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看見的讀後感

看見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看到這本書是在幾年前,當時放在書店暢銷書書架上,所以也沒太在意。今年過年時去圖書館,在等朋友的時間裏無聊就下載了個超星圖書館APP。然後,在偶爾玩兒手機的時候莫名其妙的下載了。一看,就放不下來了。讀了大概四五章,讓我下定決心購買實體書。因爲她的思想足夠我學習,而且可以讓我很實在的學習。對於柴靜,其實我是很陌生的。只知道她是央視的記者,是山西人,其他的一無所知。早些年在微博上看過她寫得關於山西污染的長微博,覺得很深刻且畫面感很強,記者的功底嘛。但根本沒去深究過她,練一期她的節目都沒看過。卻通過此書,讓我想去看看她的工作結果

看見的讀後感

言歸正傳,說書。本書通過幾個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或是說曾經一段時間裏對她書中描述的事件都聽說過的事兒進行深入的探索,無情感加工痕跡卻又有理性思考的東西進行介紹,教會了我好多好多。我們都聽說過,有些甚至有視頻的東西就一定是真相嗎?未必。這本書絕對能當記者媒體同行的職業道德教科書,因爲她足夠客觀公正不加引導(是說媒體站在道德立場上的引導),相比較許多不靠譜就亂髮文文的媒體記者央視的實力與職業尊嚴感讓我肅然起敬。因爲他們有這個實力,可以做到不爲了迎合大衆的需要而供應新聞信息,就想協和醫院敢於收治各種疑難雜症患者一樣。這是她們的運氣。如果說讀書的主要作用是增長見識和體悟智慧,那麼此書就已經讓我大開眼界了。《看見》的世界裏有着我熟悉卻從未思考過本質的場景,有着我聽都沒聽說過的生活環境,有着我想都不敢想的工作強度。很立體的一本書,真實的展現我們正在經歷的社會,雖然不都全面,但正如柴靜自己所說“因爲工作的原因,我恰好與這些人相遇”誰又敢說自己所經歷的東西就是世界的全部呢?

因爲開始看書是電子書,沒有記下讀書筆記。所以現在有些遺憾,如果當時把我跟隨她的思想走過的路都描繪出來其收穫不會比《菊與刀》少多少的。讀書,也是講究緣分的。有讀書的緣分,沒有分享的緣分。就在我剛在網上下了單購買書之後沒幾天,柴靜自費拍攝的霧霾紀錄片就成了微博熱門話題。如果是之前我很有可能只是晃一眼就過去了,但是現在,我真得想看。理解了她的用意,她的想法,不會誇她不會罵她,那只是她想做的事兒。既然是人家自己的事兒,又何須別人去品評。還有,書裏面對工作狀態的描述。可能我沒在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生活過就無法體會,超級快的節奏好大的工作強度。重點是她們都是很自然而然的,絕無任何刻意標榜自己的痕跡,就像我出門買個日用品一般平常。瞬間就讓我想到了考研英語老師徐綻說太原一樣“太原這個城市呀,哪兒都好。就是生活節奏太慢”當時的想法是“這還慢?”現在知道了,許多形容詞都是對比出來的。不對比,永遠都不知道形容詞的程度。有點兒不知所云了,主要是忘了我看書時的東西。第二次看的時候好好寫寫。這次就先這哇

再說一句,我一直都覺得央視纔是真正的高品質電臺