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課題研究活動方案12篇

課題研究活動方案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6W 次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課題研究活動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題研究活動方案12篇

課題研究活動方案 篇1

一,研究的背景

歌曲是詩歌和音樂的結合。本課題所指經典歌詞,主要包括近一百年來的一些中外著名歌曲的歌詞。與唐詩宋詞相比,這些歌詞既有詩歌的意境,又具有時代特色;與其它一些文學作品相比,這些歌詞是短小精悍的韻文,更適合小學生誦讀;與當前的一些流行歌曲相比,這些歌詞不但有動人的旋律,而且更具有深厚的思想文化內涵。

我們看到,當前有許多流行歌曲並不適合小學生傳唱,卻能通過多種傳媒進入小學生的生活,它們污染了孩子的心靈,也污染了孩子的語言學習環境。一些港臺流行歌星更缺乏基本的漢語修養,助長了語病的社會流行。相反,經典歌曲是時代主旋律,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的優秀傳統文化,應該世代傳唱,然而時代變遷,許多經典歌曲正逐漸被下一代遺忘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我們覺得,經典歌詞正是學習語文的寶貴資源。

二,研究的意義,目標

1,讓學生讀講經典歌詞,學習純潔美好的祖國語言,用歌曲旋律作爲閱讀理解的催化劑,使經典歌詞中的營養更好地轉化爲學生的語文素養。

2,以經典歌詞讀講活動爲載體,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有效利用網絡資源,實現語文,音樂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音樂素養,信息技術素養。

3,讓學生欣賞和傳唱經典歌曲,用詩歌和音樂合二爲一的美的薰陶代替空洞的說教,以美育促德育,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三,研究的'內容

(一)相關的理論研究

1,孔子《論語》中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強調了詩,禮,樂三者的教育功能。經典歌曲是否兼有詩,禮,樂的因素讀講經典歌詞是否兼有德育,美育,智育的功效

2,自1998年6月開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推出了一項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20xx年6月,"中華古詩文誦讀工程中的優秀傳統道德教育的實驗研究"成爲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我們是否可以認爲:經典歌詞是經典古詩文的現代版,讀講經典歌詞是古詩文經典誦讀的拓展延伸

3,歌曲旋律是溝通歌詞作者和聽衆情感的橋樑,它能否成爲小學生閱讀理解歌詞的催化劑其心理學依據是什麼

(二)實踐研究

1,編寫讀講經典歌詞實驗用書,準備相關材料

①製作用於網絡點歌的網頁,學生點擊相關的鏈接就能聽到上述所有歌曲的演唱

②編寫紙質《經典歌詞70首》讀本。

2,讀講經典歌詞

①利用課餘時間(隱性課程)

在教室裏經常性地播放一些經典歌曲VCD光盤,供學生隨意欣賞。

②專門開設15分鐘讀講經典歌詞小課程

時間爲下午1點至1點15分,即學校原來安排的情操課時間。

讓學生自主挑選一首歌詞,教師排出每個學生讀講歌詞的日程表,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當小老師,面對全體學生上臺主持,通過誦讀,提問,討論等互動環節,對所選歌詞展開合作探究式學習。

③結合語文課教學

讓不同主題的經典歌詞在語文學習的各個階段發揮作用,並熟讀成誦。例如:用經典歌詞來營造學習氛圍,用經典歌詞來加深課文理解,用經典歌詞來學習語言,用經典歌詞進行拓展閱讀。

④利用學生在家時間

讓父母和孩子一起聽唱經典歌曲,研讀經典歌詞,進行網絡點歌並查找資料,實現家校聯動,建設學習型家庭。

四,研究的步驟

1,相關的理論研究

2,資料蒐集,讀本編寫和網頁製作

3,前測

4,讀講經典歌詞的活動模式和教學策略研究

5,後測

6,撰寫研究報告

五,研究的預期成果

1,降低流行歌曲對小學生的不良影響,培養小學生對經典歌曲的興趣愛好,提高審美情趣,豐富課餘生活。

2,在讀講經典歌詞活動中學習政治,歷史等多方面的科學人文知識,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道德修養。

3,不借助書面作業而幫助學生積累詞語。七十餘首經典歌詞約有五百個生字新詞,相當於兩冊語文課本的課後詞彙總量。

4,提高學生的閱讀鑑賞能力,尤其在感悟詩歌意境等方面。

5,在誦讀經典歌詞過程中培養語感。

6,在讀講經典歌詞過程中,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課題研究活動方案 篇2

一.課題的提出:

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逐漸變大,我校(朝陽小學)範圍人口密度也在急劇增加,而學校基礎設施包括操場面積擴大很難,學生人均運動場地自然縮小。缺少體育活動場地是我們學校面臨的問題。

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都具有獨特性、具體性、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需要,興趣和特徵,都有自己的認知方式和學習方式。一刀切的大課間活動形式讓學生乏味,流於形式的活動形同虛設。課間活動內容單一,形式單調,教師、學生都感到枯燥,因而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

新《課程標準》強調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使課程有利於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等特點設計活動內容,組織形式多樣、練習強度適宜的大課間,才能較好地調節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緩解學生暫時的精神疲勞,提高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實效性。

目前大課間體育活動存在的問題:

1.大課間體育活動流於形式,組織管理鬆散,對如何抓好大課間體育活動,有關人員認識與理解不到位,抓而不力。實際上多年來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已成爲師生的一種例行公事。

2.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單調、形式單一。沒有種類與形式的變化,年年、天天重複機械的程式化運動,學生覺得枯燥,日久生厭,於是消極應付,有名無實。

3.由於對新時期學校體育的發展目標、任務及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目的、要求理解不夠,體育教師業務水平更新不快,大課間體育活動存在着質量不高,活動安排不夠科學合理等弊病,挫傷了學生的活動積極性。學生參加活動的熱情難以調動起來。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提出瞭如何提升我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實效性這個課題。

二.課題的界定:

大課間體育活動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近幾年在課間操基礎上發展和創造的一種學校體育新的組織形式。與課間操相比,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長,活動內容多,組織形式活,練習強度適宜,它不僅可以對學生緊張的學習起到調劑作用,而且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有顯著的效果。

三.研究依據與假設:

(一)理論依據:

1.主體教育理論認爲:教育過程中應貫徹以人爲本的思想,重視人的價值,促進人的發展,即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發揚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體驗性,調動學生主動地去發現、探索、思考,從而實現提升人的地位、發現人的價值、發掘人的潛能、發展人的個性、發揮人的力量的目標。

2.以《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等文件精神爲依據,落實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不斷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二)研究假設:

通過規範化管理、多樣化形式,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每天的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成爲學生最盼望的快樂時光。

四.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四年級學生、五年級學生

(二)研究方法:

1.調查法:

通過問卷、座談,瞭解小學課間體育遊戲活動的`基本狀況,爲學校決策和制定活動方案服務。

2.行動研究法:整合校內外資源,形成大課間活動系列,組織開展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創新設計大賽,在教師與學生自主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課題組成員對活動開展的狀況和發展趨勢有清醒的認識和把握,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因時、因地、因人調整活動的方向。使大課間活動的研究不斷深入。

3.文獻法:通過查閱資料,豐富課題組成員的研究視野,可以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分享中,明確研究的方向,提升研究的效能。

4.經驗總結法:通過對研究資料的整理,分析和篩選,去僞存真,去粗取精,形成具有一定科學性和操作性的研究經驗;通過活動展示,及時把經驗輻射到其他年級。

五.研究內容:

1.確立學校領導管理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相關制度。

2.通過豐富多彩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把學生吸引到各種體育活動中,變“要我參與”爲“我要參與”,在樂中練,在練中樂,其自主選擇、自我鍛鍊和自我評價的主體意識明顯增強,自信心水平也隨之達到一個相應的高度。

3.通過大課間體育活動向學生傳授各種基本技術、基本知識,使學生會練、懂練,並找到自己特別喜愛的1—2個項目,在體育活動課中加以強化、提高,變成學生本身的需求,成爲終生參與的項目。

4.通過組織大課間體育活動創新設計大賽,鼓勵教師、學生創編活動內容,製作活動器材,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創編室內健身操與健身遊戲,彌補室外活動空間的不足,使大課間活動能夠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個性。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使大課間活動整體優化。開發多套符合城區學校特點,實效性、趣味性較強的小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方案,構建出符合現代教育發展規律,符合兒童心理、生理特點的課間活動模式。

六.研究目標:

提升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實效性

七.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週期爲一年半

(一).準備階段:

1.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學習和專題研討,聘請有關專家進行指導,並制定本課題的實施方案,準備開題論證。

2.健全組織:成立領導小組和課題研究小組,明確各部門及課題組成員的職責。

(二).實施階段:

1.課題組按照實施方案全面啓動研究項目。

2.通過專業引領、專題研討、任務驅動等行動研究方式對課題組成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對研究意義的認識,增強其研究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3.深入學生,瞭解學生所思、所想、所愛,聽取體育組老師和班主任及任課老師意見,組織開展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創新設計大賽(教師與學生均可參加)。

4.與音樂實驗教師選定音樂,處理好音樂銜接過渡。

5.部分年級及班級在一定範圍進行實驗,根據創新大賽選擇符合學校實情且實效性較強的活動形式,確定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與組織方式。

6.對學生及老師的意見進行反饋,改進大課間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繼續在部分年級及班級推廣。

7.各課題組研究成員內化培訓成果,把課題研究納入日常教研活動。領導小組及時對研究進程進行調控和評定。做好中期研究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做好階段性總結和交流。

8.研究課題小組進行中期研討,進行中期成果小範圍展示。

(三).課題研究總結和整體推進階段:

1.全校推廣動員及分工安排。

2.對全體體育教師進行培訓。

3.體育教師利用體育課堂對學生進行大課間體育活動有關技術教學。

4.全校推廣,全體教師參與。

5.在對研究課題改革實施的過程中,注意整理、分析研究資料,並且及時收集,形成本課題的研究成果,推進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特色。

6.在本校範圍內,做好研究成果的推廣和普及,形成全員參與研究的局面。

7.成果展示,完成研究報告。

八.課題實施原則:

(一).全體性原則

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要簡易、方便、可行、面向全體學生,做到人人蔘與活動,個個都有喜愛項目。

(二).全面性原則

大課間體育活動要與課堂教育教學工作有機結合,與新課程改革相結合,與“體育、藝術2+1”項目、片區、校級體育賽事相結合,堅持寓教育性、健身性於活動之中。

(三).趣味性原則

體育活動要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體現出一定的趣味性。趣味性越濃,對學生的吸引力就越大,使學生在情趣盎然的活動中鍛鍊身心,陶冶情操,發展智力。

(四).注重實際原則

大課間體育活動要充分考慮學校場地條件,器材配置等特點,挖掘體育資源潛力,發揮師生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豐富活動內容與形式。

(五).安全原則

根據教育規律和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指導學生適度進行體育活動,設置運動項目和相關活動。加強安全教育和管理,建立安全措施、應急措施,避免發生意外事故。

九、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

課題組組長:方軍(方案、計劃制定並及時對研究進程進行調控和評定)(組織全校大課間體育活動創新設計大賽)

副組長:付依權(參與方案、計劃制定及實驗組織與實施)

組員:馬躍(四年級大課間體育活動實驗組織)黃月平(五年級大課間體育活動實驗組織)宴雄(對體育教師進行有關技術培訓)胡豔(編排活動操)範愛嫵(選定音樂及處理好音樂銜接過渡)陳剛(負責大課間活動效果圖、調動路線圖設計方案)

2.經費保障

爲保證各項工作的落實,設立課題研究專項經費,經預算約需人民幣五千元整(¥5000.00)。

十.成果形式:

1.編輯完成《朝陽小學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系列方案》。

2.完成《提升我校大課間體育活動實效性的實驗研究報告》。

3.編輯完成《朝陽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實驗研究論文集》。

4.大課間體育活動教學輔助光盤、照片。

(姜世楊)

這是一個比較完整規範的小課題研究方案。

其一,研究目標明確。該方案對研究目標的表述爲“提升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實效性”,這種表述,既簡潔,又明確;既科學,又規範,較好地把握了研究目標的內涵。

其二,研究內容具體。方案中的研究內容有四個,其中,第一個和第四個內容既緊密聯繫研究目標,又從學校的實際出發,有很強的操作性。

其三,研究方法科學。方案中列舉的三個方法,與該課題的研究內容具有較強的適切性,且每個方法的內容都有簡單的敘述性文字。

其四,研究措施有力。方案中的三條措施,與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相對應,對該課題的研究具有保駕護航的作用。

其五,研究步驟清晰。該課題的研究週期爲一年半,共分爲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時間劃分合理,主要工作內容清晰,具有較強的邏輯性。

其六,預期成果可信,呈現方式合理。

課題研究活動方案 篇3

時間:

20××年11月至12月

活動目標

1、營造溫馨的活動氛圍。

2、通過活動培訓幼兒良好的情緒情感。

3、引導教師與幼兒尋找生活的快樂,感受快樂的同時感受生活的快樂。

4、在教材的基礎上有所擴展,有所延伸,有所完善。

活動程序

1、選擇內容:各年齡段的教師根據幼兒園和諧發展教材,選擇適合本班幼兒的活動內容。

2、分班組進行教材研討:確定研討活動內容,找出活動重難點,確定活動方案。

3、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的理論培訓文章。

4、各年齡段分周進行觀摩研討,並提出各年齡段活動的.修改方案。

5、執教老師根據修改方案,向課題組展示活動再修改。

6、最後將修改成熟的活動方案,並錄像存檔。

7、各班(大、中、小)根據修改好的方案分階段在本班開展活動。

課題研討的要求

1、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到研討活動中來,尋找活動教材,想辦法,出主意。

2、活動過程中作好觀察筆記,課後寫好活動反思(教學筆記、談感悟等)。

3、活動過程中認真作好筆記,課後有的放矢地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

4、根據活動內容有的放矢地搞好家長工作。

課題研究活動方案 篇4

一.課題名稱:

體育課堂中如何運用遊戲進行教學課題負責人:王全鋒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係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育狀況和個性發展。以往的體育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純粹的技能訓練,是一種反覆操練的練習,這種急功近利的學習使得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十分低下。而高效的體育課堂教學會關注學生的運動技能、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諸多方面的培養,這就需要我們體育教學必須建築在科學的基礎上。可以通過遊戲的形式抓好體育教學,加大學生的興趣,有效增長學生體質。

三.研究現狀、水平和發展趨勢:

1、自新課標實施以來,體育課一直沒有一套完整的教材,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自由發揮的空間較大,這樣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有着很大的激情發揮。

2、通過遊戲的教學開發學生智力,在玩中學、在學中練,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通過遊戲教學,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不僅能鍛鍊學生的身體,掌握知識,還能拓展學生的德育教育。所以一個好的遊戲能給學生帶來身體和心靈上的`終身教育。

4、積累好的遊戲資料,促進教學工作的進展。

 四.課題主要研究內容: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進一步改善我們的教學模式,實現學生有效的、可持續的成長,在實施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使他們能夠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來熱愛體育運動,熱愛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培養高效的教師,教師要通過課題研究與實驗,重塑教師的角色,轉變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高效性,促進教師高效的專業發展,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的師資保障。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構建高效教學氛圍,有力地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學校體育教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學生素質,推進學校體育更好、更快地發展。

五.實驗對象和研究方法:

1、實驗對象:在小學1—6年級隨機選擇兩個班的一線的體育教師,另選兩個班爲對比班

2、研究方法:調查法、試驗法、文獻資料法、對比法、類比法、評價法。

 六.研究措施及活動安排:

以理論研究爲基礎和前提,以行動研究、實驗研究爲主要途徑,具體措施安排如下:

1、初期階段(2月份),查閱收集有關資料,以座談法爲主要方法、努力尋求理論與實踐的通道。

2、中期階段(4月份)以行動和實驗研究方法爲主,確定實驗班,通過研究證明修正和完善原有理論假說,求真務實,上好每一堂實驗課,根據季節、氣候特點安排教材內容,增加遊戲的內容特點,配合主教材,安排各類型遊戲。

3、後期階段(7月份),整理加工,對研究的情況進行實事求是的評析、總結。對各方面有價值的理論和經驗進行整合、提煉,總結教學經驗,讓其符合改革精神,培養全面發展合格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七.預計的研究結果:

體育課堂中如何運用遊戲進行教學,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符合課標精神,能促進學生的體質,發展各種身體素質。

課題研究活動方案 篇5

一、問題的提出

古人云:“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而不淺,國無禮則不寧”,我國自古被稱爲“禮儀之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熱情好客,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這些優良傳統爲世界各國所稱道。作爲現代中國人,秉承優良的傳統美德,講文明、講禮貌,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也是立身處世的基本要素。而觀之現今社會,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以禮儀之邦自居的國人在經濟快速發展時,文明程度卻遠遠落後於當今的發達國家!所以如何把優良的傳統美德傳承下來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問題。幸運的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禮儀教育又受到了國人極大關注,大家已充分認識到在現代社會中禮儀已經不僅僅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表現,更是一個人在社會交往中必須具備的一種素養和能力。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學前期幼兒可塑性強,模仿性強,易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的干擾,是瞭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爲要求的理想時期,更是良好禮儀行爲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因此,從小對幼兒進行禮儀啓蒙,在幼兒園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可以重塑中華民族的“文明禮儀”形象,有利於培養明文有禮的下一代,形成一個真善美的良好禮儀氛圍,構築良好的校園文化,形成社會教育合力,幫助幼兒糾正不良行爲,對幼兒今後的學習和整個人生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作用,尤其對幼兒的個性、社會性及道德品質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們垛樑鎮中心幼兒園地處農村,靠近臺城,周邊工廠林立,大部分孩子來自於農村和農民工外來子女,父母由於忙於工作,大多數孩子都是有爺爺奶奶照顧,而爺爺奶奶只知道在物質上給予他們很好的照顧,讓他們吃好穿暖,而在精神方面凡事都順着他們,缺乏對孩子的諄諄教導,以至於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禮儀,禮貌,也使他們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隨意、拖拉、不講衛生、不拘小節、有的連基本的交往禮儀都不太會。而我們街道經濟發展比較快,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步伐也不斷推進,對孩子的教育要求逐步提高,爲了跟上發展的步伐,傳承和弘揚傳統美德,建設文明校園、提高孩子的文明程度,我們設想在我園進行《農村幼兒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實踐研究》課題項目研究,並以此爲突破口探索幼兒禮儀教育的目標、內容、途徑、方法。我們憑藉研究項目,注重行爲養成、促進內化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並在研究過程中有效引導老師吸收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思想,營造文明禮儀的氛圍,合理改善教育行爲,努力構建禮儀教育的課程實踐體系。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了教育幼兒“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爲規則”、“樂意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對人友好”、“知道對錯,能按基本的社會行爲規則行動”、“教育幼兒使用禮貌語言與人交往,養成文明交往的習慣”等,爲制定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目標和內容,形成一個由低到高的梯度序列的完整體系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依據。

2、心理學理論

學前心理揭示從0-6歲兒童心理的發展是身心不斷成熟的過程,處於不同年齡段的嬰幼兒有着不同的心理特點,文明禮儀教育只有遵循學前兒童身心發育的規律,才能滿足其發展的需要,才能形成科學的教育梯度序列。

社會心理學揭示了人們社會行爲的心理機制,文明禮儀教育着眼於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必須吸收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來探索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內部機制。

3、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

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論”,重視做中學,實踐中養成習慣。任何良好禮儀習慣的養成,必須通過孩子親眼看、親耳聽、親身實踐,通過在循環往復的體驗中形成正確的.理性認識,反覆積累,最終把外在的行爲表現真正內化成穩定的心理品質。

三、研究的目標和內容與重點

研究目標:

1、通過我園的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實踐活動,使我園幼兒形成良好的禮儀規矩,講文明語言,守公共秩序等,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使幼兒終身受益。

2、在《綱要》的指導下,以幼兒發展爲本,探索我園幼兒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內容、有效途徑和方法,提高幼兒文明禮儀的實效性。

3、通過課題研究,形成教師關愛幼兒,幼兒尊敬老師,幼兒之間相互理解、關心、幫助的良好文明氛圍,同時,促使教師樹立“一切爲了每一位孩子的發展”的理念,激發教師認真學習鑽研的熱情,不斷提高研究水平,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研究內容:

1、通過幼兒家長、教師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現狀調查,瞭解現狀,分析原因,提出策略。

2、挖掘、構建我園幼兒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實踐體系,開發適合各年齡段特點的“幼兒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園本課程。

3、研究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文明禮儀教育內容及教師組織指導實踐的方法、途徑及操作策略。

4、構建適合各年齡段的幼兒文明禮儀要求,探究文明禮儀教育向家庭、社會延伸的有效平臺和方式。

研究重點

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如何使幼兒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構建適合本園的園本課程和適合各年齡段的幼兒文明禮儀要求,探究文明禮儀教育向家庭、社會延伸的有效平臺和方式,這是課題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四、研究的思路、過程和方法

研究思路

1、思路

本課題將採用實踐-分析-總結-重構-實踐這一研究思路,在教學實踐中邊實踐邊思考邊分析邊總結邊調整,將“幼兒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滲透在幼兒園一日教育教學中,提升教師德育工作水平,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使幼兒通過真實的感受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在實踐中培養幼兒良好的文明禮儀,最後形成並表現爲良好的行爲習慣。

2、方法

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年齡特點,課題以行動研究法爲主,並以調查法、文獻法、觀察法、個案分析法、經驗總結法等方法爲輔開展課題研究活動。

研究過程

本課題計劃從20xx年10月至20xx年12月(共四年)分五個階段進行紮實有效地實驗研究。

第一階段:20xx-09--20xx-01準備階段:課題論證、課題申報,填寫課題申報表,制定課題研究方案,成立課題組織。

第二階段20xx-02--20xx-08實施階段一:根據問卷調查情況分析制訂子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理論學習,明確課題研究目的,開展課題研究活動。篩選有關課題研究內容的課程資源加強園本課程建設。

第三階段:20xx-09--20xx-06實施階段二:開展子課題研究活動:創建環境,營造氛圍;日常滲透,習慣養成;專題研討,共同提高。

第四階段:20xx-09--20xx-01實施階段三:繼續開展課題研究活動,修正完善研究方案,提升研究水平。

第五階段:20xx-02--20xx-06總結與結題階段:提出結題申請,整理研究成果,撰寫結題報告,接受專家組驗收。各班撰寫階段性總結。

課題研究活動方案 篇6

課題研究方案——研究音樂活動對班級退縮型幼兒性格塑造的積極影響

一、研究目的:

我們班級有一部分小朋友由於父母工作的原因,孩子由老人帶着,整天關在家裏讓他獨自玩耍,不讓他與其他孩子交往;有的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過分地照顧與遷就,使孩子難以適應集體環境,以致性格比較內向、膽小、退縮,不願與其他小朋友交往,一起玩耍,平時上課的時候也不舉手回答問題,更不願到陌生的環境中去,對待班級的各項活動比較被動,寧願一個人呆着。我們稱這樣的孩子爲退縮型幼兒。孩子童年時代的退縮行爲如果不注意引導,有可能持久地影響到他們成年後的社交能力。

從上學期開始,我發現班級幼兒特別喜歡音樂活動,每次的音樂活動小朋友都能積極參加,就連平時比較內向的孩子都能積極參與,因此老師鼓勵這些孩子參加各種音樂活動,充分創造自由寬鬆的條件,使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歌唱、一起表演,並鼓勵他們能主動進行表演。希望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音樂活動使班級通縮型幼兒性格變得開朗活潑、增強自信,幫助他們克服孤獨感,適應集體環境,和小夥伴之間建立和睦的人際關係。

二、研究內容:

本次課題研究以大班幼兒爲主,教師根據自己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幼兒音樂的實際水平,自己立課題,從大班年齡幼兒入手,從各個層面上對音樂活動對班級退縮型幼兒性格塑造的積極影響進行研究,具體內容爲:

(1)歌唱、打擊樂器活動對班級退縮型幼兒性格塑造的積極影響。

在幼兒園音樂歌唱、打擊樂教育活動中,一切從孩子周圍生活和實際水平出發,注意幼兒的個別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使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爲每個幼兒創造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培養幼兒活潑、開朗、勇敢的性格。

(2)歌舞表演活動對班級退縮型幼兒性格塑造的積極影響。

幼兒歌表演活動是綜合性活動,是幼兒在優美的音樂伴奏下做一些有規律的、富有美感的動作,具有樂、歌、舞爲一體。不僅能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欣賞能力,增強對音樂的敏感性和動作的協調能力,而且能真正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

三、研究對象及範圍:

班級內性格比較內向的退縮型幼兒

四、預期成效:

以審美體驗爲核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通過音樂欣賞、音樂技能的學習和音樂活動的參加,能夠培養幼兒積極向上、樂觀自信、堅強不屈的性格。

五、研究的形式

本研究以行動研究、觀察法(個案記錄)、情感薰陶法和訓練法、比較法、案例研究法、總結評價法等。根據本班幼兒的特點和音樂的實結際水平,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研究。具體如下:

1、調查法:初測,班級任意抽30%的幼兒進行抽樣調查,並以統一的音樂內容對幼兒進行測試:其內容爲:興趣、性格、看圖說話、聽音樂的感受和描述或附加動作,根據調查情況加以分析,爲實驗和研究採取的教育方法提供依據。

2、觀察法:研究者在實施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幼兒園的實際情況,依據幼兒園的'心理狀態和表現,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並廣泛收集與本課題有關的一系列內容。採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同時教師將觀察過程記錄撰寫成退縮型幼兒觀察個案,不斷積累經驗,提高研究水平。

3、情感薰陶法和訓練法:音樂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一個人只有在情感方面發展是健全而豐富的。它的智力、體力和品德才能協調一致的發展。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健康的個性,才能在體力與智力、知識與道德、性格與知覺、美的體驗與美的表現等方面,獲得高度和諧的發展。因此,幼兒園在環境的創設中極爲注意營造優美和諧的音樂氛圍,激起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優美、愉快、輕鬆、無壓力的環境下感受音樂、理解音樂,使幼兒能主動積極地參加音樂活動,然而教師以有效的方法進行音樂舞蹈、節奏感的訓練,從而提高了幼兒音樂欣賞水平,陶冶了幼兒的情操,達到了音樂教育的目的。

4、比較法:在實驗中,根據對比班發展情況,進行各方面的測試,然後比較分析,再進一步的探索,不斷的給予評價與總結,教師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撰寫了音樂教育個案、論文和總結。

六、研究進度:

1、第一階段(20xx、3-20xx、5)

課題的準備和初步實施:查閱、收集有關資料,加強相關理論的積累。認真學習有關音樂研究的理論知識,在音樂教育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制定方案,並進行課題研究的設計。

2、第二階段(20xx、6-20xx、7)

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幼兒年齡、與幼兒生活有密切關係、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地進行教育活動,首先激起幼兒對音樂的興趣,使幼兒理解音樂,喜愛音樂,感受到音樂的美,提高音樂水平。同時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發展智力。在實踐中對課題的目標進行合理的補充和調整,論證教學方法、形式的可行性。運用案例研究法,分析案例,整理有效教育策略。確保本課題研究的質量和效益性。

3、第三階段(20xx、9-20xx、11)

在總結前一階段研究的基礎上,通過行動研究、觀察記錄等方法進行驗證研究,調整、完善已有的教育策略。

4、結題階段(20xx、12-20xx、3)

總結課題研究工作,完成課題任務撰寫教學論文、研究報告和工作報告。

課題研究活動方案 篇7

爲了把校本研修工作落實到實處,並能紮紮實實的開展,真正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進而促進學校辦學水平的總體提高,達到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特制定校本研修和微型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方案。

一、校本研修的組織和管理體系

(一)校本研修的管理體系:建立學校、教研組、備課組“三級管理”研修體系。

1、校本研修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校本研修質量評價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3、校本研修組織實施小組

組長:

副組長:

(二)各組織機構職責

1、學校領導小組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學校實際,提出落實校本教研的具體措施,組織全校性的校本教研活動,開展對本校課堂教學的評價工作,選拔本校的課改骨幹教師和優秀骨幹教師,加強對學校各學科組校本教研的規劃管理,總結,推廣校本研修的經驗。

2、以各教研組爲單位,建立學科校本研修小組。其主要任務是規劃本組的校本教研活動,組織每週一次的研修活動,落實區、校級校本管理機構的任務,確定本學科校本研修的專題,組織開展同伴互助和案例研究。

3、以學科備課組爲單位,建立學科年段研修小組。組織本組教師研究和解決在課程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督促教師自覺進行自我反思。落實學校、學科組的校本研修任務。

4、教研組要提交校本培訓計劃,確保校本培訓主題、內容源於教育教學實際需要。

二、時間安排:

1、20xx年10月10日~10月30日(第一輪10月15日,第二輪10月30日)

(1)制定學校校本研修工作計劃,並上報區有關領導。

(2)各教研組對教師進行宣傳和動員工作。

(3)各教研組作好研修課題申報工作,擬定學科組研修課題實施計劃,設計實施方案並於10月20日前教務處(高中交新校區教務處,初中交老校區教務處)

2、20xx年10月21日~20xx年11月30日

①根據區領導對規劃的審批意見開展校本研修的第一階段活動。

②對研修活動進行資料積累。

③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

④各教研組對前期工作開展情況作彙報(書面和召開專題研討會),由教務處組織。

3、20xx年12月一20xx年1月

①在對第一階段工作總結的基礎上,對下階段校本研修工作進行進一步的`規劃和部署。

②接受第二階段的檢查工作

4、20xx年2——20xx年4月

(1)各教研組研修課題全面總結工作

(2)接受學校質量評價小組的驗收

5、20xx年5月接受區師培與教育研究中心的組織驗收

三、校本研修的管理

1、教務處組織教研組制定學期研修計劃,並由教務處審覈。

2、教務處實行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結果制度,每週一次與集體備課時間同時進行。

3、教研組根據區師培與教育研究中心擬定的研修課題,提交各備課組選擇。

4、教研組長參與研修並實行考勤。

5、各備課組長做好研修活動過程記錄和研修活動總結。

6、各教研組每一階段向教務處彙總活動情況。

四、校本研修的評價及獎勵。

(1)根據對研修資料和研究課查驗的情況評定等第,分爲優秀、合格和不合格

(2)每學期末,學校對教研組、備課組,開展活動情況進行總結、評定,評選先進教研組、先進備課組,並予以量化,一定獎勵教研組長、備課組長。

(3)凡未組織校本研修的教研組教研經費人平扣30元,不合格的教研小組人平扣10元。

(4)凡是取得優秀成果的教師個人在職稱評定,區級優秀,名師選拔上享受優先和加分待遇。

課題研究活動方案 篇8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本課題研究的問題是: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結合本園實際,研究和探索優化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內容、途徑、方式及其注意事項。選做此項研究,基於以下背景:

1.本園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現狀和問題

(1)幼兒園提供的遊戲設備功能單一。

(2)各班戶外遊戲的時間安排不明確,導致教師不能靈活安排。

(3)教師組織遊戲的內容、類型比較單一、不夠豐富。

(4)教師對遊戲材料的投放不夠豐富,不注重遊戲環境的創設。

然而特色活動,是展示一所幼兒園風貌的途徑之一。在反覆研究與斟酌的基礎上,我園把體育運動作爲本園特色,與課題同步進行研究、探索。

2.幼兒健康發展的需要

個體發展過程中,生命的健康是人發展的物質基礎。人的認知、情感、行爲等方面的發展都需要建立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上。幼兒期是生長髮育旺盛時期,亦是建立良好物質基礎的關鍵期,而運動則成爲他們鍛鍊身體的客觀需要,以實現其身體發育和運動能力發展的平衡。

3.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需要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體和諧發展。它將"體"放在首位,強調了"體育"對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健康領域的"指導要點"中也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可見,在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對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增強幼兒體質、培養幼兒的健康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我們認爲,幼兒戶外體育活動是按照幼兒生長髮育的特點與基本規律,促使其身體的生長髮育、身體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戶外教育活動。我園構建了以"運動、健康"爲主題,以"華師大建構"教材爲依據,努力打造體育運動特色,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遊戲和教育活動,增強幼兒體智、陶冶幼兒情操、磨鍊幼兒意志、發展幼兒交往能力,讓幼兒在體驗成功和快樂中獲得健康和諧發展。

三、理論依據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開展以多種有趣的體育活動,特別是戶外的、大自然的活動,培養幼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並提高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2.陳鶴琴先生早年在開創中國化、科學化的幼兒園實驗時所寫的《我們的主張》十五條中提出:"我們主張幼稚園第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健康。"他說:"要知道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要強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兒童。兒童的身體不強健,到了成年,也不會健康。"

3.法國著名學家蒂索從醫學的角度來評價體育活動:"運動能代替藥品,但世界上任何藥品都不能取代運動的好處"。幼兒期是身體發育最快的時期,而運動則成爲他們鍛鍊身體的客觀需要,以實現其身體發育和運動能力發展的平衡。從心理髮展的角度看,運動則是幼兒探索客體環境的最有效手段,他們不僅需要通過運動來感知世界,而且需要通過運動來積累經驗,從而爲他們的心理髮展打下基礎。

四、研究目標

1.研究和探索優化幼兒戶外體育活動的內容、途徑、方式及其注意事項。

2.發展幼兒走、跑、跳、鑽爬、平衡、攀登等基本動作,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使體育潛質良好的幼兒特長得到充分發展,通過研究使我園形成體育教育的特色。

3.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活潑開朗、自信以及較強的責任感、合作能力、意志力等)。

五、主要研究內容

1.合理安排每個活動的內容,確定活動的任務。教師要掌握幼兒生理負荷量的測量方法,合理安排戶外體育活動的密度,尤其是幼兒的練習密度,確定新教的知識和技能,保證幼兒的運動負荷和心理負荷的適宜程度,真正達到增強幼兒體質的作用。

2.對幼兒的動作發展給予科學的評價。在進行評價時,教師要考慮不同幼兒之間的差異,並對不同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避免用單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力爭讓每位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提高。在評價幼兒時,應少用橫向比較,多引導幼兒與自己進行縱向比較,讓幼兒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提高幼兒參與戶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3.以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組織戶外體育活動。創造被人接受的氣氛,讓幼兒帶着愉快的情緒參加體育活動,進而產生高度的心理自由和輕鬆愉快感,以保證幼兒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發揮創新意識。全課題組教師要以課題研究和實施爲導向,認真學習,確立現代教育觀、兒童觀,在幼兒集體活動中,教師要作爲一個引導者,支持者及時肯定幼兒的成績與進步,在自由活動中教師要充當幼兒的合作伙伴,真正融入幼兒的活動中去,要充分尊重每個幼兒的需要,以欣賞的眼光看待和發現每一個幼兒的積極變化,引導幼兒積極探索。

課題研究活動方案 篇9

一、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1、課題的現實背景:

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增強幼兒的體質,更大的價值在於通過戶外活動鍛鍊幼兒的各方面能力,促進其身心的和諧發展。戶外活動是達到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培養充滿朝氣、健康活潑的幼兒是學前幼兒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也需要加強幼兒戶外體育活動,加強幼兒身體鍛鍊。戶外體育鍛煉,可以爲孩子提供增強互相協作能力和促進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機會,是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的發展。幼兒期是人的身體發展形成的關鍵時期,幼兒的身體活動能力是在實際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發展身體活動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爲孩子創設一個積極、主動參與的活動環境,鼓勵幼兒積極地參與到戶外體育活動中來。但目前在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教育中,還存在着許多問題,如體育教學活動單一;體育活動形式不符合幼兒的年齡和學習特點;體育活動不能滿足幼兒的興趣等等。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課題的提出,是爲了更好地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

這一課題的研究立足於改變我園幼兒戶外遊戲的現狀,增強幼兒的創造力,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讓幼兒自主快樂的遊戲。同時,也更新教師組織活動的理念,拓展老師的思路,增強教師的觀察和總結能力,促進教師向有力的支持者、智慧的引導者發展。幼兒園《綱要》“教師是幼兒遊戲的支持者,幫助者和引導者”這一理論依據,讓幼兒創造性的運用投放的材料而進行的戶外體育遊戲。在孩子們玩這些物品的時候,教師將給予什麼樣的支持呢?如何讓孩子們這樣的戶外遊戲中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教師干涉活動的尺度是多少?孩子現在的遊戲還處於無目的,無規則狀態,因此,我們的研究主要是針對戶外建構是的體育活動,研究目的是:讓孩子們能自發的合作,將投放的廢舊材料自主的整合利用,發揮孩子的創造性來組合這些材料達到有趣的遊戲,有目的的鍛鍊。

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他們更需要充分的戶外遊戲活動。然而,孩子的戶外活動內容單一,對孩子肢體和動作的訓練也缺乏針對性、系統性,難以達到鍛鍊的目的。帶着這樣的問題,我園開始了對幼兒戶外活動的探索。

2、研究意義

(1)戶外活動是幼兒與豐富的活動材料、充足的空間、時間相互作用,促進其動作、思維、意志等方面發展的活動,也是培養、發展幼兒創新能力的一項活動,對幼兒將來的成長大有好處。因此,教師必須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採取科學有效的方法,發展幼兒的創新能力。

(2)在戶外活動中,幼兒的活動空間是室內的好幾倍,互相間的干擾很少,自由活動的'空間非常大。幼兒處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環境中能充分發展個性,激發出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有了廣闊的戶外活動環境,就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3)課題中的戶外體育活動具有選擇的自主性、環境的開放性、人際交往的頻繁性、內容的豐富性、創新性等特點。是滿足幼兒身體和心理髮展需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的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在和孩子的玩耍之間,教孩子學會觀察,學會適應,掌握新知,建立自信,是最受孩子歡迎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4)戶外活動中運動能使骨骼強健,肌肉發達,促進身體健康發育;運動能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爲大腦提供高質量的營養,使頭腦更靈活,從而促進智力的發展。

本課題的研究旨在對幼兒園中班戶外體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對利用戶外體育活動提高幼兒運動能力的方法進行積極、大膽的實踐研究,試圖打破原有的體育教育模式,創設一個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特點的充滿情趣化的教學環境。希望對幼兒身體的發展和各方面能力的形成教育起到一定的借鑑作用。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1、幼兒園小班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研究。遵循幼兒園體育活動原則,根據本園幼兒的情況,活動的不同內容,幼兒不同的活動方式及環境等條件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適宜的材料、多樣的組織形式,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以達到最佳鍛鍊效果,從而提高幼兒運動機能,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總結出適合本園幼兒身心特點的體育活動的教學策略,形成體現本園特色的體育教學模式。

2、小班幼兒身體發展現狀調查研究。對我國幼兒園小班幼兒的身體發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問題,找出原因,爲本課題的研究奠定基礎。 3、幼兒園對開展幼兒小班戶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調查研究。該部分調查研究主要包括:小班幼兒戶外活動的時間、活動形式和途徑等,使本課題的研究建立在科學的研究之上,研究成果具有實用性。

4、影響小班幼兒進行戶外體育活動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面:幼兒園的管理規範的影響、幼兒教師素質的影響、幼兒園戶外環境的影響等。

5、制定幼兒戶體育活動的策略研究。這部分研究內容是本課題的核心內容。提出優化戶外體育活動提高小班幼兒身體運動能力的有效措施,挖掘戶外體育活動的教育價值,探索小班幼兒戶外活動的有效指導策略。以期對不同幼兒園小班幼兒身體素質提高的研究提供現實的參考和指導。

三、研究方法設計及預期目標:

(一)研究方法的設計:

1、行動研究法:在實踐中不斷進行實踐、觀察、反思、調整、修正方案、調整目標,使研究更富成效。

2、文獻資料法:學習幼兒教育學、心理學及遊戲理論知識,瞭解有關幼兒課間遊戲的專業知識,並分析幼兒園小班課間遊戲的現狀與動態,提高課題研究的科學性與實效性。

3、個案研究法:對幼兒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表現出的典型行爲進行觀察、記錄,並進行系統地分析。

4、經驗總結法:對教育實踐工作及時的回顧、反思、總結、調整工作思路

(二)研究的預期目標:

1、幼兒目標:通過實踐研究,構建“戶外體育活動的優化方案”,促使幼兒更有興趣地參與到戶外體育活動中並與戶外環境產生有效互動;激發幼兒探究的慾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在愉快、自由、合作的環境裏感受大自然的薰陶,促進全身心的健康成長。

2、教師目標:

探索出優化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方式以及有效管理的原則;根據班級幼兒的年齡特點,探索戶外體育活動的內容和策略;通過本課題的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四、課題研究的步驟

1、準備階段(20xx年12月)

(1)對蒐集到的相關理論資料進行梳理和歸納,形成本課題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計劃,並向上級有關部門上報該課題。

(2)對課題進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對本課題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計劃進行修改並最後確定本課題的研究。

2、實施階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

(1)對我國幼兒園小班幼兒的身體發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找出導致問題存在的原因。併到其他小班對幼兒體育能力教育的狀況進行了解,學習先進的經驗,寫出學習心得。

(2)遵循幼兒園體育活動原則,根據本園幼兒的情況,活動的不同內容,幼兒不同的活動方式及環境等條件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適宜的材料、多樣的組織形式,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以達到最佳鍛鍊效果,從而提高幼兒運動機能,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總結出適合本園幼兒身心特點的體育活動的教學策略,形成體現本園特色的體育教學模式。

(3)對得出的階段性的研究結論及時總結,形成階段性讀書心得和案例分析的形式進行總結。

3、結題階段(20xx年6月—20xx年7月)

本階段是課題形成研究成果的階段,主要是對各種研究資料進行整理、總結,形成研究報告。

五、課題研究的條件分析

本課題對於研究資料開展書籍期刊與網絡知識相結合,認真研讀國內外關於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的研究,梳理知識結構,形成理論結構,以我園的學生生活狀況爲研究積極進行調查問卷,形成初期的資料研究。

本課題分階段進行,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形成分階段成果和最終研究成果,當然這一切的成果離不開上級領導和學校對這一課題研究的經費支持。領導的指導關心、研究課題人員的努力、經費支持等,本課題一定會達到預期目標,形成優化幼兒園戶外體育活動指導理論體系和幼兒園對於戶外體育活動的指導模式。

課題研究活動方案 篇10

爲深入開展“教師專業素質提高年”活動,推進“嘗試教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促進全校教師高效教學研究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升學校教育科研整體水平,經學校研究決定,在全校教師中開展“帶題授課”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着“科研服務教育教學,科研引領教育教學”的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圍繞“嘗試教學”課堂教學模式構建,促進教師隊伍內涵素質提升,帶動全校教師積極參與課題研究,努力探索課堂教學新途徑,實現專業素質和教學質量雙提高。

二.活動目標

引導廣大教師自覺接受並實踐“問題即課題”理念,從日常教學工作中最需要解決的困惑入手,抓住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某一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尋找原因,制定措施,並在研究課上進行驗證、總結、反思,從而解決困惑,迴歸到常態教學中,享受教學的快樂。

三.活動安排

1.員部署階段

(1)召開動員大會。講清活動的目的意義,動員老師主動報名參加“帶題授課”實驗探究活動,參與到小課題研究中來(原則上35週歲以下教師必須全員參加,35--45歲教師自願參加,45歲以上教師擔任指導教師)。

(2)召開教研組長會。論證教師“帶題授課”課題,確定“帶題授課”小課題實驗研究人選,對此項工作進行指導。

(3)召開課題培訓會。針對“帶題授課”方略、研究方向、研究策略等進行專題培訓,做好開題、立項工作。

2.實驗研究階段

(1)組織教師針對立項課題展開深入研究,並在常態教學中進行驗證、總結、反思,解決困惑,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2)定期開展階段性成果示範、彙報、推介活動

3.全校性“帶題授課”展示彙報,總結,推廣階段。

在全校選樹10名“帶題授課”樣板教師,舉行特色鮮明的展示彙報活動,以典型爲引領,通過總結提升、經驗介紹、示範展示等形式,帶動全校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力爭做到人人都有課題,個個都要“帶題授課”。

四.具體要求

1.教師要注重觀察、思考,及時將課堂教學中生成的難點問題作爲課題進行研究,通過實驗探索,同伴交流互助,在實踐中解決問題。

2.教師個人要在學校批准實施小課題研究後,制定詳細的研究計劃並在常態教學中進行“帶題研究”。

3.“帶題授課”教師要注意原始資料的收集與整理,研究過程中要隨時注意記錄、反思和總結。在研究探索中積累經驗,反思不足,不斷改進。

4.學校將定期組織“帶題授課”典型課例展示和經驗交流活動,表彰和獎勵在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個人或集體。參加“帶題授課”的教師將在學校職稱評審、評優及骨幹教師評選中予以優先考慮。

5.學校科研科承擔本次活動的指導和推進任務,並做好協調交流和培訓工作,學校將定期聘請校內外專家進行相關指導。

五.組織領導

爲加強對此項活動的指導和管理,特成立學校“帶題授課”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下設辦公室:科研科

主任: 副主任:

課題研究活動方案 篇11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1、通過學生來進行學習的效果和知識反饋,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和主人翁責任感,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使學生感到他是課堂的主人。

2、在反饋表中,學生有權評價老師和給老師提建議,給學生一個民主和自由的權利,充分相信學生,學生會更加親近老師,熱愛化學學習,提高化學學習成績,給學生終身學習化學奠定基礎。

3、通過反饋,老師能夠掌握這節課學生有哪些知識沒有聽懂,哪些概念比較模糊,哪些題目有困難,老師能夠有的放矢,針對不同的學生作出不同的調整;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建議和要求,能夠促使老師提高教學業務素質和自身修養,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二、課題的核心概念

化學課尾就是在化學課堂即將結束剩下的3-5分鐘。教學反饋即設計一份反饋表,讓學生填寫,包括這節課對老師的建議、沒有聽明白的知識和習題、學生認爲的重點內容、學生感到困難的地方等;或設計一份當堂反饋測試卷,讓學生當堂練習和鞏固。老師根據反饋表或反饋試卷進行統計分析,作爲第一手資料,有針對性地瞭解學生的掌握情況,調整教學,提高化學成績。

三、課題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許多的化學教師在學生的學習反饋上,做的工作遠遠不夠,儘管通過作業和測驗能夠知道一些學生對知識的瞭解和掌握程度,但畢竟缺乏針對性和全面性。據此,我提出本課題,旨在解決老師對學生學習的全面瞭解和有的放矢的進行調整,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最終提高學生的化學成績。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及研究方法

(一)課題研究的內容:

1、設計問卷調查瞭解我校學生最喜愛什麼樣的老師、曾經給老師提過什麼樣的建議、化學成績如何等;

2、統計分析問卷調查結果,積極尋找原因;

3、精心設計化學課尾教學反饋表、教學反饋試卷、教學問題統計表,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

4、廣泛聽取其他教師和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不斷修正反饋表,及時作出調整;

5、統計分析歷次化學考試成績,以便作對比,檢驗教學反饋的.有效性。

(二)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研究法:在課題研究中,廣泛參閱相關理論著作,用以指導研究實踐;

2、問卷調查法:針對目前我校學生對化學教師和化學課堂的相關情況設計問卷進行調查;

3、統計分析法:對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完成調查報告;

4、教學實踐法:本課題研究主要安排在常規教學行爲中進行,做到研究和教學有機地融合;

5、個別訪談法:與學生進行深入交談,瞭解反饋表的利弊,及時調整;

6、反思總結法:在研究過程中,不斷進行反思,及時調整和優化研究行爲,並在研究結束時進行全面總結,撰寫結題報告,形成研究成果。

五、課題研究讀書目錄

1、《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九州出版社,高帆主編);

2、《論教學過程最優化》(教育科學出版社,巴班斯基著吳文侃譯);

3、《課堂管理技巧》(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鍾啓泉、趙中建主編);

4、《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M希爾伯曼著陸怡如譯)。

六、完成讀書筆記和課例分析的具體時間安排

xx年9-12月:

1、完成學生問卷調查設計和調查報告;

2、書寫《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讀書筆記;

3、撰寫2篇教學案例。

xx年12月至xx年1月:

1、書寫《課堂管理技巧》讀書筆記;

2、書寫《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學習心得體會

xx年2月:

1、撰寫階段性總結報告書;

2、結合課題研究,撰寫有關教育教學論文;

3、書寫《論教學過程最優化》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

xx年3月至6月:對課題進行經驗總結與成果展示,對課題進行推廣,書寫有關書面材料。

xx年7月至8月:書寫《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學習心得體會。

xx年9月至12月:上傳相關課題材料;

20xx年1月至2月: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七、課題研究的具體時間安排

1、課題準備(xx年9--11月)

(1)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並統計分析;(2)《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讀一遍。

2、課題實施(xx年11月至xx年1月)

(1)召開化學教研組會議,商量如何進行課尾教學反饋,初步設計反饋表和問題統計表,進行課堂嘗試,組織教師統計分析;

(2)重新修訂反饋表和統計表;

(3)採取“每週一清”制度,根據學生反饋的知識和習題,設計一份講義,讓學生在家繼續鞏固練習;

(4)學習《課堂管理技巧》;

(5)學習《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

(6)進行階段性的研究分析,對研究過程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改進。

3、課題階段性總結(xx年1月至xx年2月)

(1)對前一階段的成果進行調查分析,好的繼續發揚廣大,不足之處及時分析原因,進行階段性總結。

(2)學習《論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書籍。

4、課題推廣應用(xx年3月至6月)

(1)對本課題研究的成果在全校其它班級進行推廣應用,上相關示範課,觀摩課,研究課。

(2)學習《課堂管理技巧》和《名師營造課堂氛圍的經典細節》。

5、課題教育教學論文撰寫(xx年2月至8月)

(1)結合課題研究,撰寫相關教育教學論文。

(2)學習《積極學習101種有效教學策略》(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M希爾伯曼著陸怡如譯)。

6、課題成果彙報(xx年9月至12月)

(1)對本課題的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形成書面材料,上傳材料到博客;

(2)撰寫結題報告。

八、申請結題

20xx年1月完成課題研究,撰寫研究報告,提出申請,結題。

課題研究活動方案 篇12

一、課題的提出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體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地組織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學生身體形態機能和素質的發育,增強體質,提高學習工作能力。從我校教學情況來看,可以說只重視了課堂體育教學,而忽視了課外體育活動,這就造成很多學生身體素質差,健康水平低的現象。然而課外活動作爲體育課教學的繼續與補充,對學生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培養學生自我組織、管理體育鍛煉意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但在校中學生對課外體育鍛煉的認識不明確,對課外體育鍛煉的興趣與目的也不強,而且參加體育鍛煉的次數及每次鍛鍊的持續時間都不夠,中學生可利用的課外體育鍛煉的場地設施也不足。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實用價值

1、學生在體育課上學習時間短,練習時間少,動作難以成型。如果沒有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去反覆練習鞏固,那麼體育課學習的運動技能掌握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相反,則會有利於學生運動技能的深層掌握。

2、課外體育活動的內容多,沒有練習要求,學生在活動時淺嘗輒止,浮光掠影,沒有一定的運動技能深度。達不到較好的運動效果,僅僅是低水平的簡單重複,一段時間後,學生的練習興趣勢必減弱,造成學生活動量難以控制,練習的效果不高。如果課外體育活動適當與體育課的教學相結合,那麼這種狀況就會有所改變。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社會學依據:學業緊張、考試、升學壓力大,加之,學校、家長對中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支持力度不夠等因素,嚴重影響着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中學生的課外體育鍛煉在形式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多數學生是以自發性組織和分散性組織爲主,對培養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相當不利,很容易形成體育鍛煉的“疲憊症”。

(二)教育學依據:符合寓教於樂,因材施教,全面發展的教育原則。中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消費比重佔學生日常消費額偏低,而且,學生獲取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與技能的渠道狹小等方面都存在問題。通過制定課外活動計劃,探討如何在課外活動管理和活動內容方面來提高學生健康水平,是全體教育工作者必須面對的研究課題。

三、研究目標

(一)學生們作爲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者也是主導者,擁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的權利,可以有效的的緩解一部分學生盲目追隨、對體育課缺乏興趣等現象,根據更大的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使學生們充分的認識自我,有效的發掘自己擅長的體育項目。

(二)鍛鍊學生們的大膽開拓精神和團隊意識,通過把做家務等作爲課外活動的一項活動,使得學生們在身體鍛鍊的同時能夠體諒父母的辛苦。

(三)把課堂教學內容延續到課外,同時給學生更多的自主交流與選擇的機會,在監督的同時有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使大家對體育課程不再反感,也是家長參與其中有助於隨時掌控學生的身體狀況做出相應對策。

四、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一)本次課題的名稱爲: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探究

(二)關鍵詞:課外 興趣 態度

(三)課題解讀:

1、發揮學生體育活動的主體作用。學生們作爲課外體育活動的參與者也是主導者,擁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的權利,可以有效的的緩解一部分學生盲目追隨、對體育課缺乏興趣等現象,根據更大的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使學生們充分的認識自我,有效的發掘自己擅長的體育項目。同時學校對學生課外活動沒有固定時間的限制,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進行,使得學生們擁有更多的自由選擇的權利。

2、豐富課外體育活動的形式和內容。課外活動形式多樣沒有限制,學生可以更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有利於學生個體的發展。同時被鼓勵嘗試新的體育活動和參加體育運動隊,可以鍛鍊學生們的大膽開拓精神和團隊意識。把做家務作爲課外活動的一項使得學生們在身體鍛鍊的同時能夠體諒父母的辛苦。

3、建立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的模式。家長和學生共同記錄,不僅增強了學生自己的責任感也增加了家長對活動的參與,是家長更直接的瞭解孩子的身體狀況,在更好的監督了學生課外活動的完成情況同時加強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有利於學生們的健康成長。

4、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在本次課程中起到了引導的作用,把課堂教學內容延續到課外,同時給學生更多的自主交流與選擇的機會,在監督的同時有調動了同學們的積極性,使大家對體育課程不再反感,也是家長參與其中有助於隨時掌控學生的'身體狀況做出相應對策。

五、研究內容

課外活動是體育課教學的延伸,它能夠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特點、興趣、愛好去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項目。因此,對學生本身來說,能夠在長期的鍛鍊中得到樂趣,而娛樂性是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必要條件。這些都是日後學生們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基礎。

(一)研究如何充分發揮學生們在體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二)如何讓課外活動內容多樣。

(三)如何有效提升學生家長在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中的參與度。

(四)如何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六、研究方法 :

(一)比較研究法。通過國外與國內、校內與校外、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比較低,研究出激發學生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有效辦法。

(二)教學實驗法。實驗法是指在控制條件下對某種心理現象進行觀察的一種研究方法,教學實驗法就是利用教學過程,對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進行研究和實驗。

(三)個體訪談法。通過選擇個體學生進行深入細緻的訪談,全面瞭解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形式的選擇和愛好。

(四)問卷調查法。有針對性的擬定書面調研問卷,選擇目標調研人羣,進行問卷發放,統計得出目前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趨向,有針對性的開展課外體育教學活動。

七、實施步驟

根據確立的課題,我把研究過程分爲以下幾個步驟:

(一)申報階段(xx年12月):廣泛研究、結合實際,認真選題,申報研究課題,制定研究辦法及具體實施方案。

(二)實施階段(xx年1月-4月):制定研究計劃,分類設計調研問卷,進行個案研究,通過個體深度訪談、調查問卷調研、教學實驗比對、多範圍多角度比較研究,總結經驗,提煉研究彙總,着手起草研究成果論文。

(三)評估階段(xx年5月):把研究成果逐步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在實踐中評估總結提升。

(四)總結階段(xx年6月):收集整理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資料和評估實踐資料,進行分析、總結、撰寫研究報告,申請成果鑑定。

八、預期成果

本課題研究後,擬取得以下成果:

(一)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二)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三)圍繞課題研究形成的論文

(四)課題研究的相關資料

(五)課題研究結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