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3篇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七年級語文說課稿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3篇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特點和作用。

本單元編選了五篇描寫人類的生存夥伴——動物的文章。這些文章不僅反映了人對動物的瞭解和認識,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而且還試圖從動物世界裏折射出人類的生活軌跡。本文描寫的是一羣被逼至絕境的斑羚,爲了贏得種羣的生存機會,用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擺脫困境的壯舉,讓每個讀者受到精神的震撼。

因此,從內容來看這篇課文非常具有情感性,又體現本單元的一個“關注動物世界”的學習重點,有如下特點與作用:

(1)課文體現了較強的時代的氣息,緊密聯繫社會實踐。文章關注動物世界,也就是關注自然,關注人類本身,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物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2)課文適應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創新精神。

2、學情分析。

一課時完成文本教學任務,並結合本課開展一課時的“保護野生動物”實踐活動。

本文故事性強,情節扣人心絃,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蘊含的哲理較深廣,初一學生思考的深度不夠,所以感悟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同時,學生已有兩年微機操作的經驗,已具備上網搜索與製作電腦小報的能力;並且社會課上及課後已做過比較規範的調查報告,只要稍加提點就能讓學生自組分工開展第二課時的活動。

3、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目標綜合化、系統化、細目化、行爲化原則,我把這篇課文的教學目標設計爲:

知識與能力:1、理清並感受文中生動、感人的情節;

2、通過分析感人的片段,感悟勇於自我犧牲、捨己爲人的“斑羚精神”。3、聯繫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感悟文章的深刻主旨。

過程與方法:1、通過複述斑羚飛渡的主要情節,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2、有感情的朗讀文本片段,感受其中蘊涵的思想感情。

3、通過“保護野生動物”活動設計,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第二課時)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感受動物自我犧牲、捨己爲人的可貴精神,激發學生的動物保護意識。

4、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依據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既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又形成良好的個性的教學目標,又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通過分析感人的片段,感悟勇於自我犧牲、捨己爲人的“斑羚精神”。

教學難點:聯繫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感悟文章的深刻主旨。

二、教法

關於教法,我想應當設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興趣領會、認同作者的情感、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據此,我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大教學的容量;幫助學生走近文本;並採用激發興趣法來激活學生的思想,開拓學生的思維、啓迪學生的智慧。

爲了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第二課時把班上學生按照能力強弱搭配分成幾個四人學習小組,這樣便於同學間的交流和團結互助,共同提高。

爲了加強文本與社會實際的聯繫,擴大知識面,讓學生嘗試運用文字的方式去感染更多的人,加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第二節課領學生到微機房去上課,運用微機課學習的上網技術進行“保護野生動物”實踐活動資料的蒐集和整理,語文教師要推薦內容對口的網站或網頁,爲優化學生的設計多提意見。

授課過程中教師要激發學生興趣,組織展開討論和交流,並進行適當點撥,主要貫穿以下教法。

1、情境設置法:在導入新課時,教師先給學生觀看一段flash(斑羚飛渡這個故事的前因),創設情境,使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2、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應讓學生選擇令自己感動的語句自由朗讀,分析之前個別朗讀,分析相關的語句後全班齊讀,重點語段請個別學生範讀,一節課書聲琅琅,才能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三、學法

根據課文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 新課標在《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裏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本科課具體學法主要有:

(1)學生用圈點批註法做預習筆記,要用活頁紙做感悟筆記,便於整理歸類。

(2)學生反覆朗讀感人語段,品讀與傾聽。

(3)學生上網搜索有關野生動物的資料。

四、教學過程

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思維發展規律並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根據教學目標的具體要求,設計科學、合理、藝術的教學環節,就是有目的地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邏輯性、綜合性,還要突出體現學生的主體活動,所以確定以下教學步驟:

課前佈置預習:

(1)朗讀課文2-3遍。

(2)自學文中的生詞、重點詞語。

(3)找出你認爲文中優美生動或令人感動的語句,加以賞析做在預習活頁上。

(4)蒐集斑羚的有關資料。

課堂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斑羚介紹:(播放《動物世界》片頭,用斑羚圖片定格)現在,你就是趙宗祥,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圖片上這種動物長啥模樣?

個別自由發言後,在圖片上顯示簡單的文字介紹,齊讀。

2、“今天,我們就隨着一連串蹄聲走進斑羚的世界”。出示課題,齊讀。

有關斑羚的介紹,能加深學生對斑羚的瞭解,因爲生活中他們沒有見過斑羚,而且模仿主持人說說斑羚的外型也爲下面學生對課文的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幫助。(肌腱發達極善跳躍,渾身是寶狩獵對象)

二、整體感知

1、給學生觀看一段flash:狗吠聲、腳步聲、蹄聲,羚羣逃至懸崖。(斑羚飛渡故事前因)

猜一猜:“發生了什麼事?”

“遭遇何種處境啊?”(這兩個問題讓學生自由說)

2、打開課本,默讀1~4自然段,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3、讀完後,試用一句話概括回答剛纔的兩個問題。

“斑羚羣被獵人逼至懸崖,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

4、除此以外還提到了什麼?爲什麼要交代這些?

傷心崖的地勢險要——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的緊張氛圍

斑羚的跳躍能力——無法越過懸崖

5、“同學們,當斑羚羣面臨種族危險時,接下來,你想它們又會怎樣呢?”(讓學生展開聯想,猜測下面的故事)

首先創設情景,學生對故事起因、發展的好奇自然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再接觸文本,感受作者字裏行間渲染的故事的凝重氛圍,自然關注內容。

6、“在生與死的抉擇中,有誰不渴望生呢?讓我們帶着疑問打開課文,默讀剩下的內容,看看故事又有什麼波折?”

7、讀完課文後,誰能簡要複述一下接着發生了什麼故事?(指名複述)

其餘同學仔細聽,聽完後可適當補充或糾正。

這一環節既讓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的感知,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爲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還可以讓學生糾正概括中的不足之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8、能用一兩個詞語說說你讀完後的感受嗎?

“感動、壯觀、慘烈……”

三、研讀賞析

1、“在整個故事中,什麼地方最讓你感動?讀讀感動你的相關情節,細細品品,你爲什麼感動?”

(1)要求學生先從文中找到相關的語段,在書上作記號,自由朗讀揣摩,然後再班級交流。

(2)學生髮表看法。

可能談到的重點話題以及教師可作的引導:

關於老斑羚的試跳:

是否老眼昏花,逞能?

如果你就是目睹它跳崖的斑羚,你怎麼看待它的行爲?

關於斑羚羣自動的分成兩撥:

意味着什麼?爲什麼他們會這麼做?

你想象一下它們可能會有哪些神情?

關於從頭至尾沒有一隻老斑羚調換位置:

如果你是成功逃生的小斑羚,你會對他們“說”些什麼?

你又從中讀到了什麼?

關於第一對試跳的情景:

這一情景中哪些話最令你感動?爲什麼?

從作者的描寫中,你看見怎樣的場景?(適時插入第一對飛渡的flash)

關於鐮刀頭羊的最終的消失:

它結局有哪些可能?

爲什麼不直接寫它跳崖?

它應不應該跳?

假如你是目睹的獵人,你怎麼看待它的消失?

注:有關上述話題的語句或段落:分析前先讀,賞析後還要全班練讀,指名讀。

此環節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會談到:老斑羚以生命給斑羚羣作提示;文中有關鐮刀頭羊的消失;一老一少的斑羚試跳的語段等等,對文中這些重要詞句的分析及朗讀,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又有利於理解本文主旨,而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能更形象、更直觀讓學生感受到一老一少斑羚飛渡的過程。

四、深入探究

1、“當我們的心一次次地被文中這些悲壯的場景所感動時,我們不禁要問:傷心崖上慘烈的一幕幕,是誰造成的?”

2、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感動是恆久的,帶給我們的感悟是豐富的。請同學們說說你感受最深的一個方面,有條理的闡述這個觀點。

“請把你對本文的深刻感悟凝聚成簡練的一句話。先在本子上試寫,再發言。”

3、分享你的感受。

(教師作爲最後的參與者,總結羅列如下,作爲學生回答的導向)

1、危難中表現出來的智慧、勇氣、自我犧牲精神。

2、人類的殘忍,對動物的虐殺;人類需要自我反省。

3、弱者對強者的反抗,不苟且偷生,視死如歸。

4、老一輩爲小一輩所做的奉獻、犧牲。

5、爲了整體的利益,犧牲局部利益的精神。

此環節引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從表層深入到裏層,多角度地看問題,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豐富情感。

五、拓展延伸

1、引導學生回憶講述生活中聽過或看過的與本文類似的故事,要求敘述清楚、準確、突出重點。

2、教師結語:“相信大家都已經被這些故事深深打動了,課文《斑羚飛渡》給我們帶來的遠不只是簡單的同情、敬佩與感動,它爲我們實現了一次心靈的飛渡!彷彿我們也變成一隻斑羚,從“自私”的山峯上,奇蹟般飛躍遙遙相距的山澗,輕巧地落在“奉獻”峯上。潔淨如洗的天空出現了一道瑰麗的彩虹,隨着我們的“飛躍”跨過兩座山峯。”

有人說過,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環節把課本和生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同時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第二課時(簡)

活動設計:

一、課堂上教師可指導學生上網搜索相關資料,思索質疑:

(1)請搜索有關斑羚的資料,如生活習性等。

(2)文中斑羚飛渡是在人類的圍捕下發生的事件,由於人類的濫捕濫殺,造成野生動物瀕臨滅絕的事例很多,請從網上或圖書館等其他地方搜索到相關的資料。

二、任務:二選一

1、以四人小組爲單位,設計一份“保護野生動物”爲主題的小報,可以是某一種珍稀動物的專題介紹,也可以是多種動物資料的彙編。

2、根據蒐集的資料,選擇一個角度,寫一篇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等方面的小評論或簡單的調查報告。題目示例:

《野生動物的現狀調查》 《 談談人類對野生動物的保護》

《談“斑羚飛渡”中的美》 《 我要當好潮鄉的動物小衛士》

以上綜合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先獨立蒐集資料,然後按學習小組綜合,完成小報、小評論或者調查報告,這也是這一課的課後作業。通過一系列語文活動的展開,我相信一定可以增強文本的現實意義。

三、展示

1、將電腦小報中優秀的作品佈置在校櫥窗欄,出一期保護野生動物的專題。(由宣傳委員負責佈置)

2、將優秀的調查報告及小評論佈置在班“學習園地”或交由廣播站播送。(由學習委員負責佈置)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第一次真好》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七課第二篇課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繼續第一單元主題生命,引導學生對人生、生命進行思考,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本文通過兩個事例告訴人們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經歷是生命中難得的寶貴經驗,並提醒人們思考怎樣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有些句子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時,材料的詳略安排,敘議結合的寫法,也是寫作的範文。

二、學情分析

剛入七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生活經歷,對一切都有一種新鮮感和期盼,但又往往僅停留在表層,難以深入。表現在語文學科,就是隻滿足於對字詞句的理解和積累,而對文章的社會價值和深刻的思想內涵理解較淺。這篇課文學生理解並不難,除了語言的積累、內容結構的掌握,主要是解決如何引導學生真正深切體會“第一次真好”的內涵,與作者形成心與心的交流碰撞,讓他們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不斷勇於嘗試,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三、教學目標

新課標提出:“語文教學應致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人文素養,”“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這些理念應體現在每一節課中。再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學情,我認爲本文應達成的學習目標爲:

1、掌握本文中的生字詞

2、朗讀課文,把握文意,認識人生第一次經歷的意義。

3、體會文中詳略安排的妙處,及敘議結合的特點。

4、聯繫生活實際,領會文章的深意,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認識人生第一次的意義,培養傾聽、表達的能力。

教學難點:

聯繫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四、教法學法

教法

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的心理特徵,我將採用以下教法:

朗讀感悟法朗讀是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情感的重要方法。要通過學生默讀、朗讀等形式,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有所感悟,有所啓迪。

合作探究法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要讓學生成爲對話的中心,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中建構文本意義,形成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多媒體輔助教學,現代教學工具的使用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始終保持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效率。

學法:

採用勾圈批註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討論交流法(培養學生興趣,從而更有效的學習)

五、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以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爲教學理念,通過朗讀、談話、小組交流等形式,努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整個過程由激趣導入、自學互動、適時點撥、測評訓練個板塊構成。

一、激趣導入:(3分)

1、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會有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的感覺會是怎樣的呢?

(出示課題:第一次真好,請同學大聲朗讀題目)請問,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麼?如果你是作者,你會寫些什麼?

(設計目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導入應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使學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進入學習,通過釋題,讓學生產生閱讀期待,快速進入閱讀狀態)

2、作者簡介

3、出示學習目標

(1)、掌握本文中的生字詞

(2)、朗讀課文,把握文意,認識人生第一次經歷的意義。

(3)、體會文中詳略安排的妙處,及敘議結合的特點。

(4)、聯繫生活實際,領會文章的深意,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

4、檢查預習

(1)、給下列劃線字注音(指名學生上黑板寫)

墮落()點綴()貪婪()姊妹()牙齦()

雛形()豐碩()累累()沉甸甸()玲瓏剔透()冉冉()稀疏()苦熬()

(設計目的:檢查學生對字詞的學習情況,使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二、自學互動

集體朗讀,整理體把握文意。(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探究交流1

1、作者說第一次好,好在哪裏?(在文中找出能體現作者情感體驗的詞語)找出適當的詞語用“第一次真好,好在”的句式說話。

2、《第一次真好》寫了幾件事,哪些詳寫,哪些略寫?文中詳細敘寫了哪兩次“第一次”的人生經歷?請加以概括。爲什麼要這樣安排?3、爲什麼說是“一幅秋日的風情畫”而比不說“風景畫”、“風光畫”?

(設計目的:這一環節以讀爲本,讓學生有目的的閱讀課文,並集體討論交流,理解課文內容。)

展示自學結果,點撥講解探究題。

(二)探究交流2

1、文中寫十姊妹孵出的小鳥時選用的“雛形”與“具體而微”有什麼區別?2、爲什麼“第一次的經驗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無窮”?

3、爲什麼說“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4、短文末句說:“願你珍重第一次”的含義是什麼?

(設計目的:結合語境理解詞義,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認識人生第一次經歷的意義。)

三、展示自學結果,點撥講解探究題。

四、拓展、總結深化

1、是否所有的第一次都要嘗試?

2、大家來說說,哪些是有益的第一次,哪些是不能嘗試的第一次?

3、課文講第一次真好,那麼怎樣纔能有更多的第一次?

4、你知道哪些“第一次真好”的事件,說說好在哪?

(意圖:讓學生說自己的第一次,有利於學生平時的積累,並說感覺,旨在讓學生理解奇妙的含義。同時通過振奮人心的故事鼓勵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

五、測評訓練

1.按原文填入恰當的詞語,品味語言韻味。

(1)一顆顆的黃綠色柚子,沉甸甸________在枝頭。

(2)這景色不見得很美,卻是一幅秋日________畫。

(3)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________。

(4)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

(5)有多少“第一次”給你留下的印象。

(6)第一次,第一次的感覺真。

(7)願你珍重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目的:用句子填空方式引導學生把握文意。)

六、作業

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試着也寫一篇關於“第一次”的文章。

七、板書設計如下:

第一次看到柚子樹及感受(詳寫)

第一次看到小鳥孵出及感受(詳寫)

第一次真好第一次露營、動手做飯、坐火車、坐飛機、看見雪、

看見自己的作品用鉛字印出來(略寫)

總結全文,深化中心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課題: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秋天的懷念》,這篇課文選自S版語文實驗教科書十一冊第12課。下面我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教學板書以及課後聯繫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的作者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在他21歲的時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導致身體發燒,高位截癱。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親也去世了。後來,在他的許許多多的文字裏,都寫到了他的母親。母愛這個主題,史鐵生一直是牽腸掛肚的,縱觀他的成長之路,其實就是母親用生命的代價鋪就的,因爲他對母親的理解是在母親去世以後,這使溝通成爲永遠的不可能,也成爲作者心中永遠的痛。在一種迫切的願望中,使他對母親的理解昇華爲世界上最爲動人的詩篇。

《秋天的懷念》便是這樣一篇懷念母親的, 作者通過回憶的方式,將零零碎碎的細節串聯起來,寫出了自己在癱瘓時,懷着博大無私之愛的母親是怎樣細心、耐心、小心地照顧自己,以此來表達對母親的深深懷念之情。的語言樸素、真切,卻又意味深遠,寄悲觀於從容,蓄智慧於認真的人生思考之中。

  教學目標:

對於六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的主題並不難,但如何使學生的內心真正受到震撼,從而感恩母親,熱愛生活呢?我把教學目標定爲:

1、認知目標:聯繫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操作目標:一是讓學生理解文中生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二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這些細節描寫來感悟母愛無私、博大、寬容的特點,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懷;三是通過品悟菊花的描寫深刻理解母親“好好兒活”的含義。

3、情感目標:一是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深深的愧疚與懷念之情,二是要懂得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母親的語言、動作、神態這些細節描寫來體悟母愛。

  教學難點:

通過品悟菊花的描寫深刻理解母親“好好兒活”的含義。

  二、 教法學法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緊扣新課標的閱讀訓練重點,體現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對話爲主線的教學思想。通過“抓細節之美,品言語之情,悟人生之道”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品中讀,

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運用“剖析重點詞句,理解內容”的方法,自讀、自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掌握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 導讀

教師先簡介史鐵生的生平再出示他在作品《合歡樹》中懷念母親的句子:

(幻燈片 《合歡樹》片段)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爲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他回去了。’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

——《合歡樹》

讓學生默讀這段話,並說說從中讀懂了什麼?這一教學設計的思想是爲了更好的讓學生“走進文本”對史鐵生的作品、對本文的主題有一個初步但印象深刻的感知。

從這一段話引伸到本文的學習,教師板書課題。

(板書:12 秋天的懷念)

  (二)初讀

檢查學生的讀書預習情況爲後面的學習作好準備。首先檢查學生對文中四個生詞的認讀理解

(幻燈片 詞語:(1) 癱瘓 整宿整宿

(2) 訣別 好好兒活),

再指名分段初讀課文,最後教師進行全文的範讀。在這裏教師一開始就範讀全文是想爲後面文本的學習創設一個良好的情境,也爲學生的朗讀、理解做好一個方向指引。

  (三)品讀

這一部分主要是通過對母親語言、動作、神態的品析來體會母愛的偉大。首先,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幻燈片 學法指導)

(1)我們要讀懂一個人,無非是聽其言,觀其行,察其色。大家從這三方面認真去思考,就能讀懂。請同學們默讀1、3、5節哪些是寫母親行動的?哪些是寫母親的話?哪些是寫母親的神色的?邊讀邊做好記號,圈出重點的詞、句。

(2)好好體會你所畫的詞、句的意思。邊讀邊想,從畫的詞句中你讀懂了什麼?

通過學生的交流,引導學生明白母愛就是一個又一個的細節。這裏教師順勢進行學習的引導過渡到後面的學習。

(幻燈片 學習引導)

母愛就是一個行動、一句話語、一個神色。概括地講母愛是一堆細節,一堆不起眼的細節。如果把母愛比做大海,那細節就是一滴水,一滴水匯成了大海,一堆細節聚成了母愛。

史鐵生通過一個個細節描寫了母愛,細節往往是不起眼。我們來好好品位細節,想想“母愛”究竟是什麼?

新課標指出,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本環節中教師組織學生談感受,通過感知母愛是一個個細節這個問題巧妙地引導學生進入下一個重要環節的學習,教師的引導充分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主體地位。

然後再讓學生讀描寫母親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通過交流、討論、對話等多種學習方法好好地品悟這些細節,如文中的“擋、躲、撲、抓、笑、悄悄地”等字詞,來感受母愛是理解、是寬容、是牽掛、是呵護、是擔憂、是細心。從而感受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愧疚與懷念之情。新課標指出閱讀的過程就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進行對話的過程。文中作者對母親的描寫是樸實的、真切的。如何讓學生從真切的話語中感受到母愛,讀出文字背後所隱藏的偉大母愛,這就需要教師的巧妙引導,精當點撥,讓學生目透紙背讀出文字中包含的意思,包含的感情。這個過程看似在咬文嚼字,實質上是讓學生在讀中品、品中讀,讓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一步步走進作者的心靈。

  板書:

12 秋天的懷念

愛 (細節)

————————→

母親 我

←————————

懷 念

(四) 悟讀

這一部分主要透過作者對最後一段中菊花的描寫來領悟“好好活”的意義,明白生命的真諦。首先讓學生明白母親臨終前未說完的話就是希望兄妹倆好好活。如何體會這個“好好活”是怎樣的活?教師佈置學習活動:

(幻燈片 學習活動)

請同學們認真讀讀他倆去看菊花的這段話,結合平時學習、理解的方法來體會文中菊花描寫所隱喻的話語,討論究竟該怎麼活纔是好好活。

學生討論、交流懂得“好好活”三個字既是母親臨終前的無盡囑託,又是作者對生命存在終極意義的探詢思考,更是對我們所有活於世上之人的告戒。

這個問題對於學生而言既有開放性又有創設性,由菊花可以想到人、想到精神、想到生命的價值意義,無論學生怎麼回答,只要其人生觀是正確的就是可取的,並且是值得稱讚的。就如新課標所所提出的要求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板書:

12 秋天的懷念

愛(細節)

————————→

母親 好 好 活! 我

←————————

懷 念

(五) 回讀

這一部分主要是讓學生回顧全文、全課的學習,對文本的主題有一個感性的認知,情感得到昇華。

首先教師鄭重的向學生推薦史鐵生的幾部作品

(幻燈片 作品)

史鐵生作品 《我與地壇》《病隙隨筆》《務虛筆記》

告訴學生當史鐵生用筆在他那殘疾的身體之外找到一份延展的時候,他終於好好活了——用他的筆在書寫着好好活。這是他對生命意義的探詢,更是對“好好活”三個字的詮釋。

接着讓學生回顧全文、全課說出自己的理解:這秋天的懷念到底是懷念什麼呢?

針對學生的回答,教師小結,學生再次齊讀課題

最後教師總結

從史鐵生的身上我們受到了啓發,世界上有看得見的殘疾也有看不見的殘疾,身體的侷限這輩子我們改變不了,但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的心靈。爲此,作爲一個健康的人,作爲站着的活着的我們必須——好好活!

四、板書設計

本節課的板書是本着簡練、直觀、大方的原則來設計的。板書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母親對我的愛和我對母親的懷念,這是本文的主要內容,也是貫穿全文的情感線索。其中母愛是通過細節來表現的,而懷念也更是在這些細節中一步步加深體現。第二層次“好好活三個字是本文的精神主旨,無論是母愛還是懷念都是“好好活”的延伸這三個字也是作者要告訴世人,世人要向作者學習的一種寶貴的人生態度。同時這則板書也將本文學習的重點、難點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一目瞭然,明白易懂。

板書:

12 秋天的懷念

愛(細節)

————————→

母親 好 好 活! 我

←————————

懷 念

五、課後練習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通過語文學習,要使學生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課後我爲學生布置了三項練習,力求讓學生在說、讀、寫三方面能力得到發展。

1、表達練習:結合你對史鐵生的瞭解及今天你在課堂上的所學,把這篇課文講述給你的父母聽,一定要說說自己學後的感受。

2、寫作練習:回顧母親愛你的點點滴滴的細節寫一篇習作,體裁不限但一定要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閱讀練習:在課餘時間,閱讀史鐵生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