就是提供大量的直接經驗讓幼兒觀察探索,讓幼兒通過五官的感受來發現,探索事物的現象,獲得具體的經驗,並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概念。

2、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動,爲幼兒提供的不同環境,不同的動物的圖片,讓幼兒自己與圖片的互動中,來獲得不同的鳥類生活的環境也不同,並能依據生活環境的不如進行分類的經驗。通過材料的自我糾錯功能使幼兒的能力得到提高。

3,啓發引導法:幼兒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教師運用適當語言,幫助幼兒來發現問題,引導幼兒解決問題。並靈活運用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和個別活動的組織形式,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得到發展。

  三、說學法:

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主要有:

1,討論談話法:新《綱要》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說一說,看一看,比一比,在多通道,多感官的參與下,瞭解鳥類的共同特徵。

2,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因此爲了加深幼兒對不同鳥類生活的環境也不同的瞭解,我提供了鳥類生活的背景圖及不同的鳥類,讓幼兒在操作,糾錯的過程中加深體驗。

  四、說教學程序:

我採用層層遞進的辦法組織活動程序,具體流程爲:

激發興趣——參觀比較——操作體驗——反饋延伸。

激發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活動的一開始我便向幼兒提出"百鳥園"的要求,激起幼兒的興趣;並在激發興趣的過程中向幼兒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要仔細觀察你認識哪些鳥,它們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在第二個環節我集中幼兒,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發現,鼓勵幼兒自己探索說出鳥類的共同特徵,同時讓幼兒討論企鵝是不是鳥類,企鵝生活在什麼地方目標(1)在這裏自然完成。

  操作體驗:

下面進行的是小組式的遊戲教學。指導語:你們知道這些鳥生活在什麼地方嗎(幼兒自由回答)老師爲你們準備了許多鳥的圖片和它們生活地方的背景圖,請小朋友試一試把它們送回家。

幼兒操作,並學習按背後的正確答案自己糾錯。在活動中,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把各種鳥類送到它們各自生活的地方,判斷,感受鳥類的生活環境的不同,同時,操作材料背後的答案相關會提醒他們重新思考,修正經驗。自我糾錯的能力得到提高。目標(2)在這裏完成。

集體交流:幼兒作品的展示交流,再次提升和加深了前面的活動經驗,然後教師鼓勵幼兒一起把"百鳥園"裏的鳥都送回自己的家,再次鞏固幼兒的新經驗。新《綱要》在社會領域的目標中提到,"培養幼兒主動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在這次的操作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不知道的可以問同伴,可以尋找剛纔的操作材料來解決問題,讓幼兒有多種途徑來解決問題。

  反饋延伸:

這次的活動後,肯定還有一些幼兒不能完成活動目標,教師可以把各種操作材料繼續提供在活動區內,讓幼兒進行操作,同時提供各種鳥類的圖片,圖書,VCD等材料,讓幼兒繼續豐富相關的經驗,激發幼兒的愛鳥之情。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4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那麼怎樣創造性地開展舞蹈教學,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喜歡舞蹈呢?我作爲一個熱忠於舞蹈的幼兒老師來說,就要不斷的嘗試,不斷的總結,產生出更多貼近貫徹《幼兒園教育綱要》的精神理論;符合當前發展幼兒園舞蹈教學的模式,使我們幼兒園的舞蹈教學更加的色彩絢麗。下面,我就律動《摘葡萄》這節課向大家談談我的一些見解。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摘葡萄》是省編幼兒園大班教材(上學期)主題二--“中秋節”中的一節律動活動。律動活動來源於對現實生活的模仿,是運用有規律可循的肢體語言,藝術化的再現生活,是幼兒易於掌握和樂於參與的一種藝術表現活動。幼兒通過“律動”這種藝術表現形式,可以初步瞭解“生活”和“藝術”之間的關係,增強幼兒對社會的親和能力,提高幼兒對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

本班幼兒在中班時就已經學習過律動《摘葡萄》,對於“採摘”動作:“翻腕”、“踏點步”、“踮步”、“進退步”並不陌生,並且大班幼兒已經具備創編舞蹈動作的能力,同時他們也已經具有了較爲強烈的展示自我、追求成功的願望。經過認真分析本班幼兒實際發展水平,我認爲:綜合音樂活動《摘葡萄》,滿足了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情感的釋放和能力不斷提高的需要,很適合大班幼兒學習。

(二)活動目標:

確定幼兒園藝術領域教育目標的原則是:“使幼兒初步感受並喜歡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綱要》同時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與生活、遊戲之中。”據此,我確定以下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

激發幼兒對律動活動的興趣,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激發幼兒對生活的熱愛。

2、能力目標:

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創編能力和審美能力。

3、知識目標:

知道《摘葡萄》這段律動是一段新疆舞;知道新疆是葡萄的盛產地以及葡萄的用途種類。

(三)教學活動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幼兒創編律動《摘葡萄》。

2、教學難點: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和想象,將成人的摘葡萄動作和過程轉化成舞蹈語言。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家長指導幼兒通過多渠道瞭解關於葡萄的知識,適量的品嚐不同品種的葡萄和老師開展葡萄園小小解說員的遊戲,能用較爲完整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和經驗。

2、提供有關葡萄的多媒體課件。

3、提供各種葡萄的圖片、實物以及釀製的葡萄酒。

4、活動前佈置好環境。

選擇以上形象直觀教具的目的是爲了幼兒營造一種真實、親切的活動氛圍,激發幼兒創編的積極性。

  三、教學方法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爲了教而教,而是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針對這次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和幼兒的實際情況,我主要採取了自主學習法、情景教學法、啓發聯想法、講述師範法、表演展示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和課程整合法。讓整個教學過程做到了動靜結合,兼顧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始終爲幼兒創設溫馨的心理環境。

  四、學習過程:

(一)利用多媒體教學法,導入課題。

怎樣讓幼兒瞭解關於葡萄的知識,達到教學的知識目標?在這裏我利用了多媒體教學法,爲幼兒提供了關於葡萄知識的錄象。在觀看錄象之前,我先向幼兒提出要求:“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段關於葡萄的錄象,請小朋友看一看葡萄都有哪些品種,它們生長在哪裏,果農們是怎樣摘下葡萄的以及果農們採摘後的心情如何?”

設計此環節的依據是要通過“多媒體教學法”,讓幼兒瞭解回答有關葡萄的知識,例如新疆是葡萄的盛產地;葡萄可以分爲有奶葡萄、紅葡萄、紫葡萄、白葡萄還有小的無子葡萄;葡萄可以釀製葡萄酒,烘乾製成葡萄乾。讓幼兒有表現自己的機會,激發幼兒不斷渴求新知識、新本領的慾望。

(二)展開課題,引導幼兒創編律動。

1、運用提問法,展開課題。

觀看完錄象,請小朋友入座,依次回答老師的問題。

第一步:請小朋友相互說一說錄象中看到了什麼?幼兒能完整的說出:“看到了果農們正拿着筐子在摘葡萄。”目的是讓幼兒通過觀察和交流了解到摘葡萄需要什麼工具?怎樣摘葡萄?並鼓勵幼兒模仿成人的動作。

第二步:請幼兒討論摘葡萄的動作

這裏教師採用運用啓發聯想法。創設符合生活常理的情景,把勞動過程轉化爲層層遞進的問題。教師啓發幼兒說:“如果你是果農,讓你去摘葡萄,你會怎樣摘?”幼兒討論示範,教師再次提出“如果有高一點的葡萄你會怎麼辦?”幼兒討論得出結論:手要伸直,可將腳踮起,還可發揮想象做撥開擋住的樹葉摘葡萄。‘

2、利用欣賞法,鞏固學過的基本步伐。

“小朋友,剛纔我們看到了葡萄園的果農們爲了慶祝他們的大豐收,都用舞蹈的形式表達他們喜悅的心情。下面就請小朋友欣賞一段新疆阿姨跳的新疆舞,小朋友在欣賞的時候要看一下,阿姨都用了哪些小朋友學過的基本步伐。”幼兒帶着問題欣賞。幼兒對學過的基本步伐記憶猶新並很快複習和掌握了基本步伐“翻腕、踮步、踏點步和進退步”。

3、教師提出將基本步伐編入《摘葡萄》的舞蹈當中。請幼兒欣賞歌曲,讓幼兒感受歌詞的內容。

教師利用“情緒渲染法”給幼兒講解歌詞,(歌詞內容),請幼兒打節奏拍手拍肩再欣賞一遍歌曲。

4、教師放音樂,幼兒自由創編,逐步引導幼兒完整表演律動《摘葡萄》。

“現在小朋友就是小小舞蹈家了,讓我們隨音樂來自己編動作,,一會兒,我要請個別小朋友到前面來,把你認爲最漂亮的動作表演給大家,並說一說這個動作代表什麼意思。如果小朋友都認爲你的動作好看,你就把這個動作教給大家。”

接下來,幼兒隨音樂自由發揮創編動作,教師通過鼓勵法,讓幼兒有機會展示與衆不同的動作。盡情地把美好的情感釋放出來。教師則以觀衆的身份進行觀察,發現其中的亮點,記在心裏。

這一環節是此次教學活動的重點。設計以上環節的依據是我知道幼兒藝術活動是在他們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在此基礎上,教師再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錶達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

5、教師示範,激發幼兒的美感。

在獲得全體孩子們的認可後,教師將所有動作進行合乎清理的串聯進行示範,將舞蹈美化、昇華。在示範前給幼兒提出要求:要注意老師的表情和眼神。

6、教師利用表演展示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將錄象機和大屏幕消納感結合的方式,將幼兒表演慾望和創作狀態都處於最佳期,鼓勵幼兒爭當小明星,反覆練習,不斷提高。

(三)結束部分:教師出示新疆帽,激發幼兒的興趣,自由展示,自然結束。

教師出示新疆帽,將幼兒的情緒推向高潮,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願望來表演《摘葡萄》。

這樣做的依據是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有關藝術領域的指導要點指出: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另外在高潮中結束活動,會給幼兒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有利於幼兒在活動後繼續練習,不斷創新。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5

  一、說設計思路;

對於大班幼兒來說,1到10的數字都是認識的,但對對於它們的相鄰數不是很熟悉,如2的相鄰數是1和3、3的相鄰數是2和4等等。爲了學習10以內的相鄰數,特設計了這次活動,希望幼兒對10以內數字有更加全面的瞭解。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整個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根據綱要的要求,我把本次目標定位於;

1、讓幼兒知道每一個數字都有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0以內整數的相鄰數。

2、在遊戲活動中感知了解10以內數字的相鄰關係。

3、通過遊戲的方式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在遊戲互動中學習數學。使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根據目標我把本次的重點定位於;能發現比一個數多1和少1的數。難點;找出相鄰數

  三、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了完成具體活動的目標而服務的,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1-10的數字卡片。

2、動物房子圖片,小動物圖片(小狗、小貓、兔子、猴子、狐狸)

3、空紙箱。

  四、說教法與學法、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要“以遊戲爲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遊戲活動之中。因此本節教學活動設計以遊戲爲主,通過遊戲引導幼兒在”玩“中學數字,”趣“中練數字,”樂“中學計算,”賽“中增勇氣,以趣味性的遊戲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把數學知識融入遊戲中,在遊戲活動中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及合作能力。

  五、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大致分爲四個部分(一)動物找鄰居、(二)數字寶寶找鄰居(小朋友扮演數字寶寶)(三)遊戲摸彩票(四)比賽看誰找的快又準。具體流程如下:

(一)、情景導入,給小動物找鄰居,給自己找鄰居。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導入,引出數字寶寶和小動物還有小朋友一樣也有鄰居,數字寶寶的鄰居也是挨它最近的數字。然後讓小朋友自己觀察數字寶寶的鄰居有幾個?數字寶寶和它的鄰居有什麼樣的關係?培養幼兒善於發現和總結一些簡單規律的數學能力。)

(二)、數字寶寶找鄰居

小朋友們扮演數字寶寶給自己找鄰居。讓小朋友直觀的認識數字寶寶的鄰居。

(三)、遊戲摸彩票

讓小朋友在不看到排好數字的情況下,憑藉自己的記憶以及初步建立起來的抽象邏輯思維找到數字寶寶的鄰居。難度適當加大。

(四)、比賽看誰找得快又準

讓所有小朋友都參與進來,老師舉數字卡片,小朋友集中注意迅速反應,找出數字的鄰居。也是對整節課的再一次鞏固練習。

  六、說活動反思

上完了這節課我覺得有以下不足之處:

1、探索內容少了一些;

2、課堂組織能力欠缺,缺乏吸引孩子注意的小方法;

3、活動中沒能很好的滲透語言能力的訓練以及幼兒傾聽能力的培養;

4、教師缺乏對孩子的適時、適當鼓勵,對孩子的評價的不夠準確、具體;

5、導入部分稍長,應適當縮短;

6、學具發放前沒有給孩子作說明,造成部分孩子注意力轉移;

7、孩子操作的較少,沒能很好的培養其自我糾錯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6

  一、說教材:

設計意圖:每天晨間鍛鍊,是孩子們一日生活中最喜歡的環節之一,經過一段時間有意識地觀察,發現孩子在自由選材料結伴玩的過程中,雖然他們友好合作,大膽嘗試,想出了各種各樣的玩法,例:單腳跳、雙腳跳、平衡等。但是,助跑跨跳幾乎沒有小朋友想出來嘗試過。《指南》中也指出要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鑽跑、攀登、投擲、拍球等活動。根據上述情況,針對大班幼兒健康教育的目標,設計了《小鹿搬家》這個活動,通過讓每個孩子親身扮演小鹿角色來練習跳的能力、通過經編筒與嗎,木板的組合拼搭成障礙物,使跳躍的難度逐步提高,並相處不同的跳躍方式,讓孩子們在趣味的活動中輕鬆自然的讓孩子們學習助跑跨跳。

  二、說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他們動作發展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目標:

1.初步讓幼兒學會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障礙物,嘗試助跑、跨跳過30釐米以上的障礙物。

2.鼓勵幼兒能互相合作地用經編筒拼搭出各種高低不同的障礙物。

3.逐步鍛鍊幼兒的彈跳能力及培養勇於嘗試的精神。

  三、說活動重點與難點的確定:

從活動目標和幼兒動作發展的實際出發,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預設爲:幼兒學會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障礙物,嘗試助跑、跨跳過30釐米以上的障礙物。難點預設爲:逐步鍛鍊幼兒的彈跳能力及培養勇於嘗試的精神。

  四、說活動準備:

利用本地廢舊材料經編筒(長、短)、木板

  五、說教法:

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我將主要採用:觀摩示範法、合作探索法、語言激勵法來組織教學活動。另外,我打算向幼兒採用:遊戲法、練習法、競賽法、發現法、合作法等學習方法,讓幼兒在玩一玩、說一說、看一看的輕鬆愉悅的氣氛中掌握學習的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