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演講餘世維講座觀後感(精選5篇)

演講餘世維講座觀後感(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啓示,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演講餘世維講座觀後感(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演講餘世維講座觀後感(精選5篇)

  演講餘世維講座觀後感1

首先,我引用一下餘世維講座裏比較經典的一句話:

柳傳志:中國在還沒有成長和壯大之前各種壓力已經接踵而至。在學習的過程中,讓我們每個人都產生了一種壓迫感和緊張感。雖然中國現在已經不存在外憂內患的境地,但是我們國人深知,如果自己再不學習西方列強和緊鄰日本的生存手段或者說生存法則的話,小到我們個人或者公司企業會後退會淘汰,大到國家也會衰退。學習,迫在眉睫。

餘世維的講課生動吸引人,並且用一個一個的事例來說明問題,讓他所提出的問題更加的讓人信服。

今天,我將從個人的角度來談談我在聽課過程中的感悟,和一些見解。

我將今天的演講分爲4個在聽課當中印象特別深刻部分,首先第一個就是我在培訓過程的第一堂課,承擔個人的責任。我覺得餘世維講的非常好,這個世界人們在做事的時候分爲兩種人,第一種人就是不停的在表現,在努力。第二種人就是不停的在辯解,在解釋自己沒有過錯。我們要爭當前者,拒絕後者。怎麼才能成爲前者呢,不要常常說:我以爲。餘世維在這堂課的培訓中舉了很多不要常常說我以爲的例子,比如說他的妻子將坐在牀旁邊的孩子摔在地上,美國婦女和中國婦女等等,這些鮮活的事例,可以充分的體現了就算做錯事情,可以原諒,但是千萬不要去辯解不是自己的錯誤。這也時刻的提醒我自己,儘量的不讓自己犯同樣的錯誤。並且能勇於承擔自己的錯誤,不管身在何種位置,都應一肩挑起屬於自己的責任。等到發現了錯誤後,關上大門我們自己檢討及時更正。勝於在那不停的辯解。

第二個部分就是強調結果,也要強調思想。我們工作,並不是在打仗,並不是去犧牲一切不擇手段來達到目的。做事需要強調思想。在這堂課中,餘世維舉的例子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就是菲特列大帝的那個故事:有一次在打仗的時候,一個跟他20多年的士官長爲他,大帝啊,爲什麼我跟了你20多年到現在我纔是一個區區的士官長?菲特列大帝指着旁邊的那頭騾子說:”看,那頭騾子跟了我20多年是否我也要給他封個官?”這個故事,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他說明了人在成長,是自己的思想在成長,不要強調目的是什麼結果是什麼。我們引用一下在課堂裏說過的名句,民國初年的陳之凡的劍橋導引說過:許多許多的歷史才能形成一點傳統,許多許多的傳統才能形成一點文化。由思想進步到文化,由文化進步到觸動,由觸動進步到行爲,由行爲最後才能進步到習慣。所以人的一個習慣很難養成很難改變。尤其是在中國,是個需要學習的國家,需要由本質上由思想上的改變。

第三個部分是關於你們,我們和他們的稱謂。在一個公司裏,只有我們。印象非常深的案例就是奧迪斯電梯和三菱電梯的服務態度。維修電梯的工作人員卻說不是自己的事情是安裝電梯人員的錯誤。這種態度不能要,對外,我們就是一個集體一個企業,客戶只認識我們的品牌而不是去詢問某一個人,所以只要一出去,一個人就能代表一個公司的形象就能代表整個公司。所以我們應該時刻保持有集體榮辱觀。

第四個部分我講的是不能只見問題不看目標,就是餘世維講的一樣,一個人在游泳,不能埋着頭拼命的往前遊,等到撞到了牆,才知道到了岸。那樣做事不能抓住重點。做事要前瞻,不能只見眼見的現象。要有大胸懷,大目標,只有看見前方的目標才知道自己不會走錯,如果走錯會及時的更改方向。不要拒小結。我記得餘世維講的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總統死了都有人幹,放下!一生的事情不是一時能做完的。日本三菱在亞洲爆發經濟危機的時候就說:機會來了。別人都認爲大難臨頭,他們公司確認爲機會來了。三菱就認爲,敵人會紛紛的死去。就這樣,三菱經過了7次經濟風暴,發展成爲了具有30萬員工的大企業。他們的目標已經定到了2120xx年。他們把危機看作是機遇,問題看作是機會。所以,在以後的工作中如果出現問題,我們就要把他當做是機會,是學習的機會是磨練的機會。

自己的不足之處還有很多,經過了一段時間培訓後,能真正得發現了自身得一些缺點與不足,需要改正需要彌補。在此也十分感謝公司這次培訓,受益匪淺!

  演講餘世維講座觀後感2

星期五觀看了餘世維博士爲“江蘇移動”公司做的成功經理人培訓講座,心裏頗有一種震撼的感覺。對於我們這些沒有經歷過系統化規範化管理學培訓的人來說,真的有如醍壺灌頂,相當於在管理學上進行了一次啓蒙教育,受益菲淺。

現實生活中我也是公司一個小小部門的技術主管,但是在若干年的管理工作中,感覺真的有些吃力,主要是沒有掌握一些管理的技巧,不得要領。雖然在技術方面我敢說自己頗有悟性,公司裏面能超越我的人不多,但是管理與技術完全是兩碼事,沒有適當的'方法和技巧,做爲部門負責人你會變得很忙很累而且出不了成績和效果,領導還會頻頻責難你。以前的管理我主要是跟着自己的感覺走,因爲自己比較善良,所以從人性化出發,處處爲別人着想,爲下屬着想,說話很溫和,從來不會扮黑臉,因此缺乏威信,也吃了很多虧。首先有一條就是,作爲主管不要與下屬過於廝混在一起,甚至稱兄道弟,要有一些必要的層次區分,否則工作就很難開展。因爲有一天假如下屬站在你的肩膀上,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站在你的頭上!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公司必須要有公司的規矩或者叫做“公司的倫理”,不能壞了規矩。餘博士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要做人就不要做事,做事就不要做人,管理不等於比賽看誰的愛最多,不能當濫好人!一個主管如果只會壓制自己,這樣不能做,那樣不能做,他的部屬亂七八糟,這樣叫做怕事;一個主管如果只會糾正自己,不要這樣不要那樣,部屬不敢糾正,公司就會天下大亂;一個主管如果只會節儉自己,這樣不要花那樣不要花,這叫做犯賤!一個主管應該做的是:壓制你的部屬,糾正你的部下,讓你的組織節約,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使公司運作得井井有條,自己輕輕鬆鬆,即使遠離公司也不會出事,這樣才叫做有本事!在做人還是做事方面,還有一點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切忌不能在下屬面前發牢騷,講公司上層領導的“壞話”。雖然你把下屬當成“兄弟”,說話時心理不設防,抑或你表達的言論或者發表的觀點都是對的,但是因爲是揹着公司上層領導說的話,就極有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拿去作爲把柄出賣你,當成他晉升的臺階。當你有一天感覺在公司裏面舉步維艱的時候,就會爲當初輕率的言行而後悔莫及了。

餘世維博士對我觸動很大的管理學觀點還有好幾點:

一、敢於認錯有助於解決問題;

與外國人相比中國人更不願意認錯。在中國以往的政治鬥爭中,如果認錯就要揹負沉重的“十字架”;現在,在企業中,往往認錯就代表犧牲。作爲一名領導者,應該先學習如何認錯,爲事情的結果負責。其實,不能由於認錯而指責某人,也不應該由於認錯而要其負起過失的責任,把矛頭指向他。多數情況下認錯有助於事情的解決,要培養對事情結果負責的精神。

舉例小孩兒撞桌子的學問

小孩兒不小心撞到桌子上,大哭。中國媽媽和日本媽媽對這件事情的態度是不同的:中國媽媽往往第一個動作是打桌子,當然這是哄小孩兒的一種方法,可是在無形之中告訴孩子,責任在別人。日本媽媽把孩子帶到桌子旁邊說:“來,再走一次。一個人跑步會撞到桌子有3個原因:第一個是小孩兒跑步的速度太快,躲閃不及;第二個是小孩兒的眼睛一直看着地沒有注意前方;第三個是小孩兒心裏面不知道在想什麼,你是哪一種呢?”從上面的小故事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非常注意對孩子責任心的培養,桌子是沒有生命的,不能把撞到桌子的責任歸咎於桌子,推卸責任是不可取的。

拒絕承擔個人責任是一個易犯的錯誤。作爲一名有效的管理者,應該爲事情的結果負責。

二、避免“不停地辯解”,少說“我以爲”;

不停地辯解是一種惡習,但是有這種習慣的卻大有人在。“我以爲”也是一個辯解口頭語,很多人犯錯誤以後經常會用這3個字爲自己辯解。少講“我以爲”,努力地表現。當錯誤出現時,及時承認錯誤,少相互推卸責任,少追究是誰的錯,努力解決問題,會大大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

三、一生只能錯兩次,第一次是不知道,第二次是不小心,如果第三次仍然犯同樣的錯誤,那就是故意。餘博士從訓練自己的女兒從小養成不依賴父母的好習慣出發,講了好幾個生動形象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人的一生不能犯三次同樣的錯誤,這樣嚴格要求自己,其實就是在塑造一種優良的品德。

四、正確認識自己,不要常常觀察市場、管區、辦公室和下屬;

一個人要正確認識自己,要專注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能“這山望着那山高”。只強調客觀條件,不從自身入手,難以有所成就。經常聽到這樣一些抱怨:“哎呀,銷售在北京比較好做,天津比較難做;我寧願呆在大連,不喜歡呆在長春;財務部門多好啊,他的人事總是最好的,受過高等教育和訓練,人力資源部不行,我最不喜歡銷售部了,我喜歡計劃部……”如果每個人都這樣,事情將無法成就。一個人要觀察自己,不要常常去研究管區、下屬、辦公室。行業之間是截然不同的,部門也是各有分工,不能說我處的行業開展工作比別的行業難,我的部門開展工作比別的部門難,更不能說我的管區跟別的管區不一樣,我的人手也不夠……與其強調客觀,不如從自身入手。

還有很多很多……

餘世維博士有着豐富的人生閱歷,他是哈佛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後,牛津大學國際經濟博士後,美國諾瓦大學公共決策博士。曾任美國雅黛公司副總裁、日航副總裁,現任上海慧泉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美國富頓集團中國總經理。他以演說家的風采,戰略家的氣度,學者型的才華,寓觀念於談笑間,蘊哲理於詼諧中,在整個培訓講座中,完全征服了現場的觀衆和學員,博得陣陣掌聲!餘博士在講座中還經常穿插一些經典案例和對下一代的教育方法,有時還鞭辟入裏地分析中國人身上存在的一些陋習。與其說是從他那裏讓我們學到了許多企業管理學的知識,倒不如說是他教會了我們更多做人的道理。

  演講餘世維講座觀後感3

“戰略可以複製,而執行力無法複製 ”,意思是說,戰略作爲企業的指導思想和終極目標,是企業指導思想和長遠目標的綜合體,因此她也會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徵。所以,在某種特定的意義上來說,企業的戰略是可以複製的。執行力是企業發展的加速器,企業重要經營思想和經營目標得以貫徹和落實的動力源泉。沒有執行力,戰略再重要也不過是強弩之末,起不到絲毫意義,使戰略流於了形式。

戰略重要,但是,執行力更爲重要。因爲執行力是企業經營發展這一關鍵鏈條上的重要一環,沒有強大的執行力,這一關鍵鏈條救可能斷裂。戰略也被束之高閣。

正如餘世維先生所講的:“贏在執行力”、“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我欣賞西點軍校的強大的執行力——yes sir。問的太多,而做的太少是企業執行過程中通病爲懷不淺。

我想企業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擁有了執行力名企業也就有了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推動着企業的不斷的蓬勃發展。

  演講餘世維講座觀後感4

通過觀看了餘世維《贏在執行》的講座,銜接到自己實際工作當中頗有啓發。對於我這個從來沒有接觸過管理學的員工來說,相當於在管理學上進行了一次啓蒙教育,受益匪淺。對於執行力的重要性以前認識較模糊,通過學習,使我對執行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

“執行”的定義非常簡單:就是保質保量地完成自己工作和任務。學習完餘世維先生的《贏在執行》後,我深刻體會到執行力在企業中的重要性。對於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人來說,執行力是職業生涯中最基礎、最關鍵的一步。當我們在不同崗位,面對不同程度的工作時,我們沒有說“NO”的理由。因爲正確的執行是不需要任何藉口的,不要用藉口來爲自己工作失誤或錯誤的執行開脫、搪塞

對於餘博士的一句話我覺得說出了一些企業執行力不強的原因,他說:“不把任務當回事,目標再明確也不行”。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責任心,一個責任心不強的員工,儘管有豐富的經驗,有足夠高的學歷,他也沒辦法完成重要的工作。這也使我認識到一個企業,一個好的企業,就必須注重培養員工的工作責任心,樹立工作責任感,作爲下級就必須認真執行企業下達的任務和指令,對於執行中遇到的問題,需要大家以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去解決。

餘博士說:一個人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有積極性,要樂意助人“不忙的時候,主動幫助別人”。對於這句話,我的個人理解是,幫助別人也就是幫助自己。一個企業就是一個團隊,養成團結互助的習慣也就是培養了員工的團隊意識。身爲企業一員,只有具備團隊精神,貫徹領悟企業領導的思想,才能提高個人的工作能力和執行力,在工作中做到有壓力纔有動力。

餘博士說:不管是企業也好、個人也好都必須講誠信,這不是說說而已,很多人是說得容易做起來難。在現實社會生活裏,我們做人做事什麼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誠信,缺的是人去尋找誠信的機會和條件。有的人只是要求別人有誠信講誠信,而自己就很難用誠信來對待他人。在文明發展的今天,更應該體現人事的誠信度,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

餘教授在談到回報的問題時他提出: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要不斷關注、跟進、緊盯工作任務:同事要設立反饋機制,也是就是所謂的回報。我們在執行上級主管的任務命令時,是否落實,進展怎麼樣,有什麼情況,都要及時的向上級回報,這不僅是瞭解執行力程度,而且便於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使制度在執行過程中更加完善,使各項工作更加完美。

通過這次學習,對我的思維影響很大,對我的崗位和工作有了很多新的認識,同時也是一種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上的提高與昇華。我們在崗位培訓、強化崗位技能提高綜合素質時,執行中存在很多問題往往與自身能力不足有關,所以必須加強業務知識學習,掌握崗位技能,培養自我個人執行力能力,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演講餘世維講座觀後感5

餘世維博士爲美國諾瓦大學公共決策博士,哈佛大學企管博士後,牛津大學國際經濟博士後,著名企管策略顧問及培訓家、經濟學教授。

曾任:日本航空公司臺灣地區副總經理、美爽爽化妝品公司駐美副總經理、泰華土地開發公司(泰國工業區)總經理;現任誼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雄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上海優仕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與董事。

學識廣博、經驗豐厚、他的演講"寓觀念於談笑間,蘊哲理於詼諧中",風格生動、幽默,講解深入淺出。對學員具極大的吸引力和感悟力。他爲日本航空、統一、安泰保險、德國萊茵、紫江集團、3M、飛利浦、柯達、朗訊、西門子、ABB、貝爾、史克、華瑞製藥、立達製藥、日本第一製藥、三得利、金光紙業等公司做過企業文化、廿一世紀成功經理人、決策陷阱與反面思考、情商與衝突管理、MRP II、全腦思考與創意思維、市場競爭策略與策略的選擇、客戶信用管理及如何防止呆帳的發生、如何有效地參與和主持會議、預測、預算與成本控制等課程。

授課案例豐富,並提供多種實用的解決問題之工具及技巧;以其獨到之哲學觀念使學員學會以不變應萬變之正確理念及思維方式,使培訓發揮出顯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