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狼和鹿》優秀說課稿

《狼和鹿》優秀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狼和鹿》優秀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狼和鹿》優秀說課稿

  《狼和鹿》優秀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狼和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個關於生態平衡的故事。課文講的是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爲了保護鹿羣,捕殺兇狼反而造成了森林饑荒、疾病流行。它告訴人們:事物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作者按“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來構思全篇。通過形象的描述,具體的數據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句子中加引號詞語的意思。

3、知道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三、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行比較,深入研究,懂得事物間存在着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關係,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可分爲以下幾個板塊:

(一)、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我首先展示鹿和狼的圖片讓學生說說對它們的印象。接着設置懸念:本文作者卻提出了與衆不同的觀點,讀讀畫出描寫作者觀點的句子。

(二)抓住難點,設計思路

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讓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點句:“人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們捕殺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羣的‘功臣’。…… 而人們特意要保護的鹿,一旦在森林中過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1、我首先提問:爲什麼稱兇殘的狼爲“功臣”,可愛的鹿爲“禍首”呢?讓學生明白狼和鹿和森林之間有着密切的聯繫。

2、我繼續用問題導讀:爲什麼稱兇殘的狼爲“功臣”,可愛的鹿爲“禍首”呢?展開自學,自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這就激發學生帶着問題閱讀第四自然段乃至全文,並進行合作探究。

(三)把握重點,對比體悟

根據板書設計圍繞三者關係展開教學,

1、鹿羣及狼的變化:

(1)指名讀所畫鹿羣在人們捕殺狼前後變化的的句子

(2)抓住相關的數字,展開想象的翅膀,並出示圖片創設情景,通過讀、說加深體會。

2、森林的變化,也用通過上述鮮明對比,想象、看圖、品讀方法同樣理解。

3、學生理解以上兩者的變化之大都是因爲人們捕殺了狼的緣故。由此更深入理解三者的互相制約、互相聯繫的關係。讓學生運用簡單的詞語和箭頭繪製三者關係圖,增強直觀性。

(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學到這裏你想對大家說些什麼?

2、看到凱巴伯森林中的荒涼你心痛嗎?想關注一下它現在的樣子嗎?出示指讀

3、想象一下現在你到凱巴伯森林中去,你會看到什麼景象呢?

(3)佈置作業:

複述課文,儘量用上書本中的好詞句和數據說明。

  《狼和鹿》優秀說課稿2

  一、說教材

1、教材體系

這是蘇教版第六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從內容和體裁看,它們都是記敘文,文體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可讀性強。值得注意的是這篇課文是關於“人與動物”的故事,但不僅僅侷限於此,更要以此爲視角反觀“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有着深厚的思想內涵。

2、教材內容

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可以用六個字來概括:平衡—失衡—啓迪。具體來說,課文介紹了凱巴伯森林生機勃勃,鹿在林間嬉戲,而狼卻跟在後面,準備下毒手,正因爲如此,當地居民恨透了狼,覺得要去保護弱小者,紛紛去捕殺了狼以及其他一些鹿的天敵,沒有了狼,鹿大量繁殖,他們能吃得到的綠色植物都被鹿吃光了,森林遭到破壞,鹿也逐漸消失,狼和鹿之間的關係介紹得較清楚,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種事物間的內在聯繫,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後果。但同時在狼與鹿之間的關係背後,也折射出許多耐人尋味的地方,如:

(1)、人與狼和鹿之間的關係,狼吃鹿是一種必然的自然規律,人們去殺狼從他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來看消滅更殘忍的動物本因是正確的,但從現狀來看,他們原本正確的行爲卻恰恰是錯誤的,真正這種“不平衡”的製造者是誰呢?就是我們人類;

(2)在狼和鹿之間的關係背後,顯現出人類的傲慢和無知,當然這一點就三年級小學生的認識水平還遠遠達不到,因此在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時要把握以下幾點。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會複述課文。

能力目標:理解課文重點內容、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自主閱讀課文的理解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

(1)、理解狼和鹿之間的關係、知道狼吃鹿是大自然生態平衡的必然規律;

(2)、理解人與狼和鹿之間的關係,體會自然界中各種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懂得破壞生態平衡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3)、瞭解人與自然的關係,避免以後好心做壞事的事情發生。

4、教學重難點:

(1)、理解狼爲什麼會成爲森林中鹿羣的“功臣”,鹿爲什麼成爲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禍首”?

(2)、懂得狼吃鹿是一種必然的自然規律,人們原本“善良”的行爲使森林遭到破壞、鹿羣減少,從而明白人與自然的關係。

5、教學安排: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年齡的認知水平,本課教學設想採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把握脈落。細讀課文,深入探究,體會內涵;

第二課時:複述課文,拓展延伸,綜合實踐,提升情感。

  二、說學法、教法:

學法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會學”,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水平,主要讓學生能學會自讀自悟法、討論探究法,使學生學會讀書,通過學生的說、讀、思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啓迪學生智慧、昇華情感,初步形成正確的生態觀。

教法:

對比法——這篇課文爲了揭示一些深刻道理,採用了一系列對比的方法:(1)、森林狀態的前後對比,

一是生機勃勃,一是蕭條無比;(2)、鹿羣要死的前後對比,一是活潑美麗健康,二是頻臨滅絕,疾病纏身;三是狼鹿易位的對比,一是對鹿痛恨之極,對鹿愛護有加,一是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禍首”

緊緊抓住這三處對比,讓學生明白狼和鹿之間的關係,形成保護生態平衡的價值趨向。

想象法——想象大森林前後變化的景色,發揮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由圖入手,看正面說美學圖文結合展開想象,通過學生回憶的描述,深深地體會到凱巴伯森林的前後變化之大,僅僅是因爲狼的消滅嗎?潛移默化地滲透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探究法——“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禍首’。”這句話應該是這篇課文的重點語句,抓住這句話,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深入探究爲什麼說狼成了“功臣”,鹿成了“禍首”呢?研究根本何在,學生在矛盾的情緒和迫切知道真相的需要支配下,積極主動地參與探討,抓住這個重點語句來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朗讀法——抓住課文中的三處對比的描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前後的變化,一喜一悲,人們後悔莫及的心情,促進內化,深深地體會出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程序

根據教學目標,第一課時教學可分爲以下幾個板塊:

一、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圖文結合,溝通聯繫

由文悟理,讀中釋疑

讀中反思,昇華明理

課外延伸,升化情感

一、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 設疑:狼和鹿是我們在動物園裏常見到的,你喜歡誰呢?爲什麼?

2、

師小結:對呀,在字典裏凡是與狼相關的都不是什麼好詞,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狽爲奸,還有故事《小紅帽》中的狼外婆等等。今天我們將學習《狼和鹿》這篇課文,板書課題。你們將對狼產生新的認識。

設計意圖:設奇引趣,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思維和學習的積極性。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帶着好奇心去朗讀課文,提出自學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藉助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 出示投影,檢查自學效果

3、 分段指名朗讀,讀中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一件事?

設計意圖:理清脈絡,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個體自學,使學生個個參與學習,人人都奉獻思維結果。

三、 圖文結合,溝通聯繫

討論過去

1、 出示畫面:欣賞凱巴伯森林生機勃勃的畫面,發揮想象,描述這美麗的景色,森林怎樣,鹿怎樣,狼又在幹什麼?

2、 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讀,交流:讀了這一段,你有什麼感想?

3、 指導感情朗讀,抓住蔥綠、鳴叫、嬉戲等詞讀出森林之美、鹿的可愛、對狼的討厭以及動物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談談現在

1、出示課件 :蕭條的凱巴伯森林

2、發揮想象,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荒涼的森林景色及鹿的樣子。

3讀課文,文中又是怎樣描寫的呢?你認爲又該怎樣讀呢?指導朗讀。

4、 質疑 爲什麼凱巴伯森林會變成這個樣子,沒有了狼,鹿開始生活得怎麼樣?現在又怎麼會這樣呢?。

5、 引導想象,合作討論,深入探究。

6、理清關係,用“因爲……所以”句式描述狼和鹿之間的內在關係,(不僅要說出,沒有狼,鹿與森林的關係是怎樣的,還要說出有了狼,鹿與森林的關係是怎樣的。

設計意圖:通過前後畫面的對比,明晰狼與鹿之間的關係,引發情感,展開想象,充分挖掘課文的外延,巧妙地進行填補,讓學生盡情地發揮,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狼與鹿的關係,初步形成正確的生態觀。這種教學不僅充實了課文的內容,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了學生個性發展。

四、 由文悟理,讀中釋疑

1、 自由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2、 出示課件,爲什麼人們一直恨透了的狼被稱爲“功臣”,而溫順可愛的鹿卻成了“禍首”?

3、 小組討論探究:抓住一些具體數字,狼大量地捕殺後,鹿和森林的前後變化,反覆閱讀理解。

4、 彙報交流

5、 繼續用“因爲……所以”句式描述狼爲“功臣”、鹿爲“禍首”的原因。

6、 抓住“做夢也想不到、居然、功臣”“特意,倒成了禍首”等詞,體會狼與鹿之間的辨證關係。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理解文意,據文設問,層層推進,使教學有條不紊,以問促讀,以問啓思,以問導議,放手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答案,給學生的讀書、思考、議論的權利,引導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求解

五、 讀中反思,昇華明理

1、 質疑,那麼成爲“禍首”的到底是誰?

2、 引導反思,人們當時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他們這樣做錯在哪裏?

3、想象,兩年後當他們看到這一現象時,在回想自己的做法後,他們又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

設計意圖: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是學生在教師的行領下進行探究性,創造性感受,理解評價文本的過程。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告訴學生人們當初捕殺狼,只是和你們當初的想法一樣,覺得狼吃鹿太兇殘了,要保護可愛的鹿,但恰恰就是他們的倫理道德觀左右了他們,才造成了這一“禍患”,本教學過程的設計,着眼於學生的認知水平,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學生能夠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培養學生那種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的能力。

六、課外延伸,升化情感

1、課文學到這兒,你有什麼新的想法?

2、聯繫實際,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後的感想。

3、蒐集資料,除了狼和鹿之間的失衡會造成禍患,還有哪些事物之間有着緊密的聯繫?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使整個教學片段成爲一個整體,將聽、說、讀、寫、思,課外與課內融爲一體,提升了自己的認知水平,實現知識的遷移。

  《狼和鹿》優秀說課稿3

  【說教材】

《狼和鹿》是一個關於生態平衡的故事。課文講的是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爲了保護鹿羣,捕殺兇狼反而造成了森林饑荒、疾病流行。它告訴人們:事物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

作者按“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來構思全篇。平衡——狼鹿共存,自然統一。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一片蔥綠,小鳥歌唱,鹿羣嬉戲,惡狼出沒,歡樂與危險同在,進攻與提防並存,組成了自然統一體。失衡--狼被捕殺,災難降臨。文章從兩個方面展開敘寫:一是人們組成狩獵隊捕殺兇狼,消滅鹿羣的天敵;二是鹿羣從此大量繁殖,急速增長,造成嚴重饑荒和疾病流行。最後得出生態平衡至關重要的道理。課文寓自然科學知識與生動的故事中,通過形象的描述,具體的數據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說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藉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知道事物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破壞生態平衡將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

  【說教學思路】

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的主要教學思路是:以讀爲主線,創設情境,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去理解課文。在一幅幅鮮明畫面,一個個具體數據的對比中悟情明理。通過討論,讀書比賽等多種形式,採用電教手段,創造一個聲、色、形有機結合地教學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的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對此,我準備分二課時完成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二課時:精讀感悟,體情悟理。

  【說教學重點、難點】

充分運用電教媒體,在讀讀、議議、比比中突破重點、難點。讓孩子們在讀一讀、比一比、想一想中真正融入課文,明白課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具體說一說第二課時是如何突破重點、難點的。

  【說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讀,讀中入境。

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在揭題之後,創設情境: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是怎麼樣的呢?讓學生帶着興趣讀第一小節。接着問“你喜歡這樣的森林嗎?說一說你的理由。”學生可以喜歡森林的生機勃勃,喜歡鹿的活潑美麗。學生也可以不喜歡森林中狼的貪婪和兇殘。這樣的設計爲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展現個體發展、展現其問題解決能力的舞臺,每一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思路說說自己的看法。

“凱巴伯森林當地的居民恨透了狼,他們又是如何做的呢?”讓學生自由去讀一讀,通過具體的數據體現人們捕殺狼數量之多。

二、讀中對比,讀中悟情。

第三小節課文中出現的“自由王國”讓三年級的學生動理解有一定的難度,而理解加上引號的“自由王國”更是困難了。教學時我準備這樣去突破這一難點:“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自由王國,鹿在那兒怎樣自由生活的?這一自由王國真的是鹿的自由王國嗎?”通過這二個有層次的問題讓學生明白:狼被消滅後,鹿無憂無慮地生活。但另一方面,正因爲鹿的大量繁殖,森林被毀,病毒傳染。接着讓學生把一、三小節對比,體會狼被捕殺前後森林和森林中的鹿有何不同。引導學生想像森林被毀,鹿羣生病的樣子。學生在兩兩對比中引發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下,展開想像,啓動思維,從中感悟、體會、理解。

三、合作學習,說話明理。

第四小節是文章的難點,讓學生自讀這一小節,用“因爲……所以……”的句式聯繫文中的句子說話,領悟人稱狼爲“功臣”,稱鹿爲“大壞蛋”的原因。進而明白文章所蘊含的道理。學生自由地將自己的發現、想法和結論進行交流和共享。教師在其中只是一個顧問,一個參謀,一個引導者。最後課堂延伸,學科整合。不過,這裏的處理,我沒有抓住課堂上的生成資源:學生的理解有偏差,教師的引導沒有體現出來,而只是進行了總結。

以設計森林警示牌的形式讓學生自己說一說本節課的收穫。教師可適當介紹有關生態平衡的知識,再請學生談談生活中沒有注意生態平衡而受到大自然懲罰的事例。課後收集這樣的事例。這樣就拓寬了學生學習語文的領域,注意跨學科的學習,使學生在不同內容的相互交叉中,滲透整合,開闊視野,獲得現代社會所需的語文實踐能力。

第二課時的教學首先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讀中入境。然後讓學生在讀中對比,讀中悟情,組織指導學生合作學習,說話明理。最後課堂延伸,學科整合。總之讓學生在和諧.民主.寬鬆的課堂中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課堂教學中,如果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能力,學習方法等得到最大的發展和提高便是我莫大的欣慰!

  《狼和鹿》優秀說課稿4

  教材分析

《鹿和狼的故事》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第十一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內閱讀課文。課文所在單元的要求是“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這篇課文寫的是在20世紀初葉,美國亞里桑那州北部的凱巴伯森林還是鬆杉蔥鬱,生機勃勃。大約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間出沒。美國總統羅斯福爲了有效地保護鹿,決定由政府僱請獵人去那裏消滅鹿的大敵——狼。結果摧毀了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給森林帶來巨大的生態災難。那麼,毀滅森林的罪魁禍首是誰呢?可能誰也不會想到,那就是得到特別保護的——鹿。課文通過美國總統羅斯福下令捕殺狼前後凱巴伯森林的不同情況,說明了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人們必須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關係。

  學情分析:

十一冊的學生在第九冊的時候學過《蛇與莊稼》,對事物之間的關係有一定的瞭解;但對於深刻的枯燥的道理不感興趣。

學習目標:

一、根據單元訓練重點“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同時,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的,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確定本文的目標之一爲“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二、根據文本,確定本文的目標之二爲“理解課文的內容,進一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樹立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三、在對語言文字的品味中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

  設計理念及做法:

一、以本爲本,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通過語言文字來把握思想內容,在語言文字的品味中感悟道理。既注重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又注重體會的思想感情,牢牢把握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這一特點。本篇分爲兩部分,1至6自然段爲第一部分,記敘了一個故事,7至9自然段爲第二部分,揭示了一些道理。第二部分的道理比較深奧、枯燥。怎樣讓學生理解、體會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道理並樹立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呢?怎樣讓深奧的道理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心理,化難爲易呢?在故事部分做,通過對故事的細細體會、感受,讓學生自然地意識到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故事與道理渾然一體,深刻的道理就蘊涵在淺顯的故事中。故事部分品讀到位了,道理自然也就懂得了。所以在處理教材時,我花較多的時間重點品讀故事部分的三個文段:

①“20世紀初葉,美國亞里桑那州北部的凱巴伯森林還是鬆杉蔥鬱,生機勃勃。大約有四千只鹿在林間出沒。兇惡殘忍的狼是鹿的大敵。”再現美麗和諧的自然環境,與後文破壞後的環境形成對比,感受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②“槍聲在森林中震盪。在獵人冰冷的槍口下,狼接連發出慘叫,一命嗚呼。”感受狼的無可奈何和獵人的冷酷無情;

③“整個凱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隻病鹿在苟延殘喘”“十萬多隻鹿在森林中東啃西啃,灌木叢吃光了就啃食小樹,小樹吃光後又啃食大樹的樹皮……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難逃厄運。森林中的綠色植被一天天在減少,大地露出的枯黃一天天在擴大。”讓我們彷彿看到了鹿的命運和整個大自然的命運,從而認識到羅斯福總統決定的嚴重錯誤,意識到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在對語言文字的品讀中道理不需要分析,不需要講解,更不需要灌輸,是潛移默化,是潤物細無聲,是水到渠成。

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注重搭建一個點、線、面結合的立體網絡,讓學生有多個層面的收穫;努力做到有整體的把握,有清晰的脈絡,也有細節的精彩。一篇較長的如何找到教學的突破口呢?鹿羣數量變化的後面隱藏着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這一主題(而這正是這篇的重點目標),這一組數字就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點,也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一條線。所以,我作了如下設計:

①將表示鹿羣數量變化的數詞找出來;

②4000只鹿生活的環境是怎樣的?

③爲什麼鹿的數量很快就超過了十萬只?

④後來鹿怎麼又只剩下不到8000只了呢?

⑤老師深情描述:4000——10萬——8000,不僅僅數字在變化,還有很多事物都發生了改變!狼死了!林毀了!本想保護的鹿也掙扎在死亡線上!(出現,配上讓人震撼的聲音)爲什麼?爲什麼美麗和諧的自然會變成這樣?你想說點什麼嗎?這幾個數字像一條線將一粒粒珍珠(故事與道理;美麗和諧的自然與殺狼後環境的破壞)串聯起來,使脈絡清楚,學習起來思路清晰。

三、學以致用,融會貫通,讓語文真正地向思維開放、向生活開放、向個性開放。讀書,不僅要讀進去,使自己有所收穫,有所感悟(語言的、思想的、寫法的),還要讀出來,在書中讀到自己,向個性開放;讀到生活,向生活開放;讀書,不僅是接納,是吸取,更是思考,是創新,在接納吸取中拓展思維的廣度,在思考創新中深化思維的深度,提升思維的高度,向思維開放。所以,我做了如下嘗試:

①補白:如果狼會說話,在中彈倒地的那一剎那,它會說什麼呢?培養學生感受文本的敏銳度和想象能力;

②生活中還有這樣互相聯繫,互相制約的事物嗎?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拓展思維;

③我是老師小幫手:“我現在遇到了一個麻煩:由於事情很多,對班上的情況不能全面、及時地瞭解,於是在班上設立了值日班長一職,主要負責向老師報告學生的紀律情況,如:誰丟紙屑啦,誰罵人啦,誰抄別值日班長一職撤了?你們幫我出出主意。”引導學生解決生活,在運用中領悟,在運用中發現,在運用中創造,這是學好語文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