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精選20篇)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精選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精選20篇)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1

世上的大多數人是沉默而又麻木的,他們被習俗與教條束縛着,壓制着,當他們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面與傳統社會觀念不符時,他們會選擇壓制,僞裝,把自己拖入痛苦的深淵,而同時,又有一小部分人骨子裏的掙扎的意識覺醒了,他們不甘沉默,他們不屑僞裝,他們熱烈的渴望着能改變現狀,併爲此而奮鬥終生。

在柴靜的《看見》一書裏,我們可以發現,她是一個真正的敢於說話的鬥士,她讓我們接觸到了邊緣人的喜怒哀樂,把他們具化成了有血有肉的形象,而不是一個沉默的符號。

在文明的發展中,總會出現各種歧視,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地域歧視,以及性向歧視。

柴靜《看見》的第五章標題是---“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一樣。”提到同性戀者,大多數人是避之不及的,厭惡,噁心是大衆的第一反應,社會的躲避把這一羣體推向了邊緣,很少有人敢爲他們發聲。

柴靜在書中寫道“同性戀者就這樣隱身在這個國家之中,將近三千萬人,這個羣體從來沒有在央視出現過。”

當柴靜問張北川“您能不能理解,爲什麼這麼多年人們總稱之爲他們不正常的?”

張北川從容的說,“因爲他們違背了一個非常落後的認識,這種落後的認識就是說性應該服從於生育。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作原則。落後,這就叫落後,是大衆性文明的落後。”

他們本身並不處於一種特殊的位置,而是我們因爲偏見和歧視而把他們釘在了一個特殊的位置。

崔子恩是極少數公開自己性取向的人之一,當柴靜問他有一些東西對同性戀者來說比生命還要重要麼。崔子恩回答說,愛情,自由,公開表達自己身份的空氣,空間。

他們渴望得到真愛,這並無羞恥。

以生命的名義,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有自由釋放天性的權利。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2

我的雙眼每天都在觀察這個世界,形形色色的東西映入眼簾,腦子卻來不及分析和揣摩,大部分時間只是獵捕一些吸引眼球的事物,諸如《新聞調查》《焦點訪談》的報道。由此,我懷着好奇拿起了柴靜的《看見》,想看看這些報道背後的故事。

一件事物的吸引力,大多源於人的好奇,而一個個新聞報道的取材卻源於種種矛盾的火花,對它們的判斷很容易被自我感情所左右。通過他人提供的新聞線索,初到《新聞調查》的柴靜在採訪中,往往有點盛氣凌人,用壓迫式的提問讓對方啞口無言,內心浮現出一種遊俠懲戒惡霸般的快意。但隨着欄目採訪的多元化和深入,她慢慢成熟,體會到了“真實”一詞的難以捉摸和難以判定,更懂得了如何審視矛盾雙方。我從她看待他人方式的變化中獲益,明白了從壓迫式提問的自鳴得意到展示事件雙方的平靜敘述過程中,人經歷着從暴戾之氣到沉着靜心的轉變,心境從爭到不爭的背後,隱藏着學思悟踐的自我追尋。看見他人犯錯時,正是審視自己的契機,不妨將自我代入對方的處境去思考,因爲“我們都是時代的患者”,只是在“病友之間相互探問”。

人是一種感情動物,人性在事物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而個人特殊性的形成和對於事物的理解都來源於自身周圍的環境,因此用自我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時,本身就存在着不平等。在看待社會各種現象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會隨着事物的表象呈現憤怒、彷徨、無奈、失落的狀態,深入探尋時也會感到手足無措、黑白難辨,對自我的信心和成長的期待產生疑問,那往往是因爲忽略了事物中那些深層的“令人內心惶然震顫的力量”。這時,迫切需要通過事物中的微觀現象,去找尋人類所展現的意志力、堅韌度、博愛心、道德觀等內容,在化繁爲簡的同時也能讓內心感受到自古延續的善與惡的對抗、期待與現實的距離、塑造自我與隨波逐流的煩惱……不再迷失於抽絲剝繭尋找真相,執拗於判定是非對錯。

表象的雲霧漸漸吹散,內心的混沌漸漸沉澱,清澈恬靜的感覺讓人倍感舒暢。一些人用一己之力去推動事物的改革或進步,一些人奉獻自我去追求自己的理所當然,還有一些人沒有條件去付諸行動來實踐自我,只能在文字中找尋一些安慰。他們不經意間遠離了雙眼被表象遮蔽的危險,躲過了被感情左右的困局,得以品味清澈恬靜的甘甜。《看見》一書只是幫助讀者打開窺探世界的一扇窗戶,指明一條不易被普通人發現的小徑,如要鋪就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僅需要成長的閱歷和平適的心境,更要去自我追尋和思悟。在看見他人的同時,不要忘記去找尋自我!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3

初讀柴靜的《看見》,內心或多或少會被她簡潔樸實而有力的語言震驚,折射出社會真實的各種沉痛的一面。真正的人性是如何?她一步一步地成長,帶領我們更深更多地看見這社會,瞭解不同人內心深處的靈魂。

“我有權選擇愛一個怎樣的人。”如果我是當時他們其中的一員,我想我一定會吼出內心滾燙的渴望。同性戀,在02年前,這羣少數人被認定爲“精神疾病”,後來被剔除了,法律上可以說剔除就剔除了,可在人的思想是一朝一夕能轉變得了的嗎?當時的思想教育仍是非常保守,同性戀在其他人的眼中就是異類、怪物。所以這羣“患者”在社會上毫無人格,毫無尊嚴,毫無地位,他們被全社會歧視,沒人任何話語權。一個青島的男孩子,患病來求醫,醫生得知他是同性戀的身份後拒絕醫治,男孩下跪乞求,可是,沒有用。他們就是這樣不被社會待見,被厭惡,被扔在隔離區,界限分的如此明白。他們極度痛苦、絕望,成了心理上的絕症患者,最後選擇自殺,悄悄逃離,從這不開心的世界上消失,尋找屬於自己、容納自己的另一個美好世界。這是誰給的?社會。

“把無知當純潔,把愚昧當德行,把偏見當原則。”他們原本就和我們每一個人都一樣啊,一樣工作、上學,努力活着。但他們不能公開身份,活着不是自己的生活,在意社會的各種看法。這些都不是他們的錯,卻要讓他們買單。明明是我們思想的落後與偏見,無知與愚昧,明明是我們無法接受,就因爲他們的是少數羣體,他們必須忍受,少數人無法發聲,僅僅因爲他們是少數人,這是多麼的不公。他們大多數人在前半生一直都默認爲自己有病,甚至爲了變成所謂的“正常人”而扭曲真實的自己去接受許多不正常的治療,比如電療。

“你再也不會有選擇同性戀的慾望了。”

“你再也不用有慾望了。”

“你好了。”

真的,好了嗎?

“一個人對性和愛的態度‘不在於男男、女女、男女’,只在於這個人本身。”

同性戀有錯嗎?當然沒有。本來愛一個人,是天性,是每個人都有的權利。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去否決他人的生活權利和方式。對同性戀者來說,愛情、自由,公開表達自己身份的空氣、空間,比生命還重要。他們渴望被社會認同,被平等對待。如果可以,他們也想得到家人、朋友、社會的祝福。可在當時是個奢望。如今,全國人民呼籲共創和諧社會。所謂和諧,不是一百個人發出同一種聲音,而是一百個人是一百種不同的聲音並又相互尊重。“快樂的方式不止一種”,同性戀和每個人都一樣,它不是異類的標籤,都爲自己喜歡的生活而活,每個人都應用平等的眼光相待。當你在大街上看到一對同性戀情侶在牽手,不要震驚地面容失色或厭惡一瞥,應莞爾一笑,給予眼神上的祝福,給予尊重。

我很喜歡一句話,“我喜歡上一個人,並不是因爲他是同性而喜歡他,只是我喜歡上的這個人,剛好是同性而已。”願所有人被世間溫柔以待。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4

讀完《看見》,內心是百感交集。柴靜通過她所看見的形形色色的人與事,向我們呈現了她看到的社會。黑與白,喜與悲,抑或介於黑與白之間的灰,介於喜與悲之間的”無”。“一個國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現在我們看手機刷新聞,除了親友之間的互動,關注之人的動態,以及天下大事外,許許多多像我們一樣的普通人,卻總是被有意無意地忽略,看不見他人,又如何能更深地認識自己?

書中有一段話,時至今日,我始終不能忘懷:聚會上,朋友說,你現在做的題目太邊緣了,大多數人根本不會碰到這些問題。作家野夫說:“那是因爲我們已經不是大多數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免於受辱了。”是的,我不是沒有在新聞上看見那些人間慘劇,可我始終認爲,那是極少數的情況。因爲不論是我還是身邊的人,沒有誰遇到過那些事情,所以我們都十分自然都去忽略那概率幾乎爲零的“不可能事件”。可事實上呢?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身邊,自己從沒遇到過,就意味着不存在了嗎?書中有一章節“沉默在尖叫”,講的是家暴。家暴相對於書中提到的其他慘劇,算是一個比較“接地氣”的話題了。家暴是什麼?我理解的無非便是夫妻之間的矛盾爭吵,氣急之下的過激行爲。何爲“過激”?我心中並無明確的定義。或許是扇臉,用腳踹……我能想到的也僅是這些了。然而,書中觸目驚心的描寫讓我充分的理解了“過激”這個詞。書中寫到:“但直到我們採訪時,在中國,一個男人仍然可以打一個女人,用刀砍她的手,用酒瓶子扎她的眼睛,用槍抵住她的後背,強暴她的姐妹,毆打她的孩子。他甚至在衆人面前這樣做,不會受到懲罰——只因爲他是她丈夫。”這纔是,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真正過激的行爲。我還是心存一絲僥倖,說不定,這只是極少數的情況呀,大多數夫妻都是恩愛的,再不濟,也不至於家暴至此。抱着這種僥倖心理,我繼續看了下去。可事情卻並不是我想象的那樣,事實是全國2.7億個家庭中,24.7%的女性在婚姻中曾遭受家暴,約“四分之一”。全國每年約有40萬個家庭解體,其中,25%緣於家庭暴力。特別是在離異者中,暴力事件比例則高達47.1%。68.6%女性服刑人員經歷過家暴。而可悲的是,即使這麼驚人的數據擺在眼前,人們似乎也並不關注這些遭受虐待的婦女們。只有出現像書中提到的李陽家暴妻子,或者前段時間的蔣勁夫家暴女友事件,這樣一躍成爲熱點新聞時,人們纔會重新審視這一問題,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譴責那些名人。殊不知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還有多少人飽受其害,又有多少類似的事每天都在上演!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所以“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5

記實類的書這是第二本,之前還看過楊瀾的《一問一世界》。董卿、楊瀾、魯豫這是我非常喜歡的三個主持人,我覺得她們非常有才華、有內涵,看完《看見》這本書,柴靜也是我欽佩的記者&主持人。自省、深思、倔強、有幹勁兒…給人更真實、更落地兒的感覺。

我讀大學的時候她拍的《穹頂之下》可謂轟動一時,褒貶不一有人說她作秀有人說她真實,霧霾確實是一大隱患…書裏第二章是2003年非典的記實只記得小時候學校放假去山上摘金銀花說可以抗非典不知道北京非典的情況,看得我心驚肉跳彷彿再經歷一遍似的,感覺自己以前經歷過假非典,很感動掉淚了…很多故事,像柴靜自己說的這只是她衆多采訪中印象深刻的一些,人生的閱歷是多麼的豐富,底層中高層高層,人物、事件、人性、生活…這纔是歲月的沉澱心中的內涵腦中的智慧…

工作中最開心的是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有一個懂得賞識與培養你的領導,亦師亦友的領導難得尋覓…書中描繪的朋友、同事、領導,大家一起吃苦一起加班一起開心一起唱歌一起成長,是我向往的工作氛圍…人生真正的朋友沒幾個你的歡樂與悲傷都會因其牽動是件美好的事…

“什麼是幸福?進步就是幸福。我的起點太低,所以用不着發愁別的,接下來幾十年要做的,只是讓自己從矇昧中一點點解縛出來,這是一個窮盡一生也完成不了的工作,想到這點就踏實了。”柴靜的幸福之道。很喜歡…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6

笛卡爾曾說過:“世界之大,而能獲得最公平分配的是常識”公平是一個大概念,平等是其中之一,人人生而平等並無貴賤之分,這是最基礎的常識。關於很多問題人們總能平等的對待,同性戀卻不是其中之一。柴靜的《看見》所寫到有關同性戀的是那麼真實又那麼不真實。可怕的讓我覺得不真實。

當今社會,對同性戀的看法“好像”慢慢有所改變,我個人看來同性戀沒什麼的,愛情沒有貴賤、年齡、高矮肥瘦之分那爲什麼有性別之分呢?可同性戀好像天生就帶有絕症病毒,令人厭惡,避而不及。在中國2001年之前同性戀者被稱爲精神病人,之後同性戀被歸於性心理障礙,現上網百度是隻對同性產生愛情和性慾。這就慢慢改變的地方,我曾以爲平等的天平正在慢慢處於平衡。大多數同性戀者跟其他人一樣努力,可他們不會去公開他們的身份甚至隱藏起來,怕被人所唾棄。同性戀者被毆打,唾罵在人們眼中似乎合乎常理。書上所描述的同性戀很慘,有的父母們寧願相信河水倒流也不願相信有同性戀。沒那麼勇敢的每天都在僞裝,有一對夫妻,丈夫是同性戀者,妻子跟他維持的九年婚姻中他總是僞裝成很喜歡女人。勇敢點的但沒敢公佈的就小心翼翼的與同性陌生人交往,而場合是公廁,公共浴室。公佈於衆的無不是咒罵,羣衆好像想用帶着“正義”的眼光殺死他們,就是不會用“平等”的目光照亮他們。

看完書之後同學們在一塊聊同性戀,很多人對此表現的事不關己,說着,同性戀真慘,幸好我不是同性戀,不然爸媽不打死就是不認這個子女。也有的表現的什麼厭惡,表示接受不了同性戀,覺得同性戀噁心。有的覺得同性戀不該被這樣對待,不厭惡但也不接受同性戀。大家都是理性的去認知卻沒感性的去看待。沒分班前,晚修下課十分鐘時在第四組的同學驚呼了一聲,接着不少人趕往第四組在窗口四處張望。慢慢的我聽到了“gay”“讓開點”“兩男”“抱在一起”……前桌跑回來拿眼睛,我問她什麼情況,她有點興奮的說“是男男,第一次現實中見到。”接着班上有人做出作嘔的樣子,有人在窗邊異常興奮,幾乎所有人都擠去第四組了,都抱着看好戲的心態。不一會兒上課了,同學們興致缺缺的繼續晚修。現在想想,我真想說:“萬事皆有可能,如若被人用這樣“觀看”的是你們,你們會怎麼樣?”我覺得理性的去認知的同時要感性的去看待,平等的去看待同性戀。同性戀者也是人,得到合法的平等的對待是他們的權利。

我國是不禁止信教(除邪教外)的但也不推崇信教,人人都有平等的權利信或是不信,合法就好。我希望同性戀也一樣,至少不被歧視,被平等的看待和對待,人們不在用有色眼鏡去打量,去審判。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7

最近,我們班組織了大家同讀一本書的活動,書目叫做《看見》。起初,我對這本書的瞭解是非常少的。可是,經過同學的講解,我對它感到十分好奇,也充滿了熱情。通過閱讀,我知道了在人間中鮮少爲人知的辛酸,那些深陷泥塘中的人,也認識了柴靜。

柴靜,一名央視主持人。她關注着社會上深受痛苦磨難的人羣,用她的真誠與勇敢,用《看見》這本書揭露了社會上存在的醜惡,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解救了同樣處在那樣的生活的人。柴靜讓我敬佩,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五章節——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文中的阿文因吸毒而在戒毒所戒毒,殊不知這實際上是賣淫所。她絕望地說出:“我被賣了”。然後,沒有人相信,反而戒毒所變成精神病院繼續開。這是人性的扭曲吧,當時的記者和警察知道後,事情都沒有得到解決,這給違法犯罪的人更加囂張的氣焰。他們要像阿文這樣的女人在街上站街接客,要是她們想逃,就殘忍地打死她們。社會的醜惡不禁觸動了我以往對社會美好的想象,原來社會之中存在着這些不爲人知的現象,我過了很久才慢慢平靜下來。我也在想,爲什麼當時的政府沒有對這件事上心,讓它得到解決,解救痛苦的人。說到底,是腐敗吧,太多的金錢誘惑使人心的善良喪失,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魔鬼。做人一定要有底線,懂得善良,讓愛在社會上傳播。人人付出一點,社會的愛就多一點。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

同性戀這個名詞,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敏感的,很多人都不願談起這個話題,甚至厭惡與嘲笑。柴靜頂着壓力,把同性戀的痛苦公之於衆,只希望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與關愛。翼飛是一名舞者,也是一名同性戀患者。書中有一張他跳舞的影子,十分動人。很多人嘲笑同性戀,說他們噁心。他們也備受欺負,遭受侮辱等。他們爲了隱藏自己,往往會與異性結婚。文中一位同性戀丈夫被妻子揭露後,他抱頭痛哭,在黑暗的閣樓中說,“我這個人就不應該結婚,我傷害了一個女人,這是我一輩子的痛”。看到這句話,我心裏面很難過,也十分心疼。同性戀有什麼錯,這不是他們所想要的,有天生的成分在裏頭。他們無端接受社會的指責,父母的不解。最終,在痛苦中死去。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一顆包容之心,愛不分性別,別讓他們痛苦,我們要給社會的關愛給他們。

生和死。苦難和蒼老,都蘊含在每一個人的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遭逢。我們終將渾然難分,想水溶於水中。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8

血紅、橙黃、魅藍、亮綠、暗灰……這些極致鮮豔和極端灰敗的顏色勾勒了這個世界。它們繪出了溫暖的光明,也孕育了某些鮮血淋漓的事實。他們分明存在,卻因隱藏於黑暗中無人相信最終湮滅,讓人生出從未存在的幻覺。

《看見》一書與我預料中的不同,可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很多人說這本書很深刻,但是我讀完後,卻並未有如遭重擊的感覺,可能是曾閱讀許多相似的文章。但,其中的一章,卻令我頗有感觸。

它是《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纔會存在》。其實,它真正打動我的,是它的章節名。

存在,是需要被證明的。或許這點會讓很多人不解,爲什麼呢,存在不就好了,爲何還需要證明,去被人相信。其實,原因是有跡可循的。先前聽過一個傳聞: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心臟停止跳動,第二次是大腦停止運作,第三次是世人已經忘記你的存在。人類是羣居動物,即使是不需要一同捕食維持生存,因爲只有一種相處,一同生活,一同交流,你纔會被世人證明,你是存在的。

這便是人類,連生存本身,都是需要被相信的。

因爲只要試想一下,若是全世界的人都認爲你從未存在過,怕是你自己都會開始懷疑了,這些都是精神的力量,它們都是相信匯聚而成的。

總是會看到很多評論,因爲盲目相信輿論或所謂的“正義之言”間接逼死了許多無辜之人,以此可見,“相信”是一股多麼巨大的力量,當所有人都相信一件事時,它就會變成事實,無論真相如何。記得很多年前看過的一句話,至今深受觸動,“真相如何,其實對人們來說不重要,因爲他們只接受他們所相信。”

所以啊,這些人不相信那些鮮血淋漓的真相啊,校園暴力,性別歧視,道德綁架,家暴……有些人不敢接受從而希望生生抹去它們的存在,被暴力的學生爲什麼不躲起來,女性升職一定勾搭了上司,被一定是衣着太暴露等都是這些人心中所謂的“真相”,這些纔是被他們所相信的。

如果你看見了這些,我希望你能相信它們是真實存在的,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某些可接受的觀點從而抹殺掉真實。因爲只有相信這些鮮血淋漓的真相的存在,這一切,纔有可能從被忽略的陰影中脫離出來,出現在世人面前。

所以,相信這些存在吧,因爲,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纔會存在。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9

《看見》是我閱讀過的一本最爲接近生活的書,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新聞,內容貼切生活和真實畫面感。也讓我在大腦裏回憶了過往走過的歲月年華,現在選擇看此書也是源於內心的需求。當我在合上《曾國藩傳》之後,對此書有着特別濃烈的閱讀心,於是此次翻閱挺讓我感到意外的。

書中大部分內容講的都是當時時事新聞、人物故事、還有作者柴靜一些個人生活、工作中的日常包括和同事領導相處共事的小細節。讀這樣一本書會讓你很容易被作者的文字帶入到當時的時間裏,去體會去了解更清晰的知道作爲一名青年新聞記者的努力與付出,包括一切來源於外界的聲音。

會讓你對新聞記者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和理解,對新聞的報道和真實故事的背後有了更清晰的概念。

這不僅僅只是一本新聞類的書籍,它還是一本能讓你在瞭解當時事件的情況下幫助你更容易《看見》故事內心的`真相讓我們更全面的去了解背後的真實故事。

《看見》在新聞界是一本很值得去閱讀的書,在新聞背後是一本能讓我們更有必要去看見的書。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10

第一次見到這本書是一排新書中,簡約的封面,只有一張作者的照片和白色的書名,就是這樣的封面在一衆複雜的封面中脫穎而出,讓我注意到它。

柴靜的這本《看見》是一本文學傳記,記敘了柴靜在央視期間做一些新聞報道中的事,這些事中的人都留給了作者強烈的生命印象。在閱讀的過程中,你也會有這樣的感受,就像作者說得“他們是流淌的,從我的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漫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每閱讀完一章,文字的深處就給予你更多的觸動,也許其中有你熟知的事件,但是柴靜用文字讓你看見了更多的東西。

“海淀衛生院的女醫生第一次穿隔離服,喜歡了一半又去拎一隻桶,拎着那隻同她好像忘了要幹什麼,拿着空的小紅桶在原地轉來轉去。我問她怎麼了,她嘴裏唸叨着:‘我小孩才一歲,我小孩才一歲。’”或許我們看見過醫務人員不顧自己的安危,毅然救治着病人,可是我們沒有看見他們猶豫時,他們也有家人,他們也想繼續活着,他們也有自私的想法。當我們看見他們猶豫之後決定奮鬥在一線時,或許更能體會他們的糾結,同時更加覺得他們的大愛,看見醫護人員的偉大。他們的偉大來源於患者對於生命的渴望,當他們看到病患在生死的邊緣徘徊時,想到自己是可以救他們的人便會激發出這樣的能量,他們知道醫生要讓人活着,自己得有犧牲的準備。

“一個病人來了之後晚上從來不睡,總張這眼睛坐着,怕睡着了就死了。”這是一位醫生對病患的描寫,許多病人都在絕望中保持着希冀,他們迫切地想活下去,可是在封閉的監護室裏,看到的都是穿着厚厚隔離服的醫務人員,看不見他們的臉,在這種情況下還有什麼希望呢。作者曾在文章中說過“非典時,我很少感到恐懼,有一些比這更強烈的感情控制了人。但那天晚上,我站在水龍頭下,開着冷水,水流過皮膚,一下浮出顫慄的粗顆粒,塗上洗面奶,把臉上擦的都是泡沫,突然覺得是死神在摸着我的臉。我一下子睜大眼睛,血管在頸上嘣嘣的跳。我摸着血管,這就是最原始的東西。活着就是活着。在所有的災難中,這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着。”

在災難面前人和生命都是渺小的,但是那又怎樣,即使渺小還是要珍惜每一天,不是嗎?通過柴靜的文字我們看見了很多,有作爲醫生的大愛和高尚的醫德,有對於生命的尊敬,有對於生命新的思考……

在這個世上有很多的事是你無法完全感受得到的,你也無法看見,就像柴靜說的:“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這纔是最重要的地方,因爲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裏的壩。”而柴靜就自己的文字讓讀者們也看見,看見那些我們未曾看見的事理。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11

等啊等,盼啊盼,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一年一度的舞龍比賽!

來到比賽現場,我的心便怦怦跳得厲害,要知道,這次的舞龍表演可是讓我期盼已久的,我連做夢都在想着舞龍,而現在,我日思夜想的表演終於到了,你說,此時此刻我怎能不激動呢?

首先登場表演的是寧波萬里學院,只見,一條滿身閃着光的銀龍騰空而起,表演者身上還刻着五彩巨龍,只見,一顆閃着金光的龍珠從龍的眼前閃過,龍一看見龍珠便立刻像飢餓的人看見了美味的麪包,一個猛虎撲食就要抓龍珠,可龍珠卻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子,邊跑邊轉起了圈,身後的巨龍緊跟着龍珠,忽然,龍珠猛得一上,又猛得鑽到了地下,而巨龍還渾然不知,翻起了滾,忽然,巨龍定睛一看,原來龍珠到了自己的身後,便猛得一轉,撲向龍珠,這可讓巨龍十分氣憤,只見它靈機一動,一躍而起,把龍珠包了起來,可龍珠仍舊上下飛舞,巨龍也跟着上下舞動,龍珠找準時機,一下衝出了“包圍”,又開始了追逐戰……

接着又上演了一場場無與倫比的精彩表演……看了精彩表演,我心裏默想了許久,舞龍不僅需要很好體力和靈活的動作,更需要很強的團隊精神和大家完美的配合,雖然我們現在看到的是臺上精彩絕倫的表演,可有一句話叫“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這表演的背後,更是表演者付出的無數心血和汗水,所以,只有認真的付出過,纔會迎來成功的累累碩果,享受成功的喜悅!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12

作爲普通人,連公民都稱不上,不能妄加評論政府,經濟。但至少可以憤青一下這個社會。在屏幕上看到的是這社會的團結,力量,和諧,法制。在生活裏看到的是計較,落魄,掙扎,慾望,“國人大多是沒有信仰的,唯一算得上信仰的也只有錢了”,是啊,這個在奔跑中的國家,剛剛擺脫貧窮二三十年,苦日子都過怕了,誰不想多掙一點享受這社會,做個人上人來奴役不如自己的人。這種表裏不一應該在儒家思想那會就形成了,都說國人內斂,其實只是更多的是被奴役的養成掩飾的習慣。前幾天,我們村,剛剛發生村書記帶頭打村名,眉骨骨裂,起因是關於土地補貼的錢遲遲沒有發放。

這種猖狂的行爲或許在很多農村都有發生,以家族勢力,金錢來獲得村官,那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直在反貪,老虎好打,耗子難纏,想想我們從中受益了多少。也怪不得,畢竟儒家思想還在根深蒂固,言論自由還敞開半扇小門。

更關心的還是錢包鼓不鼓,房價漲多少,油價降了沒,過好自己的生活,就算不給這社會舔累贅了,更多的情況是,有錢的錢越來越好掙,沒錢的越來越難掙,這或許也談到能力問題,談到能力又得談機會,談到機會還要談到關係,談到關係難免又談到政府關係。複雜的生物鏈,理一理就很清楚了。越是小地方,這條鏈接越明顯。現在的我們更容易觸發感動,一個視屏,一首音樂,一個故事總是內心感動不得了,有沒有想過,那是因爲平時我們太多的冷漠,人啊,有些東西積蓄太久,總要找一個突破口來泄洪,然後繼續的積蓄等待下一個突破口。不曉得古時候專政有沒有現在這麼多問題,或許就是處於這種外在開放,內心封建的時候纔會顯得這麼掙扎,內心跟不上節奏,該改改教育體制了,智商並不是分數能體現的。社會問題很多,我們自身的問題更多,想要的太多,書裏不也是這麼說的嘛?“生活本來就是陰雲密佈”。我們能看見的是真實的社會,看不見的確實真實的自己。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13

我是被這個書名和作者吸引的,柴靜,通過她的紀錄片《穹頂之下》記住的,爲了她的孩子自費拍攝的一部片子,當時上面的數據讓我一陣心驚,看着都不敢使勁呼吸,人對未知的死亡都是有恐懼心理的,生怕自己所處的環境就是那樣。不出所料,《看見》一樣揭露了社會上政府工作報告裏不公開的醜和惡,並不是說喜歡看人性的另一面,只是活在生活無憂的層面,知道社會還有我不瞭解的更底層,卻沒想到竟會觸動至此。

同性戀,我不願意觸碰,但我尊重他們的情感,人都是一樣,遇到的無奈多於自己能控制的事,面對這些,也只有深深的無力感。

家暴,一個很經常出現在社會上但卻很難根除的詞,清官難斷家務事,又能說誰對誰錯?女人的爆發力似乎只有在最後關頭才最強,不反抗則已,一旦開始,便意味着結局。家暴通常發生在男性酒後,酒精會麻痹人的神經,就像酒駕,只能立法禁止人酒後駕車,可是每個人酒後的行爲都不一樣,總不能一個個規定飲酒後不能做什麼,只能夫妻提高防範意識,男女是平等的,當今社會女性並不需要依附男性生活,將潛意識裏男尊女卑的想法拋棄,或許有所不同。

人性的弱點存在於各個方面,即使是偉人,註定做不到十全十美,能做的,只是不斷完善自己。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14

《看見》是一部人物傳記,也可以說是柴靜從事新聞記者十年的個人成長記。這裏面說到了她們採訪時的各種新聞事件,很多都是社會最底層的人物描述,也有很多都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到的事情。她都從另一個角度採訪和拍攝,讓事情儘量還原“真相”。

有些時候我們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去看問題,然後草草地就下結論,判斷對與錯。很多人和事其實都不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那樣,你不瞭解我…你怎麼知道我的過去與現在?你只是看到了事物的表面,沒有看到事物的本質!《看見》教會我們對待事情要從事物的本質去“看”去發現和了解,並看見別人看不見的《看見》。從而找到事物的本來面目,而不是我們腦海裏想象的畫面。更不是從事物表面上去看去發現並且下結論,然後想當然的判斷對與錯。無論我們做人做事也好都不應該如此。作者本人也是個不錯的新聞工作者,沒有他們這種新聞工作者我們很難了解事情的真相,也很難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事。因爲我們的圈子畢竟只有那麼一點,看不到(全部)。但是現在有科技產品(電視)讓我們有機會可以瞭解世界瞭解社會,新聞工作者就是幫我們實現這個願望的“紐帶”。

感謝柴靜感謝所有新聞工作者,你們辛苦了。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15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

所以想要“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

這纔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爲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裏的壩。

這是書本序言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同時也給了我很大的啓發。《看見》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記者。這本書主要是講述了作者做記者時的所見所聞所感,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中國這片土地上的真實記錄,記者的親身經歷。讀完這本書後,我對於社會和社會中的人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很多時候,我們談論一件事,其實質上是在談論一個羣體,一個家庭,甚至是談論人類最底層的東西。我們總是習慣性的用因果關係來形容一件事,然後匆匆忙忙的作解釋,下定論,然後判斷對與錯,殊不知現實中的很多人和事卻不是僅僅用對錯來作爲判斷標準的。對於事件親者來說,旁觀者隨便一句漫不經心的話,會對他人生活甚至生命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生活這塊幕布下,還隱藏着好多不爲人知的東西,等待我們去探索和了解。

這本書嚴格來講是一些新聞報道,但是卻遠遠高於新聞報道,《看見》展現的更多是我們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我們總是視而不見或者明明不瞭解卻自以爲正確的事情,這些事情或宏大或渺小,或重要或不重要,或複雜或簡單,而這本書正是揭開了生活的石板,讓我們看到人性和生活的另一面。

比起市面上直接描寫心理的書籍,《看見》是爲數不多的讓人直擊內心,讓人震撼的好書,對於人性,對於生活,對於社會百態的映射和展露,生活本身矛盾密佈,尤其在互聯網時代下,即使是確鑿的事實也值得我們細細推敲,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不斷思考。

“沒有什麼是不朽的”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16

我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其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答案,也沒有完美的世界圖式。認爲一個人,一個概念、一次訴訟就可以徹底解決現實問題,如果不是無知,就是智力上的懶惰。但這個不完美的世界上,還是有一個共有的規則存在

保持不同論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探尋就是要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滅、不斷摧毀、不斷重建,爲的只是避免成爲偏見的附庸。或者說,煽動各種偏見的互毆,從而取得平衡,這是我所理解的”探尋“

“準確”是記者這一工種最重要的手藝,而自我感動、感動先行是準確最大的敵人,真相常流失於涕淚交加中

無論如何,你看到的總是你自己。死在路上的甲蟲,它是像你一樣爲了生存而奮鬥的生命,像你一樣喜歡太陽,像你一樣懂得害怕和痛苦,現在,它卻變成了腐爛的肌體,就像你今後也會如此

”觀察“的實質是:不讚美,不責難,甚至也不惋惜,但求瞭解認識而已

什麼是真實?真實是很豐富的,需要有強大的能力才能看到,光從惡中看到真實是很單一的,人能從潔白裏拷打出罪惡,也能從罪惡裏拷打出潔白

生老病死在這片土地是平淡的永恆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17

長空正滾滾過雲,左邊不遠處是湖,風從湖上來,帶着暗綠色的潮氣,搖得樹如癡如醉。更遠處可見青山,兩疊,淺藍青藍,好看得像個重影,當下此刻,避人默坐,以處患憂。

湖在腳下,乳白色清涼的霧裏全是青草的味兒。沒有人,聽很久,茂密的草叢深處才聽到水聲。水無所起止,只知流淌。山高月小,它要滴落,亂世穿空,它要拍岸,遇上高山峽谷,自成江河湖海。

此刻這水正在平原之上,促急的勁兒全消,自顧自地緩下來,一個溫柔的轉彎推動另一個溫柔的轉彎,無窮無盡,連石頭都被打磨得全是圓潤結實,就這麼不知所終,順流而去。

採訪郝勁鬆時,我問過他:“你以誰的名義在訴訟?”

“公民”

“公民和普通百姓的概念區別是什麼?”

“能獨立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卻不傲慢,對政治表示服從,卻不卑躬屈膝。能積極地參與國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惡知道憤怒,我認爲他纔算是一個真正的公民。”

我問他最後一個問題:“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這個當時三十四歲的年輕人說:“我想要憲法賦予我的那個世界。”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18

文筆很好,素材很棒,故事很好,講的也很好,我相信故事裏的人接近真實。喜歡作者用比較文藝的方式,講述那些或冷峻,或灰暗,或拉扯,令人忽冷忽熱的故事。記者的職責是追尋記錄和展示事物最本真的樣子,但單純的記錄很難呈現問題的癥結,而且記者也是人,也有人性,報道只能無限接近真實,不可能完全真實,那需要洞悉人事所有,這幾乎不可爲。不可爲的事,就是難事,做難事的人都不容易,不容易還能堅持,並且在堅持中不斷髮現真我和揚棄舊我,是有大智慧和大毅力的人,她是一位值得傾佩的女性,她的節目並沒看過很多,書中大多故事有所耳聞,許多觀點啓人深思,穿透力極強,這就是行萬里路比讀萬卷書強的地方,讀書固然重要,但行路更難,難在知易行難,難在知行合一。

記者,記着,行者,行着。書名看見,取得很好,看比聽更有行動力,也更有說服力。讀書中,有很多零碎的感悟,很想記錄下來,沒在讀後感中摘錄,是不願硬生生多出幾分刻意,書中幾處提到忘我,特別是盧安克在柴靜採訪頑童失敗的話和第二次採訪圓臉小孩失敗後的自嘲,無法忘我,就無法超越,就刻意,就套路,就目的,就功利,緊盯着目標,難免急功近利,難免急於求成,難免基礎不牢,難免南轅北轍,或許如此沒有對錯,但確實直指本心,忘我不是失了自我,而是找到真我。我們不是完美的人,所有我們不能代表自己批評和審判誰,我只能就事論事,把事物的本來面貌呈現出來,讓基於共同法律和道德以及不同認知和價值觀念的人予以評判,或許這就是記者的天職……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19

翻到最後一頁才感嘆終於看完了。

本書一共二十章,在看前十章的時候內心極其痛苦,於是決定停下先去看一本其他的。起初不喜歡作者的咄咄逼人和自作聰明,但是題材是想要了解的類型,所以糾結着也就看下來了。看完其他的書再回來,發現後十章的感覺完全變了,不知是否也因爲我的心情轉換了。我覺得作者變了,或者說在記者這個職業上成長了。她會反思自己,會認識到以前自己的問題並且試圖努力改正。她從一個冰冷的記者變成了現在有感知有溫度的記錄者。

因爲贊同這本書裏的一些內容而標記分享了格外多的段落。對於書的內容有些想法已經邊看邊寫了,說說柴靜吧。有天看着她的一句感慨突然就想,在人的身上所發生的一切分配果然都是均勻的,這一生你要明白的道理要經歷的情感波動,該有的人生體驗與感悟,已經全部明明白白的安排在你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柴靜其實真的挺幸運的,被良師益友包圍,看到她的問題沒人逼着她一定要變成怎麼樣而是寬容,包容着她給她時間,讓她一步步自己主動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成長這件事一定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就能夠完成的,每一個人都處在變化之中,我也不該在沒有了解她的時候就直接判定她就是如此不懂感恩不懂柔和的人。但其實每個人也都是她,誰會對聽來的道理聽來的勸解就直接乖乖遵從呢,誰不是撞了牆才知道找找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呢。時間還很長,成長慢慢來

但真的挺難的,用發展的眼光看世界這件事。希望在慢慢積累的經驗中,能夠學會溫柔地看待每個人每件事。

有些亂,想到哪裏說哪裏了。

以生命的名義——《看見》讀後感 篇20

“今天你可以失去獲得它的權利,你不抗爭,明天你同樣會失去更多的權利,人身權,財產權,包括土地、房屋。中國現在這種狀況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長期溫水煮青蛙的一個結果,大家會覺得農民的土地被侵佔了與我何干,火車不開發票、偷漏稅與我何干,別人的房屋被強行拆遷與我何干,有一天,這些事情都會落在你的身上。”

“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說,“對痛苦的思考纔是財富。”

“這個社會對媒體的容忍有多大,這個社會進步就有多大,一個文明、民主、法治的社會是需要傳媒監督的。”

梵高對他弟弟說過:“沒有什麼是不朽的,包括藝術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藝術所傳遞出來的對人和世界的理解。

“愛和善是能力,而不是情感。”

“中國大地上的事情是無窮無盡的,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要執著。”

能吃苦只不過是在壓迫下無能的表現而已,並不能稱之爲一種優秀的品質。我們是不能改變什麼,但如果我們不做些什麼去改變的話,那我們的下一代又能改變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